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红海湾村庄的历史文化

红海湾村庄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3-02 22:58:30

① 潮溪村历史文化精髓是什么

潮溪村,位于雷州市龙门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古村落。这条村子有古榕树林、有古民居、有抗日光荣史、有说不完的故事。

村子按易经设计

在古时雷州,潮溪村是个既富且贵的村落,村中为官者众,读书人多,富甲一方者也多。

潮溪村位于雷州市龙门镇北四公里,全村人口有1200多人,建于明代末期,为陈姓世居,早在2005年就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选为第二批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后又被广东省评委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古村落。

村庄坐北向南,后有青山连绵,前有绿水悠悠,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这样的赞誉:“住在潮溪村,葬在潮落港”,由此可见人们对这块风水宝地的推崇。潮溪村为什么好风好水呢?据村中老人介绍,潮溪村坐落在龙门镇谷围岭南麓,气势雄浑的大山成了村子的“靠山”;雷州母亲河南渡河的支流从村子前方流过,河水潮涨潮落,陪伴了村子数百年,源源不断的河水也象征着财源滚滚。村子两边有数百米宽的陆地,接通公树岭。村子的南北东三面由深坑水田和溪流将村庄围住,就像护城河一般。后有靠山,前有财源,如此独特的地势使得潮溪村成为一块人人称赞的风水宝地。村子中有河溪环绕,每日看潮涨潮落,听浪声拍岸,“潮溪”之名也由此而来。河流连通南渡河,继而通向大海,古时村中的大户人家修建房屋,从外地订购建筑材料,经海运到达南渡河,接着再运到潮溪村。

近日,我们慕名前往潮溪村。早上出门时,湛江市区风雨大作,摄影记者非常担心因天气影响拍不出好照片,没想到经过一个半小时车程到达潮溪村后,云雾散开,阳光从云层中射出来,能见度极高,向导连说我们与潮溪村有缘,是潮溪村的贵客。

我们跟随向导穿过一条草木葱茏的幽静小道,来到村东门震兴门。潮溪村依照易经八卦来设计村子,共设有三大闸门楼,东门是“震兴”,南门是“离明”,西门是“兑悦”。东门是喜庆之门、纳福之门,村中年轻人结婚的接亲队伍要从东门进,尊贵的客人也会被主人邀请从此门进。村子四周原有围墙,围墙外种有浓密的竹林,现在都已经没有了,不过在震兴门两侧还残存着部分围墙,提供了想象的根据。

古榕树独木成林

下了车,一行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眼前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榕树林,仔细数数好像有二三十棵,但是又觉得不对劲,因为这些树都是彼此相连的,倒像一棵树。向导说,没错,这片榕树林只有一棵榕树,独木成林,母树的气根长长下垂到地面,长进土里,生根长叶,逐渐的又变成了一棵榕树。天长日久,又有新的气根变成了新的树,逐渐就长成了一片榕树林。榕树在南国并不稀罕,但是独木成林就不多见了,大家啧啧称奇,纷纷拿起相机拍照留念。榕树林中还有石狗一尊,护卫者榕树林,护卫着村庄。

一片榕树林都是由一棵母树“繁衍”的,那么到底哪棵是母树呢?“走进东门就能看到啦!”向导招呼我们跟他走。走进东门,我们看到一棵更加茂盛的榕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树形优美又透出沧桑,大树最为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根茎不仅苍劲有力,还盘根错节包围成了一个长方体。走近一看,才发现榕树下大有乾坤。原来,大树的根茎下方是一个小小的妈祖庙,香火袅袅。大树的根茎沿着妈祖庙的外墙生长,依附于墙壁之上,经年累月后,根茎就把妈祖庙包裹住了。村民说,从有村子的那天起,妈祖庙就伫立在村口,从有妈祖庙的那天起,这棵榕树就生长在庙旁。

古民居保存得较好

潮溪村中有8条巷子,古民居大多是砖木结构泥瓦房,布局严谨有序,深宅豪门有85座,高耸的碉楼有9座,这些建筑规模雄伟壮观,装饰华丽,艺术精湛,有雕梁画栋,翘角垂檐,有漏窗、灰塑、木刻、壁画、浮雕,画面各异,或花鸟鱼虫,或飞禽走兽,或山川胜景,或人物图志,栩栩如生,件件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其中保存较为完好、建筑比较精美的有朝议第、观察第、明经第、儒林第、司马第、奉政第等。在村子的全盛时期,三分之二的村民是全靠地租过活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地租收入。建造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古石板路,据说是因为村里的富户出租田在外地,一年到头都有牛车马车络绎不绝从外地运货回来,泥土路被车子碾压,形成一道道沟壑,落难行,富户才出钱修建了石板路。现在村里还残存着数百米的石板路,有的石板上还依稀能见车轮压出的痕迹。

这些高楼大宅都是由潮溪村的陈氏子孙所建,据潮溪村陈氏族谱记载,村中人热衷于走为官从政道路,1911年前,全村共有52位学子进入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大多数村民都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在仕途上位居高位,其中四品官有3人,五品官有9人,六品7人,七品的有2人。村中还有10位妇人受皇恩诰封诰赠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等。

那么多宅子中,尤其值得一看的是朝议第。这是一座占地面积达700平方米的大屋院,由潮溪村村民陈钟祺所建。陈钟祺,字星房,是清光绪年间岁贡,诰封朝议大夫铨选县丞加二级直隶州州判,朝议第之名是否从他官名而来难以考究。房屋建于光绪年间,两进院落,第二进建在中轴线上,与传统家宅不同的是,正堂屋连着大客厅,整座院落宽敞明亮,装饰豪华,现在还能看到精美的木雕和灰塑,精雕细琢,彰显出主人的雄厚财力和不俗品味。大庭院照壁左右两边各开一扇门通向建在院下的两座碉楼,两座碉楼有道路连接在一起。据村里的老人说,陈钟祺一房家境优越,又因潮溪村位置偏僻,常有散兵和山贼来打劫。因此,主人家才建起了碉楼,以保家人和财产安全。朝议第不仅造型美观大方,其质量也是非常过硬。老人们介绍,在大跃进时期,要砌高炉炼钢铁,村民想着把朝议第的墙砖拆下来用,没想到墙太结实了,费好大力气把一块砖掰下来,一看,都掰碎了,没办法用,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所以现在人们在参观朝议第的时候就会发现屋墙缺了一块砖。

抗击日军曾写光辉历史

1943年,抗日战火烧到了潮溪村。潮溪村民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为了保护家园,组织起来,拿起武器跟日伪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据说,日伪纠集了数百人进攻潮溪村,村自卫队获知敌情后立即关闭震兴、离明、兑悦三个闸门楼,组织起来严防死守,英勇的自卫队击毙了日伪军3人,打伤数十人,但是自己也伤亡了12人。潮溪村人曾利用朝议第的两座碉楼抗击过日伪军的入侵,在南边碉楼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日伪军机枪射击的弹孔。老人们还说,有一次日军空炸时,全村人都跑到了朝议第里避难。突然,从飞机上扔下来一个炸弹,大家都吓傻了,以为会被炸死,没想到炮弹没有爆炸,原来这是一枚哑弹,大家都说,一定是妈祖娘娘保佑了村民。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初期,潮溪村是海七区(现龙门镇前身)区公所所在地,是潮溪人民公社社址。

② 地都村的历史文化

1、闹红火 (闹元宵)。正会的日子为农历正月十六,十二试灯,家家户户要把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灯在门前和房顶房角试点。十五、十六晚上是正式挂灯的日子。散蜡,是十五晚上挂出花灯后,还要在村庄的各处路边道口墙头点起蜡烛,使村庄街道灯火辉煌。十三、十四亮灯,十五抬上“灯官老爷”带大队人马观灯、评灯,之后放烟火,十六日白天爬山游百病,采柏树枝,文艺节目游街并集中汇演,十七休灯,十八日晚圆灯,灯会结束。期间有戏剧、扭秧歌、打扇鼓、跑旱船、老娘送闺女等传统文艺节目,热闹非凡。
2、传统庙会。主要有农历正月十六全庄庙会,二月十九观音庙会,三月十八天启庙会,五月十三老爷庙会,六月十三大王庙会,庙会均为民间信仰自发组织,香头由威信高组织能力强的的信仰者担任,庙时到相应庙宇敬香奉供,请神,诵经祭拜,正日一般都要举行踩街活动,邻村人也前来义演,会期一至三天,主要活动有请神、祭奠、跳神、踩街、戏剧、拉花,马戏、歌舞、杂技、社火、旱船、太平车,武术、魔术、高跷等系列文化活动,隆重而热烈,人们以此来祈求消灾祛病,吉祥平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渴望和谐稳定、百业兴旺。
3、祈雨。逢大旱年,村民到大王庙敬香请神祷念,抬上龙王爷神位,用上鼓乐队,吹上唢呐(喇叭),敲锣打鼓在街里游行,并为大王爷唱大戏、扭秧歌、打扇鼓,举办民间文艺节目等进行祈求。 1、晋剧团(班)。始于清朝,并州(太原)师教,50来人,主要戏剧有《明公断》、《乾坤带》、《串龙珠》、《双官告》、《牧羊圈》、《十五贯》、《打金枝》、《空城计》、《回荆州》等20余场,道具服装齐备,演技超群,在三晋大地小有名气,为井陉县晋剧班始祖。
2、地都社火。有300年历史,描述的是三国、梁山等历史时期的战斗场面,实战性强,具有浓郁的古代色彩和传统的民俗风格。共有三战吕布、铁龙山、梁山、三捉孟良、胡延庆打擂、蜈蚣岭等20个回子轮流表演,每个回子都是一个优美的故事,表演时有铿锵有力的锣鼓助阵,精神抖擞,豪情奔放,以防、退、攻、守为骨架,以闪、转、腾、挪显功夫,以器械对打论技巧,架式儿优美,对打顺畅,武艺高超,社火脸谱精彩,脸谱根据所扮演的人物而画,红、白、黑三色,粗犷中见细腻,英武中透刚烈,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色彩鲜明,曾在清代嘉靖年间被朝廷封为“皇家护卫队”。
3、地都太平车。为特色鲜明的民间舞蹈艺术,始于民国年间,人们以推车演舞以示庆贺的方式,祈祷和谐,向往太平,故名“太平车”。
太平车先以竹竿(或木棍)、竹条(或荆条)绑成车架,然后外用布料装饰,两厢画有车轮,系于舞者腰间,车架上装饰假腿,假腿有盘脚和直脚两类,像似坐于车上。舞者扮像有少妇、傻老婆、老太太、新婚男女、还有未婚少女,形态不一,模仿推车,两者相互配合,翩翩起舞。有三人组合、多人多车群体组合等方式,多种多样。演示方式多姿多彩,演示动作上有走八字、套剪子空等,表现上坡、下坡、拐弯、走泥泞、过沟、过坎、赶路、擦跟头、颠簸等形象动作。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潇洒大方的特点,锣鼓唢呐音乐伴奏变换于悲喜哀乐之中,既有秧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旋律简洁明了,妙趣横生。
4、地都”跑驴”。为晋中地区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化,驴的骨架用竹竿或木棍扎成,外以纸布裱糊,形似毛驴逼真,在锣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表演,基本动作有驴蹄步、双错步、驾驴式、催马式、勒马式等,队形多样富于变化,内容结合村情民事,自由编成,有老娘送外孙,赞村长等,极具趣味性和观赏性,百姓喜闻乐见。
5、地都皇纲。“皇纲”也称“皇杠”、“颠杠”。是庙会主要节目之一。一盘纲由杠杆、箱架箱、箱环、箱铃等六部分组成,演出时36杠成或48抬杠箱排列成队,“马子”赤膊上阵开路,开路之后即是颠杠,各种队形穿插变化“五马破曹”、“穿十字”、“走连环”、“掏剪子股”等。同时演员一改单调的“颠杠”,争先施展“换杠”、“鸵杠”、“顶杠”等高难度技巧。整个场景蔚为壮观。颠动时箱环拍击箱子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和奏乐,形成了一种粗犷而豪放的艺术效果。再现古代帝王之皇家之势而文明遐迩。
6、民间舞蹈花会节目。渔家乐,拉碌碡,霸王鞭,扭秧歌,扭拉花,打扇鼓,跑旱船,老娘送闺女、送外孙,吹歌会,买菜,钉缸,补锅,民间小调小放牛等。 1、荆编。用荆条编制成各种生活用品,如宅筐、挎篓、手提篮子、筐子、大花篓等各种各样,这种手艺始于明清,现有老艺人16名。
2、编席子。用芦苇,劈成条状,按制式编成席子,工艺花样繁多,十分复杂,席子用于居民铺炕用,做盛粮食屯子用,至今村民炕上还铺着自已编织的席子。清代传入我村,现有艺人5位。
3、编蒲墩。用玉米皮做原料,用水浸湿,干湿适中,编成辫,再拧在一起,蒲墩的样式花样很多,有平的,有高的,有圆形的,有长形的,各式各样,美观实用。
4、搓麻绳、纳鞋底、纳鞋垫。过去居民穿的鞋都是自已做的,做法首先是搓麻绳,再焙夹子儿,然后是纳鞋底,做鞋。我村至今传承做鞋的习俗,45岁以上的女人基上都会做鞋,还有不少人穿自已老婆做的布鞋。
5、做虎头鞋、猫头鞋。为儿童穿用,鞋的前脸做成象虎头猫头型状,期望孩子如虎健壮生长。 1、煎饼。用料:玉米、豆类、小麦、食油、花椒。制作方法:用小黄磨将玉米、豆类、小麦破碎后,用水泡12小时,泡软后用小黄磨搬(俗称搬磨),磨成沫,搬磨时放少许花椒调味,用专用煎饼鏊子,再进行摊制,营养丰富,味美可口。
2、小煎饼、咸食。用料:和煎饼一样,制作比较简单,用各种面粉和在一起,加水,放花椒叶或葱调味。稠稀适中,再用小煎饼鏊子摊。
3、抿蝌蚪。将红豆、黄豆、绿豆等豆类面粉和白面及玉米面加水配合,用蝌蚪床将其压入锅中煮熟,加酸菜哨子。
4、年糕。过年做年糕是传统习惯,每户每年都做年糕,做年糕用的粘米,石磨推成面粉,加少量玉米面,加红枣和大红豆,用锅蒸,出锅切块存放。
5、扒糕。用荞麦面打成糊状,用锅熬制,出锅后,盛在盘里、碗里,放凉后食用。
6、面筋菜。用萝卜丝、豆芽等,配面粉调匀上锅蒸熟放凉后切成2-3厘米见方的薄片,上油锅炒热加蒜醋食用。
7、压饼。将各种面粉调成糊状,用特制的铁鏊(两片面积相同圆形光面铁板组成,可开合)将糊压成薄膜状,上火中两面烤微焦
8、咸饭。将各种瓜菜豆之类和小米及杂面同锅煮熟
9、馓饭:馓饭是村中人早上最常吃也最普通的一种饭。它不仅用料极为简单,有玉米面或杂面即可,同时制作也十分方便。锅里的水开了,一手将玉米面均匀洒向锅中,一手顺势搅动,自觉稀稠合适,再用勺用力搅拌数十圈后,盖上锅盖慢火烧三五分钟即可食用。尽管用料和制作如此平常和简单,但火候、原料以及做饭的技巧各具千秋,一百户的馓饭就有一百种口味,高手做出的馓饭,吃起来依然可口。熟后配以红糖、酱、咸菜等食用。

③ 团山镇的历史文化


团山镇地处古襄阳城之北,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和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汇合发源之地。悠久的历史为团山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有古邓城遗址、还有关羽与曹将庞德大战之地鏖战岗和三国蜀将关羽练马习武之地后官田等。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也留下了曼吾离、范宗尹、董曦辔、等一代又一代历史名人的脚印。 1972年以来,省、地、县考古工作者在邓城、蔡坡、陆寨、黄家、余岗村一带发掘了近400余座古墓及大批文物,其中有石器、漆、木、陶、铜、玉等礼器装饰品及大批兵器共达数千余件。较著名的文物有石器、蔡侯鼎、邓公鼎、吴王夫差剑、徐王义楚元子剑等等。如1973年,湖北省考古专家在陆寨北0.5公里处发现并采集了旧石器时代打制的石核、石片、石尖状器件3件,现陈列于湖北省博物馆,经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鉴定,约为10万年前器物。
1976年在蔡坡M12号大型古墓中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剑为青铜,长27厘米,上有铭文10字:“攻王夫差、自作其几用。”后将铭文拓片寄送郭沫若,请予解释。郭于6月29日复信如下:“五月十四日信阅悉,因病迟复,乞谅。”剑铭文,释如下:“‘攻’即吴,古器名或作功铭,或作功鱼,吴之古称。攻王夫差,即吴王夫差。‘其几用’一般多作‘其元用’,但此铭确是‘几’字,或系铸损,吴王夫差剑出于襄阳,盖吴灭于越,越又灭于楚,故。”此墓群与春秋邓国有直接关系,为研究古邓国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1976年秋,在张袁出土了一座东汉绿釉陶楼,楼为重檐式两层,通高47厘米,现存于襄阳市博物馆。
1977-2007年间,团山镇境内出土文物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2005年以来,在邓城附近连续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灰坑、文化层、墓葬品,其古墓就有300余座,各类文物2000余件,这些发掘和发现更是把襄阳建城史的相对年代推定在西周中期,距今约2900年或略早。为襄阳在整个中原文化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 宁国寺遗址:位于团山镇古邓城内西北隅,尚存有雍正九年(1731)年重新修建的宁国寺大殿。宁国寺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这始终是个迷,但从古庙墙基上的各种汉代古砖来推断,宁国寺在邓城最起码存在了一千年以上,清雍正年间曾重修,寺内曾有铁佛一尊,香火盛极,住僧百余人,斋房10余间,占地50多亩。80年的时候这里仍存有一座大殿和三间偏殿,但由于缺少相应的保护,几千年的风雨终于使古邓城幸存的最后一个见证者---宁国寺,在一个没人知道的风雨之夜倒塌了. 卞营遗址
卞营遗址距古邓城遗址仅500米。考古人员在卞营遗址内发现了一批东周时期的水井。在300平方米的发掘探方内,考古人员共发现8座古井。古井如此集中分布的情况在襄阳市考古发现中尚无前例。这批古井均为圆形竖井。井口大小不等,最大的直径1.8米,最小的直径仅为0.86米,深度均为7米以内。从井内出土了一批东周时期的陶罐、豆、甑、汲水瓶等器具。据邓城村民讲,古邓城内曾有72口井,说明当时的社会繁荣、人口稠密。这些水井的存在,说明当时手工作坊相当多。 鏖战岗:鏖战岗位于团山镇西北四公里处,汉建安24年(公元219年),关羽与庞德在此激战,今仍有擂鼓台遗址。
官田:位于团山西三公里处,是三国蜀将关羽练马习武之地,人们称之为关田,后来又演变成官田。因附近有三个村,故又有前官田、中官田、后官田之分。回头庄:回头庄位于团山镇西一公里处(现为团山镇蔡庄村七组),是三国时期水战庞德一战时,蜀国大将关羽从关田顺官以南的遛马道遛马,每次行至一个小村庄时便转回去。由于人们对关羽的崇敬,为了记住关羽曾到过的村庄,便把这个小村庄的名称改称为“回头”。
水淹七军:团山镇是关羽大战庞德、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和曹仁死拒关羽的主战场。这里的关公遗迹最为集中。当年在这里展开了野战、马战、步战、水战、阵地战、地道战、堑壕战、心理战、间谍战、气象战等多种战斗形式,著名的“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邓城遗址是西周时期邓国都城,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市樊城西北六公里处,现在团山镇邓城村辖区内。其东北接卞营,东南连周岗,靠邓城大道,面积约0.64平方公里。据文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邓国已是周天子的“南土”和重要据点,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有较高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南方诸侯之国。至战国,邓城一直是楚境内较著名的城镇和一级行政区。而襄阳具有的2800年的历史也就是源于古邓城,从西周时期的邓国开始算起的。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邓国为楚所灭。据《旧唐书.地理志》“邓城,汉,邓县,属南阳郡,古邓城也。唐初称安养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安养县为临汉县。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改临汉县为邓城县。”直到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撤并入襄阳县。邓城是南阳盆地南端保存较完整的一个古代都城和延续时间较长的县级治所,是襄阳市建城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它呈方形,系夯土所筑,城垣周长3233米,面积约0.64平方公里。原城墙四周墙基轮廓清晰,城外有宽30余米的护城河环绕。虽岁月已久,但旧迹仍依稀可寻。城址内外文物古迹丰富,秦砖汉瓦时有发现,在城内的田间地头目前仍散布着大量春秋至汉代器物残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展示观赏价值。
1981年,古邓城遗址被湖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④ 村庄规划中的历史文化和环境景观资源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村庄复中的历史文化,无非是两个层面,制第一是村庄发展过程中间所积累的比较好的优良传统,第二是村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间所形成的一些名人和名人的事迹。
而村庄的环境资源指的是村庄所在的地理位置,地理人文景观,风景,地貌,气候,以及因此所形成的村庄,所独有的建筑,或者是名胜方面的资源。

⑤ 红古区的历史文化

八宝川位于兰州市西部,由永登县连城镇、河桥镇和红古区窑街镇三镇相连地界组成。西临青海省民和县、乐都县马厂乡,东接永登县七山乡。此地四面环山,连绵不断,遥望田野纵横,风光秀丽,是一座天然大花园。大通河如镶嵌在花园里的一条银带,蜿蜒全境。
八宝川古称八堡川。解放前属连城鲁土司管辖。据《兰州市文史资料选刊》第六期记载:“八宝川呈西北东南走向,为一带状形,占地约90平方公里,因该地有连城、河桥、丰乐(今牛站村)、杜家湾、马军、七里店、红山、马庄共八个军事堡子,所以称之八堡川”。 红古川旧称峡外川,川境内以北有条峡谷,叫享堂峡,其峡以北称八宝川,峡以南称峡外川。峡外川长约百余里。包括平安乡、河嘴乡、红古乡和海石湾。
川内有条湟水,顺川东下,汇入黄河,南北两面,山峦起伏。湟水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曾有俗语“四马二主拴者牢鳌者装粮库,峡外川是个摇钱树”。年年入春时,桃红柳绿,梨花似雪,民间曾在此举办果花节。
说起红古川这个地名,还有一定的来历,在川内红古乡有个小村庄,现称红古城村,旧时为鲁土司管辖的一座古城。据记载,在明代古城以南有座旧古城,因城建在川中心,没有水源,易攻难守,不适应战略需要。故将城迁筑到现红古城。此处原名叫红古土,建城后遂改名新古城,此城四周筑有十多米高的城墙,南面临河,西面挖有壕沟,东面是悬崖峭壁,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外城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护城河。既险要,又好取水。易守难攻的犄角之势。城内有东西一弓形街道,北面建有王土司衙门,南面是贡爷住居地。据村内老人回忆,民国三十二至三十三年(1943至1944年),杨子恒的部队,有一个中队在城内驻扎过。从王氏家谱表上证明,其先祖为王保保。
又一说,当年的边陲守将和士兵,百姓多是土人(指少数民族),由于口音上,对“新”字读不准,误读为“红”。这样天长日久才叫成了红古城。1960年4月27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红古区,就以这座古城为名,故取名为红古区。从此,人们便称这条川为红古川。有小诗一首“雪浪起峡谷,湟水绕平塬,百里红古川,却似小江南”。

⑥ 如何使村庄规划既符合村民意愿又体现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

村庄规划与设计方面,浙江明确提出:必须立足乡村发展,按不同地域、特色回、历史文化保护要答求分类编制,并充分考虑群众意愿、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内容。对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要予以重点关注,注重保护村庄完整的传统风貌格局、历史环境要素、自然景观等,引导村民慎砍树、禁挖山、不占河湖水域、不拆有保护价值的房屋。农房设计是村庄规划中的核心环节,必须坚持传承创新和彰显特色的农房设计理念,积极探索村庄整体风貌下的单体设计,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有序构建村庄院落、住宅组团等空间,着力探索形成“各地民居”新范式。

⑦ 霞洞镇的历史文化

霞洞豆饼
霞洞豆饼与它豆饼有所不同,迄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选料优良,制作精细,色鲜质嫩,清脆爽口等特点著称,是粤西著名特产之一。霞洞豆饼的来历,当地有这样的传说:隋朝,霞洞堡经常遭受外族入侵,人民群众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年初夏,正是豆熟时节,田野里,到处都是金灿灿一片。一天中午,群众正在地里忙着收获黄豆,只见一群恶魔气势汹而来,张牙舞爪要抢夺黄豆。正在这时,冼大夫人带领的军队来了,他们赶走了恶魔,夺回了黄豆。为了感谢冼太夫人的大恩大德,霞洞人民家家户户磨黄豆,做成一只只豆饼慰问冼太夫人的军队。从此后,霞洞的豆饼闻名天下,南来北往的客人来到霞洞,无不品尝一番。
岭南佳果—荔枝
2002年5月间,《广东科技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天下荔枝第一镇”——电白区霞洞镇的情况,向人们介绍了霞洞荔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全球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霞洞。”
该镇荔枝主要品种有:白粮罂,白腊,黑叶,桂味,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

20世纪80年末,霞洞以百里荔林,霞飞浮山,丹荔映翠,被命名为“荔映丹霞”选“电白新八景”。 据1982年该区全区文物普查考证,电白区境内远在7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秦汉时百越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隋唐时县东部、东北部、中部一带主要是瑶族人聚居,西南部至西北沿海,沿江地区则主要是俚族和壮族人活动。
汉人最早于何时徙入已很难考证,不过汉人大批移民入境当从宋代开始。宋徽宗年间(1101-1125年)至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中原时有战乱,大批汉民从福建的莆田、晋江、闽县、福州、汀州等地和广东的东北部地区徙入。此外,还有神电卫驻军官兵(多为浙江人)的后裔及到此经商贸易的商贾人留居的,有到高、雷、廉、琼等州县任职的仕官退职后在此择居的——他们先后在此繁衍,于是境内的汉人数量越来越占优势,而原来的土著民族只得远徙广西和海南等地,部份则与汉人同化。
该镇民众少有迁出,该县各镇姓氏占全县姓氏人数比例数据中,崔、王二姓比例最高,至今保留颇有特色的二大族人与多姓氏和谐相处良好局面。 “年例”大过“年”,从有历史记录以来茂名及其所辖市县(区)乡村,大都盛行做“年例”,而且相当隆重热闹。它还让我们去追根溯源其文化与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冼太夫人的联系,而在霞洞,自大年初六起,各村陆陆续续操办自己的年例。
霞洞镇大年例
正月十七:道光《电白区志》记载,霞洞镇有一个“年例”叫“十七把人看”,即在“正月十七日”来纪念冼太夫人,活动规模大,节日气氛浓烈。每年正月从十六至十九日在看人坡按时举行。这里是一块纵横约三里面积的平原地貌,唐时是冼太夫人孙辈聚居的村庄,一年中有两次“年例”,一次是冼太夫人的生日,一次是冼太夫人的卒日,与“县志”中记载冼太夫人每逢元宵节出游的习惯和冼太夫人的忌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当地人把“年例”视为“元宵节”也是有它的演化痕迹可寻的。
每年二月二为霞洞社区的年例助,历年来规模较大。 隋朝谯国冼夫人,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第一人。她是爱国主义典范,一生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她平叛乱、诛反贼,维护了岭南十余州的安定,保境安民,发展生产,有功于人民,人民崇敬她。为缅怀她的功绩,雕像建庙纪念。解放前粤西各地冼太庙有100多座,但以电白县霞洞晏公庙最为宏伟壮丽。晏公庙建在看人坡北端狮子岭向阳坡,坐北朝南,占地约100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分三殿,后殿地势高,有两尊泥菩萨。中殿面积最大,画栋雕梁,庄严肃穆。置两尊冼夫人身像,形神一模一样。前殿最低,临近庙门。
该庙由崔、王两姓共同建造和管理。庙前有一副对联: 左边是:合众心,奉一尊,诚可千古,敬可千古; 右边是:分法相,庇两族,王也万年,崔也万年。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七日,崔、王两姓在此庙前面三里处一个叫汉人坡的平坡搭上戏台,分别聘请两广著名的粤剧团唱大戏,相互竞赛,看谁的戏台塔得高,戏唱得响。同时举行当地人叫做“走公”的赛跑活动。每年对冼太夫人的纪念活动从正月十六日一直延续到十九日,每当这个时候,南来北往的商人、看客云集这里,看戏的,做买卖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盛极一时。一九五七年,霞洞晏公庙曾出现粤桂湘琼四省100万人到来瞻仰朝拜冼太夫人的盛况。可惜,晏公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进行的“三反五反”浩劫中被烧毁,苏东坡等历代诗人的碑刻也已荡然无存。到九十年代后期当地民间自行筹资,在原址上简单地重修,由附近村民打点,香火四季不绝。
在各地活动中,以霞洞冯家村的圣诞活动,规格最大,影响最广。每年冼太夫人诞辰和忌辰县均组织相关活动,统称为电白冼太夫人文化节。 在高力士、杨贵妃之前,远嫁来霞洞作冼夫人第四代的孙媳妇,死后葬在霞洞狮子岭(现有墓为证)的顺政郡君许夫人,也许会给她的父亲,武则天时的中书令(宰相)许敬宗和皇帝捎拿过霞洞荔枝,最先开辟了荔乡霞洞至古都长安的“荔枝之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传高力士进奉给杨贵妃的家乡美味荔枝,当为浮山岭之阳的霞洞荔枝。荣夏村委会有条“进奉”(也称为“正奉”)园村,其村落周围有许多古砖残留下来。 霞洞大村一共建了三十七座堂。民间常说它有三十六间(座的意思)半,其中崔氏二十六间半,这些祠堂大多数是坐北向南(古有“顺水祠堂逆水庙”的建筑习惯)。
东面:德明公祠
中间:崔氏大宗(即长房镇符公祠),静轩公祠,允谷公祠,谦亭公祠,贞懿公祠,端凝公祠,兰室公祠,德化公祠,崔氏宗祠(即崔氏始祖九九公祠——崔氏总祠),竹轩公祠,凤基公祠。
西面:卫南公祠,深山公祠,贞霞公祠,贞纯公祠,表凡公祠,艮位公祠,靖一公祠,直源公祠,轶群公祠,思源公祠,清泉公祠,恢度公祠,白云公祠(大风吹崩半间,剩半间)
在崔氏二十几座祠堂中,七世祖以下的居多。因三房人少,祠不多,而二房只建七世祖靖一(镇助)公祠于西面田边,建八世祖贞纯(则明)公祠于艮位公祠之左上角,共占有三座。其余崔氏宗祠,为四房和长房这两房多人的房头所建。
崔氏二房的靖一(镇助)公祠,择吉于清道光丙申(1836年)、丙申月、丙申日、丙申时开工兴建,是个特色。而八世祖贞纯(则名)公祠,乃从十六世良桢、良材之蒸尝出钱建造,亦是有异于其它宗祠之处。(崔)贞懿公祠是以八世祖崔则乾的谥号为祠名,而不是以他的排行名、字、号为祠名。其它宗祠的祠名是每有这个情况。
各祠挂有进士、举人、解元等纪功名、耀祖宗的牌匾(红底金字)。清代,崔氏书法家霞法,他写的字拿到当铺典押,可得银钱。某年,有一王氏宗祠建成,但大门横额悬空,还是未有理想的字匾挂上。崔霞法中计在洒醉中挥笔,写到“祠”字的右边,还欠“司”字内的一画一口,就猛醒起来搁笔不写。其后,其他写字也略有名气的人把欠写笔画部分补上,与他写的比较,笔力各方面都有天渊之别。后来崔氏始祖祠留有崔霞法写的横额,有“星聚遗徽”、“世泽绵长”、“教侠珠池”、“位参岳牧”等,但各额的字体表面看来是不同家的。
这些独立于居室之外的祠堂,其中轴线上的一般布局为:大门——享堂——寝室。享堂亦称祭堂,是拜祭祖先神主,举行祭祀仪式及族众团聚之所;寝室为安放祖先神主之所。一些名宦世家,在祠堂前还有照壁或牌楼,画栋飞甍,煞是壮观。这些望族祠堂,往往还派专人管理。有收尝租的,有保管家谱、族谱的,有看守祠堂的,有筹备祭品的。王氏设有槐荫堂,专门办理族内人的纠纷。崔族设有董事会,亦是同类组织。祠堂的经济支柱是祭田(俗称蒸尝)。祭田是该祖祠属下全家庭的公共财产,其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祠堂祭祖的各种费用以及抚恤族众,也有用于奖学和对宗族的荣光作出巨大贡献的孝子贤孙的奖励。
为什么霞洞大村在明、清时期建了这么多的祠堂?当地的一些老人说:这里东西、南北各是一公里,前面及左右两边围着许多池圹,是“仙女撒网”、“网督”的风水宝地。历代祖先都认为每在这里建多一间(座)祠堂,即又“发一发”,更兴旺,更发达。因而竞相象投资一样。以各祖的尝租或其他什么方式集资、捐资建新祠堂(分祠),并广置祭田,以祈能有新的发达。但撇开迷信色彩,透过现象向更深层次找原因,可看到它与明、清时代,宗法制度处于成熟的发展阶段,祭祀作为家庭的重要活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祠堂成了家庭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征,在家规族训中,“立祠堂”、“重祭祀”一类的说教占有突出位置,是很有关的。当地的崔、王两姓是名门望族,蒸尝多,富商巨贾、名儒宿宦均有,且读儒家经典、深受理学影响的上、中层人物又多。其他族人拿这么多的钱来建这么多祠堂,办不到,而霞洞崔、王两个名门望族则可以办到,亦有这个重要原因在里面。况且清政府对此更无所限制,因而,祠堂的多多营建,便成了他们全体族人共同的主导意识。从明朝中后期至有清一代,祠堂的建置遍布霞洞大村的各个角落,共建三十七座,实得三十六座半,自然成为人们可以理解的历史现象了。 传说很久以前,电白县霞洞有一年发大旱,稻谷无收,很多百姓饿得向西南逃荒而去。当时,霞洞有个林怀兰医生,吴川人氏,也随着灾民逃荒,途中为很多灾民治病。
当林医生同灾民到了交趾国(今越南北部)关口,又同关口一位将军治好了病,将军甚为感激。
在交趾国的王宫里,有个公主患病久医无效。一日,关口将军入宫禀报:“中国有一位林医生,与灾民逃荒到关口,治好了很多灾民的病,我的病也是他治好的。公主久病不愈,不妨请他看看为好。”国王想了想,令将军请林医生入宫,为公主医病。果然,公主服了林医生开的药,几天后病情好转。国王为了答谢林医生,赠送成匣金银珠宝,但林医生婉言谢绝。
国王设晏,以国宝熟番薯款待林医生,表示最高敬意。席罢,林医生问公主:“席上番薯,能否给我一条生食?”公主答允,送给林医生一条生番薯。他吃了一半,留下一半捆在头发辫子里,戴上圆瓜帽子,辞别公主,转返中国。
林医生离开王宫后不久,不知怎的,国王忽然接到禀报:国宝番薯被偷出境。国王大怒,立即派关口将军追捕。林医生到边境,坐船到了江中,这时追捕的将军划船上来拦住了林医生道:“你偷国宝番薯出境,今奉命要将你缉捕。”林医生听罢,说出了为救灾民生存,取回番薯种植的心意。将军听后,深为感动,命令士兵放行,让林医生带番薯回国,自己便投江自尽了。
林医生回到了电白霞洞,把半条番薯种植,不久长出了叶子,下了薯。这番薯能耐旱种植,迅速生长,消息传开,各乡农民纷纷前来取薯苗、薯块,广泛种植,有了番薯当杂粮充饥。从此以后,番薯便从霞洞传到广东各地,传到中国的许多省份。
乾隆年间,霞洞副榜崔腾云,为纪念林怀兰医生挽救百姓饥荒的功德,率领民众在电白霞洞圩边建立“番薯林公庙”。庙建成后,每年收番薯时,当地农民挑选大条的番薯,挂吊在庙门前,以表示感谢林医生的恩德,祈祷林公保佑风调雨顺,稻谷番薯丰收,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可惜,此庙毁于文革年代。

⑧ 历史文化名村和古村落有什么区别

历史文化名村,如同诸葛八卦村,可以理解为具有很大历史底蕴和文化的村庄,大多是旅游景点。但古村落就不一样了,他可能是未被发现的,但他有相当久远的历史,而历史文化名村不见得都是久远。这就是他们的区别。

⑨ 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1、灰塑

灰塑,俗称“灰批”,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八的有关记载,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经存在。以后,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

2、盘古王诞

盘古王诞是花都区传统的民间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诞日,诞期活动从农历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盘古神坛为固定的活动场所。

清朝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现盘古王山)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刻书“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传说这块石碑原立于梯面盘古庙内,梯面瑶人逃亡时遗落在此。

邱毛松将拾到石碑的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并修建了盘古神坛,引人前来庆贺。此后,盘古王诞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和粤北一带、内容丰富、场面热闹的传统民间活动。附近各乡都组织舞狮队到盘古神坛前汇演,还有唱大戏、闹花灯、抢花炮等民俗活动。

3、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文学,富有浓郁的地方语言特色,属于民歌体裁的一种。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常用“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以双关、重叠等手法见长。

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还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戏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意境含蓄,被寓为《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流传。自唐代开始,客家山歌在民间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4、中彩珐琅制作技艺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1979年至1981年间,花县珐琅厂进行技术革新,组织杨志锋、赖明、杨志金、黄鉴恒、黄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珐琅厂学习“景泰蓝”的掐丝技艺。

1983年,杨志锋等人在“广州珐琅”工艺的基础上将“景泰蓝”工艺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创新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命名为“中彩珐琅”。该工艺了不仅继承“景泰蓝”金碧辉煌的花纹图案,又能衬托出“广州珐琅”的淡雅、古朴、细致、生动的大幅彩画和书法。

使产品的观赏价值大为提高。“中彩珐琅”制品有花瓶、点心盒、盘、罐、碟、碗、座钟、电话机、座灯、钮扣等。

曾先后参加国家轻工部及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得荣誉及奖项。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中彩珐琅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花都元宵灯会

元宵节游灯,是流传于岭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也是人们新年祈福的一种形式。游灯的起源最远可推至汉代。随着历史的发展,游灯活动不断延续和丰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规模最大。

旧时,花县的元宵节游灯活动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数乡村都举行游灯活动,场面非常热闹。游行结束后,人们开始进行投灯,祈求光宗耀祖,虔诚孝顺,新年顺利,五谷丰登等新年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游灯习俗停止。20世纪90年代初,花都部分乡村(如炭步镇水口、石湖、塱头、华岭等村)逐复游灯习俗。1996年,炭步镇水口村重修康公庙后,由旅港乡人任广荣发起成立“花灯会”,恢复游灯和投灯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二届。

6、南狮

南狮,亦称“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以港澳、东南亚侨乡,是地道的广东民间狮舞。南狮是花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由于舞狮的跳、蹲、马步、箭步、弓步等均为武术动作,因此舞狮必须同时练习武术,掌握一定的武术步法。民国时期,花都很多乡村都设有武馆,聘请武师教授子弟习武和舞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和南狮表演更加普及,逢年过节和开张庆典,各村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

7、粤剧

粤剧是融会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如木鱼、龙舟、南音、粤讴、广东音乐、小调、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

是一种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语言改为广州方言。

8、瑞玲盆景

瑞岭盆景主要源于赤坭镇瑞岭村,该镇丰群、田心、竹洞、上连珠、下连珠等村,以及炭步、狮岭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镇瑞岭村地处花都区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种植盆景花卉等特色农业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瑞岭村位于三坑水库和矮岭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气候十分适宜盆景种植。赤坭镇瑞岭村以生产经营树桩盆景和盆栽盆景为主,是岭南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岭村栽培的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罗汉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诣。

九里香盆景是瑞岭盆景的代表作,制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极高的造诣,独树一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瑞岭盆景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⑩ 请问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区东洲街道湖东村的刘姓是谁后代

刘姓在尧舜时代就有了,汉朝以后有两大分支:前汉刘(刘邦时代刘),后汉刘(刘秀时代刘回)。广东地区的刘姓大答部分是后汉刘,由中原地区迁徙而去。刘姓的始祖墓在河南平顶山市,经海内外刘姓子孙捐建,这里有详细的刘姓产生过程、发展过程,历代名人先贤等等。刘姓代表了中国千余年统治史,是汉文化的代表:汉史即刘姓的发展史。大汉王朝、汉语、汉服饰、汉文物、汉墓等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内容太丰富了!简言之。

阅读全文

与红海湾村庄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