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

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

发布时间:2021-03-04 08:26:15

A. 明清时期最显著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经济方面:1、在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统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则拥有很少或没有土地。农民耕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地租。而地主又通过政治权力或暴力兼并土地。对农民剥削的加重,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基本的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主要地位。小农经济曾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封建政府还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在中国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常常结合在一起,共同剥削压迫农民。农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力,生活及其贫苦和落后。在社会内部缺乏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社会发展迟滞。

政治方面: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的帝国以来,历代皇帝不断加强皇权,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同时又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这种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在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结构方面: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这种宗法等级制度在封建社会前中期起稳定和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其保守性日益增加,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文化方面: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家思想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还与佛教和道教相结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统治者还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统治者还通过种种方法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并采取镇压异端、兴文字狱等手段,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虽然一方面巩固了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停滞,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经过清朝的康乾盛世后,封建社会也走到了末世,产生了许多危机,而且清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到鸦片战争前夜,它以衰相尽显,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很大距离。

B. 明清时期历史特点

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是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
明清时期的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使思想领域出现了反对君主专 制、追求民主的思想家和著作。明清文学以小说和戏剧为主流,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国的传统科技仍 然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巨著相继问世,但近代科学始终未在中国诞生。绘画、书法艺术成就突出,至 今对我国书画界有很大影响。
明清时期的历史特点可概括为:(1)实现了中国古代的第三次大一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2)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并达于顶峰;(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4)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5)反 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和传统科技依然处于世界前列。
http://www.hcxx.sde.net/%BD%CC%D3%FD%C2%DB%CE%C4%BC%AF/%D1%A7%BF%C6%BD%CC%D3%FD/%C0%FA%CA%B7/%CC%B8%CC%B8%D6%D0%B9%FA%B9%C5%B4%FA%CA%B7%B5%C4%D5%FB%CC%E5%D6%AA%CA%B6%BD%E1%B9%B9_825.html

C. 列举隋唐 宋元 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

秦汉:中华文化的确立或叫开端,封建制度的开始
隋唐: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封建制度发展到极致
宋元:中华文化逐渐封闭、开始衰落,封建制度弊端暴露的时期
明清:中国文化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封建制度缺点爆发、灭亡的时期
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文明先进而富庶强大的中国是当时世界,特别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生产发展水平高。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生产部门衣业,在隋唐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
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
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
乌桓:被曹魏消灭。
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
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
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
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使今天的维吾尔族。
女真:来自肃慎,后为女真,为满洲,一直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满族人。
党项:羌族的一部分。后被蒙古人灭亡。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
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纪被汉人冉闵一次性屠杀20万人,导致羯族灭种。
腐朽的西晋政府在经历八王之乱后,民众损失过半,其后被各胡军队一系列车轮战的打击,终于亡国于凶奴首领刘渊了。当时入侵中国的胡族大大小小有十多个。其中族群在三十到一百五六十万之间的大胡有:1凶奴、2鲜卑、3丁零、4羌、5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6夫余、7羯、8高丽、9卢水胡。(在以后的汉人的大反击,和胡与胡之间的仇杀中。这九个胡族除了人数众多的鲜卑和入侵当时辽宁与汉人的居住的朝鲜半岛的高丽人保存了下来,其它各胡基本上给杀绝)立誓扫清北方的悲壮英雄冉闵,西晋灭亡后的317年北方汉族人口总数不到1000万。

以下是各族当时的分布情况:
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
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100万人;
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丁零人十五万,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
至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上交的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
甘肃东部一带为鲜卑、羌、氐族。汉人约占五分之二;
宁夏、内蒙古则基本上是鲜卑人天下,人数操过120万;
辽西鲜卑人汉人各占一半,各20到30万;
辽东汉人100万左右,高丽人50万;
河西走廊-敦煌-新缰天山以南一带多是中原流亡的汉族和当地汉族,人数三百万,在以后的汉人的大反击中大量回迁中原。
冉闵起义成功后,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东四省的匈奴、羯、鲜卑、羌、氐人在冉闵组织的汉人的大反击中被全部树清.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的白奴(凶奴分化为白奴和黄奴,黄奴自称夏后依,白奴被冉闵和各路山西义军杀绝)多达六十万之多,其中四十万被闵闵正规军杀绝。两次屠羯达三十二万之众,羯族从此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冉闵是五胡乱华时中原地区汉人起义首领之一,后被推为国主。当时有羯胡在河北暴孽,残害汉民,先有驱数十万汉丁修林苑甲兵,死伤遍野。后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又有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汉儿冉闵立誓扫中原,恢复中华河山,一朝得机起兵,旦夕间尽灭羯胡。后又以扫清中原为号召,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土,否则将其统统杀绝。这就是有名的杀胡令。北方各地汉人群起响应,各胡深惧其下场将如同羯族与白奴人,而遭到群胡连番围攻:
(1)其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于邺城以一二千刚组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
(7)七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经过数场战争下来,冉闵手下的汉军越打越少,却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统治今天外蒙内蒙和中国北部的鲜卑却进入极盛时期。这个时后东晋王朝却打着正统的身份要到北方接受失地,乘冉闵与众胡大战时“接收”山东河南二省,又图河北和山西.使的冉闵大努,而一努之下,在部将的拥护下作出了称帝的主张。冉闵举大事有一半靠的是李农,一位深受汉人义军—-乞活军爱戴的将领。然而冉闵在称帝后却因其居功自大而杀了他。而使的几万乞活军分离出了冉闵的军队。关中有汉人武装不下五万人筑垒自守,对抗胡人,等待冉闵大军到来。辽东也有约十万汉人武装响应。冉闵都没能任用合适的人去加以联络。却在这时称帝,不仅没得到东晋王朝的支持,反而使的东晋王朝与鲜卑人对他来了个南北夹击。
冉闵建立的国家史称冉魏,冉魏后期,汉族流民从各地拥入邺城及其附近,加上长年征战.农业生产欠收,城中粮食供应不足。冉闵将城中粮草分发给白姓后,带领一万兵(大部份是步兵)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征粮。原住在蒙中高原的现屯兵边界的鲜卑人得到这一消息,急调二十万鲜卑骑兵南下,想座收渔人之利的消灭因刚扫清中原而元气未复的冉魏政权。冉闵却对鲜卑兵的行动却浑然不知,后被鲜卑人的十四万先头骑兵部队在常山包围冉军,却给个个奋勇的冉军再加上天神下凡般的大将冉闵打得十战十败!!要不是最后想出了拐子马铁浮图的阴险鬼计。
与鲜卑人的廉台决战中,中计被困的冉闵骑朱龙马,持矛戟,于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其后拒降被鲜卑王慕容俊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直至于十二月。慕容俊惧之,祭祀冉闵,追谥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即大雪过膝(晋书正史所载,绝非道听途说)冉闵战死了,河北山西二省被鲜卑占据。但冉英雄收复的河南,山东二地民众向南归复南朝汉人.这使的当时北伐每每失败的南朝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光复了河南,山东二地.这是祖逊北伐后南朝政府第二次控制这一地区.比祖逊收复的还多!

另一方面冉闵爱民如子,从异族豪强和统治者哪解放二十多万汉人妇女,并帮自已的士兵找到失散的家人.当冉闵放羯人石虎强抢的六七万汉族少女回家时,她们中的大多数却没有走。因为已经无家可归了,冉魏灭亡时,恶运又一次降临她们的头上。在冉闵被擒杀,鲜卑南下她们尽给残忍的充作了军粮。西晋灭亡的第二年,晋皇室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偏安江左,史称东晋。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动乱时期,在中原地区前后有七个民族建立了二十多个政权。北魏崔鸿著有《十六国春秋》记述这段历史,后世称这一时期为“五胡十六国”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少数民族。“十六国”即:夏,成汉,“两赵,”(前、后),“三秦”(前、后、西秦), “四燕”(前、后、南、北燕),“五凉”(前、后、南、北、西凉)诸国。
十六国中,以匈奴刘渊建国最早。八王之乱时,刘渊游说成都王司马颖召募匈奴五部为外援,回去后,即被匈奴贵族共推为大单于,不到二十天,结集部众二十余万。 308年,刘渊称帝,国号汉,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北)。匈奴刘氏政权实行胡汉分治政策,仇视汉人。
318年,刘曜自立为帝改国号为赵,迁国都于长安。史称前赵,以别于319年石勒的后赵。公元328年,刘曜与后赵作战,兵败被杀。次年,太子降于后赵。
329年,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务除前赵积弊,实力得以迅速发展,足与东晋相抗。石勒死后,子石弘继位,为其侄石虎所杀,石虎自立为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石虎为人极端残暴,穷兵黩武,令许多人为筹措从军装备被迫卖儿鬻女,或途中自刎则,死者相望,而征令仍有加无已。他又听信胡言,残酷奴役汉人。
石虎死后,其子十余人互相残杀,石虎的养孙汉人冉闵杀死傀儡皇帝石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他限制“六夷” (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氐),下令邺都城门大开, “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结果“六夷”纷纷出城,百里内外的汉人,则蜂涌而来。冉闵看到“胡”人终与自己“离心离德” ,竟下令无论男女老少,格杀勿论,致使二十余万人暴尸于野。冉魏政权的大屠杀引起中原少数民族的恐慌和围攻,后赵石祗在襄国称帝,并与前燕慕容儁、羌族姚弋仲联合,打败冉闵。 351年,石祗又被杀,后赵亡。次年,慕容儁斩冉闵,冉魏亡。河北二十余万汉人不甘侮辱,纷纷渡河南逃江南,但受到截击,死亡殆尽。
由上可以看出冉闵宰杀“胡人”是出于种族仇杀而实行的种族灭绝政策!冉闵战败被俘,慕容后斥责他:“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 冉闵这话说的尤其漂亮,当真是豪气干云!然而,冉闵被“胡人”收养二十多年,期间肯定也是杀汉人无数。弑君篡位后,却杀尽曹夷,反称夷狄为禽兽,说的和做的全不是一回事!

D. 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政治上:皇权的高度集中,封建专制主义集权的加剧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思想上:严格控制。

E. 明清时期的历史特点

政治上:皇权的高度集中,封建专制主义集权的加剧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思想上:严格控制

我觉得应该从各个角度来考虑一下,但本质上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

F. 论述明清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内容尽可能详细点)

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这一时期,封建专制高度强化。在科举上,采用八股取士,使读书人热衷于功名利禄,而淡漠对历史与现实的研究。在文化上,大兴文字狱,这种文化上的高压,禁锢了学者们的思想自由,使绝大多数学者钻进故纸堆中,专力从事三代、秦汉文献的整理与考订。形成了一代脱离社会现实的考据学风。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封建史学日渐衰落。
明清史学:
其一,强调正名分与辩正统,认为史学理论的首要问题为争正统论,反对以"一时"之强弱、事功成败论史。主张以永恒的,至高的"大中至正之道","天道"来评判历史。
其二,史学不受当权者重视,明代始终没有大规模的修史工作,清代则文字问狱,以修书为名禁书,导致两代史学无为,而且抄书成风,以“青史留名”的史心和史性彻底沦丧。
其三,明代官修史书弱,私修史书强,史学通俗化。而清代相反,民间无有敢私修史书者,史学上层化。
其四,"实学"和"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开始进入,许多内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在不涉及朝廷忌讳的情况下保存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至于成就:
李贽《藏书》、《续藏书》
谈迁《国榷》
计六奇《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
明朝官修史书《元史》、《大明会典》、明实录、《永乐大典》
等等等等,还有清代的什么四库全书、清实录等等一大堆

G. 试述明清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期。其显著特点回是:第一,政治上答,在辽宋夏金并立和元统一的基础上,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之一是通过反对外来侵略的胜利和平定叛乱,管辖辽阔疆域的有效措施,维护了国家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表现之二是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进一步强化,而这种专制制度的发展,正是封建制度趋向没落的反映。第二,封建经济逐渐发展,它不仅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且从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种新制度的萌芽——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并逐步增长,日益瓦解自然经济,这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物质因素。第三,在长期而较稳固的统一局面中,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在继续发展着。这种融合又通过共同的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等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一方面在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依然走在世界的前列,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巨匠和带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优秀小说。

H. 概述明清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

明清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从资本主回义萌芽到资产答阶级革命再到产业革命的飞跃,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在这一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工业化进程艰难起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一一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I. 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阅读全文

与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