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眉州的眉州历史
太清抄二年(548)设置青州,辖齐通郡袭,州治齐通县(今四川眉山市区)。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青州为眉州,辖齐通、青城两郡,州仍治齐通县城。
北周建德元年(572)眉州改青州。大城元年(579)青州改嘉州。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存州。大业二年(606)复改嘉州为眉州,州治迁通义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东坡镇)。后撤州建眉山郡,郡治龙游,即今乐山市市中区。
唐武德元年(618)眉山郡改为嘉州。
武德二年(619),从嘉州分置眉州,辖通义、丹棱、洪雅、南安(今夹江)和青神5县,属剑南道,州治通义县城。天宝元年(742)撤销眉州,改置通义郡。乾元元年(758)撤销通义郡,恢复眉州,属剑南道西川。
元至元十四年(1277)眉州属嘉定路。明洪武九年(1376),眉州降为眉县,归嘉定州管辖。十三年眉县复升为眉州,直隶属四川布政使司,领3县:丹棱、彭山、青神。
民国二年撤销眉州恢复眉山县,属上川南道。
『贰』 四川彭山出过著名的历史人物吗
1,彭山区有位长寿老人,人们尊称“彭祖”。彭祖姓篯名铿,传说是上古帝王颛专顼的孙子,从属尧时期到殷末,被封官于江苏彭城,所以后人就称其为“彭祖”。
2,忠臣张纲,字文纪,是东汉犍为郡武阳人,武阳就是今天的彭山。
3,孝子李密,出生于224年(晋朝),属官宦人家。
『叁』 彭山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各个地区的春节大多有相同,一般一些习俗是所有地区都会有的。春节是中国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节日,具体的习俗如下: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肆』 彭山著名故事有那些
张献忠沉银的迷踪
2013-05-03 11:11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带兵入川,并于8月打下成都,掌控四川,在成都做皇帝,国名大西,改元大顺,建立大西政权,自称“老万岁”。但是张献忠的政权没能维持多久。1646年7月,清军攻打四川,张献忠被迫撤出成都。
张献忠在全国烧杀抢掠,得到了大量金银财宝,都随部队带入了四川,但其撤出成都时却没有能够带走。据传当年他将宝藏藏了起来,又有史料称当年的宝藏在战争中沉入了岷江之中,然而,这么多年来,当年被张献忠埋藏的宝藏,却从未大批量的出土过,那批宝藏的究竟在何处呢?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童谣藏玄机,宝藏在成都?
据传,撤退之前,张献忠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在流经成都市内的锦江筑起高堤,但并不是为了治理水灾,而是在堤坝下游的泥沙中挖了个数丈深的大坑,将他抢来的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埋在坑中,然后重新决堤放水,淹没了埋藏财宝的大坑,并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记。
多年来,成都有童谣唱道:“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而在成都锦江边上的石碑上,也刻有这样的童谣。似乎印证了宝藏在锦江里的传说.
晚清时,有个叫杨白鹿的贡生,不知从什么途径拿到了所谓的“藏宝图”,他在晚年时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好友马昆山,并把这张无价的“藏宝图”一并给了他。1958年农历九月,马昆山成立“锦江淘金公司”,招收工人,又订购了金属探测器等设备,轰轰烈烈大干了起来。几天后,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还挖出了大石鼓!经理宣称:“石牛、石鼓都出来了,‘万万五’还跑得脱吗?”不久,又传来惊心动魄的“喜讯”:坑旁安置的金属探测仪突突直响。没有金银,哪来的响声?锦江淘金公司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准备了大批箩筐扁担,订购了一部起重机,计划金银一出土,就集中人力搬运,直接缴存银行。然而,历史却偏偏爱和人们开玩笑,工人们奋力挖出来的不是金银,只有三大箩筐小铜钱。看来张献忠这批宝藏并不在锦江里面,那大量沉银又在哪儿呢?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童谣再现,宝藏在彭山?
在彭山县江口镇,也流传着与宝藏相关的歌谣,当地人这么唱道:“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不同的是,石牛和石鼓换成了石龙和石虎,而歌谣的格式则一模一样。在江口镇为什么也有一首类似锦江石碑上的歌谣,这难道只是单纯的巧合吗?
按照清初四川富顺人杨鸿基著《蜀难纪实》的说法,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银两多得木船载不下(“累亿万,载盈百艘”)。于是张献忠就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里面放入银锭,让它漂流而下。本来打算在重庆下游的巫山附近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把它们打捞上岸。而据《彭山县志》载:顺治三年,在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在江口镇遭遇明参将杨展部队的伏击,伤亡惨重,船只尽毁,几乎全军覆没。
而与童谣相对应的是:江口镇的石龙沟,石龙石虎遥遥相对。石龙沟位于江口镇石盘山,山上有石碑,在曲折的山路尽头,一条石龙赫然立在岩壁上。根据童谣和县志综合推断,张献忠的宝藏应该就同当年的船只一起,沉没在了江口的石龙沟里。
银锭现身,沉银地就在彭山
2005年4月20日,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河床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上,挖出一枚枚乌黑中泛着亮光的银锭,银锭身上“崇祯十六年八月,纹银五十两”的字样清晰可见。出土银锭藏匿于木简内。木简长118厘米,外径18厘米,为两个半圆形木桩,将内挖空把银锭放入其中,然后合在一起,两头用铁丝箍紧。
经四川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出土银锭为明代银锭,属国家珍贵文物。银锭分别重1800余克,呈船形。正面刻有铭文,如“沅陵县征完解司载充兵饷银五十两崇祯十年八月银匠姜国太”;“京山县十五年饷银肆十两”;“巴陵县榆口饷银五十两”。从出土银锭中的铭文可以看出这些是来自湖南、湖北地区,为索祯时期的税银,与张献忠转战路线及所占地点十分吻合,认为这一意外发现为“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找到了佐证,从而证实了张献忠在彭山江口镇沉银之说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伍』 有哪个知道四川的彭山什么最出名
哪里有家搞光电产业的厂好多啊?彭山溯迪通信光电子有限公司最为出明啦,主要生产光有源,无源光器件,天天有好多大学生去参观啊?电话是028-37661398.真是一流的生产商啊、、、
『陆』 四川省彭山是什么样子
彭山属东坡故里眉山市,古称武阳,始建于秦,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全县幅员面积465.32平方公里,辖9镇4乡,总人口33万。彭山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紧邻成都市,北接成都双流、新津、邛崃,距成都市中心4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30公里,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圈核心层。成(都)乐(山)、成(都)雅(安)两条高速公路在彭山交汇,省道103线、成昆铁路纵贯全境。在建的成绵乐城际轻轨也将穿境而过并设置站口。彭山山川隽秀,气候怡人,文化丰厚,环境优美。县中心城区地处岷江河畔,牧马山麓,南河、锦江交汇之地。中华长寿文化始祖养生之地彭祖山风景秀丽,“长寿文化”享誉中外,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江口古镇,神秘的汉崖墓文化博物馆,孝情传千古的《陈情表》作者李密故里,都散发着浓郁厚重的历史文化气韵。彭山有全国最大的钙芒硝矿床,已探明储量达45亿吨;是“全国商品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四川省“寿柑之乡、二金条海椒之乡、泽泻之乡”。彭山县已被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获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村民自治模范县、体育工作先进县。彭山已经被确定为全省19个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之一。彭山正在倾力打造青龙新型工业城、黄龙生态宜居城和县滨江园林中心城。彭山正以开明、开放的姿态和诚信、务实的服务,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兴业之地,一个生态宜居的长寿之地!
历史沿革
[政区] 彭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处岷江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0`至103.59`,北纬30。07`至30。21`。海拔高度410—711.6米。最高点在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保胜乡石柱村北平观,海拔711.6米。最低点在永丰乡尖山子的“石牛栏”,海拔410米。1986—1997年8月,彭山县隶属于乐山市管辖。1997年8月眉山地区成立,受辖于眉山地区,2000年12月9日,撤销眉山地区成立眉山市,彭山隶属眉山市管辖。县境东临仁寿县,南接东坡区,西与蒲江、邛崃两县交界,北与新津、双流两县相连。境内东西长28.7公里,南北宽25.9公里。幅员面积465.32平方公里。中部为平坝区,占总面积的32%。境东的净皇、江渎、江口、黄丰、永丰属龙泉山西麓,西面的青龙、保胜、岐山、邓庙、谢家、义和、公义等属总岗山,均属丘陵低山。
『柒』 眉山市彭山县是个怎样的地方
彭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处岷江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0`至103.59`,北纬30。07`至30。21`。海拔高度410—711.6米。最高点在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保胜乡石柱村北平观,海拔711.6米。最低点在永丰乡尖山子的“石牛栏”,海拔410米。1986—1997年8月,彭山县隶属于乐山市管辖。1997年8月眉山地区成立,受辖于眉山地区,2000年12月9日,撤销眉山地区成立眉山市,彭山隶属眉山市管辖。
旅游资源有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水文化等。
岷江和青衣江贯穿境内,两岸以平原和河流冲积平坝为主。东部龙泉山两翼,西部丹棱、彭山
『捌』 彭山区的人文
彭山,是中国老年学会命名的“中国长寿之乡”,也是流传千古的《陈情表》“回孝”文化的发祥地答,素以“忠孝之邦”、“长寿之乡”著称。长寿养生文化彭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彭山人文精品中,商彭祖寿甲天下,汉张纲忠颂千秋,晋李密孝闻华夏。彭山是中华寿星始祖彭祖的主要生栖地,素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唯一一个经多学科专家论证的“中国长寿之乡”。据史料记载,商贤大夫彭祖一直活到800岁,死后葬于彭山,其独创的以导引行气术、调摄养疗术、膳食养生术、房室养生术为核心的彭祖长寿养生文化,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彭祖长寿养生文化,历经3000多年的积淀,被现代科学证明它是内涵丰富、自成体系、独一无二的长寿养生之道,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东方养生智慧。彭山人世代总结,使彭祖长寿养生文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传播长寿文化的圣地。
『玖』 彭头山文化的简介
长江流域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袭距今约9000—8300年(质谱法测得)。得名於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分布於长江中游地区。彭头山遗址的文化面貌,与以往所发掘过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在彭山头,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拾』 眉山市的来历
眉山,古称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介于岷峨之间,因峨眉山而得名。
眉山建置于南齐建武三年(496年),历史上曾为郡、州、专区治所。1997年5月30日,由乐山市划出眉山县、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建立眉山地区。2000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眉山地区,设立地级眉山市。
(10)彭山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明洪武九年(1376年),眉州降为眉县,归嘉定州管辖。次年,彭山、丹棱并入眉县,青神并入嘉州。十三年眉县复升为眉州,直隶属四川布政使司,眉山县仍由州治理,领3县:丹棱、彭山、青神。
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眉州恢复眉山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属建昌道。十七至十八年(1928至1929年),撤销道制。二十四年(1935年),置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辖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夹江、洪雅、大邑、邛崃、蒲江和名山10县。
解放后,1950年1月,设眉山专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属川西行政公署,辖10县,同解放前的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县,以后大邑划出,新津划入。1953年3月5日撤销眉山专区,眉山县划归乐山专区管辖。1959年,彭山、青神与眉山合为1县,称眉山县,1962年11月,两县恢复县制。1968年,眉山县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省辖乐山市(乐山地区改建)。
1997年8月,建眉山地区,眉山县改辖于眉山地区。
2000年12月,撤地建市原眉山县改为东坡区。
2014年10月,国务院同意撤销彭山县,设立眉山市彭山区,以原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彭山区的行政区域,彭山区人民政府驻凤鸣镇西街98号。
参考资料来源:眉山市人民政府-眉山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