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的高考要求中的数学文化是什么内容
2016年月8号,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2016]第179号文件《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对数学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
这一文件的公布,是从考试命题的角度第一次非常正式地明确要求要把数学文化渗透入数学试题,那么未来高考数学命题肯定会遵照执行,定会有所体现。但数学文化我们虽然提了很久,但如何在数学试题中体现出来,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也是比较陌生的。因为数学文化本来是个笼统的概念,传统意义上“文化”在文科中出现的较为普遍,在文科试题的命制中是很容易做到的,而数学是逻辑科学,是思维的科学,如何把“文化”渗透其中,实在是摆在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从今日起,笔者将陆续写出一些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文章,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期望抛砖引玉,激发老师们积极投入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来。
什么是数学文化?
什么是数学文化?学过几个数字,买菜卖菜会算个帐,在民间就会理解为有些文化了,是数学方面的,当然也会理解成有些数学文化了。这种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可能是最狭义的。
有些人,包括一些教了一辈子数学的老师,对自己教的内容都不信,认为学生毕业后用不上所学的数学知识。那按照这种观点的话,可以推知学生学了十几年的数学,最后都是一批没有数学文化的人!说的再难听点,凡是不从事数学工作的都可以称得上数盲了。难道数学知识是数学文化的全部吗?难道教的勾股定理、二项式定理等等这些具体的内容是数学文化,一旦忘掉,在学生身上就什么都不剩了吗?就没有数学文化了吗?应该说,把数学文化等同于数学知识也是一叶障目。
那到底什么是数学文化呢?谈论任何事物,都要首先搞清它的定义是什么。要理解数学文化,我们先从字面把它拆解开来,从字面上来讲,“数学文化“应该是”“数学的文化”,所以数学文化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数学的,有数学特征的。因此要理解数学文化,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里,里面说“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天成”,这里“文”字指“纹路,色彩”,引申为事物的“道理(结构,秩序等)”,“化”就是“变,改变”,“使……变成……”,这样“人文化成”可以解释为:用人文的道理来造就人的世界,也就是说“文化”指的的是用人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对象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
由古人对文化的认识我们可以推得数学文化的定义:用数学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人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文化不能单纯理解为一个名词,比较恰当地应该理解为一个动词,它重在“对人的数学教化”,包含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人(事物)数学化”,也就是让人(事物)具备数学的属性,也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世界。二是“数学化人(事物)”,也就是用数学的知识去改造人(事物)。可能这种描述有些抽象,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十个苹果放在盘子里,又加入五个苹果。这个生活现象可以抽象成“10+5=15”,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是使得这个事情数学化,也就是“人(事物)数学化的过程”。
如果某人学会了这种数学抽象,学会了这个数学的本领,那么再遇到十只羊在羊圈里,又跑进了五只羊,那么他能马上就能计算出是15只羊。试想,如果不具备这种数学的本领,那么他只能大眼瞪小眼,晕晕乎乎了。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人(事物)”。
“数学文化”既然是一个过程,因此如果在高考命题中要渗透“数学文化”的话,它的立意应该就在“数学化人”与“人数学化”两个方面,只要能够体现出这两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就可以看成是体现了数学文化。
例如:已知车跑的路程越远,消耗的油越多,请你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题目就考察学生“事物数学化”的,就能从答案中看成学生是否有数学文化,这个题目就是渗透了数学文化。
再如:你现在已经学习了直角坐标系,已经对直角坐标中点的坐标非常清晰了,那么请你给出斜坐标系下点的坐标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题目需要学生去类比直角坐标系得出斜坐标系,这个过程就是考察学生能否用数学的本领去解决未知的领域,就是对“数学化人”的考察。这个题目也可以看作是渗透了数学文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倡把数学文化渗透到试题当中,但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就是简单地把一个古文数学材料中的一段话搬过来,整合到题目中就是体现数学文化了。前几年全国卷有一个题目,就是把九章算术的一段古文拿过来,然后再用白话文解释一番,事实上解题中没有几个学生去看那段古文,大部分都是直接看白话译文,看完白话译文就能马上做题。试问“这段古文除了给人感觉很酷外,还有多大的用处呢?”。当然,这种方式可以理解成是把传统中华文化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但笔者认为这种方式是一种拼盘式行为,它渗透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考察的是日常教学中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结合的情况,但数学文化(以数化人与人数学化)的渗透不够。提倡对数学文化的考察,需要编制出能考察“过程”的题目,这需要命题专家潜心琢磨。
理解数学文化,就要从“过程”的角度去理解,无论是命题者,教材编写者,还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都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尤其是新课标修订者和新教材编写者,更要重视。以马上要面世的新教材为例,如果所选题目还是以前风格,所选例习题不能体现数学文化的过程性特点的话,那么其成功性与否就值得怀疑。那局面将是“高考命题者说一套、教材编写者自成一套、课标又一套”,这三套将会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
㈡ 高考数学怎么提分
首先,巩固基础!把主要的知识点,再温故一下!其次,巩固提高回!把所做的试卷全部拿出来答,错过的题做入错题本,重复做,这个很重要,错题本是每次考试都应该拿出来看看!最后,要整体把握!针对每个模块的重点,大致浏览复习一下!!祝你成功哦!
㈢ 高考的学习方法 数学英语文综怎么提 详细 。。。怎么样的学习计划合理
1我对自己的要求:选择题不择手段,大题不假思索
即选择题要灵活,方法要巧,能排除就排除,能用特殊值就用特殊值。大题要熟练,看到题目马上有思路。这个一是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熟练,二是要求做大量的题并且善于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选择题来说,不择手段做出来的题,要在考后用通法彻底弄懂。解答题我还是喜欢把相同、相似类型的题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好多秘密。
2基础一定要扎实。这个只要你听老师的话就一定没问题。填学案别眼高手低,基础知识梳理一定要耐心认真的写;上课别因为简单就不听,里面包含了很多易错点,别高估自己以为自己不会错;同时老师讲解的基本方法也是做解答题的基石,所以数学课也要做笔记,而且我的数学笔记是我最好的笔记之一;公式定理一定要背过,到了二轮、三轮复习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数学瓶颈竟然在公式上,很可笑也很可惜,所以跑操之前的、熄灯之前的三五分钟,背背公式吧。
3限时练习。因为我数学考试常常前松后紧打不完题,所以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平日练习当考试,限时、规范;考试当练习赶作业,稳准狠。
4研究答案,规范作答,得全步骤分。会的题要通过规范作答必须得满分,不会的题也要通过写出基本步骤尽量多得几分。
5考试时,统筹安排,顾全大局,勇于舍弃。要做好时间安排。对我来说:选择填空30~45min,大题基本上10min一个题,如果某个大题三分钟没思路我就会跳过——但不是放弃。做完我拿手的导数题我会再回头啃它,而且几乎每次一回头我就有思路了。如果一次回头不行就多回几次。
6做题时要精神高度集中,保证思路始终如一的清晰连贯。对我来说,稍有一点恍惚,就会把7+3算成8,这也让我要求自己,稍一觉得恍惚就要回头检查。
7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结束之后,我的纠错本已经覆盖了数学全部章节的大多数题型,也就是说对一般的题来说,“会”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在套题拉练中总有失误失分。这时候再一一纠错有点不值得,我就有选择的纠错,如果是新题型就整理在纠错本上。然后卷子都留着,粘成一摞,失误的错处狠狠地标出来,每次套题拉练之前都看(因为每次拉练都必须当高考),考完反思时也会看,要结合以前的错误进行进一步反思。到一模考试的时候,整张卷子那个地方容易出错我都了然于胸。一模考数学那天,从迷迷糊糊的午休到下午发数学卷子,我把易错点在脑子里过了不下五遍,考试时到了那个地方就特别注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只盯着曾经错过的地方,因为错误是防不胜防的,这个参见第6条。
6月7号考完数学,我觉得考砸了,哭了一场,但从高考成绩看,我的数学居然是发挥的比较好的,所以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这场考试。首先我高中三年一直非常重视数学,作为一名文科生,我一直非常热爱数学。高三的时候,我对数学的期望值最高,花在数学上的时间也最多,基础牢,练习也落实的很扎实。其次,高考时,平时总结的答题策略,在考数学时是应用的最好的。选择题30分钟,最后一题我不会,我果断放弃,猜了一个。不是瞎猜,我数了数前11个选择题,有3个A,3个B,3个C,2个D,最后一题我当然猜D,靠后对答案,果然是。做完选择填空,刚好45分钟,其实我对自己并不太满意,因为这是我最慢的速度了,这意味着后边的大题必须10分钟一道绝不能拖拉。开始做大题后我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立体几何我就卡住了。好在平时拉练我立体几何必卡,一定要第二次看才攻克,所以这次我也没有慌,还以为只要先跳过等会就能把它拿下。然后是数列题,第一问并不难,但是有点绕,在考场那个紧张的环境下,我好长时间都没理清楚,到了该放弃的时间了,我的感觉告诉我,在坚持一下就好了,然后我就坚持做到最后,花了至少20分钟才搞定。这个时候我就有点慌,又回头去看那个立体几何,又纠缠了5分钟,还是没思路,嗯,更担心了。这时候脑子里什么都想了,首先想北大去不了了,然后想考砸了是不是要复读啊,还想其他人应该做的很顺利吧……但是没办法,必须逼自己别乱想,继续做。导数题好像比较变态,跟平时做的不太一样,所以虽然这是我的强项,但我还是做的不顺利,到最后得数算不出来,我就扔下了。因为我想剩下的时间解析几何至少要做一问,立体几何也必须拿下。又回头看立体几何,还是没有确定的思路,就是说有想法,但不敢贸然下笔,因为那个定理平时很少用。只好继续做解析几何。第一问很顺利,这时候还有15分钟。于是想立体几何绝对不能空着,那样我数学就完了,然后我就很勇敢的回头把那个不成熟的想法写上了,感觉整个立体几何都像是编上的。还有时间,我把解析几何第二问做了一半。收卷的时候我想,太遗憾了,如果有时间,也许第二问我就能做出来了。
整个考试过程比较失败的地方就是胡思乱想。一模考试的时候我心态特好,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要相信你的数学就是最好的,不要管别人翻卷子比你翻得快,他们翻卷子是因为不会做”,整个考试过程我都很沉着,很稳。高考的时候,忘记这一茬了,有点自乱阵脚。
给我增分的地方有1选择题最后一题勇于舍弃,并且有技巧的猜答案2蒙上的那个立体几何,应该是大部分对了,我觉得这得益于我平时对立体几何的“感觉”3导数题虽然没有做出结果,但思路是正确的,扣分不多4解析几何写上的步骤都是正确的,都得分了。所以基本上我不会的都没写,也就是没浪费时间,写上的都得分了,没做无用功。
3、政治:就是两部分,背诵和做题。
1要把五本政治书按照老师教你画的知识体系有条理的记住,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你不看书也可以把整本书从头到尾有条理的背出来。听着很吓人,其实我们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记住单个知识点不成问题,而高三要做的是,紧跟老师复习进度的同时,自己也要跟上画知识树。首先记住单元题目,然后记住课题,目录只有几个字,比成段成篇的话好背多了。然后把每一课的知识体系记住,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老师的带领下,你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
2政治也需要练大量题目,需要认真纠错,反思总结。我高三的政治纠错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知识的角度分类,第二部分是按问题的角度分类。知识的角度就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每一册书又可细分,如政治生活可分为政府、党、公民等几部分,把相同知识角度的题放在一起,就可以总结出这一部分的设题规律,考试时避免一些隐性要点的失分。问题的角度有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辨析类、认识类等等,每一类题都有它的公式,放在一起不仅容易记住公式,还更容易找出你做这一类题的失分点。
3政治简答题组织答案时要考虑三个答案来源:A对设问的直接作答,即你的理解B从材料中挖掘的有效信息C课本相关知识点。答案构成有两部分:理论+实际(即材料)。答案来源中的AB两项也要转化为课本语言。只有将ABC全找到,答案要点才比较全面。当然ABC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另外建议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列个小提纲,使自己逻辑清楚。
4、历史
历史对理解领悟要求挺高的,需要一点悟性。悟性从何而来?就高三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就是看课本。历史强调主干知识要记熟,同时反复仔细的看课本,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当你“悟”到一定程度后,你可能自己就有一种渴望,想把这些零碎知识串一串,也就是画知识树。
5、再统着讲一点文综
1看课文对文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把老师强调的主干知识必须记熟,然后就是反复看课本,边角知识都要有印象。
2知识树要画,一定要让知识在你头脑中条理清晰。但是知识树的画法因人而异。我画知识树之前内心有一种驱动力,我感觉某一部分知识点比较混乱,然后我要整理一下让它条理起来,所以知识树其实算是整理之后的成果,它帮助记忆的作用倒在其次了。
3文综大题其实都有套路可言,一定要反思、对比、总结,同时还要灵活。
4我还有个习惯,就是自己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和睡觉之前都会在脑子里回忆政治历史的知识树,哪个地方卡住了回去马上翻课本,效果很好。午休之前如果做数学,我会在午休之前的待睡状态中思考一道百思不得其解的数学题,然后这道题会一直伴随我整个半小时的午睡。我是真的睡着了,那个数学题也是真的想明白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很好用。
6、地理是我的弱项,英语也不突出,就不卖弄了。没有体会、没实践过的东西我不喜欢说。其实我写的这些东西,也都是老师教的,只不过很多同学不把老师说的话当回事,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一、 其他
1、反思总结的习惯。我觉得这是我高三制胜的法宝~~每次考完试,我都会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态、这次考试的情况、各科暴露出的问题、下一阶段的对策做一反思总结,同时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效果很好。其实现在反思总结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不仅用在学习上,一个阶段的生活结束,我都会总结。反思让人进步。
2、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别人的方法只是借鉴,有两条哲学原理请大家琢磨A实践决定认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还记得么?嘿嘿)
所以有些东西我们一定要试一试,然后根据自身实际去取舍、改进。
我平时特别关注优秀生写的方法介绍。高三的时候一本《清华北大不是梦》都快让我翻烂、背过了。我看这些方法的时候特别注意融会贯通,把优秀生的介绍与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体会相结合。有些东西并不是一下子就懂,而是经过自己学习的逐渐深入、认识的提升,不断地有新的认识。我刚才写的这些,有很多很复杂的东西都是一带而过,我自己都觉得没有写明白,各位看官自己慢慢琢磨吧。
3、学习的时候,心要静,摒除杂念
4、要有强烈的对成功的渴望,渴望到你可以为此忽略掉其他一切东西。
5、考试出错,一定要正视它,不要一句“马虎”就原谅自己。要找到促使你马虎的东西,为什么偏偏是这马虎而“1+1”没有马虎?其实归根结底是基础不牢,不扎实。
6、高三的生活,就是憋着一股劲、提着一口气,一直到高考都别松懈。关键是状态!
㈣ 高二文科数学的历史怎么提高
你好,我也是文科生,我可以讲讲我的经历,这对你应该会有一些作用。
其实文科生数学都不好,我也一样,我高一时数学只有40多分,但是高三时我的数学一直比大部分理科生都要好,其实数学考得就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高二时你还不会有这个体验,毕竟你现在还处于学新知识的阶段。没关系,不要紧张,我是知道高三才知道怎样证明面面平行和面面垂直的,高一时我也听得一头雾水,没什么,你到后来题目做得多了就可以了。其实高考是知识点是有考的难易程度的,你一开始考得都是最难的,到了高考就会分出难易,以前我一直不会的立体几何,高考时是算送分题的,根本不难,所以不要紧张,只要熟练了就可以了。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其实成功是最大的老师,只要有一次考试你考得好,你立刻会有一种成就感,自然就有学下去的兴趣了。你买一本参考书,每天不多,就做两道题,这样你的数学就会很熟练的。其实,你只要把数学作业每天不折不扣地做完,做好,在规定时间内能解多少是多少,数学一定会有进步的
我在我们城市一模考试里历史全市第一,我现在在大学里学的也是历史。其实历史真的不难,之所以不会答,其实是没有掌握技巧,历史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套路:背景、经过、影响。背景又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经济最根本,文化是最难以改变的。其实就是一个模版。而且现在大题都是材料题,这就是考察阅读理解能力,看你能否从材料中找到和书本知识有效关联的切入点。至于是新学的知识,有些时候老师也会因为教材的改变学新的知识,之所以老师很快掌握,就是因为老师抓住了总的条条杠杠,就是背景经过影响,政治经济思想,这些东西就是大的模块和答题的要点,只要抓住了,就算给你全新的,与书本知识毫无关系的内容,你也一样可以掌握。
你如果有哪些具体的问题不会,发信息给我,我来作答
㈤ 高考数学文化题从哪些古代 数学著作出
九章算术
㈥ 高考历史如何提分
1.考前要把自己所有要看的都看一遍,才放心去睡觉(不然往往最终会复习不完版),然后好好补充权了睡眠以后,醒来再一次粗略地浏览一遍,加深印象。
2.考试前几个小时有三种材料最值得看,
a.以前几次考试的错题,后来懂了的论述题、计算题,或是还未弄懂的选择题。
b.这几天复习过程中标记为重点、画了红线的少数内容。
c.课本的基本概念、边边角角。
㈦ 急求广东历史、数学的高考复习资料
先秦至秦汉
在秦朝以前,广东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称为百越地,并不为化外之地。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建立的楚庭,成为广东地区的中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郡,广东属南海郡。汉初赵佗据岭南三郡称南越国,建都番禺,即今广州。广东成为南越国政权的中心地带。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复置南海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被收入交州。交州刺史治为广信(今封开县),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后将广信以东划为广东,广东得名由此而来。
三国至隋唐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分交州合浦以北地段,即今广东地区,置为广州。晋及南北朝因之。隋文帝在位时废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仁寿元年(601年)因避太子杨广之讳而改为番州。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南海郡,属番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广州,初为总管府,后改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置岭南道。乾元元年(758年),罢岭南道采访使,改设岭南节度使,仅辖今广东地区。咸通三年(862年)岭南分东、西二道,今广东属岭南东道。
五代及宋元
唐末诸藩崛起,南汉国在岭南立国,废岭南道。而广东成为南汉政权的中心地区,直辖于南汉朝廷。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平南汉废其建制,复置岭南道。宋至道三年(997年)设广南东路,为今日广东省名之出处。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江西行中书省,并设立了广东道宣慰使。
明清到近代
明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改广东道为广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七月广东行省为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通称广东省。清为广东省,受两广总督管辖。1911年11月9日,广东省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成为中华民国辖地。1916年7月6日改为文人政府。其后多次成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纪念堂反北洋政府运动的大本营。1926年11月10日省政府改称省国民政府。陈济棠主政期间(1929年-1936年),广东经济、文化、交通和城市建设有显著发展。 1938年10月21日至1945年8月15日,部份地区(包括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宝安、惠州等地)沦入日军手中。1950年6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珠海万山群岛,全省解放。
广东解放后,省政府初年沿用国民政府的制度,但改省国民政府为省人民政府。1968年2月21日,改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复为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广东行政区域有所调整,包括将怀集由广西划入广东,将钦州、防城港、北海由广东划入广西(1965年6月),将海南独立建省(1988年)等。
㈧ 高考数学应该如何提分
你好,我来回答:
90分的话,基础不算差了,分析以前的试卷错在什么地方,一个一个专题练习,达到极致,也就是一眼能看出方法。比如说三角函数,能不能达到一眼就会方法,怎么化简,怎么求增减区间,怎么求最值……
以前,我就回答过一次这个问题,目前教学生也以这个方法来,效果还不错,提分挺快的。
现在重新发一遍,免得有人喷我,我加上引号吧
最近,有个高三学生问我,怎么才能学好数学?
我问她:你现在多少分?目标多少?
她说:运气好可以蒙40分,运气不好,5分。(这运气是有多不好?!十个选择题全选C也能对两个或者三个啊。)
知道她目前的水平了——零基础。现在第一轮复习应该已经接近尾声,估计在班上已经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了,而且,从她的话中也能感觉到——她很躁,不知道从哪下手了。
其实,我想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可能你现在才开始好好学习,还能赶上那些一开始就努力而且也付出了的学霸。毕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我又问了她的目标,她说高考达到八九十分就可以。
有戏!
不管你基础有多少弱,只要你想学,并愿意为之而努力,八九十分真的可以速成。去年也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接近零基础,一个月,平均每个星期上四次课,每次课两个小时,一个月还真到了八十分。现在就说说一个月达到作八十分的方法,也会有一些怎么提高到120分的方法。
对于那些考二三十分或者以下的学生,我想你是真的没用心。其实高考数学还是有一些送分题的,不用问老师,也不用找补习机构,很快也能弄懂拿分。
首先,最简单的复数,高考选择或者填空的必考题,只要你小学加减乘除没问题就OK。首先,拿出你自己的做任意一本高考复习资料,翻开复数的小节,弄懂它的定义(实部虚部)、加减乘除计算、共扼复数、模,就可以了,全部弄懂,1小时就可以了。再刷2小时习题,哦了。一定要弄扎实,学了就一定要拿分。有年高考出了个题2+3i的共扼复数的虚部是()下面一堆选项,听说坑了不少人。有机会自己做做吧。
其次,算法与框图,只要你有初中以上水平就能搞定的一道题,也是必考题,还是一样,自己看资料,加以练习。我自己的方法是一定要画一个三行的表格,把那些变量列出来,保证万无一失。只要用心去看和做题,相信1小时也能拿下这5分。
还有,类似集合(把交并补弄清楚,还有解方程、不等式)、逻辑用语(充分必要)、三视图(如果你没有立体思维,也就是说你看什么都是平面的,那就当我没说。真有这样的人,可能是小时候玩布娃娃玩多了,没玩积木小汽车之类。其实也可以带几根牙签或者棉棒自己搭建立体图形试试)、线性规划(这个真是可以一小时速成,初中会画一次函数就可以,即使不会,现学也不难)、找规律题(多半见于填空题,写了前三个,让你写第六个,或者第n个)、概率。
以上这些几乎都是必考题,而且难度不大,即使现在才开始学起来,也不至于太晚,以上大约有7-8道题,每题5分,既然学了,就一定拿下,这样选择填空应该可以得35-40分。其余不会的再去蒙同一个选项吧,看哪个选项出现的少,就全部选它,比如前面7个你确定会做的题里有两个C,两个B,两个D,只有一个A,剩下的就全部选A即可,这样蒙对的正确率会高一些,运气好对两个,运气一般也能对一个,如果对三个或者以上,回家先买个彩票吧,这样也许你就不需要上大学了,最后一句请忽略。
这样选择填空12+4=16,每题5分,总分80,运气一般也能拿下45分左右。
选择填空说完了,现在说大题。大题是6道,全国卷是5+1,5道必考,1道三选一。如果是零基础,选做三选一,带绝对值不等式、参数方程与极坐标这两道不是特别难,可以先从它们做起。带绝对值不等式多半是要分三次讨论,第二问需要知道一个最小值的公式,一般要求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关键在于把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真用心去学也是可以快速解决的。
三选一的题是10分,要想过80必须拿下的。
其它5道大题,一般是从三角函数、数列、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圆锥曲线、导数6道中选5道出题。
还是老规矩,选软柿子捏,概率与统计,包括有可能的线性回归方程,都是可以速成的,大概6个小时可以弄懂并弄透。这一题12分。这样你就有接近70分了。
对一个零基础的学生来说,下面的真要付出努力了!要想过80,至少要有一题必须全对!
如果立体思维不错,可以先试试立体几何。毕竟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都是固定方法与思路。
如果没有立体思维,那就三角函数吧,三角函数有大量的公式和图形需要记忆,有些学生连sin30是多少都忘记了,确实有点困难。
先把sin、cos、tan的定义以及特殊角、图像记住,再由图像理解记忆递增递减区间、对称轴、对称中心等等,然后把诱导公式弄清楚——“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却没有真正弄懂怎么用,最后就是和与差、倍角、辅助角,还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记忆与运用。
这些都记住了,好了,可以刷题了,做到你一眼一看就知道方法为止。三角函数一般从三个方面考,第一,化简为Asin(wx+&)的形式,再求增减区间或者最大值最小值;第二,根据图像求Asin(wx+&);第三,正弦或者余弦,主要是边化角,或者角化边。
除了有一年,三角函数的题让我刻骨铭心,陕西的,就那么几个字: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听说考完很多人都骂命题人。
大题接着就是数列,还是先记住公式,再拓展,通项公式的几种求法:已知Sn求an;累加法;累乘法;构造新数列法。求和的四种方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裂项相消、倒序相加。
现在说说如果已经过了80,怎么再增加分数,还有两个大题:圆锥曲线、导数,实在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弄懂这些题的第二问,除非你过了135,但第一问还是要保证拿分的。
那些过了80的同学,相信基础已经有了,先不要盲目做题,一定要好好分析自己以往都是哪些题扣分。纵观这些年的试卷,并不是说有特别难,基础分都在100分以上了,要想过100或者110,一定要把选择和填空做好,不能轻易失分,很多同学以为是自己的难题不行,其实,有太多的小题,或者说应该拿分的题都失分了,这才是你拿不到高分的原因。
一定要把选择填空做到极致,买一本小题狂练,把那几个知识点做到滚瓜烂熟,甚至一道小题可以买一本专门的资料刷题,我看市面上有那些专门一道题一本书的资料卖的,薄薄的一本,应该几个下课十分钟就可以搞定一本的。
保证选择填空最多只错两个,大题前三道全分,三选一全分,两道难的圆锥曲线和导数会做第一问即可,125分应该就差不多了。已经足够完美,至少考个一本,数学不会成为你的短板了。
如果已经有125了,那就继续那两个难的选择填空和两道难题,数学的满分也并不是不可能。
好了,废话太多了。就这些吧,剩下需要做的,就是你的行动和一颗坚毅的心。别看完后热血沸腾:老子要上一本,老子要上武大。第二天:今天还是先休息休息吧,该玩手机照玩,该谈恋爱照腻歪。
别等到真有一天,心有悔意,为时已晚。
大学不决定你的一生,但决定了你将认识什么样的人。你优秀,才有资格认识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