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
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求呈现新格局
10月25日,河北省宁晋县东旺村几位农民正在将丰收的玉米码垛。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介绍,2008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9237.17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2903.15万吨,比2007年增加61.60万吨,增长2.17%。粮食生产将实现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第5年增产。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我国农村改革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对种粮农民进行“四补贴”(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
(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
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0160万吨(10032亿斤),比1978年增加近20000万吨(近4000亿斤),增长65%;棉花产量达到762万吨,增加了2.5倍;油料产量达到2569万吨,增加了3.9倍;糖料产量达到12188万吨,增加了4.1倍。肉类总产量达到6866万吨,增加了6倍多;水产品产量达到4748万吨,增加了9倍。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2007年粮食人均占有量381公斤,比1978年提高19.4%;棉花5.8公斤,增长1.5倍;油料19公斤,增长2.5倍;糖料93公斤,增长2.7倍;水果138公斤,增长19倍;肉类人均占有量52公斤,增长4.3倍,水产品36公斤,增长6.3倍。粮、油、棉、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农产品品种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更加注重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69%、55%、42%和66%,“双低”油菜籽的种植面积占到75%以上,畜禽、水产、果菜等鲜活农产品的优质率也有很大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迅速。
(三)主要农产品供求总体基本平衡
10月14日,南康市赤土畲族乡新华农庄的一名畲族女孩在采摘甜柚。有“甜柚之乡”美誉的江西省南康市近年来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甜柚产业,引进良种甜柚,产品远销上海、香港等地。新华社发(杨晓明 摄)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基本格局。粮食等农产品供应丰富,为市场稳定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粮食的需求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商品流通增加,商品粮需求上升。目前在主要农产品中,小麦和大米等口粮供求基本平衡,玉米正在从供求平衡向供不应求转化,棉花产销均大幅增长。蔬菜和水果产销两旺,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据统计,全国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11750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76590万千瓦,增长了5.5倍。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分别从1978年的55.7万台、1.9万台提高到2007年的206.3万台和63.4万台。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逐年增加,小麦、稻谷、大豆等大宗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高。二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到2007年末,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518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25.7%。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1153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增加到37762千公顷。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温室面积为81千公顷,大棚面积465千公顷,中小棚面积231千公顷。2006年末,在温室和大棚中种植蔬菜723千公顷,占全部蔬菜播种面积的4.3%;种植的水果和园艺苗木共184千公顷,占全部果园面积的1.8%。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三、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就
为了适应新阶段变化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注重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转变。
(一)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优化
10月24日,一艘香港渔船的船工在蛇口码头准备进行交易。自1993年以来,在深圳市的蛇口、盐田和南澳渔港码头活跃着一支4500多人的香港流动渔民队伍,这些具有香港和深圳双重身份的渔民可在深港两地自由往来。这是改革开放环境下深圳作出的一项便民举措。新华社记者周文杰 摄
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减少,林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7年,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中的比重分别为52.3%、4.0%、34.2%、9.5%,与1978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27.7个百分点,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则分别上升了0.6、19.2和7.9个百分点。
(二)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在资源比较优势的驱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种植业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河南、黑龙江等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的80%以上;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的棉花产业带。畜牧业生产也更加向区域化集中发展。四川、湖南等13个生猪主产省猪肉产量已占到全国的75%以上。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奶业主产省牛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农产品产量品种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四、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结构呈现新的特点
197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增长7.1%。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全新特点:一是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194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53%,比改革开放初期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二是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7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596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38.6%,比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1997年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直呈两位数增长,在工资性收入中占有突出地位。2001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36.5%,到2007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40.8%。三是现金纯收入比重不断增长。2007年现金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85.2%,比1978年提高43个百分点。
(二)农村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10月28日,一名工人在河北省万全县宣平堡乡南李家庄村的“新民居”建设工地上施工。 2008年5月,河北省万全县对作为生态移民搬迁村的宣平堡乡南李家庄村村民住宅进行开工建设。该村户型设计参照借鉴《燕赵新民居》优秀设计方案,规划为二层独院联排式建筑,建筑总面积15000平方米,可安排119户村民入住。 为改善农民住宅品质,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建设厅等于2006年9月联合开展河北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大赛,从中选取100套获奖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命名为《燕赵新民居》,并于2008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巡回展出,将这些体现节约资源、舒适实用要求的新民居设计图免费送到农民手中,供各地农民群众建房时借鉴参考。据了解,目前河北省已经建成1000多套“新民居”样板房,以引导全省农村的民居建设。 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1978-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提高到3224元,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下降了24.6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发展和享受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306元、210元和328元,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比1980年分别提高了4.4、4.4和9.8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居民家庭生活逐步进入电气化、信息化时代。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几乎没有任何电器,200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分别达到106.5台、26.1台和45.9台。在传统耐用消费品稳步提高的同时,信息化设备在农村普及的速度加快,2007年,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机、移动电话和计算机分别达到68.4部、77.8部和3.7台。
(三)农村贫困状况大幅改善
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增长,为国家不断强化反贫困措施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国家先后实施了开发式扶贫规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放力度,完善扶贫措施,并确定了592个国家贫困县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到2000年,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3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5%,农村扶贫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务输出为依托,整村推进缓解贫困,扶贫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到2007年,贫困人口减少到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
五、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百废待兴。经过30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
(一)农村交通、电力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文化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农村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通公路、电话、通电和能接收电视信号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达到95%以上,80%以上的乡镇有邮电所。文化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机构也得到大幅改善,目前85%以上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98%以上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72%的镇实施集中供水,3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
(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30年农村改革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取向。农村市场化改革突破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后,经过多次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农产品市场主体已经从单一经营发展为农民、各种中介组织、国有流通企业等构成的多元化经营;流通渠道逐渐形成了零售、批发、期货等多层次并进;信息服务也正朝着不断满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多方需要的方向发展。市场基础设施也取得显著成效,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68.4%的乡镇有综合市场,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8.4%的乡镇有储蓄所。
(三)农村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教育、卫生、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使1.5亿学生受益;在卫生方面,改造和新建1.9万所乡镇卫生院,为1.2万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医疗设备。在社会保障方面,2007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扩大到全国86%的县,惠及7.3亿的农业人口;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566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六、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的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各地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新亮点。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810亿元,比2001年增长1.1倍;实现利润总额14735亿元,比2001年增长1.5倍。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和外出从业人员比重迅速增长,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员[1]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1978年的7%提高到29.2%。
(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各类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与完善,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产业依托,加快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7年的44.9%。
七、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
11月2日,农民工在九龙坡区教委咨询台前就子女就学问题进行咨询。当日是第二个重庆市农民工日,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农民工子女就学“关心关爱”大型咨询活动在重庆杨家坪步行街拉开帷幕。来自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各区县教育部门、职业技术学校的上百人,就农民工子女入学、职业技术培训、学费减免等问题为农民工们进行了专业咨询。据了解,重庆市目前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指定学校已经达到了406所,接受进城农民工子女19.8万人。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迅速增长,进城务工农民稳步增加,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
(一)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优化
从三次产业来看,全社会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男劳动力占50.8%,女劳动力占49.2%。农村从业人员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占70.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占15.6%,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占13.6%。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村居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从1985年的35%提高到2006年的61%。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转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劳动力流动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大。农村住户户籍劳动力中离开本乡镇外出从业劳动力1.3亿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27.5%。其中,男劳动力8434万人,占64%;女劳动力4747万人,占36%。外出务工以青壮年为主,21-40岁占66%。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9.2%,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3.8%,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7.7%,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49.3%。二是外出务工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2.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56.7%,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40.5%。三是外出打工的模式发生转变。改革初期,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利用农闲季节短期的、季节性的外出打工,或者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打工。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外出打工出现新迹象,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比例增大,打工的兼业性减弱,农村举家外迁劳动力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相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中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农民得到了长期的实惠。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将“三农”工作从“基础地位”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加速形成,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我们这代亲身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来说,这就是一幅恢弘而壮丽的画卷,令人荡气回肠。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了,回顾三十年历程,付出很多,成就巨大。这几天对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当然对农村的发展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三十年前,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破冰;三十年后的今天,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契机,农村将掀起改革发展的新一轮热潮。米袋子满、菜篮子丰、农产品市场琳琅满目,如今,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三十年前,城里人的食品还得凭票供应,许多生产粮食的人吃不饱肚子,是小岗村农民的18个指印,启发更太多地区的农民开始了“包产到户”的探索。
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民政优抚费、教育附加费、民兵训练费、计划生育费、民办交通费等,以前这些税费加起来平摊到每亩地要100多元,现在这些税费不仅全部免除,国家还给每亩地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至少60元钱。在这些支农惠农政策的带动下,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来农民头顶烈日收割庄稼的情景,深深烙在人民心里。而今,秋收时节,耕牛马匹在田野上已经不见了踪影,到处都是农业机械化忙碌的身影,机器轰鸣给秋收增添了热烈的气氛,渲染着农民的丰收喜悦。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5个知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迎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相信随着农村改革发展部署的一一落实,凝聚全社会力量,兴起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热潮,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项又一项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民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3.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三农采取哪些措施
小孩都知道。你不在中国吗?
4.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农民生活的变化
今年夏天,我利用回苍山县老家探亲休假的机会,在农村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从调查情况看,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收入连续多年以两位数速度高速增长,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殷实。
下面,我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农民在衣食住行、文化生活和交通通讯三个方面的简单对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简要地谈一下我的切身感受。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农民一般是穿手工制作的布鞋、手工缝制的衣服。那个时候,男青年找对象时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求女方要“会纳鞋底、会做衣服”。除了逢年过节、出席婚礼之类的重要场合,有新衣服都舍不得穿。在那个时期,单从穿着打扮上,你就可以很直观地分辨出,哪是城里人,哪是农村人。
以我家为例,我们家总共六口人,四个孩子,我排行老二。不怕大家笑话,70年代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一年到头攒不下四五尺布票,父母买了布,请裁缝做一件衣服,我哥穿两年交给我,我穿两年再交给我弟,所以,我弟弟小时候基本上没有穿过不打补丁的衣服。
到了九十年代初,农民的衣着打扮已经是发生了很大改变,由“追求穿暖”逐步向“追求穿好”方面转变。条件好一些的农村,青年人在讲究款式、追求时尚方面,丝毫也不亚于城里人。从这个时期开始,单从穿着打扮上,就看不出城乡差别来了。
“民以食为天”。七十年代之前,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填饱肚子。那时候,苍山县农村口粮是,人均每年不到50斤小麦、三、四百斤玉米和地瓜干。对于一般的农民家庭来讲,一年下来,半数以上时间是以“地瓜煎饼”为主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面馒头。所以啊,现在的年轻人都说烤地瓜好吃、煮玉米棒子好吃,可是无论多么香,多么甜,我都不感兴趣。为什么呀?小的时候实在是吃伤了、吃厌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逐渐解决了填饱肚子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还越来越讲究吃得有营养、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富不富,看房子”。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就开始逐步改善居住条件。农民的居住要求,从“冬天不透风,夏天不漏雨”向讲究居住的舒适性方面转变。归纳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两个显著变化。一个是房子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六、七十年代的农村,90%以上的农民住的是土坯房。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农民的房子逐步换成了砖瓦房。近几年,结合村庄改造统一规划,新建的住房一般是砖混结构、外墙贴上瓷砖,内部还进行了简单装修。二是居住的地点逐步向小城镇集中,一些通过经商、办企业富裕起来的农民,搬迁到县城居住。最近十年,离土不离乡,到县城居住、做生意的农村人口增加了近10万人。
“要致富,先修路”。我老家所在的乡镇共有20多个村,直到八十年代末期,还没有一条柏油公路,近一半的村庄不通汽车,乡与村之间多是三、四米宽的小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后来,陆续修通了乡村简易公路。2000年以后,县里重新规划了乡村公路网,对乡村公路进行了硬化,逐步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在交通工具方面,过去,农村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自行车、地板车,现在全县农户的摩托车拥有率已达60%,8%的农户购买了小汽车。以我老家所在的村为例,200多户人家,一半左右的家庭购买了摩托车,40多户购买了“时风”、“巨力”等牌子的农用运输车。
二是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变化。精神文化生活是否丰富,是体现农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前,农村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截止1978年底,全县没有一台电视机,每个村平均一个多月左右才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小人书、连环画等,不仅孩子们看得爱不释手,大人们读起来也是津津有味。
现在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谓丰富多彩。目前,苍山县农村彩电拥有率已经达到95%,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乡镇驻地和一些较大的中心村有网吧,6%左右的农户家里有电脑。看电视、上互联网成为农民最重要的休闲方式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除了关心致富信息、技术信息外,他们越来越关心党的农村政策和国内外大事。总得看,80后的青年农民普遍爱看书、爱学习。我在一位农民家里看到一本2006年的《农业知识》合订本,书都快翻烂了,还在那儿摆着。一位村支书这样对我说:这些年来国家在农业上花的钱确实不少,希望在农业科普读物出版方面,也给予适当的补贴,把书价降下来。
三是农村通讯设施方面的快速发展。如果说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只是“量”的积累,那么,农村通讯设施的发展则是“质”的飞跃,是革命性的。
八十年代之前,不论城市农村,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靠书信,有急事的话,就打电报。我想,在坐的四十岁以上的人,可能都有过“字斟句酌”起草电报稿的经历。为此,电报稿还一度成为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期间特有的一种应用文体。
现在,随着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的电报和信件已被电话所取代,截止2007年底,苍山县农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了87%,手机的普及率达到近60%,不夸张地说,在农村,在18至50岁的这个群体中,手机就象七八十代的手电筒和半导体收音机一样,已经成为人人必备的家用小电器。
总之,从我对苍山县农村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普遍感到满意;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上升走势普遍充满信心。
通过这次调查,在深受教育的同时,我也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走改革开放的路子不动摇,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那么,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描绘的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就一定会实现,农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富裕,农村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5. 建国六十年来农村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农村。变化主要体现在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农村面貌不断更新等三个方面。
一、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路栉风沐雨、一路蒸蒸日上,农民收入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百元增加到1996年的千元,再到2018年的接近万元大关,收入不断跨越新的台阶。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新产业新动能,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产品供给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融合创新发展,农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三、农村面貌不断更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的土地问题得到了解决,到如今农村的面貌又得到更好的改善,农村的环境不像以往那样脏乱差了。
国家在农村也开始大力推行环保政策,尤其是展开了对农村污染企业的治理,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都必须缴纳环保税,并且不允许随意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在农村生活区一定范围内禁止举办养殖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的环境问题。
(5)改革开放三农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6. 跪求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历程,要高度概括的,300字左右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中,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信用社的办公条件、经营场所、信贷业务、科技应用水平等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见证了这段改革发展历程。
我是1977年参加信用社工作的。参加工作初期在本公社信用社担任业务员。当时,我社只有3个人,分别是主任、会计和我。办公地点是租用国家公房,包括一间搭建的小木楼在内共有4间窄小的土木结构房。设在粮站大门口的一个门厅两侧,一侧是办公兼库房,主任住在办公室小木楼上,另一侧是会计和我各一间住房,门厅中间是公共通道。办公室临通道一侧窗台就是我们的营业柜台,客户只能站在通道里办业务。营业终了,双扇木门一关,和粮站营业房就是同一个小院。办公条件很简陋,每人一张办公桌、一个木制保险柜和两个破烂的旧式柜子做档案柜(据说是土改没收地主充公的)。那时到营业所和县支行取款、送款、送表、开会等多是走山路,有时搭乘拖拉机,几年后信用社才买了辆自行车。1978年我社各项存款只有65,977元,各项贷款也只有25,272元,业务量最多时也只有几十张传票,少时就那么几张。尽管我社当时的业务量并不大,但信用社为千家万户和生产队提供信贷和结算服务的作用很大,支撑着一个公社的经济命脉,群众称它为“公社银行”。信用社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背包服务是我们最大的特长,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可真是“门当户对”,能参加信用社工作就很知足了。于是,坚定了我扎根信用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由此爱上了我的岗位和事业。
工作环境如此,生活条件就更艰苦了。我们先是在公社食堂搭伙,后来自己在院子阶沿坎上烧蜂窝煤做饭。吃用水是场口附近生产队稻田里的水,自己挑,有时还有农药味。三年后公社才组织打了一口土井,稍微改善了一下水质。最苦的是没有厕所,白天上公厕,夜里就用瓦罐子。
1982年,我担任了信用社主任,当年新进了一名同志,人员增加到4人。1983年县农行为信用社批了1.8万元基建计划,在场口边新征地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瓦房,才开始有了不符合“现代”标准的金库和守库室,有了上面无任何遮挡的营业柜台,实现了与顾客面对面的办公。1984年12月成立第一届县联社,我被选为理事委员,同时被任命为区指导组成员。县农行领导兼任联社主任,管理职能挂在信用合作股。没有专职班子和办事机构。我作为理事委员只出席过一两次会议,基本没有履行过职责,那时也不知怎样履行职责。
我社所在地属于离县城“偏避的近郊”,集镇小,断头路,经济流向不集中,组织资金困难。为改变这一面貌,经多方努力和各方支持,1985年8月,我社在县城购房45.6平方米,设立了服务部,是全市第一家乡镇信用社到县城设立的分支机构。服务部先后调来了3名职工,实行全天营业,既为城镇居民服务,又为进城农民服务。截止1987年6月,该服务部存款余额56万元,贷款余额26万元,分别占全社存贷款余额的43.41%和24.07%;此时,我社各项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6.6万元,增至129万元,是全区7个信用社中唯一存款超百万的社(当时的区叫区公所,是县政府的派出机构,条块管理多以此为辖区分设机构)。这是我在信用社工作10年的发展情况。
改革方面,1978-1986年这一阶段信用社改革的主要政策是:1979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行长会议对信用合作社“官办”体制弊端作了认真剖析。1982年12月,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重申信用合作社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提交的《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报告指出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把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1984-1985年进行了首次扩股工作,我社股金余额从10,098元,增至22,498元,比扩股前增加12,400元。
1987年6月,我调区信用社管理指导组工作。同年10月,又调县联社工作。先是从事职称改革工作,不久分配在业务组当负责人。这一年成立了第二届县联社,并开始设置内设机构,在信用社抽调10多人,设置了政工、业务、财务、稽核、保卫、办公室等组室,与农行信用合作股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动作模式。联社从信用社配备了一名常务副主任,主任仍然由县农行副行长兼任。
1990年前后,我县联社另址先后修建了办公楼和职工宿舍,并开始实行单独办公,内部组室改成了股室,在信用社干部中增配了副主任。1992年我市进行了撤区并乡镇工作,由县直管到乡镇。从此,农行开始通过县联社对信用社逐步进行比较具体的指导和管理。
1987年-1996年这一时期的改革,信用社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主要开展强化内部管理、整顿金融秩序的活动。在这一阶段,通过清股、扩股,密切了信用社与社员的经济联系,经营管理体制有了明显改善,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转变,各项业务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1996年6月,我市又实行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的5县1区,调整为4县3区(县级)。信用社机构也同步调整,我时任联社副主任,开始从联社领导层接触信用社改革之路。
1996年8月至2003年6月是信用合作社独立发展阶段。1996年8月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信用社按照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标志着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重新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社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步骤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按照合作制的原则进行规范,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1996年的改革启动了农信社以产权明晰为主旨的产权制度调整,初步形成了农村信用社自求发展、自我约束、自主决策的经营机制;基本理顺了农村信用社和央行及农行的关系。
2003年6月至今是信用社深化改革阶段。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度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这轮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成立农村信用社省(市)级联社;三是强化服务功能,要求信用社立足“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003年以来的试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较大变化;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目前,县级联社统一法人产权模式已经全面建立,“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劳动用工制度以及薪酬分配制度正在深化改革,内部运行机制正在不断完善。2007年11月,SC6000门柜综合业务系统在全省信用社开始陆续上线运行,2008年4月,信用社成功发行“蜀信”银行卡,科技服务手段的提高必将极大地推动信用社更快发展。各地联社和合作银行已经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信用社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向上市公司奋斗。
30年过去了,农村信用社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今天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现在的农村信用社和过去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堂”和“地狱”之别。我曾经工作过24年的某县信用联社到目前各项存款已达到24.6亿元,比1996年(因行政区划调整,所以以此年为基数)的7.2亿元增加17.4亿元,12年增长3.42倍;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7.2亿元,比1996年的5.9亿元增加11.3亿元,增长2.92倍,市场份额位居全县金融机构榜首; 2007年利润达到了1,493万元,比1996年的248万元增加1,245万元,增长5.02倍。特别是2001年,联社在新县城修建了漂亮的办公大楼,人们称它叫“白宫”。现在全县57个营业网点都有自己的明亮宽敞的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且全部达到了安全设施的标准要求,配置了监控系统。信用社各项业务、设施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家家吃的卫生水,用的自来水,户户烧的天然气,社社有了小澡堂,有的还有小菜园,小食堂天天都在调整菜品,改善生活,不会做饭的职工再也不用为做饭犯愁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职工收入的增加,职工个人基本上都买了住房,养汽车的也越来越多了。可以说,什么都变了。就是有一个没有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信合人背包服务的工作作风没有变。通过信用社的信贷扶持,一部分农民走向了富裕,一大批农民成了“大款”和“企业家”,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兴,金融活。正因为如此,农村信用社才有了生存发展的基础,才有了今天的兴旺发达。
改革开放使农村信用社换发了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我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将会更加完善,管理更加日趋规范,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将会愈来愈大。可以断言,农村信合事业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中广网伊宁9月9日消息(记者胡志坚 通讯员顾新勇)对于许多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来说粮票这个词已经显得很陌生了,但对许多曾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粮票这个词带给他们的除了感情复杂难以言表外,还有蕴涵其中的苦涩和辛酸,沉重和无奈。
一张张联系着千家万户的方寸粮票上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是国家在粮食匮乏,商品短缺的特殊年代里为全国人民吃饭问题而印制的粮食供应凭证,它关系着全家人的温饱。
从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粮食统购统销的命令到1993年全国取消粮食定量供应,在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共和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改革开放三十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束了票证时代,粮票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社会大舞台,但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粮票的收藏价值,社会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凸显。
伊宁市粮食局退休干部苏育恒是一位热衷于收藏粮票和各种票证的收藏家,目前担任中国收藏家协会新疆票证协会副会长。苏育恒收藏的粮票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史变迁。
苏育恒收藏粮票起源于1993年发生的一个偶然事件,那一年他接到一封从湖北寄到伊宁市粮食局的信件,信是一位素不相识的收藏家写给他的,他不知从什么渠道了解到苏育恒以前在伊宁市粮食局工作过,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粮票,便将这封信直接寄给了苏育恒。
信中写到粮票作为一种特殊的流通证券,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对于研究那段历史却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他希望曾在伊宁市粮食局工作过的苏育恒能为他提供一些已经作废的粮票作为研究使用。接到这封信后苏育恒给他寄去了一些已经作废的粮票。信寄出后,苏育恒却萌生了一个念头,新疆发行粮票38年了,已经发行了多套粮票,为什么自己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收集全套的新疆粮票呢?从那以后他开始四处收集粮票,同时又通过那位湖北的收藏家与全国各地的票友建立了联系,通过交流,购买和亲友的帮助,十几年的时间中他收集了几千张除海南省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行的粮票,而收集最全的就属新疆粮票了。
翻看那几大本厚厚的收集册,一张张钤印不同,票面大小各异,图案多样的粮票,仿佛翻开了一幕历史的画卷,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奋斗历程,新疆工农业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各项成绩都浓缩到这小小的粮票中,给人一种浓郁的时代氛围,小小的粮票世界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缩影。这其中有全国普通粮票,军用粮票、大米票、工种专用粮票,购油券,牲畜料票.........几千张各种各样的粮票和票证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新疆1960年发行的用公分做计量单位的粮票,而公分是长度计量单位,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收藏的粮票中,票面最小的仅有半市两,相当于现在的25克,最大的有5000斤,也就是2500公斤。粮票的尺寸有横式的、竖式的、齿轮式的,也有无图案且纸质极差的。在一些早期的粮票上,只在纸上用铅印了一些字,文革期间发行的还要加上毛主席语录。越往后期粮票印刷越精美,开始出现了各种风景名胜、民俗风情,其中有西藏的布达拉宫、陕西的兵马俑、广西的象鼻山,新疆的姑娘追等都出现在粮票上。粮票的版式也开始出现了雕刻和水印等版本,并有了防伪标识,大多数粮票上都盖有部门公章,有的还印有编号。
这些每个历史阶段发行的粮票上都带着独特的历史印记,经历了新中国粮票从流通领域到收藏领域的全过程,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7. 改革开放在农村30周年成就 越具体越好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变化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8. 中国历史上农业的三次改革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7.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9. 改革开放后三农问题重现的原因
分析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中国的“三农问题”,是指客观存在于中国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客观问题,这一些年来一直就只针对“三农问题”这个客观问题进行直接使用这个词汇,绝大多数情况基本上是把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类别来看待,并且是在针对这个具体问题上来如何解决。可是,从一个客观的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对“三农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且深刻地坦诚指出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一个怎样的一个过程,基本上都在回避这个敏感的话题。我个人认为,再如何去回避,总不是一个办法。本着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通过各自具体的分析,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
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巨大的社会变革,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阶段。一个是人民公社阶段,一个是分田单干阶段。
我为什么不把土改阶段到五六年这期间的时间不算,主要是有这么几个因素。平分地权,这在中国历史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曾经实施过。一个是通过了激烈的社会动荡之后,使得很多大土地拥有者被消灭之后的一种平分土地的事实。第二就是新的封建王朝一般在政权的初始建立阶段,也通过一个适当的法律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也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得一些农民获得了一定量的土地。在两千来年的中国封建时代,虽然平分土地的过程没有真正做到彻底,毕竟从缓和社会矛盾来说,还是做了一些的。至于最后土地的家庭保护和买卖,这则是完全的封建过程。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实施的土改,是完全彻底的,并且在相当层面上注意到了严格绝对控制土地的买卖和兼并过程。因此,历史上对于土地的平分,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也客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客观来看待中国历史的变迁。
而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全面推广实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是一种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的新的社会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五十年代末期在一些农村进入到一个极左的方式当中,但是从全国总体上来说,还是有别于苏联等国家的那种集体农庄方式的。这种新的社会方式,是一个以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社会管理方式。在管理结构上,是生产队、生产大队和公社的三级构筑。分配方式是多劳多得以队为最基本的分配的最基本单位。国家在管理过程中,基层政权的行政措施,往往是时刻都牵涉到具体的经济过程来实施的。从相当意义上来说,国家在具体的农村政权的管理过程,其所投入的部分与所获得的部分,是不对应的。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国家的重点,在经济过程中是要尽快奠定一个工业化基础。从整个社会总体过程来说,国家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将最大的积累,投入到新型国家的工业基础建设当中去。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用个人的好坏来评价,而只能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未来存亡的内外现实处境去思考这样的一个发展战略过程。
进入到这样的一个新的社会状态之中,一个是要尽快去服从战略的大局,尽最大能力去支持工业基础的建设过程。第二就是基本上依靠自力更生的奋斗过程,从一个落后的农村状态,尽快进入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过程当中去。这样的战略进程,表现在中国农村的经济关系,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剪刀差”。表现在社会相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就是中国的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三大差别,除了国家战略一时还不能去解决这个问题之外,也应该客观承认这个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历史长久的遗留问题,是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才能逐步解决的。
比方说工农差别,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主要还是建国之后基本上形成了这个明显的差别关系的。主要体现的地方,一个是收入水平上,一个是社会保障上。在其他政治方面,工农之间是没有本质上差别的。而另外两个差别,在历史上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存在,是一时还不能彻底解决,只能是通过国家政策,尽最大力量在限制这个差别。
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基本上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垂直有效系统,在相当程度上通过户籍关系和粮食供应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在控制农村劳动力的随意流动和迁移。这样的一种国家管理方式,我们今天认为是不妥当的。可是,在那样的一个历史现实中,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一个国家管理措施,它是很有效的,是需要服从国家战略需要的。
以上这些特征,表现具体的过程我们可以举出几个。(湖北地区)
比方说国家计划征购的粮食,稻谷才九分钱,而城市供应的大米的价格是一角五分。类似其他农作物的收购价格,国家制定的是比较低的,这是客观现实。当时,人均水田大约也就一亩左右,按照每亩一七百斤计算(双季稻),假设人均留用七百斤,征购一千斤,从国家那里所获得的收入才七十元,确实是很低。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副业生产,但就农业收入这一块来说,能获得的收入从土地种植上所获得的收入,很难超过一百元。因此,说那个时候中国农民生活很富裕,这是不太现实的。那个时候,一般农村家庭平均都是四个孩子左右,而城市家庭基本上是平均三个孩子左右。总体经济生活中,就城市和那个城市靠近的农村地区来对比,生活水平大约要低百分之三十左右。偏远地区的农村,还要低。
另外,对于农村这样的一个集体经济及国家管理模式,因为各自的状态不同,其集体经济之上管理所对应的社会群众的生活也是不同的。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
第一个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最直接的首要因素,过去历史中这往往是很关键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其实也包含着这方水土养育的人们的情感特征和心理因素,是长久和有着巨大影响的。相对而言,自然因素优越的地区的人们,其反应的敏捷程度要高一点。自然因素恶劣地区的人们,其反应的敏捷程度要显得迟缓一点。
第二个是集体经济的组织条件。这一点,在后来的新的形式下的集体经济中,是表现得极其重要的。一个好的集体组织,可以最大限度里克服不利的客观条件,去调动和组织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去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而那些集体组织关系很差的,则往往是使得问题愈加复杂,使得向前跃进的过程变得愈加困难。也就是说,集体经济这种模式,对于集体的组织要求是有一定条件的。当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形成的时候,如果其对应的组织不能适合和对应着这个新的组织方式,则反而使得经济生产的过程变得很是被动。
过去,我们一些文章在介绍某地某社队农村社会现实如何如何差的时候,往往都是在回避一个最直接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地区的集体组织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很差的。表现在五十年代末期的一些事实,很多过程往往就是一个极端主义行为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前程而不顾客观事实,在一个虚伪的多么亮堂的过程中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这种极端主义行为,本质上是利己主义者,表现形式不是极左就是极右。我们在分析五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中国社会中一切的不良的社会现实在任何地方和时刻的严重错误表现,基本上都是由这些投机的极端主义的利己者所造成的。只是因为时代环境变化了,这些投机者的表现方式不断变换而已。
第三个就是区域条件。不同农村地区,由于自己所对应的区域条件不同,其发展的模式和速度也不同。也就是说,从过去到现在,中国社会在国家大的政策上推行一种积极典型的时候,往往很多时候是疏忽了农村地区各自不同的区域条件这一点。比方说现在很典型的华西村,虽然是成功了,一些原则和精神还是应该认真学习的。可是,作为华西成功的过程,是不能随意在全国范围内来推广的。这种区域条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所有关心中国“三农问题”的人必须认真结合具体的现实来具体研究的。
比方说小岗村,在一九七八年之前的经济落后,我们是不是应该首先想一想,从生产队到大队、公社、县等,他们这一系列关联的组织是不是合格的。也就是说,就小岗村自己来说,当时的那个组织是不是没有能力带领广大农民进行发展的能力。还有就是其区域性的特点是什么,关联的自然条件如何,这些是不是也应该好好讲一讲。至于这个自然条件及历史因素所形成的民风,对于小岗村的具体表现如何?这些至今都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明,这样所树立的典型过程,就从学习的方面来说,有意义吗?
在有了以上一个基本的现实基础上,我们再来进一步分析“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
首先是农业问题。
因为农业问题,是一个经济基础的问题。可以说,因为上述三个因素,使得中国农村的发展在七十年代末期,也是很不平衡的。那么,对于那些已经基本上完成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地区来说,分田单干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倒退的过程。而那些落后的地区,各自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很多反而是更需要集体的这种组织方式才能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从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点上来说,对于一个地少人多的中国,后来的变化是推迟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更大发展。
第二个是农村问题。
七十年代末期,虽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是那么均衡,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集体积累。在能分则分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是当时那个条件没有办法分的。比方说铸造厂、砖厂等这样的集体资产,并不像土地那样能进行分割。
全国范围内分田单干的时间,大约是从一九八零年开始的,这个过程前后大约用了一到两年的时间。对于分田单干,在当时中国农村震动很大,当时就有很多人表示了怀疑和反对。可是,一个强制的过程,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快速地进行了。而当时分田单干之后,集体经济的基础虽然没有了,但是这个形式上的组织还是或多或少留有一些资产和资金的。因此,从当时客观上来说,过去集体经济的那个管理惯性,还是在一个短时间内起着作用的。
另外,那些还存留的过去集体经济的财产,先是一个承包的关系,使得一些农村基层政府的维持所需要的经济支付还是有的。这之后,通过逐步的侵吞和变卖,当一切都彻底成为一个空壳的时候,这个基层政府在财政保障在国家无能为力来全部支付这个膨胀了的欲望的时候,就必然要使得基层的政权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去盘剥农民。这个时候,农村问题就必然要出现。
挖根是八十年代初期形成的,而断根之后膨胀其欲望的,则是九十年代初期。一个没有基本经济保障而膨胀了欲望的基层国家政权,能不通过各种黑手去使得农村问题变得如此险恶吗?
第三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农民生计问题。土地耕种面积与人口的压力,在一个极端经济很不发达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农业生产过程所形成的经济能力,必然是很差的。同时,那个不断膨胀了的欲望,又在通过社会各种渠道一同压向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他们能不陷入到一个生计困顿的过程当中去吗?
国家现在是暂时通过自己的部分承担,在一个范围内适当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这不是一个长久可持续的过程。因为这样的方式,只能是使得国家越来越负担沉重。
10. 十7大30年改革开放中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性
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确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既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纪念,也是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必须始终紧紧抓住这个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摁下红手印,毅然实行“大包干”。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探索勇气,受到党中央尊重和保护。势如破竹的改革历程首先从农村起步、率先在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形成不可阻挡的滚滚洪流。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召开中央全会,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部署农业农村工作。
30年来,党中央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先后发出10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密集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这一切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这是农村体制改革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的30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确立;粮食等农产品流通全面放开,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扩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着手构建……
这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的30年:我国粮食生产先后跨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4个台阶,创造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迹。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这是农村经济日益繁荣的3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479万;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的30年: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566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放眼30年改革开放全过程,回望30年风雨兼程不凡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壮丽恢弘的农村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不但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且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任务仍然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