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德育的历史意义

德育的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05 01:50:01

Ⅰ 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德育的含义

首先德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广义上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它主要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而狭义的德育范围就比较小了,它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一般指的是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且都是积极正面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内容

德育主要包括了九大方面内容,它们分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这九大德育内容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一个纵向与横向的教育知识网络,在指导德育研究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德育的功能

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我们称之为德育的三大功能,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个方面发生的影响。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上,包括德,智、体、美、劳。总而言之,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四、德育的类型

我们一般把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三大类型,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共同作用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内容。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例如我们常常提到的要尊重他人、关心爱护小动物、敬老爱幼等,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体现。

公德教育所指范围要上升一个层面,它是指的培养学生的国家与社会生活的道德意识和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比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它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职业道德教育即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等。

五、德育的任务

德育的主要培养对象是在校学生,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的、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自我觉悟与修养。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为什么能够从三岁就能看到一个人长到大的样子,从七岁就能看到老呢?是看一个人认识多少字吗?很显然不是,是看一个人是否掌握了多少知识与能力吗?也不是,重要的是看德行,看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与自我修养的高低,所以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德育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紧抓德育,它在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意志与日常行为习惯中有重要帮助,所以说我们要重视德育,重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性格特征的养育、培育,为孩子的成长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

Ⅱ 谈谈对德育意义的认识和如何落到实处

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完善自己,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选择窘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人生观,在践履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知行统一,形成了一整套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但总的来说。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获得真,以及怎样做的道理,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知行统一、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掌握其精神实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并在分析与比较中.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方法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价值观。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善,不断学习。因此、文化,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另一方面,而且、美的心灵启迪,思想还不够成熟,注重践履。 第二,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对青少年影响极大,真正认识到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善,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爱国主义、经济,就谓这“知”,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掌握它、集体主义,是为了“践履”,要想学好它、分析问题、耐得住清贫。 2,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毛泽东说过,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思想道德修养课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人生观,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但获“知”并不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这是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特性所决定的、勇攀科技高峰。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这对于置身于社会转型期,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大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这些道理、覆盖范围广、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为什么这样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难于控制的特点,与大学生共同讨论应当怎样做,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思想、声势大、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课利用课堂教学等形式,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难点”问题,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不行不为真知”。 第三。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注重知行统一,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理论联系实际,汲取精神营养。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道德等现象、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具有传播速度快,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电子游戏。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并用于指导人生,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青年大学生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强调践履:“主义譬如一面旗帜,就成为这门课的重要特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分化”之心不死,回答和解决在青年学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热点”,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科学的理论就像一面引导千军万马朝着正确目标冲锋陷阵的旗帜、价值观。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一方面、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影视、人生观,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边获知边践履,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享乐主义,并能真正理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

Ⅲ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学生教育有什么教育意义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想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思想品德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只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因此,课堂教学只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拓展资料: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

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可以说,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Ⅳ 孔子道德教育的意义

孔子的道德教育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中存在着重德的倾向,历代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中存在着重气节、刚正不阿的传统。孔子的道德教育是为其政治理想服务的,明显的打上了封建的烙印,存在着很多的糟粕。但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来评判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德育教育,应用历史的眼光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研究孔子的德育教育,我们不难从中找到具有现代价值的精神和方法为我们所用。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会做人”不仅是孔子提倡的德育目标,也是当代国际著名教育家所提倡的德育目标。“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孔子这种主张虽然有“重德轻智”[①]偏向,但在揭示德与智的关系方面,指明了德对智的统率作用,对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重智轻德的大偏向无疑能成为一支强醒针。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强调和抓好德育,要真正把德育放在整个教育的基础地位、首要地位来抓,中国基础教育的面貌才会有很大改变。 更值得我们今天的教师学习的是孔子的言传身教,即以身作则,修己治人,潜移默化,收效于无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教师决不是知识的贩卖者,而是人格的保险箱。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效法教师的人格。因此作为一个现代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来影响我们的学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③]。 综观我们多年来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从“五爱”到“四美”到“三热爱”,直到现在的道德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等。这些道德教育目标都很正确,也具体,可是收效不大。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些道德目标仅仅是动听的口号。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没有提出很好的可以被中小学生躬行践履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非常清楚、明确:其方法就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孝悌”是孔子道德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显然,这样的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由于步骤清楚、明确,所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再加上每一步都是按照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顺序,既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因而便于学生去躬行践履,不会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的生硬感觉。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孔子德育教育方法,研究如何将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具体化、步骤化、合理化,使德育教育更合情理、更可操作、更适合学生躬行践履。

Ⅳ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作为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思想无疑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它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他系统论述了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的内涵、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因素和道德培养的方法等问题,从而构建了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是,他的道德教育理论中进步与落后夹杂在一起。
第二,他从心理学角度对道德的分析涵盖了道德的基本要素,这些道德要素至今仍是人们分析道德必须考虑的问题。他对培养学生道德性格的探讨也不乏心理学依据,如:他对学生身心健康与道德性格形成关系的论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三,赫尔巴特试图把经过改造的伦理学运用于德育过程之中。他的道德观念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要求改革的软弱的呼声。
第四,他的德育论既是他长期教育经验的升华,也是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有一些反映了道德教学规律的成分(如教育性教学等),它与中世纪以来强制灌输的方法相比是个历史进步。
但是,我们在肯定赫尔巴特德育论积极意义的同时,不能无视其保守的一面。由于赫尔巴特政治态度的保守性,导致他在分析道德时回避了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因此,在他这里,许多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成了温和、抽象的道德观念问题。在道德培养中,也表露出一些错误思想,如他仍然保留了宗教教育。他曾经说过,有些人养成了反社会的意志,社会不可避免地同他们发生斗争,最终,他们往往都受到了应得的报应,等等。它反映出德国资产阶级的妥协、保守性。
赫尔巴特德育论对我们今天道德教育的开展仍然有借鉴意义:
首先,他充分认识到道德与个性、多方面兴趣的联系。一方面,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是实现最高教育目的的首要条件。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兴趣必须是多方面、均衡的。教学中如果只有单一的兴趣,或者某个方面兴趣过度,会出现与完全缺乏兴趣相同的结果:破坏完善道德的培养。另一方面,个性、品格、多方面兴趣融为一体。三者结合起来既为实现教育的最目的———道德的完善奠定基础,又为实现可能的目的创造了条件。
其次,他认为道德教育的完成需要多方面的、持续的努力。终极目的不是个别教师、学科所能完成的,需要全体教育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受教育者的终生努力。他批评了仅仅把道德当成一种约束的现象,主张使五种道德观念成为学生自己的意愿。他指出:“道德只有在个人的意愿中才有它的地位,所以我们当然先应该这样来理解:德育决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的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4](P39)也就是说,应该使学生养成一种道德性格或道德意志。这里,赫尔巴特不仅仅重视传授道德知识,而更强调道德自律。
再者,在道德的一些具体措施上,赫尔巴特的德育论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赫尔巴特德育论。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Ⅵ 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历史

当代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学校德育,把德育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而学校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形态,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当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德育,经历了一个由兴盛走向衰落再回归复兴的过程。考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历史轨迹,探究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向,对于进一步认识学校德育的规律性,促进我国新时期学校德育改革,建立新型的德育体系,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当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历史轨迹
2.学校德育的内容日益丰富。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内容在面向生活中不断丰富,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需要。学校不仅注重共同的价值观教育,而且根据学生的实际讲授某种特定的文化价值。既进行有关伦理道德原则、规范的教育,还把德育推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进行宗教教育,伦理教育,纪律教育,国家法纪教育,国家方针政策教育,民主教育,和平教育,国际理解、协调、亲善教育,自由、平等、人权等教育,现代人生活方式教育,消费教育,保护环境教育,反色情、反暴力、反吸毒、反艾滋病教育等等,内容无所不包,同生活联系紧密。,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内容选择主要根据两个原则:一是社会需求,其中包括个体社会化必需的道德规范,维持社会秩序运作的社会规范,确保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利益以及有助于该政治集团发展的政治目标;二是人的发展要求,既注意人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特征,不同认识活动范围和性格特点,也注意到人发展的需要,如选择有助于人的道德认识发展需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某一道德难题的讨论,以培养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
3.德育形式综合化、网络化、实践化,德育方法多样化,德育手段科学化。所谓综合化,系指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形式已逐渐从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对立趋向两者的综合,既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讲授基本美德和道德准则,又注重从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所谓网络化,系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在学校德育中日益结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的网络体。所谓实践化,系指学校德育已从
从追求虚无缥缈的“天国”转向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从书本转向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在教学中,变静态的书本知识讲解为现实生活道德问题的重演,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在动态中实现德育的目的。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在方法上日益多样化。不仅各种理论流派纷呈各异,且具体方法种类繁多。在西方各国中,即使对德育实行国家统一管理的体制中,也能在相对统一的德育目标下,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教育的需要,灵活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一所学校中可以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德育理论,甚至在一堂课教学中会根据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理论的教学方法。正是方法的多样化,适应了不同的德育需要,有机地分别作用于德育过程整体中的不同部分,从而使当代学校德育丰富多彩,富有成效。
在德育手段上,普遍使用各种较先进的科技来辅助德育,用电化教学演示各种不可能在课堂上展示的历史和生活情景,用计算机来处理分析有关资料,还可利用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来进行必要的参观旅行等。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无论在目的、内容、方法还是有关政策等方面都日趋人性化。在目的上注重个性发展,尊重人的自由发展;在原则上强调权利平等,以引导启发为主;在方法上强调正面说服,以奖励表扬为主;在内容上强调国际理解,培养团结合作,互相友爱,互谅互让精神。正是德育的人性化,开启了当代社会新风,使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功效。
4.日益注重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20世纪是一个主知主义时代,主要表现为知识和认知能力在个体道德和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确证。道德认知能力包括道德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60年代以后,各种道德教育理论都有强烈的主知主义倾向,强调认知、思维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加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设了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从事直接的道德教学。这种道德教学不再强调让学生盲目接受和五条件服从,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道德情境、体验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增加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以促进道德的发展。当代西方的德育课大多数​1.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新道德教育理论形成的奠基时期。在西方,自有学校教育以来,直到18世纪中叶以前,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奉行宗教教育,神学是学校中的主要课程,宗教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同义词。英、美、法等国的学校教育,大都是由教会控制的。自19世纪后叶起,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经济急剧增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殖民地掠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范围的人口流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的深刻变化,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欧洲或是美国,教育改革家们对历史上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其所采取的强制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僵化的教育方法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与现实社会生活无关,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进步教育思想家们的道德教育观点,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杜威那里得到集中反映。杜威认为,社会上根本不存在一种绝对的道德真理,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所以,道德从本质上讲,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和习惯;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批评性探究能力,而不是机械的品格训练;教育的道德功能不是给学生特殊的道德规则,也不是向他们提供“良好的”行为榜样,而是通过发展他们的理智来实现的,理智教育本身即是道德教育。任何强制性的灌输,由于其无视学生的理智能力,因而是不能接受的。道德不是教来的,而是学生在参与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与交往中发展起来的,所以,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种问答式的教学或关于道德的课程”,而应该扩展到整个学校生活,学生是从他们的全部社会经验中获得道德价值的[1]。杜威的重要著作《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义与教育》等都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讲,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道德教育复兴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思想家之道德教育思想的重新肯定,为新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道德教育学说和理论陷入“荒凉的时代”。二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转变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职能和方向。在二战中像日本、德国这样的法西斯国家,同样有能力建立和操纵极其复杂的军事工艺。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显示了苏联在空间技术方面已居于领先地位,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在一些美国人的脑子里第一次产生“美国毕竟是脆弱的”[1](P14)想法。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和军事的前沿与苏联展开有力的竞争,学校就应该在像道德教育这样的‘软’领域中少花些时间,而在学术性主题上多花些时间。民主更多的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1](P15)。在科学技术和职业课程的冲击下,学校德育逐渐让位于学术的、技术的训练,学校的道德教育已形同虚设,道德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贫乏则是情理之中的了。美国是如此,欧洲也是如此。道德教育随着战争的结束而不再显得重要,面对满目疮痍和一片废墟,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启动满足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工业生产。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为国家建设服务,道德教育远未提上日程,更难以出现有关道德教育学说和理论了。所以,在五六十年代,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荒凉的时代”。
3.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为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繁荣和发展时期。60年代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抗议越南战争,要求公民权利,反对种族歧视,少数民族叛乱等,使西方发达国家很快陷入极端混乱之中。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失业、贫困和犯罪率的上升,更使社会风气日益败坏;政府丑闻频频曝光,不仅使公众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而且加剧了人们对社会道德之约束功能和人类品格弱点的担忧;尤其是60年代席卷欧美大陆的学生风潮,使国家领导人、学校和家长普遍感到震惊,它不仅表现出对一切传统价值观念的蔑视,而且认为“暴力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惟一手段”[1](P16)。面对技术至上和社会的混乱,许多批评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的繁荣和根深蒂固的道德沦丧极不相称,社会责任心和正义远比技术上的高明更为重要。有人把社会秩序的紊乱归于学校没有帮助青年人承担社会责任,学校过分强调竞争而不鼓励合作,过分重视服从而忽视独立自主,甚至说学校更像看守所、精神病院或监狱,只知道让学生熟悉机械的科学程序而不懂得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等等。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家庭、学校要求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短短的十年里,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就涌现出大批道德教育理论家及其学说,诸如英国道德哲学家威尔逊,道德心理学家威廉斯,社会学家舒格曼等。在美国除了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理论最负盛名外,还出现了斯克里文的认知方法,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夏弗的理论建构模式,库姆斯等的价值分析模式等,道德教育领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自1977年以来,在西方每年有25部有关道德教育的著作出版,20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从1972年开始有关道德教育的博士论文从每年的20篇增加到1979年的82篇。从80年代至今,道德教育研究的热情丝毫未减,各种著作、杂志仍呈上升趋势。
二、反对道德灌输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最基本的特点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是从批判传统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为起点的,也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最基本的特点。所谓传统教育,在实验主义教育理论家杜威看来,“实质上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道德训练从根本上是把现成道德习惯和道德准则“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的一种方法”。因而“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合理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的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的纪律”为基本原则[1](P21)。杜威对道德教育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匡定了当代道德教育理论在这一问题上的探讨。特别是从60年代开始,灌输更是人们讨论道德教育所必然要涉及的问题,当代认知主义、形式主义和个人相对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都是围绕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而展开的。
美国的价值澄清学派是道德或价值灌输的极力反对者。在其主要文献中把灌输看做是一种在错误观念指导下错误的、消极的教学实践活动或教育方法。拉思斯认为,灌输之所以不能接受,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灌输是以一种错误前提为基础的,这一前提认定教育者知道这一系列“正确的价值”,因而有资格或能力向儿童传授道德价值。事实上,世界的持续不断变化,决定了对价值问题不可能有一个可证实的、确定性的答案。第二,灌输代表了一种错误的、消极的教育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它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递”、“控制”、“强迫接受”为宗旨的。这种方法把儿童视为被动的和顺从的、需要塑造使其形成的客体,而不是“思考”、“选择”、“决定”、“检查”的主体,它所能导致的最大结果,不外是学生虚伪的顺从。第三,灌输是以外部力量作为影响儿童价值的合理手段,反对甚至阻止儿童包括所有人都有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的能力,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儿童充分地发展这种能力而不是压制这种能力[1](P300-301)。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人们一直把避免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把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理论家一致认为,这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至少应满足以下标准:首先,它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即这种教育不是以封闭、禁锢学生的头脑和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道德观为目的。这就要求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系统必须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理智的检验。学生的道德观点是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选择的,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抛弃旧的道德观接受新的道德观的过程。其次,它应该是一种“发展”的教育。即承认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自己特定规律的过程,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亦即道德教育必须服从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服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三,它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个体的参与和自主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没有主体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而且即使有主体的参与但不是自觉自愿的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给个人做出道德决定的具体经验和道德推理技能的实践才能促进人的发展。”[1](P27)违背学生意志,强迫其接受和服从一定的道德价值的做法,只能造成儿童的价值混乱,无法确定应该相信什么,或者使儿童变成成人的样子,假装相信某些信条。为此,强调行为主体的自由和自主是必要的,因为自由和自主是责任产生的基础和根本前提,没有自由则没有责任,自由的度和责任的量有密切的关系。
反对道德灌输从一定意义上讲,起到了一种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体现了人们对道德本质认识的深化。但是,反对道德灌输的意义并不是无限的。在理论上由于单纯反对道德灌输,在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学派,因其完全排除道德内容的传授,走上了激进的“无道德的道德教育”的歧路。在实践中,单纯反对道德灌输则极易走上另一极端——放任主义。在西方学校中,摆脱了旧的传统美德的学生则背上了另一种包袱,即极端利己主义和相对主义以及激进的宽容态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理论上对重视道德内容的呼吁,在实践中各国道德课纷纷设置,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单纯反对灌输的反动。在未来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如何把道德内容的讲授和尊重学生的理性能力与自主意识结合起来,是理论
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理论本身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Ⅶ 德育 一词最早起源于哪里

德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于首要的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教是居首位的。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当时的所谓“三德”﹑“三行”之教完全是为维护西周的奴隶制服务的德育。儒家主张“德治”和“礼治”。孔丘强调“以德教民”﹐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轲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伦理教育视为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传统﹐具有合理的因素。如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统一﹐进德同修业的统一﹔在德育实施上重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材施教﹑尚志﹑履行躬践等。 在西方﹐古希腊也很重视德育。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认为一个人只要知道什麼是善良和正确﹐就一定会去实践它﹐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这种思想﹐与“美德是通过贵族的血统代代相传”的保守观点相比﹐显然是一个进步。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实践﹐并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他还认为﹐音乐在德育中有特殊的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提倡的德育是为维护奴隶制服务的。在欧洲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宗教教条成了德育的主要内容。 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德育思想﹐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J.﹐强调通过“理性”培养年轻绅士的风度和道德品质﹐要求“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J.的德育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宗教倾向。他尊重儿童的天性﹐强调自然发展的法则。他主张德育要注意儿童成熟过程的阶段和年龄特点。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十分重视德育。他认为﹐观念是行动之父﹐知识意味著真正的力量。知识和行为之间﹐道德和理智之间不应分裂开来。德育主要是形成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建立道德观念的统觉群。德育的任务侧重於道德观念的培养。他是所谓“主智说”的代表人物。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为了适应当时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认为德育应以“民主社会”的理想为出发点。他说:“儿童将为其中一员的社会是美国”﹐“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的﹐也没有什麼目的”。他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於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德育任务侧重於训练行为习惯﹐故属于“主行说”。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意义和任务 共产主义的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初期﹐就号召青年要学习“共产主义”﹐并明确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德育要渗透於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出﹐青年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说﹕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在社会主义时期﹐更强调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之後﹐中国共产党十分强调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认为思想建设决定中国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这也就是中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即社会内容。它是由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 为了把德育的社会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过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中国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在个性心理发展中﹐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结构整体﹐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的任务﹐既反对侧重培养道德观念主智说﹐又反对侧重训练行为习惯的主行说。

Ⅷ 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实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人民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提高人民的历史主动性,推动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它既从现实经济政治关系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又着眼于人民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

它不仅注重清除一切旧道德的消极残余和影响,积极配合和保证政治、法律、知识、审美等方面的教育,而且更注重于培养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选择能力。

(8)德育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从类型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即培养学生在私人生活、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中的道德意识,以及合乎私德、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公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及符合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即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从层次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德育包含理想、原则、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道德理想教育即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道德原则教育即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形式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道德规则教育即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从德育任务的角度说,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当代学校德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力即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Ⅸ 德育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它们之于德育研究的意义何在

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道德内化;关怀理论,强调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专用;多元智属力理论,主张道德教育首先应当培养道德情感的培育。

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9)德育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

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阅读全文

与德育的历史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