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汉族舞蹈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劳动者的动作的单纯的再现”.《尚书》中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意思是拍打着石刀、石斧之类的劳动丁具作为伴奏.化裴成各种野兽的人群翩翩起舞。《吕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脚边舞边唱。舞蹈实际上是原始人类劳动场面的虚拟性再现。亦见于彩陶盆上的原始集体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人展开双手,各执牛尾而舞的样子。据说夏禹曾亲自编舞。到商代.成汤也善跳巫舞.宫廷流行“巫风”。春秋战国时期.楚地巫风极盛.美丽的女艰扮演成云神、水神、山神等,载歌载舞,场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
万人、女乐、倡优等等
二、六代之乐
周代将古代乐舞加工整理,又创制新的乐舞.成为“六代之乐”:黄帝时代的《云门》、帝尧时代的《大成》、帝舜时代的《大韶》、大禹时代的《大夏》、成汤时代的《大澧》、周武时代的《大武》。
三、舞种
万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万舞》,可能是发端于夏商盛行于春秋哔国时期的著名舞种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庄稼丰收而举行的舞蹈仪式。《说文解字》中说:“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
傩舞一一种驱逐役鬼.带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场而盛大.周代宫廷定期举行“国傩”.各诸侯同乃至民问也举行傩舞仪式。
文舞——表现渔猎收获的喜庆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种编管乐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装饰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乐中.《云门》、《犬成》、《大韶》、《大夏》都属于文舞。
武舞——表现以武力征讨异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六代之乐中.《大漤》、《大武》都属于武舞。
小舞一阁代统治者制定的六种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干舞、人舞。
雅舞——义称“稚乐”.指宫廷乐舞.用于朝会礼仪和祭祀活动。场面隆重.气氛严肃.节奏较缓慢。雅乐规定.天予用“八佾(yi)”:舞队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俗舞——又称“俗乐”,指民间舞蹈,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史载,春秋时的“郑卫之音”,舞者朱唇皓齿,纤手素足。舞步轻盈。
《阳阿》、《康乐》、《萦尘》、《集羽》、《旋怀》
《萦尘》的舞姿能给人以飘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简直像融汇在空际萦绕不落的轻尘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轻柔飘逸见长,如随风聚拢的羽团飘飙荡漾;而《旋怀》之舞表演起来.柔韧的舞姿体态旋绕缠蔓,似乎能够“人怀袖也”。这些舞蹈显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艺,有很强的控制身体与气息的能力,柔韧、弹性、力度、轻捷均训练有素,其技艺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达到的。
统治阶级对表演性舞蹈不断提高的欣赏要求,必然强化乐舞伎人的专业程度和舞蹈技艺训练。专为统治者服务的“万人”、“女乐”和“倡优”也应运而生。
再从《诗-简兮》的描述记载来看,对万人所应具备条件的要求是相当高而全面的,为培养和妆扮他们所耗费的资财也是很大的,表演《万舞》的万人,必须是身材修长俊秀容颜姣好者,万人为保持颜面的俊美红润而不食糠糟,为了衣着的鲜艳夺目而不穿短褐,因此耗费大量钱财。
袖舞
中国素有“长袖善舞”一词,这一词语便是对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绘。中国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国戏曲的“水袖”提炼而成的。水袖作为服装道具在舞蹈中出现,不仅是对肢体延展空间的放大,更是对情感传递的延伸。探寻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从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图1①),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图腾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场景。
四、舞蹈家
春秋时.晋同有优施,楚国有优盂.秦围有优旃(zhan)等等,都是宫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单独提到的春秋时期著名宫廷舞蹈家,擅长表演《晌屐舞》。该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铃,舞时铿锵作响。
秦汉至南北朝舞蹈
一、舞种
稗舞——用有柄的单面鼓作道具的一种集体舞,后世也称为“稗(bing)扇舞”。
铎舞——用铎作道具的舞蹈。铎形像钟,有木柄,内有舌,摇动时“叮叮”作响。
白纶舞——盛行于晋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轻纱的白纶缝制的长袖舞衣.故名。该舞以舞袖为其特点,动作轻盈流畅。
盘鼓舞——汉代民间舞蹈,后来用于宴飨。在地面上排列盘或鼓.一般用七个(或三个或五个).舞者穿长袖衣,在盘(鼓)上起舞。
拨头舞——又名“钵头”,是一种带有叙事性的舞蹈.表现一人之父为虎所伤而上山寻尸的痛苦之状。
巴渝舞——汉代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刘邦为汉王时.为了促成霸业,发兵攻打关中,派寅(c6ng)人为先锋,蜜人善舞.刘邦爱其舞姿,命乐工学习。因寅人居住在巴郡渝水边(今四川境内),故名“巴渝舞”。
公莫舞一魏晋时期舞蹈。取材于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的故事,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也离席挥剑而舞,以袖掩护刘邦,说:“公莫!”后人以舞巾模拟项伯舞袖的姿态,遂成“公莫舞”。
踏谣娘——又作“踏摇娘”、“谈容娘”,产生于北齐,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诉苦.众帮腔唱:“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谓之“踏谣”。
兰陵王舞——叉名“大面”、“代面”,北齐兰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骑兵冲人敌阵.大胜。军中谱《兰陵王人阵曲》.又根据乐曲变成歌舞戏。
狮子舞——狮子被古人当做威武祥瑞的象征.汉代通西域时由月氏、安息等地引进,至迟在曹魏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狮子舞,南北朝时广为流传。
作品
《火凤舞》——北魏高阳王时的宫廷舞蹈,舞者手中执扇,如鸟翼,模仿鸟的飞翔起落。
《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时的乐舞。陈后主常与嫔妃们在宫中宴饮,选千百宫女歌舞作乐,《玉树后庭花》即是其一。但陈后主是亡国之君.因此后人将此曲称为“亡国之音”。
《伴侣》——北齐末的歌曲,《北史》批评它“淫荡而拙.世俗流传”.可能来自民间巷陌,涉及情爱内容的。它像《玉树后庭花》一样被当做“亡国之音”。
《踏金莲》——约产生于南朝齐代。齐帝东昏侯萧宝卷是个荒淫的昏君,喜歌舞,为潘贵妃修建神庙,凿金为莲花,镶贴于地面,潘妃舞于上,“步步生莲花”,后来演变为唐大曲。
著名舞蹈家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善楚舞。刘邦死后,被刘邦之妻吕后杀害。
李延年——设武帝时为乐府协律都尉,善歌舞,颇得武帝宠爱。后因其妹李夫人(武帝宠姬)死.其弟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延年家族被诛灭。
赵飞燕——西汉末年宫廷舞蹈家,汉成帝之皇后.体态轻盈瘦小,舞艺高超。后被废而自尽。
隋唐五代舞蹈
一、乐舞机关
1.教坊
唐高祖李渊设立音乐机关教坊。在禁城之内的称“内教坊”,后在禁城之外设立了“外教坊”。教坊的女乐人称“妓女”。
2.梨园
唐玄宗时又设立了另一音乐机关.叫“梨园”,其中的乐人称“梨园弟子”。
二、舞种
1.中原舞种
健舞——唐代教坊舞蹈分为健舞和软舞两大类.均来自民问,后来用于宴飨。健舞舞姿雄健,动作矫捷。
软舞——软舞舞姿柔美。动作轻盈。
队舞——唐代宫廷舞蹈形式之一。有《菩萨蛮队舞》、《叹百年队舞》等。
春莺啭(zhudn)一相传唐高宗李治晨听莺啼.命龟兹乐_r:白明达作曲.名《春莺啭》.后来依曲编舞.属于软舞。
踏歌——踏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青海大通县孙家寨H{土的陶盆彩绘中.就有挽手而舞的图样.在节日聚会时.人们成群结队在郊外起舞,手牵手.以脚踏地为节,边歌边舞。到唐代.踏歌颇为盛行。唐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杨柳枝——民问歌舞,是在汉横吹曲《折杨柳》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女子舞蹈,名《杨柳枝》。刘禹锡的《杨柳枝》中有“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之句。
绿腰——又名《六幺》、《录要》、《乐世》,唐代软舞,女子独舞,节奏由慢到快,舞姿轻盈优美。
字舞——舞者在舞动过程中.暂时停顿,摆成字形。
剑器舞——剑舞在我国也有着悠久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学生子路,戎装见孔子,曾拔剑起舞。学生拜见老师舞剑,当然只是表演技艺,是对老师致敬的意思。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鸳鸯盒上的乐舞图案中,鼓旁的舞者腰间挂着短剑,说明剑舞可能是当时颇为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楚汉相争时,刘邦、项羽宴于鸿门,项庄说:“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表示同意,于是项庄拔剑起舞,逐渐靠近刘邦,企图借机杀死刘邦,在场的项伯见刘邦危急,也以剑伴舞,保护刘邦不被项庄杀害。这个故事表明,当时筵宴中有舞剑作为余兴表演的风俗。唐代,武将舞剑也是常有之事,如李白作《司马将军歌》,有“将军自起舞长剑”句;岑参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有“酒泉太守能剑舞”句;杜甫作《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有“舞剑过人绝”句等等。可见当时许多人会舞剑,而且各有绝招。公孙大娘最为擅长的《剑器》舞,是《裴将军满堂势》。杜甫曾观其舞,并写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从诗中的描述看.是一种广场单人舞,观者如山,此舞技巧很高。
作品
从表演内容来看,坐部伎有六部:《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其中《燕乐》包括《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立部伎有八部:《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坐部伎、立部伎的节目一般在宫廷宴享朝会时表演。
② 急需`````中国古代舞蹈史的发展脉络,1000字左右!谢啦
一个朝代的文学艺术,与它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唐代在我国古代史中是一个有较长时间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时代。当时实行了许多开明的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内外交流频繁,这都有利于艺术上的广采博收和创造发展。因此在中国古代舞蹈史上也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唐代舞蹈艺术,是在两汉、南北朝数百年各种乐舞交流融合中结出的硕果。她不仅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等前代舞蹈成就之大成,还有着自己大量的新创造,而且对其后的宋、元、明、清及至近、现、当代的舞蹈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所以把唐代舞蹈说成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是有充足理由和根据的。
作为发展的一个高峰,她有许多突出的特征:一是表演性舞蹈空前发展,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无论是宴享游乐还是民俗节日,都有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舞蹈表演活动,像形式华丽规模宏大的宫廷“燕(宴)乐”;“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和各地进京献演的“四方乐舞”;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的“健舞”、“软舞”、“歌舞大曲”、“歌舞戏”等。一是群众性舞蹈活动更为普及和繁茂。还有就是出现了许多成就卓著的舞蹈家,见之于记载的就有杨贵妃、公孙大娘、张云容、谢阿蛮等等。再就是出现了记录舞蹈的舞谱。如后世在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舞谱残卷”等。
③ 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
内容摘要:中国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制度的交替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各种历史转型,从这些历史转型中,我们可以窥探中国舞蹈发展历史上的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原始娱神与娱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赏的歌舞性、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当代舞蹈的专业性等几个渐次的变化,我们可以获知中国舞蹈发展的一些规律。
关 键 词:中国舞蹈 历史发展 娱人 娱神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据《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就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乐舞,该乐舞共分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乐段,每段都表现鲜活的主题,表现了先民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三、既“娱神”又“娱人”的双重发展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奴隶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的相继建立,舞蹈也逐渐地告别了它的原始形态,如果说原始社会先民们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态的原始记录的话,那么,到了奴隶社会,先民们不自觉地从原始时期的那种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态中走出来,并从全民性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一部分人的艺术活动和宗教政治活动。至此,中国舞蹈就在“娱神”与“娱人”的双重纵深发展。这类舞蹈主要表现在周代的巫术舞蹈、傩舞蹈和汉代的百戏类舞蹈。
巫术舞蹈是巫术祭祀仪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过祈祷、献祭等行为,求得与神灵的相通,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隶舞》,就是为求雨而作的一种祭祀行为。傩舞也是一种以驱鬼逐役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历经历史的洗礼至今也盛行在我国民间,后来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傩戏”。
在汉代,“百戏”是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滑稽戏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间舞蹈成为宫廷乐舞的主要内容,舞蹈通常融于“百戏”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剑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过程中的以舞说戏、依戏作舞的表演,成为了中国早期戏曲艺术形式的源头。
四、舞蹈发展的程式性与专业性特征
唐代舞蹈在整个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中具有很高的历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规模,纳多国、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赏的姿态赢得了世人的喜爱,从宫廷的最高统治者到民间的老百姓无不好之,达到了一种顶峰时代。宋代舞蹈在历史的转折面前,独辟蹊径,以其独特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舞蹈的划时代历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征的“队舞”,绘制了一个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宫词》有云:“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就是有关队舞的历史文献记载。由于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发展,舞蹈作为戏曲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戏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征决定了舞蹈表现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戏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综合性的美学特点。
自远古到明清,中国舞蹈在新旧世纪交替的过程中,承传着舞蹈的精髓和内涵,融合在当代的社会火炉之中,中国舞蹈从明清戏曲舞蹈综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来,直接凭借人体身段去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精神情感,将中国舞蹈推向了新世纪的辉煌。中国当代舞蹈是以专业性的舞蹈作品和专业舞蹈表演而著写舞蹈历史的,先后出现了裕容龄、黎锦辉、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专业型的舞蹈家和专业性的舞蹈作品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并壮大的,专业性的舞蹈教育也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蓬勃发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学)的成立为标志。
总之,中国舞蹈自先秦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变化,先后经历了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女乐舞蹈和雅舞、汉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乐舞蹈、宋代的“队舞”、明清时期的戏曲舞蹈、当代的专业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这些在表现形式的演变上,都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北达.民间舞蹈[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刘琴.舞蹈的起源与中国舞蹈的发展[J].文史博览(理论),2007.09.
[4]陈鸿.论巫术仪式中的中国民间舞蹈[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6. 转
④ 巴渝文化发展史
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 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后与蜀同时为秦所灭。代表巴文化特征的有出土战国时的圆刃折腰钺,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铜容器。
巴蜀两地相距较近,交流方便,两地出现的船棺葬、扁茎无格柳叶剑、铜器纹饰中出现的虎纹则代表巴蜀文化的共同特征。铜兵器和铜印上的各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地方文字。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与楚文化影响外,它还影响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
在秦以后,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加速融合获得新的发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后 ,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为天府之国。四川自古盛产蚕桑,丝织为中国之冠,汉时成都即成织锦中心。由于锦缎驰名,锦城成为成都的代称。四川很早就发明凿盐井取卤,打气井取气,燃煮卤制盐,其钻井技术为世界首创。蜀道难久为人知,但巴蜀创造的栈道却是一种奇迹。它不仅沟通与中原的往来,也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巴蜀艺术风格独特。川剧是其特有的表演艺术,语言生活气息浓厚,幽默风趣,尤以帮、打、唱紧密结合,川剧高腔最具代表性。四川人很讲究吃的艺术,川菜特点注重调味,有辣椒、花椒、胡椒、豆瓣、姜、葱、蒜,味醇厚,人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酒芳香浓郁、绵醇爽甜。名酒有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等。
四川盆地在地形上为“四塞之国”,古代交通甚为困难,故李白发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这一封闭地形对巴蜀文化作为农业文明所必然带来的封闭性肯定会有较大影响。但正是因为如此,又反过来激励起巴蜀先民向外开拓、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于是,环境与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的历史个性。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和兼容终于成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陇文化的沟通,最大的障碍是北方的高山——秦岭。但巴蜀先民以惊人的勇气,创造了高超的栈道技术,打破了盆地地缘的封锁,克服了狭隘的封闭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开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个美女的神话故事,就是上古时代开山通道进行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栈道是巴蜀人的一大发明。司马迁认为巴蜀“四塞之国”的封闭性是靠“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来达到开放的,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须开道,遇水必须造桥,古蜀先民为了突破封闭,在发明了栈道的同时,又发表了笮桥。笮桥即绳桥,有多种类型,至今尚可见到的藏区的溜索和编网的藤桥,岷山上的竹索桥,滇西北的编网篾桥,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桥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铁索桥,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开放的智慧体现。
远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南海,这些都充分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现代史学家沿用“丝绸之路”称呼的惯例而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为西道,即“旄牛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邛州)、青衣(名山)、严道(荥经)、旄牛(汉源)、阑县(越西)、邛都(西昌)、叶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进入缅甸和东南亚。这条路最远可达“滇越”乘象国,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区。
另一条是东道,称为“五尺道”。从成都出发,到僰道(宜宾)、南广(高县)、朱提(昭通)、味县(曲靖)、谷昌(昆明),以后一途入越南,一途经大理与旄牛道重合。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文献资料,最早走这条线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灭蜀后南迁的蜀王子安阳王。安阳王率领兵将3万人沿着这条线路进入了越南北部红河地区,建立了瓯骆国,越南历史上又称之为“蜀朝”。
四川盆地虽为高山和高原所环抱,但山原之间的若干河谷却成为巴蜀得天独厚的对外交通走廊。盆地的西部是岷江、雅砻江、大渡河和金沙江流域,它们穿行于横断山脉,其中可通行的河谷,成为古氐羌民族迁徙的南北走廊。盆地的东部有长江三峡作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剑门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陇,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汉中。而盆地以东的清江流域又北与江汉平原相通,南与湘西山地相连。正是依据这样的地理特点,自古巴蜀先民就兼容了南、北、东、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为荟萃农耕、游牧文化的聚宝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文化与以下三方文化有明显的交流与兼容:一为荆楚文化,是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的文化,它崇尚自然,奇诡浪漫,以《楚辞》为圭臬;二是秦陇文化,注意综核名实,讲究耕战和商业;三是中原文化,崇尚周礼,看重历史,以《诗经》为准绳。巴蜀文化兼容了这三种因素:它接受荆楚文化而把《楚辞》发展为汉大赋;它接受中原文化而使蜀人史学趋于发达;它接受秦陇文化而导致“陇蜀多贾”,工商业繁盛。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除与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而外,主要表现在对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的辐射,还远达东南亚大陆地区,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元代的双流人费著《岁华纪丽谱》曾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俗尚游乐是巴蜀人的一大特点。所以,巴蜀很早就兴起了旅游习俗,到唐宋时达到顶点。以成都而论,全年的固定的游乐活动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体出游,并与歌舞娱乐、体育竞技、商贸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经过当代的开发,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丽”的特色:九寨沟山水的神奇,黄龙山水的瑰丽,熊猫世界的趣,恐龙世界的奇,是今日旅游者领略的最大感受。从线路上看,有西北线的九寨、黄龙、四姑娘山、贡嘎山,有北线的剑门蜀道,有东线的三峡风光,有南线的蜀南竹海风光和泸沽湖探秘。整个巴蜀景观布局疏密相间,如金线穿珠,珍珠满盆,几乎每个县都有可供旅游的景点。
巴蜀旅游线最大的特色是雄险幽秀的自然景观,往往包含着人杰文昌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剑门蜀道具有丰富的三国蜀汉文化和梓潼文昌文化以及女皇武则天故里的文化内涵;九寨黄龙一线,具有羌族石碉文化、夏禹文化、古蜀岷山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的内涵;泸沽湖具有“母系王国”的文化内涵;三峡一线则更是一个古代文化的宝库。这是巴蜀旅游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迹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刘备墓、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和诸葛武乡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们都用武侯祠这个名称来代称这几处遗迹。诸葛亮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万世云霄的崇敬,“武侯祠”这一称谓,让我们深深领略到其中历史文化积淀的况味。从武侯祠出发,沿着当年刘备入蜀的路线,可以陆续拜谒大邑子龙庙、德阳庞统祠、绵竹诸葛祠、绵阳富乐山和蒋琬墓、昭化费祎庙和剑阁翠云廊,北出汉中可到沔县定军山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们尽可以领略历史淘尽千古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铁马金戈变为渔樵江渚的沧桑变化,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前后蜀时期是巴蜀历史上繁荣富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时代。永陵(王建墓)为我们留下了这一时代的历史见证。永陵石棺上的廿四乐伎石刻是我们了解唐代音乐的极品,从中可体味清乐与龟兹乐相结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传的情况。前蜀和后蜀各有一位花蕊夫人,究竟是谁写下了留传至今的《宫词》,肯定可以引起在旅游中探索的兴趣。永陵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经科学发掘的陵墓,可供游人参观,这更可以引起人们对于帝王陵寝秘密的兴趣。
三峡风光的雄奇壮丽,举世闻名,再加长江支流大宁河小三峡的青幽神秘,身临其境,自会使人们充分体会到妙如仙境的峡中神韵。三峡库区的考古发掘表明,三峡很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当我们领略大溪文化的原始意味的时候,自然会引起我们对于洪荒远古的无限遐思。沿岸及上下游的丰富文化遗存,如丰都的鬼城、忠县的石宝寨、涪陵的水文石刻宝库白鹤梁,刘备向诸葛亮托孤的白帝城等,都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大江大水是巴蜀冲出盆地走向外部世界的活力之所在。当我们巡行三峡之中时,会对巴蜀人为什么从来向往走出夔门做出自身心灵的阐释。
位于长宁县和江安县的蜀南竹海面积有6万余亩,其中还有仙寓洞、龙吟寺等文化景观,既是大自然的奇观,也是邛笮人和僰人等蜀地先民世世代代辛勤的杰作。
岷山是古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发源于岷山的岷江,自古称为“江源”,是蜀文化最先发达起来的地方。这里有人间仙境九寨、黄龙和大草原,有巍峨的四姑娘山,有著名的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养殖基地,有古蜀文化的大量遗迹,有全国唯一的羌文化风光。游览岷山,不仅可以使我们体味山川的神奇秀美,更可以使我们领略古老的巴蜀文化的千姿百态。只要我们把山川旅游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我们就必然会有一次与一次不同的新的收获、新的感受。
⑤ 民族舞蹈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劳动者的动作的单纯的再现”.《尚书》中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意思是拍打着石刀、石斧之类的劳动丁具作为伴奏.化裴成各种野兽的人群翩翩起舞。《吕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脚边舞边唱。舞蹈实际上是原始人类劳动场面的虚拟性再现。亦见于彩陶盆上的原始集体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人展开双手,各执牛尾而舞的样子。据说夏禹曾亲自编舞。到商代.成汤也善跳巫舞.宫廷流行“巫风”。春秋战国时期.楚地巫风极盛.美丽的女艰扮演成云神、水神、山神等,载歌载舞,场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
万人、女乐、倡优等等
二、六代之乐
周代将古代乐舞加工整理,又创制新的乐舞.成为“六代之乐”:黄帝时代的《云门》、帝尧时代的《大成》、帝舜时代的《大韶》、大禹时代的《大夏》、成汤时代的《大澧》、周武时代的《大武》。
三、舞种
万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万舞》,可能是发端于夏商盛行于春秋哔国时期的著名舞种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庄稼丰收而举行的舞蹈仪式。《说文解字》中说:“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
傩舞一一种驱逐役鬼.带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场而盛大.周代宫廷定期举行“国傩”.各诸侯同乃至民问也举行傩舞仪式。
文舞——表现渔猎收获的喜庆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种编管乐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装饰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乐中.《云门》、《犬成》、《大韶》、《大夏》都属于文舞。
武舞——表现以武力征讨异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六代之乐中.《大漤》、《大武》都属于武舞。
小舞一阁代统治者制定的六种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干舞、人舞。
雅舞——义称“稚乐”.指宫廷乐舞.用于朝会礼仪和祭祀活动。场面隆重.气氛严肃.节奏较缓慢。雅乐规定.天予用“八佾(yi)”:舞队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俗舞——又称“俗乐”,指民间舞蹈,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史载,春秋时的“郑卫之音”,舞者朱唇皓齿,纤手素足。舞步轻盈。
《阳阿》、《康乐》、《萦尘》、《集羽》、《旋怀》
《萦尘》的舞姿能给人以飘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简直像融汇在空际萦绕不落的轻尘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轻柔飘逸见长,如随风聚拢的羽团飘飙荡漾;而《旋怀》之舞表演起来.柔韧的舞姿体态旋绕缠蔓,似乎能够“人怀袖也”。这些舞蹈显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艺,有很强的控制身体与气息的能力,柔韧、弹性、力度、轻捷均训练有素,其技艺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达到的。
统治阶级对表演性舞蹈不断提高的欣赏要求,必然强化乐舞伎人的专业程度和舞蹈技艺训练。专为统治者服务的“万人”、“女乐”和“倡优”也应运而生。
再从《诗-简兮》的描述记载来看,对万人所应具备条件的要求是相当高而全面的,为培养和妆扮他们所耗费的资财也是很大的,表演《万舞》的万人,必须是身材修长俊秀容颜姣好者,万人为保持颜面的俊美红润而不食糠糟,为了衣着的鲜艳夺目而不穿短褐,因此耗费大量钱财。
袖舞
中国素有“长袖善舞”一词,这一词语便是对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绘。中国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国戏曲的“水袖”提炼而成的。水袖作为服装道具在舞蹈中出现,不仅是对肢体延展空间的放大,更是对情感传递的延伸。探寻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从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图1①),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图腾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场景。
四、舞蹈家
春秋时.晋同有优施,楚国有优盂.秦围有优旃(zhan)等等,都是宫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单独提到的春秋时期著名宫廷舞蹈家,擅长表演《晌屐舞》。该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铃,舞时铿锵作响。
秦汉至南北朝舞蹈
一、舞种
稗舞——用有柄的单面鼓作道具的一种集体舞,后世也称为“稗(bing)扇舞”。
铎舞——用铎作道具的舞蹈。铎形像钟,有木柄,内有舌,摇动时“叮叮”作响。
白纶舞——盛行于晋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轻纱的白纶缝制的长袖舞衣.故名。该舞以舞袖为其特点,动作轻盈流畅。
盘鼓舞——汉代民间舞蹈,后来用于宴飨。在地面上排列盘或鼓.一般用七个(或三个或五个).舞者穿长袖衣,在盘(鼓)上起舞。
拨头舞——又名“钵头”,是一种带有叙事性的舞蹈.表现一人之父为虎所伤而上山寻尸的痛苦之状。
巴渝舞——汉代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刘邦为汉王时.为了促成霸业,发兵攻打关中,派寅(c6ng)人为先锋,蜜人善舞.刘邦爱其舞姿,命乐工学习。因寅人居住在巴郡渝水边(今四川境内),故名“巴渝舞”。
公莫舞一魏晋时期舞蹈。取材于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的故事,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也离席挥剑而舞,以袖掩护刘邦,说:“公莫!”后人以舞巾模拟项伯舞袖的姿态,遂成“公莫舞”。
踏谣娘——又作“踏摇娘”、“谈容娘”,产生于北齐,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诉苦.众帮腔唱:“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谓之“踏谣”。
兰陵王舞——叉名“大面”、“代面”,北齐兰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骑兵冲人敌阵.大胜。军中谱《兰陵王人阵曲》.又根据乐曲变成歌舞戏。
狮子舞——狮子被古人当做威武祥瑞的象征.汉代通西域时由月氏、安息等地引进,至迟在曹魏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狮子舞,南北朝时广为流传。
作品
《火凤舞》——北魏高阳王时的宫廷舞蹈,舞者手中执扇,如鸟翼,模仿鸟的飞翔起落。
《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时的乐舞。陈后主常与嫔妃们在宫中宴饮,选千百宫女歌舞作乐,《玉树后庭花》即是其一。但陈后主是亡国之君.因此后人将此曲称为“亡国之音”。
《伴侣》——北齐末的歌曲,《北史》批评它“淫荡而拙.世俗流传”.可能来自民间巷陌,涉及情爱内容的。它像《玉树后庭花》一样被当做“亡国之音”。
《踏金莲》——约产生于南朝齐代。齐帝东昏侯萧宝卷是个荒淫的昏君,喜歌舞,为潘贵妃修建神庙,凿金为莲花,镶贴于地面,潘妃舞于上,“步步生莲花”,后来演变为唐大曲。
著名舞蹈家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善楚舞。刘邦死后,被刘邦之妻吕后杀害。
李延年——设武帝时为乐府协律都尉,善歌舞,颇得武帝宠爱。后因其妹李夫人(武帝宠姬)死.其弟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延年家族被诛灭。
赵飞燕——西汉末年宫廷舞蹈家,汉成帝之皇后.体态轻盈瘦小,舞艺高超。后被废而自尽。
隋唐五代舞蹈
一、乐舞机关
1.教坊
唐高祖李渊设立音乐机关教坊。在禁城之内的称“内教坊”,后在禁城之外设立了“外教坊”。教坊的女乐人称“妓女”。
2.梨园
唐玄宗时又设立了另一音乐机关.叫“梨园”,其中的乐人称“梨园弟子”。
二、舞种
1.中原舞种
健舞——唐代教坊舞蹈分为健舞和软舞两大类.均来自民问,后来用于宴飨。健舞舞姿雄健,动作矫捷。
软舞——软舞舞姿柔美。动作轻盈。
队舞——唐代宫廷舞蹈形式之一。有《菩萨蛮队舞》、《叹百年队舞》等。
春莺啭(zhudn)一相传唐高宗李治晨听莺啼.命龟兹乐_r:白明达作曲.名《春莺啭》.后来依曲编舞.属于软舞。
踏歌——踏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青海大通县孙家寨H{土的陶盆彩绘中.就有挽手而舞的图样.在节日聚会时.人们成群结队在郊外起舞,手牵手.以脚踏地为节,边歌边舞。到唐代.踏歌颇为盛行。唐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杨柳枝——民问歌舞,是在汉横吹曲《折杨柳》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女子舞蹈,名《杨柳枝》。刘禹锡的《杨柳枝》中有“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之句。
绿腰——又名《六幺》、《录要》、《乐世》,唐代软舞,女子独舞,节奏由慢到快,舞姿轻盈优美。
字舞——舞者在舞动过程中.暂时停顿,摆成字形。
剑器舞——剑舞在我国也有着悠久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学生子路,戎装见孔子,曾拔剑起舞。学生拜见老师舞剑,当然只是表演技艺,是对老师致敬的意思。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鸳鸯盒上的乐舞图案中,鼓旁的舞者腰间挂着短剑,说明剑舞可能是当时颇为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楚汉相争时,刘邦、项羽宴于鸿门,项庄说:“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表示同意,于是项庄拔剑起舞,逐渐靠近刘邦,企图借机杀死刘邦,在场的项伯见刘邦危急,也以剑伴舞,保护刘邦不被项庄杀害。这个故事表明,当时筵宴中有舞剑作为余兴表演的风俗。唐代,武将舞剑也是常有之事,如李白作《司马将军歌》,有“将军自起舞长剑”句;岑参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有“酒泉太守能剑舞”句;杜甫作《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有“舞剑过人绝”句等等。可见当时许多人会舞剑,而且各有绝招。公孙大娘最为擅长的《剑器》舞,是《裴将军满堂势》。杜甫曾观其舞,并写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从诗中的描述看.是一种广场单人舞,观者如山,此舞技巧很高。
作品
从表演内容来看,坐部伎有六部:《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其中《燕乐》包括《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立部伎有八部:《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坐部伎、立部伎的节目一般在宫廷宴享朝会时表演。
⑥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舞蹈的发现经历了几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舞蹈的不同名称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据《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就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乐舞,该乐舞共分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乐段,每段都表现鲜活的主题,表现了先民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三、既“娱神”又“娱人”的双重发展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奴隶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的相继建立,舞蹈也逐渐地告别了它的原始形态,如果说原始社会先民们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态的原始记录的话,那么,到了奴隶社会,先民们不自觉地从原始时期的那种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态中走出来,并从全民性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一部分人的艺术活动和宗教政治活动。至此,中国舞蹈就在“娱神”与“娱人”的双重纵深发展。这类舞蹈主要表现在周代的巫术舞蹈、傩舞蹈和汉代的百戏类舞蹈。
巫术舞蹈是巫术祭祀仪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过祈祷、献祭等行为,求得与神灵的相通,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隶舞》,就是为求雨而作的一种祭祀行为。傩舞也是一种以驱鬼逐役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历经历史的洗礼至今也盛行在我国民间,后来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傩戏”。
在汉代,“百戏”是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滑稽戏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间舞蹈成为宫廷乐舞的主要内容,舞蹈通常融于“百戏”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剑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过程中的以舞说戏、依戏作舞的表演,成为了中国早期戏曲艺术形式的源头。
四、舞蹈发展的程式性与专业性特征
唐代舞蹈在整个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中具有很高的历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规模,纳多国、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赏的姿态赢得了世人的喜爱,从宫廷的最高统治者到民间的老百姓无不好之,达到了一种顶峰时代。宋代舞蹈在历史的转折面前,独辟蹊径,以其独特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舞蹈的划时代历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征的“队舞”,绘制了一个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宫词》有云:“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就是有关队舞的历史文献记载。由于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发展,舞蹈作为戏曲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戏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征决定了舞蹈表现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戏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综合性的美学特点。
自远古到明清,中国舞蹈在新旧世纪交替的过程中,承传着舞蹈的精髓和内涵,融合在当代的社会火炉之中,中国舞蹈从明清戏曲舞蹈综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来,直接凭借人体身段去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精神情感,将中国舞蹈推向了新世纪的辉煌。中国当代舞蹈是以专业性的舞蹈作品和专业舞蹈表演而著写舞蹈历史的,先后出现了裕容龄、黎锦辉、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专业型的舞蹈家和专业性的舞蹈作品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并壮大的,专业性的舞蹈教育也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蓬勃发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学)的成立为标志。
总之,中国舞蹈自先秦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变化,先后经历了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女乐舞蹈和雅舞、汉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乐舞蹈、宋代的“队舞”、明清时期的戏曲舞蹈、当代的专业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这些在表现形式的演变上,都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
⑦ 巴渝文化的介绍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版是指权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巴人的军队参加周武王讨伐商(殷)纣王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冲锋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⑧ 舞蹈发展史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
在人类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会性,在他们组织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状况下,需要有一种社会感应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舞蹈就是产生这种感应力的重要手段。不论是狞猎还是战争,都是整个部落一起行动,所以原始舞蹈总是集体性的。部落为了有个共同标志,这就出现了图腾。图腾不仅作为部落区别的标志,同时亦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每逢祷告或庆贺,都对着图腾跳舞,这叫图腾舞蹈。图腾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是一样存在的。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们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缘关系,跳这种舞野牛就会出现并让他们狞猎:澳洲土人跳他们的图腾蛇舞时,舞者纹脸纹身,作为对自己部落祖先的纪念。龙和风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由于各个部族互相归并,一个图腾已经不能代表整个部落敢盟的共同祖先,于是把儿种图腾特征,如以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综合成龙的形象,以孔雀、山鸡等特征综合成凤的形象,用它们代表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作为"帝德"与"天成"的标识。后来才把龙和风当作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原始社会解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从此,图腾崇拜开始和巫术迷信相结合。因而就产生了巫舞。图腾崇拜和巫术虽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两者性质不同,活动形式也不相同。图腾是原始人类崇拜的偶像,而巫师则是作为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图腾舞蹈是社会性的集体舞蹈,而巫舞则是巫师的表演。在巫术中,歌和舞被利用为巫术的手段,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以保证巫术的成功。从舞蹈发展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图腾舞蹈前进了一大步,它从比较粗糙的集体舞蹈转向专业的、个人的舞蹈表演,而且还表现出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巫舞十分盛行,规模宏大,形式和内容都相当丰富。
奴隶社会末期,巫舞逐渐向娱君娱种的方向发展。男巫已开始改为女巫。从此巫就失去了原来受崇拜的地位。到了封建社会,宫廷舞蹈大规模地发展;分为祭祖性质的乐舞和宴饮助兴的乐舞。中国的汉魏和隋唐时代,是宫廷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宫廷内设有专门管理收集乐舞的乐府、太常寺、梨园等机构,训练和培养宫廷乐舞演员和乐员。唐玄亲和南唐李后主等皇帝还亲自参加编制乐舞。东方国家如印度、日本、朝鲜等,同样也有专供皇室享用的乐舞和舞伎。在欧洲,古希腊、罗马的宫廷舞蹈原来也是很兴盛的,自酉罗马灭亡后,整个欧洲为教权所统治,娱乐性舞蹈被中世纪教会认为是不道德的而加以禁止,但带有世俗性质的民间舞蹈仍独立于宗教舞蹈之外而发展,直到文艺复兴以后,宫廷舞蹈才重新恢复。
西方17世纪后的宫廷舞蹈,是以社交性质为主的娱乐舞蹈,皇帝也一样参加跳舞。这种舞蹈是向民间吸收了若千种舞蹈形式,由舞师加以改造和传授,以适应宫廷中的社交仪式,这是西方社交舞蹈的起源。
芭蕾是从欧洲宫廷舞蹈发展而来的,首先是属于宫廷中专有的表演,后来转移到剧场中去演出。它制订出一整套技术规范和要求,所以称之为古典芭膏。古典芭蕾是表演性舞蹈中技巧要求最高和最讲究形式规范的舞蹈,它传播面很广。20世纪初,现代舞在酉方兴起,这种舞蹈形式最初是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产生的,后来又在现代主义的思想影响下产生出许多舞蹈派别。它总的倾向是反对传统的艺术观念,提倡创新、自由,建立了一套它们自己的表演体系和理论体系。现代舞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较为流行。
在舞蹈发展史上,民间舞蹈常常被人忽视,其实只有民间舞蹈才是舞蹈发展的主流。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是一条永远不会枯竭的舞蹈源泉。历代统治者都懂得向民间舞蹈吸取营养,但他们叉千方百计去禁止民间舞蹈的活动。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它并不因为被禁止而停止发展,也不因为被宫廷吸收而改变其固有的乡土特色,它始终是以绚丽多姿的风貌在民间广泛流传。
⑨ 什么是巴渝文化
山城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巴渝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巴渝文化在众多地方文化里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坐落于渝北区两路镇,占地面积5公顷,村内主要景点有一馆、四院、一庙、一牌坊。巴渝民俗博物馆内藏有中国民间工艺品、服饰和其他生活用品实物1000余件,其中重点陈列了巴渝地区清末民初的家神龛、挂匾、雕花木床、桌、椅、案台等颇具民俗工艺特色的木雕精品250余件。
“四院”是指四个风格不同、结构各异的民居大院,分别展出古代巴人“人生礼仪”系列中的“诞生礼”、“婚礼”、“寿礼”、“丧礼”、“节俗”以及农耕机具、手工作坊的生产工艺程序等。
村内还可见到一块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节孝牌坊。此外,村内还有索桥、广场、湖泊、农舍、曲廊茶园与民俗风情街等景点及设施。
(9)简单描述巴渝舞蹈的历史发展扩展阅读:
山城重庆,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所以这里还完好的保留着这些特别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建筑:吊脚楼,山城吊脚楼究竟出现在何时已经没有历史证据可以考证,普遍都使用高大的圆木头做柱子,整体都是木质结构却又悬空而立。
现在的重庆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吊脚楼也在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中渐渐老化,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在也剩下的也只剩下洪崖洞吊脚楼了,每年来这里感受民俗文化的游客都是络绎不绝。
丽江、平遥的故城,五岳的庙宇,其现实作用绝不仅仅限于旅游观光;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津沪汉的租界洋房;江南的小桥流水以及散处各地的明清村落,更不是“最新最美”规划的负担。
无论产生自何时,无论保存的现状怎样,都是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见证,是我们种种特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应该保护利用并传承后代的宝贵遗产,是我们今天乃至未来的生活灵感不可替代的源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巴渝文化
⑩ 舞蹈发展周代的艺术成就和分析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据《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就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乐舞,该乐舞共分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乐段,每段都表现鲜活的主题,表现了先民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三、既“娱神”又“娱人”的双重发展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奴隶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的相继建立,舞蹈也逐渐地告别了它的原始形态,如果说原始社会先民们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态的原始记录的话,那么,到了奴隶社会,先民们不自觉地从原始时期的那种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态中走出来,并从全民性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一部分人的艺术活动和宗教政治活动。至此,中国舞蹈就在“娱神”与“娱人”的双重纵深发展。这类舞蹈主要表现在周代的巫术舞蹈、傩舞蹈和汉代的百戏类舞蹈。
巫术舞蹈是巫术祭祀仪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过祈祷、献祭等行为,求得与神灵的相通,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隶舞》,就是为求雨而作的一种祭祀行为。傩舞也是一种以驱鬼逐役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历经历史的洗礼至今也盛行在我国民间,后来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傩戏”。
在汉代,“百戏”是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滑稽戏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间舞蹈成为宫廷乐舞的主要内容,舞蹈通常融于“百戏”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剑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过程中的以舞说戏、依戏作舞的表演,成为了中国早期戏曲艺术形式的源头。
三、舞蹈发展的程式性与专业性特征
唐代舞蹈在整个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中具有很高的历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规模,纳多国、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赏的姿态赢得了世人的喜爱,从宫廷的最高统治者到民间的老百姓无不好之,达到了一种顶峰时代。宋代舞蹈在历史的转折面前,独辟蹊径,以其独特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舞蹈的划时代历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征的“队舞”,绘制了一个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宫词》有云:“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就是有关队舞的历史文献记载。由于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发展,舞蹈作为戏曲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戏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征决定了舞蹈表现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戏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综合性的美学特点。
自远古到明清,中国舞蹈在新旧世纪交替的过程中,承传着舞蹈的精髓和内涵,融合在当代的社会火炉之中,中国舞蹈从明清戏曲舞蹈综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来,直接凭借人体身段去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精神情感,将中国舞蹈推向了新世纪的辉煌。中国当代舞蹈是以专业性的舞蹈作品和专业舞蹈表演而着写舞蹈历史的,先后出现了裕容龄、黎锦辉、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着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专业型的舞蹈家和专业性的舞蹈作品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并壮大的,专业性的舞蹈教育也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蓬勃发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学)的成立为标志。
总之,中国舞蹈自先秦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变化,先后经历了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女乐舞蹈和雅舞、汉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乐舞蹈、宋代的“队舞”、明清时期的戏曲舞蹈、当代的专业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这些在表现形式的演变上,都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