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怎么才能找到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信息
中国是世界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一个小县城的历史记载可能要超过某些国家,中国的历史,古来有正史二十四史,还有左传资治通鉴等不朽篇章,其他野史杂记之类更是不计其数。
你找中国历史方面的信息,不知道找什么具体方面的,除了查找古籍还现代的历史课本,在互联网上搜索也是一个好办法。
㈡ 陕西师范大学的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到底属于哪个院系怎么在网上查不到啊
可能不属于其他院系,是独立的,看网页上的简介,这个机构可以独立招研究生的。
㈢ 西安有历史系的大学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院设有周秦汉唐研究中心、佛教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专及西安事变研究中属心等研究机构。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等专业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1997年以来,被列为西北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已成为历史学高级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世界史)、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考古学),以及中国史、世界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方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㈣ 王社教的基本信息
姓名:王社教
出生年月:1965.7
研究特长:历史人文地理
学位:博士
毕业学校:陕西师范大学
职称:研究员
职务: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史念海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讲座:《历史时期中国的沙尘天气》
简介:
198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专攻历史地理学,199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主任、中国古都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区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中国古都学与城市建设、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诸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有专著(包括参与编撰)《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专著《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先后获第二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著二等奖和陕西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另有多项成果获西安市委和市政府奖励。2000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㈤ 陕师大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本人偏好汉学院。
㈥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研究院 是个什么机构为什么在师大教学单位中没有呢
在原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要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地理学、科学内技术史)和农村容发展研究中心(现有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金融学)的基础上合并建立的。是陕师大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因为是科研机构,主要承担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任务,没有本科生。所以不在师大教学单位中。
㈦ 最新的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比较权威的书有什么
不知道你需要通史类的, 还是要专题著作。
因为我本科是学习历史的,所以我仅把我们当时专看书的层次和要属看的东西列给你。重点是看你需要哪方面的东西。因为历史是一门囊括很庞杂的学科。呵呵。另外,你说要“最新的”。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是想了解历史,最好从那些老一辈学者那里多看他们的经典著作,在这个基础上,再看前沿的研究动态。
中国通史:参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中国通史》,共6卷。
世界史可以参考《世界通史》
同时,可是看看《中国史学史》和《西方史学史》,以加强认识。
在掌握或者说浏览了以上内容后,就可以看看专门史的东西了。比如《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农业史》、《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等等。
另外也可多看看历史著述和论文。这里推荐几位大师:顾颉刚先生、史念海老先生、谭其骧先生、王国维先生等等。
p.s.再推荐几个网站:中华万年网、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环发中心)网站、数字史学网。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㈧ 谁知道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怎么样
1.历史地理学
创建人为大陆“历史地理学三杰”之一的史念海(其余二人为谭其骧、侯仁之)。
历史渊源:
早期奠定了师大历史地理学在国内地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史念海、朱士光、马正林三位教授。1987年由史念海创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它在今天依然是国内历史地理学界唯一的专业期刊(CSSCI)。同年,师大成立历史地理研究所;2000年,改组为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西北环发中心),同年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师大历史地理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国古都学会:由史念海创建,如今会长是朱士光。今天八大古都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国古都学会的影响,其中几个古都是由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
现状:
上述三位教授,朱士光、马正林早已不带学生了,而史念海则在2001年病逝。如今担任西北环发中心主任的是侯甬坚。
中心主要人员:
侯甬坚:教授,石泉、安芷生(中科院)的弟子;担任师大西北环发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历史地理》副主编。他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系统学过历史地理学(历史学)、地质学(理学)的学者之一。
王社教: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师大西北环发中心副主任、中国古都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主任。
李令福: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西北环发中心副主任,中国古都学会秘书长。
张萍:教授,朱士光的弟子;代表作《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在2007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耿占军: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
今天,同在西安的西北大学历史地理学的导师也是从师大出来的:如吕卓民、徐卫民,是史念海的学生。
2.中国古代史
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史是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其中,师大的先秦史、唐史作为全国重镇之一已经很多年了。历史上在师大任教的学者有赵世超(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何清谷(战国秦汉史学家)、斯维至(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史念海(中国唐史学会名誉会长、秘书长)、胡戟(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马驰(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牛致功(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牛志平(中国唐史学会秘书长)……
1980年成立的中国唐史学会会址设在师大,主要创建人为史念海、唐长孺、郭琦。然后史念海创办了《唐史论丛》,担任主编多年,之后主编是杜文玉。2007,中国古代史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今天师大中国古代史的主要教授有:
杜文玉:教授,担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史论丛》主编。
王双怀: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武则天研究会副会长。
王晖:教授,晁福林的弟子;担任中国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
韩小忙:教授、李范文的弟子,主攻西夏学;代表作《西夏文正字研究》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萧正洪:教授,李长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史念海的弟子,主攻历史地理学、明清史;担任师大副校长。
3.历史文献学
历史渊源:
由黄永年创建,黄永年的主攻方向是唐代历史文献。
今天师大历史文献学主要是黄永年的弟子贾二强(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在,他的主攻方向也是唐代历史文献。师大是国内唐代文献方面的重镇之一。
4.专门史
师大专门史有8个方向左右,每位导师有自己不同的主攻方向:
韩星:教授,主攻中国文化史、先秦史;担任师大儒教研究所所长。
袁林:教授,王玉哲的弟子,主攻先秦史、中国古代经济史;担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区的副秘书长(西南区则是川大彭邦本,已升任副会长)。
薛平拴:教授,史念海的弟子,主攻隋唐史、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经济史;担任中国唐史学会副秘书长。
艾冲:教授,主攻历史地理学、中国边疆史地。
唐亦功:教授,黄永年、侯仁之的弟子,主攻城市历史地理。
拜根兴:教授,主攻中外关系史(东北亚方向)。
刘戈:教授,主攻中国民族史(回纥文方向)。
商国君:教授,主攻中国古代思想史,朱绍侯版《中国古代史》编者之一。
5.中国近现代史
主要导师有:
王玉华:教授,主攻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
张华腾:教授,主攻清末民初社会转型。
6.世界史
师大世界史是同中国社科院的合作基地之一。世界史80年代之后逐渐成为师大的一个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其中苏联史(俄国史)学科由杨存堂(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会长)创建,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1985年由师大筹办在西安举办成立大会。今天师大俄国史方面的导师是——曹维安:教授,担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
今天师大世界史的主要优势学科是美国史(冷战史)、俄国史、欧洲史、世界近现代史。
主要教授有:
白建才:教授。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分会副会长)。
马瑞映:教授,主攻欧洲史、国际关系史。担任师大社科处处长。
何志龙:主攻中东历史与国际关系,担任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7.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主要导师是张懋镕教授,西大校友,李学勤的弟子,不过因为年纪大了貌似已经不带学生了;曹玮,教授,主攻商周考古与古文字,担任中国殷商学会理事。
8.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只有一位导师——施建雄,教授,担任师大研究生部副主任。
㈨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方向研究生哪个专业就业比较好
应该是古代史(尤其是隋唐史:全国第三)和近现代史,世界史(美国史)也不错。最好的是历史地理学(仅次于复旦)。下边是专业介绍了。还有个网址可以参看http://his.snnu.e.cn/moles/contents_7/front/Leaf_info.asp?leaf_id=331
历史学科现有历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有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及博物馆学和世界史,其中历史地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中国古代史等八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研究方向涉及:先秦史、秦汉史、隋唐五代史、宋史、古籍整理与研究、唐宋文献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民族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美国史、冷战史、苏联史、俄国史、俄罗斯研究、青铜器研究、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各方向招生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民族史等各方向招生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有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及博物馆学和世界史。主要招生方向有先秦史、秦汉史、隋唐五代史、宋史、明清史、博物馆与文物研究、古籍整理、唐代文献、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经济史、中国近代史、美国史、俄国史、亚洲史、欧洲史、现代国际关系史。(历史地理学各方向招生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学及中国少数民族史等各方向招生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㈩ 求一篇关于古代某一个朝代中的一个饰品的论文
论中国古代的象牙制品及其文化功能
张洁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象牙饰品是一种独特的动物制品原料,深受上层社会的推崇,作为一种奢侈品,不仅
是炫耀财富的手段,也是身份权利的象征。从先秦时期至清代,象牙的使用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总
的趋势是,象牙制品的等级性弱化,世俗化显现,且日渐稀有。
关键词:中国古代;象牙制品;象牙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51(2009)05—0192—03
象牙制品由最初具有装饰性质的生活物晶,发
展成为一种体现等级差别、炫耀财富的生活用品,经
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呈现出世俗化、实用性的趋
势。本文试图就此进行探讨。
一、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证明,7000多年前的余
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和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
址,都出土有象牙器、象牙雕刻和象牙制品,如:象牙
雕刻成的牙匕、装饰用的牙笄等,这些器具多为生活
用具。同时,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个象牙雕
刻的小盅,上面刻厂四条蚕纹,传递了中国古代对野
蚕的驯养与家化的劳动生活信息。
随着等级制度的确立,象牙制品逐渐成为珍贵
物品,为奴隶主贵族所追求。《韩非子·说林上》
“纣为象箸而其子怖,以为象著必不盛羹于土钊则
必耳玉之杯”四,明确记载了象箸成为上层社会的奢
侈品的事实,“纣为象箸”也成为后世臣子劝谏君王
切勿牛活奢靡的力证。考古发掘材料显示,在大量
珍贵的商代遗物中,象牙、象骨制成的其他生活装饰
品与器皿也是常见品,如著名的殷墟支j好墓中出土
的3件象牙杯,②都是商代工匠制作的珍品。随着
社会的发展,周代手工业所用的“八材”之中,象牙
已经位居其中,《左传》“象有齿以焚其身”④即反证
了时人对象牙制品的需求而导致了大象的生存危
机,甚至出现《韩非子·解老》中记载的“人希(稀)
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④的
状况。
先秦时期一些地方的祭祀活动也有使用象牙
的。《周礼注疏·秋官·壶涿氏》记载:“壶涿氏掌
除水虫,以炮土之鼓殴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杀其
神,则以牡棒午贯象齿而沉之,则其神死,渊为
陵。”⑨象牙即被赋予了镇压精怪、驱除水患的祭祀
功能。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了100余支象牙,同时
出土的还有不少象臼齿、大鼍南整支象牙切割成的
短节象牙柱,以及象牙段、象牙片、象牙珠等,⑨这是
考占史上极其罕见的。通过查阅史料和考古实物实
证,我们推测这是一种象牙祭祀行为,遗址中不同形
式的象牙实物,町能代表祭祀中不同等级和地位的
蜀人,而用整枝象牙进行祭祀的,只能足蜀乇。蜀王
作为西南夷地区各族之长,(2)祭祀中手执整枝象牙,
意味着他取得了西南夷在文化和政治上的认同,手
收稿日期:2009—们—02
作者简介:张洁,女,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
192
万方数据
/.
论中国古代的象牙制品及其文化功能
握了号令西南夷各族的权力。⑧因此,象牙在社会生
活中被赋予了西南夷各族之长的政治与文化内涵,
成为号令西南夷各族权力的象征物。
二、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黄河、淮河流域大象数量减少,象
牙制品材料匮乏,象牙制品逐渐变成了当时达官贵
人在生活中炫耀财富的一种手段,“犀象之器不为
玩好”⑨成为了一种现象,象牙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
品。象牙制品的原料获取也出现了转变,由“就地
取材”转换为“外出觅材”,一直延续至明清。据《汉
书·地理志下》记载,当时粤地从南洋进口的货物,
“多犀、象、毒冒(玳瑁)、珠玑(珍珠)、银、铜、果、布
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④。1984年广州市
象岗南越乇墓清理出了5枚整支的大象牙,经考证
研究,断定为非洲象牙,说明这一时期象牙的来源,
除东南弧、印度之外,还来自非洲。
汉代服饰中佩戴象牙制品成为一种等级象征。
秦以前“民皆佩绶,金、玉、银、铜、犀、象为方寸袋,
各服所好”⑨汉代改变了这一现象,《后汉书·舆服
志》对印绶的佩带等级做出明确规定,“佩双印,长
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
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私学弟
子皆以象牙”@,佩带象牙制品(双印)成为身份等
级的象征,且人数相当众多。
三、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象牙及其制品的使用趋于扩大化,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象牙制品在官僚系统中的使用。首先,象牙
制品在“舆服”中表现出不同的等级。唐朝依据“周
礼”,对“舆”制加以等级区分,《周礼》中规定,天子
有“五辂”,“象辂”是由象牙装饰的车驾,是天子车
舆中的第三舆,等级极高。基于此,唐朝完善了
“舆”制,对天子舆车、皇族舆车及各级官吏的舆车
制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王公己下车辂:亲王及武
职一品,象饰辂。自余及二品、三品,革辂。四品,木
辂。五品,轺车”∞,象辂的使用范围开始扩大化,后
世多以唐代为参考,影响至明清时期。官吏朝服中
以象牙为簪导“弁冠,朱衣裳,素革带,乌皮履,是为
公服。其弁通用乌漆纱为之,象牙为簪导”@。其
次,象笏成为区分官员身份等级的物品,“唐制五品
以上用象,上圆下方⋯⋯宋文散五品以上用象,九品
以上用木。武臣、内职并用象,千牛衣绿亦用象”凹。
2.象牙制品在民间的使用。唐宋时期象牙制品
在民也很广泛,《朝野佥载》中有欧阳通“必以象牙、
犀角为笔管⋯⋯非是不书”⑩的记载。富贵之家的
妇女头上插象牙梳也极度盛行,据陆游《入蜀记》记
载,西南一带的妇女,“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
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仁宗之
后,侈靡之风盛行,梳不但用白角,还用象牙、玳瑁
者。当时购制一把上好的象牙五色梳子,所需费用
达二十万贯,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当时妇女在生
活中对象牙梳是极其崇尚的。
3.象牙的药用。唐宋时期,象牙的药用价值逐
渐被认识。《备急千金要方》即记载了象牙治“针折
人肉中”的药方“刮象牙为末,水和,聚著折针上,即
出”@。《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象牙,无毒,主诸铁
及杂物入肉,刮取屑,细研,和水敷疮上及杂物,刺等
立出,齿主病痫,屑为末,炙令黄,饮下。”凹象牙的药
性、药理、主治等记述越来越详实,为明清时期以象
牙为配药的“解毒玉壶散”④、“夺命丹”@、“象牙
散”④等治疗咽喉疾病的药方提供了参考。
由于唐宋时期象牙制品使用的扩大化,官方象
牙作坊技艺不断进步,《宋会要辑稿·职官》记载:
“文思院⋯⋯领作三十二,打作、棱作、银作⋯⋯牙
作。”④“牙作”所造作的象牙雕刻器皿及饰品是统
治阶级上层生活中的珍爱之物,其中尤推“鬼公
球”,采用的是镂雕技艺,为宋代首创。此外,民间
的象牙作坊及集市也有了很大发展。据《东京梦华
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史籍记载,汴京(今
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的漆器、扇子、象牙
雕刻、彩塑等手工艺作坊、集市是很兴盛的。宋代
《西湖老人繁盛录》就这样记载:京都(杭州)有四百
三十行“诸行市:川广生药市、象牙玳瑁市、金银市、
染红牙梳⋯⋯接象牙梳”@,其中“染红牙梳”、“接
象牙梳”、“象牙玳瑁市”都是民间造作象牙制品的
作坊和集市,且与“枕冠市”等人们日常生活品作
坊、集市并列,呈现了宋代象牙制品世俗化的倾向。
四、元明清时期
元朝象笏仍然被使用,尤其在祭祀中,依据祭祀
等级的不同,象笏的数量不等:三献官及司徒、大礼
使祭服,“象笏五’’③;曲阜祭服,“象牙笏七”@;社
193
万方数据
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
稷祭服,“象笏一十三枝”固;助奠以下诸执事官冠
服,“象笏三十”圆。象笏在祭祀活动中,成为了祭
祀参与官员身份的象征,不同于先秦时期的祭祀物
品。明朝官僚贵族的生活中,象笏依然是身份的象
征,除了一品至五品的文武官员仍以象牙为笏之外,
品级不同的仪宾、命妇也俱以象牙为笏,以示显贵。
最为独特的是出现了一种实用性强、艺术性差的
“牙牌”,它是朝官进入朝廷的通行凭证,“凡文武朝
参官、锦衣卫当驾官,亦领牙牌,以防奸伪,洪武十一
年始也。其制,以象牙为之,刻官职于上”固。清代
由于象牙原料稀少,已不再使用象笏,象牙所显现的
等级性开始弱化。
明朝,象牙渐渐成为艺术品,成为文人雅士书房
案几上摆放的珍玩物品,象牙镇纸、象牙简等成为文
人喜好之物。永乐初年,永乐帝就曾“赐(盛寅)象
牙棋枰并词一阕”∞以示褒奖。市民生活中小型佛
像雕刻品不断涌现。据崇祯元年(1628)《漳州府
志》记载,漳州人就常以海外舶来的象牙制作仙人
像,生动逼真,以供玩赏。清代社会生活中的象牙制
品,逐步走向小而精的陈设和实用器具。《清实录》
卷一四二记载:“雍正十二年⋯⋯从前广东曾进象
牙席,朕甚不取,以为不过偶然之进献,未降谕旨切
戒,今者献者日多,大非朕意。夫以象牙编织为器,
或如团扇之类,具体尚小。今制为座席,则取材甚
多,倍费人工,开奢靡之端矣。”④从这道谕旨来看:
清代的象牙制品如“象牙席”、“团扇”等都是实用性
的用具,制作工艺极其繁琐,技巧精湛。
元明清时期象牙手工艺发展迅速,元朝时,政府
设置“将作院”掌管“承造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冠佩器
皿”固,政府的介入使象牙手工业出现了一个发展盛
期。明代,“御用监”掌管皇帝“御前所用⋯⋯紫檀、
象牙、乌木、螺甸诸玩器”∞,制作工艺精巧,“凡象
牙齿中悉是逐条纵攒于内,用法煮软,牙逐条抽出
之,柔韧如线,以织为席”@,实用器具逐渐显现。清
代,民间象牙作坊增多,出现了“广东牙雕”、“江南
牙雕”等不同派别,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等级、不
同阶层的生活需求,为皇家作坊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条件。18世纪初叶,雍正皇帝从广州、苏州等地征
召了一批牙雕艺匠进宫,聚集于宫廷造办处的作坊
内,精心设计,运用高超的雕刻技术细心制作形成了
皇家特色,被称为“造办处牙雕”即“宫廷牙雕”派。
这一时期,生活中的象牙制品,市民化、贵族化的界
限已渐模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象牙制品的
一些特点:先秦时期,象牙制品的利用主要存在于服
饰和祭祀生活方面。秦汉时期,生活服饰中象牙制
品的等级化明显,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
期象牙制品的使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处于承前启
后的阶段。唐宋时期,政府为了巩固统治者的社会
地位,对“舆服”制中的象牙制品等级规定更为苛
刻;社会文化的发展,使民间开始使用象牙制品,出
现了民间象牙作坊和最早的皇家象牙作坊。此外,
象牙医药价值的发掘,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明清时
期,象牙制品的等级化已趋于模糊,象牙工艺迅速发
展,匠人们不仅继承了传统技艺,还创造了具有时代
特色的精品。
注释
①④《韩非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②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
辑委员会:《中国大网络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1986年。第131页。③李宗侗注译:《春秋左传今注今译>,台湾商务
印书馆,1982年。⑤《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36年。⑥成都文物
考古研究所:《金沙—ql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5年.第35—37页。⑦段渝:《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
代文明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⑧段渝:<商代蜀国青铜雕像文
化来源和功能之再探讨>,《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⑨司马
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39、2543页。④班固:<汉书>,中
华书局,1962年,第1670页。⑩卫宏:《汉旧仪),四部备要本。⑩范
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2页。@⑩刘晌等撰《旧唐
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935、1930页。⑩脱脱等撰《宋史),中华
书局,1977年,第3569页。⑩张鬻:<朝野佥载>,三秦出版社,2004
年,第99页。⑩陆游:<入蜀记>,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261页。
⑩孙思邋:《备急千金要方>,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⑩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商务印书馆,1929年。圆③②朱槽:《普济
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第370、372、389页。@徐松:‘宋会
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第3364页。@西湖老人等撰<西湖老
人繁胜录三种>,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第44页。③@◎@
②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1935、1940、1936、1935、2225
页。②祝允明:<野记>申报馆,光绪四年。④@@张廷玉:<明史>,
中华书局,1974年,第7647、1820、1666页。⑦《清实录>,中华书局,
1985年,第790页。
责任编辑:何参
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