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港口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史

港口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4 12:57:34

1.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的历史沿革

河北港口集团的历史发展过程,历经古代碣石港、近代自开港、现代枢纽港、区域港口群四个阶段。
1898年3月:清政府总理衙门补奏秦皇岛自开口岸,光绪皇帝当即朱批“依议钦此”。同年6月10日,在东盐务村成立开平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开办运输业务。
1912年:开平、滦州煤矿合并,港口更名为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对外称秦皇岛开滦矿务局。
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秦皇岛市军事管理委员会向开滦秦皇岛经理处派驻军代表,对港口实行军事管制。
1952年5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对秦皇岛港实行代管,同时撤销军事管制。
1953年1月1日:交通部正式接管,成立天津区港务局秦皇岛分局。
1954年7月6日:交通部决定成立交通部秦皇岛港务局。
1955年5月1日:交通部秦皇岛港务局更名为秦皇岛港务管理局。
1958年6月25日:秦皇岛港务管理局下放秦皇岛市,并于1961年再次由地方划归交通部领导,秦皇岛港务管理局更名为交通部秦皇岛港务管理局。
1999年初:被列为中央直属大型国有企业,与交通部脱钩,交通部秦皇岛港务管理局更名为秦皇岛港务局。
2002年:秦皇岛港下放管理,并实行政企分开,剥离行政职能,原秦皇岛港务局改制为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第一个实行公司制改革的港口,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2004年: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秦皇岛港管理体制调整和产权结构重组的重大决策,实施产权重组,分别由秦皇岛市政府(50%股份)、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30%股份)、河北省燕山发展有限公司(20%股份)持有秦皇岛港国有产权,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由省属国有独资公司改制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国有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3月31日: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10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是秦港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2009年7月8日: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组建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新组建的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将秦皇岛市国资委持有的秦港集团50%股权,省建投持有秦港集团45%股权、省国控公司持有秦港集团5%股权全部划转给河北省国资委,是河北省省属国有独资企业,由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是集港口建设、开发,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以及投融资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2. 港口区的历史沿革

防城港市港口区中国历史悠久,在秦以前为百越(粤)地的荆州南境。汉至东晋为合浦郡合浦县地。
南朝宋、齐为宋寿郡宋寿县地,属交州。梁、陈为安京郡安京县地,属安州。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 ,罢安京郡为安京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安州为钦州。
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钦州为宁越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都督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钦州为宁越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京县改为保京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宁越郡复改为钦州。
宋时期为安远县地,隶广南西路(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改保京县为安远县),元属钦州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钦州路为府。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降为州,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为县,属廉州,隶雷州府;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复为州。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钦州升直隶州, 析州属防城、如昔二司置防城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防城县1951年2月前属广东,1951年3月至1955年6月划归广西,1955年7月至1965年7月复归广东,1965年8月再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县1949年12月解放。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防城各族自治县,设立地级防城港市,下辖港口区、防城区和上思县,隶属防城港市。

3. 宁波港的发展历史

港区概况
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现有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50座。主要经营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中转业务。2005年,宁波港共实现货物吞吐量2.69亿吨,同比增长19.0%。吞吐量继续保持大陆港口的第二位。2005年,宁波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20.81万标箱,增长30.0%。吞吐量首次突破500万标箱,居大陆港口第四位,并进入世界港口前二十名。

历史沿革
宁波港,一个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港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九五”期的发展,千年古港正以亿吨大港的新姿,大踏步地从古老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据史料记载,宁波港起源于古老的河姆渡。公元752年(唐天宝11年),3艘日本遣唐使船在宁波靠泊登岸,标志宁波港正式开埠。一千余年的悠久岁月,宁波港历尽磨难,饱经风霜。至1949年,全港的货物吞吐量仅4万吨。新中国的成立,使衰落的宁波港获得新生,港口发展蒸蒸日上。
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3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精神,宁波港开始了镇海港区的建设,使这个有一千余年历史的古老港口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越,由内河港走向河口港。1979年1月10日,为上海宝钢配套的北仑10万吨级进口铁矿中转码头主体工程在海上打下了第一根钢桩,开始了北仑港区的开发建设,从而使古老的宁波港走出甬江,完成了由河口港到海港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宁波港发展历史上最快的时期。1978年,宁波港仅有500-3000吨级泊位11个,年通过能力97万吨,年货物吞吐量214万吨。至2003年,全港已拥有生产性泊位19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37个。在万吨级的泊位中,5万吨级以上至25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就有23个。2003年,全港货物吞吐量1.8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77.2万标准箱。分别比2002年增长20%、48.6%。是全国大陆港口中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
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北仑港区航道水深一般在30米至100米,可满足20万吨至30万吨巨型船舶进港的需要,可开发的深水岸线达120公里,具有广阔的开发建设前景;宁波港地处中国沿海和长江黄金水道“T”型航线交汇点,位置适中,内外辐射便捷;北仑港区的北面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港域内风平浪静,建港投资省效益好;且深水岸线后方陆域平坦宽阔,发展港口堆存、仓储和滨海工业极为有利。
优越的港口条件,是国家的宝贵资源。1989年国家确定宁波港的北仑港区为中国大陆重点开发建设的四个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宁波港加快建设进口铁矿中转、国际集装箱远洋中转、大型原油成品油中转、大型煤炭储存中转、大型液体化工产品储存中转5个基地,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大港。
到2007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构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外港,成为浙江省、宁波市的物流龙头,全面建成集装箱、矿石、原油、煤炭、液体化工5大中转基地和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力争进入世界5大港口;全港集装箱的吞吐量将达到500万TEU以上,争取进入世界港口前15位,国内港口前4位。

自然条件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
海上至香港、高雄、釜山、大阪、神户均在1000海里之内;向内不仅可连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江海联运,可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州和南美洲等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宁波港水深流顺风浪小。进港航道水深在18.2米以上,30万吨船舶可候潮进出港。可开发的深水岸线达120公里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建设前景。北仑港区北面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在北仑港区建码头无须修建防浪堤,投资省、效益高,且深水岸线后方陆域宽阔,对发展港口堆存、仓储和滨海工业极为有利。

集疏条件
宁波港已初步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全年新开辟航线40条,世界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都已落户“宁波港”,月均航班数已突破600班。

发展前景
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将加快提升宁波港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4. 港口镇的历史沿革

港口在清末发复展成圩,因为是石制岐通往广州必经的重要港口,所以得名“港口”。
1949年,为港口乡,属中山县一区。
1958年,港口乡成立人民公社。
1979年称港口人民公社,辖19个生产大队。
1983年11月称港口区,辖于中山县,原生产大队改为乡。
1986年12月改为港口镇,镇政府驻东大长堤。
1988年,中山市升为地级市,港口镇成为中山市辖镇。

5. 镇江港的历史沿革

1918年,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为镇江港构划出“东方大港”的美好图景。建设亿吨大港,是镇江几代人的梦想。为着这个梦想,镇江人一直在努力。
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镇江港对外籍船舶开放;1987年3月16日,来自日本的巴拿马籍“大连商人”号轮靠上了大港港区码头,成为镇江港对外开放以后停靠的第一艘外国籍船舶。从此,镇江港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实现了由封闭型港口向开放型港口的转变,镇江港的服务对象也由单纯的国内航运市场转向了国内和国外两个航运市场。
1993年11月,国家将镇江港列入全国43个主枢纽港之一,标志着镇江港的服务方式由单纯的货物中转发展成为国家水运枢纽的综合性服务,镇江港实现了从中转型港口向枢纽型港口的转变,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10月,国家确定镇江港为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标志着镇江港由内河型的港口提升到了沿海型国际港口,使镇江港的国际品牌进一步凸现,形成了镇江港参与国际港口业市场分工、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格局。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镇江港服务已延伸到华东地区、长江和运河流域,2001年成为长江港口中“西气东输”进口钢管唯一的中转港,中转的钢管占进口总量的95%;2005年镇江港铁矿石中转自然吨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长江铁矿石中转主要港口之一,元明粉外贸出口量位居全国港口第一位。与此同时,集装箱运输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百年梦想,一朝梦圆。
2008年12月25日,镇江全市港口吞吐量达到1.005亿吨(其中,镇江港吞吐量8700万吨,运河及其他内河港吞吐量1350万吨)。
时越两年,2010年12月16日,在镇江港发展的历程上,注定又是一个要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今天,镇江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将成功突破1亿吨大关(不含内河港吞吐量),实现了建设亿吨大港的历史性跨越,镇江港口的发展从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6. 上海港的港口历史

自古以来,上海就是我国对外交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早在公元746年的唐天宝年间,唐朝政府就在这控江襟海处设立镇治,即青龙镇(今青浦区东北,苏州河南岸),发展港口,供船舶往来停靠。
进入宋代后,青龙镇有“江南第一贸易港”的称号。公元1111年,北宋政府在此设市舶提举司,征收关税,管理航运。此后,长江每年大量泥沙迳流而下,使长三角海岸线不断向东伸延,陆域不断增加,河道变迁,约1265年港口易址于上海镇。
1404年开拓形成黄浦江后,上海港凭借黄浦江的优良航道而日益壮大。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上海港于1843年11月17日被迫对外开放。之后,一批外国冒险家蜂拥而至,他们任命外籍港务长、划定 “洋船停迫界”、设立殖民武装力量、瓜分港口岸线、建筑码头仓库、走私鸦片、贩卖人口。1853年起,上海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口岸。19世纪70 年代后,上海港成为全国的航运中心。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逐渐形成了近代工业聚集区。
20 世纪初,黄浦河道局对吴淞口和黄浦江的局部河段进行了整治和疏浚,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入黄浦江,适应了当时船型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20世纪30年代,上海港已经成为远东航运中心,年货物吞吐量一度高达1400万吨;船舶进口吨位居世界第七位,上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1949 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港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解放初的三年恢复期,70年代大建港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建设,上海港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港在上海市政府和交通部支持下,在黄浦江内新建了张华浜、军工路、共青、朱家门、龙吴五个港区,在长江口南岸建了宝山、罗泾和外高桥港区。此外,宝钢集团、石洞口电厂、外高桥电厂等也各自建了专用码头,上海港吞吐能力不断扩大,对上海市的建设和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9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洋山保税港区同时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上海港已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主枢纽港,并跻身于世界大港之列。

7. 旅顺港的历史沿革

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开始派员动工修建港口、船坞,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已全部竣工使用。整个港口分为东西两港。港内以石砌岸壁为码头,系自山东长岛运来的花岗岩条石砌筑而成。
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为日寇侵占,后又为沙俄联合德、法等列强佯作干涉,日寇被迫退还。继而被沙俄强行“租借”达七年之久。1904年日俄战争沙俄败北,日寇再次侵占旅顺达四十年。1937年日本侵华的“七·七事变”前后,日军以大批舰船由旅顺运兵数万,致使后来华北广大地区沦陷,也使旅顺港蒙受奇耻大辱。直到1945年8月22日,旅顺港才由苏联红军解放。
根据1945年,中华民国与苏联签定的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旅顺港为苏联使用。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重新签订两国条约。其中对于旅顺港协商,签订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协定规定,不迟于1952年末,苏联政府将共同管理中长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在同一期限内,苏军从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基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国政府,由中国政府偿付苏联自1945年起对上述设备的恢复与建设的费用;苏军撤退前的时期,该地区的民事行政,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大连的行政,也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后考虑到朝鲜战争等新情况,1952年9月,双方又协商延长共同使用旅顺口海军基地的期限。直至1955年5月31日,苏军全部撤离回国后,该港才归我人民海军管辖至今。

8. 南京港的历史沿革

南京港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229年三国东吴时期南京港已成为“江道万里,通涉五洲,朝贡商旅之所往来”的通海港口。
明代为都城门户港,近代为帝国主义争夺控制的重点港。1858年《天津条约》定为通商口岸。1882年招商局在下关设置了第一座轮船码头。1897年清政府批准开南京为通商口岸。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南京港以水陆中转为主。解放前夕,南京港区的长江两岸还是自然土坡,码头简陋零散,无统一管理机构。战争导致南京港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南京港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1954年成立了南京港务局统管了港区两岸的有关码头、仓库。从1949年南京港通过能力107.5万吨,发展到1962年上升到了888.6万吨。1963年开始兴建机械化煤码头两台翻车机(火车皮整箱翻卸),标志着南京港步入机械化港口行列。到1965年先后两期工程竣工投产,使得港口年通过能力达到了1188.6万吨。
1978年油港开业,南京港成为中国内河最大油港。1984年新生圩外贸港区建成,南京港成为中国内河最大的外贸港口,标志着南京港由传统的以能源中转为主的内河港向开放型多功能江海型主枢纽港口转变。1987年中美合资的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成立,南京港成为中国内河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港口;1990年南京港惠宁码头有限公司成立南京港成为中国内河最先进的专业化散货装卸港口,南京港已初步成为以能源、外贸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公用码头和货主码头并重,功能比较齐全的大型综合性港口,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港口的功能不断拓宽,船货代理、外轮理货、江海水运、港机制造、港务工程、车船修理、广告音像、房地产开发、港区加工等多元产业的格局已经形成。“为了一切货主,为了货主的一切,一切为了货主”已牢固地树立为南京港职工的经营准则。港口连续十年被部、省、市评为文明单位。
1992年6月,南京港加入国际港口协会,成为中国大陆首批正式会员港之一。
2016年4月7日,南京港与宜宾港投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暨“宜宾—南京”集装箱直航快班首航仪式在宜宾港举行。“宜宾—南京”集装箱直航快班首航,共搭载集装箱144个、重约2600吨,货物包括金属硅、白糖等。直航快班的开通,将大幅提升两地间航运物流运行的效率,船舶在宜宾与南京之间往返航行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成本将下降10%。该直航快班今后将每周发一班,同时提高综合运输物流链管理水平,构建一条西部至长三角地区水上快速物流通道。南京港通过宜宾节点,可以将业务辐射至周边省份,有力促进长江经济带物流运输,让经济往来更加畅通。

9. 港口的历史

最原始的港口是天然港口,有天然掩护的海湾、水湾、河口等场所供船舶停泊。在西方,地中海沿岸有许多古代重要港口。今希腊克里特岛南岸就有文化时期梅萨拉港的遗址。腓尼基人约于公元前2700年在地中海东岸兴建了西顿港和提尔港(在今黎巴嫩)。此后,在非洲北岸建了著名的迦太基港(在今突尼斯)。古希腊时代在摩尼契亚半岛西侧兴建了比雷克斯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2年在埃及北岸兴建了亚历山大港。罗马时代在台伯河口兴建了奥斯蒂亚港(在今意大利)。随着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天然港口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须兴建具有码头、防波堤和装卸机具设备的人工港口,这是港口工程建设的开端。产业革命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港口建设。19世纪初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舶,于是船舶的吨位、尺度和吃水日益增大,为建造人工深水港池和进港航道需要采用挖泥机具以后,现代港口工程建设才发展起来。陆上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将大量货物运抵和运离港口,大大促进了港口建设的发展。
中国在汉代建立了广州港,同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通商。后来,建立了杭州港、温州港、泉州港和登州港等对外贸易港口。到唐代,还有明州港(今宁波港)和扬州港。由明州港可渡海直达日本;扬州港处于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为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出长江东通日本,或经南海西达阿拉伯。宋元时期,又建立了福州港、厦门港和上海港等对外贸易港口。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为通商港口。此后帝国主义者强迫清政府开辟的通商港口有天津、青岛、汉口等港。他们在各自占据的租界区内修建码头,夺取在中国的筑港权以至港口管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港口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50年代初,建成有万吨级泊位的湛江港和有近代化煤码头的裕溪口港。70年代中期以来,在大连港建成万吨级石油码头,在宁波北仑港建成万吨级矿石码头。天津、上海、黄埔等港的集装箱码头也已建成投产。山东石臼所将于1985年建成万吨级的煤炭出口码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政府集中力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港建设了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为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煤炭运输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煤炭装卸船码头。同时,改建、扩建了一批进口原油、铁矿石码头。到2004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5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50多个;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5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总吞吐量超过亿吨,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厦门港、宁波港、大连港等八个港口已进入集装箱港口世界50强。世界上进行国际贸易的港口有2000多个,其中吞量超过1亿吨的有鹿特丹港、纽约港、神户港、横滨港、上海港等。鹿特丹港的年吞吐量为3亿吨左右。

阅读全文

与港口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