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总结中国历史经济发展

总结中国历史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02 22:36:35

『壹』 中国历史经济发展道路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违背世界历史发展
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社会主义代
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们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方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对于社会主义将会在哪里首先
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问题,“通常都这样回答: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在无
产阶级占多数的地方,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在民主成分较多的地方。”
(《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86页)但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并不是这样。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生产力比较落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获得胜利。
怎样看待这个客观的历史事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探讨过不发达国家走
向社会主义的问题,他们从两个方面论述过这个问题。一是把不发达国家
走向社会主义作为特殊规律来看待。马克思在1877年答复米海洛夫斯基
的信和1881年给俄国女革命家查苏里奇的复信中,恩格斯1890年给奥
托·伯尼克的信中,都曾提出,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不一定要走西欧的老
路,它们有可能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超越完备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免
除资本主义发展所必然带来的灾难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二是联系世
界革命的进程论述过不发达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问题。他们认为,落后国家
爆发民主革命,这个革命作为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并可能和这
个革命合并成一个革命过程,从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在19世纪40年
代,他们设想德国革命可以起这样的作用。在19世纪最后25年里,他们
又把希望寄托在俄国身上。“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
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
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1页)列宁在一个经
济不发达国家首先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他通过对十月革命的
理论论证,深刻阐述了不发达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论我国革命》
中,列宁从三方面进行论证:(一)历史发展是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辩证
统一。他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
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选
集》第4卷第690页)他还强调,这些特殊性并不越出世界发展的共同路
线。欧洲的历史发展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原始公社解体以后,希腊、罗马
等国进入了奴隶社会,而另一些民族和国家,如斯巴达人、日尔曼人,还有
罗马尼亚等多瑙河流域的国家则由原始社会直接转入了封建农奴制社
会,它们并没有经历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二)不发达国家跨过资本主义
充分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是和特殊的国际国内条件相联系的。列宁
认为十月革命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联系的革命,战争造成了革命形势,
使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俄国又具备了革命的主观
条件,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有十倍增长的工农力量。在存在革
命形势和具备革命主观力量的条件下,是放弃机会去等待物质前提成熟,
还是抓住时机先夺取政权呢?革命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当然应当选择后
者。(三)要辩证地对待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问题。列宁并不否认社会
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不是越落后越好,没有一定的现代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是不会成功的。但列宁提出,我们可以首先用革命手段夺取
政权,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去发展文明,这不过是改变
一下历史顺序而已.

『贰』 列表总结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及其意义】
1、生产工具的演进:(1)在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
(2)在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在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
(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2、改进的意义: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二、中国古代农业总体发展趋势】
时代
夏商周及以前
春秋战国开始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基本特征
广种薄收
精耕细作
农业生产基本模式
集体耕作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开始
注意:(中国传统农业主要从春秋战国开始)
1、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三、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1、 概念: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精耕细作 = 耕作技术 + 工具 + 耕作制度 + 理论指导 + 辅助措施 + 作物栽培)
2、 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古代农业能够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3、 发展演变:
(1) 春秋战国与秦汉:垄作法、耧车、耦犁、犁壁、代田法、区田法、连年种植
(2) 魏晋南北朝:黄河流域的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齐民要术》轮作、间作、套作复种、绿肥种植
(3) 隋唐:南方水田技术日趋成熟,曲辕犁、育秧移栽
(4) 宋元: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经济中心南移、耧锄、稻麦复种、占城稻、棉花、《农桑辑要》
(5) 明清:套耕、多熟种植、玉米、甘薯、经济作物、《农政全书》
4、 启示: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推广和运用现代科技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
【四、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原因 = 政治环境+政府支持+工具技术+劳动力+市场贸易+地理环境+作物)
(1)北民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工具技术
(2)北乱南安: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地理优势: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具有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4)政权重视: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5)作物引进:新的外来农作物在江南的引种
(6)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发展
(7)人民作用:南方地区人民的共同劳动
2、基本历程:(重心在北方——南北平衡——重心南移)
(1)魏晋南北朝:北方战乱,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2)隋唐:江南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宋元: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江浙成为我国经济中心
3、显著特征:
(1)经济重心南移往往在国家分裂或者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2)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南移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是由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
4、启示:
(1)政治稳定、政权重视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合理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
(3)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1、中国古代典型城市:
(1)秦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2)隋唐:(北方)长安、洛阳、(南方)扬州、益州(成都)、广州
(3)宋元:宋:开封、临安(杭州)元:大都、杭州、泉州
(4)明清:苏州、杭州
2、规律:
(1)从城市的功能来看:自先秦到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者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或商业发展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坊市制度在宋朝被打破,夜市早市也出现
(3)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来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如江西景德镇)
(4)从地区分布来: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出现相应变化的趋势,也在逐渐南移
【六、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1、商业 = 市场 + 城市 + 货币金融 + 商人 + 政府 + 外贸边贸
2、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早市夜市、乡村中的草市
(2)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功能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的转变过程,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明清还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3)在货币流通方面:唐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雏形柜坊,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
(5)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形态的主导地位,也没有发展成近代真正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七、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产生条件(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Ø 政治背景:明清实行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改革
Ø 资金:地租货币化,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Ø 资源:经济作物(如棉花)的普遍种植,为其提供原材料
Ø 技术:手工业发展(技术、规模、分工、分布);科技进步
Ø 劳动力:人口的增长,自由雇佣队伍日益扩大,熟练手工工人出现
Ø 市场:农产品商品化,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市场繁荣
2、表现:
A 明中后期:出现在江南纺织业,并在江南发展为独立的手工工场
B 清代: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3、特征:
a、 组织形式上:“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出现
b、生产关系上:雇佣关系产生(本质特征)
4、评价
A 进步性: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政治.经济.文化)
B 局限性:发展十分缓慢:虽有壮大,但无突破,始终在萌芽状态徘徊,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封建经济仍占主导。
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根源: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A、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市场狭窄、自由劳动力缺乏
B、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受限——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C、闭关锁国政策——未能形成广阔的海外市场
D、、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
【八、比较资本主义萌芽、官办手工工场、民间小作坊】
类别
资本主义萌芽
官办手工工场
民间小作坊
生产目的
追求剩余价值
供官府贵族消费
民间消费
生产规模
集中分工合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
分工细致,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效率低下
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
劳动关系
自由雇佣关系
隶属关系

【九、比较明清时期中国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中国
欧洲
状况
发展缓慢,始终处于萌芽状态
发展迅速,最终过渡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原因
经济
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政治
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重商主义、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思想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重儒轻贾、重农抑商等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解放了思想、封建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的生存条件。带有保守性,抵制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2)封建自然经济是在外国经济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等新的经济成分的冲击下逐步瓦解的。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解体。其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接替,但整体而言这是个长期过程,一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了抢占市场和掠夺廉价原料,其扩张过程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息息相关。
(1)鸦片战争前主要是鸦片贸易。
(2)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也有部分早期资本输出,但数量不大,为商品输出服务。
(3)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列强的经济侵略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4)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对经济侵略放松,使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局面。
(5)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
(6)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目的下对沦陷区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7)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
(8)新中国建立后,肃清了其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和掠夺,压制和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化的特征。同时也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但破坏性是主要方面。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勾结和依赖。

3、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洋务企业
a.洋务企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附性。但也有一定历史进步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洋务企业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和官僚式的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采取机器生产,民用企业又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表现。
(2) 四大家族企业
a.四大家族对外依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利用国家政权进行掠夺和控制而产生发展的,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其特点与洋务企业有相似之处。
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渐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地位。
c.解放战争爆发后,国统区经济趋于全面崩溃。
d.新中国建立后, 53~56年三大改造中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使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也是无产阶级壮大的前提之一。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
(1)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和缓慢发展。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19世纪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兴起。
(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4)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入发展黄金时期。

(4)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侵华和战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5)新中国建立后,53~56年三大改造中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公私合营。

5、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也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主要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
(1)抗战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和政治基础。
(2)通过三大改造,新民主主义经济最后终结,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建立。
民国经济史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第一,要使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以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为前提。近代中国历史表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处于十分缓慢的状况。没有一个政治上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就不可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

第二,民国经济的历史表明,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垄断着中国主要经济部门,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排斥、打击,阻碍了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民国时期曾得到发展,这表明代表着新的生产方式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民国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内容,是贯穿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但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封建势力的包围打击下,难以得到正常、自由的发展,最后走向衰落。历史表明,要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是非常困难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和封建势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压迫,阻碍了中国近代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在中国人民进行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革命斗争中,必须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来代替旧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性,不可能马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建立一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以发展生产力为主,为以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的经济形式,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只有这种由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特殊形式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而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由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和支配地位,这就保证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

1、民国经济概述
2、民国初期社会经济的初步发展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4、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
5、民国末期社会经济的崩溃

编辑本段现代卷
1949--1957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1、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条件
2、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3、国民经济的恢复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5、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遗留的问题

1958--197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演变
1、“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
2、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发展
3、“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艰难发展
4、徘徊中前进的国民经济

1978--199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
1、经济调整和开始改革开放
2、全面改革的实施和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曲折
3、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4、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叁』 帮忙! 关于中国自从建国以来中过的经济变化历程的内容

新中国经济史论

老田

新中国早期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与西方国家以私人资本主导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完全不同,是国家主导型的“非西方的工业化道路”。这就使得新中国早期的经济发展,与建立在西方国家工业化经验基础上的经济学知识积累,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相应地,研究新中国早期的经济问题,如果把研究视野局限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认识框架里,肯定无法给出适当的理解和评价。

新中国与西方经验的明显区别在于:工业化进程的主导力量是政府而非私人资本,经济主体和劳动者的地位也与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私人企业极为不同,而且中国的资源禀赋也与西方国家完全不一样:体现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存量和相对价格都不一样。由于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多年来过分执著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因而未能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作出适当的总结。

主流经济学家们强烈表现出想要垄断“改革的解释权”的意愿,但是对于“改革”本身的认识却很可怜,吴敬琏在回顾经济学界几次重要会议的文章中间透露,他们在理论上基本是靠“道听途说”和“现炒现卖”来提出政策主张的,并没有对于发展中国经济的全面认识和通盘考虑。人们今天普遍认识到改革的结果是“医疗改革不成功”、“市场换技术的设想失败了”、“企业改革把企业彻底改垮了”,只要想想主流们在理论上心中无数,在对中国经济现实的把握上又是以一知半解的西方理论进行“生搬硬套”的,那么,这样一场“盲人骑瞎马”的摸索走到今天,确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主流经济学家们至今仍然拒绝对过去的历史,作出起码的反思和总结,而且还以扣“反改革”帽子为手段,阻挠别人对改革历程作出适当的反思。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总是要做点什么才好,“面子价值”对主流们来说也许并不为零;特别是今天主流们的学术地位联系着巨大的职业利益,“反思改革”有打破主流们“话语权垄断地位”的危险,毕竟没有了垄断地位就肯定没有高收益。由于认真总结和反思新中国过去的经济建设历程,已经与主流们的职业利益相矛盾,因此总结工作就只能由主流之外的人士来承担了。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有更重要的利益高于主流经济学家们的职业利益总和,也高于主流和非主流的观点分歧。总结和反思工作,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过去、现实和未来却越来越重要。客观上就需要有人作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因此老田就不揣鄙陋,作出一些尝试性的工作。由于过去在理论建设方面所存在的欠缺,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历程的总结从来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我们今天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总结和反思,将不得不更多地求助于对经验和现实的记录和叙述。注重事实和经验,显然是认真总结历史的起点,如果简单地套用某种现成的理论,对于那些无法适应既定理论的现实就只能是强行“加工”和扭曲,这样的总结工作就肯定显得“削足适履”了。我的总结工作,将始终把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技术进步的条件、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管理成本问题,作为分析的主要线索。

国内已经出版的各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在叙述方式和内容安排上,多未能突破“宣传提纲”的局限,共同点是声称“社会主义好、公有制好、计划经济好”,再后来,这些教材按照“时代要求”不得不加上市场经济就是好的内容,就显得“理不直、气不壮”了,再作为宣传提纲都已经不合格了。

一、 新中国的快速工业化目标与“近代史共识”

新中国早期的发展目标,其实是由近代史所给定的重大问题决定的,在中国发展的问题和目标上,应该说整个中华民族都是有共识的。针对近代史中间中华民族面临那些最急迫的民生问题和安全问题,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也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有共识,问题上的共识基本上可以借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民生和民权”来简洁地表达。这三大问题反应在国家经济发展上,就是要快速完成工业化进程;毛泽东在一九六四年底继续为“大跃进――快速工业化战略”辩护的时候,就自动回到孙中山那里,说“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期就说过,中国的未来将有一个大跃进。”

快速工业化战略的内容和作用范围,按照一九六四年三届人大的表述就是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先进技术和工业基础上去支持国家安全目标和民生目标的实现。“近代史共识”已经给定新中国一个历史性的任务:为解决国家安全和民生问题,需要快速工业化战略来支持这两大目标的实现。新中国的建设目标,可以说是因应“近代史共识”而来的。

中国是工业化进程的后来者,等到新中国进行工业化的时候,西方先进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之中。中国早期的追赶战略,在技术内涵和跨度上就必须面对这个非常大的差距。追赶战略的生效,意味着中国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高积累政策快速实现技术的进步和装备过程。

中国的大跃进:竭尽全力弥补失去的时间。约翰牛(英国)被中国骑手甩在后面,象征着中国决心凭着自己的工业发展来击败西方社会。(转引自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P366)

由于新的机器设备、厂房乃至规模巨大的交通系统建设,都要求大量的剩余沉淀为实物资产,这样的剩余积累和沉淀的规模带来的快速工业化进程,无论如何都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跃进”。

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要点,以及技术进入装备相应的产业部门所需要沉淀的经济剩余数量(示意图的面积)。示意图的含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在于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在传统农业时代,就要求有高于庄园自己自足水平的稳定需求,这个稳定需求是工场手工业稳定经营的前提,相应的社会条件是能够在农业时代制造一个“高消费群体”。中国历史上每到王朝末期,社会分化程度急速上升,倒是有一个这样的庞大群体产生,问题在于这一暴富群体剥夺平民剩余水平的水平太高,常常平民阶层的基本生产和生存条件,结果破坏社会政治稳定,导致平民揭竿而起,使得历史上政治革命周期性地发生,最后“高消费群体”随王朝灭亡而消失,超出一般“自然经济的学费水平之上”的市场容量就消失了,无法支持工场手工业长期经营和经验积累达到发明机器的程度。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除非存在对外低成本转嫁内部矛盾的条件,在传统农业时代就不存在“高消费群体”支持工场手工业长期经营的可能,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前提恰恰是联系着低成本的对外扩张过程。

第三次工业革命,则要求实现机器的智能化过程,把机器操作者的经验积累用自动控制系统来代替,这一次的技术主要与人力资本的投入和积累相关。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联系着大机器生产和交通系统建设,要求大量剩余沉淀为机器厂房等,这是高积累政策无法超越的原因,西方先行国家的积累过程在时间上长达上百年,单位时间内的积累强度要求就低;特别是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扩张政策,往往把积累的成本和代价转移到国境之外去。中国缺乏把积累成本对外转嫁的空间,也实际上缺乏慢悠悠来进行积累的时间,高积累和大跃进都是在中国特定的“时空紧约束”下的唯一选择。

第一次工业革命

(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机械引入生产)

第二次工业革命

(大机器和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第三次技术革命

(智能化机器和人力资本)

快速工业化战略或者“大跃进”,最经典的表述是刘少奇在一九五七年第八届全国工会代表大会上给出的: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要赶上或者超过英国。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一起被总称为“三面红旗”。而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宣传运动中间,“三面红旗”被确立为“政治正确性”的标准,为普通民众所充分掌握,这一宣传运动本质上也是在全国范围内“制造认同”的过程,因为认同的提高总是意味着管理成本的降低。

“三面红旗”看上去是带有“口号”性质的宣传措辞,但具有十分具体的制度内涵:就是要在农村强化基层政权的动员能力去组织丰富的劳动力,进行密集的劳动投入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包括农田水利建设,以此保证农副产品特别是粮食的高产稳产,满足工业化和人口增长的需要;而中国有限的经济剩余,优先分配给重工业,以支持快速工业化战略。“三面红旗”的核心是中国早期工业化的根本制度安排,其实质性的制度内涵包括快速工业化战略下的剩余分配顺序和劳动力动员两个主要方面。三面红旗的制度内容在一九五六年关于八大政治报告的决议中间确立下来的,并非形成于人民公社运动期间:

农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地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轻工业发展的速度,而且也影响着重工业发展的速度。我国目前农业生产还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需要,今后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发展农业。但是,在最近的将来我国还不能有很大的农业机械工业和化学肥料工业,还不能进行很大规模的垦荒,水旱灾害也还不能迅速根治。因此,目前农业增产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已经基本上实现合作化这个优越条件,依靠合作社的集体力量和政府的支援,采取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改良品种、推广新式农具、提高复种指数、改进耕作方法、防治病虫灾害等项措施,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快速工业化战略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段内,实现大规模的投资,要求有限的经济剩余集中使用于重工业。重工业单个项目的巨大投资规模,地方政府往往无法筹集到足够的剩余以支持这样大的投资强度,物资平衡在省市这样的范围内也往往无法解决,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平衡,这就要求中央政府起到更多的组织和主导作用。一九五八年毛泽东曾经要求进行地方分权和企业下放的改革,实际上是不成功的,为此他在一九六二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做了自我批评(他对于“三面红旗”从来没有后退过,也从不检讨)。
………………(以下省略字数若干,楼主如有需要,请登陆下面网站看全文)

『肆』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简史

夏商西周时期

当黄河流域出现夏、商和西周三代文明古国之际,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文字、青铜器和城市已经在北方的辽河流域、长江以南地区纷纷出现,从而使中国大陆的奴隶制王朝得以巩固和发展,成为东方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迅速,判断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里所说的劳动资料主要指生产工具而言。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先进的生铁冶铸技术,即出现了铸铁,促进了铁器的普遍使用,并由此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使中国在经济发展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秦汉时期

由于中国早在公元前3 世纪就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迫使封建统治集团对古代社会的自然经济状态进行干预,以使社会经济朝着有利于巩固封建统一的轨道运行,于是形成了封建经济的自然发展与封建国家经济制度的矛盾,也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专制集权较弱,政治上相对宽松的时代。因而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也相对宽松,经济活动也比较活跃。这在南朝表现得尤为明显。

隋唐五代时期

唐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南北经济均有发展,更主要的是南方经济已逐渐成为中国中央政权的主要支柱,成为经济中心。

(二)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新的技术给生产带来突破性变化。如造船、建筑、农田水利、造纸印刷术、瓷器、丝织都有创造性发明并向海外流传。

(三)与外国经济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与非洲、西欧、中亚、西亚、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国,都有贸易往来,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五代十国时间很短,实际是唐代的继续,经济虽因战乱而受影响,但仍然有很大进步,正因为经济的发展才有全国统一的迫切要求,分裂很快被宋统一起来了。

宋辽夏金时期

其主要标志是,以农业为主、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及其相应的制度保证体系已经趋于完善;从对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已经接近甚至几乎达到了古代的技术条件所能允许的最高水平。

元朝时期

元代经济历史提供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华民族经济管理历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卓越的军事、经济管理谋略运筹思维,忽必烈多元一体化的国民经济管理思想模式,元代长期影响后世的经巩固、各族人民的团结交往、封建社会后期经济的进步性发展都有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声有色的时代。明代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处于变革的重要时期,有诸多新现象、新特点,值得认真总结,深刻分析、取其精华,以资借鉴。

封建末期

甲午战争后的中国,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工业国家,而且被历史抛在了东方的日本后面。

(4)总结中国历史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中国远古暨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长河的源头,也是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经济的发展是以越来越快的步伐前进的,旧石器时代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漫长道路,新石器时代只有几千年,进入文明时期以后,各个王朝的更替不过数百年的时间。

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特点,也都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共同规律。经济基础对政治、军事、文化艺术乃至人们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不言而喻。

『伍』 中国古代文化经济的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专题线索梳理

一、 先秦时期的文化
(一)春秋晚期的老子和孔子
(轴心时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本身的觉醒,同时,在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
1、老子的主张:朴素的发展观和辩证法;对社会的发展,主张“无为”。
2、孔子主张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与“礼”。所谓仁者爱人,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
孔子的教育成就:“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编订和整理了“五经”《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二)百家争鸣
1、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
社会政治的大变革: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社会局势的大动荡:诸侯国开展各色的政治变革;社会思想自由宽松,私学的兴盛;阶级关系变化复杂,新兴地主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剧烈斗争。
2、代表人物: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孟子:要求施行“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宽以待民”。
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主张“心斋”“坐忘”。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韩非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要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法治”。
(三)文学和艺术:
1、文学:《诗经》、屈原 “楚辞”、诸子散文
2、绘画: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帛画。
3、青铜器:当时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面,代表作品为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4、音乐:湖北随州全套战国青铜编钟;
(四)天文、物理与医学
1、天文:公元前613年,《春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春秋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历法系统,“十九年七闰”法,比西方早160年;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战国的《甘石星经》。
2、物理:《墨经》记录有杠杆、浮力、声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墨经》光学八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3、医学:扁鹊采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其中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他被后代医家奉为“脉学之宗”。
二、秦汉时期的文化
(一)哲学与宗教:
1、董仲舒主张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起了积极作用。被汉武帝所采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唯物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阐述无神论。
3、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
4、东汉时,道教形成。《太平经》为经典。
(二)史学与文学:
1、司马迁著《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2、班固著《汉书》,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三)雕塑与绘画:
1、雕塑:最突出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珍品。东汉成都的说唱俑与洛阳的杂技俑生动活泼。秦汉砖瓦与瓦当也极具艺术价值。
2、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
(四)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太初历”;东汉张衡地动仪。
2、数学:《九章算术》。
3、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成书的《黄帝内经》;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 “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
4、造纸术:西汉初期,就出现了纸。105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从4世纪起,外传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发明之一。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
1、数学:魏晋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并著有数学专著《缀术》。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哲学思想
1、魏晋玄学
2、道教与佛教
道教的发展:东汉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之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佛教的盛行: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统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佛教思想,使乱世苦难中的百姓易于接受,也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3、唯物论思想家范缜:
南朝齐梁间范缜思想家范缜著《神灭论》,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树起了无神论的旗帜,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三)文学和艺术
1、诗歌:七言诗的出现:完成了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建安文学: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田园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2、民歌:南方民歌的代表作《采桑度》;北方民歌的代表作《敕勒歌》、《木兰辞》。
3、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蔡邕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曹魏的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分别被人们称为“书圣”与“小圣”。
4、绘画:宗教画兴起,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教画的始祖;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5、雕塑:石窟艺术技艺精湛、气势恢弘,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四、隋唐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火药的发明: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制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用于军事。
3、天文历法的成就:唐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测量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人。
4、医学的进步:唐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编写的《唐本草》
5、建筑的成熟:建筑技术的代表作长安城;赵州桥。
(二)文学和艺术
1、诗歌:初唐时期的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孟浩然、王维、岑参、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
2、艺术: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反映了隋唐社会的繁荣景象和宗教的兴盛。绘画:杰出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书法:隋唐之际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颜真卿和柳公权;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乐舞:隋有九部乐,唐为十部乐;名曲有《秦王破阵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舞》;
(三)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与特点
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隋唐尤其是唐朝的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多民族色彩。
4、对外交往的频繁,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
5、隋唐两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特点:
1、全面繁荣: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全方面繁荣。
2、兼收并蓄:不仅接受了国内各民族的文化,而且融合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3、世界领先:印刷术、火药、测量子午线、赵州桥、《唐本草》等。
4、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五代宋(辽、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
1、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的使用: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火药的发明:古代炼丹家炼制丹药时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设置专门制造机构。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13世纪元时,火药、火器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4、沈括和《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5、元代的历法和天文学家郭守敬: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编定《授时历》。
(二)理学
1、理学是宋代的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封建统治者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
2、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其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理学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三)文学
1、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
2、宋词的繁荣:宋朝杰出词人辈出。豪放派词人苏轼、南宋的辛弃疾、婉约派词人北宋的柳永、两宋之际的李清照。
3、宋诗:南宋的陆游。
4、话本:宋代市民文学的一种新的形式。
5、元曲: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六、明清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总结性的古典科技巨著涌现:
1、李时珍《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传统农学成就,建立起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
3、《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巨著。
4、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二)进步的思想家
1、李贽:以“异端”自居,否定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2、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倡“法治”,反对重农抑商,对晚清民主思想兴起有一定影响。
3、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政治上抨击君主专制。主要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等。
4、王夫之:肯定客观世界是物质构成的唯物思想。
(三)明清小说
1、《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著,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著,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西游记》,明吴承恩著,浪漫主义小说。
4、《红楼梦》,清曹雪芹著、高鹗补著,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5、《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讽刺小说。
6、《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短篇小说集。
(四)类书、丛书的编纂
1、《永乐大典》,明成祖时修撰,解缙主持。
2、《古今图书集成》,清代时修撰,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3、《四库全书》,清乾隆时修撰,纪昀主持编纂,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五)西学东渐:明清之际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
1、16世纪后期,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宣传西方科学知识。向明朝皇帝送《坤舆万国全图》、八音琴、自鸣钟,获准在京传教。
2、随后多名传教士来华,还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到了西方,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
(六)明清文化的主要特点:承上启下、承古萌新
1、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科技由发展而停滞;2、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3、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4、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大型图书编纂成就突出,显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5、西学东渐,中外文化交流开始进入新阶段。

1、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1) 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

(2) 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

(3) 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4) 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5) 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6) 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7) 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2、文化发展的共同原因:

(1) 继承性因素:前代文化成果的继承

(2) 社会环境因素: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社会大治(社会安定必然导致文化繁荣、兼收并蓄如两汉隋唐)或者社会大乱(社会动荡必然导致思想冲突激烈、变化多端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3) 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

(4) 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5) 文化交往因素: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交往是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补充和推动作用)

(6) 群众作用:人民群众尤其是杰出文化人的努力

(7)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条件)

3、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

(1) 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2) 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3) 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4) 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4、中国古代得以统一的原因:

(1)经济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2)政治制度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防止地方叛乱

(3)文化因素:中国统一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4)群众作用:民族融合的不断加深,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加强,人民渴望统一

(5)个体作用:一批杰出人物的个人贡献

(6)地理环境因素: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而集中的自然地理环境

『陆』 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学习心得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阅读全文

与总结中国历史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