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株洲二中发展历史

株洲二中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4 22:33:17

㈠ 株洲景炎学校的其他成就

2003—2010年新加坡公费留学35人
2005—2010年中韩、中新、中美、中英文化交流165人
承载株洲二中初中部的历史根基,株洲景炎学校成为株洲市初中教育阶段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拥有承担政府教育交流项目的资格和能力。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外教口语、创新思维、礼仪、书法等丰富多元的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景炎成为株洲市新课程改革示范学校、生本教育基地学校,景炎人行走在高远的教育追求中。 2008—2010年 西安交大少年大学生11人
2003—2010年 创造发明国际奖、全国奖、省级奖17项“大家”的成长必然有其少年时代独特的思想素质与思维素质:体验式德育活动因心灵的触动而改变行为;互动式课堂因参与而激发探索的欲望;丰富的社团活动因个性而精彩。株洲景炎学校为西安交大输送了11名优秀的少年大学生,其中2010年湖南省考上7人,景炎独占5人。学生获省以上创造发明和创新大赛金银奖获奖17项。不少学生因创新发明被株洲二中特招。正是今天对自然与社会的追问成就明天的“大家”。 2000—2010年 市“三好杯”团体一等奖21项,冠军87项;省市文艺调演一等奖30项
2011年 初二学生于润泽获得国际马拉松冠军
“景炎学生,14岁成了国际马拉松冠军”,长沙晚报一篇报道揭示了景炎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丰硕成果。田径队、篮球联赛、足球俱乐部、文学社、美术社、摄影社、发明协会、交响乐队、合唱队、每年一届的学科节等,成为了学生全员参与、全面展示自我、充分显示个性的舞台,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甜蜜。活动成为株洲教育的新亮点。 2001年 反扒小英雄钱龙被新华社报道
2000—2010年全校师生募捐、义卖筹集善款20余万元
2001年株洲景炎学校13岁少年钱龙见义勇为斗扒手,遭到3名扒手的毒打,依然能保持凛然正气。感人事迹经《三湘都市报》独家报道后,新华社、人民网等多家知名媒体相继转载。株洲市委、市政府对钱龙见义勇为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赏,号召全市人民向他学习。景炎注重学生德育素质培养,德育实现了全员化、网络化、课程化、模块化管理,正气、大气、才气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办学11年以来,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保持100%,中考合格率优秀率等多项指标一直居全市第一,实现了“快乐、素质、成绩”统一的教育梦想。

㈡ 株洲二中等几所稍微有名的高中,他初中部就变成了私立或民办初中,是不是变相榨钱呀

人家就是以榨钱的目的来的
株洲二中榨钱的手段颇多
周日补课就是相当厉害的手法
导致株回洲大多数学校都效答仿
景炎也是一天到晚收钱
但还是没有北师大厉害滴
现在人不都是这样么
只走有利可图的道路
"永远向钱看"

不是同意不同意的问题
株洲教育局也在损二中和景炎的形象

但我认为还是比随时随地榨钱的北师大要好滴

㈢ 急!!!求问株洲二中(曾经的)校友或老师!!!

可以,4A一B没啥问题

㈣ 株洲市南方中学的历史沿革

一、 草创艰难(1958-1975年)
[工棚起家]
1958年9月,为解决职工子弟上中学难的问题,当时的湘江机器厂教育科在家属中找了两位具有大学毕业文化水平的家属当老师,招收了16名学生,借用原子弟一小的山坡上的工棚改建作教室。就这样,在热火朝天的大跃进的浪潮中南方中学悄然诞生了。1959年秋季正式招收了初中两个班,学生共有60人(这时在株洲市一中、四中就读的子弟纷纷转回来,成为这两个班的插班生),教师增至6人。1960年秋招收了两个初一新生班,1961年7月有了首届初中毕业生,经过考试,成绩还不错,大部分考上株洲市一中、二中读高中,也有相当多的同学考进了株洲航空工业学校学习。1961年9月又招收了两个初一新生班,1962年7月有了第二届初中毕业生。此时,原中南248技工学校下马,陈家尊、熊成秀、黄佩英、周美华、李富昌等老师正式调入湘江机器厂任初中教师。
[挣扎奋起]
1962年8月,湘江机器厂决定将原属小学代管的4个初中班,迁至距工厂5里外的原248技校新庄旧址,开始单独组建成子弟学校初中部,仍隶属子弟学校领导,校长华媁, 党支部书记罗仕,副校长吴伯申、孙成同,初中部教导主任郭开运。为充实师资力量,国家第三机械部从全国四个高等师范院校正式分配来五名本科毕业生(邬丽琼 从广东师院中文系,余志华、张歧强从湖南师院中文系,柳维沪从华东师大数学系,温辉炎从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加上照顾夫妻关系调来一些教师,教职工总数 达30多人。学校办起了食堂,有200多名 学生住校,还有一半学生走读。到这时,南方中学才开始像模像样地运作起来。这时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仍然存在,新庄三层的教学大楼因基建下马未盖屋顶,许多 房间未安装玻璃,所以一遇刮风下雨整个教学楼就成了“泽国”,师生戏称为“新庄水,浪打浪”。但由于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敬业精神强,硬是顶风冒雨一心扑 在教学上,学校到处充满积极进取向上的活力。当年为参加全厂职工文艺汇演,初中部七八十名师生自编自演了《我们新庄好地方》的大型歌舞节目,获得了全厂职 工、学生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可说是真正产生了“轰动效应”,至今仍传为美谈。
1963年11月,株洲市人民武装部招收飞行员领导小组从近万名中学生中,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体检、政审,我校初二9班的学生袁章铁成为株洲市建国后第一个从中学生中选拔的飞行学员,也是我们湘江机器厂首位飞行学员,这使学校名声大振。1964年7月第三届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统一中考,成绩不俗,尤以罗念慈、张咏桃、季林三位同学以高分考取省府名校长沙市一中(那届全市初中毕业生考取长沙一中的总共才5人,我校就占了3人),更使南方中学饮誉株洲。1964年暑假,初中部又由新庄搬至厂内团结村原二分校校址。当时学校师资力量较强,管理严格,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不断进步,深受职工家属的好评,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上了市级重点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
[自立门户]
从1964年暑假校址搬迁算起,此后中学校舍先后变动7次,直至1974年才在凤凰山西麓新建一栋面积为67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的时候,南方中学才算正式安营扎寨,有了真正的“家”。从1958年小学戴帽子办初中,直至1974年扎根建校,这17年,是一个艰难建校风风雨雨的历程,,也是一个白手起家、辛勤耕耘育人的艰苦办学的过程,应当是南方中学校史上值得浓墨重彩讴歌的不平凡的17年。
1964年初,学校进驻了“四清”工作组,对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进行了整顿清理。到1965年底学校领导班子又一次进行了调整,华媁任校长,吴伯申、王德奇任副校长,王义德任党支部书记。初中部由廖开兴任主任,陈举生任政治指导员。新班子刚上任就遇上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
学校在十年文革中,作为子弟学校的初中部(文革中习惯称之为“红卫中学”)自然是首当其冲了,不少老师挨斗被整,图书资料和理化生仪器几乎损失殆尽,唯一的收获是执行“五七”指示,“学工学农学军”颇有声势。随着职工子弟人数猛增,我校规模越来越大。1970年 春天株洲航校下马,王惠培、罗矩勋等二十多位老师正式调入我校,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当时厂革委会指挥学校一千多学生挥锄上阵,只经过短短一 个星期的“战斗”,便将原株洲航校一个标准的足球场辟为水田,从此学校正式有了自己的“学农基地”。师生轮流在这里学习种水稻,学校购买了一头大耕牛,后 来又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1970年利用工厂几台旧机床,学校办起了小型校办工厂,其规模逐年扩大,1971年至1975年总产值达20多万元,这部分收入不但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而且减免了全校学生三分之一的学费和三好学生的全部学费,减轻了职工的经济负担,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1968年底在驻校军宣队、工宣队的组织下,中学部单独成立了革委会,由公司后勤部副剖长张孝贤任主任(后为王培芝)李华翰、洪干仁任副主任。陈举生、黎安生先后任党支部书记,毕业班学生开始上山下乡,在校学生开始复课闹革命。1970年初,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办学规模的扩大,公司决定将子第中学定为处级单位,下设四个附小。任命王培芝(1971年初为郁祥文),担任校长,先后有王德奇、崔玉华、韩锦城、刘宗玉任副校长,甄剑光任党总支书记。学校贯彻“五七”指示,开展“学工、学农、学军”办起了工厂、农场、养猪场等。学校农场有80多亩水稻田、两个鱼场。从1968年秋季开始,凡文革前后入校的的学生绝大多数上山下乡,我校学生大部分集体落户在浏阳县大围山区,也有去大通湖农场的,1972、1073年 毕业的学生一般安排在白关、大京水库、南阳桥知青点,也有七八十名学生去三线修枝柳铁路的。这些知青点由于靠近工厂,工厂舍得在这些知青点上投资,加上大 多数学生比较纯朴,热爱劳动,工厂选派的干部素质较好,对学生要求较严格,我校下乡的知青一般在农村表现较好。所以我校出席了1974年春在衡阳召开的全省青年工作会议,学校团委介绍了“上山下乡教育如何从入学抓起”的经验。1974年10月学校白关知青点代表作为典型在全省知青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1975年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厂拍成白关知青点专题片在全国放映,学生宋湘娜、王爱华、王淑珍、朱秀梅等评为全国先进知青。
自1967年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复课闹革命》的社论后,学校在厂革委会、军宣队、工宣队的具体组织下,陆续恢复了一些文化课,学生编班仍按“连、排”编制。因为我校学工学农活动开展正常,且都有固定的规模较大的基地,加上军训开展得“轰轰烈烈”,所以1970年5月在省革委办学现场会上,我校作了典型发言,《湖南日报》发表了我厂搞好工厂办学的专题文章,1971年《人民日报》又特地刊登了我厂《搞好工厂办学》的长篇文章,于是全国各地陆续有人来我校取“工厂办学”之经。
1976年下半年四所小学从中学分离,单独成立了小学总校。中学原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四人,有三人调离了学校,留下王德奇副校长全面负责,主持中学行政工作,学校又改为科级单位,黎安生,孙伯超任副校长,王坤良任党支部书记,宋宽兴任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1978年底华媁从公司教育办回校仍担任校长,凌华任党支部书记。
由工棚起家到挣扎奋起,再到安营扎寨,自立门户,这段时间虽然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动乱和上山下乡的冲击,但随着工厂生产的发展,学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十分迅猛,高、初中完备,到1975年学生已达3000余人,高中一个年级就有十多个班。排除干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挣扎奋起,充分体现了南方精神、老兵工传统在南方中学办学史上的核心作用。
二奠基腾飞(1976-1998年)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工作从此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1978年 起,学校实行分段招生,分段教学,初中和普高同时进入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新阶段。我校开始按部颁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上课,并使教学设备不断增 添、完善;在政治上,组织上抓紧处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对挨批斗的老师公开宣布平反,恢复政治名誉,推倒一切不实之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这 样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
1983年学校正式由科级升为处级机构,校名正式定为株洲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制造公司子弟中学,简称南方中学。
工厂专门拨款新建一栋五层楼、面积为4400平方米的高中部教学大楼,1985年秋正式竣工交付使用,从而使教学条件大大改善,1983年9月,我校实行中学机构改革,从初中毕业开始分流,试办了以机械专业为主的职业高中班,学制三年,首批共招收6个班268名学生。
1983年邹彬彬等四位老师评为株洲市优秀班主任,公司劳模王惠培老师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5年王惠培老师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3年6月邹彬彬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4年学校晋升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9月1日转为湖南省省级示范性中学。
1998年3月,我校聘请的美国纽约的布莱克夫妇来校任教,南方中学成为株洲市第一家聘请外籍教师的中学。

㈤ 湘潭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湘潭市二中前身是由私立新群学校的胜利、私立化民和弘道中学等三校合并而成的湘潭市立中学,2011年5月,已走过了伟大的90年的历程。90年来,九十年薪火相传,九十年积淀成长,学校已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步入“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和“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殿堂,是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卫生示范学校,群体工作先进学校、田径传统项目优秀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现已成为颇具实力的三湘名校之一。
新群学校,始建于1921年5月。当时省立一师湘潭籍校友毛泽东、黄笃杰等7人集银洋1000元发起创办(载《湘潭县志》659页)。学校初为小学,校址几度迁徙,至1930年购得十四总见龙街莼香园为固定校址后增办幼稚园,1937年增办初中,改名新群学校。抗战期间幼稚园曾停办。中小学迁至乡下。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学校增办高中于株洲大冲,原址莼香园惨遭日寇破坏经及时修葺渐复旧观,1948年,高中部迁回莼香园。至1950年政府接管,艰辛办学30年,期间虽时局变迁,但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所由幼稚园到高中、全县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设备比较齐全的学校。总计新群拥有校舍两处学田1230亩,校教具可供一千四、五百学生使用。30年间共毕业学生5800多人。
化民中学则是1943年秋由周家乾先生以其家产所创设。初为临湘初习班,后扩为临湘中学。初以周南洲祠为临时校舍,后搬至石潭飞机屋场(现湘潭县二中),至1946年秋才择定湘潭城郊二湖头岭为校址,并改称化民中学, 周磊村任董事长,周家乾任校长。自此,学校逐步走向正轨,设备渐齐,规模日增,学校最多时达300余人。化民自43年创办至51年合并到市立中学,毕业学生千余人。学校最大的特点是思想进步,没有反动党、团组织;学校设有奖学金,每期奖励贫寒优秀学生;解放前夕,学校私密承印《新名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多种进步书刊,为湘潭的迎解工作作出了贡献。三校合并后,周家乾先生一直在本校工作,直至退休。
弘道中学原为弘道补习学校,由周顺循等创办于1944年秋,校址设花石张氏宗祠,收学生40人。1945年迁至湘潭龙口高箭楼,正式命名为弘道中学,张平子任校长,周顺循任主事。1946年秋,学校迁至湘潭城区内白花生馆。弘道中学办学6年,共办有四个补习班,六个初中班。
湘潭解放后,新群、化民均具文呈请政府接管。1950年冬,湘潭市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同时接收弘道中学三名教师和部分校教具,筹建湘潭市立中学。1951年元月,市政府任命市长王治国兼任校长,唐士义任副校长,4月14日召开大会,正式宣告湘潭市立中学成立。
“市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消旧制,树立新风,学校面向工农,招收学生437人。52年增办高中,并成立”中共湘潭市立中学支部委员会”。1954年调整县市建制,学校改称”湘潭市第二中学”, 校名由国学大师郭沫若先生题写,唐士义任校长。以后学生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到1957年共有34个教学班,1700余学生。期间新建教学大楼五栋、学生宿舍三栋、教工宿舍、大礼堂等,校区面积由建校的4800m2扩大到45818 m2。当时,学校党政领导除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外,还十分重视师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广泛学习苏联经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55年学生成绩全及格率为89。2%,操行甲等的为80%。首届高中毕业生,92%的升入高校,高考成绩列全省第二。195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0%,高中毕业生75%升入高校。
1957年开始由于各种运动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时量、质量均无法保证,至1976年10月,喧闹的校园才渐次安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恢复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教学秩序,各项工作走向正轨。连年高考成绩优异,1980年6月学校被首批定为省重点中学,行政级别随之由科级升格为副县级。1983年4月学校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1986年5月,学校党支部改称党总支,次年开始教工专技职务评聘工作。其间学校教育教学全面长进,德育置于首位,教学立于中心各项工作全面发展,质量稳步上升。89届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为市区之冠,90届为100%,高考也取得十分好的成绩。在数学、化学、科技作品、书画、体育等竞赛中均有学生获全省、全国性奖励,市政府先后五次授予学校文明、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学校于1991年5月10日举行了隆重热烈的7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
近10年来,学校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校舍基本建设一马当先,综合大楼、两层103米长的体育风雨跑道、临街的莼香园酒楼、科学楼、艺术馆、两栋78户新教工宿舍等近两万m2的新校舍相继落成。操场全面翻修,旧楼装修一新、环境绿化、道路硬化、雕塑装点、彩灯衬缀,校园美不胜收。先后被市、省授予卫生示范学校和园林式单位匾牌。并于1995年接受省重点中学检查评估,授予省重点中学匾牌。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制度齐全,落实到位,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组建了“三结合”教育网,成立了“三级”家委会,开发了德育基地,各种德育活动丰富多彩。连年被评为市“班级管理先进学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班级和市、省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还发展了学生党员。学校教学质量大步提高,“两考”成绩斐然。中考稳居市直中学前列,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在95%以上,并于2000年达69。2%和71。26%。体育教学和竞赛成绩喜人,93年省体委授予群体工作先进单位,96年授予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匾牌。先后有2人达国家级、75人达二级运动员标准,向高等院校输送体育人才84人,有5人次获省赛冠军、8人次获亚军,篮、足球队多次获市冠、亚军,代表市赴省参赛。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名校的改革思路。以电教媒体为主的生物五步法教改实验,94年接受省评估并获得省电教科学实验成果一等奖,推动了全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实验的发展。93年实现三机一幕进教室,继后语音室、电脑室、电视编辑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卫星电视接收站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参与或独立进行了国家、省、市级50多个教研课题的研究,大部分获市、省、国家级奖励,成果显赫,2000年被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殊荣。同年学校又投了100万建成市内首家校园计算机网,融广播、电话、教学双控、监控系统于一体。目前学校拥有500万元的电教设备,1000 m2的电教专业房。学校从93年起在初中部每年招收一个特长实验班,高中部也择招部分特长生,并先后投入近100万建成设备齐全的三间音乐教室、二间美术教室,以及声、乐、舞训练室、器乐室、练功房等。自95年获中学合唱节目全国一等奖后,99年第三届省重点中学文艺调演获“二金一银”,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2000年市、省中小学艺术节该校歌、舞、乐节目均获市一等奖,舞蹈获省一等奖,并在全国首届舞蹈电视大赛中,获金奖第一名,2004年2月,湘潭市第二中舞蹈队进京演出,舞蹈<囚歌>获国家二等奖。受文化部委派以该校学生为主的市少儿艺术团赴法国、匈牙利演出圆满成功。近5年,被录入艺术院校的学生达107人,艺术教育成绩突出,连年被授予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奖励,2000年又投入了160万建成音响灯光先进、可容1200余观众的市内学校首家艺术馆,当年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学校其它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曾荣获省优秀基层工会、市三防教育示范学校、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民主管理模范单位、市优秀共青团委、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多次奖牌、奖旗,还获得200余起有关竞赛和单项工作的市级奖励。校办工厂曾创造出年纯利50余万元的好成绩,现仍略有盈余。 学校如此快速的发展进步,得益于领导班子得力、教工队伍齐整、民主风气浓厚。校长唐海秋评为市优秀校长后,又于2000年授予市十佳校长称号。现有教师181人中,高级教师78人,学历合格率达98%。拥有一批象李寿冈、李仁、谢松成、宋新民、周云河、宋振兴、李小良、胡智慧、刘梅林等特级教师和周于兹、胡大军及许斌松、周琦。韦小芳。倪萍。贺利平等省、国家级优秀教师;成思红和翁鹤松等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中学美术教师;学校已发展到45个班、学生2500多人。
2010年11-12月,学校启动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本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注重艺术的培养与展出。并加以广告效益,拉赞助等。也有着强大的师资力量为本届艺术节撑腰。全校共有74个节目参与到预赛中来。歌、舞、乐、小品等节目异彩纷呈,充分体现了该校学生多才多艺、乐观向上的风采。
在2011年湖南省中学生“三独”(独舞、独奏、独唱的简称)比赛活动中,湘潭市二中三位参赛选手经过层层选拔,以精湛的技艺力挫群雄,陈奕莹荣获独唱一等奖,魏思维和吴冠雄分获独舞二等奖。这三人均获重点大学特招录取资格。近几年,市二中在每届“三独”比赛中都有学生获奖。该校秉承着“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名校”的办学思路,致力于打造全省甚至全国一流的艺术教育品牌,由杨华老师带领的二中舞蹈团 已闻名全国。学校两度被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其中合唱《雕花的马鞍》被文化部特邀参加2013年1月的中韩文化交流活动。舞蹈《钢铁》被选送参加全国决赛,并在2013年2月20日厦门全国第四届中学生艺术展演总决赛中荣获再次冠冕全国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这是湖南代表队舞蹈组唯一一等奖,杨华、余娅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在展演中市二中连续四届获奖,也是全国仅有的三所连续四届参赛的学校。

㈥ 株洲近代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株洲实现了由一个县属小镇向一座工业新城的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勤劳勇敢的株洲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农业安市、企业富市、商贸活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市策,实施“开放强市”战略,发扬“开拓奉献,创业争先”的株洲精神,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空前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各条战线取得辉煌成就。据统计,株洲市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年的经济总量超过改革开放以前三十年的3.5倍。1998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9.49亿元。近几年来,株洲市获得了“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绿化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按照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实力测算,株洲位居第54位,在湖南省是除省会以外排名最前的城市,进入全国第二类城市之列。株洲市在经济建设和其它各项社会事业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工业建设突飞猛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株洲几乎没有工业。“一五”、“二五”计划时期国家相继安排了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等13个重点项目在株洲兴建。这批重点项目的引进布点,不仅构架了工业新城,而且逐步带动了株洲地方工业、劳服企业、乡镇企业和区街工业的发展,从而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重工业为主,电力、煤炭、轻工、纺织、电子、塑料、皮革、服装、制药等多业发展的工业格局。现在,全市乡以上企业已达1800余个,其中大、中型企业62个;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9.17亿元,比1949年增加约47万倍。有色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1998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01亿元,为1949年的5200多倍,在全国42个中心城市排名中,株洲综合实力主要因为工业的快速发展而跃居到第26位。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针对株洲国有经济、重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例比重,以及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低的情况,株洲率先实施了企业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的措施,一批支撑株洲工业发展的大中型企业又在改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被新闻界誉为“株洲现象”。特别是自1994年被列为全国首批“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实力”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以来,通过实施“三改一加强”、“抓大放小”和资本营运等措施,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有资产的战略性改组工作均迈出重大步伐。通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已累计建立股份制企业1139家(其中注册股份有限公司16家),注册资本20亿元,吸收增量资本28亿元。其中株洲火炬火花塞有限公司、株洲庆云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电厂)的股票先后上市交易。通过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破产、承包、租赁、分块搞活等多种改制形式对资产进行重组,先后组建了南方摩托集团、国光瓷业集团、湘大实业集团等“三大集团”,千金药业、火炬火花塞也正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以有色冶金、化工、铁路运输机械为依托的“三大产业群体”逐步形成,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冶炼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车辆厂、国光公司、湘大公司、千金药业公司、火炬火花塞公司等企业的利润占全市实现利润总额的90%以上,一批中小企业在改革中成为市场的主体并逐渐走出困境。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确保了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兼并破产等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从社保、财政、企业、社会四个方面筹集资金,保证了离退休职工退休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及时发放。采取政策扶持、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服务队(站)和积极开展培训、拓宽就业门路等措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48%。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自从实行市带县体制以来,县域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获得长足发展。1995年,株洲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亩产成建制过吨粮的地级市,并连续四年保持了过吨粮成果。199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75.19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84.83万吨,比1950年增加4.6倍;生猪饲养量增加18.54倍;水产品产量增加6.8倍;经济作物达38.82千公顷。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接近1/3,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1/2,二、三产业占农业社会总产值的4/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市现有乡镇企业13.8万家,从业人员65.8万人,1998年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04亿元。农林水利建设步伐加快。株洲已于1993年消灭宜林荒山,1997年实现全面绿化达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94%,森林资源蓄积量达1318万立方米。到1998年,全市拥有各类水利工程11万余处,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936座,山塘近10万处。农田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6.66万亩增加到219.6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200万亩,旱涝保收率达90%以上。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由1950年的5.15千瓦增加到90万余千瓦,年农机集团承包面积超过40万亩。科技兴农意识不断增强,全市现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1.2万余人,农业技术推广站132个,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3%。

第三产业兴旺发达。伴随一、二产业的发展,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9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3.8亿元,比1978年增长2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达到35.5%。个体私营商业、餐饮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个体商户平均每年净增1万户,已达到12.69万户,比1949年增加了800倍。商业网点已由解放前的几百个发展到1998年的85600个,共有大小市场320个,连锁店30多个,累计投资近40亿元,涌现出芦淞服装大市场、钟鼓岭农副产品市场、中南摩托车大市场和攸县皇图岭集贸市场等成交额过亿元的现代化市场11个,以及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烟草公司等达到大中型企业规模的商贸企业101家。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少环节的流通新格局已经形成。金融保险事业快速向前发展。1998年,全市各项存款年末余额已达167.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已达1148.5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加79.36倍和223.83倍。保险收入已由1980年恢复之际的182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2.9亿元,增加158倍。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株洲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相互促进、比翼齐飞,构成了株洲巨变的精彩华章。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日供水能力已达125万吨,日煤气供气量达6.52万立方米,用气普及率达92.4%。城市的道路、桥梁、供水管道都随着城市的扩大不断延伸。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以城市道路为重点的市政工程、以防洪排渍为重点的保安工程、以环卫、治污、绿化为重点的环境优化工程以及以路灯、灯饰为点缀的亮丽工程和安居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整个城市显现出新的风采。城市通讯事业迅猛发展。1997年完成邮电业务量3.97亿元,比1949年增加7928倍。电话交换机总量达到36万门,电话机装机总数23万部,每百人拥有电话6部。全市电话拥有达到2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达到3.8万户,无线寻呼达到11.7万户。建成了河西新城区。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的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连续五年保持了30%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区内有各类企业7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8家,截止1998年,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工业总产值55.03亿元,财政收入47.41亿元,出口创汇6509万美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50年代株洲市积极利用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贷款86.86亿卢布,创办了一批骨干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株洲市又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素质和效益。特别是近几年实施的“开放强市”战略,以企业的开放带动株洲的开放,株洲市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998年,合同利用外资5097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9553.6万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到位7016万美元,利用外国政府贷款2538万美元。三资企业从无到有,健康发展。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加普惠、日本雅马哈等三家世界排名100强的著名企业落户株洲,建有现代化的合资企业。目前正式投入营运的三资企业达114家,出口创汇9000万美元,上交税收1.78亿元。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6亿美元,比刚成立外贸办事处的1963年增加75.9倍。出口品种由1963年的20多种增加到160多种,行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外向度由1978年的7.08%提高到14.33%,提高7.25个百分点。1984年,株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33个出口商品综合生产基地之一,1998年止全市已有51家生产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㈦ 株洲市天元区的发展历史

1992年,株洲在湘江上建成了第一座大桥———湘江一桥。这座大桥,承载着株洲专人的一个梦想:向河西拓属展。而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使株洲人拓城的梦想成真,更为株洲新兴工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大舞台,催生出欣欣向荣的河西新城区。当年,作为湖南省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的株洲天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在河西新区正式成立了。
1991年以前,株洲天元区属于株洲郊区管辖,几乎没有工业和商贸,到处是粮田.菜地和鱼塘,过去过江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轮船,现在的株洲湘江四桥的位置就是过去的轮渡码头.

㈧ 株洲市第二中学怎么样

简介:湖南抄省株洲市第二中学(No.2 High School of ZhuZhou,HuNan),简称“株洲二中”,位于株洲市天元区博古山路728号,湖南省重点中学,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学校始建于1955年5月,1957年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省属重点中学。1992年,湖南省省教委对原省重点中学进行复查,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成为复查下首批挂牌的省重点中学。 截止到2014年10月,该校占地总面积为248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共有在校师生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
注册资本:4534.3万人民币

㈨ 株洲二中

那你是喜欢很硕的老师吗?

阅读全文

与株洲二中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