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03 07:32:23

Ⅰ 简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中 国 近 代 史 综 述
综述:
此时期是从1840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止。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综述
(1840—1919年)
此时期又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的封建统治,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政治目的;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标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此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止,共约80年间的历史。据教材内容的种种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严谨的知识体系,既能体现出这个时期发展的特点及客观规律,又能涵容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
此时期的历史大事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前者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即中华民族的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而后者是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以强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等迫切要求中国的市场开放,用战争暴力作为达到它们目的的主要手段,而此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衰落期。到鸦片战争前,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内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扼杀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残酷地剥削人民,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尖锐,对外坚持天朝尊严和闭关政策,最终导致中华民族灾难的到来。虽说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是民族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于清王朝的腐败、落后及战争中的妥协投降政策,战争的结局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外来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取得了大量的主权,中国的门户被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其两者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列强对既取得的侵华权益不能满足,力图全面扩大侵华,并趁清政府处于内战的窘境,以“修约”不成制造借口而发动,英法是主凶,美国是帮凶,俄是既追随英法又单独作案的凶犯。中国又丧失了许多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由上可知,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到六十年代又呈现出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但鸦片战争并未解决中外矛盾,更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虽由于时代,尤其是阶级的局限而最终失败,但有着极重大的意义且承担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与一些领导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时代特点(社会性质决定),这是以前农民战争所不曾有过的,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总之此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在思想界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清朝统治者在对待西方侵略的态度上,有对抗到暂时“和好”,在镇压中国革命的基础上勾结起来,从而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的历史。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此时期的主要史实有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此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治舞台及思想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社会运动态势看,既有沉沦,也有发展;在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显然居于最主要的地位,在中外暂时“和好”的形势下,清建立了总理衙门,为解决内忧外患,掀起了洋务运动,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破灭,以失败局面而告终。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19世纪中期的全世界胜利,英法美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俄德日也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不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进程。鉴于此,列强为扩大海外市场及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尤其是资本输出的场所,加紧对外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而它们之间既勾结又相互争夺。随着中外“和好”局面的结束,以武力和战争手段造成中国边境地区的普遍危机,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也日益加深,先后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马关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标志,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由于侵华的不断加剧,使清统治集团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也扩大了自身的分裂和形成新的派别,但都改变不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加快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半封建经济的特征已经具备。而软弱的资产阶级形成两个政治派别,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和挽救民族危亡。甲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及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把救亡图存作为主要斗争目标,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和平方式)来实现其救亡图存的斗争目标,而演出了一幕戊戌变法悲剧;以义和团运动通过“灭洋”(流血方式)来实现斗争目标,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尤其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使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为“以华制华”,而后这两次救亡运动的失败都与清有极大的关系,从此以后,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斗争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
此时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尤其在政治上变动极大。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汇于一流,集中地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清统治集团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分割世界展开激烈的争夺,“一战”的爆发影响到欧洲列强侵华政策的调整,以及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列强利用清政府及反动军阀为工具进行侵华,清统治集团完全俯首听命于列强。慈禧太后为苟延残喘,既要取悦于列强,又要消弭于社会不满,一手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一手耍弄“新政”、“预备立宪”,进行调整,但结果适得其反,直接间接地削弱了统治,促进了革命,而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积极性明显提高。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及论战、团体及政党的建立、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实践、理论的指导,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但其革命成果,因其阶级局限性,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及其后继者对内独裁专制复辟、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投靠帝国主义,而导致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成果,不断地进行斗争,其斗争的实质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但最终都以失败局面而告终,这说明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需要新的阶级-无产阶级来领导,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一方面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掀起了复古逆流,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和知识分子倡导新文化运动,且随着“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两大思潮的推动下,中国工业迅速发展,这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Ⅱ 近代史论文,论述历史发展规律(举例期间不超过十年)

网络文库都有的吧

Ⅲ 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一、地主阶级学习西方

1.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
为什么要学 怎么学 学什么 结果
背景: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特别是鸦片战争的刺激,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目的: “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
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外国书报;积极仿制西方战舰,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所以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光辉思想。
火器、战舰、养兵练兵之法。→军事技术

(器物层次) 形成新思想,在思想界起了启迪作用,但没有付之于实践。

2.曾国藩、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

为什么要学 怎么学 学什么 结果

背景: 60年代,由于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清政府内忧外患,急于寻求出路。而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总理衙门中央
洋务机构的建立为洋务派学西方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的:具体目的“剿发捻”(镇压人民革命);“勤远略”(抵抗外来侵略);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发起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经济:创办近代企业;
军事:筹划海防,创办新式海军;
文教: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器物层次)
是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晚清政府

为什么要学 怎么学 学什么 结果

背景: 20世纪初,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又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目的: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实质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从1901年开始实施“新政”,从1905-1911年进行“预备立宪”,但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经济:奖励实业;

军事:编练新军;

文教: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政治:“预备立宪”,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内容较全面,但却是骗局(主要是后者)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但最终破产,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成熟的客观革命形势,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

二、资产阶级学习西方

1.早期维新派

背景: 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

目的:抵制外来侵略,发展资本主义。

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提出并宣传自己的主张
经济:发展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在理论上还不成熟,更未付之于实践,实际影响不大。但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2.康、梁维新派

背景: 19世纪90年代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目的: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成为高潮。
政治: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文化。

(制度层次)
昙花一现。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孙中山革命派

背景: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目的: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为高峰,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学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国家学说,并把它发展为三民主义。

(制度层次)

功败垂成——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最终失败。

4.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派

背景:政治上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国家一天天还下去;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思想与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目的: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掀起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
民主与科学。

民主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思想文化层次)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运动后期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终于成为中国人民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三.无产阶级学西方

背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义在中国传播的提供了思想条件。

主要思想:马克思主义。

主要实践:五四运动、建立中国共产党、参加国民革命、反对美蒋的反动统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
影响:历尽曲折坎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和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 .农民阶级对西学的态度

(1)太平天国运动

A.拜上帝教

太平天国并没有吸取西方的资本主义近代文明,却从西方寻来了已经腐朽没落的中世纪文化。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袖把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糅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用以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以实现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愿望。

B.《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由于社会条件不具备,农民阶级不欣赏,根本未得到实施。说明农民领袖能接受西方思想但农民阶级却不赞同。

(2)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扶清灭洋”,在反侵略的同时也否定了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可见,固守传统 是农民阶级的本性,他们只有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Ⅳ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及现代启示

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及其启示
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由于本身制度的落后等多方面原因受尽压迫,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大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在实质上丧失了从前完整的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但在表面上,它仍然保持着独立国的形式。
第二、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四、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这就是中国革命的深刻的社会根源。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那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民主,这两大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的统一。

近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八十余年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戊戍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但是,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历史表明,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们担负不了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任务,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政党来领导,需要新的思想指导,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也就成为必然。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及后来多次斗争的失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军阀对内独裁专制,卖国对外投降造成的严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预示着新的革命的发生和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和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而唤起的中国人民及其先进分子的新觉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又使得中国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成为可能。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实现是通过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而完成的。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使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发生了在本质上有别于过去八十余年的一切革命运动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批受十月革命影响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成为运动的指导力量,五四运动因而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进入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呢?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资产阶级应当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中国资产阶级也确曾为此努力过、奋斗过。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有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道路,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二、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这也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自身优点决定的。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集中,容易团结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与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三大特点,这些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第三、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是坚持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的领导权这条马克思主义原则的要求。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实质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能了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能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最前头,把革命一步、一步引向胜利。

Ⅳ 有关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规律中战略机遇期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成立的历史权。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Ⅵ 历史有什么规律

历史规律与历史趋势

否认了历史规律自然也就会否认依据历史规律来判定历史趋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波普在口头上并不否认历史趋势的存在,而是认为,“规律和趋势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被解释的趋势是存在的,但它们的持续存在依赖于某些特定的原始条件的持续存在(这些原始条件有时又可以是趋势)。”(同上,第92、101页)他甚至说,历史决定论的“主要错误”是把规律和趋势相混同,从而把趋势看成“无条件的”。

这里有一连串的问题需要澄清。首先是如何说明条件和趋势的关系。波普没有说明“某些特定的原始条件”是什么,而只是用这样一种含含糊糊的说法否定了社会发展趋势和历史规律的联系。肯定趋势依赖于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条件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波普所谓趋势依赖于条件的论点,不过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肯定了社会趋势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因果关系,至于这种因果关系是如何发生和实现的,还是没有作出任何说明。可见,波普只是空泛地谈论趋势和条件,而有意避开趋势和规律的关系,结果是条件和趋势的关系也完全说不清楚。当然,条件和规律是有联系的。条件既是一定的规律得以形成的依据,也是一定的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规定社会发展趋势的,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根据。这种内在根据不是别的,正是社会自身所具有的规律。条件对于社会发展趋势的形成也是起重要作用的,但它是通过社会发展规律而起作用的,说到底,它只是社会规律借以发生作用的条件。条件总是相对于一定的规律才是条件,离开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任何因素都不成其为社会发展的“条件”,就是说,离开社会发展的规律,条件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等等都无从谈起。

肯定社会发展趋势以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根据,当然不意味着趋势等同于规律。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种过程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其间充满了极为复杂的、可以导致多种演化结果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上,社会生活体系本身所具有的规律并不决定社会的演化必然朝向哪个方向,而只是决定演化的可能性空间。这个可能性空间中究竟是哪一种可能性成为主导趋势便取决于现实的具体条件,这个“条件”即是前面所说的同规律相对区分的条件。显然,人在社会演化的可能性空间中并不是消极无为的,而是可以做出选择的,因为现实的具体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把握了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各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能够通过强化或抑制历史条件起作用的方向,或者说通过改变条件和创造条件促使其中某一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条件的改变又显然是同这个历史阶段上的人的价值选择直接相关的。这表明社会发展的趋势既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内在根据,又必然包含着社会历史主体的价值选择。波普所谓“被解释的趋势”的持续存在“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原始条件的持续存在”的论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没有什么始终不变或“持续存在”的原始条件,条件总是在变化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的历史。随着条件的变化,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向和方式乃至社会规律本身也会变化。把历史趋势的存在归因于特定原始条件的持续不变,只能说明波普仍然沉溺于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之中。

肯定社会发展趋势也包含着社会历史主体的价值选择,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所谓社会发展趋势既是指社会历史演化的可能性,也是指人们历史活动的一般趋向。因此社会发展趋势是否包含历史必然性,既要看社会发展是否具有客观的规律性,当然也要看人类历史活动在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上是否具有一致性。历史的辩证决定论从对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的分析中对于后一个问题同样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活动既是人们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需求的活动,又是体现人的实践本质的自由、自主、自觉的活动。自主性、自由性、自觉性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价值。唯物史观确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推进的历史过程既是经济和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推进的过程,也是人们不断地追求自主性、自由性、自觉性的过程。不管人们对自主性、自由性、自觉性的追求在不同的民族或国家中有怎样不同的文化表现形态,不管这个追求经历怎样的曲折,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总是朝着人的自主性、自由性、自觉性不断深化和扩大的方向发展。

以上论述说明,一方面,人们的活动要受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制约,不能超出客观规律所规定的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人们在这个可能性空间内又有选择的自由,即可以改变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使其中最符合于人们的价值理想的可能性成为某个时期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并争取其实现。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与人们历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正是历史的辩证决定论的精髓。

历史趋势与历史预见

所谓历史预见是指对历史发展的趋势或可能性的揭示,唯物史观从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存在推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可以预见的。历史辩证决定论这一关于社会发展的可预见性的观点遭到了波普的最猛烈的攻击。在波普看来,承认历史进程的可预见性是历史决定论的核心,他相信自己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反驳历史决定论从而也是彻底摧毁历史决定论的“纯粹的逻辑理由”。这个“逻辑理由”是一个简单的三段式推论:1.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的增长的强烈影响;2.我们不可能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增长;3.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波普对于自己的推论相当满意,认为经过这样一个推论就可以宣布历史不可预测,“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同上,第1页)但当我们仔细推敲波普的推论时,却不难发现,这个三段式推论是在一系列不可原谅的理论“疏漏”中进行的。其中,最关键的“疏漏”是:断言人类知识的增长不可预测是没有充分根据的。知识的增长固然与知识创造者个人的才能、品德、境遇以及知识创造过程中各种偶然因素密切相关,因而确有不确定性的一面。但是,如果把知识的增长放到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中进行考察,而不是把它理解为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我们就会看到知识的增长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强烈影响亦取决于两方面的社会条件:其一,知识资源的历史性传承和积累;其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需求对知识的“选择”。就前者而言,一种新知识的产生总是以历史地积累起来的知识资源为基础和前提,以往文化发展的成果包含着孕育新知识的种种智力因素,新知识的创造者只有充分占有这些知识资源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因此,依据人类知识业已达到的程度及其所面临的新问题,人们是可以大体上预测出知识增长的未来走向的。就后者而言,人类知识是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因素交互作用并通过这种交互作用而对历史进程产生“强烈的影响”的。一种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只有在被现实的生产过程所吸收,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时候,它才能对人们的物质生产、经济过程乃至历史进程产生影响;一种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只有当它把握了真实的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并能够被更为广大的社会成员所接受时,它才能实际地影响社会进步的过程。因此,尽管知识本身的增长有其不确定性的一面,但现实的生产活动,或现实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却对知识的运用产生一种“选择”作用,这种选择作用可以使人们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从社会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社会条件来判定哪些知识可以被吸收或接受,并推测出这些被吸收和接受的知识将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何种影响。而且,我们越是能够准确地把握使知识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就越能准确地预测知识的影响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当某种知识缺乏的时候,生产活动或社会进步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会激发人们去学习、创造这些知识。因此,真正推动历史进程的现实力量是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这个发展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知识之所以能够对历史进程产生强烈的影响,是因为它能够融入这个现实力量中,能够融入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中。没有融入这个现实力量的知识,是不可能对历史进程产生任何影响的。仅仅从知识增长的不确定性出发,是不能径直得出“历史的未来进程不可预测”的结论的。

波普争辩说:“我的这个论证并不反驳对社会进行预测的可能性……我的论证只是根据历史发展可以受到我们知识的增长影响这一点,来反驳对历史发展进行预测的可能性。”(同上,第2页)这又回到了前面讨论的问题,实在无须再说了。对社会进行预测和对历史发展进行预测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波普并没有说清楚,但他的主要论点实际上不仅否认了历史预测的可能,而且也否认了社会预测的可能,因为他明确地说:“我的证明在于指出了任何科学预测者——不管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部计算机——都不能用科学方法预测它自己的未来结果。”(同上,第2页)按照这个说法,科学存在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科学存在的基本意义就在于能够通过把握研究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规律,揭示事物系统演化的可能性空间,从而为人类活动提供某种意义上的预测。尽管存在着事物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科学预测揭示出事物演化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促使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并避免“坏”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至少将其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就是依赖这种预测而存在发展起来的,这正是人类活动不同于其他动物活动的地方。

总之,历史的辩证决定论完全肯定历史主体可以在社会演化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这是它的辩证性之所在。这种选择之所以可能,正在于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而选择和预见所以可能,则在于每一种演化的可能性都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根据,并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从历史规律、历史趋势和历史预见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可以说明,历史的辩证决定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正确的、逻辑上十分严整的历史观

Ⅶ 历史:近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分析引起近代社会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一、中国近代史因鸦片战争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二、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内半殖民地半容封建的社会。
三、半殖民地,就要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半封建,就要对内反对封建主义,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中国近代史得主流是民族独立与近代化。

Ⅷ 试论近代史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内在规律

祖国近代取得的成绩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这些成就说明一点,那就是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坚持这三个选择,中国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在叙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时,我们是分阶段来进行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本来就是分时期、分阶段的。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有其客观的特征和特点,都有历史赋予它的主要任务和特定的问题。但是,我们在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时,是完整地来论述的,而没有分阶段。因为,历史是不能割裂的,历史的发展总有其内在的延续性和传承性。以上列举的十项成就中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都是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通过不断地发展来实现的。离开每一历史阶段的不懈努力,要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发展观。
同样的道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也离不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和建设所打下的基础、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是整个说来,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在前面,我们列举了新中国前20年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1)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这一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没有这些成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以来比较宽松的国际环境。

阅读全文

与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