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单翼机发展的历史

单翼机发展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5 02:36:57

⑴ 谁知道飞机技术的发展史

本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驾驶他们制造的飞行器员进行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12月17日凌晨飞机从平地起飞。这天莱特兄弟共试飞3次,第一次飞行12秒,最长一次飞行59秒,行程约260米。本图为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的飞机。1905年他们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飞机,能转弯、倾斜、做圆圈飞行和8字飞行,连续航行时间超过半小时。从此,人类的航空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型飞机

空天飞机

空天飞机,即航空航天飞机,是一种兼具高超音速运输机功能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功能的可重复使用的有翼飞行器。它既能从机场跑道起飞,由能以高超音速穿越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完成航天任务后再入大气层,在机场水平着陆,经过简单的维修后,短期内又可重返蓝天,可重复使用几十到几百次(图6-7)。

空天飞机具有一般飞机和航天器所没有的优越性: 首先,与普通运输机相比,它能够以更高速度在大气层上层或近宇宙空间机动飞行,大大缩短了远距离运输的时间。例如,德国“桑格尔”空天飞机由法兰克福经洛杉矶至东京仅需3小时15分,美国“新东方快车”由华盛顿至北京仅需2小时,而由欧洲飞到澳大利亚只要1小时。 其次,与以往的一次性使用飞船和多次部分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相比,空天飞机在重复性使用、机场水平起降能力、灵活机动性、可维修性、复飞间隔时间、发射操作费用等方面均有显著改进。所以,空天飞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仅可以进行全球性的高超音速运输,而且可以像航天飞机那样,去执行各项航天任务。

21世纪,空天飞机将开创世界航空和航天运输的新纪元,成为翱翔于大气层与宇宙空间的骄子。

超音速飞机

世纪之交,美国能源部的国立劳伦斯

⑵ 飞机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本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

1、第一架飞机诞生

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2、双发动机系统的发明

1911年,英国的肖特兄弟申请了多台发动机设计的专利。他们的双发动机系统,能使每一个飞行员都不用担心因发动机停车而使飞机下降。这在航空安全方面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人们把按照肖特专利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称为“3・2”型飞机。

3、陀螺技术的应用

1927年至1932年中,座舱仪表和领航设备的研制取得进展,陀螺技术应用到飞行仪表上。这个装在万向支架上的旋转飞轮能够在空间保持定向,于是成为引导驾驶员能在黑暗中、雨雪天中飞行的各种导航仪表的基础。

4、人工地平仪、陀螺磁罗盘指示器和地磁感应罗盘

这时飞机中就出现了人工地平仪,它能向飞行员指示飞机所处的飞行高度;陀螺磁罗盘指示器,在罗盘上刻有度数,可随时显示出航向的变化;地磁感应罗盘,它不受飞机上常常带有的大量铁质东西的影响,也不受振动和地球磁场的影响。此外还有指示空中航线的无线电波束。

5、第一个飞行仿真器

1930年,美国人埃德温・林克发明了第一个飞行仿真器,并且以自己名字命名为“林克练习器”,尽管它存在着技术上的缺陷,但它已经体现了不使用真实飞机就能安全、经济地反复进行紧急状态动作训练的优点。

6、最早的喷气发动机

1910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展览会上,有一架飞机在表演时坠毁。设计者是罗马尼亚人,名叫亨利・科安达。他设计的发动机是用一台50马力的发动机使风扇向后推动空气,同时增设一个加力燃烧室,使燃气在尾喷管中充分膨胀,以此来增大反推力。这就是最早的喷气发动机。

7、喷气式飞机

本世纪30年代后期,活塞驱动的螺旋桨飞机的最大平飞时速已达到700公里,俯冲时已接近音速。德国设计师,奥安在新型发动机研制上最早取得成功。1934年奥安获得离心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专利。1939年8月27日奥安使用他的发动机制成He-178喷气式飞机。

8、火箭飞机

1947年10月1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桑格菲尔地区,贝尔公司试飞能冲破音障的飞机。上午10时一架巨大的B-29轰炸机,在机舱下悬挂着一驾造型奇特的小飞机起飞了。这架小飞机命名为X-1火箭飞机。尽管试飞成功,但由于X-1飞机不是靠自身的动力起飞升空,这个纪录没有被承认。

9、实用型直升机

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诞生,它是美国工程师西科斯基研制成功的VS-300直升机。西科斯基原籍俄国,1930年移居美国,他制造的VS-300直升机,有1副主旋翼和3副尾桨,后来经过多次试飞,将3副尾桨变成1副,这架实用型直升机从而成为现代直升机的鼻祖。

10、喷气涡轮轴时期

50年代中期以前,直升机的动力装置处在活塞式发动机时期,此后进入了喷气涡轮轴时期。旋翼材料结构技术经历了几个阶段:40年代至50年代为金属木翼混合结构,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为金属结构,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玻璃纤维结构,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成为新型复合材料结构。

11、客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

本世纪20年代飞机开始载运乘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开始把大量的运输机改装成为客机。6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大型运输机和超音速运输机,逐渐推广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由于发明了飞机,人类环球旅行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行是16世纪完成的。当时,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足足用了 3年时间,才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环绕地球一周,回到西班牙。

19世纪末,一个法国人乘火车环球旅行一周,也花费了43天的时间。飞机发明以后,人们在 1949年又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一架B—50型轰炸机,经过4次漂亮的空中加油,仅仅用了94个小时,便绕地球一周,飞行 37700公里。强中更有强中手。

超音速飞机问世以后,人们飞得更高更快。1979年,英国人普斯贝特只用14个小时零6分钟,就飞行36900公里,环绕地球一周错综复杂的空中航线把世界各国连接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既方便又迅速的客运。

早在本世纪20年代,航空运输就开设了定期航班,运送旅客和邮件。飞机的发明也使航空运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许多为工业发展所需的种种原料拥有了新的来源和渠道,大大减轻了人们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特别是超音速飞机诞生以后,空中运输更加兴旺。

飞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更为惊人。不仅可以用于侦察、轰炸,而且在预警、反潜、扫雷等方面也极为出色。在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中,飞机的巨大威力有目共睹。

当然,飞机在军事上的应用给人类也带来了惨重灾维,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毁灭性破坏。但是和平利用飞机,才是人类发明飞机的初衷

(2)单翼机发展的历史扩展阅读

1、飞机限行

飞机在天上飞行,必须按照一定的航路进行飞行,航路也就相当于地面上的公路了。因为飞行员在飞行途中要掌握必要的气象、地形、导航等信息,以保障飞机的安全。尤其是在机场上空,飞机的密度最大,有起飞的、有降落的,还有从空中通过的。

在这种空中交通如此繁忙的空间内,如果飞机各行其是任意飞的话,必然会发生拥挤碰撞事故,因此在机场上空划出特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飞行的飞机必须严格遵守规定,按照空中交通管制员指定出的路线飞行。

另外,为了保证军事航空对空域的需要,还要划出一定的空域作为禁区或军事管制区。所以我们的飞机所能飞的航路也是很有限的,不是随便飞的。

2、飞行的高度限制

各种飞机都具有不同的性能,适合这些飞机飞行的高度也是不相同的。

例如,大型喷气客机在起飞之后,它必须迅速升高到7000米以上的高空,在这个高度上飞行既省油而且还飞得快,但最高不能超过13000米。再往上飞,它的发动机能力就不够了。中小型飞机的活动范围在7000米以下。超音速客机的飞行高度在13000到18000米之内。

⑶ 福克E.Ⅲ单翼战斗机的研发历程

福克E.Ⅲ是德国东部的福克飞机厂于1913年开始研制,1914年5月试飞成功的福克E型战斗机是最成功的第三种改型。福克飞机厂由大名鼎鼎的安东尼·福克(Fokker.Anthong)主持。这位年轻的飞机设计师曾怀才不遇。大战中,福克飞机厂制造了许多种很成功的飞机,英国人曾向福克书面提出,如果他到英国来为皇家飞行队设计飞机,就送他一千万美元,但直到战后福克才知此事,原来德国情报机构截获并扣留了此信。这种飞机设计是和一个名为R.普拉茨的人分不开的;而且很大程度参考了被缴获的法国莫拉纳·索尔尼埃H型飞机。除E.Ⅲ外,还发展过E.Ⅰ、EⅡ和E.Ⅳ等改型,其中E.Ⅰ型于1915年6月开始服役,E.Ⅳ则装有两挺机枪。各种改型的福克E战斗机的发动机功率从80马力逐渐增加到160马力。各改型共生产出450架,但只有E.Ⅲ是最成功的,它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福克E的最大特点是安装有世界独创的“射击协调器”。

⑷ 飞行器发展历史(请由最早的说到现在的)

现代的飞行器中主要分为:飞机、直升机和航天器三大类,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903年12月17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日子。就是在这个冬季寒冷的日子里,美国的一对兄弟——威尔白.莱特和奥维尔.莱特,驾驶着他们自己设计的双翼机,晃晃悠悠地飞离了地面。尽管这次飞行不过短短12秒,飞行的距离也仅仅次36米,可它却是载入了史册的伟大纪录,毕竟从此人类可以飞起来了,可以向蓝天进发了。是莱特兄弟的“飞行者号”实现了人类最早的可操纵的有动力飞行,圆了人类的飞天梦。
飞起来以后,人类开始向飞得更高、飞得更快、飞得更远的目标努力。一批航空先驱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法国的布雷里奥钟情于单翼机的设计,向人们展示了单翼机的速度和机动性能优势,从而引领着飞机制造方向的转变。林德伯格第一个飞越大西洋。从面标志着人类可以征服自然的阻隔,可以跨越高山和海洋,将地球变得更小。螺旋桨发动机无法将人类的梦想托得更高、更远,于是人类又发明了喷气式发动机。随后的岁月里,声音被甩在了身后,热障被人类征服,3万米的高空被人类所跨越,3倍音速的极限也开始被人类突破。人类航空的梦想终于开始步入更自由的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已用于作战,当时飞机的速度已达180~220千米/时,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轰炸机载弹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速度达到750千米/时,轰炸机载弹量可达10吨左右。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发动机由活塞式发展到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性能显著提高。80年代飞机的升限已超过30000米,最大速度超过3倍音速,航程超过20000千米,最大载重量超过100吨。

⑸ 战机的发展史

目录
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从没有把握的试验到胜败的决定因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法国飞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法国飞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英国飞机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自始至终参战
的阿弗罗 504飞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德国和奥地利
飞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军用飞机机徽标志(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军用飞机机徽标志(二)
1913~1915年间出现的战斗机
1913~1915年间出现的战斗机
1915~1918年间服役的著名战斗机
_纽波尔。
1916年的战斗机
1916年服役的最优秀战斗机_斯帕德
1917年使用的战斗机
1917年英国的典型战斗机
1917年参战的三翼机
1917年德国战斗机
1918年德国战败时的重要战斗机
1918年大战后期的德国和奥地利战斗机
1918年大战后期的协约国战斗机
1913年俄国首创的4发重型轰炸机
1915年出现的轰炸机
1915~1918年间服役的著名卡普罗尼
轰炸机
1916年的轰炸机
1916年的重型轰炸机
1917年的德国重型轰炸机
1917年的协约国轰炸机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服役的协约国
轰炸机、
1915年同盟国首批C型武装侦察机
1916年的侦察机
1916年的典型教练机和侦察机
1915~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阿尔巴
特罗斯侦察机
1917年的教练机和侦察机
1918年的意大利侦察机和教练机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侦察机和
教练机
1914~1916年间的水上飞机
1917年的水上飞机
1918年的水上飞机
1898~1915年间的气球和飞艇
1917~1918年间的飞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飞机发动机(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飞机发动机(二)
第一章军用飞机三面图

第二章两次大战之间的军用飞机
1922~1931年间法国研制的战斗机
1931~1937年间的法国战斗机
1923~1929年间的英国战斗机
1931~1935年间的英国战斗机
1926一1934年间的美国陆军航空队战斗机
1927~1932年间的美国海军
战斗机
1923~1936年间的美国海军和美国皇家海军战斗
两次大战之间苏联和日本最主要战斗机
1924~1925年间的意大利战斗机
1934~1937年为准备战争而制造的德国空军
战斗机
1925~1932年间的欧洲小型战斗机
20年代英国轰炸机(1924~1929年)
30年代英国轰炸机(1930~1937年)
1923~1937年间的英国海军航空兵鱼雷
轰炸机
1920~1937年间的美国陆军航空队轰炸机
1928~1939年间的美国陆军、海军攻击机和鱼雷
轰炸机
1928~1934年间的法国轰炸机
1929~1937年间的意大利和苏联试验型超大型
轰炸机
1921~1935年间的日本、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
轰炸机。
两次大战之间的美国和美国侦察机
(1927~1935年)
1923~1933年间的侦察机
1928~1932年间的教练机和通用飞机
第二章军用飞机三面图。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用飞机
1936~1945年各国军用飞机机徽标志(-)
1936~1945年各国军用飞机机徽标志(二)
1936~1945年各国军用飞机机徽标志(三)
1936~1945年各国军用飞机机徽标志(四)
1938~1939年间的法国战斗机
1935~1939年间的欧洲战斗机
1937~1941年间的最后双翼战斗机
1937~1939年间日本和苏联过渡时期的
战斗机
飓风_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一流战斗机
(1937年)
喷火_ 1938年自始至终参战的战斗机
压.109_%B

⑹ 中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
1956年,歼-5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并参加了1956年国庆大典。
歼-5采用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式中单翼的后掠角是45°,为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角度可控的后退式襟翼。起落架舱在机翼根部,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机身是圆形截面的流线体,机头进气。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
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下部的轮舱内,主起落架收入机翼内。密封式单人座舱在应急时可抛掉舱盖,可弹射座椅保证飞行员在紧急时迅速安全地脱离飞机。
歼-5采用一台涡喷-5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静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该发动机是苏联克里莫夫设计局的VK-1F发动机的仿制品。机内燃油1170千克,外挂两个400升副油箱。歼-5最大平飞速度为1145千米/小时(高度3000米) ,巡航速度为80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6000米 。
机载设备包括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测距器等。
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1型37毫米机炮。机翼下可挂两枚100-250千克的炸弹。
歼-5为解放军开拓了喷气战斗机的先河,打下了解放军驾驭喷气战斗机的基础。歼-5的主要改型包括夜间型歼-5甲、以及教练型歼教-5。

歼6

歼-6是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是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空军的主力歼击机,可以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亦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支援任务。
歼-6飞机是根据前苏联的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试制,原型机于1958年12月首次试飞,歼-6飞机1960年投入批生产。1986年停产,生产数千架。歼-6飞机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适于近距格斗空战。飞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便宜,是世界上同类飞机中最便宜的。歼-6飞机除装备中国空、海军外,还向国外出口。
歼-6主要型号有:全天候战斗机歼-6甲、高空截击型歼-6I、用于高空高速拦截的歼-6Ⅱ、高空高机动型歼-6Ⅲ、教练型歼教-6以及侦察型歼侦-6等。

歼7

歼-7战斗机的原型为苏联于1961年转让的米格-21-F13,为第二代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是我国目前的主力战斗机,有多种改型。
中国由50年代末开始对米格-21产生了浓厚兴趣,1961年中苏签署协定,授予中国米格-21F-13飞机及R-11F-300发动机的制造特许权。但由于中苏交恶,实际上大部分的技术资料没有到手,到手的有很多错误,真正有用的就只有几架样机,这给试制带来了困难。
米格-21的原型机于1964年初开始生产,1965年11月完成机体静力试验。第一架生产型歼七于1966年1月17日,进行了首次飞行。到当年4月底,中国就制造了12架歼-7战斗机。
歼-7基本型的机载武器是一门30毫米航炮,可外挂2枚霹雳-2空空导弹或38枚火箭,后续型号的武器配置有很大变化,后期型导弹数量增加到四枚。
歼-7基型揭开了歼-7系列的序幕。此后歼-7衍生了众多的改型,包括I型、Ⅱ型、Ⅲ型、A型、B型、E型、M型、MG型、PG型、P型、MP型、FS型、MF型等,其中A,B,M,P等型号用于出口。目前该机已经停产。

歼8

歼-8是中国在米格-21的技术基础上独立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北约编号“长须鲸”。
为满足高空作战要求,沈阳飞机设计所提出歼-8的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强火力。
歼-8方案突出高空、高速、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加强火力等性能。相比歼-7,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改善。最大速度M2.2;最大升限2万米以上;最大爬升率每秒200米;基本航程1500千米,最大航程2000千米;规定了在高度为1.9万米空中的作战时间;安装改进设计的航炮和空空导弹;安装搜索距离较大的雷达。
尽管最初歼-8被定位为全天候高空高速截击型号,将作为国土防空的主力,但由于交流电、火控雷达进度跟不上,不得不先行装备直流电、测距器的白昼截击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歼-8白天型。而原本计划配套使用的霹雳-4甲/乙型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也无法按时研制成功,只好先用霹雳-2和霹雳-5近距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系列,中距空战能力成为歼-8和解放军空军的致命弱点。进入80年代,由于歼-7的不断改进和歼-8II的出现,歼-8逐渐被部队冷落,于87年停产。
歼-8I型,又称歼-8全天候。与白天型相比,主要改进有:安装歼雷-7甲改(JL-7AG)型火控雷达、射瞄-8A改瞄准具、火控计算机、导弹随控装置等十一项电子设备;舱盖改为与歼-7II相同的向后开设计。座椅、氧气系统和组合仪表重新设计;武器系统改装23-Ⅲ型双管航炮、4枚霹雳-2乙导弹、4组火箭。后进一步加装了霹雳-5乙导弹。I型1985年7月设计定型。歼-8和歼-8I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自行设计的歼击机达到了一个新水平。1985年7月27日,航定委正式批准歼-8I设计定型。

强5

强-5型飞机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用于完成对空作战任务。强-5飞机于1958年8月开始研制,1965年6月原型机首飞,1968年11月开始批生产。该机为两侧进气、大后掠中单翼,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以铝合金及高强度合金钢为主要材料,在座舱周围布置有防弹装甲,采用两套相互独立的液压助力操纵系统。该机飞行性能优良,操纵灵敏,座舱舒适,视野宽阔,火力强,可靠性及安全性好,完成任务能力强。
强-5飞机有多种改型,包括加大航程型强-5Ⅰ、强-5ⅠA、强-5Ⅱ、强-5Ⅲ/C、强-5D、强-5E以及海军型强-5乙、教练型强教-6等。
强5的机载武器有:左右翼各一门23毫米机炮,有6个外挂点,每个机翼下2个,机腹下2个,可挂多种导弹、火箭、炸弹等。

轰5

1948年7月8日,伊留申飞机设计局的试飞员V.K.克契纳奇驾驶伊尔-28轰炸机原型机首飞。1950年“五一”节伊尔-28首次公开出现,同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共生产几千架。伊尔-28轰炸型是伊尔-28的基本型,可携带常规炸弹或小型核武器。此外还有伊尔-28Y教练型,将机头领航员舱改为第二座舱,拆除了机炮。当时哈尔滨飞机厂在维修护理苏式轰炸机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相当的技术经验。中国空军首次在1955年1月18日发动的解放一江山的三军联合战役中使用了图-2和伊尔-28轰炸机,成功地掩护了登陆部队作战,有力打击了敌人的环岛防御工事和守军舰只。此事令军方意识到轰炸机的重要性并开始规划国产第一代轰炸机轰-5。
轰-5是我国从苏联引进的伊尔-28(IL-28)喷气轰炸机的仿制品。该机采用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平直翼型,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机头的玻璃舱是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为导航和光学轰炸瞄准提供了良好视野。
解放军曾打算获取苏联授权组装生产伊尔-28,但在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后,只好通过局部改进伊尔-28的设计,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自行仿制生产,代号为轰-5(H-5)。
轰-5于1963年1月开始研制,1966年9月25日,首架轰-5试飞成功。1967年轰-5进入量产,随后装备部队。1984年停产。该机采用了两台涡喷-5甲型涡喷发动机(歼-5使用的涡喷-5的改型),单台推力26.48千牛(2700千克)。
主要设备包括轰炸雷达、自动领航仪、敌我识别器及各种通讯导航设备等。炸弹舱在机身中部,正常载弹量1000千克,最大载弹量3000千克。机头一门固定航炮,机尾炮塔有两门活动航炮。轰-5在IL-28的基础上更改量达40%,主要更改是:
·将苏联原机两半扣合的结构改为普通结构,减重110千克。
·机载设备则尽量与当时同期仿制的新型轰-6轰炸机通用,如采用轰-6的尾炮塔,引起了机尾结构的一些变化。经过这些修改,轰-5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雷达探测距离加大,新瞄准具扩大了瞄准角和观测角,轰炸精度和敌我识别能力也提高很大;新炮塔系统电气操纵随动性好,备弹量增加,射速大、射程远。
轰-5机组包括3名乘员,领航员舱在机头,驾驶员在其身后气泡形驾驶舱内。机尾有与前方不连通的通信射击员舱。炸弹舱内携带4枚500千克或12枚250千克炸弹。我军轰-5未见有装载核武器,可能与当时我国尚无法研制小型核武器有关。翼下还有8个挂架,可挂火箭弹或炸弹。机头机尾各装两门23mm机炮,总备弹量为650发。
轰-5基型发展了很多型号,主要衍生出了轰-5甲,加大了航程,减小了起降滑跑距离。还有鱼雷轰炸机、核弹投放机、轰教-5(HJ-5)教练机和光学摄影侦察型轰侦-5(HZ-5)、电子干扰型轰-5(HD-5)等侦察、电子对抗机等机型。其中轰侦-5航程大于基型。
歼10

歼10大家谈论的最多,对于歼10的发展历程,我有很多话要说,可以说歼10的出现是我国空军的一个转折点

⑺ 为什么飞机的发展从双翼变成了单翼

其实抄人们最早尝试的有袭动力飞机是单翼的,早在1874年人们就开始尝试单翼飞机。但直到1909年首架单翼飞机才成功试飞,比起莱特兄弟的双翼飞机(1903年)要晚上了6年。

一方面双翼机的阻力大,尤其是在高速的时候(阻力公式就不贴了,和升力公式形式类似,也是和速度有关的),这就与人们更快的要求相悖。

另一方面制造双翼机所需要的材料、重量都比单翼机要大,因此双翼机很难做的很大,这又与人们的另一个需求不相符了。

因此,自然地单翼机取代了双翼机。

阅读全文

与单翼机发展的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