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天津静海的历史文化

天津静海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3-02 13:24:49

『壹』 天津静海有什么历史和风景

其实静海也就是大邱庄那还好点其他什么都没有最起码我在那呆了这么多年没发现哪好玩

『贰』 天津市历史详情

古代时期

天津始于隋朝(公元581-618年)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公元618-907年)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公元1115-1234年)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公元1206-1368年)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

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卫到公元2014年,天津建城已有610周年。

近代时期

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

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新中国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的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天津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6.1%。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城市地位的显著提升。随着滨海新区被列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又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这颗渤海明珠必将更加璀璨。

(2)天津静海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天津,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和工商业城市。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也称“津沽”、“津门”。

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叁』 静海区的介绍

静海区是天津市市辖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区之一。东北、东南分别与专天津市西青区及大属港区接壤,西北部与河北省霸州市交界,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河北省文安县、大城县相接,南部是河北省的青县和黄骅市。静海区城距天津市区40公里,天津新港80公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60公里,距北京120公里。2012年,静海区实现生产总值387.35亿元,第一产业完成19.10亿元,第二产业完成274.1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94.1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9:70.8:24.3。1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119号),同意撤销静海县,设立天津市静海区,以原静海县的行政区域为静海区的行政区域,静海区人民政府驻静海镇迎宾大道99号。

『肆』 天津市有什么出名的古文化历史吗

天津有一条古文化街,真的是历史文化悠久,里面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景点,很多可以游玩的地方,有空的时候可以去体验看看

『伍』 介绍一下 天津市 的历史!

天津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始历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直至辽宋数千年的不断开发,在原始聚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区因地利而成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输转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镇;明朝设卫筑称之后,随着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天津渐渐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商业城市;到清代中叶以前,天津得河槽、海运和芦盐之利,已迅速发展成为北方的商业集散中心、拱卫京师的畿辅重镇。从咸丰十年(1860〕被迫开埠至民国时期,是天津崎型发展阶段,一方面,作为工业大城市不断向近代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在距今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便已开始在此聚居和劳动生息了。蓟县城东五里发掘的围坊遗址,即为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殷商时期,天津北部山区分布着戌狄等少数民族的一些小国。西周及春秋时期,这一地区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战国时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属赵、燕两国,为燕、赵、齐争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区属上谷郡。西汉时,天津地区南部属渤海郡的章武、东平舒、文安县;北部属渔阳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无终县。泉州城遗址在今武清县的城上村,遗址范围内文物遗存丰富,有鬲、豆、陶釜、瓦当和印有“泉州”戳记的陶盆残片。在其东南11公里的双口镇也发现有“泉州”戳记的陶罐、陶钵等器物。东平村称遗址在静海西钓台村,遗址上散布着许多战国和西汉时期的文物。
天津地区濒临渤海,具有得天独厚的盐业生产条件,西汉王朝在全国公设盐官38处,条件地区就有泉州、章武两处,可见这里的制盐业在当时已占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濒海,水运历史悠久。东汉末年,曹操破袁绍后北征乌恒,出于军事运输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后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条运渠,这是天津地区历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时起奠定了华北平原上 300余条大小河道汇流至今天天津地区,循当时称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区域水文形势,同时还为这里后来发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备了条件。曹魏时处于派河口的漂榆邑(约今东丽区军粮城一带〕,无疑是这种有利条件形成之后不久出现的第一个原始河口港,输转、储存军需物资是它的首要职能。大业四年 (608),随炀帝为东征高丽,命令开凿永济渠,“自洛口开渠,达于涿州郡,以通漕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从此形成。大运河把黄河、淮河长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华北平原诸河汇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联成水道交通网,遂使地近运河北端、兼有河海航运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趋重要。金元时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阶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为军屯的重要地区。
"天津"这个名字出现于永乐初年,为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乐二年(1404),天津作为畿辅要地正式设卫〔卫所是明朝的军事建置),故有“天津卫”之称。后增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天津三卫直隶于后军都督府,共有官兵1.6万余人(1493-1494)间,天津兵备道刘福将卫城用砖包砌,建四座城门,分别题额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楼,鼓楼下起空心方城,从此天津城初具规模。此后天津成了离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粮储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业区正式出现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分布于城中心和四门,附近到弘治年间1488-1505,以增设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跃了天津市场,这时的天津已成为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叶以后,渤海湾西岸盐场逐渐采用晒盐技术,从此天津地区的盐产量大大增加,且质优价廉。为清代芦盐产销中心转移到天津创造了条件。明崇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义军攻陷北京,建号大顺,次日,天津也成为大顺的辖区。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关后,随着统治地位的稳固和经济发展,天津卫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为天津府,辖天津、青县、静海、南皮、盐山、庆云和沧州等6县1州。从此天津已成为畿辅首邑。清康熙年间,随着河海航运的发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业空前繁荣。18世纪初,由于埠际间商业的发展,天津出现了汇兑业务的钱庄,此后,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使天津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间,天津作为拱卫京师的军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战中,列强均直取天津,以图威胁清政府,迫其签订城下之盟。根据1860年10月签订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为商埠。随着天津的开埠,外商开始进入天津并设立洋行,天津也由一个内向的封建性商业城市逐步演变为以华北、东北乃至西北为腹地外向贸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职二十余年间极力兴办洋务运动,通过创办天津机械局及开创近代矿业、交通、邮电事业,天津成为中国洋务运动的中心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华北,天津成为争夺的目标,通过划分租界,设立银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随之加深。辛亥革命后,天津改为天津县,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隶省改称河北省,省会仍设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区设置天津特别市,是为天津市之始。民国时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业继续有所发展。1919年10月17日,张伯苓创办南开中学大学部,两年后,正式改称南开大学。
天津人民具有爱国、民主的光荣传统,20世纪以来的半个世纪里,天津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斗争为天津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平津战役,1949 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发展阶段宣告结束,开始跨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天津的城市建筑颇具特色。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歌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等,人们通常把这些西洋建筑称为“小洋楼”。在一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民族风格的古建筑和如此众多的西洋建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少见的。故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天津国内生产
总值2003年全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238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创1996年以来最高增幅,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列。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22380元增加到25874元,按当年汇率折算,折合3126美元,比上年增长13.8%。
GDP比重2003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9.7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是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1212.34亿元,增长17.8%,比上年加快3.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8%。第三产业积极化解非典负面影响,完成增加值1084.9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7%、50.8%和45.5%。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2001年,全市再就业人数为2万人,全年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15亿元,参加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为214万人。2002年,全市将创造8万个就业岗位,将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控制在4%左右。
财政收入2003年,辖区内财政收入7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全市财政收入完成451.74亿元,增长20.2%,增幅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工业产值
和增长率2003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10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完成总产值4370.76亿元,增长2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27.79亿元,增长20.1%;完成总产值4049.61亿元,增长26.1%。
农业产值
和增长率2003年全年农业总产值193.50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外贸状况200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3.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进口149.97亿美元,增长33.5%;出口143.74亿美元,增长24%。
外资利用
状况2003年全年新批三资企业941家,比上年增长15.3%;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35.13亿美元,增长74.3%;实际到位16.33亿美元,增长62.9%。全年新批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98个,增长60.9%。
支柱产业汽车机械装备、微电子和通信设备、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优质钢管和优质钢材为重点的四大支柱产业。
回答者:wnc7188 - 护国法师 十五级 4-14 03:11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1 条
天津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始历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直至辽宋数千年的不断开发,在原始聚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区因地利而成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输转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镇;明朝设卫筑称之后,随着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天津渐渐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商业城市;到清代中叶以前,天津得河槽、海运和芦盐之利,已迅速发展成为北方的商业集散中心、拱卫京师的畿辅重镇。从咸丰十年(1860〕被迫开埠至民国时期,是天津崎型发展阶段,一方面,作为工业大城市不断向近代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在距今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便已开始在此聚居和劳动生息了。蓟县城东五里发掘的围坊遗址,即为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殷商时期,天津北部山区分布着戌狄等少数民族的一些小国。西周及春秋时期,这一地区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战国时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属赵、燕两国,为燕、赵、齐争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区属上谷郡。西汉时,天津地区南部属渤海郡的章武、东平舒、文安县;北部属渔阳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无终县。泉州城遗址在今武清县的城上村,遗址范围内文物遗存丰富,有鬲、豆、陶釜、瓦当和印有“泉州”戳记的陶盆残片。在其东南11公里的双口镇也发现有“泉州”戳记的陶罐、陶钵等器物。东平村称遗址在静海西钓台村,遗址上散布着许多战国和西汉时期的文物。
天津地区濒临渤海,具有得天独厚的盐业生产条件,西汉王朝在全国公设盐官38处,条件地区就有泉州、章武两处,可见这里的制盐业在当时已占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濒海,水运历史悠久。东汉末年,曹操破袁绍后北征乌恒,出于军事运输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后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条运渠,这是天津地区历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时起奠定了华北平原上 300余条大小河道汇流至今天天津地区,循当时称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区域水文形势,同时还为这里后来发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备了条件。曹魏时处于派河口的漂榆邑(约今东丽区军粮城一带〕,无疑是这种有利条件形成之后不久出现的第一个原始河口港,输转、储存军需物资是它的首要职能。大业四年 (608),随炀帝为东征高丽,命令开凿永济渠,“自洛口开渠,达于涿州郡,以通漕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从此形成。大运河把黄河、淮河长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华北平原诸河汇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联成水道交通网,遂使地近运河北端、兼有河海航运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趋重要。金元时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阶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为军屯的重要地区。
"天津"这个名字出现于永乐初年,为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乐二年(1404),天津作为畿辅要地正式设卫〔卫所是明朝的军事建置),故有“天津卫”之称。后增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天津三卫直隶于后军都督府,共有官兵1.6万余人(1493-1494)间,天津兵备道刘福将卫城用砖包砌,建四座城门,分别题额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楼,鼓楼下起空心方城,从此天津城初具规模。此后天津成了离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粮储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业区正式出现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分布于城中心和四门,附近到弘治年间1488-1505,以增设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跃了天津市场,这时的天津已成为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叶以后,渤海湾西岸盐场逐渐采用晒盐技术,从此天津地区的盐产量大大增加,且质优价廉。为清代芦盐产销中心转移到天津创造了条件。明崇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义军攻陷北京,建号大顺,次日,天津也成为大顺的辖区。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关后,随着统治地位的稳固和经济发展,天津卫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为天津府,辖天津、青县、静海、南皮、盐山、庆云和沧州等6县1州。从此天津已成为畿辅首邑。清康熙年间,随着河海航运的发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业空前繁荣。18世纪初,由于埠际间商业的发展,天津出现了汇兑业务的钱庄,此后,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使天津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间,天津作为拱卫京师的军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战中,列强均直取天津,以图威胁清政府,迫其签订城下之盟。根据1860年10月签订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为商埠。随着天津的开埠,外商开始进入天津并设立洋行,天津也由一个内向的封建性商业城市逐步演变为以华北、东北乃至西北为腹地外向贸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职二十余年间极力兴办洋务运动,通过创办天津机械局及开创近代矿业、交通、邮电事业,天津成为中国洋务运动的中心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华北,天津成为争夺的目标,通过划分租界,设立银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随之加深。辛亥革命后,天津改为天津县,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隶省改称河北省,省会仍设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区设置天津特别市,是为天津市之始。民国时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业继续有所发展。1919年10月17日,张伯苓创办南开中学大学部,两年后,正式改称南开大学。
天津人民具有爱国、民主的光荣传统,20世纪以来的半个世纪里,天津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斗争为天津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平津战役,1949 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发展阶段宣告结束,开始跨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天津的城市建筑颇具特色。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歌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等,人们通常把这些西洋建筑称为“小洋楼”。在一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民族风格的古建筑和如此众多的西洋建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少见的。故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天津国内生产
总值2003年全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238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创1996年以来最高增幅,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列。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22380元增加到25874元,按当年汇率折算,折合3126美元,比上年增长13.8%。
GDP比重2003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9.7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是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1212.34亿元,增长17.8%,比上年加快3.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8%。第三产业积极化解非典负面影响,完成增加值1084.9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7%、50.8%和45.5%。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2001年,全市再就业人数为2万人,全年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15亿元,参加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为214万人。2002年,全市将创造8万个就业岗位,将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控制在4%左右。
财政收入2003年,辖区内财政收入7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全市财政收入完成451.74亿元,增长20.2%,增幅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工业产值
和增长率2003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10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完成总产值4370.76亿元,增长2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27.79亿元,增长20.1%;完成总产值4049.61亿元,增长26.1%。
农业产值
和增长率2003年全年农业总产值193.50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外贸状况200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3.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进口149.97亿美元,增长33.5%;出口143.74亿美元,增长24%。
外资利用
状况2003年全年新批三资企业941家,比上年增长15.3%;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35.13亿美元,增长74.3%;实际到位16.33亿美元,增长62.9%。全年新批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98个,增长60.9%。
支柱产业汽车机械装备、微电子和通信设备、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优质钢管和优质钢材为重点的四大支柱产业。

『陆』 我是天津市静海县人如果静海在古代的时候是什么朝或天津

静海县 五代抄南唐置,后周升军袭,寻改州,治静海县。明省入通州,清一统志谓即江苏南通县治,按南通县另有静海乡。 本汉章武东平舒二县地。金置靖海县,明改靖曰静,清因之,直隶天津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今属河北省。津浦铁路经之,城濒运河,为水陆要冲,舟车辐辏。

『柒』 静海县有什么历史人物和名胜古迹

静海县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东径116°42′-117°12′30〞、北纬38°35′-39°4′45〞。东北、东南分别与内天津市西青区及容大港区接壤,西北部与河北省霸县交界,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河北省文安、大城县相接,南部是河北省的青县和黄骅县。全县南北长54千米,东西宽40千米。
静海县城距天津市区40公里,天津新港80公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60公里,距首都北京120公里。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丹东至拉萨的丹拉高速公路和北京至上海的高速铁路贯穿全境。静海位置优越,运输便捷。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流经全境。处于天津市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立体交通网络之中。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丹东至拉萨的丹拉高速公路和北京至上海的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县城距天津国际机场50公里,距天津新港80公里。静海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3万门,可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国际、国内程控电话、电传、传真及宽带互联网接入等服务,用户可随时联络世界任何角落。能源供应充足,华北和京——津——唐两大电网常年供电,县内自备5万千瓦热电厂。陕气、天津自来水铺有直通管道输入静海。

『捌』 静海县英雄人物 历史遗迹调查 详细些!! 做调查研究!!

张耀勋,静海县梁头乡肖民庄人。日本侵华以后,他自立武装,并和刘英杰、回窦汝庭、陈海庭、王化维答、王化轩、廉树田等几个杂牌军头目结为把兄弟。开始,投靠了驻守王口镇的郝宝祥“自卫队”,后来又带人脱离了“郝部队”,在东子牙成立了“青静大剿共大队”。推举刘英杰为司令,张耀勋、廉树田为副司令,陈海庭为参谋长,王化轩为大队长,下设两个中队和若干小队,分驻在子牙河沿岸各个据点,人称“刘部队”。后来,张耀勋搞了一次兵变,趁刘英杰不在扣押了他的亲信头目,夺回大权自任司令,廉树田、陈海庭、王化轩等人的职务没变。在东子牙公开挂出了“青静大剿共军总司令”的牌子投靠日军,人称“张部队”。张耀勋掌权后,开办了兵工厂制造枪支武器(据当年在兵工厂干过活的人说,虽然都是手工,但他们三天就能造出一挺机关枪),除自己用还贩卖获利;又贩卖、种植鸦片,在东子牙和天津开设“白面儿”馆经营耀华绸缎庄,获取暴利。
邢卓山:子牙镇东子牙人

『玖』 请告诉我天津静海县境内的南运河的历史以及九宣闸名字的由来(急)

南运河
今晨,“大运河寻踪”采访组抵达天津市静海县,在这里寻访大运河当年的踪迹。
当时的河水,捧起来就喝
在独流镇的运河桥上,记者看到整个河道已完全干涸。岸边偶尔有来往的当地人,一位姓杜的老人说:“这条河曾是整个静海县的命脉,当初最繁华的地方就是这了,那会儿的‘东看粮、西看房,运河两岸看衣裳’说的就是这河。现在河干了,很多的记忆也就慢慢抹去。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从小都是从运河边上长起来的,当时的水别提多甜了,捧起来就能喝。”
最早的南运河,曹操挖的
据静海县县志办主任王敬模介绍,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在静海县境内全长48.21公里,南起梁官屯、北至独流镇十一堡,贯穿南北。最早始于东汉建安十一年,曹操为了北伐运粮,开挖的平虏渠,当时大概是从青县到独流这一段,随后隋炀帝将沟渠连起来形成大运河。1958年引黄济津,这里成为黄河北徙的通道,也是历次引黄的必经之路。
静海县水利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南运河这一段只有在引黄入津的时候水比较多,平时主要用于泄洪。静海县最早的县城就在运河边上,由最早的一平方公里发展到20多平方公里,当时的运河两岸可以说是热闹非凡。静海较大的镇如唐官屯、独流镇等都在运河边上。
遗迹文物,显现历史积淀
当地有很多遗迹和文物。1978年,在元蒙口村西的地表下4米处,发现了一艘宋代沉船,位置在离运河10华里的地方。船长14.62米,头宽2.56米,尾宽3.15米,中间宽3.9米,深1.25米,船内有绳子和开元通宝,市区内的娘娘宫里还保留着沉船的模型。近年,又发现了埋藏在那里的一艘古代沉船。在西钓台村的运河边上,有姜太公钓鱼的遗址。静海县界内运河两岸文化遗迹较多,当地政府正在筹划开发运河文化。

还有图片

『拾』 天津静海的地名的来源

春秋时,属齐国。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静海一带被割让给燕国。
战国时,齐宣王八年(前312),齐国伐燕,属齐国;
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燕将乐毅伐齐,属燕国;
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国和燕国交换土地,静海一带属赵国。
秦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属秦国钜鹿郡上谷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在陈官屯镇西钓台村附近建东平舒县治。东平舒县大致包括今天的大城北部、静海全境和天津市郊海河以南地区。
西汉初元二年(前47),因“海水大溢”东平舒县迁至今大城县内。
东汉元和二年(90),属河间国;建安末年(2l9),属章武郡。
三国时,属魏国冀州刺史部章武郡,
西晋太始元年( 265 ),属章武国。
东晋十六国时,属冀州章武郡。
南北朝时,属瀛州章武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东平舒县去“东”字,称平舒县。
隋朝大业三年(607),属瀛州河间郡。
唐朝时,先属河北道沧州;武德四年(621),改属景州。
五代十国时,属契丹国南京道析津府宁州。
北宋时,先属河北路沧州;庆历四年( 1048 ),属高阳关路沧州。
北宋大观二年(1108),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即今静海镇)。北宋政和三年(1113)并入乾宁县(即今青县)。
金明昌四年(1193),复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属河北东路清州。
元太宗二年(l230),属清宁府;后属中书省河间路清州。
元至元二年(1265),并入会川县(即今青县)。嗣后,再置靖海县。
明洪武初年,该“靖”为“静”,称静海县,相沿至今。

阅读全文

与天津静海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