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照明灯的发展历程
物理学教授的大胆畅想1802年,在俄国的彼得堡外科医学院,一名叫作彼德罗夫的物理学教授宣布,他打算“以电取光”。在篝火、松明、动植物油以及燃气还是主要照明方式的19世纪初期,在电流还是一件新鲜事物的前提下,这一决定无异于天方夜潭。但是彼德罗夫的热情并没有被众人的冷嘲所压熄,因为在不久前,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用放风筝的方法引出火花一事让他受到启发:电池组两端在被导线连接时所产生的电火花,能不能变成持久的灯光,以供照明之用?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彼德罗夫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尽管在临死前始终没有见到“持久的灯光”,但彼德罗夫发现了“电弧”———“如果把两根炭棒彼此接近,那么在它们中间就出现了非常明亮的白色光或白色火焰,这就使炭棒很快地或者慢慢地燃烧掉,并且可以完全照亮黑暗的大房间。”这是关于电气照明的最早言论。电弧的发现,标志着人类在由电到光的转化过程中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从弧光灯到白炽灯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1809年正在埋头进行电化学研究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也发现了电弧。他亲手做了个很大的蓄电器,动用了2000个伏打电池,得到了更强烈更明亮的弧光。
彼德罗夫和戴维的实验装置较为相似,这实际是一种新灯———炭极弧光灯的雏形。当时这种灯采用一般木炭做成的炭棒,烧损过快,耀眼的弧光仿佛昙花一现。
大约在30年后,有人想起并应用了坚硬致密的焦炭来替代一般的木炭。由于焦炭比木炭燃烧慢,弧光闪亮的时间也就延长了许多。
后来法国科技人员给弧光装置装上一种钟表装置,使它能够自动调节两根炭棒间的距离。这样,第一只炭极弧光灯正式诞生了。
1876年,俄国电工技师雅布洛奇可夫又对弧光灯进行了较大改革。他取消了复杂的钟表机关和磁铁灯调节装置,而让两根炭棒并排竖立,中间隔着一块用黏土或石膏做成的绝缘片。他还采用一种装置,能够不断改变电流的方向,使两根炭棒交替地充当阳极和阴极,这样两根炭棒的烧损速度就基本相同,而他们端头之间的距离也就可以保持不变了。由于这两根并排竖立的炭棒在发光的时候像蜡烛一样,人们就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电烛”。电烛发出美丽的淡红色或淡紫色的光,每支能持续发光两小时左右。
在19世纪70年代的后几年里,电烛曾经风行一时。由法国通用电气协会投资制造的电烛,曾被用作路灯一支支地点燃在大街上,单单巴黎一个城市就用了成千支电烛,代替了街道上原有的7万盏煤油灯,使热闹繁华的巴黎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城。电烛还照亮了英国伦敦和古老波斯的街道,也在罗马大剧院和柬埔寨王宫上空闪闪发光……
弧光灯的问世开辟了电气照明的新时代,在人类照明史上具有预示性的伟大意义。弧光灯由于光度强,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在印刷制版、电影放映等领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直到今天仍占据着一席之地。但是电烛的耗电量大,寿命短暂,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所以在白炽灯出现以后,它在照明领域里几乎销声匿迹了。
1879年,爱迪生在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批可供实用的炭丝白炽灯。爱迪生利用改进的炭化方法,把一截棉线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陶土坩埚里高温加热做成灯丝,再把灯丝密封到玻璃泡里,细致地抽去里面的空气。在当年的10月21日,这个灯泡开始点亮,持续发光45个小时!爱迪生在白炽灯的创制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稚嫩走向成熟
白炽灯的光辉深入人心,先后有一大批发明家投身到白炽灯的改进事业中。事实上在炭丝白炽灯诞生以前,人们就试着用各种难熔的金属做灯丝,而在白炽灯问世之后,人们寻求理想状态中的灯丝更是不遗余力。终于在20世纪的第9个年头,美国人柯里奇找到了性能极佳的灯丝材料———钨。钨有许多显著特点,它比其他任何一种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要高,并且它在受热时蒸发量较小,因此在用作灯丝的材料中,钨是再合适不过的。用钨丝充当灯丝制作白炽灯,这是照明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钨丝的引进使得白炽灯在同煤油灯、煤气灯、汽油灯的竞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钨丝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电气照明工业的发展,开辟了电气照明技术的新纪元。
白炽灯的改进工作并没有故步自封。1913年,兰米尔首次往玻壳里充入氮气,这是继灯丝由炭丝改为钨丝之后,白炽灯的又一重要革新。玻壳里充入氮气,灯丝周围就形成一薄层稳定的气体保护层,使灯丝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并有效抑制了钨丝的蒸发,克服了钨丝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缺陷(直到今天,充气仍然是灯泡制作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
之后,为了提高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人们再次在灯丝的成分和结构上下足了工夫。发明家们引进了一种新元素———铼。铼的优势在于不仅熔点高、耐腐蚀,而且机械性能好,电阻率比钨高得多。钨丝镀上铼后,强度和电阻大大加强,寿命可以延长5倍!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把灯丝制成螺旋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缩小所占空间,提高发光效率,另一方面又能继续降低钨的蒸发,延长使用年限,可谓一举两得。1936年,人们制成了双螺旋灯丝,使充气白炽灯的工作温度提高到2500°以上,而摄影用的白炽灯甚至达到了3000°:第一代白炽灯成熟了。
在整个20世纪直至21世纪,白炽灯一直是照明器具大家族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尽管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出现了比白炽灯更加出色的荧光灯、日光灯、霓虹灯……但是在普通人的家居生活中,普通白炽灯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B. 灯的发展历史
灯和灯字究竟起源于何时,战国以前都还没发现名为灯的实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未见灯、烛之类字样。西周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烛”应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记载。
西周时“烛“应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没有点燃的火把通称为?,故可以抱?,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
中国现存最早的灯具出于战国,在《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在周代,“镫”、“登”通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豆笾,瓦豆谓之登。” 徐铉曰:今俗别作灯,非是,晋郭璞云:礼器也。古人把“镫”称灯,应是字义的假借。
灯的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
“火”是人类祖先抵御猛兽的主要工具,灯也是因为“火”而得到发展。根据古书最早的记录。灯具的出现始见与战国。当时候的灯具结构已比较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可见在它以前,灯的发明和演变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时期,只是工艺说明已经失传。
玉勾连云纹灯
战国灯大多由金属或陶土制成,而玉制灯仅此一件,堪称绝品。玉灯以新疆和田青玉为材,局部有赫褐色的浸痕。灯由盘、把手和座三部分组成,分别用三块玉雕琢后粘合成一体。上部灯盘圆形浅腹,盘中心凸起一个五瓣团花柱。中部把手成圆柱形,上饰浮雕的仰形三叶饰,中间束腰,腰下满饰勾连云纹。灯座为覆圆盘形,并以五瓣柿蒂纹和勾连云纹装饰,足底亦饰勾连云纹。
人形铜灯及铜勺
此灯1957年出土于山东诸城葛埠村,灯高21.3厘米,盘径11.5厘米,整体为一身着短衣男子双手擎灯盏状。此人双手各擎一屈曲带叶竹节形盘柄,盏盘下的子母榫口与盘柄插合,可根据需要随意拆卸,构造精巧。人足下为屈曲的盘龙形的圆盘。出土时还随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长柄铜勺。这件铜灯设计巧妙,造型新颖,专家研究认为它应是战国时期齐国宫廷中所使用。
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的为主体,多为贵族实用器。陶质灯因与传统的陶豆无异,往往被当作陶豆,并没归于灯类。这类灯为下层社会所用,玉质灯造型精美是上层社会的实用器具。战国时期的灯具造型
除了个别多枝灯外,大致可分为人俑灯和仿日用器形灯两大类。多枝灯(又称树形灯)实物较为少见,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五连枝灯,形制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树,支撑着十五个灯盏,灯盏错落有致,枝上饰有游龙、鸣鸟、玩猴等,情态各异,妙趣横生。人俑灯是战国时期青铜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些灯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为身份卑微的当地人形象。持灯方式有站立两臂张开,举灯过顶;有的跽坐,两手前伸,托灯在前。一俑所持灯盘从一至三个不等。灯盘有圆环凹槽形和盘形两种形制,前者有三个支钎,后者多为一个支钎。仿日用器形灯基本上是一些生活实用器的演变,主要为仿豆、鼎和簋等较为常见的器皿,以豆形陶灯居多,但也有一些仿鼎和簋的形制的青铜灯。
秦代铸造的灯也是极其华丽的。雁足灯,形制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环形灯盘,上有三个灯柱,可同时点燃三支烛。
人骑骆驼灯
人骑骆驼灯是青铜铸造的一件实用的照明用具,同时也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在长方形平底座上站立一只昂首垂尾的双峰骆驼,一人双脚后夹端坐于驼身,双手稳稳在握住一圆形灯盘的灯柱。整个青铜雕塑制作精巧,人与骆驼的形象以曲线为主导,旨在传神,而不着意细部逼肖。从整体来看,底座、骆驼、人物与灯柱、灯盘浑然一体,驼背上的人举重若轻,似擎一顶华盖,其重心设计极为科学合理。这件雕塑品中骆驼的出现,为研究楚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灯的种类
照明灯
电灯、日光灯、油灯、煤油灯、铜灯、铁灯、马灯、壁灯、路灯……
装饰灯
霓虹灯、花灯、灯笼、走马灯、卡通灯、宫灯
警示灯
航标灯、红绿灯、警灯……
特殊功能的灯
无影灯、探照灯、追光灯……
灯的用途与原理
日光灯;:电源开关刚闭合时,日光灯管内的水银经灯管两端灯丝加热蒸发,形成稀薄的水银蒸汽,镇流器产生的高压加在灯管两端,使汞原子电离出电子,电子加速后与汞原子碰撞,使气体迅速击穿,产生弧光放电,激发紫外线。紫外线再激发涂在管壁上的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光。它不含红外线,所以它的光是很温和的,不伤眼睛;因为不含有热线,用起来比较省电;它也会发出许多美丽有色的光。这就是由荧光粉里所含的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定了,例如涂上钨酸镁的,发蓝白色光,涂上硼酸镉的发淡红色光。
蒸汽灯:是由密封在玻璃管里的各种蒸汽通过电流而发光。它们的构造,有点像日光灯,由于多个灯泡从不同角度同时发光,就产生无影灯。
氙气灯的发光原理:超高电流,通过没有钨丝、只填充氙气的石英管,使气体碰撞产生有如白昼般强烈之电弧光,接着再将电压转成8,000V,稳定持续供应氙气灯泡发光。HID灯光的特性比较接近太阳的白光而不是一般卤素灯(Halogen)之黄光。HID色温接近白昼的阳光。(阳光色温为 6000K,HID色温为4300K-6500K,卤素灯色温为3200K-3600K)HID亦免除一般卤素灯从第一次发亮钨丝就开始氧化及发亮时间越长,光线就越暗的困扰,同时发亮体集中,照明距离宽而且长。HID更拥有较一般卤素灯远3倍的超长视线及超广角的宽旷视野,但HID的用电量仅需35W,但其光亮度是一般卤素灯的3倍,使用寿命较一般卤素灯长约10倍。卤素灯的发光原理是用钨丝发热所致,因此在长久的高热下,难保不烧断损坏。而氙气灯是利用电流刺激气体发光,基本上不会产生过高温度,所以只要其中的氙气还没用完,它就可以一直正常发光,不易损坏。在正常的用车条件下,一组HID气体放电灯可用上6年有多。HID的耗电量仅为35W比卤素灯的60W更为省电,因此油费等于间接省下来了,而且越用越亮。
C. 作为汽车的“眼睛”,汽车大灯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说到汽车的大灯,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奥迪,奥迪更是被称为世界灯厂。奥迪的车灯设计非常前卫,并且走在了世界汽车各个企业的最前端。随着汽车的发展,车灯已经不再只满足于车主们对于普通照明的功能了。我们现在还要追求它们造型美观性能以及成本方面的综合效果,如今现在比较主流的灯就是LED大灯以及疝气灯。而对于汽车车灯的发展历史有人知道吗?我们下面就来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5
最后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氙气大灯,LED大灯以及激光大灯。氙气大灯的疝气并不是像卤素灯那样延长物资寿命,而是为了产生光源,它发出的光比卤素灯更白更亮,寿命更长,缺点是不够节能,LED灯是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是一种电子发光器件,它的结构很简单,优点是更节能,反应快,亮度高,体积小,寿命长,而成本也是比较高,穿透性没有,普通的卤素灯好。现在最先进的就是激光大灯了,这种大都是通过激光来点亮,然后通过滤镜过滤释放出光,再将光反射出来,这种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成本非常高,只有高端车型才会有。车灯的存在对不同时代的人们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但见证着汽车的发展史,还写着汽车车灯的美学发展史,大家对于汽车的发展史是怎么看待的呢?
D. 汽车车灯的演变历史是怎样的
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
1898年,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把电用于前灯和尾灯,这样车灯就诞生了。最初的前大灯不能调光,所以在开车时有些晃眼,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采用了附加光度调节器。这种前大灯可以在垂直方向移动,但驾驶员必须下车搬动夹具装置。
1925年,导航公司推广了双丝灯泡,远光和近光的调节通过装在转向柱上的开关来控制。
转向信号灯的使用非常有趣。1916年,美国一个名叫C·H·托马斯的人把一带电池的灯泡装在手套上,这样夜间行车时,对方驾驶员就能看到他打的手势。
1938 年,别克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转向灯作为选用的附件,但当时只在汽车尾部安装。
到1940年以后,汽车前面也装有转向信号灯了,而且信号开关具有随时调节的功能。
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一个蓄电池供电的电灯照明。
1909年,首次把乙炔灯作为变光装置。
1916年,美国使用了行车灯。
1920年,当选用倒档装置时,使用了倒车灯。
1920年,美国汽车公司首先装了内灯。
1926年,把大灯变光开关从方向盘移到地板。
1938年,第一次采用封闭的内灯。
1988年,美国公司将电灯抛物面反射镜推广于大灯、侧灯和尾灯。
E. 雪莱特汽车照明发展史,谁知道
我这边没有很详细的版本,但问了下度娘后,知道了个大概,简单给你说一下吧。
1.雪莱特最初是做节能灯起家的,大概是90年代吧,基本上以生产家用的节能灯为主。
2.进入21世纪初,国内汽车照明这个行业刚刚起步,氙气灯主要还是在欧洲发展起来,雪莱特就是这个时候进入汽车照明领域的。
3. 2003年,雪莱特生产了我国第一支HID汽车氙气灯,所以雪莱特也算是国内HID汽车灯的首创者!
4. 2004年,以后氙气灯开始大量投产,雪莱特也是投产代表企业。之后雪莱特的“投射式超高压汞灯及其配套电子镇流器”也被评为省级、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 2005年,雪莱特的氙气金卤灯及配套电子镇流器通过了欧盟的 E-Mark认证和TS16949 认证,同时“雪莱特”品牌获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十佳品牌;
6.初步发展起来后,汽车照明逐渐成为雪莱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之一,当然雪莱特在家居照明方面也还是一直在前进,是一个重点;
7.雪莱特是技术型企业,目前在氙气灯领域的技术专利达到43项,他独创的氙气球泡专利体系比较有名,是全球唯一具有氙气灯球泡专利体系的两家企业之一(另外一家是飞利浦)
8.雪莱特还是亚洲唯一具有整车配套资格的企业,和宝马啊、福特啊、奔驰啊、奥迪等很多轿车厂都有合作
9.除了和整车品牌合作,雪莱特的汽车灯产品也用于改装,比如氙气灯、镇流器等,国内4S店、改装店基本都有在卖
10.近几年雪莱特也开始研发LED灯,去年开始出了第一款Led汽车大灯,是国内较早出LED车灯的企业之一
大概这么多,如果想深入了解,建议看看网络、或上他们官网,会有大概的介绍。
F. 汽车大灯的发展史
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
1898年,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把电用于前灯和尾灯,这样车灯就诞生了。最初的前大灯不能调光,所以在开车时有些晃眼,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采用了附加光度调节器。这种前大灯可以在垂直方向移动,但驾驶员必须下车搬动夹具装置。
1925年,导航公司推广了双丝灯泡,远光和近光的调节通过装在转向柱上的开关来控制。
转向信号灯的使用非常有趣。1916年,美国一个名叫C·H·托马斯的人把一带电池的灯泡装在手套上,这样夜间行车时,对方驾驶员就能看到他打的手势。
1938 年,别克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转向灯作为选用的附件,但当时只在汽车尾部安装。
到1940年以后,汽车前面也装有转向信号灯了,而且信号开关具有随时调节的功能。
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一个蓄电池供电的电灯照明。
1909年,首次把乙炔灯作为变光装置。
1916年,美国使用了行车灯。
1920年,当选用倒档装置时,使用了倒车灯。
1920年,美国汽车公司首先装了内灯。
1926年,把大灯变光开关从方向盘移到地板。
1938年,第一次采用封闭的内灯。
1988年,美国公司将电灯抛物面反射镜推广于大灯、侧灯和尾灯。
G. 汽车照明电路发展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专:第一个阶段:中国汽属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H. 照明灯光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享利•戈培尔(Heinrich Göbel)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使用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它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1801年,英国 一名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在1810年亦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享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 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1850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 (Joseph Wilson Swan)开始研究电灯。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装电灯。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氦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无足够财力继发展这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爱迪生。
爱迪生购下专利后,尝试改良使用的灯丝。1879年他改以碳丝造灯泡,成功维持13个小时。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丝灯泡曾成功在实验室维持 1200小时。但是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并且获得胜诉。爱迪生在英国的电灯公司被迫让斯旺加入为合伙人。但后来斯旺把他的权益及专利都卖了给 爱迪生。在美国,爱迪生的专利亦被挑战。美国专利局曾判决他的发明已有前科,属于无效。最后经过多年的官司,爱迪生才取得碳丝白炽灯的专利权。
爱迪生的最大发现是使用钨代替碳作为灯丝。之后在1906年,通用电器发明一种制造电灯钨丝的方法。最终廉价制造钨丝的方法得到解决,钨丝电灯泡被使用至今。
电灯泡的最大问题是灯丝的蒸发。因为钨丝上细微的电阻差别造成温度不一,在电阻较大的地方,温度升得较高,钨丝亦蒸发得较快,于是造成钨丝变幼,电阻进一 步增大的循环;最终令钨丝烧断。后来发现以惰性气体代替真空可以减慢钨丝的蒸发。今天多数的电灯泡内都是注入氦、氩或氪气。
现代的白炽灯一般寿命为1,000小时左右。
I. 以后汽车灯光的发展演变
以后的汽车灯光肯定会变得非常智能。现在已经都有这种功能了,只要你进入了隧道,它会自动打开灯,以后的话还会加入其他的一些更智能化的功能灯的功能会更加拓展化。
J. 《汽车大灯是经历怎样的发展史
汽车大灯的百年历程,先看一个视频科普一下吧~
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农民用手提煤油灯把他引回家。
此后,有人开始把手提煤油灯挂在车前端,但是煤油灯的发光强度太低,并不能满足照亮车前足够远路面的需求。北方学校为了提高前方路面照度,人们采用的办法是将克鲁平反光镜安置在煤油灯后,使煤油灯成为世界上第一只聚光大灯,这也是车灯的最早雏形。
工程师们都在想办法解决灯光强度的问题,很快煤油灯就被乙炔灯所替代。当然工程师们也想把白炽灯用于汽车上,但是真空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碳丝做成的,太脆弱的灯丝禁不起路上的颠簸,无法应用在车灯上,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当时乙炔灯的亮度是白炽灯的一倍。
由于乙炔灯需要燃烧才能发亮,因此乙炔灯要在车上安装一个用于装满乙炔气体的大罐子,十分不便,加上极端的天气容易促使灯光被浇灭。更重要的是,乙炔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碱石灰,对人体会有严重的腐蚀作用,甚至导致休克,所以工程师也渐渐意识到了该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1925年以后,乙炔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日渐成熟的白炽灯。螺旋钨丝白炽灯相比于原来的碳丝白炽灯,照射强度提升了50%。可以说螺旋钨丝白炽灯里程碑的出现使得汽车真正步入了照明电气化时代。从1912年凯迪拉克发明车载电力系统到1917年发明的灯光调节系统,电光源才被广泛的应用。
卤素灯
虽然白炽灯的效果比乙炔灯更好,但是普通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并不高,1962年,在需求的促使下,卤素灯被发明了出来,相比于白炽灯,其使用寿命延长了2到3倍,亮度提高了1.5倍。可靠的技术和低廉的维护费用,使其一直被沿用至今天。
氙气灯
上世纪90年代,汽车普及率的提高也让消费者对汽车的期待值更高,原来的卤素灯亮度已经满足不了需求,行车安全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氙气灯被研发出来,氙气灯在比卤素灯更低功率的情况下,其亮度是卤素灯的三倍以上,但是氙气灯同样具有缺点,最明显的是,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它的穿透力比卤素灯弱,而且成本与维修费用比原本卤素灯要高得多。因此卤素灯与氙气灯长期并存各分秋色。
LED大灯
对更高品质的追求,人们渴望有一款车灯不但在亮度与安全方面足够给力,还能拥有独特个性的外观,于是LED大灯华丽登场。如今LED大灯突破层层技术瓶颈,呈现得已经相当完美:体积小、稳定性高、能耗低,并且不存在热沉积和光衰退等问题。所以LED大灯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车型上。
激光灯
就在LED大灯开始普及之时,对激光灯的研发被工程师提上日程,不过目前的激光大仍处于初期阶段,普及之路还有很多困难,比如高额的成本以及照明时产生的巨大热量,目前还是各厂商的需要克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