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历史作文怎么写给个范文
最经典的是余秋雨的!
永恒的坐标
终于来到了奥林匹亚。
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间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清香。一脚踏人这个休育圣地,伪卜定会猛然停步;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弛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规规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们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这条大道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了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砂白孟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无数石柱,终于明白,健康振封也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残彭直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形斜坡,能坐四万人.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实在忍不住,我在这条神圣的起点性跑道上跑了整整一圈。许戈辉在一旁起哄:‘耿雨老师跑得不对,古代奥运选手比赛时全都一丝不挂!"
我说:“这要怪你们,当年这里没有女观众。”确实,当年有很长时间是不准女性进人赛场的,要看,只能在很远的地方。据说,进门左侧背后的大山坡上,可让已婚女子观看,未婚女子只能在进门正前方一公里处的山头上远眺。许戈辉说:“原以为运动场是少女挑选如意郎君的好地方呢!"
听这里的人介绍,当年有一沪个母亲化妆成男子进人赛场观看儿子卜嚷,)L子获得冠军她一声惊呼露出女声,上前拥抱又露出女形。照理应该惩罚,但人们说运动冠军一半是人一半是神,我们怎么能惩罚神的母亲?此端一开,渐渐女性可以人场观看比赛了。
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人、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是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担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拐叨。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两相熔铸。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文明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
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也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刃侧险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日,希腊伯罗奔足油胶半岛的奥林匹亚(olylll禅a),夜宿Eu哪旅
2. 求一份乡土历史资料
广东历史源远流长,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早在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岭南这片土地上就有居民居住。现在韶关境内的曲江马坝人遗址,就是考古发现的最早在南粤大地上生活的人类的遗址。现在的广东人,很多都是马坝人的后代。 广东简称粤,相传是由于古代这里百越民族的居住地而得名。古代的广东,远离中原,相隔万重山林,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中原人称之为“南蛮”。周朝时,统治者为了促进南越地区与中原的交流,在广州地区设置了“楚庭”。这里面还有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至今还为人乐道。话说周朝时,广东一带连年饥荒,周夷王时,有五位仙人骑着口含谷穗的五头羊飞临楚庭(即当今的广州),把谷穗赠给当地人,祝愿当地永无饥荒,言毕仙人腾空而去,羊化为石,故现在广州又叫羊城、穗城。人们为了纪念五位仙人,在他们当年降临的地方建造了五仙观,这个五仙观现在就座落在广州市的惠福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批的军民到广东来开发居住,为广东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秦汉时期开始,广东省的广州市就已经成为了繁华的商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境地一直是历代皇帝流放囚犯的边境之地,那些流放来的罪臣、囚犯们,在这里开发、生活,把他们从中原学到的先进文化带给广东的人民,促进了这里的生产经济的发展。 宋代以后日趋发展,明清之际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历史的沉积形成了岭南文化。在近代史上,广东这片土地上更是上演了一幕幕的民族英雄血泪史,是中国维新运动和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许多令人缅怀的史迹。 三朝十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发五十万军民平定南蛮(即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统一了岭南,设南海、桂林和象郡三个郡来管治,增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岭南的发展。其中,南海郡就在现在的广东省境内,郡所在番禺(即当今的广州市)。 当时秦始皇委派任嚣为南海郡尉,任嚣在今广州仓边路以西的古番山和禺山上修筑了最早的广州城——番禺城,俗称“任嚣城”。今仓边路一带,古时是源自白云山的甘溪下游(又名文溪)的古溪道。任嚣城依山傍水,既可防御外敌入侵和免遭水淹,又便于取得甘溪的淡水。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临终前嘱咐手下得力干将赵佗继位,并要他趁中原战乱之机拥兵自立。赵佗于公元前206年建南越国,自命为南越武王。赵佗去世后,因儿子及长孙已逝,遂由次子赵昧继承王位,为第二代南越王,即今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墓主。赵昧在位十多年后病逝,婴齐回国继位,他在位仅七八年,死前嘱立次子赵兴为王,但赵兴后被丞相吕嘉杀害。吕嘉拥立婴齐大儿子赵建德为王,并发兵叛汉。后来汉武帝派路博和杨仆二位将军统领10万水陆大军征讨南越国,南越国随之灭亡。 秦末汉初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兵荒马乱,数十万中原人大规模南迁,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发展。汉朝时的丝绸之路,广东省的广州市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个重要出发点。当时往来广州进行交易的有十多个国家,广州成了海外贸易的中心。 唐末,公元917年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在两广地区立国,定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这是广东地区继南越国后出现的第二个封建王朝,历四个皇帝共五十五年。当今广东首府广州市的流花湖,就是当时南汉统治者修筑的芳春园,宫女们梳妆时掷花于湖中,飘浮无数而得此名。 明末清初,广东地区出现了两个反清复明的南明政权。1646年,明朝大学士苏观生拥立唐王朱聿钅粤(左为钅,右为粤)称帝,年号绍武,史称南明绍武政权。同年,明朝桂王朱由榔也在广东肇庆称帝,改元永历,史称南明永历政权。这是继南越、南汉之后在广东地区出现的第三个封建割据王朝。绍武政权只存活了四十四天,而永历皇帝朱由榔也被清军追逼逃入广西。 虎门销烟 清末,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输入鸦片,使中国的白银不断外流,吸食者的身心的极度受到摧残。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东查禁鸦片。他在两广总督邓延祯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支持下,查封所有烟馆,并收缴全部鸦片。最后把收缴来的164万多公斤的鸦片,连续20多天,在虎门两个销烟池内当众销毁。现在,东莞虎门的鸦片战争纪念馆内的销烟池遗迹尚存,供人们参观凭吊。 鸦片战争-广东人民英勇抵抗侵略者 虎门销烟后,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英国远征军封锁珠江口,对虎门炮台发起攻击,溯珠江直逼广州城。1841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以身殉国,英军攻入广州,在三元里一带实行抢劫,并侮辱妇女,引起三元里人民的强烈反抗,经过一天激战,打死英军两百多人,大获全胜。今天,三元里人发誓师抗英的三元古庙遗址,是广东人民英勇抵抗侵略者的丰碑。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今广州花都市),他领导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革命,强烈地冲击了满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入侵,为中国近代史写下光辉一页。解放后他的故乡花都市的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陈列洪秀全早期革命活动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史迹。 辛亥革命 广东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孙中山,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曾在广州发动起义,并三次建立革命政权,创办黄埔军校,与共产党合作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广东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广东虽然开发较晚,但商品性生产却出现比较早。据历史记载,在六世纪南北朝时,广东的甘蔗已分出糖蔗和果蔗,糖蔗取汁制成沙糖在市场销售。到鸦片战争后,在西方资本和技术的影响下,清同治五年(1866年),广州筹办了枪炮厂(汉阳兵工厂前身);1873年又开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工业南禾昌隆缫丝厂,广东成为中国现代工业和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面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1984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居全国第一位后,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固定资产资、国内生产总值、地方税收等经济指标,也先后跃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位。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显著成绩。 在近百年的革命斗争中,广东涌现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和民主革命先行者,以及叶剑英等一批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许多重大活动也在此进行,并留下许多令人缅怀的史迹。
求采纳
3. 中国的甘蔗主要产地在哪里
中国的复甘蔗产地主要在广东、福制建、四川、云南、江西、湖南、浙江等南方众多个省、自治区。
1、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蔗糖产区已经发展到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在1999年,广西云南的蔗糖产量占全国的70.6%,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在中国大陆的中原地区也有大棚种植甘蔗。
2、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
(3)广东果蔗历史文化范文扩展阅读:
根据甘蔗生长、产量形成以及糖分含量与气候的关系,提出以日平均气温≥20℃的活动积温和限制甘蔗能否越冬和长年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的年极端最低气温(Tm)作为甘蔗气候区划指标,划分为以下四个甘蔗种植气候区:
1、积温在5000 ℃以上, Tm ≥-2℃为最适宜种植气候区;
2、积温在4000-5000 ℃, -5℃ ≤Tm ≤-2℃为适宜气候区;
3、积温在3000-5000 ℃, -5℃ ≤Tm ≤-2℃为次适宜气候区;
4、积温≥3000-4000 ℃, -8℃ ≤Tm ≤-2℃为可种植气候区。
4. 中国民俗风情,历史文化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 历史上的广东
地理环境:广东处于珠江三角洲面临大海,交通发达;毗邻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接受新信息较快。
历史背景: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下,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开放;广东首先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由于接触西方文化,一批先进的广东人眼界打开,他们积极投入到救国救民道路中来。
广东,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岭南在秦朝之前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岭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1921年5月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
(5)广东果蔗历史文化范文扩展阅读:
翻来近代史,无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三元里抗英事件,还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抑或是康梁的维新运动,更或是孙中山主导的辛亥革命,广东爆发了多少起义,进行了多少斗争很难说清。
几乎每一次起义或斗争都波及全国,影响深远,有的甚至是革命性的。这在其他省份是比较少见的。历史上的广东一直是对外贸易的最前沿,即便是闭关锁国期间,与外一直有密切的往来。
正因于此,广东得风气之先,最容易,也最先受到外来思潮的影响。有人说,在古代广东一直是重型犯人的流放地,各色人等杂糅集聚,而这些人恰恰是最具革命精神的。
广东地偏南端,远离政治中心,中央管理弱化,这无形中给革命思潮成长提供了条件。广东邻近租界港澳,地理位置大大降低了革命失败的风险。
6. 求广东乡土历史资料
广东历史源远流长,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早在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岭南这片土地上就有居民居住。现在韶关境内的曲江马坝人遗址,就是考古发现的最早在南粤大地上生活的人类的遗址。现在的广东人,很多都是马坝人的后代。
广东简称粤,相传是由于古代这里百越民族的居住地而得名。古代的广东,远离中原,相隔万重山林,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中原人称之为“南蛮”。周朝时,统治者为了促进南越地区与中原的交流,在广州地区设置了“楚庭”。这里面还有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至今还为人乐道。话说周朝时,广东一带连年饥荒,周夷王时,有五位仙人骑着口含谷穗的五头羊飞临楚庭(即当今的广州),把谷穗赠给当地人,祝愿当地永无饥荒,言毕仙人腾空而去,羊化为石,故现在广州又叫羊城、穗城。人们为了纪念五位仙人,在他们当年降临的地方建造了五仙观,这个五仙观现在就座落在广州市的惠福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批的军民到广东来开发居住,为广东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秦汉时期开始,广东省的广州市就已经成为了繁华的商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境地一直是历代皇帝流放囚犯的边境之地,那些流放来的罪臣、囚犯们,在这里开发、生活,把他们从中原学到的先进文化带给广东的人民,促进了这里的生产经济的发展。
宋代以后日趋发展,明清之际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历史的沉积形成了岭南文化。在近代史上,广东这片土地上更是上演了一幕幕的民族英雄血泪史,是中国维新运动和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许多令人缅怀的史迹。
三朝十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发五十万军民平定南蛮(即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统一了岭南,设南海、桂林和象郡三个郡来管治,增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岭南的发展。其中,南海郡就在现在的广东省境内,郡所在番禺(即当今的广州市)。
当时秦始皇委派任嚣为南海郡尉,任嚣在今广州仓边路以西的古番山和禺山上修筑了最早的广州城——番禺城,俗称“任嚣城”。今仓边路一带,古时是源自白云山的甘溪下游(又名文溪)的古溪道。任嚣城依山傍水,既可防御外敌入侵和免遭水淹,又便于取得甘溪的淡水。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临终前嘱咐手下得力干将赵佗继位,并要他趁中原战乱之机拥兵自立。赵佗于公元前206年建南越国,自命为南越武王。赵佗去世后,因儿子及长孙已逝,遂由次子赵昧继承王位,为第二代南越王,即今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墓主。赵昧在位十多年后病逝,婴齐回国继位,他在位仅七八年,死前嘱立次子赵兴为王,但赵兴后被丞相吕嘉杀害。吕嘉拥立婴齐大儿子赵建德为王,并发兵叛汉。后来汉武帝派路博和杨仆二位将军统领10万水陆大军征讨南越国,南越国随之灭亡。
秦末汉初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兵荒马乱,数十万中原人大规模南迁,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发展。汉朝时的丝绸之路,广东省的广州市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个重要出发点。当时往来广州进行交易的有十多个国家,广州成了海外贸易的中心。
唐末,公元917年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在两广地区立国,定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这是广东地区继南越国后出现的第二个封建王朝,历四个皇帝共五十五年。当今广东首府广州市的流花湖,就是当时南汉统治者修筑的芳春园,宫女们梳妆时掷花于湖中,飘浮无数而得此名。
明末清初,广东地区出现了两个反清复明的南明政权。1646年,明朝大学士苏观生拥立唐王朱聿钅粤(左为钅,右为粤)称帝,年号绍武,史称南明绍武政权。同年,明朝桂王朱由榔也在广东肇庆称帝,改元永历,史称南明永历政权。这是继南越、南汉之后在广东地区出现的第三个封建割据王朝。绍武政权只存活了四十四天,而永历皇帝朱由榔也被清军追逼逃入广西。
虎门销烟
清末,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输入鸦片,使中国的白银不断外流,吸食者的身心的极度受到摧残。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东查禁鸦片。他在两广总督邓延祯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支持下,查封所有烟馆,并收缴全部鸦片。最后把收缴来的164万多公斤的鸦片,连续20多天,在虎门两个销烟池内当众销毁。现在,东莞虎门的鸦片战争纪念馆内的销烟池遗迹尚存,供人们参观凭吊。
鸦片战争-广东人民英勇抵抗侵略者
虎门销烟后,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英国远征军封锁珠江口,对虎门炮台发起攻击,溯珠江直逼广州城。1841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以身殉国,英军攻入广州,在三元里一带实行抢劫,并侮辱妇女,引起三元里人民的强烈反抗,经过一天激战,打死英军两百多人,大获全胜。今天,三元里人发誓师抗英的三元古庙遗址,是广东人民英勇抵抗侵略者的丰碑。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今广州花都市),他领导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革命,强烈地冲击了满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入侵,为中国近代史写下光辉一页。解放后他的故乡花都市的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陈列洪秀全早期革命活动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史迹。
辛亥革命
广东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孙中山,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曾在广州发动起义,并三次建立革命政权,创办黄埔军校,与共产党合作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广东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广东虽然开发较晚,但商品性生产却出现比较早。据历史记载,在六世纪南北朝时,广东的甘蔗已分出糖蔗和果蔗,糖蔗取汁制成沙糖在市场销售。到鸦片战争后,在西方资本和技术的影响下,清同治五年(1866年),广州筹办了枪炮厂(汉阳兵工厂前身);1873年又开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工业南禾昌隆缫丝厂,广东成为中国现代工业和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面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1984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居全国第一位后,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固定资产资、国内生产总值、地方税收等经济指标,也先后跃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位。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显著成绩。
在近百年的革命斗争中,广东涌现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和民主革命先行者,以及叶剑英等一批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许多重大活动也在此进行,并留下许多令人缅怀的史迹。
7. 郭小川诗歌《青纱帐甘蔗林》原文
《青纱帐甘蔗林》
作者:郭小川
看见了甘蔗林,我怎能不想去青纱帐!
北方的青纱帐啊,你至今还这样令人神往;
想起了青纱帐,我怎能不迷恋甘蔗林的风光!
南方的甘蔗林哪,你竟如此翻动战士的衷肠。
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梦想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染上战斗的火光!
哦,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的兄长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浴过壮丽的朝阳!
哦,我的歌声、我的意志、我的希望
好像都是在北方的青纱帐里生出翅膀!
哦,我的祖国、我的同胞、我的故乡
好像都是在北方的青纱帐里炼成纯钢!
这里却是南方,而不是遥远的北方;
北方的高粱地里没有这么甜、这么香!
这里却是甘蔗林,而不是北方的青纱帐;
北方的青纱帐里没有这么美,这么亮!
北方的青纱帐哟,常常满怀凛冽的白霜;
南方的甘蔗林呢,只有大气的芬芳!
北方的青纱帐哟,常常充溢炮火的寒光;
南方的甘蔗林呢,只有朝雾的苍茫!
北方的青纱帐哟,平时只听见心跳的声响;
南方的甘蔗林呢,处处有欢欣的呤唱!
北方的青纱帐哟,长年只看到破烂的衣裳;
南方的甘蔗林呢,时时有节日的盛装!
何必这样问呢——到底更爱南方,还是北方?
我只能回答:我们的国土到处都是一样;
何必这样问呢——到底更爱甘蔗林,还是青纱帐?
我只能回答:生活永远使人感到新鲜明朗。
风暴是一样地雄浑呀,雷声也一样地高亢,
无论哪里的风雷哟,都一样能壮大我们的胆量;
太阳是一样的炽烈呀,月亮也一样地甜畅,
无论哪里的光华哟,都一样能照耀我们的心房。
露珠是一样地明澈呀,雨水也一样地清凉,
无论哪里的雨露哟,都一样是滋养我们的琼浆;
天空是一样的高远呀,大地也一样地宽敞,
无论哪里的天地哟,都一样是培育我们的温床。
啊,老战士还不曾衰老,新战士已经成长,
啊,老一代还健步如飞,新一代又紧紧跟上,
我们的人哪,总是那样胸宽、气壮、眼睛亮。
看吧,当敌人挑衅时,甘蔗林将叫他们投降;
那甜甜的秸秆啊,立刻变成税利的刀枪!
看吧,当敌人侵犯时,甘蔗林将把他们埋葬;
那密密的长叶啊,立刻织成强大的罗网!
北方的青纱帐啊,你为什么至今还令人神往?
因为我们的甘蔗林呀,已经是新时代的青纱帐!
南方的甘蔗林哪,你为什么这样翻动战士的衷肠?
因为我们的青纱帐呀,埋伏着千百万雄兵勇将!
(7)广东果蔗历史文化范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由现代诗人郭小川创作于1960-1962年间,那时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百废待兴,国家建设遭遇到严重的困难,但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重新焕发生机,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也十分高涨,面对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场景,诗人作下了这首《青纱帐甘蔗林》。
赏析:
这首诗大量使用赋的手法,使整首诗排列整齐,讲究对称且押韵严格,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中歌咏的青纱帐,作为革命的摇篮,代表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中的战斗意志和革命精神;而香甜的甘蔗林是今天的新的景象,从青纱帐联系到甘蔗林寓意着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后定能度过现在的难关,收获好的成果。
8. 甘蔗的味道非常甜美,可你知道甘蔗的起源吗
甘蔗在中国的起源非常的早,在公元五世纪,南方地区就已经有大片野生甘蔗里的存在,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擅长农田耕种,人们只是在闲暇时间就会采集野生的甘蔗嚼汁吃。但是我们之所以在古代书籍上并没有看到甘蔗的记载,主要是因为古代的甘蔗并不叫做甘蔗,它被叫做柘,虽然读音一样,字形却不一样。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甘蔗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是我国的主要的农作物,随着劳动人民的选育,甘蔗与早先的甘蔗品质完全不同。并且在公元18世纪的时候,我们国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引进了很多不同品种的甘蔗,很大程度的丰富了我们国家甘蔗品种。并且因为我们国家培育甘蔗的时间非常的长,千百年的甘蔗种植历史让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甘蔗的经验。古代人从最开始的嚼取甘蔗汁来解馋消渴的最简单的甘蔗食用办法,到后边使用甘蔗进行榨糖,给我国糖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9. 吴川的历史文化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文化呈多元化,宗教信仰环境宽松,原有民俗民风、理想信念、宗教信仰受到冲击,形成新思想、新文化、新时尚。外地外国传入的礼仪习俗,与原有思想、原有文化、原有时尚,互相交融、共存共荣。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生老婚丧祭、岁时节日喜庆、社会礼仪习俗、生产生活习俗、陋规陋习恶习等,既受到严重冲击,又与新思想、新文化、新时尚共存。人们碰到相对应的事,往往既行旧礼、沿袭旧俗,又行新规,开创新时尚。
吴川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重视开展文化活动,形成了文艺辅导、图书阅览、有线广播、粤剧演出、民间文艺大巡游等多元化文化发展格局。改革开放后,群众文化活动更多姿多彩,形成了美术、书法、摄影、诗歌、文学、民间文学等创作热潮,创作出一大批文艺作品,在省级以上发表和展出。
民间艺术推陈出新,传统的泥塑展,除了在梅菉头展出外,解放路、沿江路、海港大道、江心岛都有展出。每年正月十五晚,隔海花桥万人游,十六、十七梅菉头、梅岭、隔塘、瓦窑等地居民都装饰飘色、舞狮、舞龙、舞貔貅出游。
吴川三绝(飘色、泥塑、花桥)、吴川元宵享誉海内外。1987年2月,美国华盛顿大学音乐系民族音乐博士孙旦礼到吴川考察戏剧和民间艺术。1988年3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吴川元宵民间艺术活动实况专题节目。吴川的飘色、花桥、泥塑、活动彩塑、花塔于1990年应邀赴广州参加“中国首届旅游艺术节”。 吴川境内有土白话、东话(黎话)、海话等几种口音。土白话又有吴阳口音、梅录口音、塘缀一带口音的差别。吴川讲吴阳口音的人数最多,以靠近湛江的吴阳、黄坡一带口音最为正宗。吴川话一般泛指吴阳、黄坡一带的话音。
吴川话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古味浓重。融合了高阳片粤语、闽语、俚僚古越语的特殊混合型语言,某些发音至今还保留着闽语的特征。后来由于受高州府白话的影响,逐渐白话化,然而其始终与其他白话保持着巨大的差距,与其他白话分支皆无法沟通。吴川话属于粤语吴化片,也是吴化粤语的代表方言之一。发音上,吴川话平平仄仄极为协调,全国少有。
对亲人的称谓上,吴川话则颇具古意。如称呼父亲为爸或老窦,也有称叔、称哥的;称呼母亲为妈、娘或娜;称呼父亲的大姐为(杯奶),称呼大姐为(女甫)。称呼祖父为亚爹,祖母为亚奶,曾祖父母为公祖、婆祖;媳妇称丈夫的父亲、母亲为家君爷、家婆;称媳妇为新妇;称外祖父为外公,外祖母为外婆;称母亲兄弟的妻子为妗,祖母的兄弟和妻为舅公、妗婆;称儿子为仔儿或马骝仔等。
吴川境地除土白话之外还有东话(即雷话)、海话(吉兆话)。
一、土白话分两类:
一类是以梅录话为代表的土白话,有梅录口音、塘缀口音、长岐口音之分。梅录口音主要通行于梅录街道;塘缀口音主要通行于西北部的塘缀区;长岐口音主要通行于北部的浅水区和长岐区,和相邻的茂名、化州白话口音接近。另一类是以吴阳话为代表的“土白话”(当地亦称为黑话)。它通行于吴阳、黄坡、塘尾、振文等镇街。据统计,讲吴阳话(黑话)的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以上;今坡头区属湛江市,旧属吴川县辖,九成的居民也是讲吴川话。梅录话、吴阳话都属白话,具有白话的共同特征,大体上可以互相交流。比较之下,梅录话跟“广府话”稍接近,吴阳话跟“广府话”有明显不同,这就是所谓“土”。
二、东话
东话即黎话,也叫雷话,和雷州、徐闻一带的雷话很接近,都是属于闽语方言。它主要分布于兰石、王村港、覃巴等镇。据估计,说东话的人数近十万人。这几个镇地理位置上正好位于吴川市东部,且与邻近电白县水东镇相连,电白县把水东镇的话叫“东话”,吴川的东话也因此得名。
三、海话
海话也叫吉兆话,分布在吉兆一带,这是一种濒危语言。 【元宵风俗】
农历正月十四至十七日,吴川元宵节热闹非凡,梅菉街道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游人如潮,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元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栩栩如生的泥塑和电动彩塑,有竹木搭造高高耸立的五级牌楼和花塔,有五光十色的花桥,有浩浩荡荡的大游行。游行时锣鼓喧天,舞火龙、舞狮子、舞貔貅、舞二真、舞六将、踩十番、吹长笛,玩陶鼓,有各式各样的彩车、“地色”和精彩巧妙的“飘色”,还有多姿多彩的花簇队、彩旗队、仪仗队和武术队,全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尤其是飘色、泥塑、花桥,被为誉为“吴川三绝”,吸引万千海内外人士前来观赏。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元宵节期间,直接参与艺术活动的人数达十万人,前来观赏元宵的游客达100万人次。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曾先后几次向海内外播放《广东吴川三绝》和《吴川元宵节大巡游》专题片,赢得了很高的声誉。2000年,吴川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2年,吴川市把元宵节正式定为“吴川元宵民间艺术节”。
【吴川三绝】
广东湛江的吴川市的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吴川飘色1992年和1997年两次进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吴川飘色造型作品晋京参加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既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2000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泥塑)”, 广东省文化厅命名黄坡镇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飘色)”;2006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入编“吴川飘色”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吴川飘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川泥塑2007年11月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7月,吴川飘色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支受邀队伍参加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2009年10月,吴川泥塑应邀参加无锡全国泥人精品展,泥塑作品被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2010年6月,吴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挂牌成立。
飘色
吴川飘色始于清代,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或坐在“色板”上面,在游行时手舞足蹈,飘飘如仙,惊险美妙,被誉为“隐蔽艺术”和“东方飘游艺术”。2003年9月,吴川飘色造型赴京参加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荣获金奖,被专家学者誉为“独具中国岭南民间艺术风格”。2005年,吴川飘色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6月,应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邀请,吴川飘色参加了7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香港各届庆回归暨特区政府成立九周年庆典大巡游活动,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香港各大报刊、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2006年元宵节,吴川举办全国首届“鼎龙杯”飘色大汇演,吴川飘色3套获金奖、4套银奖、1套铜奖。
泥塑
泥塑源于唐代。泥塑人物造形千姿百态,逼真动人,思想性艺术性很高。吴川民间雕塑园是我国首间民间雕塑园。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潘鹤,为雕塑园题写“吴川民间雕塑园”园名,园内已塑造一批泥塑艺术品,供游人欣赏。 梅菉街道素有“泥塑之乡”的美誉。据传梅菉的泥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泥塑的兴起、发展,与梅菉发达的陶器砖瓦业有关。据传唐朝末年,有一年元宵节,梅菉瓦窑村一个制陶艺人闲着无事,随手用陶泥捏起人像来,吸引了许多人来观看。这样一来,别的制陶艺人也都来捏泥人,无形中形成了元宵节的泥人展览。以后,瓦窑村人便捏泥塑像庆元宵,逐渐形成地方习俗,繁衍开来,泥塑艺术也就播及周围村庄,如梅菉头、窑地等村庄都深受影响。每逢元宵佳节,在梅菉的大街小巷和附近村庄都会展出像真人一般大小的泥塑。2000年,吴川市梅菉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能获此殊荣,吴川泥塑功不可没,只要说到泥塑,人们就会想到吴川,泥塑为吴川增加了知名度。
花桥
吴川花桥始于明代。它横跨河流两岸,桥上面高盖布棚,挂满五光十色的灯笼、彩旗、彩带、气球;桥两侧各种鲜花争奇斗妍,诗画琳琅;桥头有大型泥塑“仙女散花”,雕刻精细,巧夺天工。夜色的花桥,彩灯闪烁,清波流华,有如彩虹横空,极为壮丽。 【菜式系统】
吴川菜属于粤菜系统,与广州菜是一脉相承的。吴川菜承继了粤菜之传统,汲取了粤菜之精华。什么是现代粤菜流行的风味?用“清、鲜、嫩、滑、爽、香”六个字可以做概括,这六个字也可以用于概括吴川菜的特点。吴川的街头小炒的特点是重香味,求镬气。吴川街头小炒重香味,但只用少量的姜、葱、蒜茸做“料头”爆香,而较少用辣椒、胡椒、八角、茴香等辛辣性的味道较浓重的香料做佐料,因而味道不会太过浓重。吴川菜香而不浓,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镬气指用武火把镬(炒菜的大铁锅)烧热,加油,把油烧开后,放下少量姜、葱、蒜泥爆香,然后猛火快炒,炒出来的菜特别香。这样炒出来的菜称之为有“镬气”,也就是火候恰到好处的意思。
吴川喜宴的菜式丰富,邻近县市的喜宴一般为十三道菜,其中一汤一糖水,而吴川喜宴有十六至十八道菜,一般十八道菜最常见,因为吴川人喜欢“十八”的谐音为“实发”,也就是“一定会发达”的意思。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吴川人摆酒请客,都很多人喜欢在家里摆,有的甚至临时借用街道,在街道旁搭起棚架垒起灶,酒肉满街飘香。左邻右里,三姑六婆,一起来帮忙,劏鸡杀鸭,洗锅涮碗,搬台摆凳,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有了专业的家庭宴席队伍,主人家只需点好菜,其余的一切工作和杂务全部包给了专业队伍。比起在酒店办宴席,在家办宴席既省钱、菜式也丰富,家里还可以热热闹闹,亲朋挚友一片喜气洋洋。
吴川人对于别人请自己赴宴,一般是逢请必到的,这是对请客的人的尊重,除非很特殊的情况才不到,但就算人不到礼金也必到。
【名优特产】
吴川,物华天宝,资源丰富。这里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盛产稻、糖蔗、花生、黄麻、西瓜、柑橙、龙眼和北运菜等农产品。万亩生态保护区,是各种珍禽、候鸟的天堂,有“天上人参”之称的禾花雀就是云集于此。水产品以海蜇、沙螺、米蟹著名。矿产资源有石墨矿、钛铁矿、黄金矿以及石英、花岗岩、高岭土、玻璃砂等。
吴川美食闻名四方,旅游文化美食节更是吴川的特色和品牌。吴川饮食文化发达,闻名遐迩的沙螺、中国四大名蟹之一的芷寮膏蟹等都久负盛名。除了大型宾馆酒楼外,小型饮食档遍布大街小巷,各种风味小吃通宵营业。吴川美食之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下面主要列举几种比较普遍的美食。 烂镬炒粉
吴川炒粉以“坡尾炒粉”最出名。坡尾人炒粉的镬并不用完整的镬,而是先去掉两个镬耳,再把镬沿削小,戏称“烂镬”。据说烂镬炒粉火匀、火旺、粉香,有“镬气”。炒粉时,先把镬烧旺,下花生油,再下猪油,放蒜子爆香,再下粉丝猛火急炒,接着下酱油、白糖、味精,搅匀后再慢火炒至黄色,最后撒下葱花或芫荽,即可上碟食用。在梅菉,街头、巷尾、小食店,甚至高档酒店都有烂镬炒粉出售。烂镬炒粉是吴川美食第一大名片,享“吴川第一炒”之美誉。
吴阳沙螺
吴川地处海滨,水产品极其丰富,其中沙螺、海蜇和芷寮蟹蜚声遐迩。沙螺,学名为尖紫蛤,又名西施舌,吴阳沙螺在清朝为贡品,因产于鉴江河与海水交汇地方,咸淡水交融,其肉雪白清脆,其汤甜润可口,吴阳沙螺粥尤为美味。
芷寮蟹
芷寮蟹,因其产于芷寮海域而得名,芷寮村位于鉴江出海口,水中浮游生物多,蟹体肉质嫩美,顶部膏结如子,有“米蟹”之称,每年农历二月为最佳,故有“正月沙螺二月蟹,不羡山珍羡海鲜”的名句。 吴阳海蜇
海蜇,原名水母,吴川人俗称海蜇为“捞”,吴阳沿海的海蜇最为出名。海蜇的营养极为丰富,加工后的产品,称伞部者为海蜇皮,称腕部者为海蜇头。
塘尾粉皮
粉皮经济、美味可口,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此项纯手工作坊技艺几乎失传。现今粉皮食品成了广大百姓的早餐消夜的首选和至爱。粉皮因为凝聚了风土人情,也蕴藏着厚重饮食文化。
吴川粉皮制作极其简单:将大米去净杂质,用清水浸泡1小时,磨成稀粉浆,取适量的粉浆倒在罩有薄布的竹箕内,放进大锅沸水上,加盖用旺火蒸熟。取出后反倒在准备好的木板上,揭下薄布则成。
吴川粉皮皮薄,韧而爽滑。因此,它的吃法多种多样:可捞,可汤煮,可炒。捞粉皮是一种既简单又实惠的吃法。粉皮现在在吴川的农村很少见了,在梅菉、塘尾、吴阳、黄坡等市场里倒有不少。吴川的粉皮,当数塘尾市场的粉皮最有历史,把成块的粉皮卷成卷条状,切段,浇上酱油、芝麻等便可食。
蟛蜞汁
吴川蟛蜞汁清香可口,消滞化积,是当地人极喜爱的佐餐酱品小食,也是馈赠远方亲友极富地方风味的珍稀礼品。吴川蟛蜞主要繁殖于吴阳的芷寮、限口和黄坡、中山沿海一带的滩涂或毗接的水稻潮田中。
田艾米乙(音)
每年春耕的田野上长满灰绿色的田艾,一般采摘顶部田艾芯,然后晒干制成田艾绒,用煮好的田艾绒红糖水和米粉搓成皮,然后包上白糖、花生、椰丝等做成甜味的田艾米乙,香味的则用新鲜虾仔、生葱、瘦肉等作馅。吴川田艾米乙尤以黄坡出名。还有番薯饼、虾饼也非常美味。
吴川八宝饭
吴川八宝饭于1922年在吴川梅菉镇创制的。参照宫廷八宝饭,根据吴川的物产条件,结合当地群众的口味习惯,创制出吴川风味的八宝饭,按吴川的风俗习惯,多数宴席都要上八宝饭。
黄坡蒜头
黄坡镇位于鉴江平原,具有制作蒜头特厚的天候。腌制的蒜头选用黄坡镇出产的优质白蒜,去掉须根,放置大缸内,倒入浓醋、盐,浸三四天,然后捞起另置缸内放淡醋、红糖、白糖浸十几二十天。成品呈灰绿色,有光泽,蒜辣醋香扑鼻。
吴川麻通
吴川糖果生产中的独特名优产品,成品粗如甘蔗,长7~8公分,中空充满泡沫,入口松脆香甜,是糖果中佳品。麻通的制作,在吴川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其制作技术长期秘传,直至60年代才公开。 吴川瓦煲狗肉
狗肉是驰名粤西的风味食品,吴川的瓦窑煲狗肉,更以其独特的香滑味浓而压倒同行。吴川瓦窑煲狗肉历史悠久。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企唔稳。”
苏村番薯
“吴川番薯贵过米。”这是许多人熟知的一句俗话。吴川长岐镇苏村种植的番薯尤为出名,是吴川特产之一。苏村的地理环境独特,这里的土壤属粘质土,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土壤里各种钙化合物含量很高,加上有光照,雨量充足,番薯高产而且味道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