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英语历史文化活动记录

英语历史文化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1-03-02 13:26:43

A. 中秋节英文介绍

B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had become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with the same name as the Spring Festival.

译文: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influenced by Chinese culture and is also a traditional festival for overseas Chines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especially in this region.

译文: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Since 2008, the Mid-Autumn Festival has been listed as a national statutory festival.

译文: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On May 20, 2006, the State Council was list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s.

译文: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英语历史文化活动记录扩展阅读: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喝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圆月团圆为人们对祖国和亲人的向往的象征,祝愿丰收和幸福,成为一种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和清明节在中国也被称为四大传统节日。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B. 英语的历史,根源,背景,环境,发展,衍生

资料如下: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 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环境污染概述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共筑校园和谐的蓝天 和谐,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多么美好的意境。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和谐吧: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坚冰融化,万物复苏,把人们带到美好的季节;春雨是和谐的,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 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会。但现实生活中,由于许多同学、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利益追求、兴趣爱好的差别,有些人的行为方式不利于团结互助,甚至一些损人利己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的同学喜欢搞小自由主义,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班级不说,校外乱议论,导致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猜疑,引起同学之间不和睦;甚至有的同学把社会上一些:惟利是图,损人利己,爱占便宜;甚至于尔虞我诈、坑蒙拐骗的行为,也或多或少的带到了校园,这样不仅可耻,简直可以说是道德的囚犯。胡总书记把“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提出来,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们中学生在这个富有感召力的今天,我们应该做的是;同学之间要和谐,要团结友爱互助;校园要和谐,构筑一个团结友爱、文明向上的和谐校园。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有没有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是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健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德。 是啊!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仁爱”、行“友善”、重“人和”的传统美德。我们新一代的中学生应该传承这些传统美德、今天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努力,明天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而付出,这是历史付与给我们的重任!这是时代付与给我们的使命! 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 最近,北京一群中学生给朱镕基总理写了一封提倡环境保护的信,引起了总理的高度重视……扪心自问,我们每一位又何尝不应该对此深刻反省呢? 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我国政府也早就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 笔者知道有一位老太太,她每次上街买菜都要自带一个小布袋,每次上餐馆吃饭都要自带一个小钢勺。看起来很平常,但能够像这位老同志那样,长年自觉坚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确实不容易。这不但要有坚定的环保信念,还需要有良好的习惯。无可置疑,环境意识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最容易找到环境保护的支持者。但是,我们同样也能够经常在大学的食堂垃圾桶里发现大量的剩饭剩菜。笔者还听说有这么一位大学生,他热心环保事业,曾积极奔赴云南边陲保护金丝猴,但他却可以数次忘了关掉水房里哗哗流的水龙头。这提醒我们,全面的环境保护和全民族环保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决非轻而易举;环境保护不仅仅包括动物、森林的保护、防止大气和水的污染这样一些“大事”,也包括我们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小事。 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当工业文明进入21世纪后,它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走向了滥用,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度的警惕。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环境保护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公开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在这一点上,北京的中学生们已经为我们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难道我们还有什么需要犹豫的吗? 环境保护知识 什么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 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 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 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臭氧层保护 一、什么是臭氧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体,表面温度高达6000℃,是地球取之不尽的能量来源。我们都知道,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是可见光范围的太阳辐射,实际上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太阳辐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极高,如果到达地球表面,就可能破坏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和基因物质,即我们所熟知的DNA,造成细胞破坏和死亡。然而,自然的力量改变了这一过程,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把保护伞,将太阳辐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挡在大气层之外,使地球成为人类可爱的家园。而完成这一工作的,就是今天已经妇孺皆知的“臭氧层”。 臭氧与我们熟知的氧气是“亲兄弟”,只是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而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由于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这个臭氧层的高度大约在距离地面表面15~25千米处。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的紫外线。因此,实际上可以说,臭氧层形成之后,才有了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二、南极臭氧空洞 臭氧层在大气中是极其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三、臭氧洞是怎样形成的 臭氧洞一经发现,立即引起科学界及整个国际社会的震动。最初对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是底层含臭氧少的空气被风吹到平流层的天然结果;第二种解释认为,南极臭氧洞是由宇宙射线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自然过程;但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Monila和Rowland指出,正是人为的活动造成了今天的臭氧洞。元凶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氟利昂和哈龙。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否定了前两种假说,而证实氟利昂和哈龙产生的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空洞的主要原因。那么氟利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我们知道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氟利昂和哈龙的分子虽然都比空气重,但它们在低层几乎不与任何分子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过程去除。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物质于全球范围内在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平流层,风又将它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和哈龙发生分子解离,释放出原子状态的高活性的氯和溴,生成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以催化剂的方式进行的。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哈龙释放的溴原子对它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和溴原子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的简单加和。 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的三维复杂过程,但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利昂和哈龙,氟利昂和哈龙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一旦进入大气就较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臭氧层保护 氟利昂是美国杜邦公司30年代开发的一个引为骄傲的产品被广泛用于制冷剂、溶剂。塑料发泡剂、气溶胶喷雾剂及电子清洗剂等,哈龙在消防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家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臭氧层严重损耗的时候,“补天”行动非常迅速。实际上.现代社会很少有一个科学问题像“大气臭氧层”这样由激烈的反对、不理解, 迅速发展到全人类采取一致行动来加以保护。 1985年,也就是Monlina和Rowland提出氯原子臭氧层损耗机制后11年,同时也是南极臭氧洞发现的当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首次在全球建立了共同控制臭氧层破坏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1987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在该议定书中,规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种类和淘汰时间表.要求到2000年全球的氟利昂消减一半,并制定了针对氟利昂类物质生产、消耗、进口及出口等的控制措施。 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臭氧层保护是近代史上一个全球合作十分典型的范例。这种合作机制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借鉴和经验。 样板看下图: .

C. 英语语言的发展史

希望满意并采纳:
英语语言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英语(Old English),中世纪英语(Middle English)和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

古英语(449--1100)。有记载的英语语言起始于449年,当时包括央格鲁-撒克逊人(Angles-Saxons)在内的德国部落入侵大不列颠。他们把原来的居民凯尔特人(the Celts)赶到不列颠的北部和西部角落。凯尔特人的领袖King Arthur带领部队勇敢作战,英勇抗击德国入侵者。这之后在不列颠岛上央格鲁人、撒克逊人和一些德国部落都说着各自的英语。尽管85%的古英语词汇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一些常用词汇如:child, foot, house, man, sun等等还是保留下来。和现代英语相比,古英语中的外来词很少,但派生词缀较多。古英语中还有较多描述性的复合词。如“音乐”是earsport;“世界”是age of man。在著名的英雄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中对此有详尽描述。

787年,来自丹麦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北欧海盗(the Vikings)陆续进入英国。在之后的三百年里,他们袭击、侵占了大部分的英格兰。北欧海盗对英语语言的影响意义是深远的,是他们带来了代词they、their、them等;/g/ /k/的发音;甚至包括husband、window这样的词。古英语无论从发音还是拼写上都与现代英语大相径庭。

中世纪英语(1100――1500)。1066年的诺曼底征服事件在英语语言发展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在这年,威廉带领军队从法国诺曼底省出发,穿过英吉利海峡,想在英国称王并在伦敦成立一个法国法庭。之后的近三百年里,法语一直是英国的官方语言,成为统治阶级用语,而平民百姓说的英语被认为市低等语言。到1300年左右,法语的使用开始减少。到14世纪末期,英语又重新成为官方语言。乔叟写于14世纪末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反映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在近四百年时间里,诺曼人给英语带来了近一万的外来词,深深影响了英国人的社会和生活。英语语言在这一时期借用了较多法语中的派生词缀,如-able, -ess。当然也有一些拉丁语直接进入英语,而且多用于书面语。由于贸易的发展,还有少量的荷兰词语在这时期融入英语中。

中世纪英语的语音变化较少,但句法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词序,并且扩展了情态动词、助词结构。不规则动词越来越少,很多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也趋向规则化。到1000年,语言使用中已确定了-s作为名词复数的构成,而古英语中曾以-en结尾表示复数便渐渐不再被人们使用。

现代英语(1500――至今)。1476年,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在英国开始引进印刷机的使用,标志着中世纪英语转入现代英语阶段。由于读物数量的增多,范围扩大,词汇拼写开始趋向规范化,标准化,固定化。这样一来,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差距扩大。另外,随着探险、殖民、以及贸易等各方面走向世界化,给现代英语带来一定的冲击。超过50种语言的外来词涌入英语,如阿拉伯语,法语,德语,荷兰语,俄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汉语,意大利语等。

为体现英语语言的威望,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有更多的拉丁和希腊词汇加入英语,象congratulate, democracy, ecation等来自拉丁语;catastrophe, encyclopedia, thermometer 来自希腊语。一些现代希腊语、拉丁语中的科技用语如aspirin, vaccinate也被当作英语使用。另外,一些外来语(如criterion, focus)仍保留了原来词语的复数形式。还有一些更保留了当时的拼写和发音。

D. 英语的发展史

卢恩语(Futhark)→古英语(即盎格鲁-撒克逊语)(Old English、Anglo-Saxon)→英国英语(English)

1.英语的发展要追溯到公元410年,罗马人离开不列颠之后,日耳曼部族包括盎格鲁、萨克逊开始涌入。

2.罗马人走了,没有留下他们使用的拉丁语。反倒是实用的盎格鲁萨克逊语言进入到当地人的语言,带去了新的词汇。

3.公元597年,基督教传入英国。基督教的流行,使当地人更容易接受拉丁文的怪字,如“martyr(烈士)”, “bishop”和 “font”。

4.公元800年,丹麦人入侵英国。维京语言给英语带来了好战意味明显的词汇,英语中共有2000个词汇源于维京人。

5.1066年,征服者威廉入侵不列颠,带来了来自海峡对岸的法语。法语成为了上层阶级与官方事务用语。总的来讲,英文大概从诺曼语中吸收了一万多个单词。

6.1337 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在这116年的争斗中,英语吸收了法语中的战争词汇,如“armies”, “navies” 及 “soldiers“, 并逐步取代法语,成为当权者的语言。

7.100年之后诞生了莎士比亚。字典告诉我们,莎士比亚大概发明了2000多个新字,包括好用的词汇还有很多当时的流行词汇。

8.1611年出现了詹姆士王版圣经。新圣经使用了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使得圣经中的教训不再是“王宫粉墙上”的文字,而是手中的小册,并有传教士在每间教堂宣传。

9.17世纪,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皇家学院的科学家们一开始用拉丁文沟通,后来发现其实用自己的母语英文会更简洁。新事物的发现产生了许多新的词汇。

10.在日不落帝国迅速扩张时期,英语从殖民地不同的语言中吸收了许多新的词汇与表达。据统计,在1815年到1914年期间,新变种的英文得以在世界各地发展。

11.随着英文向四面八方扩张,词典编纂者也随之出现,这些人想要解决拼字不统一的无政府状态。于是约翰逊博士花了九年编成了一本英文字典,促成了拼写的统一。

12.英语由古代从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荷兰及周边移民至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13.在19至20世纪,英国以及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如今,许多国际场合都使用英语做为沟通媒介。

(4)英语历史文化活动记录扩展阅读

古英语受低地日耳曼语影响很大,比如动词,基本词汇,发音,复合词结构,形态变化很复杂,但是与现代的标准德语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现代英语并非起源或演变自罗曼语族亦或是法语,但是数万现代英语词汇,很大一部分来自法语,约5万英语词汇与法语接近甚至是完全相同,现代英语和多数现代欧洲语言都改用字母拼写。

现代英语所使用的拼写字母,也是完全借用了26个字母。所谓“英语字母”,就是古罗马人在书写时所使用的拼写字母。

英语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拼写系统大约是在公元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参考资料

英语-网络

E. 求翻译,大一英语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古代的圣人。他的

想翻译好这篇短文,词汇量和语法基础都很重要,这里小编在下文给大家分享了答案。学翻译,最主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点击下方蓝字链接,免费欧美一对一外教课送给大家~

【https://www.acadsoc.com】,课均不到20元,免费跟着外教学习专业的英语知识!

在阿卡索,每位外教皆持证上岗,保证教学质量,而且学习频率也是非常高的,每天都有25分钟时间学习,能有效提高口语水平哦,大家可以点击上方蓝字体验下咱们的外教课程。

有关“孔子”的翻译介绍如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Being a great thinker, ecator and founder ofConfucianism, Confucius is an ancient sage 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His words and life story were recorded by his disciples and their students in The Analects. As an enring classic of Chinese culture, The Analects has influenced all thinkers, writers and politicians in the over-2000-year-long history of China after Confucius. No scholar could truly understand this long-standing culture or the inner world of the ancient Chinese without this book.

不知道如何选择英语机构,可以网络咨询“阿卡索vivi老师”;

如果想下载免费英语资源,可以网络搜索“阿卡索官网论坛”。

F. 求救,大虾们帮帮我,谁有高中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记录不是计划,是完整的活动记录,跪求!急!!

高一历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一.
指导思想: 历史书籍是人类的朋友,历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历史书籍、好读历史书籍、读好历史书籍、读整本的历史书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能更好地贯彻这一新课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将积极开展大阅读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历史书籍香校园,使读历史书籍成为学生的习惯,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历史书籍的兴趣,养成博览群历史书籍的好习惯。 2.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读促写,走读写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4.营造历史书籍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三、活动对象: 全班学生四.活动口号: 畅游历史书海,塑造美好人生五、活动方法要求:(一)构建阅读体系1、制定读历史书籍计划历史书籍:(1).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历史书籍成长规划和读历史书籍目标,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历史书籍的内容、目标、措施、实施时间等。(2).每个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读历史书籍目标和读历史书籍成长规划历史书籍,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3).组织一次“读历史书籍计划历史书籍”展示活动。2、制订阅读序列。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课外阅读中也必须遵循这条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能力等的不同,合理规定学生的阅读量:讲演优秀历史故事7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3、编制阅读历史书籍目,合理选择读物, 不同孩子阅读的内容、重点,形式应有所不同。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渐趋成熟,阅读速度也在慢慢提高,识字量要求是40~100万字,因此可选择中长篇文章。 (二)广开历史书籍源,开发阅读环境1、建立三级历史书籍库,让学生有历史书籍可读(1).教育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建立个人小历史书籍库。(2).调查家中的藏历史书籍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历史书籍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小历史书籍库。将根据班级小历史书籍库的图历史书籍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比最佳小历史书籍库。(3).图历史书籍角定时向学生出借图历史书籍(每月3次)。(提倡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历史书籍交换站”,定期举行“好历史书籍换着看”活动,并且要求学生爱护图历史书籍。)(4).班级小历史书籍库实行全天性开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历史书籍时间不少于1小时。2、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保证课外阅读正常、有效地开展(1).每周规定阅读时间(根据课时情况灵活调节,保证一周有两到三次自由阅读时间),由各班读历史书籍管理员组织,可朗读所教的课文,可翻阅课外读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历史书籍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历史书籍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历史书籍、好历史书籍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历史书籍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班级读历史书籍氛围。(2).每天的历史课利用课前的三分钟背出一首古诗,每周从历史课中挤出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课,可进行阅读交流、新历史书籍介绍和读法指导等。 (3).每学期定期组织教师阅读指导经验交流会。 (三)积极组织读历史书籍活动,检查读历史书籍效果。1、建立读历史书籍成长册: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历史书籍成长册”,将读历史书籍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历史书籍计划历史书籍,参加读历史书籍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2、出读历史书籍小报:(1)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历史书籍的心得体会等,一学期出版两期读历史书籍小小报。(2)学期末组织一次读历史书籍小小报评比活动。3、“读历史书籍活动积极分子” 评比 一学期能读历史书籍5本以上,并能精读其中5篇的学生,可评为读历史书籍活动积极分子,予以奖励。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历史书籍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朗读会、演讲比赛、读历史书籍心得交流、调查报告、历史书籍签制作、读历史书籍征文比赛、报刊剪辑等阅读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激励学生,增强读历史书籍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六、读历史书籍活动记录:第一个月:1.制定学校读历史书籍活动计划。2.宣传发动,每位学生课外收集1——2句关于读历史书籍有益的名言,读读、背背,利用晨会课等时间在班中进行交流,并选择教室内合适的地点予以张贴。3.开展“读历史书籍笔记”征文活动。第二个月:1. 制定班级和个人读历史书籍成长计划历史书籍并展示。2.建立家庭小历史书籍库。3.开始举行每周“读历史书籍博览会”。4.出一期关于读历史书籍方面的黑板报第三个月:1.写出班级读历史书籍活动小结。2.评比表彰读历史书籍活动积极分子。3.评比表彰优秀“历史书籍管理员”。

G. 西方文化有哪些内容

指的是西欧、北美的现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与西方这个词相对应的是东正教、亚洲或者伊斯兰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也曾被对应于前苏联共产主义国家。

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与西方世界传统定义相关联。根据此定义,西方文化是文学、科学、音乐以及哲学原理的合集,并且有别于其它主要文明。适用于受西欧移民或殖民影响强烈的国家,并不仅限于西欧。这些传统大都在被列入西方经典。

西方文化被用于许多方面,不管实际使用正确与否,包括美国文化、唯物主义、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商业主义、性的享乐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主义,乃至解说西方文明。

西方文化常被认为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帝国、天主教、基督新教,这些被统称为犹太教-基督教文化。然而西方文化也根源于日尔曼人、斯拉夫人以及凯尔特人的流行文化,这些文化是形成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世界范围内,西方文化中的元素对其他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许多文化背景的人,包括西方与非西方的,都将"现代化"与"西化"等量齐观,当然也有许多非西方人士,反对将采纳西方理念与价值,作为所有社会的必然。

一些非西方世界的成员,他们将科技进步跟西方的不同价值观相联系,由于西方价值观与他们当地社会的价值理念大相径庭,以此作为理由,来反对大部分的"现代化"。

(7)英语历史文化活动记录扩展阅读:

无可争议的是,组成所谓"现代化"概念的技术、社会模式中的大部分,都发展自西方世界。但这些技术和社会模式,是否就是西方文化的本质部分,这个问题则较难回答。

许多人根据实证科学,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价值"问题,必须在其价值系统中 (如哲学、宗教、政治理论)才能找到答案。当然,现在人类学中的许多部分,都显示在物理环境与日常活动,跟文化形成(发现自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

因此,"现代化"与"现代"技术,就不仅仅指"科学"方面 (即物理上),也可能与某种文化紧密相联,比如西方文化,如果没有这些科技,现在的西方文化就跟古往今来为人熟知的状况有天壤之别。

由于在文化、艺术、文学、历史方面的基石作用,西方文化在欧美学校课程中占据了支配地位。1970年代开始,一种被称为多元文化政策的新文化觉醒,开始鼓励在西方学习非洲、亚洲的文化、历史与艺术,这项政策在进入1990年代后进展加快。

H.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内容记录.

纪念抗来战70年

想起一九三七源年,
心如刀绞泪涟涟,
当年倭寇几凶狠,
害我中华家不全。

七七不是情人节,
更甚六月飞天雪,
卢沟狼烟恶战起,
祖国山河遭洗劫。

七七事件大战发,
血洗山河九一八,
烈士红潮平地滚,
多少革命英雄花。

倭寇侵略罪滔天,
长江黄河长悲咽,
国破哪有家存在,
地下阎王都喊冤。

哭罢江山无泪流,
亡国惨祸已临头,
拔剑寒光誓不返,
将士热血洒神州。

南京屠杀几十万,
街头横尸魂难安,
妇孺齐心抗倭寇,
抗战何惧肢体残。

狂轰滥炸无人性,
残害无辜更寒心,
无恶不作是强盗,
欺我中华无神兵。

国仇家恨怒火烧,
几多先烈热血抛,
全国工农大旗举,
抡起铁锤和大刀。

大海能容百川水,
国共合作第二回,
百团大战鼓士气,
台儿庄上扬神威。

任凭日寇几张狂,
中国处处是战场,
纵有飞机和大炮,
照样来把日本亡。

抗日打的持久战,
好比棉花用心弹,
战争斗智又斗勇,
直到日寇消灭完。

得道多助失道寡,
日寇就是癞蛤蟆,
丧尽天良必然败,
缴枪投降滚回家。

八年仇帐能清算,
百万生灵还不回,
今又贼心重复活,
前倭虽死未同灰。

全国协力驱倭鬼,
万众同心铸铁城,
警惕觊觎吾领土,
江山永固跃神龙。

现在有国又有家,
要给先烈送束花,
祭奠抗日的烈士,
勿忘国耻勿忘他。

I. 茶在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英语

茶在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翻译:。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

Chinaisthehometownoftea,tea,。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精神、茶具、茶艺等多方面内容。而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据说可追溯至神农时代,距今约4700多年。

其实,在不断地传承中,中国的茶文化也反映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礼仪。陈漱渝说,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茶,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一系列的礼仪与茶艺。

“所谓文化,有一种定义是‘一切知识的总和’。茶文化中便蕴含了很多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唐代陆羽被称为‘茶圣’,著有《茶经》一书,详细介绍了茶的源头及饮茶技艺等内容。”

(9)英语历史文化活动记录扩展阅读:

中国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茶

中国新闻网-学者讲解“茶文化”:蕴含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

J. 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名人典型事例(中外各5个)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无法上学,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斗争,经受了严峻考验,对人生充满信心。她虽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哦~~。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的创作和翻译超过100万字。 她还自学啦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 爱迪生:为了科学发明,紧紧抓住每个“今天”,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除
了吃饭、睡觉、活动,几乎没有闲过。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因此,
当地79岁生日时,便称自己是135岁的人了。爱迪生生活了85岁,仅在美国专利局登
记的发明专利就有1328项,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
贝多芬: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爱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记忆,十七岁丧母对贝多芬的打击非同一般。与此同时,他还要担起这个无人照管的家庭--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一个不争气的父亲。 在艰辛的日子里,只有在与布朗宁一家的交往中,贝多芬才得到一点安慰和支持。伊丽奥诺.布朗宁是他的学生,比他小两岁,贝多芬对她怀有温柔的感情。当她后来与一位善良的医生结婚后,贝多芬就将这种感情转为永恒的友谊并保持终生。贝多芬也从乡野景色中找到了安慰--波恩那鲜花满枝,绿树成荫的小径,经及壮丽浩瀚的莱茵河,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个日渐忧郁的年轻音乐家。贝多芬终生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情感,他音乐中宽广的意境和淳朴的旋律直接发源于此。 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当时的贝多芬还爱恋着一位叫朱丽叶塔的姑娘,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献给她的。然而幼稚风流的朱丽叶塔辜负了贝多芬的一番情意,后来竟与一位男爵订了婚。 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又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持不住了。1802年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即现在被称之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在信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误解贝多芬的人,如果仔细总结了他的遗嘱,都能发现其中真实的原因,从而原谅他的种种缺点。 不过他还是重新振作了起来,他那坚强的个性不可能屈服于命运摆布。还是那篇遗嘱中,贝多芬说道:“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 牛顿:“宽阔的河流平静,学识渊博的人谦虚。”凡是对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都有谦虚的美德。牛顿每当在科学上获得伟大成就时,从不沾沾自喜,自以为很了不起,急忙出版著作,以扬名于世。当牛顿费尽心血算出“万有引力定律”后,没有急于发表。而是继续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数年,研究了数年,埋头于数字计算之中,从未对任何人讲过一句。后来,牛顿的朋友,大天文学家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在证明一个关于行星轨道的规律遇到困难时,专程登门请教牛顿。牛顿把自己关于计算“万有引力”的书稿交给哈雷看。哈雷看后才知道他所要请教的问题,正是牛顿早已解决、早已算好了的问题,心里钦羡不已。在一六八四年十一月某一天,哈雷又到牛顿的寓所拜访。当谈到有关天文学的学术问题时,牛顿拿出写好的关于论证“万有引力”的论文,请哈雷提意见。哈雷看后,对这一巨著感到非常惊讶。他欣喜地对牛顿说:“这真是伟大的论证、伟大的著作!”他再三奉劝牛顿尽快发表这部伟大著作,以造福于人类。可是牛顿没有听信朋友的好意劝告,轻易地发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经过长时间的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和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才于一六八七年七月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世。牛顿是个十分谦虚的人,从不自高自大。曾经有人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它秘诀,唯有勤奋而已。”他又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这些话多么意味深长啊!它生动地道出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奥妙所在,这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献身的精神,勤奋地创造,开辟出科学的新天地 莎士比亚:为了谋生,为了追求他所热爱的戏剧事业,独自一个人来到伦敦闯天下,初到伦敦时,他举目无亲,人地两生,到处碰壁。后来总算进入了一家印刷厂做工。在剩余时间,他不顾一天的劳累,每天到伦敦各戏院去寻找工作,后来也如愿以偿。他认为:环境越恶劣,越能锤炼人的意志和聪明才干。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他都一如既往地追求自己的事业,最终获得了辉煌的成功,登上了“戏剧大师”的宝座。 华罗庚: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因家境贫困,从小就替父亲担起全家的生活重任。但一有空,就借几本数学书来看,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初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8岁那年染上了伤寒病,为此,家里的东西全部当光,而病情不见好转。幸好有家人的精心照顾,总算保住了生命,但却成了终身残疾。后来在原就学的中学老师的关怀下,到这所中学里当勤杂工。他一有空就借书看,伤残的左腿时常疼痛得钻心,他仍一心在数学王国的海洋里劈波斩浪,将身躯的疼痛、生活的艰辛和世道的不公统统抛在脑后……
高尔基: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 鲁迅:“不教一日闲过”,所有业有所成者莫不为此。请看鲁迅最后一年(1936 年)的生命历程,从一月到十月(10月26日逝世),卧床8个月,还写杂文和其他文 章54篇,翻译《死魂灵》第二部残稿三章并作附两则,复信270多封,并给不少青 年作者看稿,病中坚持写日记。病逝前三天,还给一翻译小说写序言。在逝世前六年 的时间,鲁迅一直住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从他的住地到公园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却
从没去公园玩过。这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孔 子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他的哲学根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观念,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并和儿子祖目恒一起导出了球的体积公式,祖冲之在三十六岁时修改了历法,编制了先进的大明历。他还设计制造了利用水力磨面的水碓磨,。制造了“千里船”等。

阅读全文

与英语历史文化活动记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