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历史有名裁缝
织女 天衣无缝
:“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释义 这则成语的原意是天仙的衣服没有缝,后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破绽。
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先生,他能诗善画,性格诙谐,喜欢开玩笑。盛夏的一个夜晚,他在树下乘凉,但见长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这时,一位长得异常美丽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小姐,您是谁?从哪来?”
仙女说:“我是织女,从天上来。”
郭翰问:“你从天上来,能谈谈天上的事情吗?”
仙女问:“你想知道什么?”
郭翰说:“我什么都想知道。”
仙女说:“这可难了,你让我从哪说起呀?”
郭翰说:“人们都说仙人聪明,你就随便说说吧。”
仙女说:“天上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常青,花开不谢。枝头百鸟合鸣,水中游鱼可见。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总之,人间的一切苦难天上都没有。”
郭翰说:“天上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跑到人间来呢?”
仙女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们的前辈庄周老先生不是说过‘在栽满兰花的屋子里呆久了,也闻不到香味’的话么。在天上呆久了,难免有些寂寞,偶尔到人间玩玩。”
郭翰又问:“听说有一种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你知道哪有吗?”
仙女说:“这种药人间没有,天上到处都是。”
郭翰说:“既然天上多得很,你该带点下来,让人们尝尝有多好呀。”
仙女说:“带是带不下来。天上的东西,带到人间就失去了灵气。不然早让秦始皇、汉武帝吃了。”
郭翰说:“你口口声声说来自天上,用什么证明你不是说谎话哄人呢?”
仙女让郭翰看看衣服。郭翰仔细看完,奇怪的是仙女的衣服没缝。
仙女说:“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我看你是十足的大傻瓜。”
郭翰听完,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见了。
出处前蜀·牛娇《灵怪录·郭翰》
⑵ 简述中国民间服饰发展演变的历史。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564.shtml
自已抄看这个链接吧
⑶ ZARA是如何从裁缝铺到商业帝国的
奥特加作为Zara的创始人,在Zara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他可以说是一手缔造了的辉煌。而他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里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呢?与他的的经营理念密不可分,而他的经营理念,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创新。他从来不走寻常路,以新、快取胜,紧跟时尚,紧随大众的潮流,跟随大众的一个不断变化的口味。
最后,就是Zara十分懂得去营销,虽然它一点都不爱做广告,但是它把钱砸到了应该砸的地方。服装行业通过做广告来营销的确不是一件性价比很高的事情。所以Zara就把钱花在了拍模特的穿衣照上,而模特并不是普通的、那些我们经常会看到的那种成衣照片上的模特,而是世界顶级超模。另一方面,Zara会将自己的门店装潢的很高级,所以人们一看这家店,就会觉得衣服的品质很好。
⑷ 工业缝纫机的发展历史
10年发展,我国缝制机械产业经过艰辛发展迅速崛起,一举奠定了世界缝制机械大国地位,并正由缝制机械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7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国产缝制机械产品产量至2007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行业“顶峰”。2002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在当年的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上发布的一份文件中显示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国成为世界缝制设备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据当年中缝协信息中心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有各类规模以上缝制设备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近500家,年产各类缝制设备800万台,年出口创汇4亿多美元。10年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十五”末期,我国缝制机械的年产量占世界缝机总产量的比重为71%,到“十一五”末期,这一比重提高到了80%.年产值占比也由“十五”末的45%提高到目前的59%,产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聚集,推动了下游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作为服装、箱包等产业的上游行业,缝制机械行业同样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社会密切相关。“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历经波澜,前两年保持持续壮大的较快发展势头,但从2008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行业自身发展周期调整的双重影响,全行业产销量等经济指标连续两年呈较快下滑态势,跌入近10年来的低谷。但通过积极应对和调整,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逐步回暖,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自当年第四季度以来,已逐步摆脱低迷并呈现出强劲、持续的复苏态势,产销规模快速回升。特别是2010年行业全面呈现恢复性的高速增长,年产值创历史新高,产量全面接近行业历史最高水平。同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成效开始显现。从进出口数据来看,2011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缝纫机类产品及零部件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4.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1.72%.其中:出口20.0亿美元,增长24.21%;进口4.1亿美元,增长4.19%;贸易顺差15.9亿美元。行业出口全年保持高位运行,月出口额连续三次刷新月出口额最高历史记录,7月份出口额更是高达2.05亿美元。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将其确定为“行业质量赶超年”,并发布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用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平稳增长、质量为先”的总体发展思路,为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国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截至“十一五”末,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约有缝制机械整机生产企业830家(含外资企业),其中缝纫机整机生产企业620家,非缝纫类缝制设备整机生产企业(注:主要指除缝纫功能以外的其他验布、裁剪、铺布、整烫、粘合、检针、吊挂、激光等相关缝制设备)约210家,零部件生产企业1000余家,主要分布京津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6大产区。“十一五”期间,行业累计完成产量7496万台,产值1935亿元,利税92.6亿元,累计出口5392.9万台,出口额70亿美元。“十一五”时期,行业经济总量保持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快速提升,实现年均经济增速为11.5%;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重大突破,如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占比从“十五”末的2%上升到25.04%,电脑平缝机占平缝机总产量的比例由5%提升到36.5%以上,特种工业缝纫机年产量占工业缝制设备总量的比例由3%提升到9.5%;企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⑸ 古代裁缝叫什么
古代裁缝叫“缝衣匠”、“成衣匠”、“缝人”、“缝子”、“缝工”、“成衣人”等。
出自: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成衣人曰裁缝……盖本为裁翦缝缀之事,后遂以名其人。”
译为:成衣人叫做裁缝,因为他们本来就做的一些裁翦缝缀的事情,所以后来就用裁缝来称呼这类人。
裁缝的发展历程:
当地球经过最后一次严寒的冰期——大理冰期之后,迎来了全新世冰后期温暖的气候环境,中华祖先继承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积累的经验,开始了农耕畜牧,改变被动向大自然觅取食物为主动生产繁殖生活资源,他们营造房屋,改变穴居野处的居住方式,男子出外狩猎、打制石器、琢玉;
女子从事采集、制陶、发明纺麻、养蚕缫丝、纺织毛、麻、丝布、缝制衣服。改变了原始的裸态生活,进步为戴冠穿衣、佩戴首饰的文明生活。在中国已公布的全国7000余处较大规模的新石器遗址中均有石纺轮出土,如山西芮城县西王村仰韶文化遗址晚期地层原始工具石纺轮、陶纺轮的发现,
湖北天门石家河发现的大量陶纺轮,形式不下10种,多数还绘有花纹。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都发现过织布的工具骨梭、木机刀及机具卷布轴等。裁缝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拥有几千年的历史。
尽管如今的制衣、家纺行业已发展成为高度机械化产业,但成衣、床上用品等的设计制作依然离不开裁缝,而高级品牌的产品设计制作和面向国家领导人等特殊人物提供产品定制服务的裁缝,更是位尊薪优。
(5)裁缝铺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裁缝的职称评定:
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⑶本职业学徒期满。
2、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⑷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3、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⑶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⑷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且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⑶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⑹ 古代裁缝铺都有哪些人员及称呼
古代裁缝铺都有哪些人员及称呼我们有裁缝和师傅?
⑺ 裁缝的祖先,衣服起源
人类的祖先是不穿衣服的,亚当和夏娃赤身裸体地生活在伊甸园里,没有清规戒律束缚,活得挺自在。可后来受了蛇的引诱,就吃了果子,就开始有了七情六欲,就开始有了羞耻之心,就羞愧愧地把无花果叶子连缀成衣,聊以遮羞,大约人类的始祖的衣服凝聚的是人的一种羞愧的情绪,还没有遮风挡雨抗御寒冷的功用,也或许伊甸园中压根就没有寒冷。 可大自然毕竟有严冬与酷暑。所以说后来大约又加入了自然的因素,人们便开始用衣服来一层层地包裹自己,并且越来越厚,越来越严实。内衣之外要有外衣,外衣之外还要加罩衫,并且是从头到脚,头上加了各式的帽子和头巾,而脚上穿了鞋还不算,还要套上一种叫作袜的东西。 拥有漫长封建社会的中国也不甘于落后男子着了长袍后外面还要加一个马褂虽偶有村夫野老如农夫樵夫之类或许会赤了膊《三国演义》中就记载了一个叫许褚的人赤了膊去大战马超 那是基本合法的。 翻过历史沉重的策页,衣服终于发展到了今天。 倘追溯到成衣之前,衣服原本也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卷卷的布呆头呆脑地挤在布店的柜台上。可经了裁缝的那双巧手,简单的事情就复杂化了,因为便有了阿Q的毡帽,孔乙己的长衫。有了衣的不同,便也有了人的不同。因为大多数的人就演过或正演着以衣取人的闹剧,譬如现代婚姻上的一见钟情,虽是诗人所极力歌颂的,这却反映了一部分人看问题只限于表面的一种浅薄。爱不需要装饰,不装饰才是最好的装饰。可这种浅薄却也广泛,先有玛蒂尔德,因为没有了华丽的服饰与贵重的首饰去参加舞会便认为是丢人现眼,脱身就走未免浅薄,还是派人探明为妙。这时我们又记起了安徒生笔下的那个皇帝,大约是具有新衣癖,或者说对衣服可谓是情有独钟了,然而遗憾的是富足的华衣遮掩不住的倒是他那愚蠢的实质。还有那《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伽西莫多,着的是东坡笔下的卖黄瓜人的“牛衣”,而那神父却道貌岸然,衣着整齐,可人的品质却恰恰相反。由此观之,观人之术当取于心而不取于衣,所以倒需要我们记住的话便是:“衣服就是衣服。 至于穿衣的目的,或有避寒、遮羞、审美、标志等的争议。其实这种争议也大可不必,因为穿衣的目的是绝不可用唯一的功用来限定而是要因人而异的,譬如一个不名一文的乞丐穿衣是大约很难顾及到审美因素,而一个面对着如山的衣服却叹息没衣可穿的贵妇人大约也不用去考虑避寒的因素吧。现在,挥金如土的主儿多了,衣店便也投其好,把衣的价码由一位数两位数很快升值到四位,甚至五位。为了博得“我可比你阔多了”的面子就不惜花了重金去买,而往往穿在身上后让人的感觉并不一定很美。人之丽质自天生出如同美的芙蓉是自清水出,衣服充其量是个点缀如红花之与绿叶。难道说如果我们家有了万贯就去搞一套足以显示阔气的金缕玉衣?岂不知显示来显示去却把自己显示到老古董的出土文物堆里去了。至于衣服的功用在于遮羞,似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羞是源自于知善恶果的一种人类所共存的原始情绪,是人存羞存。然羞在何处似乎又出了些差异,由此而言,习惯与风俗给穿衣得体与否进行了内涵不同的定义。穿衣服不是人类耻于裸体的结果,而是穿衣服产生了这种羞耻感。
⑻ 裁缝的发展历程
当地球经过最后一次严寒的冰期——大理冰期之后,迎来了全新世冰后期温暖的气候环境,中华祖先继承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积累的经验,开始了农耕畜牧,改变被动向大自然觅取食物为主动生产繁殖生活资源,他们营造房屋,改变穴居野处的居住方式,男子出外狩猎、打制石器、琢玉;女子从事采集、制陶、发明纺麻、养蚕缫丝、纺织毛、麻、丝布、缝制衣服。改变了原始的裸态生活,进步为戴冠穿衣、佩戴首饰的文明生活。在中国已公布的全国7000余处较大规模的新石器遗址中均有石纺轮出土,如山西芮城县西王村仰韶文化遗址晚期地层原始工具石纺轮、陶纺轮的发现,湖北天门石家河发现的大量陶纺轮,形式不下10种,多数还绘有花纹。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都发现过织布的工具骨梭、木机刀及机具卷布轴等。
裁缝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尽管如今的制衣、家纺行业已发展成为高度机械化产业,但成衣、床上用品等的设计制作依然离不开裁缝,而高级品牌的产品设计制作和面向国家领导人等特殊人物提供产品定制服务的裁缝,更是位尊薪优。
北京有一批高消费人群,经常请私人裁缝为自己定制服装。这类高消费人群有白领,有明星,他们定做的衣服包括出席特殊场合的礼服,也有演出礼服、结婚礼服,还包括对面料、款式和剪裁都很讲究的生活套装。
据称,如果定制服装包含刺绣等特殊工艺,收费6000-8000元;一般的服装定制收费2000-4000元。一般来说,私人裁缝不需要准备面料,那么制作费就是所赚的全部收入。一个月里,私人裁缝只要接5个以上的大客户,收入就会高达万元以上。
⑼ 农村小裁缝铺有什么发展
开个洗衣店,洗洗被单毛毯,顺便帮人剪剪裤脚,换换的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