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本质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本质

发布时间:2021-03-04 06:16:23

『壹』 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坚定入党信念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别的任何党派的身上。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选择!90年来,我们党集中大批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保持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为实现两大历史任务付出最大的牺牲和作出最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选择我们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我们党90年的历史,就是围绕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历史功绩始终是主要的和第一位的。90年前,中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9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繁荣昌盛、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看待党的历史,首先就要从全局着眼和把握,看主流、看本质、看趋势。这样,就不至于把我们党历史上的某些失误或错误以及由此遭受的挫折或失败片面地加以夸大,甚至是把党的历史看成一团漆黑,并加深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历史结论,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充分展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特质和先进性。90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两大理论飞跃,成功应对各种风险的考验和挑战,并在沧海横流中岿然不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种持续不断的先进性建设,使得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能够始终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并立于不败之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同样适用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还要特别注意正确对待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由此带来的挫折。

对比分析功绩和错误,我们党历史上的错误始终是次要的,挫折终究是暂时的。如何摆正党的历史上的功绩与错误的位置问题,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评价,他在不同的时期多次表示:一定要充分肯定31年来的巨大成绩,缺点、错误要进行严肃的批评,但决不能说成一团漆黑。毫无疑问,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我们才不至于在纠正错误的时候否定应当维护的正确东西,不至于动摇和怀疑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个根本,不至于由此得出政治上错误和有害的结论。

『贰』 我们党的历史上提出过哪些有关发展的观点和理念

陈志豪
【摘要】: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指导观念,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对于发展的本质和内涵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理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有着根本性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归根结底都与发展有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摆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在实践开拓中形成了各具时代烙印的发展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时间起点,纵向梳理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发展理念,分析其所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是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的演进特征,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在演进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在遵循社会,经济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发展的人本价值诉求的历史经验,得出了发展始终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以及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人本价值诉求的结论。事物的发展是破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升华。因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进程中,梳理并且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演进历程,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既是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要求,更是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时代呼唤。

『叁』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是什么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版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权大历史任务。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这29年历史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是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重要思想成果的历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准确揭示了29年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肆』 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了解到党的历史

以党的不同历史时期为线索和脉络,学习和认识党的历史
从党的历史的发展线索和脉络来学习和认识党的历史,要求我们要了解党的历史的全部面貌,也就是说要从整体上了解党的历史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党是怎样走过来的。从党成立至今,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光辉历程。党的90多年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历史时期即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细分可以分为5个时期:一是党的创立时期,从1921年7月党成立到1923年6月党的三大召开之前;二是党在大革命时期,从1923年6月党的三大召开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三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1927年8月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召开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前;四是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从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五是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从1945年8月重庆谈判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第二个历史时期即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细分可以分为4个时期: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从1949年10月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之前;二是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从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三是“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四是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开展揭批运动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第三个历史时期即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细分也可以分为4个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历史正在进行之中,我们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作为一个历史节点,下限暂时放到2011年7月。这个时期:一是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之前;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三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四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到201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可以说,在党的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许多重要的历史坐标和节点,一个个坐标和节点连接和串通了党的历史的一个个重要事件和人物,点面结合则蕴含了党的历史的全部内容。
以党成立以来所做的三件大事为纲目和要领,学习和认识党的历史
以党成立以来所做的三件大事为纲目和要领学习和认识党的历史,要求我们要了解党的历史发展是怎样改变了中国面貌的,怎样对中国未来产生影响的。从而了解和掌握我们党在每个历史时期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所付出的牺牲、所作出的贡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我们党的历史作了精辟深刻的概括。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三件大事,是在党的三个历史时期所做的。前两个历史时期结束了,两件大事做成了,第三个历史时期正在进行之中,第三件大事还正在做,还没有做完。但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三件大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创举,每一件大事都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回顾我们党所做的三件大事,说明“90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因此从整体上看,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奋斗历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体来看,第一件大事是后两件大事发生的前提。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会有后两件大事的发生。第二件大事是第一件大事的必然走向。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革命的必然结果。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党成立后就确定的目标。但基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我们党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遗留任务的完成,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第二件大事成了必然。第三件大事是第二件大事继续探索的伟大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曲折,给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正是我们党吸取了社会主义探索的经验教训,才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所以说,三件大事是不可割裂的关系,我们党做的第一件大事革命,是为了“救国”;做的第二件大建设,是为了“兴国”;做的第三件大事改革,是为了“强国”。它们共同成就了我们党的伟大历史贡献,也成就了“四个历史选择”、“两个不愧为”,即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以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为方法和逻辑,学习和认识党的历史
什么是我们党的历史?其基本内涵是什么?2010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个概括,叫“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而这“三个历史”则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不懈奋斗史”是党的历史的主体。翻开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经验时曾强调指出:“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从挫折中的奋起也能说明这个问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面临极大危险。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上指出:“第一次大革命的七年当中,党员的最高数字不超过六万人,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
“理论探索史”是党的历史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一个是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发生。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时,我们党写在自己旗帜上的理论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刘少奇曾说我们党早期理论准备不足,这是我们党的缺陷。但是,到了党的七大时,我们党有了自己的思想理论成果,在党的旗帜上,写上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到党的十五大,我们党在旗帜上又写上了邓小平理论,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我们党又在旗帜上先后写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自身建设史”是党的历史的红线。特殊的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必须有“特殊的政党”来领导。在旧中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里,在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的环境中,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辛亥革命后,在中国政坛出现了大大小小2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以至于有一个史料记载,当时在北京,人们相互见面,不是问一声吃饭了没有,而是问你加入了什么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13个代表,没有一句话的新闻报道,开会时暗探闯入,使会议中断,被迫转移到嘉兴的南湖继续开会。当时代表平均年龄28岁,毛泽东这一年的年龄就是28岁。就是这样一个政党的成立,成为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美国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一本研究著作中曾讲到,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国民党也是蒸蒸日上的、充满活力的党,但是,很快腐化了,人心转向了中国共产党。事实证明,中国的山沟沟里不仅能够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能够锻造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毛泽东同志曾豪迈地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改革开放后,我们将之称为“新的伟大工程”。当年毛泽东曾将党的建设列为我们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今天我们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依然在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90年“不懈奋斗史”,就是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党的90年“理论探索史”,就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并创新理论的历史;党的90年“自身建设史”,就是在人民的支持下,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锻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力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阐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追求,展现了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谋福祉的博大胸怀,高高竖起了把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鲜艳旗帜。

『伍』 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主题

1、本质:反帝反封建,实现人民富强。

2、主题:反侵略、反帝是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者的民族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社会”。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反侵略发展成为反帝。

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国人民(包括农民、工人、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的革命阶级)和封建主义或势力(包括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等)的阶级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封建社会”。

(5)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本质扩展阅读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也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屈辱中开启了现代化之门。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赢得民族解放的历史。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被迫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中国艰难走向现代化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历史,无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生活到国际关系,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所有王朝无法比拟的。这段历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虽然短暂,却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

自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久。根据倡导和推动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之更迭,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0—1911),即清王朝在其统治的最后几十年中试图挽救其衰亡命运而从事的现代化努力,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属封建主义现代化类型;

第二个时期是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诞生(1912—1949),1911年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民国时期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近代史

『陆』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是什么

近代史的主题:复中国人制名在谋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的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推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180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6)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本质扩展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起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为止,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晚清王朝统治下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当晚清王朝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等国对外积极进行侵略,寻找殖民地,英国是侵略活动的急先锋。

『柒』 怎样科学认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抄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这29年历史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是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重要思想成果的历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准确揭示了29年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推荐网页: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18/c_12991672_2.htm

『捌』 党史的知识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把它们变成国家的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通过其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党的干部的培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展,党纪党规的确立和监督、检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等等。

(8)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本质扩展阅读:

历史条件

一、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 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四、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标准条件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中国革命在过去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在以后更需要工人阶级领导。工人阶级将来要发展,要成为人口中的大多数,农民在使用机器耕种之后也变成工人。最后全体人民都是工人。(我们党历来依靠无产和半无产。)一切党员必须承认这点。

2、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更要为转变到社会主义而斗争,最后要为实现 共产主义而斗争。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制度的要点另外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地不破坏私有财产的制度,但社会主义就首先要在工业中然后在农业中破坏私有制。在农业中组织集体农场,这时,只能依靠工人及贫雇农,不能依靠一般农民,只是团结农民。)一切党员必须具有为党的这些目的而坚持奋斗的决心。

3、因此,我们做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是一辈子都要坚持革命斗争。如果在中途不 能坚持革命斗争,就不能再做共产党员。这种革命斗争是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斗争在内,并且还要和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进行武装斗争(但不是说要当一辈子兵)。

4、一切共产党员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去进行。因此,一切党员必须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对于党内党外一切损害党的利益的现象必须进行斗争。否则,就不能做一个共产党员。

5、一切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的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党员的私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即党的公共利益。一切自私自利的人,不肯为人民牺牲自己的人,都不能做共产党员。(乡村中互助组、互助会、合作社,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方式之一,是半社会主义。不怕牺牲自己一点,努力为合作社工作,就是社会主义。公营工厂生产竞赛,更是社会主义。)

6、一切党员在革命斗争中,必须勇敢坚决,不能在严重的艰苦的环境中退缩,不能向敌人投降,不能叛变共产党与共产主义。否则,就不能做共产党员。

7、一切党员都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使党与人民建立很好的关系,认真地了解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并及时地向党反映,把党的政策向人民群众作宣传解释。除开经过批准的少数党员外,每个党员都必须在自己的职业之外,再做一件党的组织或支部所分配的社会服务的工作。不能这样做的人,都不能做共产党员。

8、一切党员为了能够并且更好地履行以上各项,都必须努力地学习,使自己懂得更多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思想,使自己的觉悟更加提高。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做好一个共产党员的。

『玖』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党的历史活动的主要轨迹和脉络。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也就抓住了党的历史的“纲”,纲举才能目张。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懈奋斗,这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领导核心。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不仅关系到正确认识和评价党的历史,而且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的重要历史使命。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之所以成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和渗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就必须完成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任务紧密相连,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条件。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为出发点,中国社会各阶级、各党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把中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都不能改变中国人民的境遇和命运。而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从而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辟了通向胜利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是近代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建国初期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1952年年底,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既要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又要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

1956年,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然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社会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的历史,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历史。

高度重视偏离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问题

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就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党的历史,看待党所走过的路。近年来,一些人打着“反思历史”的幌子,诋毁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等。对于这些偏离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告别革命论”。“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只起到破坏作用,阻碍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从而把革命和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主张以“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这种观点的实质,就是要否定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尤其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否认,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打破原有的社会秩序,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生命财产以及社会文化的破坏程度、冲击程度比较大。但革命的发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以来,中国多次尝试过改革途径,但事实证明这种道路根本走不通。只有进行革命,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提供前提。中国近代以来的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尽管都未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伟大的民族复兴扫除了制度障碍。因而,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历史的“告别革命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片面夸大党的历史错误的倾向。有些人不顾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片面夸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错误,否定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完全否定新中国前29年的成就。他们的根本要害是通过否定党的历史来否定党的领导。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艰辛的探索历程中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遇到这样那样的曲折,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但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是主流。不能因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失误和挫折,就否定和丑化党的历史,刻意渲染和夸大党的历史上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所经历过的失误和挫折,并善于从中总结和汲取教训,不断增长本领。“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中国共产党正是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才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对人民、对民族负责任的党,是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把权力斗争作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观点。有些人把党的历史描绘成党的领导人之间为争夺权力而残酷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有党内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领导干部都是经过长期认真选拔的,权力斗争不是也不应该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将经验教训转化为不断开拓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党的历史不仅同党的过去相联系,还同党的现在和将来相联系。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中国共产党围绕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的经验教训,就要将其转化为不断开拓的智慧和力量,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必须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担当起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也取得辉煌成就。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共产党以其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因此,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仅是历史的选择,而且是现实的需要。

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历史反复说明,什么时候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国家就会富强,人民就会富裕;什么时候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国家发展就会延缓,人民生活就会下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她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当代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推动科学发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必须大力扩大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争取民主作为奋斗目标。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长期以来受压迫和欺凌的历史,第一次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的,我国又缺乏民主法治传统,加上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的时间还不长,人民民主的具体制度和实现形式还不够完善,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还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们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保障人民能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必须大力推进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而是全体人民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共享发展成果。党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曾经搞过绝对平均主义,结果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富差距问题也十分突出,已经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些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充分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拾』 怎样科学认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直流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党的历史活动的主要轨迹和脉络。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也就抓住了党的历史的“纲”,纲举才能目张。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懈奋斗,这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领导核心。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不仅关系到正确认识和评价党的历史,而且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的重要历史使命。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之所以成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和渗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就必须完成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任务紧密相连,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条件。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为出发点,中国社会各阶级、各党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把中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都不能改变中国人民的境遇和命运。而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从而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辟了通向胜利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是近代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建国初期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1952年年底,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既要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又要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 1956年,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然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社会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的历史,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历史。 高度重视偏离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问题 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就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党的历史,看待党所走过的路。近年来,一些人打着“反思历史”的幌子,诋毁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等。对于这些偏离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告别革命论”。“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只起到破坏作用,阻碍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从而把革命和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主张以“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这种观点的实质,就是要否定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尤其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否认,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打破原有的社会秩序,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生命财产以及社会文化的破坏程度、冲击程度比较大。但革命的发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以来,中国多次尝试过改革途径,但事实证明这种道路根本走不通。只有进行革命,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提供前提。中国近代以来的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尽管都未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伟大的民族复兴扫除了制度障碍。因而,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历史的“告别革命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片面夸大党的历史错误的倾向。有些人不顾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片面夸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错误,否定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完全否定新中国前29年的成就。他们的根本要害是通过否定党的历史来否定党的领导。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艰辛的探索历程中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遇到这样那样的曲折,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但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是主流。不能因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失误和挫折,就否定和丑化党的历史,刻意渲染和夸大党的历史上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所经历过的失误和挫折,并善于从中总结和汲取教训,不断增长本领。“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中国共产党正是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才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对人民、对民族负责任的党,是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把权力斗争作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观点。有些人把党的历史描绘成党的领导人之间为争夺权力而残酷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有党内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领导干部都是经过长期认真选拔的,权力斗争不是也不应该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将经验教训转化为不断开拓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党的历史不仅同党的过去相联系,还同党的现在和将来相联系。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中国共产党围绕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的经验教训,就要将其转化为不断开拓的智慧和力量,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必须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担当起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也取得辉煌成就。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共产党以其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因此,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仅是历史的选择,而且是现实的需要。 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历史反复说明,什么时候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国家就会富强,人民就会富裕;什么时候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国家发展就会延缓,人民生活就会下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她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当代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推动科学发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必须大力扩大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争取民主作为奋斗目标。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长期以来受压迫和欺凌的历史,第一次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的,我国又缺乏民主法治传统,加上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的时间还不长,人民民主的具体制度和实现形式还不够完善,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还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们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保障人民能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必须大力推进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而是全体人民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共享发展成果。党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曾经搞过绝对平均主义,结果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富差距问题也十分突出,已经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些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充分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阅读全文

与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本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