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昌象山文化广场是属于三眼井历史文化街区吗
属于那一块的吧!只不过,都很近
2. 长春文化广场的历史活动
“中国骄傲”走进长春文化广场
2007年8月23日,“‘中国骄傲’走进长春大型广场活动”感动长春;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的消防官兵、青年志愿者及现场观众3万多人参与活动。
长春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李树国致辞。李树国说,灾难和危险出现时,人们总能看到那些奋不顾身的身影,总能感受到那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为在岗位上恪尽职守的消防勇士而欣慰,他们的骄傲属于长春、属于吉林、属于中国。”李树国副书记说。晚会的现场选择在文化广场,吸引了3万多观众。据了解,晚会上,除消防部队的官兵和提前到场的志愿者共8000人外,还有两万余名长春市民赶到现场参与活动。人们都是看了《新文化报》特意来参加活动的。
中国长春电影节
长春电影节是集电影、文化、经贸、科技、旅游于一体的盛会。自1992年以来,已举办5届。在每年的8月23日至28日。电影节期间,展映中外及港台影片,举行中外影片展评会,举办群众文艺表演盛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观光活动。还举办大型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商品物资科技成果展销会、重点工业产品订货会。
中国长春净月潭冰雪旅游节
中国长春净月潭冰雪旅游节创办于2001年,具体围绕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经贸、冰雪文化、冰雪艺术五大板块的盛大活动。
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展
7月中旬,长春国际雕塑展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97年以来,长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雕塑展。每届的主题均为“友谊、和平、春天”,共为长春留下了来自二百个国家的三百多位雕塑家精心创作的上千件雕塑艺术作品。
第三届旅博会亮相文化广场
展会包括“博览会”与“设计大赛”两个主题内容。博览会分为省内、国内两个展区,共设立308组国际标准展位。参展内容分为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商品、纪念品、工艺品、收藏品、名人字画、文房四宝、地方特产,以及旅游产品开发、科研、制造、包装、技术及生产企业产品。
长春文化广场街头三人篮球赛开幕
08年7月至10月将陆续在天津、郑州、长春、昆明等城市举行举行非正式主场之大型街头主题活动。活动版块汇集多种潮流之街头艺术,包括:街头涂鸦,街头三人篮球赛、街舞大赛等年青一族喜闻乐见的活动。天津首站活动已于2007年7月21日隆重开幕,为这些个性、自我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尽情玩耍的机会——在CONVERSE的“主场”年轻人们借助运动秀出自己,成为自己更是CONVERSE的“STAR”。“非正式主场”,让每一个活跃分子都尽成感受真正“主场”、“主角”的感觉。活动现场可以自由进行街头涂鸦,可以打炫技性的三人篮球赛以及进行尽情释放自我热力的街舞PK等,现场为每个爱炫的年轻人准备了各种最具时尚人气的舞台空间——非正式主场,我是主角!
获得长春站三人篮球赛初中、高中、大学三个组别冠军的球队分别为:SKY、帆布鞋、灵舞三支球队。
3. 请问广场在中国古代称为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台”。台就是现在广场的雏形,但面积要小很多。我想到“台”是因为内想起狄容仁杰,狄仁杰的官职是“凤阁鸾台平章事”,其实就是宰相。凤阁是宫中一殿。鸾台是殿前一块空地。
以上都是我的猜测,仅供参考。另贴一点资料: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
4. 上海12个历史文化中心城区是哪12个
这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分别为:
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黄浦、虹口区,以外滩历史建筑群、建筑轮廓线以及街道空间为风貌特色。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黄浦区,以近代商业文化娱乐建筑、南京路-人民广场城市空间和里弄建筑为风貌特色。
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黄浦区,以传统寺庙、居住、商业、街巷格局为风貌特色。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徐汇、卢湾、静安、长宁区,以花园住宅、里弄、公寓为主要风貌特色。
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长宁区,以乡村别墅为风貌特色。
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虹口区,以革命史迹、花园、里弄住宅为风貌特色。
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杨浦区,以原市政中心历史建筑群和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为风貌特色。
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徐汇区,以烈士陵园和寺庙为风貌特色。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虹口区,以特殊建筑和里弄住宅、宗教场所为风貌特色。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静安区,以各类住宅和公共建筑为风貌特色。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长宁、静安区、以花园、里弄住宅和教育建筑为特色。
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长宁区,以花园住宅为风貌特色。
5. 请问一下谁能找到白城市文化广场的历史 要详细的啊 谢谢大家
文化广场历史
文化广场前生
座落于上海市中心的文化广场,东接茂名南路、西靠陕西南路、北邻复兴中路、南以永嘉路为界,这片看似静谧的地块,承载着上海滩80多载的历史风云……
地块鸟瞰图(摄于2005年8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旧上海的法商赛跑会,亦即逸园跑狗场,场内能容纳二万余人,号称“远东第一大赌场”,并配有为赌客服务的旅馆、舞厅和露天电影院等。
1949年5月,上海解放,逸园饭店由职工组织业务维持会继续营业。原饭店、舞厅借给各单位开会,举办展览会。
文化广场初建
1952年4月,经市人民政府决定,陈毅市长批准,将逸园改建、扩建、新建为上海市“人民文化广场”(当年11月经市府批准改称“文化广场”)。改扩建工程至1954年底前完成,成为当时上海人民盼望已久的各种设施比较完备的群众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场所。
从1952年到1966年(即文革前)的14年中,在广场举行的重要政治集会、报告会共计626场,参加的干部群众为201万人次。文化广场是一所大型的进行政治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人们在这里接受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然而道路是曲折的,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广场带来了一场浩劫。“四人帮”利用这块场地,策划阴谋,残酷批斗市委领导、大批老干部和知识分子,自立为王的造反派在这里打派仗,搞打砸。1976年,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还举行过大唱“文化大革命好”的歌咏大会,借此大造反革命舆论,如此等等,在广场的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一页……
1969年12月,广场在大修时因工程队违反操作规程,引发了一场罕见的大火灾,烧毁了整个大会场、舞台和原展览馆馆一部分。数千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奋不顾身,在大火中抢救国家财产,其中14位市民壮烈牺牲(均追认为烈士),350人负轻重伤,损失达500万元以上。
文化广场复建
1970年春,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重建文化广场。
当年9月,经过了83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以最快的速度、全优的工程质量,完成了一座5700平方米,三向管式网架结构,整个封闭式的观众厅无一落地立柱;舞台高度升至19米,还扩大了观众休息厅和各项服务设施,建成了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文化广场。
1973年5月,朝鲜平壤歌剧院第一次把原汁原味的大型歌剧《卖花姑娘》带到上海观众面前,成为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时代烙印。
1977年7月上海乐团钢琴协奏曲《黄河》和大合唱《长征组歌》
1985年12月,文化广场挂牌“上海文化艺术中心(筹)”
90年代初,文化广场成为上海最早的临时证券交易市场。
该图为1992年夏天,文化广场人头攒动,投资者排队一天一夜申领股东卡。
1997年以后,文化广场主要建筑被改建为精文花市,其占地15000平方米,营业店铺近300个,年销售鲜切花约35亿枝,占全市花卉年消费量的70%至80%,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上海人消费的鲜花有7成是通过精文花市批发的。
今天,寂静了几十年的文化广场在千呼万唤中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冬眠”。市委市政府领导在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后,毅然决定启动文化广场重建项目,并提出“文绿结合,以绿为主”的方针。
伴随着文化广场改造工程的启动,2005年11月,文化广场培训中心大楼爆破拆除,并由此续写了文化广场的新的春天……
编辑本段
工程情况简介
上海文化广场
上海文化广场
为推进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尽快改善文化广场地区的环境,并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文化休闲空间,文化广场改造工程自2005年9月27日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后进行了改造,其基本定位是“文绿结合,以绿为主”。建成后为大型开放式公共绿地,中间建一座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5.7万平方米在地下)、观众席2010座的以演音乐剧为主的多功能地下剧场,建有配套的地下车库和部分商场。工程占地约4.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最深处达2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深、座位最多的地下剧场。此外,在剧场南面起伏的草坪上,还有一个室外舞台。
本项目总投资11亿元,其中市建设财力和市文化专项资金各安排5.5亿元。工程自2006年9月28日开始打桩动工以来,经过三年多的连续奋战,包括地下连续墙施工,地下五道支撑体系的建立及拆除,结构施工和幕墙施工等,于2009年12月28日提前四个月完成了整个建筑外立面形象工程及剧场西侧的绿化工程,计划于2011年全面竣工。
编辑本段
批准文件
沪发改社(2005)086号《关于上海文化广场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沪规景[2005]1158号《关于核发上海文化广场改造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通知》
沪规书(2005)00051207C01785《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编辑本段
新剧场亮点
一、绿化丛中的艺术殿堂
文绿结合,以绿为主,绿化率占55.6%,艺术殿堂掩映在绿化丛中,建筑高度23米,±0.00米以上面积仅7000多平方米,建筑和绿化面积的比率接近1/2。
二、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地下剧场
剧场的最深深度为36米,座位数为2010个,其观众容量和舞台面积为世界第一。
三、高科技、多变幻、多功能的舞台
为适应多变化的音乐剧剧种,文化广场的舞台不仅有平移、推拉、旋转的功能,还有在国内首创的喷水、制冰装置,高科技手段将融合于音乐剧的创作之中。
四、室外舞台可成为大众演艺观赏的平台
室外起伏大草坪下设置室外舞台,特别适宜演出大众文化,供市民观赏。
五、绿化环境的雕塑将成为一道重温历史轨迹的风景线
从跑狗场开始到精文花市的历史,将由一组组雕塑,安置在绿化丛中,成为一道人文景观。
6. 长春文化广场的由来
文化广场来原名地质宫广场,是自全市最大的城市广场,坐落在长春市中心,历史上地质宫广场曾被规划为伪满洲国的国都广场。广场以新民大街道路中心线至地质宫广场主楼中央为南北主轴,中轴线全长429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广场主入口、南北主路。中心广场的中央是广场太阳鸟雕塑,,北面是露天音乐坛,跨过东西主路是1万平方米的主楼前庭广场,最北端为地质宫主楼。整个中轴线采用天然花岗石铺砌,给人以自然、庄严、厚重的感觉。中心广场至主入口两侧均为广场绿化用地和园路用地,总面积40000平方米,还饲养了3000只广场鸽,为整个广场增添情趣。
7. 上海文化广场的历史沿革
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文化广场,东接茂名南路、西靠陕西南路、北邻复兴中路、南以永嘉路为界,这片看似静谧的地块,承载着上海滩80多载的历史风云。
1949年5月,上海解放,逸园饭店由职工组织业务维持会继续营业。原饭店、舞厅借给各单位开会,举办展览会。 1952年4月,经市人民政府决定,陈毅市长批准,将逸园改建、扩建、新建为上海市“人民文化广场”(当年11月经市府批准改称“文化广场”)。改扩建工程至1954年底前完成,成为当时上海人民盼望已久的各种设施比较完备的群众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场所。
从1952年到1966年(即文革前)的14年中,在广场举行的重要政治集会、报告会共计626场,参加的干部群众为201万人次。文化广场是一所大型的进行政治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人们在这里接受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然而道路是曲折的,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广场带来了一场浩劫。“四人帮”利用这块场地,策划阴谋,残酷批斗市委领导、大批老干部和知识分子,自立为王的造反派在这里打派仗,搞打砸。1976年,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还举行过大唱“文化大革命好”的歌咏大会,借此大造反革命舆论,如此等等,在广场的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一页……
1969年12月,广场在大修时因工程队违反操作规程,引发了一场罕见的大火灾,烧毁了整个大会场、舞台和原展览馆馆一部分。数千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奋不顾身,在大火中抢救国家财产,其中14位市民壮烈牺牲(均追认为烈士),350人负轻重伤,损失达500万元以上。 1970年春,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重建文化广场。
当年9月,经过了83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以最快的速度、全优的工程质量,完成了一座5700平方米,三向管式网架结构,整个封闭式的观众厅无一落地立柱;舞台高度升至19米,还扩大了观众休息厅和各项服务设施,建成了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文化广场。
1973年5月,朝鲜平壤歌剧院第一次把原汁原味的大型歌剧《卖花姑娘》带到上海观众面前,成为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时代烙印。
1977年7月上海乐团钢琴协奏曲《黄河》和大合唱《长征组歌》
1985年12月,文化广场挂牌“上海文化艺术中心(筹)”
90年代初,文化广场成为上海最早的临时证券交易市场。
1997年以后,文化广场主要建筑被改建为精文花市,其占地15000平方米,营业店铺近300个,年销售鲜切花约35亿枝,占全市花卉年消费量的70%至80%,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上海人消费的鲜花有7成是通过精文花市批发的。
今天,寂静了几十年的文化广场在千呼万唤中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冬眠”。市委市政府领导在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后,毅然决定启动文化广场重建项目,并提出“文绿结合,以绿为主”的方针。
伴随着文化广场改造工程的启动,2005年11月,文化广场培训中心大楼爆破拆除,并由此续写了文化广场的新的春天……
8. 文化广场的文化广场的作用
一是向人们渲染文化内涵,二是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的场所。
二是一个城版市的文化广场常被比作这权个城市的“会客厅”,它不但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也是吸引游人的一道风景。
三是城市文化广场是以突出文化主题而在城市中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休闲学习,改善城市环境具有多重社会文化含义的一种现代开放空间。城市文化广场的建设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事业,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对本地文化和各地外来文化起到了传承、开拓、创新的作用,达到了本地居民外地居民聚集、交流、引导的目的。
文化广场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体现,为人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了更多的色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要也越来越多。
9.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有哪些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榆次老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同时,晋中古朴的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赋予老城灵气与生机,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乔家大院》、《走西口》等影视剧均在此拍摄。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1600米,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 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最繁盛、最有规划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其角色就有如香港的弥敦道。整条街区分为多个不同的段落,两旁耸立的不是大型的百货公司,便是有名的时装店及特色食肆。由于街上禁止车辆行使,因此不论是不平日或假期,街上的人潮同样是川流不息。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涵盖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现在的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了集休闲、游览、购物为一体的步行街。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2006年2月13日以乔致庸人物为背景,由胡玫导演,朱秀海编剧,陈建斌和蒋勤勤主演的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开播。拥有独家出版权的上海辞书出版社也推出了《乔家大院》同名长篇历史小说。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 12公里处的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新开通的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业长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该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危、课子苦读、家学渊源,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经商集团保证了持久精英,纵横捭阖,将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完美地体现在经济意识与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