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疆宗教演变史的介绍
《新疆宗教演变史》作者李进新,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本书是一部力图客观、全面、深入地探讨和介绍新疆历史上宗教发生、传播、发展及其演变的著作。
B. 新疆宗教演变史的几个特点
《新疆宗教》是2002年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品彦。
C. 新疆宗教演变史的内容简介
该书作者认为新疆地来区宗教发展自、演变的基本特点是:1.多宗教信仰并存是从古至今新疆宗教演变最基本的特点,它是由新疆所处的东西方多种文化交汇之点的地理位置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流动的特点所决定的。2.新疆流传的宗教多属“外来宗教”,主要经由中亚传入;这些“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后,都有一个与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相融合、相适应即民族化和地区化的过程。3.在新疆宗教历史上,有的宗教兴起了,有的宗教消亡了;兴衰消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内部的因素,也有宗教本身的变化。其中,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对某种宗教或采取推导、扶植,或采取打击、排斥的态度,是造成这种兴衰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4.新疆在宗教信仰上的几次重要变化,都与西域民族的迁徙运动有一定联系;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发展。
D. 学习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新疆多种宗教演变史,与名族宗教理论政策有何重要意义
一、主要是要帮助大家正确地认识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史、全面系统地了解新疆区情,增强“四个认同”意识(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中华民族凝聚力,识破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理任意篡改和故意歪曲新疆历史地阴谋,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通过《教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4)正确认识新疆宗教发展演变历史扩展阅读:
新疆土地政策
新疆土地政策就是新疆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和经济任务,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方面规定的行动准则。它是处理土地关系中各种矛盾的重要调节手段,一般包括地权政策、土地金融政策和土地赋税政策等。
但根据新疆2017年土地最新政策,闲置土地将面临被回收,且农村建房审批更严格,宅基地改革加速,自行开荒的土地不能确权,土地红利向可持续利用倾斜。
其分土地时,也会按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不因某个人死亡而收回该人口的承包地,也不因新增成员而增加承包地,出嫁女在新居住地没有取得承包地的,原承包地保留。而补贴的话,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方面的新规定,土地补贴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
E. 新疆民族宗教的发展史
新疆几个主要民族宗教信仰变化情况
1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族源主要为漠北回鹘和新疆塔里木流域绿洲的土著,其宗教信仰在现代维吾尔族形成之前也各有不同。漠北回鹘长期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唐代中叶接受摩尼教,并奉为国教。回鹘西迁之后,曾先后接受祆教、景教和佛教。此时回鹘社会成为多宗教信仰社会,大多数回鹘信仰佛教。塔里木流域的土著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前后,即已接受佛教,公元5世纪部分人接受了祆教,与佛教并存。公元6世纪摩尼教传入塔里木流域,部分居民接受了摩尼教。公元7世纪又有部分人接受景教。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塔里木流域绿洲的居民以信奉佛教为主,塔里木绿洲上的居民,长期将佛教奉为国教。10世纪初,随着喀喇汗地方政权的统治者改宗伊斯兰教,塔里木流域的土著居民和西迁之回鹘逐步皈依伊斯兰教,并逐步融合,形成现代维吾尔族。伊斯兰教也逐渐成为维吾尔全民信奉的宗教。
2哈萨克族哈萨克族古称乌孙,最早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公元2世纪起信仰佛教。公元8世纪已有少数哈萨克人接受伊斯兰教,但为数极少,未对哈萨克族社会生活造成影响,直到16世纪伊斯兰教才成为哈萨克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3蒙古族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后信仰佛教,13世纪以后改信藏传佛教喇嘛教。直到今日,藏传佛教仍然是新疆蒙古族全民信仰的宗教。13世纪以后有部分蒙古族皈依了伊斯兰教,但这部分人以后逐渐变成了现代维吾尔族。
4柯尔克孜族我国柯尔克孜族最早信仰萨满教,是全民共同信奉的宗教,以后改信了佛教、藏传佛教喇嘛教。10世纪以后有少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直到17~18世纪叶尼塞柯尔克孜人举部西迁之后,大部分柯尔克孜人逐步皈依伊斯兰教,但居住在北疆额敏等县的柯尔克孜族仍有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的部分柯尔克孜人仍信奉萨满教。
5塔吉克族最早信仰萨满教,公元前2世纪在新疆最先接受佛教,公元4世纪接受祆教,公元8世纪皈依伊斯兰教。
这些历史事实证明,新疆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并非一教独专
F. 新疆宗教发展史分为几个阶段
新疆宗教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宗教阶段。
这一阶段从新疆版出现原始宗教权直到外来宗教传入,历史至少数千至数万年。
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构成这一格局的宗教除佛教外,还有原始宗教(萨满教)、祆教、道教、景教等。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伊斯兰教传入,历史1000多年。
第三阶段是佛教与伊斯兰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在这一阶段,伊斯兰教通过对和田的宗教战争,逐渐将佛教势力排挤出南疆地区,形成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格局。
第四阶段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公元16世纪初,伊斯兰教在东察合台汉国的强制推行下,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主要宗教。
G. 论述新疆宗教演变发展的历史面貌
(一)新疆宗教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历史上,新疆宗教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宗教阶段。这一阶段从新疆出现原始宗教直到外来宗教传入,历时至少数千至数万年。新疆的原始人也经历了同样的原始宗教产生的过程。他们表现为对日、月、水、动植物以及图腾崇拜。比如,乌孙人崇拜太阳太阳、古罗布人崇拜麻黄草和小麦等。
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构成这一格局的宗教除佛教外,还有原始宗教(包括萨满教)、袄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伊斯兰教传入,历时1000多年。佛教是在新疆流传时间最长、信仰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历史上,它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曾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佛教与伊斯兰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在这一阶段,伊斯兰教通过对和田的宗教战争,逐渐将佛教势力排挤出南疆地区,形成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格局。这一阶段的早期,各种宗教都比较活跃,但后期则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伊斯兰教的势力不断壮大,袄教、摩尼教、景教则日趋衰落。这一格局大致持续了6个多世纪。公元7世纪,新疆地区共有三个地方政权:于阗王国、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当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后,通过发动对于阗王国的战争,使于阗王国灭亡,佛教结束了在这个地区千余年的统治地位。从此,佛教势力退出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区。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后,在新疆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它后来的统治者秃黑鲁帖木儿及其后裔强制推行伊斯兰教。公元16世纪初,伊斯兰教将佛教势力排挤出哈密。至此,伊斯兰教经过6个多世纪的传播和发展,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地区的主要宗教。从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一段时期所形成的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格局演变为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第四阶段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由于维吾尔等民族接受伊斯兰教,原先这些民族信仰的宗教,如袄教、摩尼教、景教便逐渐在新疆消失了。佛教道教主要在汉族中流行。此后,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也相继传入新疆。新疆的宗教格局演变为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二)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各宗教和谐健康发展党的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在新疆的实践取得了辉煌成就,对宗教事务的法治化管理不断加强,抵御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工作深入开展,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了新疆各宗教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宗教演变史的几个特点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流布的地区,多种宗教并存是自古到今新疆宗教分布的基本格局。
2、新疆流传的宗教,除原始宗教外,其余均为“外来宗教”,主要经过中西南亚传入,这些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后,都有一个与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相融合、相适应的过程。
3、新疆宗教在历史发展中一方面成为新疆各民族历史、文历、民族间相互吸收同化、融合的粘合剂。另一方面,代统治者,包括野心家、阴谋家往往利用宗教,打着宗教旗号实现其政治目的,给历史上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4、从发展的眼光看,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疆宗教的历史说明,一个民族再其发展过程中,宗教信仰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从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
5、帝国主义往往利用宗教为其侵略目的服务。
6、只有在新中国,新疆各族人民才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党的宗教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在建党90周年之际,围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新疆“三史”教育,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五观”,宣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新疆和平解放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力宣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来,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面貌新成果、19省市对口援疆工作的措施和成效、中央和自治区实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从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感恩伟大祖国,增强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和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着力营造解放思想、抢注机遇、发展稳定、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
简要内容:
新疆流传的宗教多属“外来宗教”,主要经由中亚传入;这些“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后,都有一个与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相融合、相适应即民族化和地区化的过程。3.在新疆宗教历史上,有的宗教兴起了,有的宗教消亡了;兴衰消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内部的因素,也有宗教本身的变化。其中,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对某种宗教或采取推导、扶植,或采取打击、排斥的态度,是造成这种兴衰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4.新疆在宗教信仰上的几次重要变化,都与西域民族的迁徙运动有一定联系;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发展。
H. 简述新疆宗教演变的过程
最初的新疆人(西域人)是大部分信奉佛教的,这就是为什么新疆甚至阿富汉有大量佛教遗迹回的原因,到十答世纪左右,伊斯兰教兴起,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侵略扩展而传播,阿拉伯势力逐步侵入我国西域地区,并建立了一个伊斯兰国家,由于“一神制”的宗教很难容忍其他信仰,故该国与信奉佛教的邻国势不两立,在阿拉伯势力支持下,其他国家逐步被战争吞并,愿意改为他们信仰的被留下,其他的被屠杀奴役,从此,新疆地区信仰发生改变。 以上信息部分来自史书,由于事件久远,事实不可考,请置疑者不必计较。
I. 简述新疆多种宗教的演变的历史
新疆的宗教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原始宗教阶段。
公元前4世纪以前,新疆流行的是原始宗教。此后,祆教经中亚传入新疆。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新疆后,逐渐形成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4世纪至10世纪,祆教流行于新疆各地,吐鲁番地区尤为盛行,当时的高昌地方政权为此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
这一时期,佛教进入鼎盛阶段,塔里木盆地周缘各绿洲佛寺林立,僧尼众多,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等著名佛教中心。
道教于5世纪前后传入新疆,主要盛行于吐鲁番、哈密等地,至清代传播至新疆大部分地区。摩尼教和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于6世纪相继传入新疆。
9世纪中叶,信奉摩尼教的回鹘人进入吐鲁番地区,建造寺院,开凿洞窟,翻译经典,绘制壁画。
10世纪至14世纪,景教随着许多地方回鹘等民族改信而兴盛,当时的疏勒、叶尔羌、于阗、轮台、高昌、哈密、阿力麻里(今霍城县境内)等地都是传教区。
2、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形成阶段。
9世纪末10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南部,新疆原有宗教格局再次发生变化。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后,于10世纪中叶向信仰佛教的于阗王国发动了40余年的宗教战争,11世纪初攻灭于阗,将伊斯兰教强制推行到这一地区。由此形成了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北疆以佛教为主,伊斯兰教与佛教并立的格局。这一阶段早期,祆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亦比较盛行。但随着伊斯兰教的不断传播,这些宗教日趋衰落。
3、伊斯兰教与佛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演变阶段。
14世纪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时期,统治者以战争等强制手段,将伊斯兰教逐渐推行到塔里木盆地北缘、吐鲁番盆地和哈密一带。至16世纪初,新疆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原来当地居民信仰的祆教、摩尼教、景教等逐渐消失,佛教、道教仍然存在。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人接受了藏传佛教。
4、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发展阶段。
约自18世纪始,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相继传入新疆。新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延续至今。
(9)正确认识新疆宗教发展演变历史扩展阅读:
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宗教关系和谐对新疆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宗教关系和谐,新疆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才有基础和保障。
必须坚持各宗教一律平等,不使用行政力量扶持或压制某种宗教,任何宗教不得超越其他宗教而享有特殊地位;坚持宗教信仰自由,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坚持民族团结、彼此尊重、和睦相处。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尊重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决不允许在信教和不信教、信这种教和信那种教、信这一教派和信那一教派群众之间制造纷争。
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增强法治观念。无论是什么人、属于哪个民族、信仰什么宗教,只要触犯法律法规,都要依法处理,决不允许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
J. 新疆的宗教演变
http://ksluoxianru.521g.com/archives/2006/11818.html 新疆历史上民族与宗教的演变 新疆历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对全疆来讲,新疆是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共同的新疆;在新疆地区,至今还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十三个民族。至于新疆地区自有人类活动以来,在这里生活过的各种民旅,则就数量更多,这里从来不是某一单一民族生活的地区。历史事实完全能向我们证实这一点。 考古资料表明,新疆地区六、七千年前的原始人类与黄河流域的中华先民有着极深的血缘联系。这些部族主要是诸羌之族(如黄牛羌、白马羌、若羌等等)、小月氏、羌氐族、苏毗(属古藏族之一)、塞种、大月氏、乌孙,稍后还有匈奴、丁零、居延、单桓、龙勒、吐火罗、焉耆、大夏、乌揭,还有相当数量的汉人等族.新疆的古代居民群体所操语言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如天山南部的塞语、龟兹一焉耆语、古于闽语等)、汉藏语系(如羌人、汉人等)和阿尔泰语系(如匈奴、乌孙、丁零等)。以上这些部族在长期的同化融合或杂居共处的过程中,一直延续到我国的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后220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在新疆活动和定居的民族主要是残余的匈奴人,当时被西域人称为“狯胡”,此外更多的是由内蒙古鲜卑山一带,迁居的鲜卑人(又称“东胡”)与柔然人(又称蠕蠕、茹茹等)、 口厌哒人(又称“白匈奴”)。高车人(汉代丁零人的后裔,亦称敕勒、铁勒),高车有六部十二姓,其中的韦纥氏分别是维吾尔与柯尔克孜族早期的祖先。当时鲜卑人在中原建立过北魏政权,是西域的主要统治者;到五世纪柔然军事贵族已控制了伊吾(今哈密)、高昌(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今喀什以西以南地带则由口厌哒人控制。五世纪末叶高车与柔然内战达30余年后控制了今东疆地区。这些部族在西域一个多世纪的活动,促成了各民族间在特殊环境和形式下的交往与交流,致使这些民族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诸多方面互相影响、相互吸收,甚至血统的混杂,这一切导致了天山南北居民间的一次自然的大融合与某种程度上的同化,这一过程也包括原先就生活在西域的康居、乌孙、月氏和部分汉人。在这一过程中高车部族起着某种主导作用,这就为九世纪40年代之后漠北回纥西迁,促使新疆维吾尔族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魏晋南北朝末期至隋唐初期,原先生活于漠北叶尼塞河上游的突厥部族,大规模西迁进入天山以北,此后逐渐取代柔然、高车与口厌哒控制了西域。到七世纪中,与突厥在西域争雄的主要对手是吐蕃人(今藏族祖先),唐王朝曾付出巨大代价先后平息了突厥和吐蕃在西域的内战,突厥和吐蕃部族以相当大数量融合于天山南北的土著居民之中,这一过程大致在八世纪末叶完成。 公元840年之后,原先役属于突厥汗国的回纥(亦称“回鹘”)汗国因战争和饥疫大规模西迁,取代突厥在今新疆建立了高昌回鹘汗国与喀拉汗王朝。回纥即魏晋时高车六部之一的韦纥部。在这一时期,早年分批迁居天山南北的样磨(突厥部族之一,即《突厥语大词典》中所称“亚格玛”人)、葛逻禄和部分从中亚迁居的粟特人(即“坎杰克”人)大都逐渐融入回纥部族之中。随着十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的引进,回纥部族舍弃了原先使用的回纥文而改用阿拉伯文,原先所操的突厥语系也相应引进了少量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借词。 1124年,原生活于华北的辽朝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女真部的倾轧下西迁,建立了喀拉契丹一西辽政权,开始了对中亚和今新疆的统治,喀拉汗王朝向西辽俯首称臣。在当时的西辽境内,契丹人大力推行中原汉文化,统治者一律采用中原帝王的帝号和年号,官方文件一律使用汉文,所铸并规定流通的货币也使用汉文年号,同时保留契丹语文。多种语言文字的使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特别是汉文化的传播,使中亚、俄罗斯乃至欧洲了解了中国。“契丹(赫太依)”一词甚至变成了中亚和俄罗斯用来称呼中国的专称。 1218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征服西辽,蒙古民族以数十万之众占据了新疆,在整个元、明时期,成为今新疆地区的一支重要民族。在此后的4百多年时间里,今新疆的契丹族、乃曼族、蒙古族都相继皈依了伊斯兰教,其原有族属也逐步融合同化于人数众多的回纥民族之中,一个有统一语言和文字,有共同习俗和宗教信仰的维吾尔民族于16世纪全面形成。与此同时,天山以北的哈萨克与天山以南的柯尔克孜两大游牧民族也得到了发展壮大。 17世纪中叶,随着清王朝的建立,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与中亚的交往也日渐增多。由于军事政治活动和屯田事业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满族、汉族、锡伯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回族由祖国内地迁徙定居,中亚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