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三峡历史文化与感想

三峡历史文化与感想

发布时间:2021-03-02 00:00:29

㈠ 三峡民俗 学习心得

长江三峡民俗文化探索
2006年09月24日 13:04:2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三峡古代妇女头饰

古代三峡,峰高峡窄,林海茫茫,交通闭塞。三峡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其乐无穷。古代三峡妇女,天生爱美。妇女头饰,代代相承,故引得历代众多诗人竞相歌咏。

诗圣杜甫写下著名的《负薪行》诗篇。诗中歌云:“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

唐代之时,三峡一带风俗,男子在家内当家,女子则外出务工,颇有母系氏族之遗风。诗中还赞美道:“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可见,三峡古代妇女,她们到老年暮岁时,还像昔日姑娘时代一样打扮,双鬟垂颈,银白色的头上还插着美丽的野花和山叶。

三峡老年妇女这种特殊头饰,降至南宋时代也未改变。故南宋著名文人范成大《夔州竹枝歌》歌云:

“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郎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三峡妇女,终年参加农事劳动。采桑过后,又忙着上山采茶,一年四季不息。繁忙的农活,也挡不住她们的爱美之心,年青的姑娘们梳起美丽的“三髻丫”、白女老妇仍然头簪鲜艳的红花。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于公元1170年夏秋,从山阴赶赴三峡,路经新滩,他在《入蜀记》一书中记叙:“游江渎北庙,庙正临龙门,其下石罅中,有温泉浅而不涸,一村赖之。妇人汲水,皆背负一全木盎,长二尺,下有三足,至泉旁,以杓挹水,及八分即倒坐旁石,束盎背上而去。大抵峡中负物,率着背,又多妇人,不独水也。有妇人负酒卖,亦如负水状。呼卖之,长跪以献。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尺,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三峡地区男女头饰,是有历史渊源的。正如史学家邓少琴在《巴蜀史迹探索》一文中指出:“冬笋坝(重庆巴县)出土的巴族铜剑、铜矛,于其心手纹上,绘一头上具有双结的人像。此剑出自巴地,而巴亦有‘头虎子’之称。‘头’是应与此为同一形象,而为男子之头饰。其妇女,则为《史记》所称之‘冒絮’,昔人又释为巴蜀头巾。”

三峡地带,为巴人曾生息繁衍之地方。所以,南宋时陆游在《入蜀记》一书中也描述云:“晚次黄牛庙,山复高峻。村人来卖茶菜者甚众。其中有妇人,皆以青斑布帕首,然颇白皙,语音亦颇正。”可见,三峡西陵峡中,妇女用青斑布帕首,又是三峡妇女一种特殊头饰。

降至清代,三峡老年妇女还要在头上簪花。清代文人王士祯《西陵竹枝词》歌云:

“金钗系接髻丫标,叉系年年聚此乡。

江上夕阳归去晚,白苹花老卖鲟鳇。”

三峡妇女髻鬟、簪花及帕首之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当地老年妇女,一般是用白长毛巾帕首。一是遮避高峡风寒;二是表示自己正婚正养儿育女。

年青女子,头饰亦现代打扮了。银钗由头绳和塑料发夹所替代。然而,山中的野花艳丽繁多。年青姑娘至今亦有簪花习俗。摘一杂鲜艳的山花,插入黑发之中,更显青春之美丽
长江三峡民俗文化探索
2006年09月24日 13:04:2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三峡古代畲田风

三峡绵亘四百里,两岸高山峻岭,重峦叠嶂,高峡与深谷落差很大,形成奇特的台地和沟壑。由于长江三峡两岸的特殊地理环境,唐宋时代三峡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古人称之畲田,也称“刀耕火种”。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忠州写下《东楼》一诗,诗云: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畲田。”

白居易并在诗中自注云:“忠州刺史以下,悉以畲田粟给禄食。”

畲,即焚去田地的草木作肥料耕种。

三峡巍峨,林海茫茫。古代巴人在畲田之时,先要用古老的龟甲占卜,按卦像裂纹以定吉凶。故刘禹锡诗云:“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巴人先钻龟甲板,再用火灼,看龟甲板上显示出下雨的卦像,就集合上山放火焚烧早先砍倒在地的树木。于是,畲田就出现“红焰远成霞,轻烟飞入郭”的壮观场面。刘禹锡接着诗云:“下种暖灰中,乘阳坼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巴人伺雨下种,种子在暖灰中迅速发芽生长。“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阴。”巴人下种之后,闲时拱手唱竹枝,无需操心锄草之事。

刘禹锡的夔州为官之时,还写下名垂诗坛的《竹枝词》。其中一首歌云: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好一幅三峡民间生活的彩色画卷;巫山高峡,山峦叠幛,桃李花繁。白云深入,炊烟袅袅。女子们头戴银钏金钗,轻盈负水在山间花丛云雾之中;男子汉头顶短笠忙着闯入莽林,挥舞长刀进行刀耕火种。

降至宋代,三峡还沿袭刀耕火种,故宋代文人范成大在《劳畲耕并序》中也写到当时三峡烧畲田的风俗:“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林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侯,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则苗盛倍收。”

范成大并诗云:

“峡农生甚艰,斫畲大山巅。

赤植无土膏,三刀财一田。

颇具穴居智,占雨先僚原。

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

重庆巴蜀史专家邓少琴先生曾在《巴蜀史迹探索》一书中指出:“夔州、通州(今达川)一带,乃古代巴族重要聚居地区。公元前611年,秦人巴人从楚师灭庸,巴人实分有庸国鱼邑之地,改名鱼腹,其地即今奉节。唐大历中载杜甫曾居夔州,《遗闷》诗有云:‘瓦卜传神话,畲田费火耕。’王洙注云:‘巫俗击瓦,观其文理分晰,定吉凶,谓之瓦卜。’这与荆襄民俗大致相同的。《太平寰宇记》卷137记道州风俗:‘巴之风俗,皆重田神,春则刻木虔祈,冬即用牲解赛,邪巫击鼓以为淫祀,男女皆唱竹枝歌。’即一般高坡山地,都从事刀耕火种,重神春祈秋报,脱离不了神汉迷信,与当时所处环境是相适应的。”

六十年代末,我曾落户在巫峡大庙平坝。这里四周高山环列,水田极少,水稻有少量种植。主要农作物是土豆、包谷、红苕、豌豆等。由于地广肥少,下底肥一般是草皮和草木灰之类。草皮,即农家将坡上野草收集回家,倒人猪羊圈里,让污水粪便浸蚀成黑色肥料。草木灰,则是众多农家一齐,将田埂、山坡上的杂草荆棘收集到空地上焚烧,一堆一堆,满山遍野,青烟袅袅。焚烧后,用稀泥封成土包,等待下种之前作为底肥。下种之后,一般很少管理,任作物自然生长,这些都明显带有唐代刀耕火种之遗风。

㈡ 关于三峡工程的200字感想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已经取得胜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人在长江上成功实施的第三次截流。据专家介绍,早在1997年,有关明渠截流的科研工作就已经开始进行。有人说,三峡工程建设一改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工程大会战”、“胡子工程”、“人海战术”的种种弊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工程管理和建设更趋于科学和理性。
在导流明渠截流现场,一辆辆满载抛投物料的大型载重汽车,井然有序地驶向龙口,上、下游戗堤堤头一步步地向江中逼进。截流施工现场场面壮观、气氛热烈。但截流现场,除了开载重自卸车的司机外,几乎看不到别的施工人员。显然,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是在一个高效的现代化信息指挥系统的指挥下进行的。
在三峡工地采访,面对日渐长高、长壮的三峡大坝,笔者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三峡建设者何以在短短的十年间将几代人的梦想变成现实?除了防洪、发电、通航三大效益外,三峡工程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就在三峡大坝下游38公里的江面上,巍峨耸立的是闻名中外的葛洲坝电站。从1970年12月30日开工,到1989年工程竣工,中国水电人用了19年的时间建设葛洲坝工程。这期间,由于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问题,国务院一度决定葛洲坝工程暂停施工,后来又复工建设。
作为三峡工程的实验坝,葛洲坝工程无论从装机容量、规模、技术难度,还是从当时的综合国力、社会环境,都不能与今天的三峡工程同日而语。
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及建设监理制,组成了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的“四制”。这一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在三峡工程近十年的建设历程中,以它无可争议的建设成就,向世人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而这一管理模式也被业内人士认可。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长期以来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产权关系不清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项目法人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必须时刻算经济账。“大会战工程”没有了,“胡子工程”不见了,而“工期马拉松,投资无底洞”的现象,也在三峡工地被三峡建设者彻底消除。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水电工程建设的一系列顽症得到彻底根治。三峡工程临时船闸标段最高报价与最低报价之间的差价竟高达4.2亿元人民币!那种工程由国家分配、施工单位坐吃现成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三峡工程的管理更趋于理性和科学,一切以制度为准则,一切以合同为依据,备受人们关注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步入市场经济的三峡工程建设,如同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驶上了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车道。这,也许就是三峡工程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㈢ 余秋雨的《三峡》读后感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全文无甚直接写景之处,只是以三峡游踪为经,编织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多次凸现三峡的文化含义,诗人、奇山异水、神女、昭君、屈原,三峡几乎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见证者。在作者笔下,三峡,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风景,更含有极具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作者心中的一块圣地,一个无从替代的意象。没有太多的抒情,却能让人的心头起伏不定,正如不需要风的吹拂,三峡的水湍急澎湃——因为水下暗流汹涌不禁佩服作者,不矫情不夸张,却在平和之中带读者作了一番留下深刻印象的游历。作者的学者气息、文人气息尽显无遗。《三峡》绝非泛泛的文人游记。读罢《三峡》,心中的汹涌远非释卷便可以静息。三峡是美景,更是历史与理想、力量与激情的结合体。这片美景外国人不懂,不可能懂,在千百年中历经沧桑的三峡仅属于中华民族,这是只有我们才有的骄傲与狂放不羁。
无论你有没有到过三峡,请与我一起,在余秋雨先生的带领下作一番记忆情的三峡文化之旅。

㈣ 三峡大坝的建设给三峡的历史文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5月13日 08:56 三峡大坝坝体强度非常大

三峡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即每一个坝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稳定性,是一座真正的铜墙铁壁。此外,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对模拟坝体进行过数次高强度爆破,并对建成后的大坝进行模拟爆破。结果证明,大坝不仅能抵御常规武器的袭击,就是小当量的核武器也奈何不了它。

三峡大坝溃坝破坏作用有限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郭涛曾表示,三峡水库的总库容分布在长度达600余公里的水域,平均宽度仅1.1公里,是一个少见的“河床型”水库,是“一线水”,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一盆水”。即使溃坝,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库内蓄水将分段下泄。模型试验的结果显示,当大坝溃口为1000米、700米及400米三个不同宽度时,在三峡出口南津关测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这一结果证明了坝前峡谷对洪峰的阻滞作用。因此,溃坝后第一个洪峰的瞬时流量虽然很大,但总流量有限,下泄受阻,加上被淹地区的调蓄,其对下游广大地区的破坏作用有限。

三峡大坝由三两道“天网”密不透风

在建设大坝的同时,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我第二炮兵、空军航空兵、空军地面防空部队及陆军防空部队也为大坝构筑起了两层严密的防御网。虽然大坝工程全部竣工要到2009年,但有关的防御早在1997年前后就部署完毕,并仍在不断加强。据悉,第一张“天网”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我军的新型反导系统完全可以保护三峡坝区。为了提高反导系统的作战能力,我国还在积极研制与之配套的性能更好的新型相控阵雷达。它能有效地实时监测和跟踪台军可能发射的中程导弹,指挥我反导导弹升空迎敌。第二张“天网”则是大气层内的立体拦截体系。担负该层防御任务的主要力量是各型地对空导弹、单兵对空导弹、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以及我军的各型作战飞机。可以想见,任何兵力、兵器要想突破多层次、密不透风的立体防御体系,偷袭三峡大坝,都是白日做梦。

揪错 ┆

㈤ 反映三峡历史和三峡文化,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之壮丽具体含义是什么

三峡文化分成3大类:
1,历史先民的精神和功绩
2,三峡移民的奉献精神
3,三峡地理环境之壮美

㈥ 有关三峡的人文历史资料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2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 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裂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巴东的背娄世界、土家人的独特婚俗、还有那被称为鱼类之冠神态威武的国宝---中华鲟。 1982年,三峡以其举世闻名的秀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巫峡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如一条美不胜收的画廊。
【地理位置】
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古址】
■总括
巫峡区内有不少古址,游人容易见到的,是集仙峰下的孔明碑。此峰形似群仙相聚,上分两叉,很像剪刀插天,故又名剪刀峰。峰下有一长方形白色岩壁,上刻「重崖叠嶂巫峡」六个大字,相传为诸葛亮所书。此外还有一些题刻,饱受风雨侵蚀,字迹模糊。
■秋风亭
来到巴东,不可不登临秋风亭。伫立亭中,观四面风景,只见山峦迭翠,大江横流,山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站在寇准曾经站过的地方,似可领略到这位贤臣良相忧乐天下,济世济民的情怀。在巴东,最出名的风景应该是神农溪,若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试试神农溪漂流。所没有时间就还是继续上行,去领略巫山的幽深秀丽。
■神女峰
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来朝霞,又最后送走晚霞,故又称“望霞峰”。据唐广成《墉城集仙录》载,西王母幼女瑶姬携狂章、虞余诸神出游东海,过巫山,见洪水肆虐,于是“助禹斩石、疏波、决塞、导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瑶姬为助民永祈丰年,行船平安,立山头日久天长,便化为神女峰。
■三台八景十二峰
巫峡主要景观有三台(楚怀王梦会巫山神女的楚阳台,瑶姬授书大禹的授书台,大禹斩孽龙的斩龙台)、八景(南陵山顶“南陵春晓”,杨柳坪“夕阳返照”,大宁河口“宁河晚渡”,清溪河上“清溪鱼钓”,宁河渡口“澄潭秋月”,五凤山上“秀峰禅刹”,城西望夫“女观贞石”,高塘观“朝云暮雨”)和十二峰(即江北岸的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恋、集仙六峰,南岸的飞凤、翠屏、聚鹤、净坛、起云、上升六峰)。宋代诗人陆游诗云:“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感觉三峡

顺江而下,看一线蓝天两边的峡谷,游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直是很多人一生的梦想。长江三峡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县市,全长193公里。瞿塘峡全长33公里(其中狭谷长8公里),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在奉节境内,峡谷雄奇险峻。长约40公里的巫峡,横跨巫山、巴东,以山势奇秀多姿著称。西陵峡则在湖北巴东与宜昌境内,长120公里,以滩多水急而闻名。

但随着跨世纪三峡工程的推进,峡外的主要景点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丰都鬼城,峡内的古栈道、摩崖石刻、屈原祠、昭君故里等44处景点,都将因水位抬高而部分或全部被永久淹没。据有关专家分析,三峡水位升高,水面展宽,会使“险”景不复存在,雄、奇、幽的风采仍能基本保持,而且未来的景色将更加壮丽。

行在三峡

进出

三峡主要是重庆万州区—湖北宜昌市之间的狭长峡谷的总称,由于景点的分布,最好选择从宜昌乘坐游船游览。而从各地到宜昌或重庆的方式很多,交通便利。

飞机

三峡机场位于宜昌市,开通有宜昌至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大连、海口、武汉等地的航班,有机场高速公路可直达。

铁路

车次 始发站及发车时间 主要到站 终点站
K49 北京西13:56 郑州22:06 襄樊5:29 宜昌9:16
K771 西安17:12 襄樊6:11 荆门 8:10 宜昌10:11
1474 湛江9:08 柳州 16:07 张家界 5:57 宜昌11:52 襄樊16:01
1513 无锡15:32 南京 17:58 徐州23:57 郑州 4:56 襄樊 12:58 宜昌17:25
2116 广州东14:31 宜昌 8:12 襄樊13:10
2175 广州15:07 武昌 5:11 随州 8:28 襄樊 11:00 宜昌14:57
2541 太原13:16 襄樊 7:06 宜昌11:36

公路
宜昌至武汉: 6:00-20:00,全天不间断发车。车费70—115元不等。

水路
航线 出发 到达 票价
宜昌—重庆 7:00 17:00 415
宜昌—奉节 12:40 16:20 150 7:30 14:20 150
宜昌—万州区 9:30 16:10 220 11:00 17:20 220

1、宜昌—万县是水上飞翼—俄罗斯高航速旅游船,柴油机,噪声大,但是航速快。
2、此处所列时刻皆为快船,这些多航运性质,不太适合旅游观光。如想细细品味三峡最好乘游轮,宜昌各大旅行社或宾馆都有豪华游轮业务,但这样游览三峡一般需要好几天,费用较贵。

景区交通
三峡一般的两种走法
从宜昌溯源到重庆
1.行船时间比较长,有足够的时间欣赏两岸风景。
2.费用相对低。
从重庆顺流到宜昌
1.顺水推舟,船速快。
2.白天安排停靠景点,两岸风光一览无余。
3.晚上一般不行船,在船上的休息娱乐不会受到行程的影响。

游在三峡

一般乘船游览三峡。大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及其中的景点均在船上观看,不需要门票。所以一定要在船上找一个既安全又能欣赏美景的最佳观赏位置。下船游览时一定要牢牢记住游轮停靠的码头和游轮开航的时间,必须在开航前返回游轮。
三峡中风雨难测,所以雨具是必备的物品之一。船上江风较大,春秋季节应准备薄毛衣或外套;冬季长江上更是寒冷,应带好厚重衣物,如羽绒服等。
普通游轮上提供的食品估计很难让人满意,所以自备一些食品和矿泉水上船是必要的;船上也有常用的食品和生活用品出售,价格当然是很贵了。涉外豪华游轮的用餐一般没有问题,正餐提供中式或西式自助餐和桌餐,早餐提供中西自助餐。有些游轮还免费提供矿泉水和纯净水。

㈦ 跪求"我眼中的三峡文化"演讲稿

你眼中的三峡,我们哪里知道呢?

给你看看别人眼中的三峡吧

-----------------------------------------------------------

三峡精神之旅zz
附图:三峡夔门映像(centrial摄)

一支竹篙撑过三峡的湍流,也划过千年的华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三峡,曾是一
代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心的形胜之地,是长江文化源流最光彩照人的一段。世易时移,
屈原归去,李白不复,沿岸的城镇早已更换了名字。而当6月1日下闸蓄水之时,高峡
出平湖,三峡将又一次改变它原有的样子。
值此之际,我们请来各界学者名人,各抒己见,纵论三峡之美。历史的湍流不可
挽留,但有关美的记忆却可在心中典藏。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撰文/刘征(著名散文家、中学课文《过万重山漫想》作者)
与黄河文明比起来,长江文明的特质最重要的便是:人文的、开放的、多元的、
感性的。
我一生三下三峡,三峡至今对我来说仍是人生里极其重要的地方。《过万重山漫想》
是在1979年我第一次去三峡时写的。二期工程以后,三峡将再无险可言,后人们恐怕
再难体会人们最初克服这一天险时的心情了。
开放的另一重意义是冲破,到了三峡,“冲破”变成一件极为艰巨的事情。三峡
险峻,自古就是天堑,北魏的郦道元曾言,“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
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水经注》)险滩乱礁,狂风巨浪,三峡在相
当长一段时期里都是生死路。老船工讲,“闯过去了是运气,闯不过去就再无回头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有极大的勇气,否则是很难下决心走一遭的。
而我眼中的三峡精神正是这样一种开拓精神。古人下峡,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
每到急流,就用篙将船从逼近礁石的角度上撑开,生死毫发,这样的胆量和气魄实在
太令人感叹了。当初看到宋人夏圭的《巴船下峡图》我震惊了好久,再过三峡时,头
脑里总是反复出现苏轼“古人篙眼似蜂窝”的诗句来,感慨万千。前人眼中的三峡是
生死关,就是这样的生死关,无数的中国人闯过去,留下了无数的故事。许多人说中
华民族是封闭、保守的民族,我想如果他们去走一遭三峡,看看那些与时代与急流险
滩搏斗的艄公,就不会再这么想。
我一直坚持,只有开拓精神才是最大的浪漫,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开拓,三峡才能
引发人们内心的共鸣,它也因此而最美。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撰文/舒婷(我国著名诗人,曾作神女峰组诗)
睽别三峡20余载,我所念念不忘的神女,可还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
云,暮为行雨”,于“阳台之下”,为谁望穿秋水?
1981年初夏,我在北京开完会,准备到武汉参观正热火朝天的葛洲坝工程,顺便
游三峡。我们先坐长途汽车,崎岖惊险,年轻不知道害怕,一路颠簸到宜昌,然后上
船。没有导游拉客,只有广播,每到紧要关头轰轰响起。解说者操浓重地方口音,不
是湖北腔便是四川嗓门,初闯江湖的我,听在耳朵里全成了一片紧张嘈杂的防空警报
。只凭着对三峡的一点粗浅常识和周围游客的兴奋度,来揣测西陵峡呀香溪呀兵书宝
剑峡呀等逶迤变幻的山水画廊。
其实看山看水,不必拘泥于名头的响亮与否,而在于入目入耳入心,那一刻的亲
近和融汇。想它是什么便是什么吧。于是拿把椅子,披件同伴的宽大西装,坐在船头
,任风勒着我,把乱发一根根往后扯直如缰绳。仰望“两岸连山,别无阙处”(北魏
郦道元《水注经》),“肃何千千”、“磐石险峻,交加累积,重叠增益”(楚宋玉
《高唐赋》);俯视江涛水流,汹汹洋洋湛湛,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感心动耳”
,回肠荡气。
游客纷纷,说是半夜进巫峡,怪不得楚王邂逅神女,一定是在睡梦中。我非白马
王子,要亲睹倩影只有睁大眼睛,片刻不敢交睫。守侯许久,见众人慌张着鞋加衣,
挤向舷边甲板,我自然不甘人后一涌而出。
微蓝的天幕已经拉开,序曲低溢在浪弦的韵律之间。清月迷朦、冷雾飘忽,山影
幢幢,江氤四起,烘托的悲剧呼之欲出。神女裹着素袍缓缓转过身来,却只是默默侧
聆,幽幽眄视,欲说还休。千言万语只在最不设防的一瞬间,她是我们大家的梦中情
人,随即隐入其他形状,不复重现芳容。
众人还在指指点点。蓦然,我眼眶一热心中刺痛,不由得抽身回到空寂的船舱里。江
涛高一声低一声,都是激越的和弦。
据《巫山县志》记载:“赤帝女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为神女”。民间
另有传说:夏禹时代,西王母娘娘的女儿瑶姬带领十一姐妹下凡,协助大禹治水,并
送他一本工具书叫《上清宝经》。瑶姬不但是个杰出的女工程师,还是称职的地方官
员。疏通峡道,解除水患后,奔波流连于三峡,为民办实事,例如为船民擒水妖,为
樵夫驱虎豹,为农人布云雨等。三峡人民把这群叛出天庭的守护女神挽留在人间,化
成奇俏秀绝的巫峡十二峰,最高峰即是为首的瑶姬,被称为神女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
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撰文/林东海(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李白研究会会员,为寻访李白的踪迹曾多
次游历三峡)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固然是三峡的山川锦绣之美,而巫山云雨,白帝晨昏,亦
是三峡的古今叠映之美。昭君村、白帝城、屈子庙、武侯祠……这些密布于三峡沿岸
的古迹遗踪、情景交融投射下历史的叠影,引无数文人墨客穿过惊涛骇浪走向楚天大
地。
是以如果没有三峡,地图上不仅将抹去一道水流湍急的河道,更重要的是,中国
的文学史一定会因此而改写。巴楚文化的源流浇灌出三峡两岸的风光,壮美的景象催
促屈原宋玉写下楚辞中的不朽篇章,而他们本人也成为后人吟咏的章节。李白杜甫从
这里走过,沿岸的足迹又铸出了三峡新的传说。然后又是陆游、苏轼……古人的身影
在这里穿梭交织,一代代密密层层有如地质层累积。一道巫山云雨,两岸猿声哀啼,
就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学史。
历史上的三峡是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之地,同时也遭遇过不少战乱以及历朝历代
的水患。沿岸的民族风情、民生疾苦、英雄史事以及沧桑变化的感叹,和着涛声一古
脑儿都汇入了诗篇。是以在三峡必作怀古诗、咏史诗,千古以来蔚然成风。诗风在李
白之前多为浪漫遐想,在杜甫之后则多为沉郁悲凉。身世的沉浮造就了不同的诗篇,
想来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同样欣赏到的三峡风光也是截然不同的吧...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
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撰文/鲜于煌(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导师、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学者、多年来从事三峡文化的研究工作)
司空图赫赫有名的《二十四诗品》将中国古诗按照美学风格分为二十四种情境,
其中“劲健”一派中有“巫峡千寻,走云连风”的字样,这里的巫峡是泛指三峡。它
清楚地说明了三峡已经作为一种符号,深入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之中。
黑格尔说:“美感是主体同对角处于和谐统一,主体的感性与理性活动也处于和
谐统一状态时的心意状态。”就三峡来说,山的巍峨、水的急流,以及行舟峡中的跌
宕奇险,很自然地引发文人们内心的激荡不安;灵感,往往由此而来。外在的景色美
冲撞着心灵,景物与心灵和谐契合,反映在文学上,便是触景生情,物我为一。当小
船在冲破激流险滩之际感受良辰美景,不由发出浩浩长叹。
群山万壑、大江奔腾,三峡自古以来就是诗的海洋、画的长廊。李白、杜甫、高
适、岑参、元稹、刘禹锡、苏轼、陆游、黄庭坚、范成大……一连串的诗人铭刻在三
峡的史册上。高耸入云的巫山十二峰、一泻千里的滚滚长江,以及生活在高山密林、
深沟险谷中的苗人、瑶人、羌人、越人等许多少数民族,都曾以三峡特有的地理环境
和色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激发出创作灵感和激情。最具说明性的是杜甫——他一生50多
年的时间里总共写出的诗篇有1400多首,而他在三峡地区共居住了两年零九个月时间
,就写出481首,几乎平均每两天就写一首,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撰文/岑学恭(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会长、三峡画派创始人,多年来专门从事三峡
山水与巴蜀风光的绘画创作)
画家眼里的长江三峡是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廊。三峡之美,美在雄、险、奇、幽。

瞿塘峡以雄伟峻拔著称,巫峡以幽深秀丽驰名,西陵峡以滩险水急逞胜。在三大峡谷
之间处处风光旖旎,两岸青山,犹闻猿声;数叶扁舟,饶有野趣。千姿百态、相得益
彰,令人心驰神往。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似诗如画。比较起方正平整的
黄河文化来,三峡之美是一种动态之美。要体会出三峡的美,就要在中景、远景处欣
赏。三峡峡谷高且窄并险,但仍有平缓的山势和宽谷。峰峦如削,波涛如怒,湍急的
水流和巨大的落差构成了动态的画面,也因而更能激起书画者的激情与畅想。如能乘
船江上,船动景移,可揽尽山、水、泉、洞之美。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三峡文化,长江就只能是一条“长白江”。
中国长江三峡历史上早有闻名,隋唐时期山水树石,已渐转入独立画科,刘(松年)
、李(唐)、马(远)、夏(圭)画作显示出山水画气势之清劲雄伟,大有李白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风。美
不胜收的历史上记载了绘画山水,如唐吴道子画嘉陵山水(嘉陵江为长江在重庆、四
川的一大支流)三百余里一日而毕。
三峡画派的形成主要在于巴山蜀水,长江三峡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出了一大批绘画
艺术家。三峡画派,把最能反映巴蜀变迁的三峡风光,作为艺术表达的主题,以绘画
方式来描写历史文卷,被感染者愈来愈多,描绘长江三峡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记录三
峡的新景观,久而久之竟在现代逐渐形成了一个派系。
弹指算来,画三峡近五十年了。我对三峡的风景感兴趣由来已久。小时候读到的地理
课本上面有插图、照片,其中描绘三峡景色,曾使我对景生情,殊为神往。我生长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北平原,每见到悬崖峭壁、怪石嶙峋的风景照片时
,总会幻想那远古时代“蜀犬吠日”的四川山川风物的图像……
抗日战争爆发,我被迫离开那莽莽大漠,从西北向西南,踏着三国时邓艾走过的“阴
平小道”,走蚕丛,攀栈道,进入了四川,从此又与三峡结下不解之缘,多次往返三
峡,写生采集素材。李杜的诗句,开阔了我画三峡的胸襟。恩师徐悲鸿先生在抗战期
间也为我写过三峡题画诗。总之,不到三峡,没有身临其境的生活体验,是很难体会
到这些诗句之意境的...
(以上文字内容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详情请见中国国家地理2003.6期.)

㈧ 游三峡的感想(三峡情)

初到三峡,真有点为它赞叹不已。它是如此神奇,让人捉摸不透。它在你面前显示的好象如此平凡。但一眨眼又是另一种风景。它的变幻末测让人如至仙境。它的平凡中透着不平凡的气息。

三峡美,美的壮丽,美的雄伟壮观。有时柔媚,有时险峻,但都不失那种宏伟的气魄。最让人陶醉的是小三峡。让人眼前一亮,如同仙境中的仙境。晃如来到了世外桃源。有一种豁然开朗的美感。

小三峡中的一切都是有灵气的。那的人,那的水,那的树,还有那的动物。树木满山遍野都是,找不到树干,只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让人迷失了自我。水,还是映称着树,也是那种绿,清清的淡淡的,却看不见底。但又能看见另一种风景。

小三峡中最有趣的就要数猴子们了。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消失了。它们的速度让人感到惊奇。虽看不清楚,但就是觉得比动物园中的可爱些,有趣些。它们好象吸收了大山的灵气,更美些。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正在休息的猴子,大家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相机想拍照,谁知,小猴子也学着人们的动作,那样子真滑稽,大家都想让船慢些好看清楚。猴子也举起了手,好象在和人们说再见。这让大家更开心了,也对着小猴子挥手说再见。

突然一阵了嘹亮的歌声响起。导游告诉我们这是这里的人们在和我们问好。说完导游阿姨也唱了一句,大山里也唱了一句,唱的比导游用喇叭唱的还响。大家高兴极了。导游又讲了几个山里人的故事。大家对小三峡更是依依不舍了。

㈨ 三峡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着手开展长江的综合治理。

1955年开始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与计划工作,1957年底基本完成。

1970年12月26日,长江葛洲坝工程批准兴建,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建设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完成三峡工程的立法程序并进入实施阶段。

1993年9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9)三峡历史文化与感想扩展阅读

三峡工程:

1、一期工程5年(1993-1997年),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等。

2、 二期工程6年(1997-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等。导流明渠截流是二期工程转向三期工程建设的重要标志。

3、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 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三峡工程投资:经国家正式批准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静态总概算(1993年5月末价格,不包括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为900.9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亿元。

三峡工程施工期长达17年,且其资金来源多元化,计入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动态总投资,估算约为2039亿元。近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利率下调,预测三峡工程总投资不会超过1800亿元。

㈩ 三峡文化的历史文化

长江三峡库区人文来旅游资源是在历史源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的社会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
丰厚的历史文化:距今约200万年便有巫山人在活动、之后在巫溪活动的古巴人、以及此后所历经的各朝各代,都在这条伟大的河流旁边流下了他们生活的足迹。
抗战时的重庆人民抵抗法西斯做出了英勇的斗争,新世纪三峡大坝的修建,重庆地区百万大移民,这些都是重庆人民在全国、在全世界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而这也是我们重要的旅游资源。

阅读全文

与三峡历史文化与感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