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LED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历史
SAMSUNG SyncMaster P2370G
LED的技术进步是扩大市场需求及应用的最大推动力。最初,LED只是作为微型指示灯,在计算机回、音响和录像机等答高档设备中应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LED显示器正在迅速崛起,逐渐扩展到证券行情股票机、数码相机、PDA以及手机领域。
LED显示器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于一体,以其色彩鲜艳、动态范围广、亮度高、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成为最具优势的新一代显示媒体,目前,LED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广场、商业广告、体育场馆、信息传播、新闻发布、证券交易等,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
未来发展趋势
LED液晶显示器的发展终结了CRT时代;LED液晶显示器竞争日益激烈。LED液晶显示器未来趋势,将向超薄方向迈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2010年LG出品的 型号为E2290V 达到世界上最薄 7.2mm)
❷ 电视机的发展史简史。
电视机的发展历史
电视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是一大群位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度的人们的共同结晶。早在十九世纪时,人们就开始讨论和探索将图像转变成电子信号的方法。在1900年,“television"一词就已经出现。
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但是,这种看法是有争议的。因为,也是在那一年,美国人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电视系统。
尽管时间相同,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与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的电视系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史上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的电视系统称做机械式电视,而斯福罗金的系统则被称为电子式电视。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传输和接收原理的不同。
电视的发展纷繁复杂。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有许多人在做同样的研究。
美国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1953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电视机。
【电视的发展】
1883年圣诞节
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
1908年
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无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1923年
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1925年
英国约翰.洛奇.贝尔德,根据“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当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线,扫描器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2英寸高,一英寸宽。在伦敦一家大商店向公众作了表演。
1926年
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1927——1929年
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
1930年
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
1931年
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 ——美国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1936年
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
1939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
1940年
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
1949年12月17日
开通使用第一条敷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
1951年
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1954年
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
1966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集成电路电视机。3年后又生产出具有电子调诣装置的彩色电视接收机。
1972年
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
1973年
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
1976年
英国完成“电视文库”系统的研究,用户可以直接用电视机检查新闻,书报或杂志。
1977年
英国研制出第一批携带式电视机。
1979年
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
1984年
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电视”。该系统的画面宽3.6米,高4.62米,相当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大型卡车上,在大街和广场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统中采用了松下独家研制的“高辉度彩色发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图像。
1985年3月17日
在日本举行的筑波科学万国博览会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大屏幕彩色电视墙亮相。它位于中央广场上,长40米、高25米,面积达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有14层楼房那么高。相当一台1857英寸彩电。超大屏幕由36块大型发光屏组成,每块重1吨,厚1.8米 4行9作品共有45万个彩色发光元件。通过其顶部安装的摄像机,可以随时显示会场上的各种活动,并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种广告性录像。
1985年
英国电信公司(BT)推出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它向用户提供话音、快速传送图表 、传真、慢扫描电视终端等。
1991年11月25日
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电视开始试播:其扫描线为1125条,比目前的525条多出一倍,图像质量提高了100%;画面纵横比改传统的9:12为9:16,增强了观赏者的现场感;平机视角从10度扩展到30度,映图更有深度感;电视面像“画素”从28万个增加 为127万个单位面积画面的信息量一举提高了近4倍……因此,观看高清晰度电视的距离不是过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声道高保真立体声,富有感染力。
1995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电视接收机(即手掌式彩电),只有手掌一样大小 ,重量为280克。具有扬声器,也有耳机插孔,液晶显示屏约5.5厘米,画面看来虽小,但图像清晰,其最明显的特点是:以人的身体作天线来取得收视效果,看电视时将两根引线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线般的效果。
1996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场“壁挂”式电视:其长度60厘米、宽38厘米,而厚度只有3.7厘米,重量仅1.7千克,犹如一幅壁画。
❸ 中国液晶网的发展简史
中国液晶网(中晶网)是由一群在IT界从业近10年之久的精英,网罗了网络、软件、系统版、硬权件、营销等人才而组建成立。我们赋予了中国液晶网“创新、探索、分享”的理念,坚持以先进科技结合卓越服务,根据每一位用户的切身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程式,务求协助用户准确快速达成目标。
经过4个月的准备及1个多月的试验性运营,中晶网现已开发了供求信息发布系统,产品展示系统,资讯信息发布系统等。其中的资讯信息智能收集、智能过滤、智能发布功能为中晶网所有高品质信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且集成了贴切的模糊搜索功能,更是给用户开了便捷之门。
目前网站空间容量达到25G,其中行业新闻40000多篇,技术知识3000多篇,面版参数10000多篇,用户评论10000多条,相关PDF文档8000多部,供求信息60000多条,产品信息10000多条,相关行业软件200多个及其它内容1000多个。
❹ 电视机的发展历程和历史
电视机历史
一、机械式电视
俄裔德国科学家保罗·高特列本·尼普可夫(Paul Gottlieb Nipkow)早在年就提出并申请了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式电视系统的专利,当时他只有23岁,还在德国读大学。经过研究他发现,如果把影像分成单个像点,就极有可能把人或景物的影像传送到远方。不久,一台叫作“电视望远镜”的仪器问世了。这是一种光电机械扫描圆盘,它看上去笨头笨脑的,但极富独创性。
1884年11月6日,尼普可夫把他的这项发明申报给柏林皇家专利局。在他的专利申请书的第一页这样写道:“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被看到。”一年后,专利被批准了。这个专利中的尼普可夫圆盘据认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图象光栅(television image rasterizer)。但是,尼普可夫本人从来也没有做出一个模型来证明他的设计。直到1907年,放大器技术的进步才证明他的这个系统的可行性。
1897年,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布劳恩发明了一种带荧光的萤火幕的阴极射线管。当电子束撞击时,荧光幕上会发出亮光。当时布劳恩的助手曾提出用阴极射线管做电视的显示器,固执的布劳恩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康斯坦丁·波斯基(Constantin Perskyi)在向1900年巴黎世博会提交的一篇论文中造出了television一词。波斯基的论文评估了机电技术的在当时的状况,并提到了尼普科夫等人的贡献。[3]1906年,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布劳恩的两位助手用这种阴极射线管制造了一台画面接收机,进行图像重现。但他们的这种装置重现的是静止画面,应该算是传真系统而不是电视系统。
1907年至1910年,波瑞斯·罗星(Boris Rosing)和他的学生弗拉基米尔·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验证了在发射机中用快速转动的镜面扫描装置和在接收机中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电视系统。
波瑞斯·罗星(Boris Rosing)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而斯福罗金(Zworykin)之后去了美国无线电公司(the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工作。他在那里建立了纯粹的电子式电视系统。不过,他的这个系统最终被认为是侵犯了费罗·法恩斯沃斯(Philo Taylor Farnsworth)的专利。
二、电子式电视
1911年,工程师艾伦·坎贝尔·斯文顿(Alan Archibald Campbell-Swinton)在伦敦发表演讲,同时在时代杂志中也被报道,描述了如何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阴极射线管传输电视讯号的细节。在演讲中,他还补充了在1908年撰写的杂志文章自然杂志中第一次描述的电子电视传送方法,这种传送方法沿用至今。其他人在当时也完成了使用阴极射线管作为接收机的实验,但是使用另外一个阴极射线管作为发送端的概念尚属首创。
在19世纪20年代末,当机械电视还在普遍使用的时候,发明家费罗·法恩斯沃斯和弗拉基米尔·佐利金分别已经在研究全电子传输管的工作中。
俄裔美国科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兹沃雷金),开辟了电子电视的时代。弗拉基米尔·佐利金(兹沃雷金)原是俄国圣彼德堡技术研所的电气工程师。早在1912年,他就开始研究电子摄像技术。1919年兹沃雷金移民美国,后在威斯汀豪森电气公司工作。
1923年,苏格兰发明家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的一个朋友告诉他:“既然马可尼能够远距离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那么发射影像也应该是可能的。”这使他受到很大启发。贝尔德决心要完成用电子讯号传送影像。他变卖了仅有的一些财产,并收集大量资料,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研制电视上,完成了电视机的设计工作。贝尔德成功用电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俄裔美国科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兹沃雷金)同时也在实验阴极射线管来产生和显示影像。1923年在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1886)工作期间,他研制了电子摄像管。但是在1925年的演示过程中,图像模糊不清、对比度很低、分辨率差,而且图像是静止的。
这种摄像管没有走过实验阶段,但是RCA(获取了西屋电气公司专利权)相信法恩斯沃斯1927年影像分解器的专利条件过于宽泛,会排挤其他形式的电子成像技术。所以,RCA在获取了1923年斯福罗金的专利应用之后,对法恩斯沃斯提出了专利抵触诉讼。美国专利办公室的检察官否决了1935年的决议,制定了法恩斯沃斯的发明优先于斯福罗金。
在1939年十月,RCA在输掉法庭上诉,但是他们还是希望能更进一步的生产商用电视机设备,RCA同意支付法恩斯沃斯1百万美元(在2006年等同于1千3百80万美元)在之后的10年期间内,使用法恩斯沃斯的专利,需要支付额外的授权费用。1929年兹沃雷金又推出一个经过改进的模型,结果仍然不理想。
美国的ARC公司最终投资了5千万美元,1931年兹沃雷金终于制造出了摄像机显像管。同年,进行一个完整的光电摄像管系统的实地试验。在这次实验中,一个由240条扫描线组成的图像传送给4英里以外的一台电视机(使用镜子把9英寸显像管的图像反射到电视机前),成功使电视摄像与显像方式电子化。
第一个半机械式模拟电视系统在1925年10月2日被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后来,他的这个系统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所采用。后在193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终止使用这种技术。因为在那时电子式电视系统更受欢迎。
决定性的解决方案—电视的基本原理基于在整个扫描周期内持续释放的电子流堆积和次要电子的储存的原理上—由匈牙利发明家Kálmán Tihanyi首次发现于1926年,1928年完善了该技术。
在1927年12月7日,菲尔·法恩斯沃斯(Philo Farnsworth)在他的圣弗朗西斯科格林大街202号的实验室里,首次使用影像解剖(Image Dissector)摄影管传送了第一个图像:一条简单的直线。1928年,法恩斯沃斯研制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给媒体进行演示,由电视传送一个动画图像影片。
1929年,这个系统被更加的优化,去掉了电动发电机,现在他的电视系统没有任何运动部件。同年,法恩斯沃斯使用了他的电视系统传送了首个直播人类影像:一个3.5英寸他妻子Pem闭眼的动态图像(也许当时光线太亮的原因)。
1928年,“第五届德国广播博览会”在柏林开幕。展会中电视第一次作为公开产品展出。有线的机械电视传播信号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无法显示精细的画面。
因为只有几分之一的光线能透过尼普可夫圆盘的孔洞,为得到理想的光线,就必须增大孔洞,担画面将十分粗糙。要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必须增加孔洞数目,但是,孔洞变小,能透过来的光线便会减少,图像便会模糊不清。机械电视的这一缺陷导致这种技术的淘汰。
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30年代以后,贝尔德又转向了彩色电视的研究。经过不断地改进设备提高技术,贝尔德研制的电视效果越来越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后来成立了“贝尔德电视发展公司”。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贝尔德电视的传送距离有了较大的改进。
193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兹沃雷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1934年8月25日法恩斯沃斯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富兰克林学会首次给全世界演示一套完整的全电子电视系统。其他发明家之前只是展示了类似系统的部分功能,或者演示使用静态影像或者动态图片影片的电子系统。但是法恩斯沃斯是第一个把电子扫描电视摄像机和电子扫描电视接收机整合在一起,提供直播,动态,黑白图像的系统。不幸的是,他的摄像机需要很强的光线,所以他的工作被迫中断。
在英国,艾萨克·舒伯特(Isaac Shoenberg)使用斯福罗金的想法开发了马可尼-电磁干扰(Marconi-EMI)自己的电子摄像管,这个设计构成了为BBC制造的摄像机的核心部件。使用这种摄像管,在1936年11月2日,一条405线的服务被架设在亚历山大宫的摄影棚内,由安装在维多利亚大厦顶上特殊制造的桅杆形天线进行广播。
它暂时替隔壁的贝尔德机械电视系统进行播出,但是它更可靠,也具备更佳的清晰度。而桅杆形的天线一直沿用至今。这台完全用电子电视系统播放的节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德国柏林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佐尔金发明的全电子摄像机,担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戏称为电视大炮。
这4台摄像机的图像信号通过电缆传送到帝国邮政中心,在那里图像信号经过混合后,通过电视塔被发射出去。柏林奥运会期间,每天用电视播出长达8小时的比赛实况,共有16万多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奥运会。
1939年,英国大约有2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美国无线电公司的电视也在纽约世博览会上首次露面,开始第一次固定的电视节目演播。二战的爆发使得刚发展起来的电视的发展停滞了10年。战争结束后,电视工业又蓬勃发展起来,电视也迅速流行起来。
1946年,英国广播公司恢复了固定电视节目,美国政府也解除了禁止制造新电视的禁令;电视工业便飞速发展起来。在美国,从1949年到1951年,不仅电视节目已在全国普遍播出,电视机的数目从1百万台升至1千多万台,成立了许多家电视台。幽默剧、轻歌舞、卡通片、娱乐节目和好莱坞电影常在电视中播出。
德国科学家卡罗鲁斯也在电视研制做出了成就。1942年,卡罗鲁斯小组(包括两名科学家,一名机械师和一名木工),造出一台设备。这台设备用两个直径为1米的尼普可夫圆盘作为发射和接收信号的两端,每个圆盘上有48个1.5毫米的小孔,能够扫描48行,用一个同步马达把两个圆盘连接起来,每秒钟同步转动10幅画面,图像投射到另一台接收机上。
他们称这台机器为大电视。这台大电视的效果比贝尔德的电视要清晰许多。但从未进行过公开展示,因而他们的发明鲜为人知。
1956年,金斯伯格和安德逊设计的Modoll VRllo录像机的问世,使电技术前进了一大步。因最初制作电视节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电视胶片把节目拍摄下来,冲印,再通过电子扫描播出。采用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无法进行电视节目的实况转播。另外一种是用摄像机直接把信号传播出去。这虽然满足了那些希望目睹现场情景的观众的需要,但是它不能重放。录像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
1972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一种3/4英寸大的卡式录音带,根本上改变了电视节目的录制方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业彩色录像放映系统所使用的卡式录音带。
(4)液晶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电视机(英语:Television)简称电视,属家用电器。而这个词语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如指将动态的影像和声音转换为电子讯号,并通过不同渠道传输电子讯号,再将电子讯还原为影像和声音的技术,亦是电视讯号传送和接受的技术;和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讯号为动态影像和声音的装置,通称电视机;电视亦没有单一发明者。
而是由不同国家科学家研究的共同结果。早在十九世纪时,人们就开始研究将影像转变成电子讯号的方法。电视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商业活动,特指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载体进行资讯交流、讯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讯号的传输、电视讯号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
屏幕尺寸
电视机的屏幕尺寸是一个衡量电视机可能的最小显示画面的参数,它以电视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量,单位通常是英寸。
液晶电视屏幕的尺寸是严格的产品说明书所标注的尺寸,因为液晶屏幕不存在被边框遮盖住的现象。
市场销售的个别产品存在尺寸不实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比标注的标准尺寸少1-2厘米,即少了不到1英寸的距离。
❺ 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历程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对于许多的用户而言可能是一个并不算新鲜的名词了,不过这种技术存在的历史可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早在19世纪末,奥地利植物学家就发现了液晶,即液态的晶体,也就是说一种物质同时具备了液体的流动性和类似晶体的某种排列特性。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会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质,这种现象叫做电光效应。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英国科学家在上世纪制造了第一块液晶显示器即LCD。今天的液晶显示器中广泛采用的是定线状液晶,如果我们微观去看它,会发现它特像棉花棒。与传统的CRT相比,LCD不但体积小,厚度薄(14.1英寸的整机厚度可做到只有5厘米),重量轻、耗能少(1到10 微瓦/平方厘米)、工作电压低(1.5到6V)且无辐射,无闪烁并能直接与CMOS集成电路匹配。由于优点众多,LCD从1998年开始进入台式机应用领域。
第一台可操作的LCD基于动态散射模式(Dynamic Scattering Mode,DSM),RCA公司乔治·海尔曼带领的小组开发了这种LCD。海尔曼创建了奥普泰公司,这个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这种技术的的LCD。 1970年12月,液晶的旋转向列场效应在瑞士被仙特和赫尔弗里希霍夫曼-勒罗克中央实验室注册为专利。 1969年,詹姆士·福格森在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Ohio University)发现了液晶的旋转向列场效应并于1971年2月在美国注册了相同的专利。1971年他的公司(ILIXCO)生产了第一台基于这种特性的LCD,很快的替代了性能较差的DSM型LCD。
在1985年之后,这一发现才产生了商业价值,1973年日本的声宝公司首次将它运用于制作电子计算器的数字显示。LCD是笔记本电脑和掌上计算机的主要显示设备,在投影机中,它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它开始逐渐渗入到桌面显示器市场中。 一直以来,追求更完美的视觉享受都是我们桌面显示设备的目标,回顾显示技术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都是围绕着同样一个主题-“追求更佳的人类肉眼视觉舒适性”!
作为近几年才突然新兴起的新产品,液晶显示器已经全面取代笨重的CRT显示器成为主流的显示设备。可是,液晶显示器的发展之路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下面,我们与新老用户一起回顾一下LCD发展的艰辛曲折之路。
LCD早期发展(1986~2001)—过高成本抑制其发展之路技术不成熟的早期,LCD主要应用于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我们平时所说的LCD,它的英文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直译成中文就是液态晶体显示器,简称为液晶显示器。
液晶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它的分子排列决定了光线穿透液晶的路径。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继而造成光线的扭曲或折射,由此引发了人们发明液晶显示设备的念头。
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称之为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尽管是单色显示,它仍被推广到了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 机身薄,节省空间
与比较笨重的CRT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只要前者三分之一的空间。
省电,不产生高温
它属于低耗电产品,可以做到完全不发热(主要耗电和发热部分存在于背光灯管或LED),而CRT显示器,因显像技术不可避免产生高温。
低辐射,益健康
液晶显示器的辐射远低于CRT显示器(仅仅是低,并不是完全没有辐射,电子产品多多少少都有辐射),这对于整天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
画面柔和不伤眼
不同于CRT技术,液晶显示器画面不会闪烁,可以减少显示器对眼睛的伤害,眼睛不容易疲劳。
液晶显示器绿色环保,它的能源消耗相对于传统的CRT来说,简直是太小了(17''功率大概在65-12W之间);对于逐渐引起国人重视的噪音污染也与它无缘,因为它的自身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它不会产生噪音(对于那种喜欢一边使用电脑,一边有节奏的敲打显示器的用户发出的噪音,这里不予以考虑);液晶显示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发热量比较低,长时间使用不会有烤热的感觉,这一点也是以前的显示器无可比拟的,以前的显示器可是宝贵,尤其是夏天,家里的空调、电扇都得为它服务给它降温。使用液晶显示器无形中为大气降了温,也为阻止日益升温的大气作贡献。同时减少辐射,降低环境污染。当然了,环保也不会少了辐射这个指数的,虽然我们不能说液晶显示器就完全没有辐射,但是相对于辐射大户CRT,以及日常家电的辐射来说,液晶显示器那一点点辐射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时代其实还是模拟时代,而未来的时代从发展趋势来看是数字时代。显示器智能化操作,数字控制、数码显示是未来显示器的必要条件。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必将全面取代模拟技术,LCD不久就会全面取代模拟CRT显示器。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液晶显示器的数字接口并不普及,还远远没有到应用领域。从理论上说,液晶显示器是纯数字设备,与电脑主机的连接也应该是采用数字式接口,采用数字接口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可以减少在模数转换过程中的信号损失和干扰;减少相应的转化电路和元件;其次不需要进行时钟频率、向量的调整。
市场上大部分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是模拟接口,存在着传输信号易受干扰、显示器内部需要加入模数转换电路、无法升级到数字接口等问题。并且,为了避免像素闪烁的出现,必须做到时钟频率、向量与模拟信号的完全一致。
此外,液晶显示器的数字接口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带有数字输出的显示卡在市面上并不多见。这样一来,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性的优势却很难充分发挥。
这个问题可能不是很好理解,我们举例子说明一下吧。使用过液晶显示器的人都知道液晶显示器很容易产生影像拖尾现象。
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的一个特殊指标。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指的是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响应时间短,则显示运动画面时就不会产生影像拖尾的现象。这一点在玩游戏、看快速动作的影像时十分重要。足够快的响应时间才能保证画面的连贯。市面上一般的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一般为40ms左右。不过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LCD和CRT的这个差距在逐渐的被弥补上,一款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就已经缩短到了5ms.
从外形上看液晶显示器的外观轻巧超薄,与传统球面显示器相比,其厚度、体积仅是CRT显示器的一半(比如华硕的MS系列产品,其厚度更是达到了让人惊讶的1.65cm),大大减少了占地空间。
香港和东京是世界上液晶显示器普及率最高的地区,香港液晶显示器的出货量占到了显示器总出货量的七成。我们观察一下液晶显示器普及率高的地区就不难发现,这些地方大多是比较繁华,比较拥挤,生活水平比较高,而且写字楼、金融大厦林立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可谓是寸土寸金。显示器节省下来的空间的地皮价格远远高于液晶显示器和CRT显示器的差价。我国大陆的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区域也有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
这个问题其实是问您对显示器的用途。众所周知,由于液晶分子不能自已发光,所以,液晶显示器需要靠外界光源辅助发光。一般来讲140流明每平方米才够。有些厂商的参数标准和实际标准还存在差距。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一些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以往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当中,采用两灯调节,因此它们的亮度和对比度都不是很好。不过主流的桌面版本的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一般都可以达到250流明到400流明,已经开始逐渐接近CRT的水平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把CRT和LCD摆放在一起的话,可以比较轻松的分辨出液晶显示器和普通的CRT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以及色彩饱和度的不同,但是就一般使用来说,这一点点差距并不会影响您的工作。
但是对于专业的美工等要求准确色彩的工作来说,液晶显示器还不能完全达到其工作的要求。
❻ 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1、1883年圣诞节,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科夫用他发明的“尼普科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
2、1908年英国斯文顿、俄国罗申克夫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础。
3、1923年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1923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这是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4、1926年电视的发明者之一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5、1927——1929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
6、1930年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
7、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国人费罗·法恩斯沃斯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8、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
9、1940年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
10、1954年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
11、1972年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1973年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1979年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
12、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1984年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电视”。该系统的画面宽3.6米,高4.62米,相当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小型卡车上,在小街和广场等需要的地方播放。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图像。
13、1985年英国电信公司(BT)推出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它向用户提供话音、快速传送图表 、传真、慢扫描电视终端等。
(6)液晶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电视机的主要部件
无论是彩色电视机还是黑白电视机,它的机箱一般是由前面板(前框)、中框和后盖三个部分组成。在常规的维修工作中,前面板和中框不必拆开,仅需卸掉后盖即可进行一般的维修操作,所以有一部分电视机的前面板和中框做成一个整体。
卸掉后盖即可看到电视机内的主要部件,它们可以分成三大部分:机箱后盖,前面板、中框和显像管等,主印制底板(机心)及各种部件。
❼ 中国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史
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原电子部七七四厂(即现京东方的前身)七七0厂、上海电子管厂为代表的作坊式TN-LCD实验线开始到现在,中国的LCD产业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经历几次大的投资浪潮之后,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TN-LCD生产基地和主要的STN-LCD生产基地,从2003年又开始大手笔涉足TFT-LCD,以京东方电子科技集团收购韩国现代三条TFT-LCD生产线和所有LCD业务以及京东方和上广电又分别投资在大陆建设二条第五代TFT-LCD生产线为标志,中国成为世界LCD产业第四极力量乃至更强的预言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一 产业发展历史回顾
在全球液晶显示产业发展年表上,中国的起步时间并不算太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清华大学、长春物理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和以原电子部七七四厂、七七0厂、上海电子管厂为代表的企业都开始涉足LCD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样品制做,但一直到84年,无论是自主拼装设备还是从美国引入的设备,都是作坊式小规模的实验线,没有形成批量的生产规模,但这些实验室和实验线却奠定了中国液晶产业的基础,在这些实验线上曾经工作过的一批人,在后来中国LCD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TN-LCD
1984年,深圳中航天马公司建成第一条4″规格的TN-LCD生产线,七七0厂建成第一条7″规格设备较先进的LCD规模生产线(主要设备通过香港从日本引入)。继这之后,深圳的先科集团和新加坡辉开集团合资成立了深圳深辉公司,他们也是一条7″规格的LCD生产线,深圳晶华公司也差不多同时建成一条TN-LCD生产线,在香港LCD产量占据第一位的康力公司生产线也转移到了广东惠州。随后天马二期、晶蕾、华泰等又相继建成12″以上规格更大规模的TN-LCD生产线。除上述内资建设的生产线外,以信利为代表的香港很多企业在那个时期也纷纷在大陆兴建TN-LCD生产线。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LCD产业的第一个黄金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相当的TN-LCD产业规模,深圳天马公司从4″线开始,很快又建了1条7″线,在90年代初又建成1条12″线,在当时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好,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而奠定了其在业界的影响。
2.STN-LCD
中国大陆涉足STN-LCD是从九十年初开始,国家八五开发项目“640×200超扭曲液晶显示项目”由七七0厂和清华大学、南京五十五所共同完成。93年以后,天马三期一天骏项目、河北冀雅、无锡夏普、汕尾信利二期、上海广电液晶、迈尔科特等都先后建成12″×14″或14″×14″规格的STN-LCD生产线,生产大中尺寸的STN-LCD产品,而鞍山三特电子(现鞍山亚世光电)、汕头超声等公司建成的STN-LCD生产线,则以生产中小尺寸STN-LCD产品为主,其他技术水平较高的TN-LCD线也在这个时期顺应市场发展需要局部改造兼容生产STN-LCD产品,如深圳晶华、上海海晶等,但以上建成的STN-LCD生产线除无锡夏普能生产彩色STN-LCD外,其他生产线均只能批量生产有色模式和黑白STN-LCD产品。从九十年代末开始,进入彩色STN-LCD生产线建设热点时期,飞利浦在上海建成二条14″×16″彩色STN-LCD线,与前期已在上海建成的STN模块生产线一起,力图打造上海飞利浦LCD城,而信利在将单色STN-LCD生产线改造成CSTN-LCD生产线后,又投资建成了一条专门的彩色CSTN-LCD生产线,日资企业日本新电器则在广东东莞建成一条CSTN-LCD生产线。爱普生和optrix则分别在苏州和张家港成立苏州爱普生和张家港光王电子并建生产线,专门生产中小尺寸的STN和彩色STN-LCD,深圳天马在03年完成四期天龙工程,以一条14″×16″的CSTN生产线生产以手机屏、PDA为主的彩色STN-LCD。韩国三星继STN模块生产线之后又在东莞建成一条彩色STN-LCD生产线,长春的联信在长春建成的彩色STN-LCD生产线已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深圳比亚迪公司、汕头超声也在进入2004年以后相继建成彩色STN-LCD生产线,目前已开始试生产和批量生产彩色STN-LCD。
3.TFT-LCD
2000年以前,中国在TFT方面的工作仅限于部分高校和研究所在一些小范围的研究上。2000年,吉林电子集团从日本购进了一条第一代的TFT—LCD二手线,目前在生产一些中小尺寸的TFT产品.2003年2月,京东方电子科技集团用3.8亿美元成功收购韩国现代3条TFT生产线和业务,并在当年全球大尺寸TFT销售额上排名第九,该现并购进入03年中国十大成功并购案之列.2003年6月,京东方又宣布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 2亿美元建设第五代TFT—LCD生产线,目前这个项目进展顺利,正在调试试产,并将在04年12月底产出这条线上的第一块TFT-LCD屏,比原计划提前了近1个月,2003年1 0月,京东方TFT模块生产线落户北京,这个生产线也是京东方TFT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2003年4月,上海广电集团与日本NEC公司达成协议,共同投资1146亿日元在上海莘庄建设第五代TFT—LCD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玻璃尺寸与京东方一样也是1100*1300,目标产品是笔记本电脑、监视器以及电视用显示屏,这条线在今年6月12日工艺设备进入安装调试, 10月份完成调试生产,产出了中国第一块本土生产的大尺寸TFT-LCD,目前这条线正在向大量产阶段推进.在南京,新华日购进了NEC的第一代TFT二手线,投资约在5400万美元,总投资比彩晶小,目标产品也是定位在中小尺寸上,现正在调试、试运行,已做出2.5″的样品。
4.LCD模块
TN-LCD和STN-LCD的模块生产线由于投资小,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在中国大陆的数量比屏的生产线数量要大很高,其布局也比较分散,早期的模块厂以个人或小企业投资为主,规模较小。但近几年,随着中国大陆手机生产数量的大幅增长,对配套器件本地化的要求,以及模块产值较大和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吸引力,使很多拥有屏生产线的厂家和下游整机厂家也都开始兴建自己规模较大的模块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上海飞利浦、北京三五电子、东莞三星电子、张家港光王电子、深圳天马、广州精工、上海广电液晶、京东方等一批有屏生产线的厂家,也有如深圳TCL、大连大显等有整机背景的厂家。
在TFT模块上,台湾、韩国、日本企业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大陆,LG-Philips在南京、翰宇彩晶在南京、友达在苏州、中华映管在吴江、奇美在上海、东莞,三星在镇江、日立在苏州,夏普在无锡都有自己的TFT模块生产线.造成这种转移的原因被认为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未来市场的看好,第二是劳动力成本优势。
5.LCD配套材料
伴随着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数量和规模的增大,为LCD配套的材料和设备也得到了一个好的发展空间,在LCD的三大材料中,最早实现产业化的是液晶材料和ITO玻璃。我国液晶材料的研究工作始于1969年,以清华大学化学系和北化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是主要力量,198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液晶的研究成果在石家庄开始批量生产,并供应给LCD厂,这个现名石家庄永生华清的公司目前仍是国内品种最高,产量最大的液晶材料厂,由清华大学与其他公司合作将清华化学系液晶材料研究技术产业化的还有另外一家公司:清华亚王液晶材料公司,他们也可以批量生产TN液晶和中低档的STN液晶,石家庄永生华清与清华亚王一起的中低档液晶市场份额在中国大陆已占到70%以上,低档TN占到了80%以上,并有单体提供给日、德的其他液晶材料公司。除这二家之外,西安近代研究所和西安瑞联公司也在从事液晶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但以液晶单体为主配有部分混合液晶生产,另外还有如江苏高恒化工、烟台等多家企业在从事液晶材料的单体和中间体的开发和生产。在ITO玻璃方面,中国第一条用于LCD的ITO玻璃生产线是深圳南亚在87年建成的。这条线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后来在其他ITO玻璃生产线上的很多技术管理骨干都曾经在这条线上工作过,继南亚之后,深圳莱宝、深圳南玻、深圳豪威、安徽华益等又相继建成规模更大的ITO玻璃生产线,他们不但在为ITO玻璃的本地化配套上做出了贡献,也在出口供应日本的一些LCD企业,在TN液晶和ITO玻璃上,目前我们已能完全实现本地配套,LCD的另一主要材料偏光片,目前主要有深圳深纺乐凯和温卅侨业二大家,批量供应TN用偏光片和部分STN用偏光片。东莞福地在前几年从日本日合引入日合一条旧的偏光片生产线,但调试后运行状况一直不是太理想,目前正在进行改组。
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已建成日熔量250吨的超薄基片玻璃线并已开始向ITO玻璃厂供货,这是国内很多企业曾经努力但一直没突破的领域。在掩膜版上,深圳清溢、深圳美精微等公司已供应从TN、STN到CF用的菲林、铬版型掩膜版及其他配套材料,美精微是第一家专业LCD掩膜公司,而清溢公司目前在掩膜产品的产量和规模上居于领先,其公司文化和质量管理得到业界的好评,在04年获得全国质量奖,并被做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克劳斯比学院的教学案例。
在彩色LCD用的关键材料彩色滤光片上,深圳莱宝和深圳南玻已开始批量生产,深圳比亚迪引入一条线用于自己配套。
在LCD其他的配套材料上,如背光源、PI、清洗剂、光刻胶等,国内厂家也都能部分供应。
6.LCD配套设备
在配套设备方面,经过多年来各方努力,我国大陆已能生产部分LCD制造设备及测试仪器。测试仪器以高校和研究所为主,如清华大学、长春物理系都开发生产定型了如液晶盒厚测量仪、予倾角测量仪、液晶光电参数测试仪等测试设备,而制造设备从最初的玻璃切割机、偏光片切割机、灌晶机等单台设备发展到可以生产成套的TN用清洗等前段设备和摩擦线、对版线等要求更高的设备,专业生产液晶设备的厂家有北京京城清达、太原二所、深圳虎神、深圳润正、深圳航通、深圳保全等公司,京城清达是由北京量具刃具集团与清华大学、日本饭沼制做所共同合资的公司,太原二所是一家从事半导体相关工艺研究的专业所,他们都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但中国大陆液晶设备就其规模和水平来看,与LCD器件和相关材料比,仍显得滞后一些,与日本韩国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7 开发和研究
中国大陆在液晶显示技术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包括清华大学物理系、化学系、长春物理所、北京化学所等单位在七十年代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之后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南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南京五十五所等单位也相继介入这方面的研究,这些基础和应用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虽然由于资金投入较小,没有世界级大的创新性成果,但在产业发展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大学和研究所背景下成立的清华液晶中心、北方液晶中心也是专门从事液晶显示技术研发的单位,一些大的集团如京东方、上广电、TCL等也有企业自己的研究院或研究所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北方液晶中心侧重STN-LCD、a-si TFT、p-si TFT-LCD、液晶器件参数测试仪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曾获中国科学院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项奖励,清华液晶中心侧重STN工程化技术研究以及相变液晶、宾主液晶、宽视角等一些个性化的器件开发和导波技术在液晶中的应用、模式设计等一些偏基础性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等奖励,近二年又在人才培养上展开工作,面向平板行业举行各类技术培训班。五十五所则在STN、TFT及BTN液晶显示器件及整机军用液晶加固技术上开展工作,在加固方面拥有几项专利,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二 中国液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历经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LCD产业从无到有,从无源跨入有源,已成为全球最大的TN/STN生产大国和产值排名世界第四的LCD产业区域,目前在中国大陆与LCD产业相关的生产厂、科研院所大约有180家,约110条的TN/ STN-LCD生产线,7条TFT-LCD生产线(含京东方在韩国的三条生产线)和众多的TN/STN/TFT模块生产线。液晶协会在2003年对65家会员单位的统计数据显示:这65家单位2003年销售值总和在132.46亿,比02年增长123%,其中显示器件107.79亿,占81.38%,相关材料12.04亿,占9.09%,制造设备1.29亿,占0.97%,其他占8.56%,从业人员大约在5万3千人,LCD年产量424万平米,ITO玻璃年产量646万平米,液晶材料年产量79.5吨,偏光片年产量96万平米。
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液晶产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以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东北地区,这与中国信息产业强势分布区域相对应。
华南是中国最早形成LCD、LCM区域性的地区,到目前仍是企业数量最多,投资成份最多元化的地区,其生产线数量占到合国的70%以上,其中又以深圳东莞二市为主,在投资类别上以台湾华泰、香港信利、香港精电、台湾劲佳光电为代表的香港、台湾投资和以深圳天马、迈尔科特、东莞SDI、东莞新电器等为代表的日美资和大陆内资为主。
华东地区是近几年刚兴起的新区.这个地区显著的特点是企业的投资和规模都较大,日资和台资企业较多,无锡夏普、张家港光王电子、苏州EPSON、上海飞利浦、上海广电液晶都有规模较大的CSTN和STN生产线,更有众多的TFT模块厂在这个区域内。产值较大,销售规模上亿、上十亿的厂多,随著上海广电集团与日本NEC合作TFT—LCD五代线的建成,还将带动TFT-LCD产业链上的其他项目,这个地区显示出很强的发展后劲。
东北华北地区目前企业的数量和总体规模都小于其他二个地区。但随着京东方在2003年成功收购韩国现代TFT三条生产线、并在北京建TFT模块生产线和五代TFT屏生产线、整合上下流产业链一系列大的动作以及其TFT—LCD销售额在2003年全球大尺寸LCD排名第9的地位和五代线建成后的带动和辐射影响,将带动这个地区成为对中国液晶产业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另外这个区域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从事液晶研发的单位和力量比较集中。还有美国三伍电子以及河北冀雅、长春联信、鞍山亚视一批有实力和后劲的企业。
❽ 液晶发展历史
液晶最早是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einitzer)于1888年发现的,他在测定有机物的熔点时,发现某些有机物(胆甾醇的苯甲酸脂和醋酸脂)熔化后会经历一个不透明的呈白色浑浊液体状态,并发出多彩而美丽的珍珠光泽,只有继续加热到某一温度才会变成透明清亮的液体。第二年,德国物理学家莱曼(O.Lehmann)使用他亲自设计,在当时作为最新式的附有加热装置的偏光显微镜对这些脂类化合物进行了观察。他发现,这类白而浑浊的液体外观上虽然属于液体,但却显示出各向异性晶体特有的双折射性。于是莱曼将其命名为“液态晶体”,这就是“液晶”名称的由来。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式为向列液晶,分子形状为细长棒形,长宽约1nm~10nm,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别,如此在电源ON/OFF下产生明暗的区别,依此原理控制每个像素,便可构成所需图像。
1963年,RCA公司的威利阿姆斯发现了用电刺激液晶时,其透光方式会改变。5年后,同一公司的哈伊卢马以亚小组,发明了应用此性质的显示装置。这就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开端。而当初,液晶作为显示屏的材料来说,是很不稳定的。因此作为商业利用,尚存在着问题。然而,1973年,格雷教授(英国哈尔大学)发现了稳定的液晶材料(联苯系)。1976年,由SHARP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将其应用于计算器(EL-8025)的显示屏中,此材料目前已成为LCD材料的基础。
具结晶性的液体 ——液晶早在1850年,普鲁士医生鲁道夫‧菲尔绍(Rudolf Virchow)等人就发现神经纤维的萃取物中含有一种不寻常的物质。1877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雷曼(Otto Lehmann)运用偏光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液晶化的现象,但他对此一现象的成因并不了解。 奥地利布拉格德国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家斐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在加热安息香酸胆固醇脂(Cholesteryl Benzoate)研究胆固醇在植物内之角色,于1883年3月14日观察到胆固醇苯甲酸酯在热熔时的异常表现。它在145.5℃时熔化,产生了带有光彩的混浊物,温度升到178.5℃后,光彩消失,液体透明。此澄清液体稍微冷却,混浊又复出现,瞬间呈现蓝色,又在结晶开始的前一刻,颜色是蓝紫的。 莱尼泽反复确定他的发现后,向德国物理学家雷曼请教。当时雷曼建造了一座具有加热功能的显微镜去探讨液晶降温结晶之过程,后来更加上了偏光镜,正是深入研究莱涅泽的化合物之最仪器。而从那时开始,雷曼的精力完全集中在该物类物质。他初时之为软晶体,然后改称晶态流体,最后深信偏振光性质是结晶特有,流动晶体(Fliessende kristalle)的名字才算正确。此名与液晶(Flussige kristalle)的差别就只有一步之遥了。莱尼泽和雷曼后来被誉为液晶之父。 由嘉德曼(L. gattermann)、利区克(A Ristschke)合成的氧偶氮醚,也是被雷曼鉴定为液晶的。但在20世纪,有名的科学家如坦曼(G. tammann)都以为雷曼等的观察,只是极微细晶体悬浮在液体形成胶体之现象。涅斯特(W. Nernst)则认为液晶只是化合物的互变异构物之混合物。不过,化学家伏兰德(D. Vorlander)的努力由聚集经验使他能预测哪一类的化合物最可能呈现液晶特性,然后合成取得该等化合物质,理论于是被证明。
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液晶的定义,现在已放宽而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之物质。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 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它们的特殊光学性质,又对电磁场敏感,极有实用价值。 1888年,奥地利叫莱尼茨尔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奇怪的有机化合物,它有两个熔点。把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145℃时,便熔成液体,只不过是浑浊的,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时却是透明的。如果继续加热到175℃时,它似乎再次熔化,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列曼把处于“中间地带”的浑浊液体叫做晶体。它好比是既不象马,又不象驴的骡子,所以有人称它为有机界的骡子.液晶自被发现后,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何用途,直到1968年,人们才把它作为电子工业上的的材料. 液晶显示材料最常见的用途是电子表和计算器的显示板,为什么会显示数字呢?原来这种液态光电显示材料,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1]把电信号转换成字符、图像等可见信号。液晶在正常情况下,其分子排列很有秩序,显得清澈透明,一旦加上直流电场后,分子的排列被打乱,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颜色加深,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象。
❾ 液晶电视的历史发展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白浊有粘性的液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这种白浊物质具有多种弯曲性质,认为这种物质是流动性结晶的一种,由此而取名为Liquid Crystal即液晶
1888年发现液晶材料;
1888~1968年为液晶材料性能和应用研究时期。
1968年美国首先做出LCD产品;
1973年夏普做出TN-LCD;
1973~1985年为TN-LCD获得广泛应用时期。
1984年发明了STN-LCD和TFT-LCD。
1985~1993年为STN-LCD推广应用时期。
1993~2000年是TFT-LCD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TFT-LCD的性能已可以与CRT媲美。
LCD发展大大扩展了显示器的应用范围,使个人使用移动型手持显示器成为可能,因此,2000年以后将进入LCD与CRT争夺显示器主流市场的时代。
彩色低功耗反射型LCD技术。
低温多晶硅(P-Si)LCD大生产技术。
大尺寸、宽视角、高分辨彩色TFT-LCD的发展。1993年以前主要生产的是10.4英寸以下,640×480像素的产品;1993~1997年主要生产的是10英寸~13英寸,1024×768像素的产品;1997~1999年主要生产15英寸~18英寸,1024×768和以上像素的产品;1999年以后开始生产20英寸~30英寸的产品。
1998年以后开始大力开发高分辨率、大屏幕液晶投影电视。
2008年 人们更重视液晶电视的美观和厚度,电视现在26寸以下的最薄可以做到22毫米了。
❿ 显示器发展史
模拟信号显示器——数字信号显示器——镜面显示器——光点阵列显示器(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