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东阿的历史文化

东阿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3-02 08:56:21

Ⅰ 阿胶历史1000字光文字简介

史书记载:阿胶发源于东阿镇,已有有2500多年的历史
阿胶的药用始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帛书《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将阿胶称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中国药学大辞典》778页辨别真伪条目下记载了真阿胶的传统制备方法。”——按古法“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东阿镇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漂数日,取阿井水,狼溪河水,用桑柴火熬三昼夜,去渣滤清,再用银锅金铲,加参、蓍(SHI)、归、芎、橘、甘草等药汁再熬制成胶。其色光洁,味甘咸,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历代《本草》都有对阿胶的记载,各版《中国药典》也都载入了阿胶。

历代《本草》对阿胶的详细记述
《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发明中药,将药分上、中、下三品,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上品主养生,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延年益寿。阿胶随着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晋商商道,传播四方,与瓷器,丝绸、茶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国礼”。
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称阿胶为“圣药”!李时珍生长于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个时间段内明代的医学风气是强调“以人补人”,最有名的大补之药是秋石、紫车河等,李时珍对这种风气极为厌恶,所以牵涉到大补之类的药材,也惜字如金,不肯轻易赞美。在《本草纲目》中一万多个药方,1892种药,惟独在“发明”条目里,引用了杨士瀛的评价:“阿胶育神,人参益气”,称阿胶:“疗吐血、血淋、尿血、肠学风、下痢。女人血病、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症。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痨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将阿胶列在人参之前。
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直接说阿胶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补最甚”。民国医家黄杰熙直接以“妙药”盛赞阿胶:“人之病虽多,不外水火气血之病,真阿胶滋补潜流血脉之力甚大,故为妙药”。
1935年,前世界书局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778页辨别真伪条目下记载了真阿胶的传统制备方法。”——按古法“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东阿镇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漂数日,取阿井水,狼溪河水,用桑柴火熬三昼夜,去渣滤清,再用银锅金铲,加参、蓍(SHI)、归、芎、橘、甘草等药汁再熬制成胶。其色光洁,味甘咸,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这段文字便是对正宗阿胶制作的最真实记载。这里的狮耳山、狼溪河均位于福胶集团在平阴县东阿镇打造的中国阿胶文化园内,为福胶集团独家拥有。 阿胶,出山东东阿,故名阿胶。相传神农氏尝味百草发明中药。药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主养生,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汉《神农本草经》以来,历代本草皆将阿胶列为上品、圣药、贡品。其性味甘平.无毒.乃阴阳平和之物。久服可化痰清肺,养性延年,使身体强健;配方可治疗各种血证、风证.水气浮肿,月经不调,老人虚秘等症。

东阿百年堂阿胶系东阿道地阿胶之典范,东阿阿胶之珍品,’百年堂阿胶选用天然饲养之乌驴皮,汲取阿井之水,得大师之技艺炼制而成。千百年以来,东阿道地阿胶以贡品进贡朝廷,寻常百姓极难得真胶。今东阿百年堂阿胶有限公司秉承精湛奇秘的传统制作技艺,炼制出高贵传世之极品,使昔日之贡品重现今朝。
三国时东阿王曹植赞阿胶赋云:“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珍之。秘之。

阿胶发源于东阿,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距今有2500多年历史。

因阿胶味甘、性平、无毒、老少皆宜。四季皆可服用,故可久服。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因此在阿胶2500年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三大历史文化体系。
阿胶的学术文化

▲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称 “昧甘,平.
无毒。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
久服,轻身益气。”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署。被奉为中药学经典。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120种.无毒副作用.可以久服.具有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如阿胶人参等:中品药120种.有毒或无毒,是对疾病能起抑病补虚作用的药物.如五味子、黄连、麻黄等.下品药125种,有毒而性烈.是可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如大戟、巴豆、附子等,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神农本草经》中对每一味药的场地、性质、采集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阿胶又名傅制胶,久服益气轻身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南朝粱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日(阿胶)“出东阿,故日阿胶”,“微温,无毒。丈夫少腹痛。虚劳赢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凑着用

Ⅱ 东阿药王山的历史文脉

在圣药阿胶的诞生地,素有“中国阿胶之乡”的东阿县,有一座药王山,松柏掩古寺,花丛飘药香,依山傍水,风景绝佳。山上有座药王庙,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山门两侧有幅对联,写到“临波欲觅当年药王旧迹,登山纵观今日铜城新姿”。东阿县古称“铜城”,千年以来有名产阿胶,声闻天下,历朝皆为贡品,药王山东南不远处就是炼制贡胶的取水处“阿胶井”。据说贡胶开炼、送往宫廷启程都要在药王山向药王举行祭拜仪式。看来,这药王山和东阿阿胶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待到进入山门,看到山道两侧的石栏板,才发现这里记载了历代名医行医故事,其实也讲述了他们和阿胶的点点滴滴。细细品来,东阿阿胶与这些名医大德们的亲身实践、总结著述有着不解的渊源。东阿阿胶活在这个土壤中,正是这些人给了东阿阿胶生动的文化传承,鲜活的医疗案例,和圣药的美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东阿药王山上建有药王殿、观音殿、财神殿三大殿,供奉着佛教“东方三圣”消灾延寿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及八大药王、送子观音、财神、文昌神等神位30余尊。因百姓祈福朝拜需要,形成了佛道教众神共居一庙的特色。
百药盈芳
药王圣境,百药盈芳。药王山上植被丰富,生长着银杏、牡丹、芍药、连翘、麦冬等三百多种名贵中药材。春夏秋冬,四季常青,花草飘香,为神圣的药王圣境增添了美丽和芬芳。
百医承德
寻药王旧迹,访大德遗踪。在东阿药王山万寿路栏板上,我们用精美的曲阳石雕展示了一百幅历史上药王传承医德的故事。从山底到山顶,100幅石雕栏板,从神农、伏羲到清代温病学派,蔚为壮观地向您讲述了医圣先贤们悬壶济世的故事。
圣药寻踪
万户喜鹊吉祥地,千年阿胶福寿乡。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下水资源,东阿县成为东阿阿胶的发源地。三千年的阿胶炼制工艺在这里传承,三千年的滋补文化在这里发端。在药王庙山墙后,105块阿胶文化碑廊为您细细讲述阿胶文化的点点滴滴。
圣德圣药
药王圣德,万古流芳,医圣仁心,代代相传。千载而下,诞生在东阿大地济世寿人的圣药阿胶,依然保持着它最纯正的品质,最精到的技艺。今天的东阿阿胶人虔诚秉承着药王医圣们的大仁大德,把发展人类健康产业作为主要经营方向。厚道做人,地道做药。千年阿胶,今更胜昔。伟哉东阿大地,千年福地;壮哉圣药阿胶,万古流芳!伟哉吉祥东阿,千年福地;壮哉福寿阿胶,万古流芳!

Ⅲ 阿胶的起源和传说

阿胶的起源:
阿胶,出《神农本草经》,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质块,故《千金·食治》称驴皮胶;晋唐时期“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又称贡胶;昔谓以山东东阿阿井之水熬制而成,故传统有阿胶之名。阿胶,又名傅致胶、贡胶、驴皮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上品。药胶的起源,限于历史条件,没有准确的记录。但它就像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那样,被人们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阿胶的传说:
唐朝时,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田铭,女的叫阿桥。两人靠贩驴过日子。
阿铭和阿桥成亲五年后,阿桥有了身孕,不料,阿桥分娩后因气血损耗,身体很虚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许多补气补血的良药,也不见好转。阿铭听人说驴肉能补。心想,让阿桥吃些驴肉,也许她的身体会好起来。于是,就叫伙计宰了一头小毛驴,把肉放在锅里煮。谁知煮肉的伙计嘴馋,肉煮熟了,便从锅里捞出来吃。其他伙计闻到肉香,也围拢来吃,这个尝尝,那个尝尝,一锅驴肉不大会儿全进了伙计们的肚里。
这下,煮肉的伙计着了慌,拿什么给女主人吃?无奈,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倒满水,升起大火煮起来。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却是一盆浓浓的驴皮汤。汤冷后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胶块。伙计尝了一块,倒也可口,于是把这驴皮胶送给阿桥吃。阿桥平时喜吃素食,不曾吃过驴肉,尝了一口,直觉得喷香可口,竟然不几餐便把一瓦盆儿驴皮胶全吃光了。几日后奇迹就出现了,她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有了精神。

事隔年余,那位伙计的妻子也分娩了。由于家里贫穷,于怀胎期间营养不足,生产时几次昏倒,分娩后气血大衰,身体十分虚弱。伙计找来了郎中开了许多补药,吃了也不管用。伙计忽然想起阿桥吃驴皮胶那回事儿来。于是,便将头年煮驴肉熬驴皮的事儿向阿铭阿桥夫妻细说了一遍,并向他们夫妻借头毛驴。阿桥见伙计为妻子重病着急的样子,便给了他一头试试,伙计牵了匹毛驴回家宰了,把驴皮熬成胶块给妻子吃。果然不几日,妻子便气血回升,肤肌红润,大有起色了。
自此后,驴皮胶大补,是产妇良药,便在百姓们中间传扬开了。阿铭阿桥开始雇伙计收购驴皮熬胶出卖,生意十分兴隆。有些庄户,见熬驴皮胶有利可图,也相续熬胶出售。可只有好驴配上好水才能熬制出有效果的好胶来,故而阿胶的生产从材料源头便开始加以控制,大家更多的开始寻找好的驴资源,相应的,阿胶补血养血的功效也被世人慢慢熟知。

Ⅳ 阿胶的历史

阿胶,又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出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水经注》载:“东阿县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
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载阿胶:“出东阿,故曰阿胶也。今东都下亦能作之。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凡三种,清薄者画用;厚而清者名为盆覆胶,作药用之;浊黑者可胶物,不入药用。”
《本草拾遗》载:“凡胶俱能疗风,止泄、补虚,驴皮胶主风为最。”
《本草图经》载:“阿胶,今郓州皆能作上,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造之,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寻方书所说,所以胜诸胶者,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然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但以胶物者,不堪药用之,当以鹿角所煎者,而鹿角胶《本经》自谓之白胶,云出云中,今处处皆得其法,可以作之,但功倍劳于牛胶。”
《本草纲目》载:“凡造诸胶, 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熬煮,时时搅之,恒添水至烂,滤汁再熬成胶,倾盆内,待凝,近盆底者名坌胶,煎胶水以咸苦者为妙。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 光黑如漆者为真,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亦不湿软。”
阿胶的原产地是山东“东阿”,由于朝代更替,东阿县治多有变迁,因此,阿胶原产地应为“泛东阿区”,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其应该包括下列地区。
1.今属聊城市阳谷县的阿城镇,是最早的东阿县治所在地,阿胶似应诞生于此。
2.今属济南市平阴县的东阿镇,福胶集团所在地。代表产品是“福”字牌和“东阿镇”牌阿胶。东阿镇是明代至1947年的东阿县城,阿胶制造业兴盛并成为贡品即始于此;东阿镇阿胶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获金牌。
3.今属聊城市东阿县,1947年以后东阿县的铜城镇成为东阿县驻地,也是东胶集团所在地,东阿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其中东阿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并与茅台镇、景德镇一道成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中国三大传统特产名镇。而古老的“阿胶井”则在今阿城镇西北2公里处的岳庄村。

Ⅳ 东阿阿胶有很长的历史,民间关于阿胶的小故事应该也有不少吧

曹植的《飞龙篇》我读过:“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回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答,长跪问道。西登玉堂,金缕复道。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诗歌中的仙药指的就是阿胶了。

Ⅵ 东阿阿胶简介

东阿阿胶具有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厚。《本草纲目》载:“阿胶厂,本回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答阿胶”。公司地处阿胶发源地东阿县,拥有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及国内阿胶行业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东阿阿胶汉唐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贡品,历代《本草》皆将其列为“上品”,誉为“圣药”。千年临床及现代科学检测证实,东阿阿胶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等多重功效,系中医治疗血虚的首选之品,我国首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称“久服,轻身益气”。经过整理,关于东阿阿胶的古代经典名方多达3200余首。

Ⅶ 东阿阿胶是如何从古发展至今的

东阿阿胶起于商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阿胶,本经版上品。弘景曰:出权东阿,故名阿胶“,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发展史,从汉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在现代,山东东阿阿胶厂于1952年开始组建,1991年“东阿”牌阿胶荣获传统药 “长城”国际金奖,1993年山东东阿阿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在深圳挂牌上市,2008年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10年东阿阿胶蝉联“2010中国药品品牌榜”补益类榜首,2014年国家胶类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欢迎补充,欢迎采纳

Ⅷ 东阿镇的介绍

东阿镇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年代久远,声名远播,与景德镇、茅台版镇并称为中国权三大古镇。春秋时期为谷邑,曾为齐相管仲之食邑;秦代称谷城(相传,此地古代盛产五谷,神农氏曾尝五谷于此,故而得名);明朝洪武八年始为东阿县县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阿胶发源地)。

Ⅸ 东阿阿胶自古就有,历史上有没有一些关于它的传说故事呢

阿胶的起源:
阿胶,出《神农本草经》,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质块,故《千金·食治》称驴皮胶;晋唐时期“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又称贡胶;昔谓以山东东阿阿井之水熬制而成,故传统有阿胶之名。阿胶,又名傅致胶、贡胶、驴皮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上品。药胶的起源,限于历史条件,没有准确的记录。但它就像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那样,被人们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阿胶的传说:
唐朝时,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田铭,女的叫阿桥。两人靠贩驴过日子。
阿铭和阿桥成亲五年后,阿桥有了身孕,不料,阿桥分娩后因气血损耗,身体很虚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许多补气补血的良药,也不见好转。阿铭听人说驴肉能补。心想,让阿桥吃些驴肉,也许她的身体会好起来。于是,就叫伙计宰了一头小毛驴,把肉放在锅里煮。谁知煮肉的伙计嘴馋,肉煮熟了,便从锅里捞出来吃。其他伙计闻到肉香,也围拢来吃,这个尝尝,那个尝尝,一锅驴肉不大会儿全进了伙计们的肚里。
这下,煮肉的伙计着了慌,拿什么给女主人吃?无奈,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倒满水,升起大火煮起来。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却是一盆浓浓的驴皮汤。汤冷后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胶块。伙计尝了一块,倒也可口,于是把这驴皮胶送给阿桥吃。阿桥平时喜吃素食,不曾吃过驴肉,尝了一口,直觉得喷香可口,竟然不几餐便把一瓦盆儿驴皮胶全吃光了。几日后奇迹就出现了,她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有了精神。

Ⅹ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历史

历经千抄年传承积淀,形成精湛的东阿阿胶传统工艺,包括整皮、化皮、熬汁等50多道工序,全为手工操作,尤以熬胶、晾胶复杂,其间挂珠、砸油、吊猴等环节颇显功力,操作六七年刚摸窍门,仅制成鲜胶就需九天九夜。东阿阿胶工艺规程列入国家医药局首批科技保密项目。
从曹植称阿胶为“仙药”,到唐朝肖行澡揭秘杨贵妃“暗服阿胶不肯道”,阿胶文化集中医药学、史学、哲学、养生、进补、膏方文化于一体。东阿阿胶曾获巴拿马国际金奖、传统药“长城”国际金奖、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 在新华网联合《参考消息》报社和中国文明网举办的“我的中国梦——中国企业‘梦之队’在行动”大型活动中,山东东阿阿胶 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了“中国企业梦之队”-“文化之梦”的殊荣。活动现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接受了新华网记者专访,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关于阿胶不断传承、不断创新的厚重的中国中医药文化发展之历史画卷。

阅读全文

与东阿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