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贵州有哪些历史文化
1.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辉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贵州自古是“不毛之地”“历史空白”。自从1964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试掘了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发现了大批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贵州历史的线索,突然向前延伸二三十万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经过二三十年的考古发现,现已知道,贵州“旧石器时代”(即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击石器,采集和渔猎的时代)文化比较光彩。旧石器时代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贵州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不仅是我国长江以南材料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遗址,而且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三个重要类型之一,它与北京周口店文化、陕西西侯度文化三足鼎立。中期:有桐梓岩灰洞文化遗址,是南方少见的遗址之一,是长江以南地区最先用火的地方。中期还有盘县大洞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极罕见的。还有水城硝灰洞遗址,这里发现的“水城人”开创的“锐棱砸击法”,是旧石器的新式技术,在国内外考古发现中占重要地位。旧石器晚期:有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等遗址,形成贵州旧石器时代重要的区域性特征。从全国来看,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骨器和角器是不多的,而贵州的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桐梓马鞍山、六枝桃花洞、安龙观音洞却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骨器角器,无论其数量、类型、工艺技术及成品的精美,都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有历史学家说,它是“独领风骚数万年”。2.关于夜郎文化。贵州既然背了多少年代的“夜郎自大”的包袱,讲贵州历史,实在应该讲讲夜郎。夜郎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现在祖国西南地区的以夜郎为名的地方政权。古代夜郎,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概念。广义的夜郎,包括除去黔东北一部分地带之外的今贵州全部地方,还包括广西西北部、云南东部、川南一部分。狭义的夜郎,具体就是指夜郎国,包括今贵州毕节、安顺、兴义、六盘水,云南昭通、曲靖,四川宜宾地区和广西西北部凌云一带,即所谓大夜郎国。3.汉武帝派唐蒙修夜郎道———中央王朝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开发贵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把眼光略微看到贵州,这便是派常修五尺道,从今川南宜宾,入滇东北,进黔西北,过赫章、威宁,复入云南达曲靖。这条五尺道未完成,而且只是从黔西北边境擦肩而过。贵州第一次有规模的开发,应该算汉武帝派唐蒙开通夜郎道亦称南夷道,此举对古代贵州发展意义重大。4.宋代南方买马使贵州首次卷入全国市场,这在贵州经济史上是值得一书的事。贵州不少地方所产马匹,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古代贵州除官马外,民间养马与农耕一样,都属自给自足经济,产品交易极不发达。马的输出只限于地方政权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这种状况在两宋时期尤其南宋后,曾发生过突破性的变化。在中央南方买马的经济刺激下,贵州养马及贩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机会。通过买马活动,密切了贵州与宋王朝的联系,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交往。5.明代建立行省,在贵州发展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建省对贵州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历史转折。从此,贵州的事情才正式作为一个省级单位提上了中央议事日程。贵州的经济、文化建设,再不是分割三省,而成为一个整体行政建制,统筹考虑,可以向中央发言。6.明代屯田使贵州生产力有了突破性的跃升。屯田这种大规模有组织的农垦活动,对贵州农业生产不仅产生了量的飞跃,更带来质的变化。以军屯民屯形式,在偏远落后的贵州建立屯田,实际上是建立起了星罗棋布的较先进的农业示范基地。它把中原和江南的耕作制度、兴修水利、改良田土、发展牛耕、改进农具、培育良种等农业技术带进贵州,辐射黔疆四方。因此,可以说每个屯堡就是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推动贵州农业生产起了巨大的作用。 7.明清时期教育文化的发展。明代以前,贵州的教育发展缓慢。建省以后,各府州县相继建学,贵州有了正式官学,而且有了一套专管教育的机构。至清代全省府州县甚至乡也相继建立了学校。8.贵州在近代化运动中初展风采。中国近代化运动中,黎庶昌是贵州人中最早认识西方现代思想的先驱。他曾任我驻欧洲英法等国使馆参赞几年,著《西洋杂志》,最早向国内介绍了西方文明。黎汝谦在日本任领事时,翻译出版《华盛顿传》,介绍了民有民治民享思想。9.贵州是遵义会议精神和红军长征文化影响至深的得天独厚省份。这是贵州现代史上最大的亮点与光荣。10.抗战时期的发展机遇。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把国民经济导入了战时轨道。沿海重要厂矿企业大量内迁;国家以国库拨款、四行(即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个银行)投资、四行贷款等方式给后方工业建设重点投资,逐步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湘西的西南工业区。贵州作为陪都重庆的屏障,西南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1.贵州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其中有不少是有全国影响的重量级人物。如:李端
㈡ 贵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资源
1、史前文化遗迹
1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1964年,考古学家裴文中组织试掘,发了大批旧石器时代早期遗物,使贵州历史的线索,突然向前延伸了二三十万年,大致与“北京人”同一时代。这个了不起的重要发为探索人类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表明云贵高原可能是“人类起源的摇篮”之一,打破了贵州自古是“不毛之地”、“历史空白”的陈旧观念,揭开了贵州“史前文化”研究的帷幕。
贵州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是辉煌的,在贵州境内,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达50余处。无论早期、中期抑或晚期都显得光彩夺目,在国内占有重要一席。早期的有贵州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不仅是我国长江以南材料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遗址,而且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三个重要类型之一,与北京周口店文化、山西西侯度文化形成鼎立之势。中期的桐梓岩灰洞文化遗址,是南方少见的遗址之一,是长江以南地区最先用火的地方;还有盘县大洞文化遗址,更是中国南方新发的重要古人类遗址,其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极罕见的,被列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之一;水城硝灰洞遗址中“水城人”开创的“锐棱砸击法”,是旧石器的新式技术,在国内外考古发中占重要地位。晚期有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等遗址,形成贵州旧石器时代重要的区域性特征。
在已经发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不仅出土了为数众多的打制石器、骨器、哺乳动物化石,还发了一定数量,很有说服力的古人类牙齿、颌骨、股骨、头骨化石。桐梓岩灰洞中,发了处于“晚期直立人”阶段的古人类化石,并将其命名为“桐梓]人”。“早期智人”的代表是“水城人”,以后,又发了“大洞人”。“晚期智人”那就更多了,在贵州,除了人们熟知的“兴义人”、“穿洞人” 而外,还有 “桃花洞人”、“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安龙观音洞人”、“福洞人”、“青龙洞人”等等。六盘水一带,先后发了“水城人”、“桃花洞人”和盘县“大洞人”。桐梓县有“桐梓人”和“马鞍山人”,普定县有“穿洞人”和“白岩洞人”,安龙有“观音洞人”和“福洞人”,这真是天大的奇迹。更可喜的是,在贵州,这些古人类化石,合乎逻辑地排列成由“直立人”到“智人”,由“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系列。
从全国来看,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骨气和角器是不多的,而贵州的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桐梓马鞍山、六枝桃花洞、安龙观音洞却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骨气角器,无论其数量、类型、工艺技术及成品的精美,都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无怪乎历史学家称它“独领风骚数万年”。
与旧石器文化相比,已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不多,但不能以此断定到了新石器时代贵州的“史前文化”就突然衰落了。事实上,贵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很丰富。目前已经发掘的代表性遗址有赫章可乐遗址、平坝飞虎山遗址、毕节青场遗址、威宁中水遗址等。平坝飞虎山遗址是贵州高原首次发彩陶信息的遗址,遗址具有新、旧石器地层迭压,文化内涵丰富,彩陶的出更引人瞩目,但早、晚两期文化差异颇大。这些对研究贵州新、旧石器文化的相互关系和时代延续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荣获2005年度我国“十大考古新发”的威宁中水遗址所代表的独特文化被命名为鸡公山文化,这种有地域特征的新考古学文化在我省考古学界尚属首次提出。这次考古发掘对不同时期文化类型遗存的揭露,可初步建立起贵州西部乃至云南东北部新石器时代末期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填补了贵州史前考古的多项空白。安龙观音洞文化遗址有序地反映了由旧石器向新时期转变的历史进程,这样的遗址在国内是不多见的。广顺神仙洞以及六枝桃花洞、桐梓马鞍山、安龙菩萨洞等遗址,可能因地层被扰乱或其他原因,对遗址的性质尚不明确,有的遗址下层为旧石器,上层为新石器,有的则混淆不请。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省范围内,已经搜集到180多件新石器,散布面相当广泛,说明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活动空间更加广阔。
①黔西观音洞——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在我国南方,属于更新世中期的遗址首推贵州黔西观音洞。”
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是我国长江以南材料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也是我国目前发的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与北京周口店文化、陕西西侯度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三个不同的文化区,成为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个重要类型。
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位于黔西县城南30公里的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锦山村。洞由石灰岩构成,高出洼地15米,海拔1450米左右,主洞长90米,宽2-4米,支洞长5米,宽1-2米,因洞顶在堆积过程中坍塌,含旧石器的堆积物主要在洞外。1981年9月和1982年3月,被县政府和省政府先后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在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发掘以前,贵州史前的历史是一片空白,自从发掘以后,贵州的历史便可上溯到距24万年以前,从此告别了“不毛之地”的记忆。
196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在裴文中先生的领导下对观音洞文化遗址进行试掘,裴先生随后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报》上发表了《贵州黔西观音洞试掘报告》,认为这是“我国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它的石器加工特殊,文化独具面貌,“对于研究我国旧石器的起源和发展,研究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至1973年止,在前后9年的时间里,对观音洞的陆续发掘都不断有新的发,共获得4000多件石制品和东方剑齿象等23种哺乳动物化石,而且是中更新世晚期的遗物,用铀系法鉴定,年代为距4万年至18万年。
黔西观音洞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与其他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相比,显得迥然不同,主要表为:第一,无论是石片或石核,大多经过加工,所以人工台面多,天然台面少。加工的方法,以锤击法为主,而比较原始的碰砧法已退居第二位,这说明技术上提高了一步。第二,在观音洞发的石制品中,石器大约要占65%,这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石片和石核都被加工成了石器,其利用率是最高的,尤其是石片被充分利用了,这在我国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中,成品率是最高的。第三,石器大部分使用石片制成,以刮削器为主,间有端刮器、砍砸器、尖状器和少量凹缺刮器和雕刻器,形制的多样是很突出的,而且石器的修理也有多种方法,以单向加工为主,复向加工次之,此外还有错向加工和交互打击等法,这在国内同期遗址中是少有的。第四,由于当时工具制造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表为生产程序上不固定,加工技术很不熟练,产品自然比较粗糙,器型虽然繁多但不稳定。
观音洞出土的石制品分为三大类,即石核、石片、石器。石核绝大多数是单台面、双台面和多台面的,台面角最大90°,最小50°。其长度在20~100毫米,显然是经过人类加工过的。石片形制多样。包括天然台面石片、素台面石片、小台面石片、有疤台面石片、有脊台面石片和修理台面石片6种。以人工台面石片居多,据分析,主要是用锤击法生产的,少数用碰砧法。石器多用石片制成,个体大小悬殊,器型也较复杂,80%以上是刮削器,其次是端刮器、砍砸器、尖状器,还有数件凹缺刮器和雕刻器。毫无疑问,这是人类早期的活动遗迹,属旧石器时代早期,这时的人类还处在“晚期直立人”阶段。裴文中先生将他们详细比较之后,认为观音洞的石器,既是“与欧洲大陆的旧石器文化不相同的一种新的文化系统”,又是“与中国已知的北京猿人文化也很少有相同之处”,正是因为差异明显,代表旧石器时代早期“不同的文化类型”,所以,裴先生把它称为“以石片工具为主的小石器文化传统”。
我国南方的旧石器早期遗存是相当复杂的,观音洞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种,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发这样规模大、系统性强、器型复杂、加工方?多样的遗址,所以说“南方首推贵州观音洞”。使用锤击法,以石制工具为主,不仅影响贵州桐梓岩灰洞、普定穿洞、兴义猫猫洞等地的旧石器中、晚期石器,还影响云南路南、呈贡等地的旧石器,并越出云贵高原,对四川铜梁、汉源、资阳等地的旧石器产生影响。由此看来,黔西观音洞文化,至少是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的传播中心,它上继“元谋人”,下启川、滇、黔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②盘县大洞——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之首
1993年,《中国文物报》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在首都北京,邀请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著名考古学家,经过充分讨论,从中评选出“九三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名列榜首的就是“盘县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这是继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它是一个“规模巨大、文化内涵丰富”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少有的文化遗址。
盘县大洞遗址,在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遗址所在洞穴当地人称十里大洞,发育于十里坪坡立谷西缘石炭纪灰岩山体中,由关牛洞、水洞、阴河坡、大厅和硝洞五条洞道组成。各条洞道有竖井、陡坎相通,垂直高?98米,总长1?60米,大厅是?个塔形洞穴系统中?中间一层洞道并连接?洞口,为核?大要所在,长220米,平均高30,米面宽?5米,朝向85°。富含考古学信息的堆积物自洞口向大厅内缓倾,总面积约9900平方米,堆积厚度在洞口暴露部分为19.5米,厅内已发掘至6米仍未见基岩。洞口堆积物表面海拔1674米,其上建有一栋大梁题记为民国6年(1917)重修的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物,屋前有二道清代同治六年(1867)建筑的石垣。外垣长56米、高4米左右。洞前十里坪坡立谷海拔1630米,低于洞口34米。谷地开阔而平坦,总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
大洞遗址于1990年发,1992~2000年,由六盘水市文物管理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作了6次发掘。发掘面积86平方米,清理面积68平方米。共获石制品3000余件、人牙化石3枚,还有43种哺乳动物化石和大量的烧骨、炭屑。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燧石和玄武岩,亦有少量石灰岩。工具类群由边刮器、端刮器、凹缺器、钻具、锯齿刃器、雕刻器、琢背石片、手斧、手镐等组成。硬锤直接打击法在打片和加工工具技术中占主要地位,已有一些进步的技术因素出,表为有一定比例的带脊台面石片和修理台面石核石片,以及由勒瓦娄哇技术特征的石核、石片。人牙的形态和测量特征,一方面呈出北京人牙齿的一些特点,另一方面又出一些属于早期智人的牙齿特征,故应属早期智人。动物群的主体是华南地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兼有云贵高原土著种类。洞系的堆积层在时间上跨越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两个地质时代。遗址堆积考古层的铀系年代为:上层13万年。中层20万年,下层26万年,还出30万年以上的考古层。遗址的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大洞遗址以它巨大的堆积规模、比较完好的堆积层和堆积物含有的非常丰富的人类遗物、遗迹,乃至庞大的共生哺乳动物群化石,显示了它在东南亚南部人类进化和环境演化等研究中的巨大潜力。
1996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像大洞这样巨大宽阔的旧石器文化遗址,无论是国内或国外都是少见的。在开掘的92平方米的堆积层中,获得了近300公斤人工砸碎的动物骨骼和800多枚动物牙齿化石,发了大量燧石、玄武岩、碳酸岩和钟乳石原料和石核、石片及石器,还有面积较大、较厚的灰烬层,考古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吃住场所、石制品加工场所和宰剐动物场所”。
说它是一个巨大的“宰剐动物的场所”并不过分,这里出土的动物化石,经过鉴定,有哺乳动物6目40种,另有少量鸟类和鱼类化石。这说明“大洞人”的肉食来源宽广,他们不仅捕捉小动物,还捕捉东方剑齿象、大熊猫、中国犀、巨貘一类大动物;不仅在草原上猎取鹿、麝、野猪、猪、野牛、青羊,还在森林中猎取虎、豹、豺、狼等凶猛动物;不仅可以捕获陆地上的各种野兽,还在水中捞鱼和射杀空中的飞鸟。这些动物,大抵属于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其中的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貘等为绝灭种,据此大体可断定其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后期至晚更新世。
说它是“石制品加工场所”也未尝不可,在这个巨大的溶洞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出原始人制造石器的过程,他们将板状燧石打制成石核,并利用上下两个自然面作台面打片,有的石核则利用石片痕为台面,而且以两个面交互做台面打片,打下的石片按台面性质,分为自然台面、打制台面和修理台面。修理台面的技术,在大洞得到进一步应用,比黔西观音洞有较大发展。在黔西观音洞的2323件标本中,确认为修理台面的只有4件,而大洞的135件标本中,有70件是有修理台面的。石器一般以石片为毛坯,制成边刮器、端刮器、凹缺器、砍砸器、石锤和手斧、手镐,但也有用灰岩角砾或石块打制成的。与“观音洞文化”相比,同样都具有形制多样且不定型、主要用锤击法打片、中小型工具占的比例较大、以刮削器为主等共同特征,说明大洞“石器工业”技术仍保持“观音洞文化”的传统风格,但是,大洞在技术上有所发,除了修理台面技术进一步推广而外,出了手斧、手镐一类工具,有些专家认为它是“在中国南方旧石器工业加工技术中独树一帜”。
③平坝飞虎山——贵州高原首次发彩陶信息的遗址
平坝飞虎山是贵州高原首次发彩陶信息的遗址,遗址具有新、旧石器地层迭压,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贵州新、旧石器文化的相互关系和时代延续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飞虎山在平坝县城东南11公里的白云镇平庄村,高60多米,有17个明通暗联的天然洞穴。旧志称其“具天外飞来,声震百兽之势”,故名飞虎山,又因“形势耸秀,似佛飞来”,亦名飞佛山。1978年当地村民在飞虎山洞穴拾到3件石器,引起考古学界重视。1981年9-11月,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赴飞虎山在各个洞穴中均采集发掘出古代不同时期的遗物。通过考察,飞虎山是贵州唯一发旧、新石器时代文化地层迭压的洞穴遗址。初步统计出土文物,属旧石器时代的有:刮削、尖状、砍砸等打制旧石器532件,兽齿、骨共1370块;属新石器时代的有磨光石器27件,小骨铲4件,磨光残骨刮刀1件,人类腭骨1块;出土陶片近2000片,陶片以夹细沙的灰陶为主,质地坚硬,纹饰以细绳纹和各式刻划纹为多,是贵州原始文化中的第一批彩陶。此外,还出土大熊猫牙齿、剑齿象残臼齿化石及鹿、竹鼠、虎、豹的牙齿,清代青花瓷片、铜扣《乾隆通宝》铜钱,南明王朝的《永历通宝》铜钱等。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对洞穴陈积木灰的测定,认定最早有人类在这一带活动距1.5万年左右。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飞虎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内堆积复杂,大致分早、晚两期:早期地层呈黄色或灰黄色,出土大熊猫、剑齿象等化石,石制品均为打制,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后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地层呈黑色、灰黑色,出土动物遗骸为生属种,并处人类下颌骨1件和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磨制骨器、大量的陶片等,地质时代为全新世,文化时代属新石器时代,推测距大约4000年至6000年。
打制的石制品共532件,原料以燧石为主,有石核、石片、石器等。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加工方向以正向加工为主,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盘状器和斧形器等。其中刮削器占76%,尖状器虽少但加工精细。斧形器似为向新石器文化转化的象征。磨制石器27件,加工精致,有石斧、石锛、石纺轮、石刮刀、石箭(矛)头、小石块等8种,未见有段有肩的石锛和石斧。石锛数量多、形制规整,以长形斜刃最具代表性。骨器79件,除1件残的磨制骨刮刀外,均为打制骨器,有骨锥和骨铲。其中豪猪牙上的三道刻痕可能是刻划符。陶器除圆饼式及圆珠式陶纺轮各1件外,其余全是器物碎片。计1494片。其厚薄不匀,厚者达1.2厘米,薄者仅0.2厘米,火候高,质地坚硬。夹砂灰陶约占70%。夹砂黑陶占30%,泥质类陶极少。夹砂陶以夹细砂为主。陶片纹饰复杂多样,有粗细绳纹、方格纹、锥刺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等。陶片中有3片彩陶。其中有1片是在泥质灰陶的内外施以粉橙色陶衣,再于外表绘两条平行的红色条带。这是贵州首次发,也是贵州迄最早的彩陶记录。
平坝飞虎山遗址的上层为新石器时代,而在它的下面,叠压着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这里出土的石核、石片、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共532件,石核和石片的制造既有锤击法也有锐棱砸击法,石核石器15件,石片石器111件,器形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盘状器、斧形器等,另有骨锥57件、骨铲20件、角器两件。石器增加了盘状器、斧形器等新类型,骨器使用较多,这都为转入新石器时代作了准备。在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中,有27件磨光石器,器形为石锛、石斧、石纺轮、石箭头、石臼、石刮刀、磨石,还有磨光骨器、陶纺轮及千余件陶片。磨光石器和磨光骨器,表明在技术上有了长足进展,突破了打制石器的格局。石锛、石斧的出,有了条件进行砍伐,为原始农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箭镞是“野蛮时代”的重大发明,有了弓箭以后,便可在较远的距离捕杀野兽,扩大狩猎活动,并为饲养动物提供条件。陶器的出说明人们渐渐定居下来,陶志以夹砂灰陶为主,其次是夹砂黑陶,还有少量泥质灰陶和彩陶,质地坚硬,铿锵有声。石臼和石磨,也是定居的产物。石纺轮和陶纺轮,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一时期已经有纺织了。
㈢ 贵州历史文化为什么丰厚
“贵州”一名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着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㈣ 历史文化给贵州带来了什么
贵州的大量所谓汉 族 实际是汉化 胡 人,北朝和金朝,元朝留给贵州的,我讲实话,谢谢.
㈤ 贵州的历史文化
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遵义会议会址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是明代汉族移民的古村寨,安顺府文庙,现为贵州省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镇远青龙洞堪称山地建筑博物馆。
㈥ 贵州有那些历史文化
1、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辉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贵州自古是“不毛之地”“历史空白”。自从1964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试掘了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发现了大批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贵州历史的线索,突然向前延伸二三十万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2、关于夜郎文化。贵州既然背了多少年代的“夜郎自大”的包袱,讲贵州历史,实在应该讲讲夜郎。夜郎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现在祖国西南地区的以夜郎为名的地方政权。古代夜郎,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概念。
(6)贵州的历史文化丰富吗为什么扩展阅读:
夜郎国的发现
中国西南地区古代夜郎族的文化。夜郎一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汉时夜郎族是西南夷中较大的部族,居地在今云南昭通和贵州赫章、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一带。1976~1978年,在赫章、威宁发掘了大批夜郎文化的墓葬。
这些墓都是小型土坑墓,无坟丘。有的有简陋木棺;有的以铜鼓或鼓式釜为葬具,内放人头骨和牙齿,或将多具骨架零乱埋在丛葬坑中。
一般只随葬少量陶器、青铜器、铁器、珠饰等。既有民族特色的长条形铜锄、宽刃无胡戈、鼓形釜、宽边手镯、长发钗、牛头形带钩等,又有与中原内地相同的铜镜、印章、半两钱、五铢钱以及铁兵器和漆器。 要说夜郎文化,必须了解夜郎国的历史。
约战国初期,濮人建立了夜郎国。近几年,区文化部门通过多次深入贵、川等地实地考察,组织有关人员研讨,成立夜郎文化研究会等形式,初步对夜郎文化进行探讨与挖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夜郎风情表演团,主要适应景区景点及宾馆等涉外场所的演出。
两千多年来,古夜郎的历史面貌,始终是一个未曾解开的“谜”。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一个神话的国度。
“夜郎自大”贻笑百代,引起世人对夜郎产生浓厚的兴趣,它正在成为人们来“夜郎故地”观光和探秘的吸引物,也是社会科学界研讨的大热点。
不管怎样,夜郎国在秦汉时期的西南夷数十个社会实体中“最大”之一,具有充分的史实记载,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都属夜郎的辖地,也是不争的史实。
㈦ 贵州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为什么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的
落后源于贵州所处的地理环境,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修路成本很高;即使本身蕴含回极高的资源,但因为贸易不发答达所以导致经济落后;
造成此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贵州没有大平原,这是贵州贫穷的根本原因.
1、大平原可以衍生密集的农业人口;密集的农业人口,可以发展商业.而贵州,由于没有大平原,只有小平原.导致贵州人口密度总体不大,人口分布分散,难以体现人口积聚的优势,商业发展相对滞后;
2、交通是工业、商业发展繁荣的重要媒介,但贵州落后的交通系统阻碍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导致贵州相对四川以及其它省份要逊色一些.
㈧ 从历史的角度介绍贵州人文风情
旅游资源丰富优势突 贵州环境独特貌类型山石、水景、洞穴等自风光秀丽座迷公园;贵州民族众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特色鲜明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构文景观百花园全省旅游资源存量、种类、品位高、布广、特色鲜明、发潜力极 一.自风光绚丽姿、贵州山、层峦叠嶂峰耸岭峻岩奇石秀苗岭逶迤乌蒙磅礴娄山耸峙梵净山雄奇构篇涛翻浪卷山海崇山峻岭间流淌奔腾着河流千条山与水奇妙合作形众激流壮观瀑布汇世界少瀑海;江河湖泊与山川峡谷交相辉映构幅幅精美自风景画全省旅游自资源凸现五优势: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全省石林景观一0处具良旅游发前景黄树星桥石林、银滩石林修文水石林、奢香石窗兴义泥凼石林等二瀑布与峡谷景观壮丽全省瀑布峡谷景观一000处其著名瀑布黄树瀑布群、赤水十丈洞瀑布群洞瀑布等;著名峡谷马岭河峡谷、潕阳河、乌江三峡、六广河七峡、关岭花江峡谷、黄坪飞云峡谷、阳南江峡谷等三洞穴类型、数量、洞景美全省度于二000米洞河一000条旱洞数量更著名织金洞、龙宫、河潭、晴隆厂石膏巨晶洞、修文缤洞、兴义飞龙洞、铜仁九龙洞等四森林美景比较著名森林景观梵净山林海、习水原林、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黔西百杜鹃赤水竹海等较著名森林公园贵阳森林公园、黔灵公园、花溪公园等梵净山位于黔东区武陵山主峰海拔二5漆二米世界同纬度区原植物保存完区一9吧漆列入际物圈保留中国五湖泊与水库景观全省水库一900座已作旅游发比较著名红枫湖、百花湖、万峰湖、草海、乌江水库等威宁草海势高、面积喀斯特湖泊面积三0平千米杭州西湖5倍 二.名胜古迹引入胜贵州古类发祥发历史悠久文化历史遗迹较特色鲜明构独具特色旅游资源全省具定价值文物四000处;已发现旧石器代文化遗址50处其式发掘二0处;土文物万余件较著名命名观音洞文化观音洞旧石器遗址命名桐梓、水城、兴义类化石贵州古墓具较高考古价值赫章等已发现处战至西汉墓群、明十八先墓等贵州古建筑布广具强烈特色著名安顺文庙、贵阳甲秀楼、修文阳明洞、镇远青龙洞、贵阳弘福寺、黎平坪风雨桥等镇远青龙洞-元禅院全宏伟悬空古建筑贵州革命文物丰富全占重要位工农红军贵州革命遍及全省陆0县、市留许重要遗址已列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三0处著名遵义议址、黎平议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红军四度赤水遗址等纪念民革命先烈旧址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旷继勋烈士故居等外贵州酒文化、茶文化、傩文化、郎德铜鼓文化、西秀云山屯堡文化等鲜明特色 三.民族文化风格各异贵州民族文化百花园民族节丰富彩全省包括民族村寨内民族风情点四0少数民族节一000规模较苗族、布依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彝族火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贵州民族歌舞海洋苗族歌舞飞歌、游歌古歌、酒歌芦笙舞、木鼓舞、踩鼓舞等;侗族歌歌声洪亮气势磅礴曲调庄严音域宽广。
㈨ 贵州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为什么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多山,封闭,人口太少,且远离中国文化中心。
㈩ 贵州的文化特点是什么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的主要文化特点体现在饮食文化、剪纸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和民族文化方面。
1、饮食文化
在贵州这片多民族居住的土地上,有许多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黔剧是贵州家乡剧,全省人民非常喜爱, 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大型歌舞剧《蔓萝花》等曾被拍成戏曲影片。贵州省各地活跃着4000多个业余艺术表演团体。他们的节目和剧目大多自编自演 ,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 , 还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