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理什么最出名
大理最出名的东东是“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贰』 大理哪个地方最美
大理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治州。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这里是云南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诏、大理国的都邑,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理古城、三塔寺、蝴蝶泉等文物古迹享誉中外,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的自然景观久富盛名,构成了秀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明朝洪武年间修建并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镜水环境优美,古朴典雅生意盎然,并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元世祖平云南碑、苍山神祠、佛图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等文物古迹,纵贯了唐、宋、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大理作为数百年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人名流荟集,史籍文献甚丰。加之在当地占主要地位的白族人民,文化素养历来较高。因此,明、清以来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历代以来人才辈出。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东南亚文化及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白族人民从服饰、住居、婚嫁、信仰、习俗以及庆典节日,都充满着独特的民族情趣,这些浓郁的民族风情,增添了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氛,更加增添了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大理风景名胜区包括:苍山洱海、石宝山、鸡足山、巍宝山、茈碧湖温泉五个景区
苍山洱海风景区由气势恢弘的苍山、秀丽的高原明珠洱海及山海之间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田园风光构成。苍山洱海风景区孕育、沉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有突出的南诏大理文化、独特的本主崇拜、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民间传说。其间有世界知名的唐代三塔、蝴蝶泉、南诏德化碑、三月街、喜洲白族民居等文化景观,还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景观、独特罕见的天气景观、地质景观等。苍山洱海风景区集数顶桂冠于一身,涵盖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最佳魅力城市等。
巍宝山风景区位于大理市南50公里的巍山县,主要由全国闻名的道教名山巍宝山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古城组成。巍山是南诏历史的发祥地,巍宝山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数十座道观古建筑,其中青霞宫、长春洞、培鹤楼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进入景区可感受到浓厚的道教文化和传统的彝族风情。巍山古城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城池格局和古街巷、古民居风貌,延续了较好的民族历史文化生态。
石宝山风景区位于大理市北135公里的剑川县,由石钟山石窟、宝相寺和海云居三个游览区组成。景观类型以石窟雕刻、宗教古建、丹霞地貌和森林景观为主。石钟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造像雕刻艺术闻名国内外。以宝相寺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依山附崖,险中见奇,被誉为“云南的悬空寺”。石宝山地质属第三纪层,石质为红色砂岩、砾岩,风化球状的砂岩形象独特,被誉为“石宝”。在此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展示了风情浓郁的白族歌舞和独特的白族文化。
鸡足山风景区位于大理市东60公里的宾川县。鸡足山是我国的佛教名山,与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齐名,在东南亚一带影响较为深远。以雄、奇、幽、秀的山岳风光、丰富的植物景观和浓厚的佛教文化而闻名,其中以“绝顶四观”和“八景”最为著名。主要景点有金顶寺、伽叶殿、祝圣寺、佛塔寺、九莲寺、华首门、玉龙瀑布、空心树、杜鹃长廊等。
茈碧湖风景区位于大理市北70公里的洱源县,以地热温泉和高原湖泊景观为主。湖区面积8平方公里,湖面如镜,明净清丽,湖上除领略湖光山色外,可看水花树奇观。湖北有环境清幽的梨园,仿佛世外桃源。湖周围有星落棋布的温泉,丰富的温泉休闲疗养服务给风景区增添了较大的吸引力。
『叁』 白族的简要介绍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据文献记载,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此外,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区。
(3)白族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白族节日
1、三月街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是个交换场所,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
2、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3、绕三灵
白族绕三灵,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白族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白族群众性歌舞。
白族绕三灵起源于唐南诏时期,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滇中琐记》也有所记载。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
『肆』 白族文化和彝族文化的相同点
都属于西南少数民族,他们的信仰,习俗有好多相同之处
『伍』 少数民族介绍:白族,彝族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焚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
白族的先民,史称“滇焚”、“叟”、“爨氐”、“白蛮”、“白人”、“民家”等。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僳僳族称之为“勒墨”。本族自称“焚子”、“焚儿子”、“白尼”、“白伙”,意为焚人或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有居民生息繁衍,过着半穴居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同内地关系日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向这里大批移入汉民,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这里。东汉时改属永昌郡管辖。唐朝在此设立姚州都督府。后建立了以彝、白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又于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为主体“大理国”,并与宋朝以臣属关系相处。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前,白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封建地主经济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在一部分山区尤其是高山地区,还保持着封建领主制、奴隶制以至原始公社残余。农业是白族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在封建地主经济地区,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60%~80%的土地,而人口占90 9/6以上的农民只有20%~40%的土地。70%以上的农户沦为贫雇农。地租剥削一般占收成的五、六成,多达七八成;高利贷、雇工剥削也很严重。商业资本比较发达,先后出现一些进口洋纱、洋货和出口石磺、黄丝、猪鬃、茶叶的商行。白族商业资本是在地主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又把商业资本转化为土地资本,集中大量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白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白族主要聚居的大理中心地区,采取与汉族地区相同的方式,于1953年完成了民主改革,并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残存着封建领主制的沪水、六库等土司统治的白族地区,采取和平协商方式完成民主改革。在碧江、福贡等人数不多和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白族地区,没有把民主改革作为一个运动来进行,而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完成某些环节的民主改革任务。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州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自治州首府下关市,由建国前的一个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滇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全州建立了电力、机械、汽车修配、化工、造纸、纺织、皮革、制荣等工业部门。1990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33453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3369万元,农业总产值191162万元;全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11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元。全州各乡镇都通了汽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白族人民已经有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教授、作家、医生和各类科研人员。建国以前蔓延很广的血吸虫病,已基本得到防治。现在白族地区已出现了生产一年比一年好,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的繁荣景象。
文化艺术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工程。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经久不圮。它们都出于有名的“剑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艺术造诣很高,元明两代王朝政府所取的高艺漆工,大都从云南挑选;大理国的漆器传到明代,还一直被人视为珍贵的“宋剔”。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帝国主义盗走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画家张顺、王奉宗的杰作。它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用连续的短画形式精妙的描绘出来,生动优美,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张盛温创作的“大理画卷”,被称为“南天瑰宝”。该画全长十丈,一百三十四开,以“护国人王经”为主题,画着六百二十八个面貌不一样的人像。笔法精致娴熟,工巧细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民间流传的《创世纪》长诗,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会“天下顶太平”、“不分贫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平等生活。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日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根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所??载,南诏时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庙、西洱河等记》的历史著作。大理国时期也有《白史》、《国史》,都已失传,仅《白史》片断散见于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虽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书的蓝本。根据史籍考订洱海地区历史的,有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郡大记》,该书为另一白族学者李元阳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在总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汇集了记载云南的书籍61种,编为《云南备征志》2l卷,取材广泛,体例谨严,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闺黎”,所以又??名“阿阉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火把节”是另一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预祝五谷丰登、人富兴旺的活动。这天晚上,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有全村公共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以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等节日活动。
历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彝族: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歌等。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黄片,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子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手。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的月琴.受到热烈赞扬。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
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作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
彝族的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和乐器。
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从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类场合中演唱,气氛较为轻松随意;“雅”是一种独唱山歌,演唱者一般为男女青年,多为触景生情;“左”是一种婚礼歌,在举行婚礼大夜晚,由主客双方各出两名歌手边舞边唱;“格”是一种悼念死者时或祭祖活动时演唱的合唱歌曲,一人领唱,众人学唱,歌词由领唱者即兴创作;“毕”是指彝族毕摩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歌,我们称之为宗教音乐,以与“俄”进行区分。音乐则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子音乐,其中也各有许多曲调。此外,还有多种乐器:月琴是彝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弦普遍为两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象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玛布”是彝族独特的乐器之一,其吹奏特点是利用鼻孔吸气,让鼓腮连续不断送气,可模仿婴儿啼哭,鸟雀鸣唱;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风俗习惯: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房"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陆』 急需!!!!!白族资料!!!好心人来帮帮我吧!!!
http://ke..com/view/2747.htm
【民族简介】
白 族
B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史称“滇焚”、“叟”、“爨氐”、“白蛮”、“白人”、“民家”等。
纳西族称之为“那马”
僳僳族称之为“勒墨”
白族共有人口159.4万人(1990年),其中云南有134万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本族自称“焚子”、“焚儿子”、“白尼”、“白伙”,意为焚人或白人。
【民族概况】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焚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已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善于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
【民族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有居民生息繁衍,过着半穴居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同内地关系曰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向这里大批移入汉民,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这里。东汉时改属永昌郡管辖。唐朝在此设立姚州都督府。后建立了以彝、白族先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又于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为主体“大理国”,并与宋朝以臣属关系相处。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前,白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封建地主经济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在一部分山区尤其是高山地区,还保持着封建领主制、奴隶制以至原始公社残余。农业是白族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在封建地主经济地区,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60%~80%的土地,而人口占90 9/6以上的农民只有20%~40%的土地。70%以上的农户沦为贫雇农。地租剥削一般占收成的五、六成,多达七八成;高利贷、雇工剥削也很严重。商业资本比较发达,先后出现一些进口洋纱、洋货和出口石磺、黄丝、猪鬃、茶叶的商行。白族商业资本是在地主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又把商业资本转化为土地资本,集中大量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白族人民在中国领导下,先后完成了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白族主要聚居的大理中心地区,采取与汉族地区相同的方式,于1953年完成了改革,并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残存着封建领主制的泸水、六库等土司统治的白族地区,采取和平协商方式完成改革。在碧江、福贡等人数不多和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白族地区,没有把改革作为一个运动来进行,而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完成某些环节的改革任务。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州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自治州首府下关市,由建国前的一个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滇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全州建立了电力、机械、汽车修配、化工、造纸、纺织、皮革、制荣等工业部门。1990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33453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3369万元,农业总产值191162万元;全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11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元。全州各乡镇都通了汽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白族人民已经有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教授、作家、医生和各类科研人员。建国以前蔓延很广的血吸虫病,已基本得到防治。现在白族地区已出现了生产一年比一年好,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的繁荣景象。
【文化艺术】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工程。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经久不圮。它们都出于有名的“剑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艺术造诣很高,元明两代王朝所取的高艺漆工,大都从云南挑选;大理国的漆器传到明代,还一直被人视为珍贵的“宋剔”。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帝国主义盗走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画家张顺、王奉宗的杰作。它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用连续的短画形式精妙的描绘出来,生动优美,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张盛温创作的“大理画卷”,被称为“南天瑰宝”。该画全长十丈,一百三十四开,以“护国人王经”为主题,画着六百二十八个面貌不一样的人像。笔法精致娴熟,工巧细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民间流传的《创世纪》长诗,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会“天下顶太平”、“不分贫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平等生活。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曰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根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所载,南诏时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庙、西洱河等记》的历史著作。大理国时期也有《白史》、《国史》,都已失传,仅《白史》片断散见于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虽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书的蓝本。根据史籍考订洱海地区历史的,有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郡大记》,该书为另一白族学者李元阳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在总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汇集了记载云南的书籍61种,编为《云南备征志》2l卷,取材广泛,体例谨严,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民族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柒』 云南有哪些比较出名的私宅建筑
云南是我国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孕育出了很多风水宝地,而且在古代也有很多的富豪在这里诞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座来自云南富豪的建筑,是一处真正的私宅,到现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却依旧保持原貌,一起来看看吧!
在经历了历史的长河,严家大院依然在巍然屹立在这里,它就像是一本厚厚的书,在向我们诉说着房主人的生平和自己经历过的历史。让你百读不厌。好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先聊到这里,欢迎前来评论!
『捌』 最受欢迎的省份的人
NO.1北京
北京作为我们国家的首都,我想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要去领略下我们首都的美好,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故宫紫禁城、八达岭长城等名胜古迹。
天安门位于首都北京城的中心,帝都的心脏,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门楼。哪怕你只是从长安街坐车路过天安门,都能感受到它的威严崇高。
故宫之美,不单美在它无以伦比的建筑和它留下的珍贵古玩,更美在那里曾经住过的人、发生过的事儿,深宫里的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故事还在,到故宫去,就是为了去寻找紫禁城沉淀的600年记忆。
“来了大北京,必须逛故宫”
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修建八十余年,山峦重叠,形势险要,长达1300多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迄今为止,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达岭长城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是国内外游客到北京必去的景点。
“八达岭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NO.2浙江
浙江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每年最火旅游地它必上榜。而且它的特产更是超级有名,不管你是吃到粽子、说到古镇还是看到观潮,都能想到它的存在。这里有着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乌镇、风光秀丽的西湖、天下第一水秀的千岛湖等旅游景点。
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也是一座有着6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 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出江南水乡古镇的无穷魅力。
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杭州西湖作为世界上少见的持续千年经久不衰的盛景,与其说是大自然的恩赐,不如说是人类文明的凝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闻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西湖。所以说,到杭州,必不可少的得去逛趟西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杭州美,最美是西湖
千岛湖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后花园,景区内碧水呈奇,千岛百姿,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佳绝,且因拥有一千多座小岛而得名,并被台湾游客和媒体评为台湾市民赴大陆旅游的三大热点之一,与北京、长江三峡齐名。
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
NO.3云南
云南,一个适合带上相机去慢游,在胶片时光里感受旅行意义的治愈地方,有古城、高山、湖泊、湿地,更有纳西烤肉、过桥米线、蒸汽石锅鱼、白族酸辣鱼等数不清的特色美食,还可以感受纳西族、摩梭族、白族、傣族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
香格里拉是寻梦者最久远的梦境,是离去者最终极的回忆,是向往者最永恒的秘境......这里的天空,据说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是一种来到世界尽头,又或是找到了最终归宿的感觉;在这里人的灵魂好像都可以在深邃和蔚蓝中得到安抚。
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昆明石林以其雄、奇、险、幽的地貌风光独树一帜。石林是大自然恩赐于人类的超然艺术杰作。一座座石头拔地而起,一派波浪翻滚的景象。仿佛神宫般的石林,峰回路转。昂首望空,时而疏朗,时而压抑,一座座石峰像一根根石柱似的在争奇,又像比美。石林以旖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相辉映,构成了一道神奇的风景线,成了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神秘之地。
玉龙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壮美的风景雪山,唐朝南诏国异牟寻时代,南诏国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庙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辉。拜山朝圣者不绝于途。当你沿此旅游线深入其中,雪山会展现给你奇花、异树、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无限风光,还有那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会让你一路留连忘返。
大理洱海,山水相依。大理的自然风光,最具特色的就是由山、水相依相伴所组成的各种景观。而这里所说的水,指的就是洱海。来大理旅游,无论如何都应该到洱海边去看看。
泸沽湖的湖面非常清澈,当你去体验它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水的清澈。相信看过《亲爱的客栈》这档综艺节目的小伙伴们,一定非常喜欢这里,如果去到的话,你可以在那里喝小伙伴们拍拍照,轻松就能拍出唯美的网红照。
『玖』 古代江西人迁移贵州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著名的乞活军就是这个时期诞生的,听着名字大家伙就知道这帮人,就是为了活下去而组成的一支流民部队,他们不是官方招募,不是民间自发。他们有士兵,有老百姓,也有丢了土地的官吏,但说道底,他们就是一帮子丢失了身份的无根之人。但战斗力极为强悍,只为乞活而已。
那么老朱瞅着也不是个事,但也没有办法,用兵你就得这样,不然还能咋样呢?
当拿下云贵这些地的时候,毕竟这里经过了战乱,这就得休养生息不是,所以他就把这地的税务放宽了不少。
那么江西人一瞅,自己的地和这里的地税务那可不是一般的轻,所以大家伙这就从江西往这块迁移。
再加上,老朱用兵征战的军卒也留在当地,总数大约是213108,说是军人他也是农民。结果就是在贵州这块留下了屯堡文化。
除了这些个军屯之外,还有不少的商屯,民屯,这里边有很多都是江西人。
『拾』 关于少数民族的民俗传统(不一定是节日)
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
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
和优秀作品。
保安族介绍
有人口
12212
人。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县。“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称,历史上曾被称作“回回”、“保安回”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保安族。保安族有本
民族的语言,
无文字。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大多数人通晓汉语。
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家庭生活习俗及社会等方面与当地回、东乡等民
族大体相同。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牧业和手工业。很早就会冶
铁的保安族,有着高超的制刀技艺,他们制作的腰刀,锋利耐用,精致美
观,在当地各族群众中享有盛名,被称作“保安刀”。
藏族介绍
有人口
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
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
"
博
"
,生活在这里
的藏族自称
"
博巴
"
。素有
"
世界屋脊
"
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
要聚居地,在现有
13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
9
5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
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
两岸。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有自己的语
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达斡尔族介绍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
和渔猎业的民族
--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有
121357
人。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
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
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族长期
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
鄂温克语。
"
达斡尔
"
是达斡尔族自称,
"
达斡尔
"
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
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朝鲜族介绍
有
1920597
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
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的先
民,
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最早迁入定居的一批,
距今
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关于朝鲜语的系属问
题,中国学术界尚未定论,但多数倾向属阿尔泰语系
.
拉祜族介绍
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
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拉祜族源于古代氐羌系统。
清代文献中被称为
"
倮黑
"
。
自称拉祜,
意为用火烤吃老虎肉,
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曾是一个狩猎民族。
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
式定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大多数人通汉
语和
傣语。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后
来,在原有的字母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推广使用。
高山族介绍
现有人口
40
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余
3000
多人,散居大陆
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
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高山族以稻
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
。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黎族介绍
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东方、
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县
和
乐东、琼中、保亭黎族苗族
自治县。黎族以农业为主,属稻作犁耕农业文
化类型,兼有狩猎、捕鱼、采集和林业等多种经营。黎族由古代越人发展
而来,与
"
百越
"
的一支骆越关系更为密切。历史上黎族有
"
(亻孝)
"
、
"
杞
"
、
"
本地
"
、
"
美孚
"
和
"
赛
"
自称。在宋代以后,黎族的名称被普遍使用,
沿至今日。
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
没有本民族文字
,
建国后逐
渐通用汉文。黎族是最早的纺织先民
哈尼族介绍
现有人口
1253952
人。
绝大部分集中聚居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
地带。哈尼族自称很多,有“哈尼”、“卡多”、“(亻爱)尼”、“豪
尼”、“碧约”、“布都”、“白宏”等。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
族。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20
世纪
50
年代为其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哈萨克族介绍
有人口
1111718
人。
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
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
部分地区。哈萨克族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的“乌孙”。“哈萨克”这一
族称最早见于
15
世纪中叶,
是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操突厥语的一些游牧
部落。“哈萨克”这一族称一直沿用至今。据民间传说,意为“战士”,
或“白色天鹅”。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属
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
珞巴族介绍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
"
珞巴
"
是藏族
对他们的称呼,意为
"
南方人
"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
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
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赫哲族介绍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
4245
人,
主要分布在
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
3
个民族乡。赫
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
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
历史上曾有
"
黑斤
"
、
"
黑真
"
、
"
赫真
"
、
"
奇楞
"
、
"
赫哲
"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
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
"
东方
"
及江
"
下游
"
的人们。赫哲语属阿尔泰
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有不少语汇与满语相同。现在
4
0
多岁以下的赫哲
族人已不会说民族语,通用汉语。赫哲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过去曾信
仰过萨满教。
基诺族介绍
现有人口
18021
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
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
基诺民族乡,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基诺”是民族自称,
过去汉语
多音译为“攸乐”,
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
民族”。
1979
年经民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
55
个民族。由于多种原因,
基诺族的社会发展较为迟缓,
直到
50
年代初期,
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
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是其传统的耕作
方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相信万物有灵。基诺族
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
*
刻竹木记事。
典型的民族服饰是砍刀布和尖顶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