㈠ 混凝土输送泵车发明人
混凝土输送泵车发明复人并没有明确的制记载。德国于1907年第一次提出了混凝土泵的专利;美国于1920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混凝土泵;1958年,德国普茨迈斯特(也就是中国行内叫的大象公司)由其专利技术C型阀(又称象鼻阀)而出名;1959年施维英(Schwing)公司生产了第一台全液压混凝土泵;60年代为提高混凝土泵的机动性 ,开始发展车载式混凝土泵;60年代中期为更方便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车载泵基础上加装可以回转和伸缩的布料杆,即现在的混凝土泵车。
㈡ 混凝土泵车的纪录史
诞生
20世纪60年代末期,普茨迈斯特推出16米臂架泵车,1998年,三一重工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臂架泵车,打破外国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
发展
1986年,普茨迈斯特研发的6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诞生。算下来,德国人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将臂架高度提升近40米。而再次将这一记录刷新,又足足等待了20年,这一次主角已变成中国企业。
2007年,三一重工率先在行业推出66米臂架泵车,一举超越普茨迈斯特,成为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制造商。当年,三一66米臂架泵车还获得了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第一个吉尼斯纪录。
2009年,三一刷新了自己创造的这一纪录,泵车臂架长度增至72米,该台泵车创造了臂架长度世界第一、泵车混凝土输送量世界第一两项世界纪录。
2011年,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86米泵车成功下线,再一次刷新世界纪录。短短两年,实现从72米到86米的跨越。当时,三一重工86米泵车又实现了三项世界之最——臂架最长,臂架节数最多,泵送排量最大。短短几年的时间,三一实现了泵车臂架高度世界纪录的“三级跳”。
2011年,几乎与三一重工86米臂架泵车同一时间段,中联重科80米臂架泵车下线。而与三一不同的是,此次中联重科推出的融合CIFA最新欧洲技术自主研发的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该泵车保持了基于通用汽车底盘最长臂架泵车,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等多项世界纪录,同样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2012年09月28日,中联重科对外宣布,臂架展开高度达到101米的混凝土臂架泵车成功下线,这个命名为X6的庞然大物获得了“全球最长混凝土臂架泵车”等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㈢ 混凝土输送泵车的发展
我国的混凝土输送泵行业经过仅仅20年的发展,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版混凝土泵的国家。我国权混凝土机械十几年的迅猛发展,这也预示着混凝土泵车的技术将会拥有前景广阔的舞台,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领域众人关注的明日新宠。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泵送技术的产业化,我国的泵车市场占有率将赶超国外品牌,由以前的10%转变为90%,从而主导了我国的混凝土泵车市场。其中,三一和中联的泵车就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大半份额,成为国产泵车的一线品牌和全球瞩目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目前,我国混凝土泵车生产企业已达10余家,三民重科等新兴起的制造企业专攻小型和特种泵车领域。
㈣ 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1879年,他开始制造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后发展为整套建筑使用由钢筋箍和纵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梁。仅几年后,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楼时采用了经过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主柱、横梁和楼板。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尔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能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1887年德国工程师科伦首先发表了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方法;英国人威尔森申请了钢筋混凝土板专利;美国人海厄特对混凝土横梁进行了实验。1895年——1900年,法国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桥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发表了著名的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理论。钢筋混凝土开始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 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见无机胶凝材料)。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如JS复合防水涂料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
㈤ 混凝土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网络一搜一大把
对于搞建筑的这不是经常见面的东西嘛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普通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另外还常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为一个坚实的整体。
钢筋混凝土(简称RC),是经由水泥、粒料级配、加水拌和而成混凝土,在其中加入一些抗拉钢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达到建筑设计所需的强度。它应该是人类最早开发使用的复合型材料之一。
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建筑材料,钢筋的比重大,不仅可以承受压力,也可以承受张力;然而,它的造价高,保温性能很差。而混凝土的比重比较小,它能承受压力,但不能承受张力;它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却不坚固。而钢筋混凝土的诞生,解决了这两者的缺陷问题,并且保留了它们原来的优点,使得钢筋混凝土成为现代建筑物建造的首选材料。
混凝土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
1861年钢筋混凝土得到了第一次的应用,首先建造的是水坝、管道和楼板。1875年,法国的一位园艺师蒙耶(1828~190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
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混凝土家族”里也有了新成员的加盟,其中纤维混凝土,无论从抗压强度和价格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钢筋混凝土虽然受到“混凝土家族”的竞争影响,其发展的优势也不如从前,但是,在如今的很多领域中,仍能看到它那熟悉的身影。它依旧是坚固耐用的代名词。代表城市形象的高楼大厦,自然少不了钢筋混凝土。高速公路、建筑桥梁、隧道等是钢筋混凝土现代应用的另一方面。然而,钢筋混凝土还有一个更为实用的功能,那就是除险,在处理各类坍塌事故中,使用钢筋混凝土,可以更快的取得关键性的进展,因为有了它的支撑,才能使抢险行动获得控制性成果。因此,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钢筋混凝土在众多建材中,依旧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建筑道路上,钢筋混凝土可以走的更好、更稳。
㈥ 混凝土输送泵的简介
混凝土大型输送装备,用于高楼,高速,立交桥等大型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输送工作。
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挤压式、水压隔膜式。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就组成泵车。
种类:按结构和用途分为拖式混凝土泵、车载泵和泵车,按动力类型分为电动混凝土输送泵和柴油动力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性能特点
1、 采用三联泵开式系统、液压回路互不干扰,系统运行。
2、 具有反泵功能,利于及时排除堵管故障,并可短时间的停机待料。
3、 采用先进的S管分配阀,可自动补偿磨损间隙,密封性能好。
4、 采用耐磨合金眼镜板和浮动切割环,使用寿命长。
5、 长行程的料缸,延长了料缸和活塞的使用寿命。
6、 优化设计的料斗,便于清洗,吸料性能更好。
7、 自动集中润滑系统,保证机器运行中得到有效润滑。
8、 具有远程遥控作用,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9、 所有零部件全部采用国标,互换性较好。
混凝土输送泵第二代泵送技术:全液控换向技术
第一代泵送技术:电控换向技术,PLC控制电磁阀换向实现泵送、S管分配的交替换向。
机器组装简单,生产成本低,但电气控制复杂,故障率与维护成本极高,极易耽误工程进度是最大的弊端。
第二代泵送技术:液压换向技术,完全靠主油缸、分配小油缸液压信号的变化实现动作换向。
1、混凝土泵送、S管分配无需PLC电气元件参与,故障率更低,控制更可靠,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2、全液控技术输送泵,没有恒压泵、控制箱内没有PLC、没有氮气储气罐、水箱处没有接近开关,结构简单,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1) 混凝土输送泵应安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放下支腿,将机身安放平稳。
2) 作业前应进行检查,确认电气设备和仪表正常,各部位开关按钮、手柄都在正确位置,机械部分各紧固点牢固、可靠,链条和皮带松紧度符合规定要求,传动部位运转正常。
3) 混凝土输送管接头应密封严紧,管卡应连接牢固。垂直管前应不少于10m带逆止阀的水平管,严禁将垂直管直接接在混凝土输送泵的输出口。
4) 疏通堵塞管道时,应疏散周围人员。拆卸管道清洗前应采取反抽方法,清除输送管道的压力。拆卸时严禁管口对人。
5) 作业时不得取下料斗格栅网和其他安全装置。不得攀登和骑压输送管道,不得把手伸入阀体内工作,严禁在泵送时拆卸管道。
6) 清洗管道时,操作人员应离开管道出口和弯管接头处。如用压缩空气清洗管道时,管道出口处10m内不得有人和设备。
7) 作业后,将液压系统卸压,将全部控制开关回到原始位置。
混凝土泵的操作
(1)砂石粒径、水泥标号及配合比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满足泵的机械性能的要求。
(2)泵送设备的停车制动和锁紧制动应同时使用,轮胎应楔紧,水源供应应正常和水箱应储满清水,料斗内应无杂物,各润滑点应润滑正常。
(3)泵送设备的各部螺栓应紧固,管道接头应紧固密封,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
(4)各部位操纵开头,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应在正确位置。液压系统应正常无泄漏。
(5)准备好清洗管、清洁用品等有关装置。作业前,必须先用按规定配制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无关人员必须离开管道。
(6)支腿应全部伸出并支牢,未固定前不得起动布料杆。布料杆升高支架后,方可回转。布料杆伸出时应按顺序进行。严禁使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
(7)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作业中需要移动时,应将上段布料杆折叠固定,移动速度不得超过10km/h。布料杆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轮管应系防脱安全绳带。
(8)应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时,及时调整或处理。如出现输送管堵塞时,应进行逆向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应拆管排除堵塞。
(9)泵送系统受压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液压系统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整。蓄能器只能充入氨气。
(10)作业后,必须将料斗内和管道内的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进行清洗。用压缩空气冲洗管道时,管道出口端前方10m以内不得站人,并应用金属网篮等收集冲出的泡沫橡胶及砂石粒。
(11)严禁用压缩空气冲洗布料杆配管。布料杆的折叠收缩须按顺序进行。
(12)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汗、旋塞等均应复位。液压系统卸荷。
㈦ 混凝土地泵哪年开始投入使用
虽然我也是第一次进入这个行业,混凝土输送泵的研究是在上世纪初开始的,版1902年法国人最先取得了专利,权1907年德国开始研究混凝土泵,1913年美国也有人取得了专利,并制造出第一台混凝土泵,但未能得到应用。1927年德国的弗瑞茨·海尔( Fritz Hell)设计制造了第一台混凝土泵,并第一次获得应用。开工快线-订购混凝土神器
㈧ 世界上最先发明的汽车混泥土输送泵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根据水泥是英国人发明的
汽车混泥土输送泵是上世纪70年代德国发明的 普茨迈斯特公司
望采纳~~~~~~
㈨ 混凝土输送泵车的简介
混凝土泵车来是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进自行改造而成的,它是在底盘上安装有运动和动力传动装置、泵送和搅拌装置、布料装置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装置。
混凝土泵车的动力通过动力分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给液压泵组或者后桥,液压泵推动活塞带动混凝土泵工作。然后利用泵车上的布料杆和输送管,将混凝土输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
混凝土泵车的发动机除了驱动泵车行驶外,也用来驱动泵送机构、搅拌机构及布料机构等工作装置。
混凝土泵车各工作装置的动力来源于汽车发动机。
在混凝土泵车工作时,汽车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传给分动箱,再经过分动箱切换后传递给各液压泵或底盘后桥。
当司机发出切换到泵送位的指令时,气动电磁阀控制分动箱上的气缸推动拨叉,拨叉再推动分离齿轮切换到泵送位置,同时切断通往后桥的动力,使汽车处于驻车状态。反之,切换到行驶位置。现在泵车的控制基本上都是由遥控器实现的。
㈩ 关于混凝土输送泵的发展历史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开发混凝土泵,80年代引进技术开始制造混凝土泵,但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混凝土泵制造应该从1993年中联重科的前身中联公司成立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泵生产国。2007年泵车销售约3000台,拖泵约为6500台。而同期,国外混凝土泵的总产量仅为12000台左右。虽然中国混凝土泵最初引进过日本的技术,但真正成功的产品是借鉴欧洲技术自主开发的。中国的混凝土泵已走向世界,中国其他出口产品因为知识产权问题在国际上的“不公”待遇,应该引起国内厂家的重视。创新是企业生命之源,混凝土泵的技术创新大有文章可做。另外,应该看到中国的混凝土机械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未来前景仍然非常乐观,这也为我们混凝土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未来,混凝土泵的发展主要方向是:提高主机性能和作业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舒适性以及适应法规要求。中国城镇化率不到45%,未来十几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约为80%左右。中国要达到65%左右的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率至少还需15~20年的时间。桥梁、铁路、隧道、高速公路、海港、机场和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混凝土机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持续稳定发展,许多大的工程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市场对混凝土机械的需求将呈猛增势态。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商品混凝土使用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国内平均商品混凝土使用率约为20%~30%,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因此商品混凝土行业未来一段时期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混凝土机械的使用也正在从大中城市延伸到小城镇,从东部沿海成熟地区延伸到中西部大开发地区。国家禁止城市市区使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政策法规,更为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混凝土机械和其他工程机械一样是一个技术相对成熟的传统产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的混合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混凝土机械工业,依托国内广大的市场,中国一些优秀的混凝土泵企业已经走向世界。最近几年中国混凝土泵的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由于价格优势和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可以预计,中国成为世界头号混凝土泵出口大国指日可待。
混凝土泵车是混凝土机械中技术含量、利润都相对较高的产品,近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1998年以前,全国的混凝土泵车年销量不到200台;1999-2002年,随着建设工程对生产效率的关注以及商品砼的大范围使用,混凝土泵车的销量迅速增长,年均增速在40%以上;2003年混凝土泵车的销量大幅上升,至2005年平稳增长;2006年混凝土泵车销量又开始大幅攀升,达1919台,2007年约为3885台,2008年则同比增长30%。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冶金这四大行业是中国混凝土泵车的主要应用行业,这4个行业的需求量可占中国混凝土泵车总体需求量的70%。中国混凝土泵车市场,早期由国外产品一统天下(德国普次迈斯特、施维英),约占90%的市场份额。目前,中国混凝土泵车市场集中度较高,产量占全行业的95%。目前,这两公司的混凝土泵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80%。未来几年内,该产品品牌格局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