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化革命,为何会革文化的命
文化大革命,革了文化的命,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文革期间,因为破四旧的缘故,多少文物遭劫,恐怕已经难以统计,地面建筑,除了几个特别著名、由军队保护的,基本上都化为瓦砾。至于雕塑、牌匾、器皿、书画等等,被践踏、捣毁、焚毁者根本没法计算。 文革也是个全民焚书的岁月,秦始皇和项羽的焚书,跟文革比起来,漫说小巫,连小小巫都算不上。纳粹德国的焚书,也无法与之相比。举国上下,没有什么书是可以幸免于火神爷祝融氏的,中国古代的书,是封建主义的,外国书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苏联的书是修正主义的。1949年以来出版的书,是中国修正主义的。封资修三字标签一贴,扫荡一切。能幸免的,除了马列选集,就是鲁迅的书。但这也要看地方,有的地方,拥有马列的书也有问题,因为,你为何重视马列,轻视毛主席的书呢? 在文化革命中,最惨的是文化人。从旧社会过来的,不用说,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果有留学经历,哪怕从苏联东欧回来的,都是特务。就算你根正苗红,又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也照样资产阶级。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冲击。大学里的专家、教授,则无一例外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要戴高帽子上街的。如果脸皮薄受不了,那就死路一条了,自杀,还要最后一次被批斗,说你是顽抗到底,自绝于人民。 文革刚结束的时候,文革的这种革文化的命的现象,被称之为文化蒙昧主义。给文革的文化大破坏定性,这样的说法,当然并无不可。但是,对于文革的发动者而言,他们为何要这样人为地制造蒙昧呢?这种扫荡一切文化传统的革命,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文革虽然疯狂,但发动和操控文革的人,却并没有发疯。他们在打到封资修的名目下扫荡了一切文化,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全新的文化。用他们的话来说,是有破有立。立的成果,最典型的,就是迄今还被称为红色经典的样板戏。 客观地说,集中了当年文艺界精兵强将,花费大量时间磨出来的样板戏,从形式上,的确有可观之处,主抓样板戏的江青,也不是不懂戏。但是这样的文艺作品,却没有丝毫的人性在里面。所有的男女角色,都没有配偶,《杜鹃山》里的女主角柯湘,好容易有个老公,但没出场就已经死掉了。《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总算有个阿庆,但却去上海跑单帮去了,始终没见人影。《智取威虎山》里,连作为配角的老常宝,连想一下被土匪杀害的老婆都不能。不仅没有男女之爱,连亲情几乎也没有。《红灯记》里的家庭,三口人来自三户人家,仔细论起来,彼此也只有革命情义。所有的样板戏,只有革命,革命战争,没有人性。人性,恰是这场大革命所在文化领域重点扫荡的对象。 这样对人性的绝然摒弃,跟文化传统的决裂(还好,没把文字也一并废了),即使30年代已经相当革命的普罗文学运动也没做到。那时候中国、日本和苏联的普罗文学,至少还有人的情感,人的感情活动,最革命的,也有亲情。显然,这样没有人性的文化产品,不能称之为文艺作品,没有任何文化意味,只能是革命宣传品。这样的宣传品,也只是旨在动员和推动革命。在某种条件下,的确可以做到让人头脑里只有革命,没有作为人的基本属性,这样的革命,持续下去的话,当然也只能走到非人的世界里去。 其实,当年的样板戏,如果在正常的社会里,基本上不会有市场。即使在文革前夕,中国政治空气已经相当左的条件下,样板戏也没有多少人乐意看。可是,一旦把所有的文学和文艺作品都禁锢起来,再把样板戏拍成电影,电台成天播放,农村的大喇叭成天唱,各地文艺团体通盘复制,让人们眼里看的,耳朵里听的,就是这些样板戏。 你还别说,就当年而言,还的确真的起到了存革命,灭人欲的效果。让很多天真的革命青年,脑袋里只有领袖,只有革命。争先恐后,为领袖去死,为革命献身,争当样板戏里的革命英雄。当年的过来人,经过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灌输,眼睛一闭,样板戏的画面就会浮现出来,一张嘴,就是样板戏的唱段。文革结束多少年了,只要一唱样板戏,过来人还是有人会手舞足蹈,跟着哼唱。其实,除了少数人之外,多数人这样的表现,只能是症状,被强迫精神吸毒成瘾的心理症状。 当然,我们知道,人其实都有人性。人性可以被压抑,但无法彻底摈弃。无论古今中外,只要能流传下来的文艺作品,文化遗产,或多或少,都有人性的内涵。被压抑的人性,只要接触了这样的东西,就很可能被点燃,重新复苏。文革后期,很多人就是偷看了一点点文革的禁书,甚至粗劣的手抄文学作品,比如《少女的心》,就会导致“思想混乱”。要想维持革命的纯洁性,在文革的发动者来看,唯一的途径,就是维持革命宣传品的纯洁性。这也是为什么文革后期,按照样板戏的创造原则弄出来的一些电影和小说,还是难逃被批判下场的原因。 当然,这样的纯洁的文化扫荡,文化建构,并没有生成一个纯洁的革命。人性美好的东西被摈弃了,但人性阴暗的一面却在革命中大爆发,这场革命对人和人性的摧残,至今还令人心有余悸。
『贰』 文化大格命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的
1966年到1976
『叁』 文化大革命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人不可能犯错,犯错吸取经验,以后的路才可能走的更好。
『肆』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历史发展倒退了十年
『伍』 文化大革命的的历史影响的答案是什么
是人类文明的倒退。
『陆』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重大挫折,践踏了民主与法制,严重阻碍了国家发展进步。为此我们一定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
『柒』 文化大革命的后果、性质和启示
一、后果: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版无法弥权补的损失:
1、政治上:政治上的动乱,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和肆意践踏,广大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
2、经济上:经济上的损失,据估计在5000亿元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3、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国民素质下降,经济、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性质: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挫折和损失的内乱。
三、启示:
1、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重点转移经济建设上来。
2、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3、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4、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捌』 文化大革命主要意义是什么
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这种抵制、抗争和斗争是十分艰难曲折的。“文化大革命”的严峻考验表明:党的八届中央委员会和它所选出的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书记处的成员,绝大多数站在斗争的正确方面。我们党的干部,无论是曾被错误地打倒的,或是一直坚持工作和先后恢复工作的,绝大多数是忠于党和人民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是坚定的。遭到过打击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华侨,各民族各阶层的干部和群众,绝大多数没有动摇过热爱祖国和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立场。为了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同林彪、江青等人进行斗争,共产党员张志新等惨遭杀害。 正是由于各级干部、党员和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的抵制、抗争和斗争,“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作用受到一定限制。也由于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克服频繁的政治运动的重重干扰而顽强努力,经济建设仍取得一定进展。科学技术取得若干重要成就,包括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郭永怀、邓稼先等许多科学家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1972年育成一代籼型杂交水稻,为我国的粮食生产作出重大贡献。在国家动乱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国家的安全。当然,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恰恰相反,是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而取得的。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事业会取得比这大得多的成就。 “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它留下了永远不应当重犯这类错误的深刻教训,从反面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玖』 文华大革命意义
1、造成社会动荡
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2、国民经济倒退
在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这十年间,按照正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国民收入损失达五千亿元。
3、错失发展良机
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有些方面甚至有所下降。自七十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
(9)文化大格命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防止出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成为毛泽东晚年思考和担心的焦点。怕党和国家改变颜色,这就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观动机。有一次他对身边护士说:“我多次提出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
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走回头路。”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越来越使他感到问题的紧迫性。
毛泽东觉得时不我待,就在73岁那年毅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批判《海瑞罢官》只不过是一个突破口。
但是,毛泽东对党内和国内的政治情况作了不符合实际的、过于严重的估计,把持不同意见的各级领导干部看成是“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把许多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也说成是阶级斗争,严重地混淆了是非,混淆了敌我。
用什么办法才能够彻底解决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阴暗面的问题,毛泽东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他说:“只有发动群众才有办法,没有群众毫无办法。”
但是毛泽东对群众运动产生了一种片面的看法。他说,“我们有一部分干部不接近人民群众,做官当老爷,对付这些人,我毫无办法。这回好,群众就整他了”。
这样,在放弃了党的领导的情况下,各种社会矛盾,人与人之间平时的积怨,就在自发的、失控的群众运动中,以革命的名义和极端的形式,集中地爆发出来,造成社会动乱。
『拾』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
民主、平等,人人有发言权,有监督权。
这就是既得利益集团,高官厚禄者最惧怕的地方,最大力污蔑的原因之所在。但底层人民在觉醒,呼吁民主、平等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