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崂山名胜古迹与道教文化之间的关系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距青岛市中心约40公里。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崂山以巨峰为中心,分别向外延伸出4支主要支脉,有“巨峰支”、“三标山支”、“石门支”、“午山支”。在这些支脉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8座,其中以“巨峰支”分布最多。巨峰风景游览区是以崂山的最高峰为主体形成的风景浏览区,该景区的特征主要是高山区自然景色。
鉴于崂山与黄海组成的山海相依的自然景观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对这些资源的普查、评估、论证和规划,国务院于1982年批准公布崂山风景名胜区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崂山地区的宗教是道教和佛教两大体系,尤其以道教在崂山地区流传的时间最久远,可见诸史料能溯到秦汉,距今2300年。佛教最早出现在崂山的年代是东晋,距今也有1500余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崂山宗教活动随着时代发展时兴时衰,留下了无数的遗迹。
道教的产生年代在国内的史学界众说不一,大多数历史学家把东汉末年张陵创业的“五斗米道”看作是道教源头。崂山地区道教活动产生较早,从一些历史资料中看,在汉末“五斗米道”之前,崂山的道教活动已有一定的规模 。
崂山《太清宫志·开山始基篇》载:“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前140年),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张廉夫来崂山,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又于建元三年(前139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名曰‘太清宫’,为开山始祖。”
《汉书·世文志》中载有道经36部,其中部分还是汉武帝从崂山带回去的。在既无造纸术又无印刷术的西汉时期,能有成部的经书也是相当不易,当然形成这些经书的时间更应向前大大推移。
南北朝时期,北魏士寇谦之为适应统治者的口味,把“五斗米道“这个与农民起义相关联的名称改为“天师道”,并在大江南北传播发展,崂山地区道教的经文典籍中又充实进一批符篆内容。 著名的诗人李白和当时为唐王朝宫廷军师的李筠一起云游崂山,将宫庭音乐曲牌传给崂山太清宫的道士,成为太清宫沿用至今的早课经韵曲牌,这都证明了崂山被唐王朝宫廷视为一座道教仙山是可信无疑的。
唐代天佑元年甲子(904年),河南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太清宫,新建一处殿堂以供奉“三皇”,并从整体上完善了太清宫布局。
后唐国光二年甲申(924年),道士刘若拙,从四川来到崂山寻访李哲玄,共谈玄机,十分契合,便留住崂山,在太清宫南侧山坡上自建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以自修。 宋朝建隆元年庚申(960),宋太祖赵匡胤登基,闻知刘若拙的声名,诏其晋京,敕封他为“华盖真人”。归山重修太清宫,新建上清宫和上苑宫(即今太平宫)。
明昌六年(1195年),邱处机、刘长生等7人来到崂山“讲道传玄,宏闻教义”,崂山各道教庙殿的道士很快接受了全真派“重丛林清修,不娶妻室,不食腥荤,注重内功修养”的教义,全部归依道教全真派,成为道教全真派自开创北宋以来规模最大的丛林基地。
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末代皇帝的两个爱妃谢丽、谢安从水路逃到崂山太平兴国院出家入道。谢氏姊妹精通宫廷音律,她们的加入,使崂山道教的宗教音乐又一次与宫廷音律融合,使其既有山林的清雅之风,又具宫廷的华贵之质。这对流传至今的崂山应风乐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元朝建立以后,积极地提倡道教,朝廷先后召见多位全真派道士。在中国北方全真七子所创的各门派及从这些门派中繁衍出的支派纷纷崛起,道教的庙殿建设也进入空前阶段。这个时期崂山道教的发展也相当快,崂山外围的乡村中相继建起部分规模较小的庙庵。
明代崂山道教中先后出了几位修道有成的道士,其中首推闻名于大江南北的侠道张三丰。他以高深的内功修为和卓越的武术绝技培养出一批高徒,使龙门派在中华大地上衍生出数十个支派,崂山道教中的鹤山派、金山派、金辉派就是这些支派中的一部分。 明万历年间的僧道之争以道士胜诉而告终,万历皇帝除敕金重修太清宫外,还特意为太清宫颁赐了《道藏》和《续道藏》共计5485卷,使崂山道教的经文藏典达到相当丰富的程度。
清代前期和中期,崂山道教仍然处在兴盛时期,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崂山道教日益兴盛,对外始称“九宫八观七十二庵”。
近百年中,青岛遭到帝国主义的轮番侵占,天主教和基督教也随之在中国传播,使道教受到排斥。抗日战争期间,崂山道教因为反对日本侵略政策,积极参与抗日活动,遭到日军的多次围剿、轰炸、烧杀和抢掠,许多道观在这个时期被毁坏。 建国后,人民政府于1956年拔款对崂山的一些庙宇进行再修复,但因破除迷信的观念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信徒越来越少,不少庙宇逐渐毁坏或移做它用。
B. 崂山最早的记载是什么时候`! 在崂山最早的宗教是佛教还是道教拜托各位了 3Q
崂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 崂山历史悠久,从史书上的确切记载起始于秦。自本期起,本栏目版将每权周刊发崂山史记,以时间为序,叙述崂山的历史发展脉落,所有材料来自于崂山风景管理局编写的《崂山志》。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琅琊郡,崂山在其境域内。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巡视琅琊郡,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名,由崂山海域入海求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以连弩射大鱼,自琅琊经崂山沿海北至荣成山。
C. 崂山民间故事
1、崂山茶的传说
若干年以前,崂山太清宫处来了一位年轻的白面书生。据说,该生原籍杭州,家境殷实,只因自小两大嗜好,一是酷爱品茗饮茶,二是广习琴棋书画,而于八股学业上则聊无用心。
所以屡试不第,遂心灰意冷,终致携琴揣茗,离家出走,遍访华夏名山大川,广寻天下画朋琴友。一日,来到崂山太清宫处,但见山清水秀,石奇草异。
浩瀚大海,一碧万顷,清风徐来,花香鸟鸣,大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愉悦心境。遂借居庙中,早晚与庙中道士或品茗论道,或抚琴赏乐,乐不思蜀,竟在此住了下来。
话说东海龙王的三女儿一日闲暇游玩来至崂山太清宫,似神仙窟宅、类灵异府地的崂山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在寂寞深宫中长大的小龙女。
走在绿荫小径上,忽然和煦的细风,从绿树掩映的山路深处送来了一阵委婉幽雅的琴声。循着琴声,来到一处道舍窗外。但见屋内一白面书生正在抚琴,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一杯热茶。
袅袅上升的热气中,股股浓郁的茶香沁人肺腑。近观白面书生,耳闻阳春白雪,嗅品浓郁茶香,小龙女醉了。如是,他们相爱了,结为夫妻,崂山就成了他们的家。
游山玩水,品茗抚琴,终日厮守相伴,其乐融融。却说光阴如梭,转眼已是数月。忽一日小龙女见书生面带愁容,经再三究问,原来书生自杭州带来的茶叶已经没有了。
崂山当地又没有茶,断了吃茶这一嗜好之源,令书生整日无精打采、心思不安,大有回归故里的意思。小龙女一听,原来如此。
笑对书生说:“相公,崂山乃天下神山,不管是江南的,还是塞北的,只要是世上有的,崂山就有,何况是一株茶呢。崂山巨峰顶下、比高崮上,就有一株神茶。
赶明天,我和您一起去采回来,茶叶不就有了吗?”小龙女说完,从头上摘下一支珠花簪子,扬手一扔,只见这支簪子随风飘飘摇摇,朝着比高崮飞了上去。
待到第二天书生和小龙女来到比高崮上时,但见崮顶上石缝中,已经长出了数株翠绿鲜嫩的茶树来了。从此以后,书生和小龙女也就在崂山安居乐业、白头偕老了。
2、二龙山的传说
有一年,天大旱,二龙山水库靠近大坝的地方冒出了一个大士丘,人们在上面种了一年的白菜。水库大坝的两端卧着两道蜿蜒的山梁,上面树木蓊郁,掩映着峭岩,这就叫“二龙戏珠”。
相传,很久以前,这一带常发水患,害得人们流离失所。一年,天降大雨,洪水泛滥,两岸的房屋和田园沦落在汪洋之中。
这惨象被在天上巡游的两条土龙看见了,他俩商量后,想用身体拦住山谷里的洪水,使人们免遭灭顶之灾。可是,因为他俩私下里行动,违犯了天条,玉皇大帝便命天兵天将下界来斩杀他俩。
在他俩仅差600多步没能会合的时候,天兵天将赶到,将他俩杀死。两条土龙的躯体化作了两条婉蜒的山脉,血液化作了一座土丘。
3、石老人的传说
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崂山脚下的一个勤劳善良的渔民,与聪明美丽的女儿相依为命。不料一天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可怜的老公公日夜在海边呼唤,望眼欲穿,不顾海水没膝。
直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著地守候在海边。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际,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亲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
向已变作石头的父亲奔去。她头上插戴的鲜花被海风吹落到岛上,扎根生长,从而使长门岩、大管岛长满野生耐冬花。
当姑娘走近崂山时,龙王又施魔法,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定在海上。从此父女俩只能隔海相望,永难相聚,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礁称为“女儿礁”。
4、仰口仙桃石的传说
传说当年孙悟空在花果山大败天兵天将后,被玉皇大帝招安封为“齐天大圣”,专司桃园。一日闲来无事溜溜达达来到蟠桃园,见园中仙桃挂满枝头令悟空抓耳挠腮垂涎欲滴。
急忙唤来土地询问方才知道,前园仙桃3千年熟一回,吃了可延寿万年;中园5千年熟一回,吃了可位列仙班;后园万年熟一回,吃了可与日月同辉。
悟空心中大喜,一个健步飞到后园,见园中高大恢宏的仙桃树上挂满了红彤彤西瓜大小的仙桃,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开始大快朵颐。
不一会就将园中万年仙桃一扫而空,吃饱喝足的悟空伸了一个懒腰,变化一个寸长小人躺在树叶上呼呼大睡。这时七仙女奉王母之命到园中采摘仙桃,筹办蟠桃盛会。
见园中熟桃大桃全无踪影,大惊失色议论纷纷。躺在树叶上呼呼大睡的悟空忽然被吵嚷声惊醒。悟空,摇身一变恢复原形,大喝一声:“何人在此宣哗”!
七仙女指着蟠桃说明原委,悟空赶紧打听:“蟠桃会是否邀请俺老孙”?七仙女哈哈大笑:“小小弼马温也痴心妄想参加蟠桃宴会”!
悟空一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不做二不休一口仙气定住七仙女,一个筋斗云向蟠桃会腾空而去。 悟空的肚子是乾坤肚,大可吞天小可吃米。
他不但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又把蟠桃会上的山珍海味琼浆玉液一扫而空。吃饱喝足后还不过瘾,于是顺手拿来太上老君装仙丹的布袋子。
把蟠桃园内大大小小的仙桃一个不剩的全部装了进去,抗起就走!带回花果山给猴子猴孙们解馋延年益寿,不想太上老君的布袋子下角被天鼠咬了个小洞。
在孙悟空腾云驾雾路过崂山仰口风景区时,一个最小的仙桃从小洞中掉落下来,经过49天,恰好落在这里。又经过十万八千年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就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了。
5、仰口绵羊石的传说
有一天,来福打柴回来,掀开锅盖一看,饭做好了。他给小羊舀了几碗米汤冷着,心想:是哪家大娘婶子帮我做的饭?我得好好谢谢人家。
一连四五天,天天都是这样,虽然问了好几家,都说没有帮他做饭,来福端着饭碗,咳了声说:“大娘婶子帮我做饭,都不好意思说,我要有个做饭的,就不用难为人家啦!”
第二天,来福装作上山打柴,快到做饭的时候,他躲在窗外往屋里偷看,不多会儿,就见小羊在里间炕上打个滚,变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闺女,到外间刷锅洗米做起饭来。
炕上留下一张雪白的羊皮,来福一见,又惊又喜,啊,原来羊伯把闺女送给我了!他从窗内偷偷地把羊皮拽出来,披在身上说:“开门吧,外面可真冷啊!”
小羊听到叫门声,连忙跑进里间,找不着羊皮,急得不知该怎么好,听到来福在门外冻得直跺脚,小羊心里又痛又慌,便羞怯怯地开了门。
来福进门就笑着说:“大妹子,你何必瞒着我,早知道你有这件皮袄,借给我穿着打柴,就不用挨冻了。”闺女羞得低着头说:“你穿着我的皮袄,可我就变不回去了。”
来福红着脸,腼腆地说:“大妹子,别再变了,你要是不嫌我穷,就在这和我做个伴吧!”闺女看着来福,抿嘴一笑,羞答答地点了点头。
来福和闺女成了亲,你敬我爱过了一辈子幸福生活。老绵羊因三腿狼下落不明,怕它再来报仇,每天在山上观望,天长日久就变成一块石头,直到如今还伸着舌头,卧在太平宫南门外的山上,人们都叫它“绵羊石”。
D. 崂山道教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其因素在于什么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
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
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
从西汉到五代时期末,崂山道教基本属于太平道及南北朝时期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
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近代,列强入侵使崂山道教遭到严重破坏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专款对崂山道教庙宇实施重点维修,崂山道教得到保护和生存。
“文化大革命”前期,崂山道教作为“四旧”受到冲击,毁掉神像,遣散道士,崂山道教的宗教活动废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府逐步有计划地恢复部分崂山道教庙宇,落实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还庙产。崂山道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1980年崂山恢复道教宗教活动后,崂山太清宫对收纳道士出家制订了各项新规定。10余年来,在此出家已有20余名道士。
E. 崂山最早的记载是什么时候`! 在崂山最早的宗教是佛教还是道教
崂山是著名的道抄教名山
袭崂山历史悠久,从史书上的确切记载起始于秦。自本期起,本栏目将每周刊发崂山史记,以时间为序,叙述崂山的历史发展脉落,所有材料来自于崂山风景管理局编写的《崂山志》。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琅琊郡,崂山在其境域内。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视琅琊郡,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名,由崂山海域入海求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以连弩射大鱼,自琅琊经崂山沿海北至荣成山。
F. 崂山的传说有哪些
崂山的传说——佛道之争
到青岛旅游不上崂山,就像到苏州旅游不到虎丘一样实乃憾事也。而上崂山,有许多人是为了去寻觅蒲松龄笔下《崂山道士》中,那面曾让居心不良的道士碰个鼻青脸肿的神秘之墙。殊不知,那只是蒲松龄虚构出的故事,而在崂山上的太清宫内,却蕴藏着一个关于佛道相争的真实故事。
崂山是我国道教名山,而崂山上的太清宫又以年代久远、名士云集而闻名遐迩。太清宫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太清宫内供奉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神位,道教名士张三丰、刘若拙、李哲玄等人均在太清宫留下过修炼布道的印迹。太清宫也因此声名日渐,为世人所瞩目。然而,就是在这样一块纯净的道教宝地上,我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矗立着的石碑,上书:海印寺遗址。这让我吃惊不小,在这道家领地上,怎会突兀地冒出个佛家的庙堂呢?再仔细看时,却见石碑右下方有两行小字:明万历十三年佛憨山大师始建海印寺于太清宫前挡住太清宫,明万历二十八年皇降旨毁寺复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来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明万历十三年,一位法名为憨山的和尚想在太清宫前修建一座寺庙,名为海印寺。可他的想法遭到了笃信道教的神宗皇帝的否定。可神宗皇帝的母亲却信奉佛教,她得知憨山想在太清宫前修建海印寺,便瞒着皇帝,派后宫嫔妃帮助憨山建寺,明万历十八年,海印寺落成,它矗立在太清宫前,以其雄浑的气势将太清宫遮挡个严严实实,并与太清宫形成了佛道对峙的局面。斯时,太清宫一位名叫耿文兰的道人,对憨山的行为强烈不满,还上奏朝廷,欲与憨山大师决一雌雄。朝廷中的一些官员惧怕皇太后的威力,不仅没有将耿文兰的诉状呈递给皇上,反而罗织了一大摞莫须有的罪名要抓耿文兰治罪。耿文兰只得逃离太清宫。明万历二十三年,耿文兰逃到了北京白云贯,他得知白云贯主持王长月经常给神宗皇帝的郑贵妃治病,于是他便请王长月趁给郑贵妃治病之机,将诉状转呈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闻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于万历二十八年降旨捣毁海印寺,还太清宫本来面目,并将憨山发配到了广东雷州,憨山只活到七十八岁便圆寂了。据说,他死后灵魂再次飘临太清宫,并在太清宫后的崂山上化为一尊石和尚,日夜窥视着太清宫动静。果不其然,在太清宫左侧山顶上有一石块,形态酷似一位坐着的和尚,旁侧还有一块屏风般的巨石,有人说那是块遮羞石。已化为石和尚的憨山大师,一面躲在屏风后面,羞于面对当初帮助他建庙的嫔妃与众和尚,一面还在静观太清宫的兴衰变幻,以图有朝一日重建寺庙,再与太清宫比个高低。这个佛道相争故事的结局并不让人感到满意。一个是把普渡众生、慈悲为怀作为最高追求境界的佛家,一个是以清静无为、苦心修炼,以求悟道得道为本意的道家,他们本可以在这里创造出一番相互宽容、相安共处的融和局面的,遗憾的是憨山大师过于张扬固执,而耿文兰又缺少一份宽宏大度。如此一来,两斗皆仇、两败俱伤的结局自然是在所难免了。
而今,就在海印寺依稀的废墟上,矗立起了一面长十余米、高三米多的白色花岗岩,上面记载了这个佛道相争的故事。或许,它将会给后人留下某种启示。
G. 崂山是道教的山还是佛教的山
崂山 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 山光海色,道教名山。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崂山是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地下水系中心之一。
http://ke..com/view/2384.htm
H. 崂山的人文历史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汉书》载武帝在崂山“祠神人于交门宫”时“不其有太乙仙洞九,此其一也”。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从西汉到五代时期末,崂山道教基本属于太平道及南北朝时期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从宗派上分属于楼观教团、灵宝派、上清派(亦称茅山宗、阁皂宗)。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崂山道教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以1939~1943年间侵华日军对崂山的“扫荡”为害最重。道士被杀害,庙宇被炸毁,珍藏被掠走,崂山道教自此每况愈下。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于1952年拨专款对崂山道教庙宇实施重点维修,崂山道教得到保护和生存。
“文化大革命”前期,崂山道教作为“四旧”受到冲击,毁掉神像,遣散道士,崂山道教的宗教活动废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府逐步有计划地恢复部分崂山道教庙宇,落实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还庙产。崂山相继修复并对外开放的庙宇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和太平宫。崂山道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1980年崂山恢复道教宗教活动后,崂山太清宫对收纳道士出家制订了各项新规定。10余年来,在此出家已有20余名道士。 佛教传入崂山地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崂山之佛教始于魏晋,盛于隋唐,明代又迭起高潮,清代后期渐衰。崂山的崇佛寺(俗称荆沟院)建于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这是崂山最古老的寺院,应视为佛教在崂山的发端。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到印度等地求经的僧人法显泛海返国,遇飓风漂泊到不其县崂山南岸栲栳岛一带登陆,当时不其县为长广郡的郡治,笃信佛教的太守李嶷听说法显是到西方取经的名僧,便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讲经说法,并在其登岸之处创建了石佛寺(即潮海院)。从此,佛教在崂山声名大振,广为传播。嗣后,崂山相继建起了石竹庵(后改名慧炬院)和狮莲院(俗称城阳寺),北魏时法海寺的创建,标志着崂山佛教已初具规模。
隋、唐两代,佛道并重,隋代重建即墨县于今址后,狮莲院、荆沟院和慧炬院等著名寺院得以重修,规模更加宏伟,香火日渐旺盛。唐代,僧人普丰由四川峨嵋山来到崂山,在王哥庄镇大桥村东修建了大悲阁,内祀大悲观世音菩萨,后改称峡口庙,其后又在铁骑山东修了一座分院,名为林花庵,又在峡口庙东2.5公里的东台村建了另一座分院,名为普济寺。崂山巨峰之南还建有白云庵。宋、元两代,佛道两教一直和睦相处。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和尚来到崂山,于万历十三年起在崂山太清宫三清殿前耗巨资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海印寺,后因与太清宫道士发生纠纷,进士出身的道人耿义兰进京告御状,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降旨毁寺复宫,憨山亦被远戍雷州。崂山佛教虽遭此打击,但并未一蹶不振,桂峰、自华及慈沾等著名僧人仍在崂山进行了许多佛事活动,加之当地乡宦士绅的支持,崂山的佛教仍有所发展。据粗略统计,明、清两代创建的寺院有20余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清顺治九年创建的华严寺。这座寺院规模宏伟,名声远播,藏有清雍正年间刊印的《大藏经》一部,还有元代手抄本的《册府元龟》。直到清末民初,华严寺与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石佛寺、法海寺仍被称为崂山佛教的三大寺院。民国时期,崂山佛教每况愈下,逐渐衰落。
建国后,崂山的僧人在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参加了各项爱国活动。在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崂山的僧道联合创办了生产合作社,过着亦禅亦农的生活,走上了自给自养的道路。“文化大革命”中,各寺院的神像被砸毁,经卷、文物被焚烧,僧尼被遣散,大殿被封闭。但也有些宗教文物受到了群众的保护,华严寺的《大藏经》和《册府元龟》被青岛市的文化部门抢救出来;沙子口东风船厂的职工把石佛寺和大石寺的五尊铁佛完整的保存下来;源头村居民把法海寺的乾隆年间重修碑拉到家中隐藏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文化大革命”中被遣送的僧14人、尼7人,均落实了政策,并妥善安排了他们的生活。1985年青岛市成立了佛教协会筹委会,政府还拨专款修复了崂山华严寺和法海寺,并将这两座寺院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崂山山区共有27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文物古迹古文化遗址古城古楼堂书院古墓康有为墓城子遗址古不其城玉蕊楼康成书院财贝沟东周墓群康有为原墓李家宅头遗址鳌山卫城镜岩楼华阳书院城阳汉墓群康有为新墓半阡子遗址浮山所城太古堂青峪书院房凤墓——冷家沙沟遗址雄崖所故城大劳草堂石屋书院童恢衣冠冢——霸王台遗址——读书楼劳山书院邱处机衣冠冢——西窑顶遗址——上庄别墅下书院蓝铜墓——————紫霞阁——于七墓—— 古庙宇太清宫华楼宫太平宫蔚竹庵上清宫白云洞百福庵明道观明霞洞关帝庙通真宫法海寺凝真观华严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在崂山各地建立了文物保护小组,1956年和1982年先后进行了两次文物普查,共出土铜器1045件,另有铜钱26斤,出土铁器20件,这些出土文物都保存在青岛市和崂山区博物馆内。惟《崂山金石目录》中之古铜器铁器已散失。 古铜器铁器大福岛古铜印晒钱石古钱南城阳村古铜印明道观古箭镞高家崮古铜器霸王台古戟头寿阳庵古铜像、铜器铁瓦殿铁瓦海印寺大铜佛像菩萨洞铁佛像玉蕊楼古铜瓶迎真观铁钟城阳古铜瓶太平宫铁钟
I. 崂山的传说故事
1、一杭州书生到崂山玩,在庙里居住弹琴赏月,被一位龙女喜欢,于是二人结为夫妻。后来书生的茶叶没了,想喝茶,可是当时的崂山并没有茶叶,龙女说在比高崮有棵茶树,就用金钗飞去,第二天龙女和书生到在比高崮看到石头缝里种了很多茶叶。
2、石老人是崂山下的农民,有一天石老人的女儿被龙王抢走了,之后老人每天在海边等女儿,可是女儿还是没有回来,后来龙王就把老头变成了石头。女儿跑出来看到父亲变成了石头非常悲痛,把头发上的钗扔掉变成了花朵,抱着石头痛苦,龙王也把她也变成了石头。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
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千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
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
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
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
J. 关于崂山的历史资料
“崂山” 最早见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南史·明僧绍传》。明末黄宗昌修《崂山志》后,“崂山”一名逐渐被采用,。《神农百草》、《本草围经》沿用“崂山”,清黄宗昌修《崂山志》以后至今使用“崂山”。
“大劳山和小劳山”出自天顺圣皇后光宅元年(684年)唐李贤《后汉书注》,书中把该山北部的一部分称为“大劳山”,把该山西南部的一部分称为“小劳山”,又简称为“二劳山”。唐杜佑《通典》沿用“大劳山和小劳山”。
“辅唐山”出自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牛素《纪闻》,是唐玄宗时所改,时道士王旻受玄宗恩宠,南岳道士李华周恐玄宗贪恋世间乐事不再修道,于是劝王出京,王遂向玄宗提出到牢山炼丹的请求,玄宗准许,并改“牢山”为“辅唐山”。《太平广记》沿用“辅唐山”。
金大安元年(1209年)邱处机始用“鳌山”,仅见于元、明两代的碑记。元代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到崂山后,见崂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形同巨鳌雄踞于东海万里碧波之上,遂作诗:“陕西名山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为国师神仙后,令其掌管天下道事,众道奉师之意,称此山为“鳌山”。
(10)崂山佛教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西晋时期,佛教传入崂山地区。崂山之佛教始于魏晋,盛于隋唐,明代又迭起高潮,清代后期渐衰。
1959年,崂山有法海寺、潮海院(即石佛寺)、清凉寺、菩萨庙(即文殊普贤庙)、峡口庙、 华严寺、毗卢庵、观音寺和灵圣寺9座寺院。其中完好和比较完好的有华严寺、法海寺、观音寺、清凉院,破旧的有潮海院(即石佛寺)、毗卢庵、灵圣寺、菩萨庙,已倾圮的有峡口庙。
崂山佛教寺院有名可循的有32处,建于隋代之前有6座,建于唐代的有4座,建于宋代的有1座,建于明代的有16座,建于清代的有5座。
佛教节日很多,有纪念性活动,有佛制性戒法活动,还有超度性活动及顺俗性活动。崂山地区佛寺的重大节日为佛诞、观音诞和盂兰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