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茶的历史与发展
您好。
我国是来世界上最早发源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起源于神龙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氏,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茶不但推进了我国文明的进程,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西方以及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
我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先人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陆羽的《茶经》。
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及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 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起源
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
发展历史: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早其极。"
拓展资料: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
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
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③ 中国茶叶的发展历史
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植茶树,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
秦统一中国后,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种茶和饮茶才由四川逐渐向外传播。先流传至长江流域。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如在汉代《赵飞燕别传》中,有一节关于饮茶的记载。汉成帝崩,“后(即帝后)寝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左右奏帝,后向日侍帝不谨,不合吸此茶。”这就说明在当时,茶已成为皇室中的一种饮料了。
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
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关于饮茶的记载也日益增多。《广陵吾老传》中载有:“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竞买”之句,说明茶已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5世纪,北方饮茶相效成风。六七世纪再传播到西北。随着饮茶习惯的广为传播,茶叶消费量迅速增加,从此,茶叶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饮料。
唐代陆羽(728—804)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经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说明中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文学家王心鉴作《咏茶叶》一诗称: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老君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明代顾炎武的《日 知录》写道:“秦人取蜀,始知若饮事。”可见,饮茶风习是从四川传出来的。因为隔着千山万水,“蜀道”险阻,种茶、饮茶局限于四川一带。
最古老的茶叶:
201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证实,从陕西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这些茶叶距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而近日,汉阳陵出土的茶叶又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
茶叶对外传播:
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中国。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作品 《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805年,唐代时,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及806年空海大师,留学中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中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
1811年,荣西和尚留学回归日本,将锅炒茶制法传入日本。
1828至1833年,茶叶产制技术传入印尼。荷属某家公司派茶师杰哥逊前后六次来中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
1833年,沙俄来访中国采购茶籽与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照中国茶叶制作方法开始生产。
1834年,印度成立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即派秘书哥登来中国学习茶叶产制技术。购买茶籽及茶苗,并寻找、招收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山等地茶师及工人,到大吉岭等地发展茶业。
1835年,宇治山本氏,传回中国覆盖茶园“玉露茶”的制法。
1836年,哥登氏带回中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茶厂中,按照中国红茶制法,试制成功,日后发展成今天的阿萨姆红茶。
1866年,斯里兰卡正式制茶始于特罗氏。学习中国武夷岩茶制法,试制成功。至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的机械制法。
1877至1887年,南非及东非洲茶叶的发展,已由中国输入茶叶生产技术。
1893年,中国茶工、汉家刘氏茶坊29代传人,将中国的种茶技术传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1900年刘茶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1898年,日本开始仿制中国红茶、绿砖茶。
1926年,日本仿效中国珠茶制法。日本最普遍的煎茶,是仿自中国浙江龙井。
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茶业者等退出印度、锡兰的茶叶经营,将技术与资本等,转移投资于肯尼亚等新茶区的开阔,才大量生产红茶。
(3)九龙茶叶的历史发展扩展阅读:
挑选茶叶,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也讲究“望、闻、问、切”,需要一定的茶叶知识。以下给各位茶友介绍一下茶叶的鉴别方法,帮助你挑选到好茶。首先,要规避以下4点。
忌买“茶名”
有的茶叶市场上,到处有名优茶,凡乌龙类即“铁观音、或大红袍”,凡扁炒青即“龙井”,其实就是利用茶小白对茶认识不够全面,用一些出名的茶来吸引茶友,让茶友觉得一定是好茶。之前小叶子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包装上写的是小青柑,但打开却是大红柑。所以提醒各位茶友, 买茶要清醒。
忌买“包装”
忌买“包装”的意思是不要看包装来买茶叶。很多茶友看到茶叶包装颜值高,就忍不住想买。有的茶叶包装很华丽,但品质并不好。所以要提醒各位茶友,如果想买到自己喜欢的好茶,茶质最重要,不要一味追求包装漂亮。
忌买“大全”
有的商家会把各类茶叶整合包装出售,让茶友觉得一次性可以品这么多好茶,很划算,但这时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有的是把品质不佳的茶也整合包装,命名为“五大名茶或八大名茶”等。所以茶友若想品全各类名茶,得留心寻找。
忌买“地名”
到茶乡,尤其是旅游景点,会有很多卖茶叶的商铺,这时也要仔细挑选,因为有的商家会利用“茶乡”这个点来“炒作”,让茶友误认为,茶乡的茶肯定都是好茶,可是好茶除了要有好的生态环境,还要有精细的制作工艺,所以买茶时,茶友们要学会辨别。避免挑到以次充好、或价格不实的茶叶。
④ 九龙区的历史回顾
九龙的命名,源于这样一个典故。相传从前有一位天子出巡,来到九龙时,举目四望,但见八山环抱,便欲以“八龙”命之;随从提醒皇帝,他自己即是人中之龙,应该是九条龙,于是皇帝命名该地为“九龙”。
19世纪初,随着广州成为清朝的海路交易中心,有大量外国商船(当中不少为鸦片船)在尖沙咀对开海面停泊。1839年7月7日,有英国水手在尖沙咀醉酒闹事,殴打村民林维喜致死,史称林维喜事件,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之一。1860年,根据《北京条约》,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被割让给英国,包括整个尖沙咀。英国占领尖沙咀后,在该处兴建军营及水警总部,又开始填出尖沙咀西部海傍作海运用地。自1888年开办了天星小轮后,尖沙咀藉以逐渐繁荣起来,也成为了外国人的新兴住宅区。1860年起,芒角随著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到了1909年,香港政府开始在该带填海及兴建避风塘,而附近亦开始有码头和道路。1930年代,芒角被改称为旺角,取其兴旺之意,但英文名字(Mong Kok)则没有改变,一直沿用至今。而当时旺角是个工业区,制烟厂、棉织厂及五金厂林立。
尖沙咀曾经是九广铁路的终站。自从,九广铁路香港段于1910年10月1日通车后,尖沙咀的火车站于1913年动工,尖沙咀钟楼作为火车站的一部分,于1915年完工。尖沙咀遂成为当时香港交通的枢纽。而1928年开业的半岛酒店,是当时全亚洲最豪华的酒店之一,也成为当时九龙半岛的地标建筑。
1970年代,原尖沙咀以东的红磡湾西岸进行填海工程,发展出现时尖沙咀东及红磡的用地。而随着尖沙咀的发展,尖沙咀火车站主楼于1978年拆除,迁往红磡后扩大地盘,原址建起香港太空馆和香港文化中心,钟楼在市民的要求下保留下来,仍然屹立在九广铁路尖沙咀火车总站的位置上。二十一世纪以来,钟楼被香港文化中心门前的广场环抱,并且成为香港的地标建筑。火车站搬迁后,部分曾被路轨占用的地方亦被重新发展,包括新世界中心及尖沙咀东一带。
⑤ 茶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物,采摘各种可食用的花、果、叶用以充饥,而茶也是其中的一种。在人类进入农耕生产之后,便开始寻求防病和治病的方法。
在人们利用茶的过程中,还将茶叶当菜吃。这种以茶为食的方法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据《晏子春秋》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茶的别称)菜而已。”东汉时壶居士在《食忌》上则说:“苦菜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这种茶“与韭同食”,也是以茶作菜。晋代时,用茶叶煮食之法,称之为“茗粥”或“茗菜”。居住在中国西南边境的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等至今仍有吃“竹筒茶”的习惯。
后来,人们在鲜茶叶生吃或生煮羹饮过程中,青草气难除,且滋味苦涩,经不断摸索,发现把茶叶加工后烹煮饮用,不仅清香鲜浓,而且有利于保存。随着饮茶的普及,其饮用方法不断发展变化,从西汉至明代,出现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饮用方式,而明代开始的泡茶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饮茶最初起源干吃茶,饮茶文化 在这演变中大概分为历史饮茶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生吃药用。早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偶尔发现了茶叶具有解毒的作用,便将之用于疗疾。在暗天把鲜叶放在阳光下晒干,以便随时取用干吃。遇到下雨时节,鲜叶无法晒干,就把摊晾的茶叶压紧在瓦罐里,日久便可直接食用。
第二个阶段是熟吃当菜。因为茶叶干吃难以下咽,人们便想到了烹煮食用。至今,在我国西南边境的很多少数民族像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等都有把茶叶当菜吃的习惯。他们将新鲜的茶叶日晒后放在锅里蒸煮,等叶子变软后,放在竹帘卜揉援做成“竹简茶”,当作蔬菜食用。
第三个阶段是烹煮饮用。随青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发现茶叶经过加工后烹煮饮用不仅能够提神解渴,而且还能享受到茶叶的清香鲜爽,于是人们开始习惯将茶叶烹煮后饮用。
第四个阶段是冲泡饮用。在唐朝,盛行蒸青团饼茶,明代以后发展为炒青散茶,饮用方法也随之由烹煮改为冲饱,成为饮茶历史上的飞跃,而这时期的各色茶技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花样繁多。
⑥ 茶叶的起源及历史
神农发明茶之说,究竟由谁提出,今已难确考,但最先将此说形之于文字,并加以阐述者首推陆羽。相传为神农所撰的《神农食经》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以证其说。
提到茶的《本草》,其经历代传承,由《唐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政和本草》一路发展完善,在距今约900年前终于有了里程碑式的定本。但从《神农本经》起至《政和本草》,均无神农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的片言只字。
从考古发现来看,上世纪以来出土的东汉茶具上已刻有“茶”字,晋、唐碑刻上亦多出现“茶”字。众所周知,专用茶具总比茶饮略晚些问世,据陶瓷史专家颇为一致的研究成果,我国已出土的茶具可确证最早为东汉时烧造,亦可为上述战国或秦汉茶起源说提供有力的佐证。
宋代茶文化的鼎盛,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茶诗的盛衰就颇能说明问题。盛唐前期的玄宗开元末之前,很少有茶诗,李白、杜甫等天才诗人仅有茶诗寥寥数首;唐中期,即元和末以前,茶诗大增;唐后期即穆宗至唐亡,茶诗盛行。
见于《全唐诗》者55人,存茶诗233首。宋人茶诗则数以万计,文士几无人无之,陆游一人就有茶诗320余首之多。
⑦ 茶叶的发展史是什么
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据考证,我国茶树选版种活动始于晋朝,权仅据《东溪试茶录》来看,我国茶树选种工作也有近1000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我国茶叶已作为商品饮料向海外传播。
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茶树种类在350个以上,商品茶种类也最多,除有大宗茶类的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外,还有再加工茶复制的花茶等。各个茶类中又有许多花色品级,详细划分可达上千种。
⑧ 关于茶的历史及演变过程
从发现利用茶叶发展至现今丰富多彩的茶类,经历了二、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是: 采食鲜叶→生煮羹饮→晒干磨碎→蒸青造团饼→龙团凤饼→蒸青散叶茶(绿茶)→炒青绿茶→白茶、黄茶、花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现代再加工茶。 1、采食茶树鲜叶:中国发现与利用茶树,如从神农时代算起,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本草衍义》 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见,最初的利用是采食鲜叶的。 2、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以茶作菜,现在云南的基诺族仍保留了吃凉拌茶的习俗。 茶作羹饮,见晋代郭璞(276-324年)《尔雅》" ,苦荼"之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茶被利用作药治病,就像采集其他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 3、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唐代以前已有蒸青作茶饼的制法,到了唐代,制法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干矣。"唐代饼茶中间有孔可串穿,有大有小大,饼茶为一斤至五十两。 宋代进而出现研膏茶、腊面茶,以后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 1121-1125年)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遗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宋徽宗《大观茶论》称:"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4、从团饼茶到散叶茶:陆羽《茶经》:"饮有 茶、散茶、末茶、饼茶者" ,说明唐代已有散茶。到了宋代,饼茶与散茶均有生产, 《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散茶即芽叶散茶。到明代,散茶生产更为普遍,明太祖朱元璋为适应潮流,也下达诏令改贡饼茶为芽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十六日:"庚子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 5、从蒸青到炒青:唐宋时代以蒸青茶为主,但也开始萌发炒青茶技术。唐代刘禹锡(772-842年)《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就有"斯须炒成满室香"的诗句。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舒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都有较详细的启示。至于"炒青"茶名,早在宋代陆游(1125-1210年)诗中就有记述:"日铸(浙江绍兴日铸茶)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 6、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绿茶是经杀青(蒸青或炒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汤绿叶。当绿茶炒制不当闷黄后即变成黄汤黄叶,后来发现黄汤黄叶的茶叶也别具一格,就采取有意闷黄的做法制成了黄茶。茸毛特多的茶树芽叶经晒或烘干后,芽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茶叶呈白色,因而形成了白茶。制成的绿茶经泼水推积发酵,茶叶发黑,形成了黑茶。黑茶是明代茶马交易的重要物质。红茶是茶鲜叶采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发酵变红而形成。最早的红茶是从福建崇安星村的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以后扩大至江西、安徽等地生产。明末清初在福建武夷山一带产生了乌龙茶,据说是采摘的芽叶在箩筐中摇荡时间长了,叶缘受损发酵变红,再经锅炒、揉捻、烘干后,橙黄汤色,叶片三红七绿被称为半发酵茶。 7、从素茶到花香茶:早在宋代就有添加龙脑的加香茶,也有以茉莉花焙制的花茶。明代钱椿年《茶谱》(1539年)记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惠、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⑨ 急求茶的历史和发展史
(一)、先秦(原始阶段)
原始社会人类除了采集野果直接充饥外,也会挖掘野菜及摘取某些树木的幼芽嫩叶和稻米一起放在陶制的釜鼎(锅)内熬煮成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指的是茶叶作为药用的开始;商周时期发展饮食茶叶;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播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南方饮茶已成风气)
饮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汉。汉代茶叶作为饮料食用,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到了魏晋、南北朝,饮茶之风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日常饮料。茶由巴蜀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叶生产地区不断扩大,饮茶从上层社会逐渐向民间发展。从晋代开始,佛教、道教徒与茶结缘,以茶养生,以茶助修行。从饮茶起就有了客来敬茶的礼节,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成了普遍的礼仪。两晋南北朝,茶文学初步兴起,产生了《荈赋》等名篇,中华茶艺亦于西晋时萌芽。
(三)、唐代(饮茶风气传播全国)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空前兴盛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茶业大发展的时期。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饮茶风气普及全国。唐代饮茶盛行与佛教的盛行有很深的渊源,和尚坐禅,靠喝茶充饥提神,佛门茶事盛行,带动信佛的善男信女饮茶,促进了饮茶风气在社会上的普及。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
茶圣陆羽出现后,茶道兴盛。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他潜心研究茶事,积十余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专著,对中国的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的传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陆羽《茶经·六之饮》称:“……以为比屋之饮。”《茶经》认为当时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都把茶当作家常饮料。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甚至出现了茶水铺,“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国外传播的,特别是对朝鲜的日本的影响很大。
(四)、饮茶风气的兴盛(宋代)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王公贵族经常举行茶宴,皇帝也常在取得贡茶后宴请群臣以示恩宠。同时茶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自宋代始,“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梦粱录》),“夫茶之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茶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为了评比茶质的优劣和点茶技艺的高低,宋代盛行“斗茶”。“斗茶”所用茶叶为饼茶,将研细后的茶末放在茶碗中,注入沸水,把茶末调匀,然后徐徐注入沸水,以茶筅击拂,使茶汤泡沫均匀,从茶汤、泡沫的颜色和茶叶的香气、滋味来评比高低。斗茶,始于唐末福建一带,“斗茶,建人谓斗茶为茗战。”斗茶促进了当时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式的完善。
宋代饮茶风气的兴盛还反映在都市里的茶馆文化非常发达。茶馆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到了宋代则更为兴盛,且装饰雅致,各有特色,茶具精美,茶叶品质众多,乐曲声悠扬,已具有浑厚的文化氛围。
茶与文化(诗、书、画、歌)的融合,在宋代特别突出,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写过咏茶诗歌。宋代的画家们也绘了许多反映茶事的绘画作品,流传至今的如《清明上河图》反映当时首都汴京临河的茶馆景象,宋徽宗赵佶反映斗茶场面的《文会图》,描绘卢仝饮茶的《卢仝烹茶图》。
到了元代,饼茶逐渐衰落,以散茶、末茶为主,制茶工艺已与现代蒸青绿茶的工艺差不多,民间大众已大多饮用散茶。
(五)、饮茶风气的鼎盛(明清)
历史上正式废除团饼茶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自然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
明代在茶叶生产上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在绿茶生产上除了改进蒸青技术外,还产生了炒青技术,即采摘后的茶叶不须经过蒸熟,而是用热锅手炒杀青。其次是花茶的生产,花茶出现于宋代,当时是以龙脑香入茶。蔡襄《茶录》提到:“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茶香。”南宋时有用茉莉花焙茶,到明代,许多花都可以用用来窨制花茶。再次是乌龙茶,大约在明中期就已出现于武夷山,后来传播至闽南、潮汕及台湾等地。红茶也是起于明而盛于清的,最早在福建崇安一带,开始生产的是小种红茶,后演变为工夫红茶,其生产技术还传播到安徽、江西各地。
明清时期在茶饮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艺”的完善。工夫茶是适应叶茶撮泡的需要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品茶技艺,大约在明代形成于江浙一带,扩展到闽粤等地,在清代转移到闽南、潮汕一带为中心,至今以“潮汕工夫茶”享有盛誉。
明清时期的茶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除了茶诗茶画外,还产生了众多的茶歌、茶舞和采茶戏。采茶戏大约在明代中期以后在江西的赣南九龙山一带产生,至清代兴盛起来,传播到邻省各地,这要算是明清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
(六)、中国茶叶再现辉煌(现代)
到清代后期,我国茶叶生产开始由盛而衰,十九世纪后半叶,我国年均产茶二十几万吨,出口茶叶十几万吨,出口量占当时世界茶叶贸易的80%以上,但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列强入侵,茶叶生产一落千丈。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茶叶生产有了飞速发展,我国的茶园面积占世界第一位,产量占世界第二位,出口量占世界第三位,乌龙茶在日本历久不衰,并在韩国和南亚深受青睐,花茶在中东和俄罗斯广受欢迎。随着科学的进步、工业的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茶叶消费已开始向多元化和有益健康的方向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共饮料的消费将有辉煌的前景。
⑩ 茶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茶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神农试百草的神话传说中演化而来的。
1、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2、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3、唐代时期:茶主要是兴盛在唐代中期,到宋朝发展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鼎盛时期。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极大的提高了茶道的地位。
4、宋代的历代当权者对茶都情有独钟,宫廷嗜茶的风俗就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使茶文化登上了极尊显的圣坛,茶道也成了高尚娱乐。
5、明朝时期:明代是茶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也是因袭与创新相融合,茶道的新理念、新规范异彩分呈的时代。
6、清代以后的一些文人不再具有唐宋时代茶人那种崇尚自然、不拘形式、心闲神静、超然洒脱的茶风,而蜕变为在品茶时故作风雅、注重繁文缛理、矫揉造作、格调纤弱的病态茶风。
这就是中国从两汉到明清的茶叶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