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沈阳有多少年的历史
7200年前 人类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燕国的重镇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沈阳隶属辽东郡
西汉时期 沈阳已具有城市轮廓,称为“侯城”
唐代 改称“沈州”
公元921年 辽太祖移民到此,修筑土城,生产随之发展
金代时期 金太祖攻占沈洲,沿用“沈州”之名
1296年 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为“沈阳路”,归辽阳行省管辖。由于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改沈洲为沈阳。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距今已有702年的历史。
1386年 明朝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1625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
1643年 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1644年 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
1657年 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1911年 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奉系军阀统治的首府。
1923年 正式设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阳首次出现市的建制
1929年 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改“奉天市”为“沈阳市”
1931年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沈阳后,又将“沈阳市”改为“奉天市”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
1948年11月2日 沈阳正式解放
1953年 沈阳市改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 沈阳市改为辽宁省辖市
1964年 中共辽宁省委决定设立沈阳专区
1993年 原铁岭市的法库、康平县划归沈阳管辖,新民县撤县建市
[编辑本段]三,行政区划
沈阳市辖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东陵、于洪、浑南、沈北、苏家屯10个市区.以及新民(市)、辽中、法库、康平4个县。
1和平区:总面积37.6平方公里,人口66万。和平区是沈阳中心城区。东北第一区。
2沈河区:总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61万。沈河区是沈阳中心城区,沈阳市的中央商务区(CBD),正在打造沈阳第一个无居民区。
3皇姑区:总面积40.7平方公里,人口80万。皇姑区是辽宁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及各大省直机关驻地,是辽宁省的行政文化办公中心。
4大东区:总面积51.2平方公里,人口63万。沈阳东部工业区,居住区,沈阳汽车城所在地。
5铁西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人口102万。 铁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装备部。
6东陵区:总面积为913平方公里 ,人口30万。东陵区是沈阳的东部旅游度假休闲区,区内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正在被努力打造成东北亚地区门户枢纽机场。
7于洪区:总面积774平方千米,人口55万。于洪区是沈阳大工业区。
8浑南新区:总面积292平方千米 , 人口30万. 浑南新区是沈阳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沈北新区:总面积1098平方千米,人口58万。沈北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是中国唯一一个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未来沈阳的金融商贸开发区。
10苏家屯区:总面积762平方公里,人口43万。苏家屯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沈阳南部副城,是沈阳经济区的中心,是沈阳市连接沈阳经济区的一个战略门户。
11新民市:总面积3350平方公里,人口69.5万。
12辽中县: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人口53万。
13法库县:总面积2320平方公里,人口44.5万。
14康平县:总面积2175平方公里,人口35万。
『贰』 沈阳是不是抛弃大东区了
走呗 人少点也好 也安静。。。再说了二十年前就这德行 没啥变化不全是坏事
『叁』 邓大人“八卦造盛京”为什么从大东区说起
2004年,一段城墙残址惊现沈阳闹市区。据专家鉴定,这段城墙始建于明代,当时是为防范女真人而修建的。由于风雨剥蚀,这段城墙只留下青砖斑驳的三十多米长“残骸”,沦为一片居民区里的一个棚厦的山墙,保留下来的基本上是城墙内侧明代的城砖。
不久,人们又在其附近发现了一段长达一百米的旧城墙遗址。这段旧城墙位于白塔小学斜对面,是一个东西走向、长一百余米、高近二米、长满荒草的小“土坡”。其南北两侧都是棚户区,距离先前发现的古城墙直线距离不到三百米。现场发现了大量用青砖垒砌的房屋,形状与刚发现的城门砖相近。专家认为,这极有可能就是当年的旧城墙遗址。
..沈阳古城城墙
『肆』 沈阳大东区发展前景如何想在那里买房子。希望得到一些意见。
我家现在就住在大东,当时决定买房时每周六周日都会去各个售楼处了解情况专,一提到楼盘属名称我都会知道在那里,把自己的一些浅薄体会分享给你。
1、沈河、和平区:
缺点:没什么新房子了,即便现在有了,价格也偏高,地理位置也不是这两个区的中心位置了,空气质量不好,噪音大;
优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孩子学区较好。
2、皇姑区:(对不起,此区了解的不多,只掌握到因皇姑有个珠江五校把周围的房价抬得太高了)
3、铁西区:
缺点:交通不便利,配套设施不完善,水质不好,价格不比沈河、和平便宜多少;
优点:可以说得上沈阳最大的住宅区了,未来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势必会带来便捷。
4、大东区:
缺点:没什么好学校
优点:大东区的水质可以说是沈阳城区最好的了(买净水机的时候商家说的),人口不多,交通还算便利,空气质量不错。
以上仅供参考。
『伍』 沈阳东站的历史沿革
据大东区委提供的史料记载,奉海铁路全长251.2公里,1925年7月开工,自奉天古城大北边门外毛君屯起,东北行经抚顺、营盘、南杂木、梅河口到吉林省海龙县。本来该工程预计三年完工,可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提前九个月完成建设任务,于1927年8月正式通车,9月竣工开始办理客货运输业务。
想来,那些建设铁路的人们是狠狠憋着一口气,决心要把这条铁路建出来个样子。因为之前沈阳的“南满”铁路、京奉铁路、安奉铁路等,其路权都被列强把持着。也因为如此,沈阳的物资、抚顺的煤炭、辽东的木材、辽河平原的大豆等都被列强据为己有运往国外。
1919年,当时的奉天省长王永江提出了自建“奉海铁路”的计划,这一想法得到了张作霖的支持。当时的张作霖虽然已俨然冲着“东北王”的名头而去,但是东三省在日、俄两国的势力范围之间处处受制,极为不便;同时,京奉、“南满”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东北人口增长,垦地增多,进出口贸易增加,客观上也需要修建更多的铁路。于是,张作霖决心修建自己控制的铁路,与日本的“南满铁路”相抗衡,也把以海龙为首的柳河、东丰、西丰等县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由中国铁路转运。
1922年1月,王永江开始与“南满”交涉,要求日本人放弃修建开原、海龙、吉林间的铁路。据资料记载,最初“满铁”横加干涉,声言这一路线与南满铁路平行,会妨害“满铁”营业,有违条约;后来“满铁”向奉天省公署提出,如果让它垫款代筑洮昂铁路,它便不干涉中国自修奉海铁路。王永江不得已,允其所请,一方面同“满铁”签订了洮昂借款包工合同,一方面规划奉海铁路的兴筑。
1925年,一个完全由中国人自筹资金、自己创办的奉海铁路修建公司正式成立,地点在大东区八王寺旧址附近,后为沈海铁路公司,当时的省府委派王镜寰为公司总办。铁路修建在经费上采取官商全资,只准中国人入股,总投资为银元2000万元,奉天省财政厅拨款1000万元,商民认股1000万元。
奉海站,奉海线的始发车站
据记载,1927年9月铁路竣工后,又于12月延长至朝阳镇。此外,还修建自梅河口至西安(今辽源)支线,长66公里。
可想而知,在当时,这条铁路线的完成所能引发的轰动,因为它是由中国人自建自管的铁路。一般的说法是,这条铁路引起了欧美各国的重视,这说明了中国人在东北不用外国资金、不用外国人的技术,也能自己兴建铁路。
如今这条铁路仍在使用中,如在抚顺营盘一段是只有单轨的铁路线,来往火车需要控制时间确定行驶方向,依稀可见当年修建时候的艰难。
在通车以后,奉海铁路建立了铁路管理局,也开始修建车站,始发站便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沈阳东站。
当年的车站叫“奉海站”,1929年奉海铁路改为沈海铁路,站名也随之改为“沈海站”。据介绍,在奉海铁路修建初期,因工程浩繁及筹款困难,奉海站舍最初是由木板房和青砖平房构成,车站设施极为简陋。
1930年沈海铁路公司设计修建新站大楼,1931年破土动工,1932年竣工。奉海站大楼总建筑面积1971平方米,坐南朝北,呈“一”字形,中心建筑为3层,东西两侧配楼为2层,地下一层。
如今看来,这座建筑也不失为民国时期建筑的精品。中心建筑3层为塔台,周围镶玻璃窗,便于四处瞭望,其顶部为上圆下方攒尖绿色宝顶,宝顶之上设一座方形小亭,方圆呼应,车站大楼呈宽而矮的建筑格局,集中上挑使这座欧式建筑雄伟挺拔。因为中心建筑的2层是高于配楼2层的,因此整座建筑显得错落有致。大门面北,门廊高近10米,两侧圆形石柱装饰爱奥尼柱头,雨搭上收为桃尖形。
如今,候车室一层添加了顶棚,空荡荡的大厅里,只有一个售票口在正常工作,每天经过东站经停的火车只有四五列。工作人员说,其实东站可以售全国各地联网火车票,但是东站的整体破败使这座火车站无法避免被冷落的命运。
据车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最初这座建筑进入大门的候车室,是两层天井式大厅,大厅2层四周设有回廊和木制护栏,顶棚悬挂华丽的灯饰,南北窗户镶嵌当时极为时尚的彩色玻璃。大厅两侧为木制楼梯,一层西侧为售票处,东侧为工作间。大厅2层两侧为旅客休息室。楼顶为露天阳台,三面饰有宝瓶式女儿墙。
史料记载
资料记载,“九一八”事变后,奉海铁路等东北地区的全部国有铁路都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1932年被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攫取,更名为“沈阳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以后,奉海铁路才回到中国人自己的手中。由于该站位于沈阳城东而被命名为沈阳东站至今。
改造历史
据记载,1931年,在车站大楼东侧500米之处还建有奉海站东西两座机车库,用于机库维修养护,还建有近20米高的水塔以及混凝土砌筑的装卸平台。
2008年,中国记忆论坛的网友在附近搜索找到了这几座同期的老建筑,图片也被发到了网上,不过建筑的破损都比较严重。尤其是老的机车库,多年前已经坍塌,剩余的不过是一面旧时的外墙。但是,和沈阳东站一起,这些建筑成为中国近现代铁路发展历史的见证,也是民国时期建筑的珍品。
建国以后,沈阳东站改变了过去只有一个货场、一个站台、两个仓库的旧貌,先后修建有东西及危险品货场,占地面积为63万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为1.56万平方米,候车大厅为460平方米,站场股道有22条,负责物货联运作业的铁路专用道有101条。同时,货场全部实现了硬面化。
据工作人员介绍,东站将重新进行装修施工,也许一座功能更完善的东站很快会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在东站门前,是一片破旧的广场,住在附近的人们希望,未来给东站的是历史和现代更完美地融为一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的“奉海铁路局”旧址,如今的“沈阳东站”。日前,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这座“奉海铁路局旧址”大楼榜上有名,为沈城新添了一处“国保”级文物。
当年,“奉海铁路”运输大宗货物,致使侵华日军的“南满铁路”收入锐减。1928年,“奉海站”与北宁铁路“沈阳站”(原沈阳北站)之间铺设了联运线;1929年,“奉海站”又与新建的“吉(林)海(龙)铁路”连接。至此,吉林至关内的铁路客运、货运,均由中国管理的铁路办理。
原来,“沈阳东站”仅有4家专用线。沈阳解放之后,随着“沈海工业区”逐步形成,工业、储运业不断发展,1950年至1952年,“沈阳东站”形成了修建东塔机场、铁道兵仓库、铁路预制厂、陶瓷厂、储运公司一库等10多家专用线。及至1962年,“沈阳东站”的34家专用线建成使用。1984年年底,“沈阳东站”的专用线已达52家90条。到1995年年底,“沈阳东站”专用线增至55家101条。
有关资料记载,1933年,“沈阳东站”的乘车人数仅有44819人次。沈阳解放后,铁路部门改善了“沈阳东站”客运设施,延长了客运站台。1988年,新建了行李房、候车室,并在第一、第二站台之间架设了天桥。由原“沈阳北站”始发的沈阳至图们、山海关、阜新、赤峰方面的客车,均改由“沈阳东站”始发。1989年,“沈阳东站”乘车人数达76.8万人次;发送行李包件4000余吨。
1991年,沈海热电厂投资280万,为“沈阳东站”新增了一条“到发线”、3条“分类线”,大幅度增加了货运量,日均卸车350车、装车70余车。从1995年1月起,“沈阳东站”停止客运,从此成为沈阳最大的铁路货运站。
『陆』 沈阳大东区724地区发展现状及历史
该地区规划为欧堡国际社区,是欧盟开发区的生活配套区。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及其生活配套区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于2008年12月24日正式通过沈阳市规划委员会审批。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欧盟开发区的6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即欧堡•国际社区)正式拉开了全面启动建设的序幕。
欧盟经济开发区作为一项由大东区政府全面打造的重大工程,致力于建设成为沈阳市乃至辽宁省的对外经济开放平台和沈阳市汽车产业聚集区汽配集群承载基地。作为生活配套区,欧堡•国际社区定位于凸显欧洲特色的现代化配套服务区。举全区之力对欧堡•国际社区启动建设既是大东区政府贯彻落实沈阳市两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大东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实现保增长目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欧堡•国际社区围绕享有“盛京八景”之一——“花泊观莲”美誉的芙蓉湖着手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近2平方公里“东部青山半入城”结构性绿地,结合“离尘不离城”的规划理念,全力优化自然环境建设。同时,采用“产业区、核心区、老城区”三区联动开发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预计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努力打造欧堡•国际社区成为集居住、行政、商业、休闲、医疗、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生活区域。
『柒』 沈阳市的皇姑区和大东区哪个发展前景更好些
这得分从哪方面看。从目前经济情况、社会配套措施、服务业发展情况来版看,沈河区要优于大东区。要权从马路宽敞、消费便宜的角度推荐大东区。另外,沈河区人口密度太高,需要安静的环境可以考虑大东区。如果是单纯的旅游,还是选择沈河区,因为经过区划以后,大东区的绝大多数历史、文化遗迹都划到了沈河区,可以说逛遍、读懂了沈河区就了解了沈阳市。也有个别老字号名吃,仍分布在大东区与和平区。
『捌』 沈阳大东区
老中捷友谊厂北门那几个不知道还在不在了~~原来好像1块过,或者有1块的区,现在不知道了·~一般办理会员卡肯定比正常便宜,就是相当于绑着你去网吧了~~
『玖』 沈阳大东区是什么意思啊
你问沈阳大东区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大东区就是沈阳的一个区,市内五区其中的一个区。
『拾』 改革开放60年的征文关于沈阳大东区的
建国60年,大东区复变化太大制。工农商学兵、衣食住行,方方面面,2万字都不多。
要想出彩,建议你亲自动手。
题材:住房的变化。
上木场的平房照片、采访一下居民感受。(估计沈阳户口居民都住楼房了,外来民工可能较多)这代表解放初期到六十年代。
204红楼,五十年代建筑,拍照、采访。这代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灰楼、八十年代。
高层建筑,新世纪。
地铁,一种期望、代表未来。
把问题也放映出来,真实,最有说服力。因为,历史发展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