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中国历史上财政改革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财政改革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04 04:39:01

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重大意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形成。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如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高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医治战争的创伤,克服恶性通货膨胀,摆脱贫困状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显著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广泛,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经济结构日益复杂,社会需求日益变化,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深入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其表现主要有:
一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企业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物;
二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业,排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三是分配方面“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四是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方式单一化,一味追求“一大二公”等。这种经济体制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压抑,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
要从根本上改革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成为必须探索的重大问题,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领导我国各族人民经过14年的探索,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经济体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在经济调节方式上,排斥市场手段对经济的调节。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使我们逐步摆脱了传统的观念,形成了新的理论认识:
1979年11月,邓小平对这种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他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对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大次代表大会肯定了这种构想。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末,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他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变革和实践发展过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我国迎接各种挑战,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商品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须具有充分发育和完善的市场体制。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市场方式配置资源要比计划方式配置资源更为有效。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而世界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尽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紧密接轨。否则,我们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以及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持续上新的台阶,充分证明,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完全正确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包含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属性。这样的理解无疑是言之成理的。

Ⅱ 谈谈中国财政收入改革有什么意义

不仅要把所有府性收人纳人预算内统一管理,而且财政部门应当有能力按照决策者的意图统筹安排和管理全部的财政收人,以确保公共支出目标的实现、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以及宏观调控的顺利进行。因此,适应科学发展的规范的财政收人体系应当是通过合理确定财政收人的规模、规范财政收人方式、优化财政收人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税收和非税收的比例;‘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强化对税收的管理和监督,改革和完善非税收入体系,强化统一预算管理,形成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非税收人管理体制。理顺政府间收人分配秩序,并通过综合预算改革将所有财政收人纳人国家预算内统一管理,使财政部门能够真正统筹管理财政收人,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Ⅲ 请问我国预算改革的意义

一、实行部门预算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 必要性

我国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严重不相适应。如财政部以前的机构设置,就是与计划经济管理方式配套的,中央各个部门几乎要与财政部每个业务司局打交道;再如,一些经费的使用安排,是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管局等部门负责安排下达的。不论是财政部内各业务司局,还是财政部与各个有预算分配权部门之间,各自都有不同的工作习惯和管理方法,于是各项经费的预算编制与下达就不可避免地在时间上不统一、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规范。这不仅影响了中央预算的严肃性,更主要的是妨碍了各部门和单位严格执行预算,妨碍了更好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从“基数法”到部门预算的改革,将被设计为“一个部门”和“一本账”,即由财政部预算司一个口子对外,统一接收和批复部门预算;中央每一个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在一本预算中得到反映。在部门预算中,既反映了财政部门直接安排的预算拨款,又反映了国家计委、国管局、科技部等有预算分权的部门安排的资金。所以实行部门预算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统一性,此其一。其二,以前财政部各业务司局各管一项或几项经费预算,使得预算编制过程进度不一样,许多经费预算都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批复到有关预算单位,影响了《预算法》的严肃性,显然实行部门预算有利于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其三,由于基数的不合理,造成部门之间、支出项目之间苦乐不均。比如同是与“农”有关的部门,有些部门有些方面经费项目入不敷出,而有的经费却有结余,挪作他用。实行部门预算,一个部门的所有各项收支都在一本预算中反映,使得有可能对部门各项开支进行科学、合理的核定。毫无疑问,实行部门预算有利于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其四,中国传统的预算是按财政支出功能编制的,预算划分较粗,对各项支出内容的划分不细,不仅外行看不明白,内行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并且多年来中央预算也只是停留在对预算内资金的管理上,对包括预算外资金、各种政府性基金、各项事业收入的大量政府性资金,基本上是由各单位自行安排使用,一些腐败现象也由此而产生。

(二) 意义

实行预算管理改革特别是实行预算编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

一是有利于规范政府、财政和部门行为,推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按照预算管理改革的新要求,财政部门主要是制定项支出定额标准,审核重点支出的保障程度,将资金一次性规范、透明地分配到单位和具体项目,并实施必要的监督检查。政府追加预算和动用预备费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并接受来自多方面的监督,不得多头批钱、随意突破预算。

二是有利于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推行预算编制改革,采用零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区别轻重缓急,科学规范安排财政支出,能够从源头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资金保障程度。通过实行预算的项目管理,可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预算编制改革是预算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财政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促进政府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适应和促增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是有利于从制度上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推进廉政建设。从近几年审计情况来看,一些单位之所以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一些人之所以在廉洁问题上裁了跟头,除了自身原因外,很大程度上还是管理制度不够科学、不够健全。实行预算编制改革,通过统筹预算内外资金,细化预算编制,制定部门支出标准和定额,统一账户管理,能够从源头上把好资金管理关口,从制度上有效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问题

(一) 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

部门预算包括一般的预算和基金的预算。各部门要根据历年的收入情况和下年的增减变动因素,测算本部门的预算收入,收入预算要按收入类别逐项核定,行政性收费、预算外收入以及部门的其他收入也要核定到单位和具体项目。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现有的经费开支政策和规定,测算各部门预算支出,要按照预算年度所有的因素和事项,分轻重缓急测算每一级科目的支出需求,个人的工资性支出要按编制内的人数核定,公用经费要按照部门分类、分档,按定额和项目编制预算,基建、挖潜、科技三项费用、建设性专款等都要进行项目论证,测定支出概算。

(二) 部门预算与传统预算编制方法的比较

1. 相同点。(1) 仍然实行“两上两下”的编报方法:由各部门编报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财政部审核后下达预算控制数,各部门再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本部门的预算报财政部,财政部再根据人大批准的中央预算草案批复给各部门。(2) 仍然由财政部和有预算分配权的有关部门按经费性质审核部门预算建议数和下达预算控制数,这次改革不改变这些部门的分配权。

2. 不同点。(1) 预算编制的时间提前了:国务院下达预算编制的时间是九月初,提前了两个月;下达预算控制数的时间改在人代会之前,提前了三个月;财政部在《预算法》规定时间内批复预算,提前三至五个月。(2) 一个部门一本预算:过去各部门预算是按功能分到财政部各司,现在要求各部门财务司局一个口径对财政部,将部门所有的收支统编到一本预算中。(3) 预算编制的方式不一样:原来是由各部门替下属单位按资金性质的不同代编,现在则要求预算必须从基层单位逐级编制、层层汇总。(4) 编制预算的范围不同:原来部门预算编制只考虑预算内收支,不考虑预算外和基金的预算,现在部门预算编制的范围就宽了。(5) 批复的方式不同:原来批复预算是由财政部各业务司和有预算分配权的有关部门独立向各部门批复,现在改由预算司统一批复,这样能够保证部门预算的质量,按时批复给各部。

3. 部门预算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1) 综合财政预算问题。要实现综合财政预算,首先要解决预算外资金管理问题:一是要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使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专户率达100 % ,使这部分收入完全处于财政掌握和监督之下;二是要加强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的标准,同时要推行预算外资金集中收付制度,对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要按规定实行财政直接支付;三是要制定激励办法,在统筹管理的基础上要鼓励单位对预算外资金征收的积极性,如超收提留等措施;四是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要切实做好银行账户清理整顿工作。

(2) 政府性基金预算问题。目前政府性基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入未全部纳入财政专户,支出管理不规范,财政监控不到位;各部门利用政府性基金对外借出的款项回收率低,造成大量政府性资金流失;存在一个部门设立多种性质类似的政府性基金的问题。目前,政府性基金缺乏统一的收支计划是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独立于部门预算之外单独编制基金预算。同时要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力度,真实反映政府财力。

(3) 支出标准制定问题。定员定额支出标准是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各项支出合理消耗的测算,分部门、行业的特点和各项开支的性质制定支出标准,则财政部门以此为基础确定预算定额,是部门预算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工作。现行支出标准的制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定员定额体系不完整。二是现行支出标准不合理,不能体现定员定额的公平性。有的标准已使用了十几年,不能反映支出的真实性,有的支出标准明显不符合客观实际。三是预算内支出有标准,而预算外资金缺乏支出标准。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预算外资金支出即使有标准但也没有严格执行,如许多单位预算外资金的支出方向是提高单位职工福利,本身就违反有关规定,更无标准可言了。四是现行定员定额标准缺乏先进性。

(4) 财政部门内外关系处理问题。财政部门的内部机构及职责要尽快加以调整,以适应部门预算乃至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在调整时应坚持如下原则:一是职责清晰原则,内部机构职责不交叉,不重叠,同类同环节职责归并;二是职能制衡的原则,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分离,并在权力设置上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三是职责均衡原则,内部机构间职责跨度适度均衡,防止倚轻倚重;四是业务对口原则,各级财政部门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要尽量一致,以便于业务衔接。

三、评价

我国的预算编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第一,预算编制时间大为提前;第二,预算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实现了预算内外收支统管;第三,预算编制方式更加科学合理;第四,预算的完整性大大增强。但尚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尚未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中央部门预算编制仍然采用“基数法”。预算“基数”的确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积累过程。而各单位的情况已发生了很多变化,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部门从事的业务工作,其经费开支水平都已和“基数”确立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体制的惯性,这种“基数”已具有了很大的刚性,不仅部门自身难以对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财政部门也不能统筹对其调整。

2. 专项项目资金的预算编制尚未建立完整科学的评审机制。基本建设资金、科技三项费、挖潜改造资金、科学事业费等建设性和专项性的项目资金,其传统的预算编制程序是先有经费预算,然后再将预算落实到各个具体的项目,即财政先按切块分配资金,再由管理这些资金的部门将其分配到项目和各个预算执行部门。

3. 配套的改革措施还没有跟上。预算科目还采用老的体系,分类方法不科学、部门分类与功能分类相交叉,不能准确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没有将部门预算的编制与政府采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报表和软件的设计也还不尽完善;从管理的角度讲,包括财政部在内的各个部门的机构设置也还不能适应部门预算的要求。总的来说,我国的预算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问题也很复杂。改革是任道而重远的。

Ⅳ 概括历史上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其革命性意义是极其巨大而深刻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笔者认为,概括起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启了当代中国历史新时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建国以后,中国作为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使自己尽快地摆脱贫困和落后,这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我们主要照搬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组织发展经济,这种体制在初期也曾发挥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改革开放立足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变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突破口,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经过30年的努力,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现了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当代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点的历史新时期。二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表明,一方面,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视实践探索和创新,使改革开放成为推动发展的新的实践源泉和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因此,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不断完善和成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加显著的体制性效益。二、促进了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然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过程,就是围绕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展开的,就是一个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一是确立并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30年实践是坚持和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伟大实践。在这条正确的发展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是确立并逐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三、推进了制度建设和创新,实现了由高度集权向民主法治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实践探索,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当中最关键的是要对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制度进行变革。与此同时,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任务,必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1982年,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提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2004年,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制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2005年,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上列举的这些法律制度,是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相适应的,从一个方面表明了改革开放推进了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拓展了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空间。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和创新。我们党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各项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改革开放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已成为全国上下共识,我国已进入民主法治的历史新时期。四、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是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且深刻地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就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促进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力蓬勃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二是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党的十二大,我们党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和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把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了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五、扩大了对外交往与合作,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推动了我国更深入更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一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坚持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和利益。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年,我们坚持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二是在对外开放中扩大交往与加强合作。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坚持和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扩大交往与合作。30年的对外开放扩大了交往与合作,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六、推动了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实现了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大发展,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提升,人民生活得到了大改善。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加速,与世界经济进程的融合加深,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增强,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这些新的趋势的出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不竭动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发展的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因此,顺应新的发展趋势,解决新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新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是新的历史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少投入、低消耗、零排放、可循环、高效率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求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Ⅳ 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1、内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以后开始,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所有制上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到九十年代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延边开放城镇、内地生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意义: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中国历史上财政改革的意义扩展阅读:

1、改革开放的时间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改革开放的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3、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改革开放

Ⅵ 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改革的历史作用

1、这样通过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财力,同时也给地方保留了机动财力,对于出现的地方财政困难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扭转了自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不利局势。提高中央的权威与打压地方势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财政的这些努力,它既有利于缓解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困难,巩固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统治;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工商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著的。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名为中央政府,但其当时所能实际控制之地区,不过长江中下游数省,而其所提出的统一财政及“统税裁厘”等诸政策,又属于中央集权型财政体制,一旦实行,必将损害到各地方势力的利益而受到强烈抵制或者明奉暗拒,其结果必然是推行起来举步维艰,不尽人意。

关于“统税裁厘”,从总体上看,虽然“统税”增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裁厘”有利于改变以前那种“厘卡林立,重迭征收”的弊端,但“统税”的税率高达50%,在客观上又加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负担。

(6)中国历史上财政改革的意义扩展阅读: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其他原经财政部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准其照常行使,由财政部定期以法币换回。

2、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银类者,应自11月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

3、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的价值用外汇率来表示;法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当时规定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5便士。

为此引起美国的争夺,同年12月美国变更购银办法,迫使世界银价猛跌,影响中国外汇基金的稳定。

Ⅶ 材料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哪次改革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应该是管仲改来革
“相地而衰源征”,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
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实物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这些实际上都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作内政而寓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
管仲的变法,虽然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外交策略也相当成功,恩威并用,各国诸侯都尊重齐国,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但整体而言,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旧的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原因是管仲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
管仲——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

Ⅷ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对新时代下全面深化改革有何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吸取经验教训,学到知识,有利于准确分析情况制定好的方案,同时学习精神去战胜改革中的各种困难,将民族的事业推向前进。

Ⅸ 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例举一二:
齐国管仲改革:
1、“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肥差等级征税。
2、“官山海”:国家垄断山海、铁器、食盐物资。
3、“按劳绩定俸禄”:结合官吏的工作量、工作成绩发放俸禄。
4、“四民分业、编户齐民”。
其意义有管仲改革在齐国公田产出税收制度上开始,实际上起到了破坏井田制和世卿禄制的作用,增加了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力,为齐国首霸奠定了物质基础。
楚国改革:
“书土田、量入修赋”:按土地收入制定相应数额税收。
春秋时期改革的目的多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兵员补给,但由此使土地开始私有化,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建立。
这一时期改革变法各国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变法使封建制度得到确立。由奴隶制引起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各国变法后,社会经济和文化日益繁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上财政改革的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