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水利发展的历史
战国
战国末期,秦国国力殷实,重视水利,及至统一中国,生产力更有较大发展。四川的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见郑白渠)和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灵渠,被誉为秦王朝三大杰出水利工程。国家的昌盛,使秦汉时期出现了兴修水利的高潮。
汉武帝瓠子堵口,东汉王景治河等都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和宁夏、内蒙古的黄河河套,也都兴建了引水灌溉工程。
隋唐
隋唐北宋五百余年间,是中国水利的鼎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水利建设遍及全国各地,技术水平也有提高。隋朝投入巨大人力,建成了沟通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大运河,把全国广大地区通过水运联系起来,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除了大力维护运河的畅通,保证粮食的北运外,还在北方和南方大兴农田水利,包括关中的三白渠、浙江的它山堰等较大的工程共250多处。唐末以后,北方屡遭战乱,人口大量南移,使南方的农田水利迅速发展。水利法规、技术规范已经出现,如唐《水部式》、宋《河防通议》等。
元明
从元明到清中期,中国水利又经历了六百年的发展。元代建都北京,开通了京杭运河。黄河自南宋时期夺淮改道以来,河患频繁。明代大力治黄,采用"束水攻沙",固定黄河流路,修建高家堰,形成洪泽湖水库,"蓄清御黄"保证漕运。
这些措施对明清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也为淮河水系留下严重的后患。在长江中游,强化荆江大堤,并发展洞庭湖的圩垸,促进了两湖地区的农业生产。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的水利建设也有很大发展。但从整体而论,自16世纪下半叶起,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已趋缓慢。
清朝
清末民国时期,内忧外患频繁,国家无力兴修水利,以致河防失修、灌区萎缩、京杭运河中断,水利处于衰落时期。但是海禁渐开,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成立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水利院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
在这一期间也修建了一些工程,如1912年在云南建成了石龙坝水电站,20年代修建了珠江的芦苞闸,30年代修建了永定河屈家店闸、苏北运河船闸和陕西的关中八惠灌溉工程等。但在全国范围内,水旱灾害日益严重,整治江河、兴修水利,已成为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
(1)灌溉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治国必先治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水利建设放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毛泽东主席先后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华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设热潮。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水利摆到了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首位,标志着我国水利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堤坝设防标准大幅提高,逐步完善的防汛抗洪减灾体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屏障。
2. 人工灌溉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我国灌溉系统发展史1.1灌溉系统雏形 奴隶社会中,农业生产方式是井田制。布置在井田上的灌排渠道称为沟恤。传说沟恤在公元前20世纪前后,大禹治水时已经出现,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一般规模较小。至周代,农田沟恤已形成系统,当时按其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耕地面积大小一般分作法、恤、沟、遂、删、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系统。除了从河流中引水的形式外,当时还出现了人工蓄水池,即在天然湖沼洼地周围,人工筑堤构成的小型蓄水库,可以调蓄河水和天然降水,提高灌溉保证率。1.2规模化灌溉 从战国开始,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兴起,大型渠系工程取代了沟恤,水利工程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典型的灌溉工程有:都江堰、郑白渠、坎儿井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采用无坝引水渠系,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3部分组成,是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典型。战国末年在今湖北宜城的白起渠是破渠串联式灌溉工程,它从汉水支流蛮水引水,将分散的破塘和渠系串联起来,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关中平原上规模最大的郑国渠,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由郑国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郑国渠。。。。
所以说朝代可追溯至夏以前三皇五帝时期的奴隶制社会! 下面是补充
2古代的水利灌溉
2.1 周代水利灌溉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水利灌溉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记载:“古史称,禹(大禹)、益(伯益)时起,即知利用河渠和井灌农田、园圃”。到周代由于井田制的实行,井田之制已相当发展和完备。公元前1300年,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井”字的原形象形字,说明了当时已有了凿井取水的设备;“甽(zhen)”“畊”“畓”等字也反映了当时已有了利用流水、凿井取水灌溉田地的简单技术。
2.2秦郑国渠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
由春秋战国到秦,正是我国前封建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进步,加之铁制生产工具的大量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为大规模灌溉工程创建提供了充分条件。大约在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秦国根据韩国所派水工郑国的意见,花费10年时间,修成郑国渠。据《史记•河渠书》记载:“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仲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灌田。……渠就,用注填阙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倾,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肥沃,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这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当时六国的水利工程,一般以运输、防洪为主,灌溉规模都不大。
2.3 汉、唐是关中水利灌溉发展的鼎盛时期
汉、唐时期是陕西特别是关中水利灌溉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灌区和灌溉面积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秦代只利用泾河兴建了郑国渠,汉代开始先后开发了关中泾、渭、洛、千四大河流,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汉武帝时期从眉县引渭水向东北流,穿过漆水河,至今兴平入蒙笼渠,灌溉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一带农田,加上以后渠道延伸扩大,增修的水利工程,至唐代关中的水利灌溉面积已达3.84hm2。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诏令著名水工徐伯,建成了一条从长安起,引渭河水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入黄河,全长150多公里的漕渠,不仅解决了都城长安的粮食等物资的运输问题,而且还解决了部分农作物的急需灌溉问题。汉武帝还从征县(今澄城县)开渠,横穿商颜山(今铁镰山)引洛水灌溉重泉(今蒲城县东南)以东万余倾故卤地。汉代还在郑国渠基础上修建了六辅渠、白渠,进一步扩大了灌溉区域。其他中、小型水利工程也有所发展。唐代在以前水利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扩大,并自龙门下引黄河水灌溉韩城一带农田,据有关历史记载,当时关中水利灌溉面积已达33.3万hm2(500万亩)以上。
2.4 宋、元、明、清水利灌溉兴废交替并逐步衰落
宋以后,由于封建社会逐渐走向下坡路,历代在水利灌溉方面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新建或改建恢复了一些灌溉工程,在水利灌溉技术方面也有所发展,但总的来说,没有再兴建大型灌溉工程,一些旧的工程也逐步走向衰落,郑白渠就是一个缩影。宋以后曾多次修复白渠口并新开丰利渠,元代开王御史渠,明代修洪渠堰,开广惠渠、通济渠,但灌溉面积都逐步缩小,直到清代弃泾引泉,灌溉面积只有1300多公顷。
3. 水利灌溉是怎么产生的
起初,人们不会建造水利灌溉工程,种庄稼只能看天吃饭。后来大禹将治理水患时采用的疏通水道的方法运用在了农田里,在农田四周修建起纵横交错的沟洫。沟洫就是田间水道的意思。这些田间的水道逐级加宽,最后通往河流。这样,人们就可以引来河水灌溉农田,这是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被称为沟洫农业。
沟洫农业
——以上内容摘自米莱童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4. 世界上最早的农田灌溉系统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都江堰
--它是我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田灌溉系统。
5. 中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什么
中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不是坎儿井,而是都江堰。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同堆),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
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蜀志》),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 天府之国。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5)灌溉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6. 中国古代各时期耕种工具和灌溉工具
1、耒:古代的一种翻土、开沟渠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始作耒”。
现在所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
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青铜耒是从木耒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发展到铁耒,并演化到犁。
2、耜: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
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入土起土。
3、耒耜:耒为上部,耜为下部,把耒和耜两种农具连在一起,形似现在的铲,但作用是用来翻地的。比如双齿耒耜。
4、铲:铲土、耘苗、除草和松碎表土的农具,现在还在使用。
5、锛:开垦土地的农具,也用于砍伐树木。最早是石制的。青铜锛不仅用于农业,而且也是平土的主要工具。后来还用于木工,古代没有刨子,要使木料平整不是用刨,而是用锛。
6、镰:割庄稼或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镰刀,也就是镰刀,现在还在用。
7、耨:古代锄草的农具,形似锄。《吕氏春秋》:“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
8、锸:就是锹,掘土的工具。“锸,插也,插地起土也”。可见是一种起土、穿土、培土等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9、杵:和臼一样,是捣谷用的工具。据说,是由伏羲发明的,也有说是由黄帝的臣下雍父制造的。杵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在“版筑”这种中国传统土木建筑施工法中,通过把土捣实,来修筑墙壁或打基础。而杵就是把土捣实的工具。
(6)灌溉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远远早于农业发明的历史。在原始的渔猎采集时代,人类就发明了木石工具。最初用于挖掘植物块茎的木棒逐渐演变成“耒”,经过改进后成为“耜”。这就是原始耕作工具的雏形。
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有很强的连续性,犁的发展演进的连续性更加明显。从耒耜到石犁,再到青铜犁、铁犁、直辕犁、曲辕犁,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一种形制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与其它形制共存、发展高潮到逐渐被新的形制所取代。
7. 什么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谢谢。历史。
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
筒车(chinese noria)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8. 水稻的灌溉在我国各时期的发展是怎样的
对于水稻的灌溉,《氾胜之书》指出用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的方法以调节稻专田水温。
明代《农属政全书》和清代福建《屏南县志》等也介绍了用泉水灌田时,要通过延长进水道或先将泉水放入贮水处,经日晒增温后再放入稻田。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
烤田是古代非常重视的问题,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指出“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明代《菽园杂记》和清代《梭山农谱》等还指出冷水田要进行重烤。重烤冷水田,可促进稻苗生育,这是历史上的普遍经验。
9. 灌溉的发展挑战
经过历史上的几次大起大落,到1949年全国有灌溉面积1600万公顷(2.4亿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广泛持久的灌溉排水工程基本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和物质保证。到2003年底,全国灌溉面积达到5580万公顷,使40%的耕地有了灌溉设施。1949年,灌溉用水量不到1000亿立方米,约占当时耕地面积的16.3%。人均占有灌溉面积0.03公顷(0.44亩)。到2003年,达到3300亿立方米。
1980年以来,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逐步提高。按实灌面积计算,1980年全国平均每公顷农田灌溉用水8745立方米,1997年降到7800 立方米。同期每立方米灌溉水生产粮食从0.6 kg左右提高到约1kg。全国共建设万亩(667公顷)以上灌区5686处,灌溉面积2200多万公顷,占全国农田灌溉面积的43%。全国共有水库84905座,总库容4571亿立方米,其中除少数大型水库主要用于防洪和发电外,绝大部分水库都具有灌溉供水的功能。到2002年底,全国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860多万公顷(2.8亿亩),其中喷灌247多万公顷(3700多万亩),微灌30多万万公顷,低压管道输水灌溉614多万公顷(6200多万亩),渠道防渗控制面积756多万公顷(11350多万亩)。非工程节水面积达到1670万公顷,其中800万公顷是采用控制灌水方法的水田。除涝达到2027万公顷,占需要治理的易涝面积的83%。 虽然我国灌排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为5497亿立方米,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9.5%,其中,城镇生活用水占5.8%,农村生活用水占5.4%,工业用水占20.8%,农田灌溉用水占61.4%,林牧渔用水占6.65。虽然今后总供水量会有所增加,但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水被用来满足工业和居民生活的需要,灌溉用水将更加紧张,农业灌溉缺水每年达300多亿立方米,但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全国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平均每年约1100万公顷,到80年代和90年代则分别达平均每年约2000万公顷和2700万公顷。此外,我国水资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根据2002年的水质评价结果,在调查评价的12.3万公里河长中,四类水河长占12.2%,五类或劣五类水河长仍占23.1%。
全国洼涝、盐碱、渍害农田面积近3300多万公顷,这些低产农田经过40多年的开沟排水和综合治理,大部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随着农业发展对治理标准要求的提高,以及部分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之,进一步治理的任务还很大。
10. 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什么
答: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期思陂,我国最早见于记载的灌溉工程。公元前七世纪末楚庄王时孙叔敖所主持兴建。据《淮南子・人间训》"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知故址当在今河南商城及其附近一带。杜佑《通典》认为期思陂就是今安徽寿县南的古芍陂。
期思陂位于固始县史河东岸、泉河西岸的一个狭长地带。史河在古代称为"决水"。它是淮河南岸流程最长、支流最多、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支流,全长263公里,流域面积6880平方公里,是我国古代淮河流域著名的支流之一。
(10)灌溉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据《淮南子・人间训》“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知故址当在今河南商城及其附近一带。杜佑《通典》认为期思陂就是今安徽寿县南的古芍陂。
期思陂位于固始县史河东岸、泉河西岸的一个狭长地带。史河在古代称为“决水”。它是淮河南岸流程最长、支流最多、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支流,全长263公里,流域面积6880平方公里,是我国古代淮河流域著名的支流之一。
史河发源于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区,流经固始县境入淮河。古代固始县境内有自南向北分支的阳泉水(即今泉河),阳泉水往东北流,下游仍入史河。这就是郦道元《水经注》上所说的“决水又北右会阳泉水,水受决水”。
史水继续北流,经黎集石嘴头、龙潭寺,到固始县城北会灌河(古称曲河),再到三河尖入淮河干流。三河尖以淮河、史河和灌河汇流之要冲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