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潮汕花灯发展历史

潮汕花灯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3 15:08:59

① 潮汕风俗变化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而潮汕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文化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凝聚了潮人群体力量的智慧。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正逐步离我们而去,这是人类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潮汕民俗文化在建设文化大市中的作用
(一)、民俗文化与潮汕民俗文化
1、民俗文化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如服饰、饮食、民居、礼仪习俗等。它透出浓烈的底蕴,民俗活动服务于时代,服务于人民。是一种基础文化,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民俗文化是构成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长期历史发展中经过自觉和不自觉地选择与淘汰,承继下来的民间文化。
2、潮汕民俗文化
潮汕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潮汕民俗文化作为它的支流,是潮汕文化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它是潮汕民间习俗的文化总和。潮汕民俗资源丰富,岁时节俗、礼仪习俗、用品服饰等均有特色,自成体系;既有驷马拖车、下山虎、四点金等民俗建筑,又有水布、市蓝等民俗用品;既有吃七样羹、食冬节丸等饮食习俗,也有做四句、吃丁酒、食红桌、出花园等婚娶、生育习俗;有赛花灯、游标旗、“营老爷”等游艺民俗,也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奇数等交际礼仪;有“三山国王”、“天后宫”等的神文化,也有潮语歌曲、潮剧等的民间曲艺文化。以及以“和、爱、精、洁、思”为特征的潮汕工夫茶。等等。在某种层面上通过对这些民族文化的考察,我们可以认识一个族群的精神内核。
(二)、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1、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
第一、民俗对民间社会的所有成员行为方式具有约束作用,这就是民俗的规范性。民俗在制约、规范人类行为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其他意识形态无法取代的作用,大到国家、民族,小到氏族、家庭、行业,人们在群体行为模式的养成过程中,民俗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第二、民俗能表现该文化共同体的经济发达程度,成为联系该文化共同体中成员的纽带。强势群体的民俗往往是超国界的,如我国历史是许多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等等,几乎影响到所有邻国,而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弱势群体,其民俗的影响力则要小得多,许多民俗往往只能在本民族,甚至本氏族内传承。它也是该文化共同体联系情绪的纽带,形成了凝聚力。
2、潮汕民俗文化在建设文化大市中重要作用
作为潮汕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更具浓厚的地方色彩,对潮人的影响十分深远的。
其一,潮汕民俗文化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群体性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生动体现了潮汕族群的历史源流和文化特征,透露着群体的共同心理、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也就是潮汕民俗的规范性。如:有共同的神崇拜心理,“三山国王”、“天后”、“玄天上帝”等是潮人普遍神崇拜的对象;有共同饮食习惯,清淡精细,体现在潮汕美食上等等。这些都透露着潮人的共同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
其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汕民俗文化使潮人更具有自信心和自豪感。潮人移居海外,往往也会把其民俗带往居留国。从而使世界更了解潮汕民俗文化。例如,如今潮人普遍崇拜的“三山国王”、“韩文公庙”、“妈祖宫”等,遍布潮人足迹所到的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工夫茶、潮汕美食、潮剧等一些特色的民俗文化,影响的范围更广。
其三,具有家乡特色的潮汕民俗成为潮人团结在一起的凝聚点。在潮汕文化共同体下,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志趣。使得特色民俗成为一根硕长的看不见的纽带,连接着普罗百姓的心,得到大家的认同,这种认同态度的本身也就是对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家乡有“认同感”,从而会使潮人有一颗建设自己家乡的热心与责任心。
过去汕头借助文化的推动力走到今天,今后汕头的发展更需要文化提供动力源泉。而潮汕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文化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因此,汕头在建设文化大市中离不开民俗文化为其提供动力源泉。以新的姿态、新的气魄,积极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大力弘扬潮汕优秀文化,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开放兼容的、与时俱进的、生机勃勃的民族文化形态,成为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
继续追问:要分节日的,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什么的,回答的好我再加分
补充回答:中秋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端午潮人有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② 潮汕的民间工艺文化有哪些,有什么旅游价值

一、潮汕的民间工艺文化。
潮汕地区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早在新石器时代,潮汕就已经有了石器和陶器的生产工艺,到了东周时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艺,玉器、木器、青铜器工艺,已具有广东先进水平。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宋元两代,玉石木雕刻、陶瓷生产规模很大,而且出了不少珍品,产品种类,技艺水平,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清是潮汕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大批工艺美术精品遗存于世,潮汕开元寺大殿龛桌和圆雕《金千佛塔》以及玉雕产品鼻烟壶、玉印、头插、怀古、如意等,令人拍案叫绝。
二、潮汕的民间工艺文化的旅游价值
潮州戏曲、民间舞蹈古老悠远,潮汕传统工艺技能精细高超,民风民俗礼仪优雅而重内涵,富有中原文化格调。2006年5月,潮剧、潮州音乐、英歌、剪纸、潮绣、潮州木雕等六项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潮州工夫茶、澄海蜈蚣舞、潮阳大寮嵌瓷、枫溪瓷烧技艺、揭阳阳美翡翠玉雕等五项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澄海灯谜、揭阳潮剧、潮州歌册、汕头瓶内画、潮州大吴泥塑、潮州花灯等也于2008年6月被收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它们都是潮汕的民间工艺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门类。可见,潮汕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博大深厚,它们保留着浓缩的地域族群文化精具备打造民俗创意品牌的良好基础,旅游价值大。

③ 作文,写潮汕人除夕到元宵做什么事的过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古人.现代人常用的语句,常言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虎年到了,金牛离去 辞旧迎新。 记得一到过年最高兴的就是为大家拜年,当然拜年的其主要目的呢 就是要红包了。 新年好 过年好。 除夕之夜,放鞭炮 吃饺子 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吃着糖果 瓜子。 除夕 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每逢农历最后一天的晚上每家每户往往通宵不眠,这就叫守岁,而这天晚上则叫除夕。 古有苏轼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这不正是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场景了吗。 其实,每个与我一般大的孩子最喜欢的还是春节了,在这一天不但到处串门拜年,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长辈的祝福与压岁钱∩惜的是,父母总是对我说 这压岁钱我替你收着,等你长大了再给你。 过年好,过年好。 每一声问候虽很短暂 但是却包含了很多祝福。 来~~~来~~~来:吃汤圆咯,卖汤圆 卖汤圆 今年的汤圆是园又圆,你一个 我一个 我一个还是我一个。 各地风俗不同,我比较喜欢叫汤圆叫做元宵,白白的 圆圆的 等到下锅之后四处寻找黑芝麻馅的元宵,一边吃一边喝着汤。美味也。 元宵节,古人对于农历的元月称之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古人称之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此叫法一直流传至今。360作文 不过元宵节最有意思的不是吃元宵 而是看花灯 对对联,古代的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然是其味无穷啊。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 就这样过去了,虎年已经开始。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

④ 灯会的来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回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答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4)潮汕花灯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⑤ 潮汕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哪些

一、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回十日(或者是廿 九),家答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 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 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 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 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 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 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 祀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 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

三、迎财神,放鞭炮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

⑥ 潮州花灯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潮州花灯独具特色,散发着浓郁的乡土艺术的芬芳。最早的潮州花灯是以竹作架,用绢绸裱成空专心人物,表属面淡施粉彩,描绘衣饰,夜间灯火点于其中,透照出来,绰约动人。

随着花灯艺术的发展,历代民间艺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不断推陈出新,使这朵艺苑奇花越发美丽可爱。

他们以铁线扎成人物的躯壳,然后像真人般穿上精心绣制的绚丽多姿的衣裳,配上和谐的景物和辉煌的灯光如,以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情节为题材和内容,组成层叠有致的花灯屏,更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成为一种雅俗共赏、老少咸爱的特种工艺品。

此后又有艺人别出心裁,以盛装的真人杂处花灯人物间,以真乱假。

⑦ 潮州花灯的传承意义

花灯是广东潮州民间喜闻乐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但始于何时,已难查考。潮剧传统剧目《荔镜记》(也称陈三五娘)中,有元宵观花灯一节,这故事发生在明代中叶,故可知潮州花灯至少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元宵佳节闹花灯是潮州人民大众的赏心乐事,元宵伊始,高潮则在正月廿四日前后三夜,一直要闹近十个昼夜。鼎盛时期,全城共有两百多屏大花灯,连同龙凤灯、鱼灯、果子灯共达数百之多。分八社游行。
华灯初上,男女老幼,倾城而出。(农村人赶来城看花灯也众多)这时,劳动的艰辛,生活的茹苦,人们都忘却了。但见数里长街,鼓乐喧天,火光烛天,到处人山人海,整个古城变成了一个狂欢的海洋,实堪称为潮州民间特有的盛事了。为此潮州花灯又被编成《百屏花灯》歌册在民间传唱至今。
据悉,潮州花灯工艺的全盛时期,是在清末以至抗日战争前,当时全城有花灯工艺作坊近十家,如林盛记、刘景新、陈万顺号等。就中以林盛记最负盛名。其坊主兼艺人林乐笙曾于民国廿年前后应邀制作《凤仪亭》、《八仙过海》、《水漫金山寺》、《九曲黄河阵》等大花灯屏赴香港、新加坡游行和展览,轰动一时。
潮州花灯独具特色,散发着浓郁的乡土艺术的芬芳。最早的潮州花灯是以竹作架,用绢绸裱成空心人物,表面淡施粉彩,描绘衣饰,夜间灯火点于其中,透照出来,绰约动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代民间艺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不断推陈出新,使这朵艺苑奇花越发美丽可爱。他们以铁线扎成人物的躯壳,然后像真人般穿上精心绣制的绚丽多姿的衣裳,配上和谐的景物和辉煌的灯光如(大光灯),以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情节为题材和内容,组成层叠有致的成屏花灯屏,更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成为一种雅俗共赏,老少咸爱的特种工艺品。此后又有艺人别出心裁,以盛装的真人杂处花灯人物间,以真乱假。
在没有了解潮州的花灯艺术的艺术内涵以前,是很难想见其纷繁和讲究的。单其用材就近千种。而其艺术表现更是细致入微:在形式上,可分为“热灯”和“素灯”两大类。“热灯”又称“战灯”;“素灯”又称“文灯”。前者讲究盘弓走马姿态;后者着重表情关目。
然而一屏灯的优劣,主要还以人物形象是否妙肖和生动传神而定。它们的艺术形象十分细腻,如开面的脸谱就分生、旦、丑、净四大类。生又有文武小生、文武老生,还有白须文武老生,二小生等;丑则有鸭尾须丑、花鼓丑、女丑、和尚丑、肥丑、公子丑、家僮丑和闲人丑等;旦有文武旦、短旦等;而“净”则多达四十余种。真是名目繁多,比舞台表演艺术还要讲究呢。
巧思的艺人们,在花灯的基础上,又创造了“纱灯”。如果说,花灯屏是艺人们奉献给人们的华丽的牡丹花,那么纱灯就是艺人们献给人们的娇小璀璨的金菊花了。
纱灯是花灯的缩影。其人物身材一般从三寸至尺余不等,而名目、内容则同花灯屏相仿,不过按比例缩小和较简单罢了。然而纱灯有小巧玲珑之妙,造价不高,又便于移置,又是赠礼佳品,也为群众所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风俗的推移,潮州游花屏灯也跟着停止了。间或由文化部门选聘艺人们制作一些有代表性的花灯屏在潮州西湖广场展览,如《金山战鼓》、《木兰从军》、《杨门女将》、《小刀会》、《白毛女》、《五朵金花》、《红色娘子军》等,很受群众喜爱。1979年,潮州花灯曾应邀参加广州文化公园的中秋佳节全国花灯展览会。潮州花灯以《水漫金山寺》、《三打白骨精》、《蝶恋花》等大型人物花灯屏备受观众喜爱、好评如潮。
元宵张灯风俗起源很上。潮州素有元宵闹花灯的民俗,纱灯(花灯)是节目里耀眼的明珠。
纱灯分“企灯”和“活灯”企灯把人物、亭台数阁固定在灯屏上,活灯则安装上不同的机关,使人物的头与手能转动,以至全屏走动。纱灯的特色是:工艺细致,造型美观,比例准确,举手投足,极富舞蹈动感;物饰华丽,一折一皱,皆自然洒脱,栩栩如生。这一盏盏精致的花灯,上下争妍,水天焕新,令人留连忘返,撩人情怀。

⑧ 一篇关于潮州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至少400字)

一、潮州剪纸
潮州剪纸为潮州民间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潮州剪纸艺术始于宋代。剪纸是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给剪纸艺人和剪纸爱好者提供艺术交流及展示比赛的机会。艺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和技艺,创作出绚丽多姿的剪纸作品,或装饰于神坛上、或贴于礼品上,让群众欣赏品评。优胜者得戏一台,既增添节日欢乐气氛,又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这种风气促进了潮州剪纸的不断传播与发展。
二、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并誉于世,尤以金碧辉煌的多层镂通雕为世所称重。“潮州木雕”成为专用名词,载入《辞海》和有关书刊。
三、潮绣
潮州刺绣源远流长,始自唐朝,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潮绣独特风格形成于明代。如明清潮州所建的庙宇、祠堂中除了金漆木雕外,其它装饰品皆为红绿金碧的潮绣品。传统的民俗活动和节日,潮剧的蓬勃兴起给潮绣工艺的发展带来良机。清乾隆年间潮绣品销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一带,占领南洋市场,享有较高声誉。
四、潮州大吴泥塑
潮州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潮州大吴泥塑源远流长,相传在南宋天年,始祖吴静山自福建漳浦携眷到大吴定居后,以塑造泥玩具为生。其技艺世代相传,逐渐发展,蔚为大观,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五、潮州花灯
潮州花灯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大瑰宝。潮州花灯起源何时,已难查考,但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新安余民刊本《荔镜记》第六出《五娘赏灯》中,有多处描写元宵夜潮州游花灯的情景,可知潮州花灯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 一、六.潮剧
潮剧又称潮音戏、潮州戏,系从宋、元南戏衍变而来。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大量吸收地方民间艺术和民间音乐,使音乐、唱腔及表演艺术日趋丰富并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地方风格。早在明代中叶,潮剧已形成了自己的唱腔和完整的戏剧演出形式。
六、潮州铁枝木偶
潮州木偶戏俗称“纸影戏”,是中国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因采用三段铁枝安在木偶人物背后和双手的竹孔上进行动作操纵,后定名为“铁枝木偶”。它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粤东以至闽南一带,表演技艺精湛,颇具特色。长期以来与人扮演的戏剧相并行,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是潮州民间戏剧艺术的一朵瑰丽之花。
一、潮州鲤鱼舞
潮州鲤鱼舞源远流长,历史始自唐代,从宋代开始一直流传于民间。至今已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表现形式,表演者是5名男子,由12个基本动作组合成不同的表演套数,形象地现出鲤鱼出滩、跃埂、啃泥(降涂)、抢食、穿莲、送鱼、三相、比目、打春、产卵、五相、化龙等动作一气呵成,具有男子汉的阳刚

⑨ 潮州文化

潮州文化是一种民系文化,为海内外全体潮州人所共有,其涵盖范围甚广,主要包含:
潮州方言 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
潮剧 即潮州戏,历史悠久,风采独具。
1976年在潮州西沙溪工程中出土的明宣德七年(1432)手抄本《刘希必金钗记》,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潮剧演出本。数百年来,潮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当地民间艺术精华,使其音乐,唱腔,表演形式日趋丰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成为全国十大剧种之一。1957年、1959年潮剧团二次晋京献演,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先后观看了演出并接见演员合影留念。潮剧不但活跃于潮汕和闽南地带,在东南亚诸国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潮州音乐 源远流长,优美动听,驰名中外,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门类有:以三弦为领奏乐器,伴以弹拨、弦索乐器的弦乐;以琵琶、三弦、筝组奏的细乐;以佛场主要法器,伴以唢呐、横笛领奏的庙堂音乐;以笙、箫、管、笛为主要乐器的笛套音乐;以潮州大锣鼓伴以唢呐领奏的潮州锣鼓乐等。其表演形式灵活多变,既可表演出千军万马,气势磅薄,壮怀激烈的场面,也可奏出轻快活泼、悠扬悦耳的情调。千百年来,潮州音乐备受世人喜爱和欢迎。1957年潮州音乐团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并荣获金质奖章。据传六十年代初,周总理访问瑞典时,瑞典国王馈赠的礼物中,便有两张他自己珍藏的潮州音乐唱片。由此可见,潮州音乐已被视为稀世奇珍。
潮州工艺 琳琅满目,光彩照人,是优秀的潮州文化的一部份,是潮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潮州的陶瓷,自晋以来,已有深厚的根基,至宋代的笔架山窑,更是名震遐迩。笔架山宋窑有百窑村之称,其瓷器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产品源源不断地远销海外,使潮州成为广东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前些年,新西兰学者露易.艾黎来潮访问,当他在博物管的陈列室见到笔架山宋窑出土的瓷器时,高兴得叫起来:“啊,它的故乡原来在这里!”近年,日本福冈市的一批学者组团携带当地出土瓷器的照片,寻根访祖来到潮州,印证了他们出土的瓷器正是笔架山窑的产品。解放后,潮州的陶瓷业得到继承和发展,并不断推陈出新。盛产瓷器的枫溪被誉为“南国瓷乡”。1978年,邓小平同志将枫溪陶瓷工人创制的1.3米高,三层《友谊》通花瓶,作为国礼品赠送朝鲜的金日成主席,更使潮州陶瓷声誉鹊起,身价百倍。
潮州木雕 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潮州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潮州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州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其形式有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在应用上则大致分为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和案头陈设等四类。在潮州,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民居之陋,人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木雕艺术的存在。所以,潮州有“木雕城”之誉称。
潮绣 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支系,早在唐代已出现,明、清两代更趋成熟。《潮州府志》云:“潮州妇女多勤纺织”,“织任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清末,潮州还出现过二十四名“绣花状元”,并赴南京参加全国刺绣比赛。潮绣讲究构图均称,色彩浓烈,富丽堂皇,其品种大致可分为日用品、欣赏品和剧服三种,形式有绒绣、纱绣、金银线绣、珠绣四大类。针法千变万化,主要有“过桥”、“銮乾”、“历艮”、“二针锁”、“三针锁”、“三山起”,以及“打只”、“化针”、“乱针”、“点绣”等六十多种。潮绣因其瑰丽多彩,技法精巧而著称,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深受青睐。
此外,还有巧夺天工的潮州抽纱,多姿多彩的潮州花灯,潮州剪纸,潮州银饰,潮州嵌瓷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潮州工艺巧夺天工。潮州古筝是中国六大流派之一,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潮州因而成为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最为外人熟知和称道的文化应该是潮州工夫茶和潮州菜了。

阅读全文

与潮汕花灯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