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1911年应对鼠疫的历史意义

1911年应对鼠疫的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02 04:13:18

① 清政府应对东北鼠疫的特点

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11月8日即传至北满中心哈尔滨。之后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清政府处理这次鼠疫有以下特点:
1、行动果断。鼠疫出现后,清政府下令各处严防。1910年12月,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开始了大规模的鼠疫防疫工作,随后抽调所能调动的陆军军医学堂、北洋医学堂和协和医学院的医护人员以及直隶、山东等地方的一些医生,陆续前往东北。
2、态度开明。中国人历来有入土为安的习俗,对待父母先人的遗体更加尊重备至。在传统观念下,“焚尸”简直不可想象。即便是生长在海外的伍连德,也不敢贸然挑战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伍连德上书朝廷,三天便收到外务部发来的电报:准许伍医生之请。
3、采取的措施科学。在伍连德等专家的建议下,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对疫情采取了科学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比如组建各级防疫组织、颁布各种防疫法规,以及采取了隔断交通、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实施隔离、焚化尸体、对疫区严格消毒等具体防疫措施。

② 概括清政府应对东北鼠疫的特点

历史上第一次隔离措施
确定病原和传播途径后,伍连德采取的防疫措施就是被后世效仿的隔离法。
用隔离预防传染病并非伍连德所创,在黑死病流行时就采用了隔离手段。东北大鼠疫发生的几年前,旧金山鼠疫期间,有关当局认为鼠疫是中国移民带来的,于是将全城的中国人隔离起来,但还是无法控制鼠疫流行,后来才发现是老鼠传播的。
伍连德在东北大鼠疫时采取的隔离法是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将病人和疫区隔离起来,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流行的大规模尝试。
伍连德采取的隔离法分两部分:一是将鼠疫病人、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触者隔离起来;二是将流行中心哈尔滨傅家甸和外界隔断。这样不仅隔离了病人,同时将潜在的病人也隔离起来。
各级政府对于这个隔离方案没有异议,为了保证鼠疫不扩散,是可以用牺牲傅家甸两万多人为代价的,伍连德完全可以下令彻底封锁傅家甸,任其自生自灭,也算是用较小的代价换取控制鼠疫的成功。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防疫委员会总部也设在傅家甸,与疫区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并由官府提供所有的费用,负责该区两万多居民的生活。
半日之间,傅家甸两万多居民与外界完全隔绝,哈尔滨的俄国人居住区和东北其他疫区也相继效仿。为了消灭鼠疫的感染源,伍连德力主焚烧鼠疫病死者尸体,此举有违入土为安的传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清政府为了大局,下特旨予以批准,此举导致整个北中国掀起了一场用现代科学来抗击鼠疫的运动。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躲避鼠疫
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形成了组建卫生防疫组织的共识。成立中央卫生会,开始组建全国性防疫组织,各地的防疫机构相继建立,各种防疫规范也相继出炉。由于政府重视,态度开明,民间舆论界受到鼓励,大力进行防疫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躲避鼠疫。各报开辟专栏或连续刊载预防鼠疫的相关知识,号召改良传统不良生活习惯,甚至从国家民族存亡的整体高度来看待卫生问题,开始在社会上树立科学的卫生观念。
社会团体积极配合清政府的防疫措施,也相应地成立了各种民间防疫机构。民间积极筹措防疫款项,帮助政府共渡防疫难关。在这场和鼠疫的战争中,人们的公共意识空前增强,科学开始深入人心。
隔离开始后,各地严格坚持下去,结果在百日之内,鼠疫绝迹。东北大鼠疫死亡6万多人,只是之前印度鼠疫流行时一个礼拜的死亡人数。
科学的胜利
在鼠疫流行中和流行结束后,伍连德对这次鼠疫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不仅将鼠疫的传播途径搞得相当清楚,而且找到了最初的病例。这场鼠疫大流行的源头被精确地定位在俄国大乌拉站的一间华人工棚里,使得东北大鼠疫不像其他鼠疫大流行那样有很多疑问,甚至连是不是鼠疫都争吵不休。
伍连德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认定鼠疫还会再次出现,于是坚守哈尔滨,苦心经营鼠疫防疫,1920年,鼠疫果然卷土重来,由于准备充分,得以在鼠疫早期进行防疫,第二次鼠疫流行很快被控制住了,至此第三次全球大鼠疫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
在东北第一次和第二次鼠疫流行中,伍连德先生用科学为武器,秉持科学理念,不仅以科学的方法全力防疫,而且和各种迷信及不科学的旧习俗进行坚决的斗争,在防疫措施上毫不妥协和让步,使得东三省大鼠疫的防疫史成为一部科学的历史。

③ 鼠疫压垮了明朝,清末也爆发了东北大鼠疫,为何却能成功控制

在人类灾难史上,瘟疫始终是威胁人类生存的第一大杀手,而在诸多瘟疫排名中,14世纪欧洲发生的黑死病最为恐怖,有学者统计,在1348-1350年的三年时间里,黑死病带走欧洲三千万人口,此后三百年更是肆虐蹂躏欧洲,将近一半的欧洲人口因黑死病而丧生,由此可见黑死病的厉害之处。

对于我们来说,黑死病好像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其实黑死病就是我们熟知的鼠疫,感染黑死病的人,患者皮肤上会出现很多黑斑,因此,欧洲人管这种瘟疫叫“黑死病”,我们称其为鼠疫。

根据资料显示,黑死病很可能是沿着中国与西方的贸易路线传到中东,再传到欧洲的,在1346年蒙古军队进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时,由于久攻不下,就用抛石机将感染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入城内,这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细菌战,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鼠疫对两三百年后的中国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当多的历史学者都认为当时明政府处于内忧外患当中,没有精力去控制疫情,其实在我看来,晚清政府的内忧外患未必比明朝好哪去!

晚清时期面对的局面更是“千年未有之变局”,从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中国,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内部环境中,天灾人祸不断,各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然而都没有推翻清朝统治,想来也是一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比如1876-1878年华北地区发生两百年不遇的旱灾,受灾人数多达千万,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采取一系列非常手段,最终成功治理了这场灾难,其中很多措施至今依然存在很大争议,比如李鸿章为募集救灾钱粮,公开出售政府官职,这在近代历史上是难以想象的。

相比于清朝应对灾难的措施,以崇祯为首的明朝政府始终是没有意识到治国的根本在于“以民为本”,前方战事吃紧,于是加紧对社会摊派苛捐杂税,激起更大的民变,灾害只能更进一步加深,战事扩大之后,再次强征苛捐杂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无法收拾。

我始终相信,最后能够打垮人类的,从来都不是病毒,而是愚昧!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虽然诟病良多,但是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上,始终是积极应对,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④ 中国东北第区发生鼠疫的应对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中国东北地区发生鼠疫的历史原因是日本鬼子临撤退时投放的细菌弹造成的。现在采取应对措施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断绝鼠疫流传。

⑤ 晚清时期当时用了什么方法,使肆虐的鼠疫仅用4个月搞定

在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场疾病的恐怖程度能与发生在十四世纪4、50年代的欧洲中世纪黑死病相比。在短短六年时间里(1347年至1353年),黑死病夺走了约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我们现代人都知道,黑死病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鼠疫,这是一种名叫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

image.png
鼠疫曾给中世纪欧洲带来极沉重的打击,然而鼠疫的梦魇却并不仅仅发生在当时。事实上,在人类历史的许多时期,都发生过大小不一的鼠疫疫情。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最惨痛的鼠疫经历发生在1910年到1911年的东北。这场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流行性鼠疫”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夺走了6万多人的生命,一时间整个东北地区都可谓是谈“鼠”色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场疫情的来龙去脉。

image.png
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发现第一例感染鼠疫的患者。在随后两个月时间里,疫情沿着当时的中东铁路肆意蔓延,从海拉尔、齐齐哈尔到哈尔滨、长春、奉天(今沈阳)。感染鼠疫的患者成批死亡,整个东北地区都笼罩在鼠疫的阴影之中。

1910年12月,清政府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赶赴东北处理疫情。由于鼠疫是非常烈性的传染病,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比较差,因此伍连德究竟能不能打赢这场与鼠疫的较量其实在许多人心中都存在疑惑。然而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伍连德和他的团队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控制住了疫情。截止1911年3月1日,鼠疫死亡人数下降到了0。一件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却被伍连德实现了。那么问题来了,伍连德当时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战胜疫情的呢?

image.png
首先,伍连德通过对患者尸体解剖确定了这次疫情是鼠疫中的肺鼠疫。这种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和飞沫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有效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伍连德派1000多名士兵对中东铁路中方管理沿线进行交通管制,所有途径旅客都要观察5天后才能放行。当时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沙俄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进行管制。如此一来就有效阻止了患病人员在旅途中扩散病情。

image.png
当时还处于清朝晚期,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没什么知识,也不相信科学。家里有人去世后,往往要想方设法将尸体偷偷运到城外土葬,以求得入土为安。可是患鼠疫去世死者的尸体本身就是高危传染源,无论是在送葬过程中还是在土葬之后都存在极强传染性。因此伍连德排除重重阻力,派士兵挨家挨户进行搜查登记,发现病人立即送到定点医院,发现尸体则必须进行焚烧掩埋。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初一,2200多具尸体在哈尔滨城北的公共墓地进行集体焚烧,其中有不少尸体还是从已下葬的坟墓中挖掘出来的。通过这种近乎铁腕的方式,伍连德团队终于控制住了传染源。

⑥ 鼠疫为什么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

说到传染病,你可能听过很多:天花、霍乱、疟疾、肺结核、艾滋病,甚至非典和禽流感.然而,有一种传染病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它曾经摧毁了古希腊,粉碎了东罗马帝国复兴的梦想,并独自摧毁了整个欧洲的社会结构.这种传染病是“瘟疫”。

这场瘟疫的爆发严重影响了雅典的国力。尽管历史学家不认为瘟疫直接导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中的失败,但失败背后仍有许多因素。

⑦ 1910年鼠疫事件的介绍

1910年鼠疫事件的介绍:

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11月8日即传至北满中心哈尔滨。之专后疫情便不断蔓延,不仅横属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

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当时采取的办法是将其房屋估价焚烧,去执行任务的员役兵警也相继死亡。

东北大鼠疫不仅造成了当时人民的大量死亡,而且还带来了生存压力及经济生活的全面恐慌。这场鼠疫被称作“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卷走了6万余人的性命。

(7)1911年应对鼠疫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鼠疫斗士

1911年4月3日至28日,清政府在奉天组织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近代在中国本土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英、美、法等11个国家的34位医学代表,伍连德当选为会长。

各国专家对东北抗鼠疫行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伍连德被冠以“鼠疫斗士”称号。

⑧ 1910年中国人为什么抗击鼠疫能取得胜利

109年前的今天,1911年2月20日,东三省鼠疫发生且有蔓延直、鲁两省之势。清政府下令民政部及东三省、直、鲁各督抚全力扑灭之。随后,清政府耗银1000余万两,设立了民政部防疫局、京师卫生警察队和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等。此举为中国卫生事业之发轫。

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一场大瘟疫席卷整个东北,共波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东等6个省,其中以黑、吉、辽三省为最重,死亡人数近6万余人,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空前的巨大灾难。

这场当时震惊全世界的大瘟疫,是公认自欧洲“黑死病”以来,人类又一次大规模的恐怖瘟疫事件,仅以官方的统计说,这场瘟疫就已经及中国东北和俄罗斯南部地区,只在中国就造成了六万多人的死亡。甚至,以诸多国外权威医生的悲观预测说:这恐怖死亡数字,仅仅只是个开始,因为比起世界历次鼠疫灾难,这一次十分奇特,连以往传播瘟疫的载体——老鼠,身上竟都检验不出传染病毒,简直是防不胜防的离奇出现。

这场爆发于110年前的东北鼠疫,正值中国经济落后、列强欺凌的悲惨时代,医疗卫生条件也十分落后,那么,当时的中国人是如何防治这场鼠疫的呢?

鼠疫起源

此次的鼠疫,是鼠疫中最凶残的一种:肺鼠疫。主要存在于西伯利亚的旱獭身上,俗称旱獭鼠疫菌株。1910年10月,沙俄西伯利亚地区爆发了这种鼠疫,但不负责任的沙俄政府,却是严密封锁消息,焚烧掉疫情区的房屋,再把不明真相的染病劳工,主要是来自中国东北的劳工们撵走。如此毫无压力甩锅,给整个东北大地,带来这场空前恐怖灾难!

这些华工乘坐火车返回国内,后来鼠疫便沿着中国的铁路交通线,呈爆发状流行传播开来。由于这场瘟疫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死亡率极高,再加上谣言四起,造成了人们对于瘟疫的极大恐慌。民众为了逃避这场瘟疫,开始通过各种方法逃离东三省,反而导致瘟疫进一步向关内蔓延,进一步加剧了鼠疫的传播。

临危受命

此时大清,距离最终灭亡,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总算还有明白人。外交部右丞施肇基就是一个,这位昔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哲学博士,在瘟疫爆发后,紧急电召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早年留学英国并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伍连德紧急赴哈尔滨调查处理鼠疫。

伍连德

伍连德,马来归国华侨,拥有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头衔的学霸,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先前因为理念比较先进,做事不讲情面,没少被贵族攻击,但此时大难面前,贵族们都卡了壳,伍连德却是毫

⑨ 黑死病差点将欧洲人灭种,为何100年前很快被消灭在哈尔滨境内

清末的民国东北鼠疫在东北被消灭,是因为清政府在鼠疫爆发后采取了一部分正确的措施:

1,组建各级防疫组织。从中央到地方组建各种防疫组织,是清政府应对鼠疫灾难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应对北京及全国可能出现的瘟疫大灾难,清政府官员发起并成立“中央卫

生会”,1911年1月28日在北京成立京师防疫局。

东北三省是此次鼠疫的重灾区,地方的防疫工作不仅起步早,而且也更为体系化。奉天省的防疫主要有:奉天防疫总局、奉天省城防疫事务所、北部防疫分局。吉林省设立的防疫机关主要有:吉林全省防疫总局、哈尔滨防疫局、长春防疫局,黑龙江省防疫机关统称为“江省全省防疫会”。

从事防疫工作危险极大,为了保证防疫工作的稳定开展,各地方政府纷纷建立奖惩制度。除了奖励外,对防疫不力的官员亦采取惩罚措施。

4,加强与世界各国的防疫合作。清政府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防疫合作,其中,与日本、俄国建立防疫合作关系,聘请外国医生直接参与防疫工作,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等。

此次防疫工作从组织管理、措施实施、医疗救护、防疫检疫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非常显著,所以鼠疫才能被消灭。

阅读全文

与1911年应对鼠疫的历史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