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录历史的
古埃及可考的历史有7000年,但以文字记载而言,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与古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版则几乎同时出权现,都在5000年前。
当时的中国,处在史前神化时期。象形文字与楔形文字出现大约1500年之后,中国出现了甲骨文。
其实客观的世界谁都没法来说明,宇宙的起源和地球的起始都是难以查清的,谁又能保证地球在人类以前没更高生命体存在呢,至于具体的人类世界什么时候有的已经有人回答了
Ⅱ 人类历史计时工具的发展史
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
公元前8000年:埃及文明制订了12个月每月均为30天的日历。
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每天分为360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分钟。
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人使用每年354天的月历,每月29天和30天相轮。与此同时,玛亚人创立了一年260天和365天的日历。
公元前1500年:埃及发明第一个移动日晷,将一天分为12个周期。接着又发明一种叫漏刻的计时器。
公元前700年:巴比伦人把一天分为相等的12个部分。
公元前100年:雅典出现以一天24小时为基础的机械漏刻。
公元200年:西方开始引入星期概念。
公元400年:中国发展了机械漏刻。
公元1100年:日晷在欧洲得到发展。
公元1350年:德国钟表匠发明第一个机械闹钟。
公元1500年:意大利教堂响起了机械钟声。
公元1510年:德国纽伦堡出现带发条的怀表。
公元1583年:格里历在罗马、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荷兰部分地区生效。
公元1656年:荷兰一位天文学家发明自摆钟。
公元1700年:时钟上除时针外又加上了分针。
公元1800年:计时精确度到1/100秒。
公元1840年:建立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公元1850年:计时精确到1/1000秒。
公元1884年:华盛顿会议制订全球时区表。
公元1928年:发明石英钟。
公元1949年:发明第一台原子钟。
公元1950年:计时精确到微秒。
公元1965年:计时精确到毫微秒。
公元1970年:计时精确到微微秒。
公元1972年:建立全球协调时间时。
公元1990年:精确到毫微微秒。
公元1998年:建立超冷铯原子钟,比微微秒又要精确10万倍。
Ⅲ 人类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
人类社会共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内会五个阶段容。
每个阶段的时间因为所处地点的不同,有很大的差距,像埃及,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中国是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时才进入奴隶社会,而直到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的部分少数民族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甚至有的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中国的封建社会起始于公元前475年,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定是在1956年。
欧洲由于国家太多,进入各个阶段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的说法,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在中世纪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近代确立的,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Ⅳ 人脸识别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人脸识别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着的热门问题,大量的研究论文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有泛滥成“灾”之嫌。为了更好地对人脸识别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介绍,本文将AFR的研究历史按照研究内容、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大体划分为三个时间阶段,如表1所示。该表格概括了人脸识别研究的发展简史及其每个历史阶段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及其技术特点。下面对三个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作简单介绍:
第一阶段(1964年~1990年)
这一阶段人脸识别通常只是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基于人脸几何结构特征(Geometricfeature based)的方法。这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于剪影(Profile)的研究上,人们对面部剪影曲线的结构特征提取与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人工神经网络也一度曾经被研究人员用于人脸识别问题中。较早从事AFR研究的研究人员除了布莱索(Bledsoe)外还有戈登斯泰因(Goldstein)、哈蒙(Harmon)以及金出武雄(Kanade Takeo)等。金出武雄于1973年在京都大学完成了第一篇AFR方面的博士论文,直到现在,作为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器人研究院的一名教授,仍然是人脸识别领域的活跃人物之一。他所在的研究组也是人脸识别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总体而言,这一阶段是人脸识别研究的初级阶段,非常重要的成果不是很多,也基本没有获得实际应用。
第二阶段(1991年~1997年)
这一阶段尽管时间相对短暂,但却是人脸识别研究的高潮期,可谓硕果累累:不但诞生了若干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美国军方还组织了著名的FERET人脸识别算法测试,并出现了若干商业化运作的人脸识别系统,比如最为著名的Visionics(现为Identix)的FaceIt系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的特克(Turk)和潘特兰德(Pentland)提出的“特征脸”方法无疑是这一时期内最负盛名的人脸识别方法。其后的很多人脸识别技术都或多或少与特征脸有关系,现在特征脸已经与归一化的协相关量(NormalizedCorrelation)方法一道成为人脸识别的性能测试基准算法。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布鲁内里(Brunelli)和波基奥(Poggio)于1992年左右做的一个对比实验,他们对比了基于结构特征的方法与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的识别性能,并给出了一个比较确定的结论:模板匹配的方法优于基于特征的方法。这一导向性的结论与特征脸共同作用,基本中止了纯粹的基于结构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基于表观(Appearance-based)的线性子空间建模和基于统计模式识别技术的人脸识别方法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
贝尔胡米尔(Belhumeur)等提出的Fisherface人脸识别方法是这一时期的另一重要成果。该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亦即特征脸)对图像表观特征进行降维。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的方法变换降维后的主成分以期获得“尽量大的类间散度和尽量小的类内散度”。该方法目前仍然是主流的人脸识别方法之一,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变种,比如零空间法、子空间判别模型、增强判别模型、直接的LDA判别方法以及近期的一些基于核学习的改进策略。
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哈丹(Moghaddam)则在特征脸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子空间进行贝叶斯概率估计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作差法”,将两幅人脸图像对的相似度计算问题转换为一个两类(类内差和类间差)分类问题,类内差和类间差数据都要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技术进行降维,计算两个类别的类条件概率密度,最后通过贝叶斯决策(最大似然或者最大后验概率)的方法来进行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弹性图匹配技术(Elastic GraphMatching,EGM) 也是在这一阶段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属性图来描述人脸:属性图的顶点代表面部关键特征点,其属性为相应特征点处的多分辨率、多方向局部特征——Gabor变换[12]特征,称为Jet;边的属性则为不同特征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对任意输入人脸图像,弹性图匹配通过一种优化搜索策略来定位预先定义的若干面部关键特征点,同时提取它们的Jet特征,得到输入图像的属性图。最后通过计算其与已知人脸属性图的相似度来完成识别过程。该方法的优点是既保留了面部的全局结构特征,也对人脸的关键局部特征进行了建模。近来还出现了一些对该方法的扩展。
局部特征分析技术是由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University)的艾提克(Atick)等人提出的。LFA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统计的低维对象描述方法,与只能提取全局特征而且不能保留局部拓扑结构的PCA相比,LFA在全局PCA描述的基础上提取的特征是局部的,并能够同时保留全局拓扑信息,从而具有更佳的描述和判别能力。LFA技术已商业化为著名的FaceIt系统,因此后期没有发表新的学术进展。
由美国国防部反毒品技术发展计划办公室资助的FERET项目无疑是该阶段内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FERET项目的目标是要开发能够为安全、情报和执法部门使用的AFR技术。该项目包括三部分内容:资助若干项人脸识别研究、创建FERET人脸图像数据库、组织FERET人脸识别性能评测。该项目分别于1994年,1995年和1996年组织了3次人脸识别评测,几种最知名的人脸识别算法都参加了测试,极大地促进了这些算法的改进和实用化。该测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给出了人脸识别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光照、姿态等非理想采集条件下的人脸识别问题逐渐成为热点的研究方向。
柔性模型(Flexible Models)——包括主动形状模型(ASM)和主动表观模型(AAM)是这一时期内在人脸建模方面的一个重要贡献。ASM/AAM将人脸描述为2D形状和纹理两个分离的部分,分别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建模(PCA),然后再进一步通过PCA将二者融合起来对人脸进行统计建模。柔性模型具有良好的人脸合成能力,可以采用基于合成的图像分析技术来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与建模。柔性模型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人脸特征对准(FaceAlignment)和识别中,并出现了很多的改进模型。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人脸识别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所提出的算法在较理想图像采集条件、对象配合、中小规模正面人脸数据库上达到了非常好的性能,也因此出现了若干知名的人脸识别商业公司。从技术方案上看, 2D人脸图像线性子空间判别分析、统计表观模型、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是这一阶段内的主流技术。
第三阶段(1998年~现在)
FERET’96人脸识别算法评估表明: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对光照、姿态等由于非理想采集条件或者对象不配合造成的变化鲁棒性比较差。因此,光照、姿态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此同时,人脸识别的商业系统进一步发展。为此,美国军方在FERET测试的基础上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组织了两次商业系统评测。
基奥盖蒂斯(Georghiades)等人提出的基于光照锥 (Illumination Cones) 模型的多姿态、多光照条件人脸识别方法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之一,他们证明了一个重要结论:同一人脸在同一视角、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所有图像在图像空间中形成一个凸锥——即光照锥。为了能够从少量未知光照条件的人脸图像中计算光照锥,他们还对传统的光度立体视觉方法进行了扩展,能够在朗博模型、凸表面和远点光源假设条件下,根据未知光照条件的7幅同一视点图像恢复物体的3D形状和表面点的表面反射系数(传统光度立体视觉能够根据给定的3幅已知光照条件的图像恢复物体表面的法向量方向),从而可以容易地合成该视角下任意光照条件的图像,完成光照锥的计算。识别则通过计算输入图像到每个光照锥的距离来完成。
以支持向量机为代表的统计学习理论也在这一时期内被应用到了人脸识别与确认中来。支持向量机是一个两类分类器,而人脸识别则是一个多类问题。通常有三种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即:类内差/类间差法、一对多法(one-to-rest)和一对一法(one-to-one)。
布兰兹(Blanz)和维特(Vetter)等提出的基于3D变形(3D Morphable Model)模型的多姿态、多光照条件人脸图像分析与识别方法是这一阶段内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该方法在本质上属于基于合成的分析技术,其主要贡献在于它在3D形状和纹理统计变形模型(类似于2D时候的AAM)的基础上,同时还采用图形学模拟的方法对图像采集过程的透视投影和光照模型参数进行建模,从而可以使得人脸形状和纹理等人脸内部属性与摄像机配置、光照情况等外部参数完全分开,更加有利于人脸图像的分析与识别。Blanz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CMU-PIE(多姿态、光照和表情)人脸库和FERET多姿态人脸库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识别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1年的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上,康柏研究院的研究员维奥拉(Viola)和琼斯(Jones)展示了他们的一个基于简单矩形特征和AdaBoost的实时人脸检测系统,在CIF格式上检测准正面人脸的速度达到了每秒15帧以上。该方法的主要贡献包括:1)用可以快速计算的简单矩形特征作为人脸图像特征;2)基于AdaBoost将大量弱分类器进行组合形成强分类器的学习方法;3)采用了级联(Cascade)技术提高检测速度。目前,基于这种人脸/非人脸学习的策略已经能够实现准实时的多姿态人脸检测与跟踪。这为后端的人脸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沙苏哈(Shashua)等于2001年提出了一种基于商图像[13]的人脸图像识别与绘制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基于特定对象类图像集合学习的绘制技术,能够根据训练集合中的少量不同光照的图像,合成任意输入人脸图像在各种光照条件下的合成图像。基于此,沙苏哈等还给出了对各种光照条件不变的人脸签名(Signature)图像的定义,可以用于光照不变的人脸识别,实验表明了其有效性。
巴斯里(Basri)和雅各布(Jacobs)则利用球面谐波(Spherical Harmonics)表示光照、用卷积过程描述朗博反射的方法解析地证明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由任意远点光源获得的所有朗博反射函数的集合形成一个线性子空间。这意味着一个凸的朗博表面物体在各种光照条件下的图像集合可以用一个低维的线性子空间来近似。这不仅与先前的光照统计建模方法的经验实验结果相吻合,更进一步从理论上促进了线性子空间对象识别方法的发展。而且,这使得用凸优化方法来强制光照函数非负成为可能,为光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思路。
FERET项目之后,涌现了若干人脸识别商业系统。美国国防部有关部门进一步组织了针对人脸识别商业系统的评测FRVT,至今已经举办了两次:FRVT2000和FRVT2002。这两次测试一方面对知名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性能比较,例如FRVT2002测试就表明Cognitec, Identix和Eyematic三个商业产品遥遥领先于其他系统,而它们之间的差别不大。另一方面则全面总结了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现状:较理想条件下(正面签证照),针对37437人121,589 幅图像的人脸识别(Identification)最高首选识别率为73%,人脸验证(Verification)的等错误率(EER[14])大约为6%。FRVT测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还进一步指出了目前的人脸识别算法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例如,FRVT2002测试就表明:目前的人脸识别商业系统的性能仍然对于室内外光照变化、姿态、时间跨度等变化条件非常敏感,大规模人脸库上的有效识别问题也很严重,这些问题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总体而言,目前非理想成像条件下(尤其是光照和姿态)、对象不配合、大规模人脸数据库上的人脸识别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非线性建模方法、统计学习理论、基于Boosting[15]的学习技术、基于3D模型的人脸建模与识别方法等逐渐成为备受重视的技术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 人脸识别是一项既有科学研究价值,又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国际上大量研究人员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某些限定条件下得到了成功应用。这些成果更加深了我们对于自动人脸识别这个问题的理解,尤其是对其挑战性的认识。尽管在海量人脸数据比对速度甚至精度方面,现有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可能已经超过了人类,但对于复杂变化条件下的一般人脸识别问题,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鲁棒性和准确度还远不及人类。这种差距产生的本质原因现在还不得而知,毕竟我们对于人类自身的视觉系统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但从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学科的角度判断,这既可能意味着我们尚未找到对面部信息进行合理采样的有效传感器(考虑单目摄像机与人类双眼系统的差别),更可能意味着我们采用了不合适的人脸建模方法(人脸的内部表示问题),还有可能意味着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动人脸识别技术所能够达到的极限精度。但无论如何,赋予计算设备与人类似的人脸识别能力是众多该领域研究人员的梦想。相信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我们的认识应该能够更加准确地逼近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
Ⅳ 人类的历史时代演变过程。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
展(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
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
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 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
许多近代资本主义必有的特点还没有具备。商人以及一些大资本家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主要成员,通常被称为大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在这一阶段也还没有最后形成。在资产阶级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相联系的商业资产阶级,工人还没有形成为近代的产业无产阶级。
②资本主义发展早期(16—18世纪)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
③这一时期欧洲经济发展状况:
葡萄牙、西班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荷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它的对外贸易远较工业占优势,“海上马车夫”,这一特点以后就成了它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取代了荷兰在西欧的经济地位和海上霸权。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18世纪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农业占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拿破仑时期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俄国在17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但发展极其缓慢,其水平也较低,有很深的农奴制的烙印,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④这一时期,由于受手工业工场生产能力的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充分,远远未对封建自然经济形成优势。反映在政治领域,这一时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很少;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曲折、反复;资本主义制度远未健全和完善。
(3)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先进国家普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自然经济,确立了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造成这种根本性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从物质上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法国大革命创立的一系列资本主义立国原则及革命留下的战斗精神,从政治思想上壮大了资本主义的力量。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后果,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工业革命的开始、扩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②这个时期以工业革命为开端,迈出了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第一步,
(促进了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演变)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超过了封建主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都显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
③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在政治领域导致了三股进步历史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或者称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大倾向。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蒸汽机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飞跃式的大发展,垄断经济形成,资本主义正在进入成熟的阶段,即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逐步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到了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东方则没有成熟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程度,因而在大约3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基本没有发生过革命,资本主义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之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社会生产力方面;社会生产关系方面
②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评价)
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③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基本定型: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成为一种经济模式。
④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巨大的发展,这些国家在20世纪初都先后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加了。
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工业生产集中程度较高,垄断经济发达,再加上其他有利的条件,经济发展步伐最快,后来居上,超过英国和法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英国和法国由于技术设备落后,资本大量输出,过早地偏离了工业经济发展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道路,经济发展缓慢下来,被美国和德国超过,工业生产下降为世界第三和第四位。
日本通过对内大力发展工商业,扶植垄断经济,对外极力进行侵略扩张,开拓市场,掠夺资源,攫取巨额战争赔款等措施和手段,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强国。
相对而言,俄国在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由于封建残余势力的束缚,仍远远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⑤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经济上飞跃式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同时,这种跳跃式的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改变了它们之间力量的对比,造成了他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最终导致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和一战的爆发。
(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经济(20世纪20、30年代)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波动很大,繁荣与危机、动荡与稳定、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多种现象同时并存是其最基本的特点。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现代西方经济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战一方面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另一方面造成这些国家政局的动荡,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二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矛盾激化,特别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直接导致了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①“一战”后, 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除美国、日本经济实力增长外,无论是战败国德国,还是 战胜国英国、法国在经济上都是一片衰败和混乱。
英国债务剧增,工商业衰退;法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战败的德国经济恶化尤为严重。
美国和日本是大战的受益者。美国在大战中发了横财。战后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20年代进入了“柯立芝繁荣”时代;日本在战后经济增长,由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
②20年代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略);资本主义国家在1924年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日本经济的脆弱性)
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同时一定程度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的经济问题和自由放任政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各国为摆脱经济危机,都加强了国家的干预政策。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特点却有所不同。一种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国家干预,另外一种干预则偏离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轨道,走上了法西斯统治经济的轨道,是一种不正常的发展道路。
罗斯福新政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为二战后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模式。
(6)“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20世纪40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时期,无论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过程中所占的地位,都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由美国独霸向经济多极化发展的趋势。造成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①“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A.1945—50年代初为恢复时期,西欧各国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到50年代初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
B.50年代初—1973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1974—1982年是经济“滞胀”时期
D.1982—9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又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
E.90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衰退和缓慢回升时期
②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③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由美国称霸、欧洲日本依附,转化为以美国为主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西方经济不平衡发展增强的同时,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趋势也有新的发展。
另外,这一时期由于第三世界兴起,资本主义原有的世界市场逐步解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则变换方式,利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掠夺,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Ⅵ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录历史的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人类的历史了,人类本身就是历史的载体,现在发现的文物,古人类尸骸其实都是在记录着历史。
Ⅶ 人类科技成就历史
第一次科技革命 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 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主要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科技革命 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5、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高潮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第三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