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后的都市大发展是西方社区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它对我国社区治理的借鉴意义
在尚未发生工业革命的时候,大部分西欧人都在乡间居住,在小块田地上以耕种和畜牧维生。只有一小部分的西方人在城市居住,当时城市的人口平均不到一万人。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是商人和工匠。商人以出售工匠的制品谋生,而工匠则多在家中用手动的工具和细小的机器,来生产衣服和日用商品维持生计。这种以人手及简单工具在坊间作业的生产方式称为“家庭手工业制”。19世纪曾是欧洲都市大发展的时期。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是都市发展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都市工业迅速崛起,大工商业都市、国际贸易中心逐渐形成,新兴都市急剧增加,大批农村人口涌入都市,出现了所谓近代都市革命。如英国伦敦1400年有居民4.5万人,经过400年的发展,至1800年居民才达到86.5万人,而到1900年,仅相距100年的时间就猛增到453.6万人,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英国在工业革命进程中还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都市。欧洲各国的都市发展也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发动的掠夺战争和对外的商品倾销,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都市发展,但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现代都市通过强有力的政权、雄厚的经济实力、便利的交通运输和邮电信息网络、强大而迅速的大众传播媒介系统及其他先进设施,对其他地区施加重大的影响。它们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信息和服务中心。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祝学习进步!
B. 我国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抄会的转袭型,以居委会为主导的传统社区管理体制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复杂的利益关系需要新的社区体制加以调整。就法律地位而言,居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现实生活中,居委会承接了大量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工作,行政化倾向日趋严重。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居委会的性质被“异化”了,演变成为一个行政性的管理机构
C. 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社区矫正在我国历经了试点、扩大试点、全面试行和全面推进的发展过程。内
2003年7月,“两院两部”联合印容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山东6个省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2005年1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涵盖东、中、西部地区的18个省市。2009年9月,“两院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部署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
2014年5月。“两院两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意味着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全面开展、依法规范运行,标志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我国社区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社区矫正的由来:
社区矫正实施的最初原因是为缓解监狱罪犯过多而产生的压力。其目的是为通过政府、社会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使矫正对象改正恶习,并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其非监禁刑罚或考验(宣告缓刑)的性质可以使其在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的情况下,并借助政府、社区、社会爱心人士以及亲人的帮助下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并且回归社会,实现再社会化的过程。
D. 建国来我国街道社区发展历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统筹谋划和开展工作,才能全面提升社区建设的水平,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根基。 一、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社区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成为引领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责任。社区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区经济、社会事务、综合治理、城建城管、社区党建等直接关系到社区的整体建设,密不可分,各方面的工作只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才能保证党的工作在街道社区顺利进行;只有各个方面共同进步、协调发展,才有街道城区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不太注重社区的全面建设,把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割裂开来,搞“单打一”。比如:有的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党建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精神文明、组织建设的问题关注的比较少,无论从重视程度,投入精力、物力,还是抓落实的力度上都明显不够,总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虚的,在社区建设中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同志偏重于抓一些所谓的“特色”工作,尽管单项工作比较突出,但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不快,有的甚至在一边出成绩,一边出问题;有的科室部门在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一讲所管项工作的重要,就把他强调到不适当的位置,有的只重视自己主抓分管工作重要,对其他工作缺乏相互支持和配合的主动意识,出现了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相互掣肘的现象,导致社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解决以上这些工作中的问题,根本出路就是要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据各项工作在社区建设中地位和作用,要科学确定到底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基层党组织的形象,直接与社区群众、辖区单位接触,工作千头万绪。上级布置的工作我们含糊不得,下面请示的工作我们原则不得,棘手“刺头”的问题我们躲闪不得,街道社区经济、综合治理、城建城管、社会事务等项项工作我们都忽视不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学会“弹钢琴”,既要善于牵住“牛鼻子”,紧紧扭住影响和制约辖区建设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不放松,又要和一般工作结合起来抓,把“千条线”拧成一股“绳”,还要做到以点带面,确立全面建、整体上的思想,防止和纠正在工作指导上畸轻畸重、单项冒尖等现象发生。 二、坚持长效观念,推进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党组织领导建设,就是要把发展作为一个过程,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既要重视眼前工作,又要着眼于未来,考虑长远的发展。我们有些同志,在指导社区工作中,只求一时一事的轰动效应,只考虑如何出彩头,不考虑对社区城区长远建设有什么作用;有的喜欢抓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叫得响的有形工作,忽视那些在社区建设起着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社区思想文化教育、党组织建设等无形工作,导致街道社区建设基础不扎实,发展后劲不足。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社区。首先要求我们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一定要把工作指导思想搞端正,以党的事业和社区建设为重,认真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纠正急功近利、图名挂号、华而不实的思想偏差和工作作风,自觉摆脱功利思想的缠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抓建设与个人成长进步的关系,切忌重眼前、轻长远,做到当一任领导负长远责任。其次要夯实社区建设发展基础,在抓好长远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围绕社区建设持续发展开展工作,提高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发挥各类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纽带核心作用,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基础保证,进一步打牢社区文化基础、服务保障基础、综合治理基础。三是要积蓄街道社区发展后劲,努力拓宽人才选拔培养的渠道。现在我们选拔社区党支部书记难,推选优秀的社区党组织(总支、党委)书记就更难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拓宽用人渠道,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民主选举等办法,着力抓好社区区建设的“四支队伍”,即:社区街道干部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党员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在保证他们一定物质生活待遇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提高“四个素质”活动,即:开展岗位技术练武,提高业务素质;开展读书竞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展学习先进活动,提高政治素质。引导社区工作者以社区为“课堂”,以岗位为“舞台”发奋学习,立志成才。为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保证。 三、坚持人本观念,突出提高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社区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目中有人”的理念,把促进社区居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鼓楼区率先提出了“负重攀登、首善之区”,“社区建设是城区永恒主题”的工作思路,在社区保障、卫生、教育等社会公益性事业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城区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实际上就是实实在在地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城区建设理念。但新时代要求我们如何使辖区的基础条件与市民文明程度、市民开放心态、文明素质、合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有新的进展,让社区居民在改变城区面貌的同时提高素质、改变自己,这是我们必须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党的十七大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同时,现代人的基本生活已经解决,未来主要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必须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制定有效的对策,采取可行的行动,为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保障。 一是要多办实事,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社区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从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抓起,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千方百计地为居民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难、思想上解惑。通过“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解百家难”活动,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我们街道社区党员干部要深入居民中去,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做居民群众的知心朋友,成为群众心声的观察员,党和政府的瞭望所。 二是用好载体,满足精神文明需求。要努力构筑与我们南京大都市社区相适应,满足居民乐业的社区文化,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要载体。我们每个街道社区都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等不同特色的人文资源,应用好这些不同特色的人文资源,培养人们的认同感;要通过开展舞蹈、戏剧、书画、工艺等文化活动,丰富生活陶冶情操;要通过建立社区文化联席会、文化广场制度,对社区文化进行整体筹划,形成城区、街道、小区三级文化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全面发展的精神需求。 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展示才能的心愿。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人的素质、能力和思维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基本能力是发展的核心。当前我们城区群众物质文化水平获得了一定的提高,这使激活人的潜能外部条件已经成熟。我们要抓住机遇,千方百计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在社区建设中,要大力宣扬和发扬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事例,鼓励社区群众多为“小善”,以舆论导向激发居民助民为乐的积极性;要多用身边的人与事来教育群众,以身边经常发生的小事为抓手,以小见大,让市民群众制订公约,自觉执行公约,达到自我教育提高的效果;要根据不同人群持续不断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群众参与展示能力,调动社会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街道社区和谐的良好局面。
E. 写一篇关于 我国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历程,结合所在社区生活变化的实际
学生吗?那你躲到图书馆看看
F. 社区的形成过程
前言
虽然「社区」的概念可能范围大小不一,并没有明确的界线,也可能不是一种感官场域,没有人可告诉你确切的地点,但它却是一群人的生活空间,我们依然感觉它的存在。譬如说,台湾各地的「公馆」、「七张犁」、「北门」、「埔」、「坑」、「厝」,以及台北市的艋舺、大稻埕与大龙峒等概念均可说是社区的最佳写照。
社区生活是一种共有、共治与共享的生活。个人出生后,不仅属於家庭,也属於社区。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是在自己所属的社区范围内进行,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人格发展多半受社区组织的影响。有了社区组织,个人生活便获得许多便利。譬如说,由於职业分工与专业化,生活更为经济;由於合作技术发展,食物获取更加丰富与便利。人类生存机会是因社区而增强,这也是它普遍存在的重要理由。
本章的重点在说明社区的意义、社区的重要性、传统社区的特色及其演变,以及现代社区的特色、问题与解决,并藉由社区(Community)、社区意识(Community Consciousness)、传统农业社区、现代都市社区、社区总体营造、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与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等重要概念,逐一论述社区的相关理念与事实,期使我们能对社区的形成有进一步的认识。
社区的范围很难界定,既非行政界域,也无明确界线。然而,对於某一群人而言,社区却是个人发展认同感与归属感,并拥有某些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存在生活空间。社区也是一种制度、组织或体系,这种组织或体系依其空间分布来说,即是一种区位结构或区位体系。基本上,社区与团体、结社或社会并不能划上等号,但其概念则包括五个要素:(一)一群居民:居民是社区主体,其人口特徵则表现在社区组合上;(二)地理空间:也是生活空间,包括自然资源与公共设施等;(三)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居民发展社会网络的关键,也是社区持续生存的动力;(四)组织体系:社区是一种组织结构,必然有社会组织运作的现象;(五)心理情感:居民间有相当的共识、认同与归属,并且形成一种心理依附,进而追求共同目标。
就历史发展而言,传统农业社区与现代都市社区是社区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农业社区是指某地区居民及其制度所保有的结合形式,在此地区的居民或为散居农村,或是集居村镇,而以村乡为其共同活动中心。农业社区或乡村社区有四个主要特徵:(一)以农业为主的一群人;(二)生活在某特定地区的人有密切的互动关系;(三)享有相同价值与规范;(四)有强烈的我群观念,并带有浓厚的共同意识。至於都市社区则是一个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人口密度高、社会流动大、个人匿名性高与高度专业分工。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异质性现象、职业机能互赖、科层制的发展、理性与个人主义导向的人际关系,并且依赖形式的社会控制。
社区发展的概念绝非凭空想像,而是有其历史渊源。二次大战后,联合国基於世界多数区域,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由於受战争影响而凋敝残破、贫穷落后,甚或面临物质严重短缺,故而提出社区发展方式。在此世界潮流下,我国於民国五十四年订定民生主义阶段的社会政策,并在六○年代大力推动社区发展。时至今日,台湾地区的社区发展工作已实施数十年。溯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个十年计画是以农村社区为主要对象,基础工程与生福利是其主要工作内涵。第二个十年计画则以都市社区为实施对象,开始考虑到台湾都市化的快速发展,尤其重视精神伦理建设。然而,北高两市的实际经验显示:都市社区发展工作较农村社区更困难。究其原因,除都市人有忙碌、疏离、流动性与匿名性等较高的特性外,「社区」范围的日渐模糊,也是引起都市「社区意识」、「社区认同」,乃至「社区参与」薄弱的要因。
众所周知,社区发展是一种综合性工作。要做好社区发展工作,需要整体社区居民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使居住认同社区组织,关心社区事务,进而利用社区资源维护自己的社区环境,深切体认社区是「利害相关,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过去,由於我们较重视社区硬体建设,相对忽视居民的社区认同,致使社区发展理想与实际间落差过大,甚至有名无实。因此,当前社区发展政策的首要任务即是如何强化居民的社区认同与社区意识,如何透过各种社区活动的办理,加强居民的社区参与与情谊,进而使他们自动自发、相互合作,融合成社区生命共同体,形成社区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社区总体营造不仅成为政府与民间特别重视的热门观念,也变成台湾社区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整体而言,社区总体营造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在政治层面上,推动民主化与公共化概念,强调「由下而上」的居民参与,让社区居民管理自己,也思考其未来;在经济策略上,著重「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试图寻求「在地性」经济发展策略,藉以维持地方产业与生态环境之平衡;在社会改革上,藉由社区总体营的社会运动改造社会风气,培养公义与私利并重价值观,重视社区互助与人际互动,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期使社区居民成为社区的真正主人而非临时过客;在文化功能上,藉由文化保存与重建地方文化特色,拯救地方历史古迹与文化遗产,以及美化居住空间与景观等社区文化运动凝聚社区意识,并且形塑社区居民的共同记忆。
社区
「社区」(community)的定义可依不同观念而有不同说法:(一)空间、地理或地域观念:社区是地理、社会与地域组织的单位,也是居民在特定地理界限内从事共同互赖生活,并具有地缘感或集体意识的人口集团;(二)心理、情感与意识观念:社区是具有我群感、认同感或共同价值观的人群实践日常生活与社会互动的情感单位;(三)经济与职业观念:社区是与职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单位,例如新竹科学园区、大学城或军事单位等;(四)政治与国际观念:国家与国家间的互动随全球经济与政治变化而日趋频繁,国际社会若有唇齿相依的深切感受,便会积极加入「国际社区」,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
综合学者专家的看法,社区是指占有一定区域的一群人,因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水准、职业声望或其他方面的差异而造成各种不同的地域,并且形成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而言,社区具有三个要素:(一)它是一个有一定境界的人口集团;(二)它的居民具有地缘感觉或某些集体意识与行为;(三)它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活动或服务的中心。据此,我们可得出几个重要概念:(一)「社区」本身具有双重意义,「社」注重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区」则有地区或环境的意涵,该名词指涉人与环境的结合体;(二)社区不同於行政区,而且是动态的,具有高度弹性的,并非硬性的规定或划分;(三)社区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与整个社区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与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因此,社区发展政策必须与社区习俗和文化密切配合。
社区意识
「社区意识」(community consciousness)是指社区居民对於其所居住社区有一种心理情感,亦即归属感与认同感。他既认同这个社区,也属於社区成员的一分子,好比自己对故乡与国家的情感一般。这是一种对於所属社区的责任心与荣誉感,也是参与社区活动的动力。就此意义而言,社区意识至少有三个要件:(一)居民对於所属社区具有认同与情感;(二)居民关心社区公共事务与共同利益;(三)居民愿意表达看法或采取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
社区意识是守望相助的关键,也是形成生命共同体的要素,但却需要透过居民互动来培养。在台湾,除邻里长原有业务外,多数社区工作是靠家庭主妇来推动。老旧社区还有节庆或庙会为主的聚会活动,新兴社区则面临人力与场地的两难,於是,在自扫门前雪的心态下,实在难以形成社区意识。然而,抗议也是形成社区意识的另一途径。虽然这种形成方式不是常态,但在台湾现阶段,却也有促进改革的功能。当社区共同利益遭到破坏或来自内部的不合理时,就有可能激发居民自行组织与抗争行动的意识。譬如说,花园新城、庆城社区与汐止白马山庄等,都曾因为抗议治安、道路与环境等问题而激发居民保卫家园的社区意识。
社区发展
台湾地区的社区发展已有三十年以上历史,由於政府与民众的共同努力,也获得相当成果。若追溯社区发展历史轨迹,我们当可发现:第一个十年计画是以农村社区为主要对象,基础工程与生福利是主要的工作内涵。第二个十年计画则以都市社区为实施对象,精神伦理建设是强调的重点。近年来,社区发展层次从早期的硬体建设扩展到抗争游说与组织参与等软体运作范围,并且著重整合政府与民间资源,共同改善社区经济、环境、治安、交通、卫生、福利与教育文化等事务,企求重建邻里关系与社会安定。
就理论上来说,社区发展有三种主要精神:(一)社区发展工作必须解决社区居民切身需求问题;(二)社区居民必须积极参与;(三)居民的自助是社区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社区发展可说是一种组织与教育民众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运动。社区发展的目的在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协调各社区关系、运用社区内外资源、采取社区自助行动,达到引导社区的社会变迁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社区组织
「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方式,或各种社会制度相互关系的总体结构。任何社区都是社会关系的一环,也是有组织的体系。这种组织或体系依其空间的分布状态,我们称之为「区位结构」(ecological structure),而就其各部分关系来看,它又是一个区位体系。近年来,社区组织原则与方法经常被应用至农村地区,社区发展工作也从农村扩展到都市。因此,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间的差别日微,甚至有相互通用的趋势。
社区组织的意义在社会学与社会福利著作中有许多不同解释,或说明工作程序,或强调工作目标,或著重工作方法。但综合学者的普遍说法,社区组织是一种社会工作过程,其目标在充分运用社区资源以适应社区需求,并促进社会团体协调与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具体而言,社区组织的重点是:(一)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二)让地方人士体认避免冲突与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三)社会福利机构的建立、调整与工作配合;(四)社区民主自治与专家合作关系的建立。
社区资源
「社区资源」(community resources)是指社区内外所有可以动员,并且有助於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促进社区成长与达成社区目标的力量总称或动力因素。它不仅涵盖有形物质资源与无形精神资源,也包含两者整合后所创造的力量。有形物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与财产。无形精神资源则指社区意识的力量,其中融入信仰追求与社团宗旨所形成之个体意愿与整体目标。
虽然社区资源在学理或实务分类上相当繁多,但最常用的社区资源可分为五种类型:(一)自然环境资源:包括地形、地貌与自然景观等;(二)人力资源:例如社区中的亲友、师生、社团干部、政治领袖人物与工商企业人士等均属之;(三)物力资源:包括社区活动所需器材、工具、房舍、物料与设备等;(四)财力资源:例如活动经费、捐款、补助与经费等;(五)组织资源:包括社区内的学校、社团、工商企业、公司团体与基金会等。社区资源能否充分运用,有赖社区资源的发现、规划、整合与动用。然而,社区资源的整合不限於社区内,也可超越社区。藉由各种社区活动与组织的运作,可以促使资源网络的形成、茁壮与扩大,并且有助於达成整体社区发展的目标。
传统农业社区
传统农业社区是由居住在一有限地域内具有共同利益,并有共同满足其需求方式之人群所组成。美国社会学辞典为农业社区所下的定义是:「面对面结合的一个地区,比邻里大,在此地区内,多数居民利用其集体生活所需之社会、经济、教育、宗教及其他劳务,并对於基本态度与行为有一般的投合,通常是以村或镇为中心。」
早期的农业社区有如一个原始部落,自成一个小世界。农民自己生产东西,制造工具与服装,而将其剩余产品售给邻市。近代一般先进国家的农业社区因受现代化、都市化与工业化影响,先前的自给自足现今多半已不复存在,转而必须依赖都市;一切生产、运输、交易与消费可说是以都市为转移中心。同样的,由於台湾土地改革成功,工业日渐发达,农民生活水准大幅提升,农业社区也有很大的转变。近年来,都市化程度逐年提高,台湾农业社区也逐渐呈现若干现代化风貌。
现代都市社区
一般社会学者认为:都市特性在於它是一种心理与物质结构,也是人类共同营生的地方,其主要特徵是它的社会组织与制度。因此,现代都市社区系指一个集中在有限地域内的人口集团,在法律上具有社团法人的地位,在经济上具有分工与互赖的特色,在政治上具有地方政府的体制。它的主要营生方式不是直接依赖耕种与捕鱼等来获取食物,而是靠著工商业、人事服务与其他专门技能以谋生。在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上,它也多半是集体的与间接的。
根据内政部营建署委托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所进行的一份研究指出:台湾地区的都市社区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一)传统市街:位於都市较老旧地区,居民世居比例高,住商混合性最强,社区凝聚力也高,但因发展时间长,房屋外观显得简陋,土地与建筑物的产权相当复杂,例如台北的迪化街、万华一带与延平北路某些地段;(二)零散发展型社区:原可能是老旧平房或日式大宅院,经地主改建或建商合作而成为较新式住宅区。由於它是新旧杂陈居住型态,都市景观相当零乱,新住与原住人口间缺乏一体感,彼此情谊较传统市街淡薄;(三)公共服务部门所提供之住宅:包括国营事业提供的宿舍社区,如中油与台糖等;政府机构提供的员工住宅,如中兴新村眷舍;以及居住地狭小但各种福利齐备的传统眷村;(四)市地重划区:原为农业用地,经重划后改成建地,属於新开发社区,住户的社经地位也较高,例如木栅与大直重划区;(五)民间造镇计画社区:大多选在都市外围地区,有不少为山坡地带,透过大面积土地与低廉地价的整体规划与设备而开发完成的社区。这类社区发展上的最大困难是住户偶居例不小时,居民社区参与意愿低,相对缺乏认同感与我群意识。
社区总体营造
对於台湾社政单位与社区居民而言,「社区发展」或「社区工作」几已耳熟能详,但「社区总体营造」(tot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则是一个新概念与新名词。民国八十三年,该概念由行政院文建会提出并作为一种施政计画。这个外来名词主要结合日本「造町」、英国「社区建造」(community building)与美国「社区设计」(community design)等三个概念,尤其强调社区生命共同体意识、社区参与和社区文化。
行政院文建会所推动的社区总体营造,大致采取日本的观念与作法。换言之,它先依据社区特色从各种角度切入,然后带动其他相关项目,例如地方产业文化包装、民俗活动开发与街道景观整理等,最后整合成总体的营造计画。然而,这种强调社区景观、地方产业与文化展现的作法,也使部分人士怀疑社区发展政策是否转变?社区文化活动是否要由另一批人办理?社区发展与文化建设如何相辅相成?均是政策、人力与执行上的重要课题。就此而言,社区总体营造理念代表的是一种宁静的革命或思想模式的转变,其结果不仅在营造新社区的形成,也要营造新个人、新社会与新文化的风貌;不但要找回个人的感性,也要营造可以永续经营的家园。譬如说,花莲县光复乡太巴塱社区的文化重建与嘉义县新港乡的造街计画等皆是社区总体营造的范例。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涵盖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也是社会工作专业者协助社区居民凝聚社区意识与推展社区事务的一种专业活动。早期,先进国家的社区工作常与教会和医院结合。近年来,则积极运用义工以协助多样化的社区工作,例如戒毒宣导、义卖募款与社区运动等。至於我国的社区工作发展,早期是以成立团体组织为主,例如妈妈教室与社区童子军等。继之,藉由社区活动以增加社区意识与社区认同,例如民俗技艺活动与社区园游会等。近年来,若干资源较丰富的社区,更积极举办社区环保与美化环境等有关的社区工作。
未来,台湾都市化程度势必与日俱增,因此,要使现代都市社区生根化、组织化与长期化发展,社区工作应从几个方向努力:(一)硬体与软体设施相互配合:过去,社区活动中心与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兴建完成后,往往缺乏专业人员管理与维护,致使无法发挥应有功能,殊为可惜。今后,在筹建社区硬体设施时,也需相关软体与人员的配合;(二)重新厘订社区范围:过去,社区常依行政区域划分,难以激发居民社区认同。未来的社区范围应加以检讨,或可透过居民自觉、自动参与和组织社区以发挥凝聚力,自然形成明显的社区界限;(三)社区规划应配合生活圈与医疗网理念:国土计画已将台湾地区划分成十八个生活圈,未来的社区事务应尽量配合生活圈与医疗网,才能方便民众生活与就医;(四)亟待社工员发挥专业服务功能:过去,若干县市首长对社工员定位不清且未能善加利用,因此,今后,妥善规划与应用社工员以从事社区工作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环节;(五)妥善利用社区组织与社区资源:社区内外的公共或私人设施与机构均是社区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今后,社区组织与社区资源的结合是社区发展的的重要工作。
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是一种社区居民自我觉醒的过程,也是居民对於周遭生活环境关心与投入程度的标志。透过社区活动与公共事务的参与,除了可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可改善现代都市社区的冷漠面貌。因此,社区参与不仅反映出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也进一步形成以社区为行动单位的集体力量。然而,社区参与并无一定的模式可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相关经验的学习与传承,确认社区的问题与资源,以及寻求适切的解决方法。更重要的是:参与过程的所有组织、协调与执行都应由社区居民自动自发的参与,其他相关专业团体或组织则应以促成方式居间协调社区居民。
1990年代初期,台湾活泼多样的自力救济与新社会运动渐趋沉寂。后来,一些以社区共同权益与环境意识为诉求的自发性社区参与运动开始接替。譬如说,从台北县贡寮乡民坚决阻止核四兴建到台北市民生社区辐射钢筋污染的自救运动等,皆为向内凝聚社区意识与资源,向外积极介入公共政策决定与执行的范例。其实,这些自发性的社区参与已开始扮演行动者的角色。回顾过去,居民参与初期可能因长久保守心态限制或组织运动经验不足,有些在执行中即无疾而终,有些则变成长期抗争或两败俱伤。展望未来,社区组织应发展出一套参与公共事务的策略,详细规划未来社区蓝图,期使将自力救济式的行动转变成公民社会的社区参与。
G. 1.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的发展历史: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专业社区工作的形成、社区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古代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实践
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属于一种官民结合的社会福利体制。这种以政府为依托的社会救助制度始自周代,之后不断完善,机构也不断膨胀,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相对齐全的政府职能没置。特别是发生大范围的贫穷、饥荒、灾害时,政府的社会救助机构能够很好地发挥救助功能,用于维持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社会统治。
(一)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
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具有强烈的自发性特征,它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是家族。在传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为了提高生产力,获取充分的食物,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家族很自然地联系起来,共同从事农业生产,并进行合理的社会分工。同时也是为了能互助互济.共同抵御因为自然灾害或疾病带来的困窘。
二是同乡。在血缘关系无法顾及的情况下,人们因为同处一地,朝夕相处形成了浓厚的乡土观念,同乡、同村之间的帮助结成的地域关系成为提供生活安全保障的另一道安全网。
三是行会。行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一种民间组织,指有共同利益的人以行业为纽带结合起来,“在维护同行的经济利益、调节商业纠纷、订立行规训练学徒、介绍熟人寻求职业等方面,提供了经济照顾和服务,很大程度上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
四是宗教。宗教是另一种不可忽视的民间社会救助力量。在中国民间,佛教和道教都有很强的影响力。佛教的济世渡人、乐善好施,道教的积功累德、安己利人等宗教道义在调节人与人和谐相处、教导教徒帮助他人、救济贫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唐朝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设置的“悲田院”、“养病坊”等,主要收容孤儿、老人、穷人和生病的人,经费由官府出,而管理则由寺院的僧尼来负责。
(二)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
1、保息六政。据《周礼》记载,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这就是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福,即爱护儿童,赡养老人,提供社会救助、医疗保健,维护社会安全等,可以说基本上涵盖了现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周代还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日微宫室,二日祖坟墓。三日联兄弟,四日联师儒,五日联朋友,六日同衣服。也就是说,住宅建设和精神伦理建设要并重。福利的真义应该是物质与精神兼有,整体和个体兼顾,政府与民众并举。为使民众能够生得其所、活得愉快、死得安全,不仅要慈幼、养老.而且还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来配合,此外还需要本俗来呼应。
2、九惠之教。《管子》一书中写道:“人国四荀五,行九惠之教,一日老老,二曰慈幼,三日恤孤,四日养疾,五日合独,六日问疾,七日通穷,八日赈困,九日接绝。”这些内容类似于现在各国实施的老人福利、儿童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婚姻咨询、健康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服务等。
3、社仓乡约。常平仓就是通过储存粮食的方式调节粮食价格,各地都修建常平仓,储备粮食以备荒年之用。义仓就是把政府征粮或是由富户义捐的粮食储存在仓库里,由官府派人管理,荒年或是青黄不接时,出仓以赈济灾民。社仓是由人民自行组织,或是由政府督导人民办理,类似一种农贷合作组织的救济设施,由当地群众捐集 粮食,或是由政府贷给粮食,在各乡设仓储存,在灾荒之年救济百姓。乡约,就是住在邻近地区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大约起始于北宋的“吕氏乡约”。该乡约由宋代蓝田吕大钧及其兄弟、邻里亲友以书面的形式约定而发起,内容分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和患难相恤四大项,后经朱熹倡导而推之至全国。“由于乡里民众自订规章,作政府律令之辅助,而有人约者彼此信守,虽无民主之名,但已有民主之实。‘吕氏乡约’其纲止于四条,而人生善恶功过,可法可戒之事已尽在其中,见之今日,用作社区研拟公约之依据,仍有可采之处。”
二、我国近现代社区工作的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时代背景下,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在这一运动中,由不同的理论流派组织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对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00多个团体参加。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试验区、陶行知的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江苏宝山师范学校、梁漱溟等人创立的河南村治学院和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等。这些由社会学者推动的运动都是力图通过改造乡村社区促进社会变迁,“可以看作是我国现代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事业的一个开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许多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为了建设一个新社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救助、救济以及社会改造运动。针对社会贫穷问题,提出了“生产自救、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总方针,开展了广泛的社会救济。一方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重视预防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采取得力措施,组织开展了粮食征调、公粮减免、社会募捐、组织移民、整顿义仓等活动,特别是以民政部、劳动部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在安置灾民、救灾救济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针对游民、娼妓、土匪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造活动,力图将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中国政府采取了说服动员和强制收容相结合、定期收容与经常收容相结合的方法,取缔各地的妓院、赌场、烟馆、流氓窝点等非法活动场所,设立生产教养院、妇女教养院、新人习艺所等劳动培训、改造机构,将妓女、游民和乞丐组织起来,为其提供安定的住所和纯净的生活环境,在体力改造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上述社会问题的解决大都是依赖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居委会、居民小组为单元的社区组织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加速了社会改造的完成。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经济上国家实行了全方位的计划经济,社会管理上推行单位体制。在城市社会,随着功能的日益完善和扩张,单位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手段。通过单位体制,国家“广泛控制着家庭以外的主要日常活动——工厂、办公室、学校等地方的活动”。国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社会资源,控制了单位中所有就业者,将国家政权深入到居民个体的现实生活中,实现了对城市社会的全面控制。单位功能的泛化使得单位以外提供服务的组织或中介机构丧失了发展空间。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管理对象只是极少数没有单位的城市居民,专业的社区工作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些高校曾经创立了社会学系,介绍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1952年院系调整的时候,社会学系被错误地取消,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人员也不得不转行。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一直持续了30多年,直接导致了我国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工作教育及其实践的严重滞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学等学科逐渐恢复,也带动了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的发展。在教育层面,1987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四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当时确定的专业名称是“社会工作与管理”。1989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国家民政部合作,开始招收、培养社会工作本科生。截至2003年,国内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学校已近200所,还在继续增加之中。这其中不仅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有理工农医师范等各类专门高校,还有高等专科学校等等。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逐步恢复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的 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比如两极分化、失业、老龄化、空巢家庭、青少年犯罪等。这些问题的缓和和解决都需要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技术。另外,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社区建设的深人发展、住宅商品化的普及、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等都呼唤并催生着我国本土化的社区工作。
三、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
(一)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发展
在我国,社区建设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城市社区。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区是城市基层政权机构,街道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经政府授权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我们所说的社区建设中的社区,一般是指规模调整后的居委会。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660个各类城市中共设有830个市辖区,5576个街道办事处,8.5万个社区居委会。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位居民,都需要与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者区政府等基层管理组织发生关系,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城市政府的管理。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城市居民接受政府管理的方式以及基层社区内部处理公共权力的方式都处于不断调适和变化当中。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既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互动,也反映了居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甚至也反映了居民个人权利的享有程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缩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获得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城市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社会的转型对以单位制为主体的二元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构成了巨大挑战。一方面,社会组织的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具有传统的“单位”体制特征的行业和组织,且从业人数 增长很快;另一方面,“单位人”在社会改革的大潮面前,或自愿或被迫地转向“社会人”,单位的服务职能也不断向社会剥离,这就要求社会必须及时提供足够多的、高质量的服务。再加上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等,这一切都使得城市基层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单位”制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正在走向衰落,其整合社会的组织功能不仅日益弱化,而且不可避免地最终要走向瓦解。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引导下岗工人再就业、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形成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重心。因此,以“单位”组织为主体,以街居组织为辅助的城市二元基层管理体制也必须适应新形势,进行相应的变革。
面对社会形势的迅猛变化,民政部门逐步认识到,街居工作的重点必须从发展经济向提供服务转变,必须从单纯的社区服务向整合的社区建设转变。1991年5月31日,当时的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在谈到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推进社区建设的要求。1992年10月,民政部下属的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在杭州专门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这样,以开展社区建设为标志,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徐徐拉开。以上海、石家庄、青岛、沈阳、武汉等地的试点经验为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11月19日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社区建设在全国各城市蓬勃开展起来。
(二)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的关系
1、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的目标一致
按照罗斯曼对社区工作目标的两分法来分析,两者的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是相同的。如前文所述,社区建设的过程目标就是要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社区工作则是指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居民之间、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促进社区居民参与能力的培养,提升参与意识,促进社区发展。如果从任务目标来分析,二者也有很大的相似性。为了实现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就必须落实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目标,解决社区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目前我国社区建设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居民的社区参与率低,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社区组织发育不完善,在老年人的社区照顾、社区经济、社区教育、社区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社区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些和社区居民的生活与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同样是解决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的,满足社区的一些现实需要。社区工作的工作对象就是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所面临的问题和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大体是一致的。
2、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
我国政府提出社区建设的原因是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比如老龄化、贫困、高失业率、青少年犯罪、环境恶化等,社会的稳定受到严峻的挑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遇到巨大的障碍,为了应对社会的变化和解决社会问题,政府从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思路出发,改统治为治理,强调执政就是服务,在一些领域内让权于民,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将社区建设成为安定、祥和的居家休闲场所,通过社区建设解决和缓解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社区工作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提出来的。其背景就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伴生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高犯罪率、环境污染、种族冲突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社区发展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在社区体现出来,从社区人手有助于从根本上缓和社会矛盾,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各国政府纷纷将社区发展列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政策,逐渐实现居民利益的社区化,社会福利各项措施的落实也放在社区这个层面上。社区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具体执行社会福利社区化政策、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
3、社区建设为社区工作本土化、职业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发展空间
社会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社会上对社会工作还很不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向西方学习,学习和借鉴西方一百多年来积累的丰富而优秀的社会工作理论,另一方面也要深入总结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救济实践,反思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并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
从本质上说,包括社区工作在内的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所谓本土化就是要结合自己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社会心理,在学习和发展社会工作的同时,形成独特的工作模式和体系。专业化就是要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和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要接受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当前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社会工作教育对实务的参与,二是推动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意味着社会工作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守则,有自己的考核标准和任职程序。
社区建设为我国社区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首先,政府主导发展社区,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为社区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社区与每个居民的生活与利益息息相关。解决复杂的社区问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随着住房商品化和社会福利社区化,社区居民急需大量的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入到社区的管理体系中来,为居民解决现实问题,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最后,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方兴未艾,为社区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社区工作者,他们是社区工作专业化、本土化和职业化的最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因此,社区建设为社区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社区工作的实践过程也正是建设和发展社区的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将共同促进我国城市社区的健康发展。
H. 我国社区治理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治理是为了创新。中国的背景,其影子在农村、城市中,若你留心到处都有。背景那就是:民不聊生!民众连聊以生存的日子都打发不了。
所以,中国的革命和开放,能到今天的整体面貌,就是对中国各领域里的“死因”开刀之后得来的。二战后,各国都找到了贫穷、落后、挨打的自我原因。
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中出现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一批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应运而生,导致原有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体制和街居体制相继失效或失灵。
将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8)我国社区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
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
从基层社区的角度来看,社区治理的功能主要有如下几种。
1、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所需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拨款,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注入社区的经费往往不足开支,超支的部分要依靠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社区单位的支持来解决。
2、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文化的繁荣社区治理有利于调动政府、民间组织和社区民众对社区文化的参与,从而推动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社区治理在繁荣社区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环境的美化社区环境需要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社区民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为多个主体参与其中奠定了基础。
4、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治安状况的改善社区治理有助于消除不稳定的因素,预防违法犯罪现象。
I. 我国社区管理发展的历史脉络
傻了吧,没有人来回答吧。张老师叫你们自己想,想不到就搜呗。网络这么强大。
J. 我国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历史发展中性质发生哪些变化
社区居民委员会来职责和任务是:自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协助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做好生活安全,社会治安宣传;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工作; 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判断推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