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刚果金、刚果布、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区别,划分的原因,历史问题
刚果(金)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简称;刚果(布)是刚果共和国的简称;通常所版说刚果是指刚果(布)。权
本来两个刚果是一个国家,称为刚果王国,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刚果(金),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布)。
刚果(金)与刚果(布)的区别:
1、殖民地时期的宗主国不同
刚果(金)殖民地时期的宗主国是比利时。
刚果(布)殖民地时期的宗主国是法国。
2、首都不同
刚果(金)的首都是金沙萨。
刚果(布)的首都是布拉柴维尔。
3、货币不同
刚果(金)的使用的货币是刚果法郎。
刚果(布)的使用的货币是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5、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不同。
刚果(金)的人口数量为8130万人(2017年),人口密度为35.9人/平方公里(2017年)。
刚果(布)的人口数量为526万(2017年),人口密度为15人/平方公里(2016年)。
6、国土面积不同
刚果(金)的国土面积为2344885平方公里。
刚果(布)的国土面积为342000平方公里。
Ⅱ 刚果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刚果是一个自然资源动物资源都十分丰富而且拥有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一个国家。
由此可见,刚果是一个资源丰富,但是在教育文化等方面上还有待进步的一个国家。未来可期。
Ⅲ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历史沿革
现被称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地区,在8万年前即有人类居住。早期的历史开始于刚果班图人的迁移浪潮,他们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从西北迁移到盆地地区,期间包括前殖民地时期至推翻殖民者时期。班图人的迁徙取代了本地土著俾格米人,他们将其文化融合进现代刚果南部地区。班图人从西非地区学习了农业和铁器的使用方法,以刚果班图语系为主要方言。
人类随后从达尔富尔和苏丹科尔多凡地区迁移进入刚果北部,东非人也迁移进入刚果东部,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人类迁移使技术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南部和西南部人大部分是狩猎、采集者,几乎不含金属技术的使用。金属工具在这段时间内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农业和畜牧业。这导致东部和东南部的狩猎采集者被班图人取代。10世纪的班图人完成了最后一次向中部非洲西部的扩张。人口的增长使交易网络迅速形成,商业交易主要为盐、铁和铜。
在公元5世纪,一个氏族社会开始沿乌朋巴湖与加丹加的卢瓦拉巴河两岸发展。此文明被称为乌彭巴,最终演变成卢巴帝国(Kingdom of Luba)以及隆达王国(Kingdom of Lunda)。原始的乌彭巴社会演变成卢巴王国的过程是渐进和复杂的。这种转变不断进行,发展出几种与乌彭巴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每一个社会都来源发展自其之前社会文化(与罗马文化借鉴希腊文化相似)。
公元5世纪的社会演变在卡兰巴(Kamilamba)周围地区发展,然后由一些在桑加和加丹加周边的文化所取替。在刚果地区出现的是这些特别丰富的矿石,除了在象牙和其他商品的交易外,开始制定文明并实施钢铁、铜技术。乌彭巴因自己对金属工艺的大量需求建立了一套大型商路(超过1500公里的商业网络,直到印度洋)。此外,该地区拥有良好的农业条件和丰富的鱼类和野味。其强大的经济和粮食储备,使该地区变得非常富有。城邦和中央政府建立在酋长制度上,成为普遍接受的政治制度,统治者变得越来越强大,特别是在16世纪。
1482年葡萄牙的航海家狄亚哥最先发现刚果河、并且在河口立碑为志后,在以后的三世纪中,欧洲人才和刚果开始作初步的接触;有的人来此传教,有的人开始在濒大西洋的河口建立贸易站,用以贩卖奴隶和其他物品。但是因为内部蛮荒多阻,深入刚果内部的欧洲人十分稀少。
1816年,英国也对刚果发生兴趣,英国海军派遣杜凯上校,率领装备精良的探险队溯河深入探测,终于因为河流湍急、气候不适,杜凯一行人终告赍志以殁,他们的遗体现在还埋藏在波马附近的太子岛上。
刚果和文明世界的接触以及有计划的开发,始于1874年到1877年。英国探险家李文斯顿冒险深入刚果境内,但他将刚果河误认为是尼罗河的源流。1874年,新闻记者出身的英国探险家史丹利,组织了一支包括342人的大探险队,才认清楚了刚果河真貌。史丹利先向英国政府报告这块还没开发的财富之地,但是没有得到当时英国政府的资助支持,所以转向比利时。
1876年,比利时国王雷奥波尔特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国际开发非洲会议,斯丹利在非洲探险和经营的成就,深获比王的重视,于是就以国际开发名义极力资助斯丹利委托开发,使他重返非洲探险。斯丹利在逗留刚果5年期间,先后在各地建立了22处贸易站,同时在鲁巴那河上流行驶汽船,并且在斯丹利瀑布附近建筑铁路,替比利时国王建立了“刚果独立区”,并且在1885年成立刚果自治邦。同年获得在柏林会议中的列强所承认,使比利时国王成为刚果自治邦的主人,1908年就将这个地方正名为“比属刚果”。
刚果自由邦是一个通过殖民控制的非政府组织,由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国王个人控制。利奥波德是董事长和唯一的股东,他越来越多地在上刚果地区攫取象牙、橡胶和矿产在世界市场上销售(虽然其名义上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当地人民生活和该地区的发展)。国家包括现代刚果民主共和国整个地区,存在于1885年至1908年期间。刚果自由邦最终因对当地人民日益残酷的虐待和掠夺自然资源而声名狼藉,导致比利时政府将其废除,并于1908年接管。
比利时在1908年举行了有关刚果的会议,尽管比利时最初不同意,但迫于国际压力(尤其是来自英国),最终接管了比利时国王的刚果自由邦。从此,它被称为比利时属刚果殖民地,在比利时政府的统治下直到1960年。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刚果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民族运动逐渐酝酿。1960年,由帕特里斯·卢蒙巴领导的刚果民族运动党(MNC)赢得了议会选举,卢蒙巴被任命为总理。议会选举刚果人同盟(ABAKO)的约瑟夫·卡萨武布为总统。其他出现的政党包括Antoine Gizenga领导的非洲团结党(PSA),和Albert Delvaux与Laurent Mbariko领导的国家人民党(PNP)。比属刚果在1960年6月30日独立,改名为“刚果共和国”。独立后不久,加丹加省(由莫伊兹·冲伯领导)和南开赛省针对新领导人开展分裂斗争。在独立后留下的100,000名欧洲人大多逃离了这个国家,为刚果人取代欧洲军事、行政精英铺平了道路。
Ⅳ 刚果金与刚果布在历史上的渊源
【刚果(金)】原为比利时殖民地,当时称比属刚果。1960年2月独立,197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装部队攻占首都金沙萨,宣布就任总统,并恢复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至今。金是指首都金沙萨。
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为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区别,又称【刚果(布)】)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首都布拉柴维尔。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加蓬和安哥拉接壤。毗邻几内亚湾。
刚果曾经是法国殖民地,通用法语。1960年获得独立。
布是指布拉柴维尔
刚果(金)即刚果民主共和国、民主刚果,也曾称“扎伊尔”;刚果(布)即刚果共和国。两个国家的法语名称均为“CONGO”,因此加缀各自首都简称来区别两国国名———“金”即“金沙萨”,“布”即“布拉柴维尔”。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荷、英、法、比相继侵入。1884年—1885年,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把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天的刚果(金),刚果河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布)。1960年8月15日,刚果(布)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刚果(金)则独立于1960年6月30日。
刚果(金)和刚果(布)都位于非洲中西部,前者的国土面积要大很多。两国的自然资源都很丰富,刚果(金)被称为世界地质博物馆,各种珍稀矿产特别是钻石蕴藏量丰富。两国国民多信仰天主教,官方语言都为法语。
Ⅳ 刚果共和国的历史沿革
主词条:刚果历史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领土包括安哥拉、加蓬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疆域。15世纪晚期,欧洲人来到这里开始奴隶贸易。19世纪早期,奴隶贸易结束,这些班图王国也都衰落了。1880年10月3日,法国人正式占领这片土地,开始对刚果进行殖民统治。1884年,柏林会议确定法国殖民地与比属刚果以刚果河为界。1910年,法国设立法属赤道非洲,包括加蓬、乍得和中非共和国,布拉柴维尔被定为首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属赤道非洲当局支持戴高乐将军。1940年至1943年,布拉柴维尔被选作自由法国的象征性首都。
1958年9月,经过法国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法属赤道非洲解体。1958年11月28日,4个成员国各自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国家。1960年8月15日,刚果正式独立,这一天成为刚果国庆至今。独立后一度政权更迭频繁。1961年,菲勒贝尔·尤卢当选为第一任总统,旋即在1963年的“八月革命”中被推翻,由阿尔方斯·马桑巴-代巴接任,而他又在1968年7月31日被马里安·恩古瓦比等联合发动的“七·三一运动”推翻。次年12月国名改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77年,恩古瓦比遇刺身亡,若阿基姆·雍比-奥庞戈出任总统,两年后被执政党刚果劳动党(简称刚劳党)罢免,不久德尼·萨苏-恩格索成为党主席,同时当选总统。
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但坚持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放弃领导地位。次年上半年举行全国会议,通过临时宪法,恢复独立时的国名、国旗和国歌。1992年,刚果共和国举行实行多党制后的首次总统大选,泛非社会民主联盟主席帕斯卡尔·利苏巴当选总统。1997年6月,刚果内战爆发,利苏巴战败逃亡,萨苏成为总统。
1998年1月,刚果共和国召开“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决定在刚继续实行多元化民主,重建民族间信任和团结,确定3年弹性过渡期后举行总统大选。此后,刚政府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平息了武装骚乱,与主要反政府武装派别达成停火和停战协定,除普尔地区外,国内局势逐步恢复稳定。2001年3、4月间,刚非排他性全国对话在首都布拉柴维尔举行,通过了政府提交的新宪法草案和和平与重建公约。2002年1月20日,刚全民公投通过新宪法。3月10日,刚举行总统选举,萨苏以压倒多数当选。此后,刚在除普尔省以外的其它地区顺利举行了立法、地方和参议院选举。8月14日,萨苏就任总统,并组成新一届政府,刚过渡期宣告结束。2003年3月,刚政府与普尔省的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装签署和平协定。2005年1月7日,刚改组政府,新增设总理和4名国务部长职位。10月,萨苏总统批准流亡国外多年的前总理科莱拉回国。2006年8月,颁布《政党法》。2007和2008年,刚举行立法选举和地方选举,总统派获绝大多数席位。2009年7月12日,刚举行内战后第二次总统选举,萨苏以78.61%高票当选连任,8月14日宣誓就职。2009年9月15日,新政府成立,取消总理职位,设5名国务部长。 此后,政府于2011年8月、2012年9月两次改组,萨苏再度执政后,推行和平、统一、民族和解政策。
Ⅵ 刚果布的人文情况国家历史和地理环境
刚果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东、南两面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
自然地理:
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历史地理: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刚果,即今刚果民主共和国,以西地区划为法属刚果,即现在的刚果共和国。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1958年11月成为自治共和国,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0年8月15日,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61年3月27日尤卢当选为第一共和国总统。1968年6月31日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79年3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选举德尼·萨苏-恩格索为党的主席,同时当选共和国总统。1984年7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刚果现阶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但坚持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放弃劳动党领导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刚果举行全国会议,执政的劳动党和66个反对党及134个社会团体与会。会议通过了《根本法》,即临时宪法;决定将国名刚果人民共和国改为刚果共和国,同时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和国歌。
资源地理: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约19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七十年代初开始在海上进行大规模开采,内陆油田尚处于勘探阶段。2010年石油日产量34万桶。2009年石油产值约占刚国内生产总值的61.7%,占出口总收入的90.3%。
人文:
教育:
刚果是黑非洲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成人扫盲率80.7%,曾数次在国际上获扫盲奖。刚历届政府均高度重视教育。1995年9月1日颁布的新教育法规定:小学、初中实行义务教育制,到16周岁为止,中等教育分普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两类。1997年内战前教育经费曾占当年国家预算的1/5左右,2007年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的10%。全国教育工作者2.8万人,在校学生总数70多万。小学入学率为82%,初中入学率44%,高中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入学率27%。马里安·恩古瓦比大学是刚果唯一高等学府,下辖12所院校, 47个系,14个研究(实验)室,在校学生近1万人。
新闻出版:
主要报刊有:《新共和国报》,1999年创刊的官方周报;《布拉柴维尔快讯》,1998年由中部非洲新闻署创办,现为刚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和唯一的日报。近年来还创办了20余种定期和不定期党报和私人报刊。
刚果新闻社:官方通讯社。1960年创建。内战后经营困难,每日新闻改为每周三期。
刚果电台:官方电台,用法语、英语和刚果语、林加拉语等民族语言广播。创建于四十年代,独立后改名为刚果革命之声,1991年改现名。
刚果电视台:官方电视台,1973年建立。用法语、莫努库图巴语和林加拉语等播出,覆盖范围为首都布拉柴维尔和黑角市。
通讯:
共有4家移动通讯运营商,分别是ZAIN,MTN,WARID和BINTE。近年来,因固定电话使用麻烦,许多用户放弃使用,仅剩近2000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发展迅速,至2008年底超过130万。由于电信基础设施较差,目前仍不能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2010年11月,刚移动电话运营商Zain被印度通信公司 Airtel收购。
Ⅶ 刚果都有什么风俗
【刚果】习俗礼仪
刚果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一个滨海国家,横跨赤道,不仅气候炎热,降雨丰富,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刚果逐渐形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家,有着许多与其他非洲国家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 刚果人性格豪爽,感情外向,待人热情,讲究礼貌。刚果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刚果人见到外来客人时经常使用的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 手势问候:将两手举至与肩平齐,来回翻动手掌和手心,或者将右手举至与肩平齐的高度,前后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初次见面客人的问候;见到久别重逢的至爱亲朋,则不停地用右手轻轻拍打对方的手掌,是表示感情深厚、关系亲密的问候。
挥手致意:举起右手,捏成拳头,伸出大拇指,不停地挥动,是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敬,通常用来表示对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的致敬。
举手敬礼:见到客人,身体端正,双脚并拢,收腹挺胸,举起右手,手心向外,左手垂放,紧贴裤缝,大喊一声“玛斯德” (意为主人),是表示对自己崇敬客人的最高问候礼仪。
晃拳助兴:同客人谈话时,伸出双手,捏成拳头,来回晃动,是表示对所谈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
弹指称好:边谈话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弹出“达、达”的响声,是表示相互谈话十分投机,觉得客人所谈的内容好极啦。
摇头赞美:头部上下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客人的谈话感到异常惊奇的赞美之情。
刚果人殷勤好客,同外来客人交谈几句,便视为朋友甚至兄弟,盛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倾其家中所藏招待。客人进门,先用咖啡、茶水、矿泉水、水果等招待,热情交谈一会儿后便请客人入席,品尝富于传统风味的饭菜。
刚果人的主食有大米、玉米、大麦、木薯和各种豆类;副食有猪肉(穆斯林禁食)、牛肉、羊肉、鸡、鱼、土豆、蔬菜等等。当地通常用于招待宾客的主食主要有:肉汁浇米饭、鸡蛋炒米饭、木薯馒头、木薯蒸糕以及各种甜食等。
木薯馒头的制作过程大体是:先将木薯放入水中浸泡数天,去皮晾干,磨成细粉,加入面粉,注水搅拌,揉成团状,用火蒸熟,即成馒头。木薯馒头雪白松柔,口感清新。木薯蒸糕是用木薯粉加水调匀,用芭蕉叶包成团状或者条状,放入沸水中煮熟即成,味道别致。
当地招待客人的副食品主要有:香煎肉排、咖哩牛肉、串烤羊肉、清炖整鸡、红烧鱼块、鱼香肉丝、土豆烧肉等。这些菜看的味道浓郁,甜辣适度,焦香爽口,外来客人食后会留下经久难忘的记忆。
刚果盛产花生,主人也经常用“花生面包”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制作花生面包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将花生捣成粉状,加入少许面粉、糖等,用水调匀,边调边放入适量的发酵粉,捏成团状或者条状,上笼蒸熟即可。“花生面包”,黄灿灿,软呼呼,甜丝丝,香喷喷,令宾客食欲大增。刚果人还喜欢用香蕉泥、花生粉、木薯面、棕桐油、辣椒糊和精制盐混合后加水煮成浓糊状,这种称为“尤乌马”的食品,既是主食,又当菜肴,是招待客人的常见食品。有的人家还喜欢将米粉和豆粉用水拌匀后加入香蕉泥,再用香蕉叶包成面团状放入蒸笼蒸成粉包,制成招待宾客的上等食品。还有的人家在香蕉泥里加入牛奶,冰冻后制成蕉冻,清凉爽口,既是主食,又是凉食,倍受客人欢迎。刚果人还经常用当地的野味食品招待客人,如将当地的大黄蚂蚁捕捉后制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蚁酱,用来拌猴子肉吃,风味独特,许多外来之人别说吃过,恐怕从未听说过。刚果人自制的香蕉酒,芳香扑鼻,口感特殊,是待客饮料中的上品。
到刚果开展经济贸易活动,探访当地朋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常见的一项活动。身在异国他乡,开拓市场业务,探访当地朋友,很难分清是事务性探访,是礼节性探访,还是私人性探访,但一定要注意选择探访的时间和地点。掌握的一条基本原则应该是,纯属业务性质的,尽量到对方的办公室里去,联络感情性质的,最好到对方家里去;选择到办公室探访应当尽量避开星期一,因为这一天可能是对方最繁忙的一天;计划到对方家里去探访最好选择节假日的前一天晚上,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是对方情绪最好的时候。不论是到办公室探访还是到家里去探访,都应该事先通过写信、打电话或者捎口信的方式,将探访的目的、时间等提前告诉对方,一来可以避免到时吃闭门羹,二来可以让对方有所难备和提前安排。约见的口气应该是友好的和商量的,表达的语言应该是真诚的和请求的,采用命令式口气和强求式语言是一定会碰钉子的。“不速之客”在当地是不受欢迎的,会被刚果朋友笑话为不懂礼仪道德。如果对方回答说正好这段时间另有安排和别的应酬,则应有礼貌地同对方商量合适的时间。如果发现对方并无其他重要活动安排,只是托词而已,不可直言迁怒于对方,应当理解对方可能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可以讲一些诸如“等有机会的时候再商量吧”“请您认为合适的时候通知我一声”等客套的话,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有修养、有风度的人,愿意同你保持长期友好的交往。一旦同对方约定好访问的时间,则应当准时前往赴会,如果因为特殊原因而不能准时到达,要提前通知对方,并如实地讲明是什么原因,让对方感到真实可信,取得对方的谅解。
出发探访之前,应当整理衣冠,修饰容颜,尤其应当注意扣好衣扣,系好鞋带,扎好领带,衣冠不整或者蓬头垢面,不仅有损于自己的形象,而且是对被探访者的不尊敬。若是到办公室去探访,抵达后应当首先同其秘书或助手见面,说明来意,请其通知访问者已经在门外等候,征得主人同意再进入室内。进门后,除同被访者打招呼问候外,还应同在场的每一个人打招呼致意。如果被访者正忙于处理手头的事务,应当耐心等候;如果正在与其他客人谈话,需要征求主人意见是否回避,若无回避的必要,则可坐在一旁等候,但不要随意插入谈话之中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是到被访者家中探访,抵达后先轻声敲门或按门铃,不可用力拍门或者使劲旋转门的把手。当主人询问:“是谁呀?”不可简单地回答“是我呀”,而是通报自己的姓名,最好加上自己的国籍,让主人明白无误地辨别出是他安排的来访者。非洲人家里多数铺有地毯,当地有进门后脱鞋的习惯。当你进门后,应当主动询问是否要脱鞋。雨天携带雨具进门后,应当询问主人将雨具存放在何处为好。当地气候炎热,不可一进门就解开衣扣甚至脱下外衣。即使主人让你脱下衣服,也只能脱下西装上衣,不可脱掉衬衣和长裤,也不能解开领带和衬衣的钮扣。进门后应当主动同在场的人一一打招呼问候,如果主人没有特意介绍,不可询问在场的人同主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来访的目的。当主人请你入座时,应当说声“谢谢”后再坐到主人指定的位置上,不可见座位就坐。探访的时间要注意掌握,该谈的事情已经谈完,该叙的友情已经叙述,就应当主动起身告辞,并对主人表示谢意。 如果双方的谈话不投机,或者主人对你的谈话不感兴趣,或者主人反复看自己的手表,或者主人将双手支托在椅架上等等,你均应当知趣地主动起身告辞。此时,如果主人说“再坐一会儿吧”,或者说“咱们再谈一会儿吧”等,这些均是托词,若没有非讲不可的话,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起身告辞,并大度地向主人说一些感谢的客套话。当主人送你出门时,应当主动请主人留步,并伸手同主人握别。出门时,应当注意前方第一个拐弯的地方,当走到那里时应当回头看看主人是否还在目送。如果主人仍然站在那里,应当挥手向主人示意,表示最后的谢意,并恳请主人回家去。
Ⅷ 刚果有着怎样的风俗习惯
刚果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一个滨海国家,横跨赤道,不仅气候炎热,降雨丰富,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刚果逐渐形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家,有着许多与其他非洲国家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 刚果人性格豪爽,感情外向,待人热情,讲究礼貌。刚果人见到外国客人,总是显得彬彬有礼,先是热情打招呼问候,然后握手致意,有的甚至还要拥抱亲吻表示友好感情。刚果人同客人交谈时,习惯于用手或头作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以烘托自己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加深宾主之间的感情交流。外来客人如果能够熟悉并掌握当地一些加深感情交流的动作,即使不懂当地的民族语言,也能够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向当地朋友表达见面时的诚挚问候。刚果人见到外来客人时经常使用的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手势问候:将两手举至与肩平齐,来回翻动手掌和手心,或者将右手举至与肩平齐的高度,前后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初次见面客人的问候;见到久别重逢的至爱亲朋,则不停地用右手轻轻拍打对方的手掌,是表示感情深厚、关系亲密的问候。挥手致意:举起右手,捏成拳头,伸出大拇指,不停地挥动,是表示对客人的极大尊敬,通常用来表示对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的致敬。举手敬礼:见到客人,身体端正,双脚并拢,收腹挺胸,举起右手,手心向外,左手垂放,紧贴裤缝,大喊一声“玛斯德”(意为主人),是表示对自己崇敬客人的最高问候礼仪。晃拳助兴:同客人谈话时,伸出双手,捏成拳头,来回晃动,是表示对所谈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弹指称好:边谈话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弹出“达、达”的响声,是表示相互谈话十分投机,觉得客人所谈的内容好极啦。摇头赞美:头部上下轻轻摇动,是表示对客人的谈话感到异常惊奇的赞美之情。
Ⅸ 刚果(金)是什么风俗
刚果(金)重视宗教信仰,信教群众占总人口的90%以上。主要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金邦古教、伊斯兰教、原始宗教等。其中金邦古教由刚果人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