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阿拉伯历史文化知识

阿拉伯历史文化知识

发布时间:2021-03-01 15:58:36

『壹』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为穆斯林民族的一整套政治态度、政治感情、政治信仰以及政治价值趋向的伊斯兰政治文化,如果与西方政治文化相比较的话,具有如下特点:

(-)真主主权论。西方民主政治强调主权在民,强调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强调法律体现了全民的意志,等等。在否定上帝权力的同时,却没有否定少数人实际存在的特权。人们看重世俗的权力,政治权力往往被某些个人、党派、集团、阶层所垄断。所谓“分权制衡”,究其实质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并未从政治信仰和政治道德上彻底解决权力腐化问题和权力制约问题。因此,政治腐化也就成了西方社会永恒的困惑。而伊斯兰民主政治确信一切权力来自真主,一切权势全是真主的,人只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参见《古兰经》5:18.35:39)因此,伊斯兰民主政治排除了统治者的特权并且将人民提高到与统治者平等的地位。

(二)政治权力真主委托说。西方政治学说主张权力的合法性完全来源于人民或公民的认同和支持。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虽有所不同,但都主张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契约性的认可和委托。密尔则认为人民通过代议制政府体现了自己的权力,赋予了当权者以合法性。而伊斯兰民主中,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深层基础是真主的意欲、允许和委托,其世俗的合法性则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信托和同意。同时通过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政治协商程序形成公共权力并建立公共管理机构。

(三)对政治权力的制约——信仰、道德、法律、制度四结合。任何政治权力如果不受到适当的制约,就必然会导致滥用权力和政治腐化。西方民主对政治权力的制约是通过世俗的宪法、法律以及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来实现的。这些法律和制度似乎很完备,但西方社会却面临着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人的问题”。从智力上说,人是有限的;从思维上说,人是不完备的;从道德上说,人是缺乏自制力的。由于缺乏政治信仰和政治道德上的深层约束,“分权制衡”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化的措施,不仅不能避免权力膨胀和政治腐化,而且加剧了权力斗争和政治衰败。因为法律、制度再完善,那也是人定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律总有空子可钻,只要人们缺乏内心信仰和道德自律,最终,使所谓法律制约、制度制约在人的私心和权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无可奈何。而伊斯兰民主中对政治权力的制约是通过运用宗教信仰、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政治制度一体化的措施来实现和保障的。权力的运用者对真正的主权拥有者——真主,在信仰上的虔诚、在心理上的敬畏,构成了政治信仰和政治道德的核心,成为制约和监督政治权力的深层因素。同时伊斯兰民主协商制度和民主监督程序在制约政治权力方面成为深层机制的外在延伸,用以保证实际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运行的顺畅和正当。

(四)直接政治参与说。西方政治文化推崇一种间接式的政治参与模式。西方大多数政治学家都认为民主的直接参与型只适合于小国寡民,对于大国就只能实行间接参与型民主。密尔为这种间接型民主设计了理想的“代议制政府”。根据这种制度,人民所参与的只是投票和选举而已,并不参与实际政府决策。实际政府决策是由人民选举的“民意代表”即政治中间人来完成的。由于人民与他们的“代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所以西方社会的政治冷漠现象十分普遍。而伊斯兰政治文化从它产生起就属于典型的参与型政治文化。每个公民都享有各种政治上的自由与权利,承担法定的义务和责任。他们都能够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够按自己的愿望直接地、自由地参与选举国家领导人,能够批评政府决策,等等。

『贰』 简述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历史意义

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比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的发明带给了欧洲;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大约771年,一位印度学者将一篇数学论文带到巴格达,其中包括从0到9等十个数字,后来这篇论文被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发现印度数字的优点,在帝国境内推广应用。

随后,阿拉伯人又通过西班牙将印度数字传入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国。这就是我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对数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阿拉伯人除了传播古代科学和哲学的传统以外,他们还吸收和传播了一些为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文化与学术研究所必需的技术。



(2)阿拉伯历史文化知识扩展阅读:

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地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阿拉伯科学家们通过自己的成就使得实验性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和尊敬,并证实了这种研究的价值。在这以前,实验性研究常同魔法、巫术纠缠在一起,从而被西方传统的学者们看作是粗俗卑下的事情而不屑一顾。

阿拉伯的化学家发明并命名了蒸馏器,区别了各种酸和碱,完成了对无数物质的化学分析,并且还研究和制造了数百种药品阿拉伯文化的化学也来自于炼金术,还在反复实验中发现了多种化合物与新物质,如碳酸钠、硫酸、硝酸、硝酸钾、硼砂等,他们还首先对蒸馏、过滤以及纯化等过程进行了描述。

总的来看,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正处于科学上贫瘠的时代,阿拉伯的数学成就很大,欧洲人主要就是通过阿拉伯数学家的译著才了解古希腊和印度以及中国数学的成就,可见阿拉伯人对于数学的贡献之巨大。

『叁』 如何认识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历史作用

阿拉伯科学文化在自然科学发展中中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于它使古希腊科学方献得以保存下来,为欧洲的科学和文化的复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不仅在于它在与西文科学文化的交流中起了作用,阿拉伯的学者们还独立地发展并丰富了科学.
(1)阿拉伯人在科学上的重要贡献首先是创造了阿拉伯数码.算术以前只有一些有学问的人才懂得,有了阿拉伯数码,数学便群众化了.阿拉伯人还继承和发展了印度数学家处理求知数的方法,发展了代数学."代数"一词就来自阿拉伯著名数学家阿尔----花刺子模所著一书.
(2)在天文学方面,阿拉伯人接受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但在天文观测方面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阿拉伯人系统而从未间断的天文观测活动,发现了太阳偏心率的变动,修订了很多天文常量.杰出的网络学者阿尔•毕鲁尼大胆地提出了托勒密体系不符合宇宙的实际构造的观点,认为托勒密证明地球不动并处于宇宙中心的论据,也可以证明地球绕日的运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天文学家们包括哥白尼在内,都曾利用阿拉伯人连续900年的天文观测资料而使天文学发生了革命.
(3)阿拉伯医学是古希腊医学的继续,同时增添了关于新的疾病和新药物的知识.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伊本•森纳完成了一部百万字的网络全书式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曾在大马士革行医的伊本•阿乐——纳菲已经对盖仑的血液可以通过心脏隔膜流动的论点提出质疑,认为血液是从右心室流到肺再到左心室的,揭示了血液的小循环过程,这比后来塞尔维的发现要早300年.从公元8世纪起,在阿拉伯国家也兴起了炼金术,推动了实验化学的进展,阿拉伯人吸收了中国和印度炼丹术的观念,也是以硫汞作为基本元素,但中国人侧重于炼丹,阿拉伯人侧重于炼金,要把贱金属变为贵金属.

『肆』 有关于阿拉伯的知识

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阿拉伯文化的兴起

穆罕默德约于公元610年创立伊斯兰教以后,在麦地那建立了一个神权国家。这个国家不断向外扩张,很快就征服了阿拉伯半岛其它地区。到623年穆罕默德死去时,整个半岛已基本统一了。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从634年开始向半岛以外扩张,相继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朗和埃及。阿拉伯的一个部落倭马亚在大马士革建立了倭马亚哈里发王朝(中国唐代以及唐以后的史书称为“白衣大食”)。倭马亚哈里发王朝是一个在文化上相对开放的王朝,从一开始就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招募了许多科学家到大马士革来,并在公元700年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天文台。

在公元749年,虔诚信奉伊斯兰教的阿跋斯哈里发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将已经希腊化了的倭马亚哈里发王朝取而代之,建都于巴格达。他们接受了本地的文明,变得波斯化了。前几代的哈里发在巴格达广纳贤才,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来到这里。君主们下令翻译了大量印度和希腊的典籍,特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使得希腊文化与印度、叙利亚、波斯的文化互相交融。第四代哈里发阿尔·马蒙约与公元828年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智慧之馆”,继续进行这种翻译工作。他们主要翻译了盖仑的医学著作和托勒密的天文学著作,以及欧几里德、希波克拉底、底奥斯可里底斯的作品。阿尔·马蒙于公元829年在巴格达建起了一座天文台,许多天文学家在这里观察、研究,得到了一些天文新发现。当时的巴格达人才荟萃、学者云集,在学术上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后来,塞尔柱突厥人夺取了这个东哈里发国家的政权,使得巴格达在学术上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大部分穆斯林学者来到埃及的开罗,特别是在法提玛哈里发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绿衣大食”),因为当时的君主阿尔·哈基姆于公元955年在埃及建立了一所科学院。与此同时,西班牙也有一批穆斯林科学家在辛勤地工作。大马士革的前倭马亚王朝覆灭后,王室的一个后裔逃到西班牙,并与公元755年在安达卢西亚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也称之为“白衣大食”)。科尔多瓦哈里发于公元970年建立了图书馆和科学院,不久在托莱多也建立了相同的机构。

阿拉伯的科学家们在君主的支持下,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光学和医学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就。当经院哲学禁锢下的欧洲学术界一片凋敝的时候,阿拉伯文化迎来了自己的繁荣。

东西文化交汇的阿拉伯

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阿拉伯的地域扩张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进入了繁荣时期。阿拉伯本来就处于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

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廷收买过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非常尊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些阿拉伯学者为了使自己的著作得到重视,竟然假托它们是古希腊人的著作。印度的数字也许是由希腊人首先发明的,然后传入印度,再以初始的形式传入穆斯林世界,阿拉伯人将它修改为古尔巴字体,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字体更为相近。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世界,这种方便的数字也随之传播开来,代替了烦琐的罗马数字。他们还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公元751年在巴格达建立了第一个造纸作坊,从此用真正的纸张代替了纸草和羊皮纸,这样阿拉伯文化和由阿拉伯人所继承下来的古希腊文化才被更好的保存下来,并得以流传。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阿拉伯文化的璀璨成就

不管朝代和君主如何变换,阿拉伯科学家对天文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阿巴格达有一座著名的安提沃奇天文台,是阿跋斯哈里发王朝的第四代君主阿尔·马蒙于公元829年建成的。穆罕默德·阿尔·巴塔尼在这里重新计算了春秋二分点的岁差和黄道的倾角值,比托勒密算出的更为精确。他还发现了太阳的偏心率在变动着,也就是说地球的轨道是个经常变动着的椭圆。在法提玛哈里发王朝的阿尔·哈基姆统治时期,天文学家伊本·尤尼在开罗工作过。他汇集了两百年来天文观察的数据,并根据它们制成了“哈基姆星表”,以报答哈基姆对他的知遇之恩。在西班牙哈里发王朝,最早的天文学家是科尔多瓦的阿尔·查尔卡利。公元1080年,他编制了“托莱多星表”,对托勒密的天文体系做了略微的修正,用一个椭圆的均轮代替了水星的本轮。西班牙的穆斯林天文学家们企图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物质世界的宇宙体系,他们反对托勒密的本轮假说,理由是行星必定要以一个真正物质为中心体环绕飞行,而不是以一个几何点为中心。因此他们试图用亚里士多德采用的欧多克斯同心圆体系为基础,搞出一个物理学上讲得通的宇宙体系。但他们在这方面并没有获得成功,因为欧多克斯自己也没能解释行星的前行和逆行,何况现在需要解释的天体运动更加繁多和复杂。

穆罕默德死后两百多年内,伊斯兰教的神学活动极为活跃。根据可兰经,安拉创造并主宰世界,在安拉的绝对存在中,世界只有第二性的存在。这个正统的观点,后来被新柏拉图学派和亚里士多德派以及另一个伊斯兰思想学派所修改。后者将新柏拉图学派的无尽的存在环链、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念和穆罕默德的片面泛神论综合起来,得到一个新的观点——宇宙便是神。第三伊斯兰思想学派用正统的穆罕默德术语解释自然,得到一个时间的理论,这个时间理论和印度佛教的原子哲学很类似。它的主要内容是:宇宙、空间和万物是由完全相同的原子组成的,时间是由不可分的无数“此时”组成的。原子是由安拉创造和重新创造的。如果安拉不时时创造,宇宙将象梦一般消逝。物质靠着安拉的连续意志而存在,人不过是动画般的机器。他们的工作使得德谟克利特本来无神的原子论,与神教高度的统一起来。

阿拉伯人从公元八、九世纪起热心于神秘的炼金术,把寻找“点石成金”的秘方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穆斯林民族研究炼金术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他们的工作中心先在伊拉克,后在西班牙。在他们手中炼金术发展成化学,又发展成为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化学。在有些阿拉伯科学家从炼金术发展到化学的时候,另一些人没能在工作中吸取较为进步的观点,在自己的工作中陷于对黄金的贪欲而无法自拔。最著名的阿拉伯炼金家及化学家是扎比尔·哈扬,他约在776年间享有盛名。从遗留下来的阿拉伯原稿来看,他好象制造过碳酸铅,并从砷和锑的硫化物中分离出砷与锑;他叙述了金属的提炼,钢的制造,布和皮的染色,以及蒸馏醋而得到醋酸的方法。他认为当时所知的六种金属的不同是由于所含硫和汞的比例不同造成的。

阿拉伯人在医学方面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果。阿尔·拉兹是伊斯兰第一个最有名的医生。他曾收集古希腊、印度和中国的医药知识,编写成一部二十五卷著作《医学集成》。后来,生于波斯布哈拉城的阿拉伯名医伊本·森纳编写成一部更著名的医学网络全书《医典》。这部医典可以说是伊斯兰知识的总汇,后来对欧洲近代医学的初期发展曾发生过重大影响,直到十七世纪仍被欧洲个各大学用作医学教科书。十三世纪,一个叫做伊本·阿尔·纳菲的医学家从大马士革来到开罗主持那西里医院。他对盖仑的学说进行了积极的批判,他认为心脏的隔膜很硬,不可能象盖仑说的那样血液通过肺从右心室流到左心室里。纳菲提出了一种血液小循环的理论,这是生理学的一项重大发现,比后来塞尔维特的发现要早三百多年。但他的学说并未在当时产生什么影响,直到二十世纪他的著作才被人们重新发现。

在物理学的光学研究中,阿尔·哈森做了几何光学的最初研究工作。他使用球面和抛物面反光镜,并研究了球面象差、透镜的放大率和大气的折射。他的研究丰富了有关眼球和视觉过程的知识,并用有力的数学方法解决了几何光学的问题。他著作的拉丁译本,对后来西方科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阿拉伯人在数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项是他们采用了印度的数学记号并把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就是现在还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第二项贡献就是穆罕默德·花剌子模吸取了印度、古希腊、古巴比仑的数学成就发展了代数学,给出了二次方程的解法。

文明的凋落

十一世纪末期,由于伊斯兰王公和将领的内讧,原来培养出很多总督、军人、政治领袖的阿拉伯高贵世家开始衰落,阿拉伯帝国从此不再安定。遥远的联邦省份一个接一个脱离这个衰老的帝国,而恢复自己原有的民族性与独立。阿拉伯的学术也随着帝国的分崩离析而进入衰退期。与此同时,欧洲随着工商业和城市的兴起,在接受和吸收阿拉伯知识的基础上,学术界逐渐开始复兴。科学文化的中心又逐渐的转到了欧洲。

『伍』 阿拉伯的历史传统

阿拉伯人的民族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部落。阿拉伯民族的血统后来融入了波斯人,突厥人等。根据基督教《圣经》,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欣)有两个儿子:
以实玛利:(阿拉伯语发音为易斯玛义)亚伯拉罕和结发妻子撒拉的侍妾夏甲之子。《古兰经》认为他是阿拉伯人的祖先,穆斯林们认为以实玛利是他们属灵上的祖先,但据科学研究表明,阿拉伯人的血统只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于以实玛利的。
以撒:亚伯拉罕与结发妻子撒拉之子。以撒生育两个儿子──雅各(后改名以色列)和以扫(以扫后来改名以东,以撒和以扫是两个人) 。
中世纪历史分期: 蒙昧时代:伊斯兰教问世之前,610年前的100年到150年 穆罕默德时代:610年~632年,共22年,穆罕默德复兴了伊斯兰教,并且他主张将富人的钱资助给穷人,曾经被放逐,但是他赢得了大多数穷人的支持。 正统哈里发时代:632年~661年,共29年。有四大哈里发(哈里发在阿语中是继承人的意思) 倭玛亚王朝时代:661年~750年,共89年 阿拔斯王朝时代:750年~1258年,共508年,共37位哈里发。 扩张: 欧麦尔时代(634年~644年)攻占伊拉克、沙姆地区和埃及。641年占领埃及。 韦立德(即瓦立德,705年~715年在位)时期,派遣其名将屈底波(古太白)攻占河外地区(中亚),呼罗珊哈查只总督的侄子卡西姆将军于711年攻取印度河流域;北非统帅总督穆萨711年派陀立格将军占领安德鲁斯(西班牙南部),直到1492年,阿拉伯人才被赶出西班牙。732年普瓦提埃战役中阿拉伯人达到了扩张的极限,败给法兰克人,没有继续在欧洲扩张。 宗教信仰及历史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半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居民主要是以游牧为生的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分成许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据一方,彼此之间经常为争夺牧场、水源、土地而发生战争,血亲复仇盛行。连年战争使社会动荡,生产停滞,氏族内部阶级分化加剧,部落贵族应运而生,他们占有大量绿洲和草地,拥有许多奴隶和牲畜,而大批游牧民濒于破产。半岛沿红海海岸的希贾兹(汉志)地区,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业要道。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麦加,因受过境贸易之利发展为繁荣的商业城镇。麦加古莱什部落的商业贵族执掌着多神崇拜的中心克尔白神殿的管理大权,每年从克尔白祭祀庙会的集市贸易中,谋取巨额收入,垄断了麦加的商业贸易。城镇中的商业贵族伙同游牧部落的贵族,通过经营商队、贩卖奴隶、放高利贷等手段,牟取暴利,对城镇贫民和农牧民进行高利贷盘剥,大批中小商人破产,沦为商业贵族的债务人,造成阶级对立加剧,社会经济危机四起。
外来的侵略和传统商道的改变,加剧了半岛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为争夺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对半岛进行了长期的掠夺战争。525年,埃塞俄比亚人在拜占庭的支持下派兵侵占也门。570年埃塞俄比亚驻也门总督亚布拉哈率兵进犯麦加;途中因遭瘟疫而退兵,但战乱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生活。575年,波斯出兵逐走埃塞俄比亚人,在也门确立了统治。频繁的战争和掠夺,使阿拉伯南部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灌溉工程被毁,道路淹没,商旅不前,人口锐减,使富庶的也门地区迅速衰落。同时,波斯为了垄断东西方贸易,废止原由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岸到达叙利亚的商路,另辟一条经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造成了半岛南部和西部经济的衰退,麦加、麦地那等城镇的过境贸易急剧衰败,商业贵族收入骤减,许多靠商队谋生的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断绝,从而加深了社会危机。
伊斯兰教兴起前,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盛行对大自然、动植物、祖先、精灵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其中拉特(即太阳神)、乌扎(即万能神)和默那(即命运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麦加城中心的克尔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祷、献牲。信奉一神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早已传入半岛,在也门地区及一些城镇和农业区流行,其一神观念、经典、传说、礼俗对伊斯兰教有显著影响。因犹太教和基督教不适应阿拉伯社会变革的需要,未能得到广泛传播。在阿拉伯社会变革和一神教观念的影响下,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向一神教信仰过渡,产生了一神倾向的哈尼夫派。他们承认独一神,反对偶像崇拜,相信天命、复活、惩罚和报应,注重个人隐居修炼,过着禁欲的生活。哈尼夫思想成为伊斯兰教思想的先驱和中介。
阿拉伯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外族的不断入侵,促进了阿拉伯民族的觉醒,社会各阶级都在寻求出路。阿拉伯贵族为维护其统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垒,夺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广大的下层人民和奴隶要求和平与安宁,渴望摆脱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改善自己的贫困地位。伊斯兰教的兴起,正是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改变社会经济状况和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穆罕默德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创建了伊斯兰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帜下,领导了阿拉伯的社会变革运动,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的创传人穆罕默德生于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和伯父抚养。早年失学替人放牧,12岁时跟随伯父及商队,曾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地中海东岸一带经商,并广泛接触和目睹了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地区的社会状况,了解到半岛原始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的情况,为他后来的传教活动提供了大量社会知识和宗教素材。25岁时他同雇主麦加富孀赫蒂彻结婚,婚后生活富裕安定,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后他受哈尼夫派思想的影响,经常隐居潜修,思索和探求阿拉伯民族摆脱困境的出路。相传,610年穆罕默德40岁时的一天,当他在麦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派天使吉卜利勒向他传达“启示”使之“受命为圣”。此后,他宣称接受了真主给予的“使命”,便开始了历时23年的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起初在麦加是秘密传教,一些至亲密友成为最早的信奉者。612年,穆罕默德转为公开向麦加一般群众传教。穆罕默德在早期的宣教中,告诫人们放弃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唯一的主宰,要求人们信奉独一无二的安拉;谴责多神信仰给阿拉伯人带来的愚昧和社会道德的堕落,宣讲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的观念,警告多神教徒如不归顺安拉,将在末日审判时遭到惩罚,堕入火狱,归顺安拉者将在后世得到奖赏,进入天园。他还提出了凡穆斯林不分氏族部落,皆为兄弟,应联合起来,消除血亲复仇,并提出禁止高利贷盘剥,行善施舍赈济贫弱孤寡和善待、释放奴隶等一系列社会改革的主张,受到部分下层群众的拥护,许多人纷纷归信伊斯兰教。由于穆罕默德所传教义从根本上动摇了部落传统多神信仰的地位,触犯了麦加古莱什贵族和富商掌管克尔白的宗教特权和经济利益,同时也触犯了部分下层群众的多神信仰,因而遭到这些人乃至部分下层群众的强烈反对和迫害,使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在麦加难以立足。
622年9月,穆罕默德同麦加穆斯林迁徙麦地那,标志着伊斯兰教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穆罕默德领导穆斯林进行了政治、经济、宗教等一系列改革。穆罕默德首先以伊斯兰教作为统一和团结的思想旗帜,号召穆斯林“顺从安拉和使者”,并派出门下弟子到麦地那各阿拉伯部落传教,当地绝大多数居民很快归信了伊斯兰教。他制定了作为穆斯林和犹太人在处理内部民事和对外关系中共同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在信仰自由和结盟的基础上同犹太人各部落达成某些协议,实行和平共处。在实现了麦地那的统一后,以伊斯兰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缘关系,建立了以“乌玛”(意为“民族”、“国家”)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权,穆罕默德成为麦地那宗教、政治、军事和司法的最高领袖。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及部分著名的圣门弟子组成上层领导集团。在“凡穆斯林皆兄弟”的号召下,将迁士和辅士团结在乌玛的周围。穆罕默德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完成了伊斯兰教义体系及各项制度的创建。他完整地确立了以信奉独一安拉为核心的五大信仰纲领;规定了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天命功课及仪则;制定了包括宗教教规、民事、刑事、商事、军事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确定了以止恶扬善为核心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为巩固麦地那政权,穆罕默德组织了穆斯林武装。在“为安拉之道而战”的号召下,于624—627年间,他领导穆斯林武装同麦加贵族进行了著名的白德尔之战、吴侯德之战和壕沟之战等三大战役,打击了麦加贵族的锐气,从此,穆斯林由防御转入战略进攻。628年,穆罕默德以朝觐为由,率军至麦加近郊,麦加贵族被迫妥协,同穆罕默德签订《侯代比亚和约》,决定双方休战10年。穆罕默德利用休战时机,向邻国和半岛上的千些阿拉伯部落派出使节,携带国书,向其国王和部落首领宣传伊斯兰教,以扩大影响,同时派出武装讨伐海巴尔等地聚居的犹太人,以扫除反对势力的侵扰。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逝世后,迁士派(随穆罕默德迁往麦地那的麦加人)和辅士派(在穆罕默德生前入教的麦地那人)在哈里发问题上意见分歧,双方都认为自己这一派的人最有资格担任哈里发。最后经过协商公推艾卜·伯克尔为第一任哈里发。这是伊斯兰教内部分歧的最初反映。
65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被害,阿里继任哈里发,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但包括当时叙利亚总督伍麦耶族的穆阿维叶在内的一部分人,拒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并以为奥斯曼报仇为由,对阿里兴师问罪。于是,双方发生战争。657年,在隋芬之战中,胜利明显地属于阿里一方,但他接受了对方以《古兰经》裁决的和谈要求,阿里队伍中约有1200人坚决反对,从而脱离了阿里的领导,形成哈瓦利吉派。661年,阿里被一名哈瓦利吉派信士所杀。穆阿维叶自立为哈里发,建立了伍麦耶王朝。但斗争仍在进行,并逐渐形成伊斯兰教的两大派:拥护阿里的一派称什叶派(意为宗派),另一派为逊尼派(意为遵守圣训),最初,这是一种政治派别,后来,发展成为宗教派别。
逊尼派承认四大哈里发都是合法继任者,因此获得历代哈里发国家的扶植而广泛流传,自称正统派。世界上穆斯林多属逊尼派。它在神学思想方面有两个著名的支系,一为经典派,在探讨教义时重经典明文;一为意见派,在注意经典明文的同时,侧重个人见解。该派又因对教法问题的观点不同而出现了许多教法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哈乃斐学派、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罕百里学派。
什叶派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才是合法的继任者。称其为伊玛目,并以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什叶派内部的分歧,而分裂成为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各派又分化出许多小派别。什叶派现分布于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等地。
哈瓦利吉派主张哈里发由穆斯林公选,平均分配战利品,土地归穆斯林公有等。该派因不断遭到哈里发国家的镇压,几近灭绝。21世纪的阿曼、阿尔及利亚、桑给巴尔等地流行的艾巴德派被认为是该派的一个支派。
伍麦耶王朝末期还出现了一个新的派别──穆尔太齐赖派。因为他们的唯理主义,被认为是脱离了伊斯兰教的正统。该派认为“《古兰经》是受造之物”;“安拉的独一性,只有将神的德性当作力量和智慧才能成立”;人可以依据安拉赋予的能力,辨别善恶,创造自己的行为;“命人行善,止人作恶”是穆斯林的义务。穆尔太齐赖派以其唯理主义观点探索全部宗教问题,其“意志自由”的主张,曾经一度得到阿巴斯王朝哈里发马蒙等人的推行而得到发展。此外,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思想也在伍麦耶时代开始出现。后逐渐形成伊斯兰教的苏非主义派别。
伊斯兰世界近现代出现的各种思潮,近代的伊斯兰世界遭到了殖民主义的侵略、奴役和掠夺;侵略和反侵略,压迫和反压迫的斗争,促使伊斯兰教出现了具有不同政治、思想倾向的派别和复兴伊斯兰教的运动。
18世纪出现于阿拉伯半岛内志复古主义的瓦哈比派(即清净派),是近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的先驱。该派主张恢复穆罕默德的“正教”,宣称“回到《古兰经》去”,强调圣训的作用,反对崇拜卧里(圣徒)及其陵墓,坚持严格的“信主独一”,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 19世纪初,瓦哈比派曾一度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权,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后被埃及穆罕默德· 阿里的军队所灭。但瓦哈比派的宗教思想在阿拉伯世界和南亚次大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02年以后,瓦哈比派又在阿拉伯半岛重建政权。并于1932年正式定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
继起的是泛伊斯兰主义运动,为19世纪中叶阿富□ 人哲马鲁丁·阿富哈尼所首创。主张全世界穆斯林在一个共同的哈里发领导下联合起来,摆脱欧洲的统治与控制,建立一个超国家、超民族、超地域的世界伊斯兰大帝国。但这一运动漠视下层群众的利益,有碍民族国家独立的进程,结果为行将灭亡的奥斯曼帝国哈里发所利用而失败。
19世纪末,在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下,伊斯兰教的改良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在伊斯兰教的基础上按照欧洲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改革伊斯兰社会;力图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伊斯兰教的传统结合起来;用现代的教育制度代替伊斯兰教的寺院经堂教育;用资产阶级共和国代替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制度;用资产阶级的世俗法律代替教法中的民事和刑事法规等,使伊斯兰教适应新的社会条件。改良主义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埃及的现代主义者穆罕默德·阿布杜。印度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的改良主义者赛义德·艾哈默德□、伊克巴尔、艾密尔·阿里。土耳其的凯末尔所领导的世俗主义宗教改良运动,于1922 年废除苏丹制度,1923年建立起土耳其共和国,1924年最后废除哈里发制度。至此,伊斯兰教的改良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伊斯兰教的改良主义运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泛伊斯兰主义的组织。同时,为恢复伊斯兰教原始教义的原教旨主义派别也有所发展。与此同时,伊斯兰各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抗殖民压迫和封建统治的斗争浪潮。如著名的波斯巴布派起义(1848~1852)、印度的民族大起义(1857~1859)和苏丹的马赫迪教派起义(1881~1885)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人民起义,都是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进行的。
自第四代哈里发阿里起,伊斯兰教便开始了逊尼派与什叶派之争。前者重莫罕莫德的原话,后者重视从莫罕莫德的原话和古兰经中的发挥。刚开始是权力之争,什叶派领袖阿里是穆罕默德大女婿。直接的原因是前三任哈里发都不是穆罕默德的亲族,到了阿里后,拥护他的人提议今后的哈里发都应该由穆罕默德的亲族担任。引发了世俗政权的不满。这样的争端集中在世俗政权或是天授神权。在经义上也有区别。主要是什叶派主张以古兰经为主(回归原教旨)。还有一些仪式上的区别。

『陆』 简要概括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八上历史与社会)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这是历史老师讲的,一定正确!
建筑上带有宗教色彩,如清蒸寺。
文学上沟通融合,如《天方夜谭》。
数学上传承创新,如阿拉伯人学习,改造并传播了印度人发明的数字。

地理学上世界领先,如12世纪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①多民族性。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除阿拉伯人外, 还有埃及人、印度人、波斯人、西班牙人、叙利亚人,等等。各族通过互相接触、相互影响,逐渐融合渗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共同创造了阿拉伯文化。可以说,阿拉伯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注意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
埃及、叙利亚、波斯等地,都是世界文化发达较早的地区。阿拉伯人在征服这些地区后,不仅接受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且又吸收希腊、印度文化的许多优秀成果,创造了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文化的灵魂。
没有7世纪伊斯兰教的诞生,就没有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就不会有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因此就没有阿拉伯文化的问世。伊斯兰教不仅是阿拉伯统一的旗帜,同时也是中古时期阿拉伯社会文化进步的旗帜.
阿拉伯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作用表现在:
①保存并传播了西方古典文化。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还把许多古代作品译成阿拉伯文。西欧人后来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
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阿拉伯掀起了一场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翻译运动。“阿拉伯翻译运动”。9世纪初,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智慧之城”巴格达拥有一大批专门的翻译人才。据说,翻译的稿酬以与译著重量相等的黄金来支付。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这一人类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即使人类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在中世纪得以继承,又为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欧洲人是靠翻译这些阿拉伯文的译本才得以了解先人的思想,继而开始他们的文艺复兴的。可以说没有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对于西方古典文化的继承保存,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根本没有基础。
在古代,传递和保留知识的书本被看作是巨大财富。公元九世纪时,巴格达以有100多家书商而自豪。图书馆大部分是附属于清真寺的。巴格达在被蒙古人摧毁前,有36家公共图书馆。当时,建立私人图书馆是有钱人家的业余爱好。阿拉伯人对书籍的爱好,除了那时的中国人以外,没有一个地方的人可以比得上。有个医生宣称他图书馆中的藏书,需要400头骆驼才能搬动。另一个酷爱读书的藏书家,死后留下了600箱书,每箱都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得起。当年蒙古帝国攻破巴格达,他们将巴格达的藏书投入河中,据说书上的墨水将河水染黑,可见藏书之多。
②阿拉伯人足迹遍亚、欧、非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比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的发明带给了欧洲;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阿拉伯人把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一一译成阿拉伯文,主要如《物理学》、《伦理学》、《工具论》等,还翻译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数学家欧几里得(公元前4至前3世纪之交)的《几何原本》,以及阿基米德(前287—前212)等多人的作品。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大约771年,一位印度学者将一篇数学论文带到巴格达,其中包括从0到9等十个数字,后来这篇论文被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发现印度数字的优点,在帝国境内推广应用。随后,阿拉伯人又通过西班牙将印度数字传入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国。这就是我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对数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阿拉伯人除了传播古代科学和哲学的传统以外,他们还吸收和传播了一些为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文化与学术研究所必需的技术。公元712年,阿拉伯人在占领撒马尔罕时从中国人那里学会了造纸技术。公元794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建立了第一座造纸作坊,当他们占领了西西里岛和西班牙以后,就把造纸技术引进了欧洲。
③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地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数学领域:
阿拉伯数学成就就是用阿拉伯语研究的数学。从九世纪开始,世界数学发展的中心转向拉伯半岛和中亚。阿拉伯数学家已知二次方程式有两个根,用二次曲线解三次方程式和四次方程式;他们研究了面积、体积和画出有规则的多边形,并把多边形与代数方程式联系起来,以求得未知数;他们掌握了球面三角形的基本原理,并在三角学中首先使用了正切、余切、正割、余割、正弦、余弦,还发现了其中的函数关系,使三角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大数学家穆罕默德•伊本•穆萨(约780—850)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并发明了代数符号。他著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包括80多个例题,是关于代数学的最早的著作。该著作在12世纪被译成拉丁文,成为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教材,一直使用到16世纪。代数学由此传入欧洲。
花拉子密是阿拉伯初期最主要的数学家,他编写了第一本用介绍印度数字和记数法的著作。公元十二世纪后,印度数字、十进制记数法开始传入欧洲,又经过几百年的改革,这种数字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印度—阿拉伯数码。花喇子密的另一名著《代数学》系统地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该种方程的求根公式便是在此书中第一次出现。
三角学在阿拉伯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天文学有密切关系。阿拉伯人在印度人和希腊人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三角学。他们引进了几种新的三角量,揭示了它们的性质和关系,建立了一些重要的三角恒等式。给出了球面三角形和平面三角形的全部解法,制造了许多较精密的三角函数表。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三角学的著作是由十三世纪的学者纳西尔丁完成的,该著作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而成为数学的独立分支,对三角学在欧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在近似计算方面,十五世纪的阿尔卡西在他的《圆周论》中,叙述了圆周率π的计算方法,并得到精确到小数点后16位的圆周率,从而打破祖冲之保持了一千年的记录。此外,阿尔卡西在小数方面做过重要工作,亦是我们所知道的以「帕斯卡三角形」形式处理二项式定理的第一位阿拉伯学者。
阿拉伯几何学的成就低于代数和三角。希腊几何学严密的逻辑论证没有被阿拉伯人接受。
总的来看,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正处于科学上贫瘠的时代,阿拉伯的数学成就很大,欧洲人主要就是通过阿拉伯数学家的译著才了解古希腊和印度以及中国数学的成就,可见阿拉伯人对于数学的贡献之巨大。
在天文学领域:
阿拉伯天文学家批判地球中心说,预测了地球自转并绕太阳转,他们还精确地测出了子午线的长度,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巴塔尼在他著作《萨比天文表》中,对托勒密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这部书传到欧洲,成为后来欧洲天文学发展的基础。此外,阿拉伯人在历法研究和制订方面也做出了巨大成就,伊斯兰太阳历一年平均365天,每128年设31闰年,闰年为366天。阿拉伯天文学家使用的仪器也很先进,9世纪前后,他们已经使用了象限仪、星盘、日晷、地动仪等等。
公元829年,巴格达建立天文台,在这里工作过的著名天文学家有法干尼等人。法干尼著有《天文学基础》一书,对托勒密学说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贾法尔·阿布·马舍尔著《星占学巨引》,后来在欧洲传播甚广,是1486年奥格斯堡第一批印刷的书籍之一。
另外,塔比·伊本·库拉发现岁差常数比托勒密提出的每百年移动一度要大;而黄赤交角从托勒密时的23°51'减小到23°35'。把这两个现象结合起来,他提出了颤动理论,认为黄道和赤道的交点除了沿黄道西移以外,还以四度为半径,以四千年为周期,作一小圆运动。为了解释这个运动,他又在托勒密的八重天(日、月、五星和恒星)之上加上了第九重。
在哲学领域:
7世纪初,穆罕默德(约570~632)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7世纪末,一些伊斯兰教教徒对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和世俗倾向不满,他们以守贫、苦行和禁欲进行消极的抗议,逐渐形成了苏非派。该派的思想十分庞杂,除以《古兰经》和“圣训”(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录)为根据外,还受到新柏拉图学派和波斯、印度等东方古老思想的影响。该派的思想以神秘主义为特征,尤其在 8世纪中叶以后,宣传神秘的爱、泛神论和神智论思想,要求奉行内心修炼、沉思入迷,以达到与真主合一。
8世纪初出现的穆尔太齐赖派,是阿拉伯中世纪最早的神学-哲学派别。讨论了有关真主的本质及其属性、真主与世界的关系、人类有否意志自由等问题。
12世纪后,苏菲派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该派形成许多宗派,活动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界。
13世纪初,伊本-阿拉比创立了所谓“一元论”的学说,把客观事物和人的自由意志都看成是真主的本质和属性的表现,从而把神秘主义发展为有系统的泛神论思想。苏菲派思想至今在伊斯兰世界仍有很大的影响。
9~12世纪,在传播希腊哲学和波斯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在阿拉伯伊斯兰教徒统治下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较多地接受古希腊罗马哲学和各种东方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推崇亚里士多德,并注释其哲学或科学著作。他们根据社会斗争和生活实践的需要,用从亚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图主义那里获得的精神营养,对《古兰经》及伊斯兰教的教义进行种种解释,同伊斯兰教正统派经院哲学进行斗争。这些哲学家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哲学的主体,西方学者一般称之为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他们对穆斯林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哲学家以巴格达和西班牙的科尔多瓦为中心,分成东、西方两支,代表人物有法拉比、伊本•西拿等。他们多为自然科学家或医生,重视经验知识,强调理性作用,对自然哲学问题和逻辑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强烈的世俗倾向。但他们仍未完全摆脱伊斯兰神学的束缚,一般都承认真主作为最初实体和始因的存在,认为世界万物是由真主通过理性、灵魂等一系列精神的实体流溢而出,但又主张世界万物是客观存在的,其间有着因果的关系,真主对世间的关系是通过媒介物间接地起作用。他们在一些具体哲学问题上,尽力排除神学,并或多或少得出了泛神论或唯物论的结论。
在化学领域:
阿拉伯人对科学中最有实验性的化学的研究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并作出了卓越的成绩。阿拉伯在炼金术方面名声很大。阿拉伯人有 700 多年的炼金术史。他们 的工作中心先是在伊拉克,随后迁至西班牙。阿拉伯人把炼金术发展为化学, 并促进了中世纪后期欧洲化学的诞生。
十九世纪以前所知的一切酸和碱,阿拉伯的化学家们都知道。阿拉伯科学家们通过自己的成就使得实验性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和尊敬,并证实了这种研究的价值。在这以前,实验性研究常同魔法、巫术纠缠在一起,从而被西方传统的学者们看作是粗俗卑下的事情而不屑一顾。阿拉伯的化学家发明并命名了蒸馏器,区别了各种酸和碱,完成了对无数物质的化学分析,并且还研究和制造了数百种药品阿拉伯文化的化学也来自于炼金术,7世纪时,他们就造出了消毒用的酒精,还在反复实验中发现了多种化合物与新物质,如碳酸钠、硫酸、硝酸、硝酸钾、硼砂等,他们还首先对蒸馏、过滤以及纯化等过程进行了描述,他们不仅用磷作原料造出了人造宝石,还成功地研制出了牛痘疫苗。
在教育方面: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出身贫寒,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但是,他对古阿拉伯的科技和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穆圣是一个崇尚知识并鼓励人们追求学问的人。在他和他的后继者,率领穆斯林的铁骑南征北战,建立伊斯兰大帝国的同时,古阿拉伯的教育体系也相应的建立了起来。
为了普及宗教教育,古阿拉伯人建立了小学,通常就在清真寺中教学。大多数的男孩,少数女孩以及一些奴隶的孩子在这些小学中接受免费的或收费很少的教育。学校的课程大多数都与宗教有关,每个人必做祈祷,阅读《古兰经》,通过《古兰经》了解神学、历史、伦理学和法律。写字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学习的一项技能。不会写的人常雇用职业抄写员。后来,在政府的控制下,中学也办起来了,并且得到政府的资助变成了职业学校。在这些学校里,学生们学习语法、语言学、修辞学、文学、逻辑学、数学和天文学。由于教师的薪金与学生的花费都是由政府和慈善家提供的,因此上学也不用交学费。有时,学生要经过长途跋涉去听最有名的教师上课。就像拉丁文为所有的欧洲学生使用一样,阿拉伯文也成了所有的伊斯兰世界用于学习的语言。学生们得不到学位,但教师可以对个人身份给与认可证明。
阿拉伯人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和大学,几乎所有的清真寺内都有图书馆和学校。9世纪时,阿拉伯各个大城市里都有一些大学,其中以科尔多瓦大学最为著名。这些大学不仅传授伊斯兰教教义,还开设了天文、数学、医学和法律等学科,它对后来欧洲的巴黎、牛津等大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艺术与建筑领域:
阿拉伯世界对于艺术美有独特的追求。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排斥具象,因此阿拉伯艺术作品中缺少对人物和动物造型的塑造。艺术家们的才思智慧都集中在书法艺术、几何图案和巧妙别致的构思中,具有明显的抽象法和形式化的特征。
伊斯兰建筑别具一格,包括清真寺、伊斯兰学府、哈里发宫殿、陵墓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是世界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同印度建筑、中国建筑并称东方三大建筑体系。穆斯林仿照希腊和罗马式建筑形式,创立了风格独特优美的新样式,阿拉伯建筑以其宏伟、壮丽著称于世,它的外观是巍峨的穹顶和高耸的尖塔,精美朴素的内饰雕塑和花卉鸟兽等。麦加的禁寺,麦地那的先知寺,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科尔多瓦的大清真寺和印度的红堡、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古城建筑群被喻为阿拉伯古典建筑的典范。
在史学领域:
阿拉伯的史学成就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14世纪时,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最先将历史视为关于诸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学科,他的著作《历史导论》在史学理论方面不仅对阿拉伯而且对世界史学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泰伯里和麦斯欧迪是公认最伟大的阿拉伯历史学家,其成就是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麦斯欧迪,被称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他是采用纪事本末体编写历史的第一个阿拉伯人。他把所搜集到的资料编成三十册的伟大著作,可惜保存到现在的,只有一部摘要:《黄金草原和珠玑宝藏》在这部网络全书式的著作中,麦斯欧迪除研究正规的穆斯林的题目外,还用研究了印度、波斯、罗马、犹太的历史和宗教。麦斯欧迪还是一位博物学家,他把关于矿物、植物、动物之间的秩序的见解总结起来,写成一本专论,叫做《提醒和监督》。
在文学领域:
阿拉伯人最有名的文学著作有短篇小说集《一千零一夜》,我国古书中称麦加为“天方”,后来“天方”泛指阿拉伯,因此《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书中叙述了古代阿拉伯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每夜娶一王后,第二天早晨即行杀害。宰相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姐妹们,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兴趣,因此未被处死。此后,她每夜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接一个,一个套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使国王悔悟,并和山鲁佐德白首偕老。《一千零一夜》内容丰富,叙事生动,它包括寓言、童话、民间故事、名人轶事等。一般学者认为该书是在古代波斯《一千个故事》的基础上,吸取了埃及、伊拉克和印度等国的民间故事,经过几百年的修改补充,到16世纪才最后编定。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境内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除了自身的文学成就以外,在整理、翻译和改编古典著作方面,阿拉伯人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西方的侵入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客观上引起了近现代已占上风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与已处于下风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再次撞击。面对西方的挑战,阿拉伯一些有胆识的政治家、思想家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复兴。
纵观阿拉伯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阿拉伯各国人民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共同点。他们的祖先创造了高度发展的阿拉伯文化,各个时期的阿拉伯人,都为维护、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尽管他们使用着不同的方言,却都保持长期发展起来的统一的文学语言,不过,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具体的历史条件,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处于领导地位的埃及,在发展新文艺运动中是领先的。紧接着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整体的黎巴嫩和叙利亚加入了新文艺运动。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伊拉克也作为一个新成员出现。至于马格里布(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阿拉伯半岛,除个别作家、诗人外,一般说来,新文学的发展是比较晚的。
在物理学领域:
阿拉伯学者对物理学的贡献也非常大。在物理学方面,阿拉伯人也大量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成就。阿 基米德、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人的著作被翻译成阿拉伯文。从 10 世纪以后, 阿拉伯人在物理学上做了许多工作,尤其是在光学和静力学方面成果显著。 在光学方面,阿拉伯最杰出的物理学家是阿勒•哈增(约 965—1038)。他 曾在埃及任大臣,著有《光学全书》。阿勒•哈增从希腊人那里学到了“反 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指出: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上。
阿勒•哈增还纠正了托勒密的折射定律。托勒密断言:入射角与反射角 成正比。阿勒•哈增特地做了一个实验来检验。他把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盘垂 直地放置,一半浸入水中。入射光通过盘边的小孔和中心的小孔射入,入射 角和反射角可以从圆盘上的刻度准确读出。他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托勒密的折射定律只有在入射角较小时才近似成立。可 惜,他也未能得出正确的折射公式。他还研究过球面镜和抛物柱面镜。他发现:平行于主轴的光线入射到球面镜上时,则反射到这个轴上。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阿勒•哈增 问题”:在发光点和眼睛已定的情况下,寻找球面镜、圆锥面镜和圆柱面镜 上的反射点。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阿勒•哈增还研究了视觉生理学。当时在阿拉伯的沙漠和热带地区眼病盛行,因此阿拉伯的眼病研究很发达。阿拉伯人很早已经能用手术处理眼病, 关注到了眼睛的生理构造。阿勒•哈增是最早使用了“网膜”、“角膜”、 “玻璃体”、“前房液”等术语的人。他认为视觉是在玻璃体中得到的。他还反对由柏拉图和欧几里德提出的关于视觉是由眼睛发出光线的学说,而赞成德谟克利特的观点,认为光线是从被观察的物体以球面形式发射出来的。阿勒•哈增对光学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光学的诞生。
在力学方面,阿尔•哈兹尼(生卒年不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公元 1137 年发表的《智慧秤的故事》一文中,详细地描绘了他自己发明的带有5 个秤盘的杆秤。它既可以作为杆秤使用,也可用一个可动的秤盘在没有砝 码的情况下测量重物,还可以在水中测定物体的重量。阿尔•哈兹尼用智慧 秤测物体重量,同时使用一个带有向下倾斜的喷嘴的容器,把水灌满容器至喷嘴口,然后把物体浸入容器,通过测量溢出的水重可以确定物体的体积。他用这个方法确定了一些物质的密度。阿尔•哈兹尼还发现空气也有重量,因此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从液 体推广到空气中。他发现“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不断增加,其密度越来越小,因此物体在不同高度测量时,重量会有所不同。”这也是很重要的力学规律。他还以路程与时间之比给出了速度的概念。
阿拉伯的物理学研究和它的经济发展联系极为紧密。在度过了从公元 10 世纪到 12 世纪的鼎盛时期后,由于阿拉伯内部灌溉农业管理不善;外部承受 了基督徒十字军的打击以及蒙古人、鞑靼人的入侵。内外交困的阿拉伯经济 衰败了,阿拉伯物理学与数学一样,也随之衰落了。阿拉伯的物理学主要是继承了希腊人的成果,并有所创新。阿拉伯物理 学为中世纪的欧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实验、理论和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欧 洲物理学的复兴。
在医学领域:
相传先知说学问有两种:一是教义学,二是医学,可见阿拉伯人对医学的重视。伊斯兰教的医药学以希腊医药学为基础,但帝国地理上的扩展,使得穆斯林们获得了更多新的疾病和新的药物的相关知识。药剂师和医生要经过考试,才能营业。他们在古代的医药典籍中增加了水银、丁香、肉桂、龙涎香、樟脑等药物药剂。当时阿拉伯商船曾将药物大批运往意大利。
15世纪初,中国明朝郑和的船队也在阿拉伯采购了大量的药材,并交流医学知识。
直到17世纪以前,伟大的拉齐兹(865年—925年)和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的医学著作,一直被用作欧洲医学院的教科书。
拉齐兹也称拉齐,著名医生和化学家,巴格达医院院长,在外科医术中有很高的成就,串线法就被认为是他发明的。《医学集成》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总结了当时从希腊、波斯、印度吸取的医学知识,还增加了许多新的东西。这部书曾被译成拉丁文,多次出版,影响很大。《天花和麻疹》是一篇重要的医学论文,是这方面最早的专门著作。
伊本•西拿(980—1037)伊本•西拿又名阿维森纳。他发现了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阐述了胸膜炎和多种神经失调症,他把心理学应用于医学治疗,他还发现污染水和土壤可以传播疾病。他的《医典》内容十分丰富,记载了760多种药物的性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代表了古代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医典》在医学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被欧洲各大学用为医学教科书。从12世纪到17世纪,这部书被西方医学界看作权威著作,它的拉丁文译本到1 500年已经重版15次,后来又一再重版,其中若干部分已被译成英文。伊本•西拿本人也被欧洲人视为“医王”。他还写了哲学、几何学、天文学、语言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著作。
阿拉伯医学在世界医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
1)保存和发扬了古代医学成就。
阿拉伯人保存和翻译了大量古希腊、罗 马医学文献,吸取了当时各族医学上的成就。
2)阿拉伯人发展了药物化学。
在公元 8—9 世纪,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得到突飞猛进的大发展。他们制成了许多药物化学器材,如烧瓶、水浴 锅、蒸馏器、乳钵等。他们改进了许多化学实验方法,如过滤、蒸馏、升华、结晶等;并制成许多化学药物,如酒精、硼砂升汞、苛性钾、樟脑及各种药 露等。这些创造性的成就,对后来药学发展贡献很大。由于制药业发达,阿拉伯建设了最初的药房。许多药物曾传入中国,如安息香酸、木香、龙涎香 和乳香等。不少现代药物名称也都来自阿拉伯,如苏打、糖浆、糖、樟脑等。 此外,阿拉伯人沟通了欧亚文化,把希腊医学传入中国,同时也把中国医学如脉学传到欧洲。总之,世界医学得到今日的成就,凝聚了阿拉伯人智慧的结晶。
在地理领域
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地理学内容极为丰富而详实,既有绘图学与海上探测的知识,也有旅行家对山川地貌的记录,还包括测地学如对地理学坐标甚为精确的数学测量与定量的地貌研究。学者的地理学知识不仅借鉴古巴比伦、印度、波斯与希腊的成果,而且建树颇多,对之后航海时代的到来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绘制的地图是继希腊人之后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认知,并具有质的进步,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世界通行采用的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寰宇图”则有天壤之别。 另外:阿拉伯人当初征服北非的时候,到达了大西洋,他们认为到了世界最西方,因此称当地为“马格里布”,我们今天仍然称呼北非诸国为“马格里布”。
在翻译领域
阿拉伯人的翻译运动不仅时间长,而且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一、波斯典籍的翻译
阿巴斯王朝深受波斯人的影响。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建设上,阿拉伯人无不效仿波斯人。而皈依伊斯兰教并掌握了阿拉伯语的波斯人更是担负起将波斯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的重任,其中又以文学作品为主。
二、希腊典籍的翻译
早在在希腊化的时代,希腊人就曾经将希腊文化散播于西亚和北非的广大地区。直到阿拉伯人前来征服这些地区时,仍然有许多的希腊化的城市,其中著名的就有波斯的军迪沙普尔、伊拉克的哈兰、叙利亚的埃德萨和安条克、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等。在翻译运动中,精通希腊文化的聂斯托里派的基督教徒成为将希腊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的中坚力量。
三、印度典籍的翻译
阿拉伯人通过翻译已经译为波斯语的印度典籍,或者直接翻译印度典籍使得印度的文化得以传播到阿拉伯世界。印度人对阿拉伯人的影响体现在数学、天文学、文学等方面。伊德里斯绘制了一张先进的世界地图。

『柒』 阿拉伯人的历史

太多了。
阿拉伯人的历史贡献与其它其他民族不同,阿拉伯人的科学成就与伊斯兰教是密不专可分的。因为在属伊斯兰教进入阿拉伯土地之前的漫长岁月中,蒙昧落后的阿拉伯人以及帝国内其他一些后来皈依伊斯兰的民族完全笼罩在古埃及、印度、希腊、罗马与波斯文明的阴影之中。随着阿拉伯人版图与活动范围的扩张,许多民族如波斯人成为信奉由阿拉伯人率先传播的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由于践行伊斯兰所倡导的真主之下人人平等的思想,因此帝国的阿拉伯人及其他民族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那个时代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占这些国家居民的大多数,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

『捌』 阿拉伯的历史

88

『玖』 阿拉伯半岛的历史文化

自从伊斯兰教在7世纪初的25年内兴起,以及阿拉伯穆斯林以历史上伟大帝国之一的创始者出现以后,穆斯林自己及与其有关系的民族便使用Arab一语来指称所有具阿拉伯血统的人。而Arabia一词或其阿拉伯语名称Jazirat Al-Arab则用来指整个阿拉伯半岛。但该地区的界定即使在伊斯兰文献中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狭义地说,它所指的地区远远小于整个半岛;而在古希腊和拉丁文献中──以及后来的某些文献中──Arabia一词还包括叙利亚沙漠和约旦沙漠,以及幼发拉底河下游以西的伊拉克沙漠。同样,“阿拉伯人”至少在伊斯兰时代以前主要包括阿拉伯半岛中部和北部的部落民。
阿拉伯文化是闪米特文明的一个分支,由于这个原因,同时也由于它在一定的时期内受到闪米特姊妹文化的影响,有时很难确定什么是阿拉伯所特有的文化。因为有一条重要的通商路线经过它的侧面,阿拉伯人沿其边界同埃及、希腊-罗马和印度-波斯文明接触。土耳其人统治讲阿拉伯语各国时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而占压倒优势的西欧文化迟至殖民地时代才渗入阿拉伯。
从伊斯兰时代以前到7世纪
史前史和考古学
在东北沿岸、费莱凯岛(Faylakah)和巴林,已发现西元前3000年期石器时代的渔人和以介壳动物为食的人居住的遗址。在半岛上许多地方可以见到散落在地面上的燧石用具,还可见到年代虽不可知,但肯定是古代的石绘,这种石绘被认为同撒哈拉大沙漠的石画有密切的关系。
试图将所有的阿拉伯人看作是一个单一种族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远古的证据表明非洲人曾到过红海沿岸平原,伊朗人到过半岛的东南端,阿拉米血统的人到过北部地区,古代也门人的种族亲缘关系迄今仍未能确定。阿拉伯文化酷似兴起于半岛北部肥沃月弯的闪米特文化,可认为是文化传播而不是移民的结果。
除了继续研究数量很少的史前证据外,考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已为西元前1000-前500年的文字记载所证实的历史遗址上。
文字记载包括广泛散布在整个半岛上的大量铭刻在石板、岩壁、青铜书板和其他物体上的铭文,以及石上的即兴刻画(在也门为数尤多)。其中只有一小部分铭文是真正的阿拉伯文。在北部和中部主要的语言是古北阿拉伯语(分属列哈彦语〔Lihyanic〕、萨穆德语〔Thamudic〕以及赛法语〔Safaitic〕)。尽管这一组语言同阿拉伯语有密切的关系,但不能认为后者是由前者直接发展而来的。也门铭文为古南阿拉伯语(分属迈因语〔Minaean〕、赛伯伊语〔Sabaean〕、卡塔班语〔Qatabanian〕和哈德拉毛语〔Hadhramautic〕),是闪米特语族中一组完全独立的语言(古北阿拉伯语和古南阿拉伯语铭文和即兴刻画均以南闪米特语字母镌刻,现存的此种字母只有衣索比亚文;现代阿拉伯语字母是北闪米特语的一个类型)。也门许多铭文因不合科学的掠夺行为将其从原址上移走而大大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还有一些铭文用外来的阿拉米文、希腊文和拉丁文镌刻。
在古代也门文化地区有许多大型建筑物和纪念性建筑物,如水坝、宫殿、庙宇,以及大量品质极高的造型艺术品。其主题如到处可见的牛头和野山羊雕像,部分地表现了也门的艺术特色,但从西元前3世纪以后明显地具有古希腊的艺术风格。

『拾』 帮我介绍一下阿拉伯人的起源和历史

阿拉伯人(Arabs)

泛指讲阿拉伯语的各民族。“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 9世纪。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占这些国家居民的大多数,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估计约2.3亿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罗人种特征。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分为众多方言。自 6世纪起使用源于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少部分属什叶派。此外,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的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阿拉伯人的民族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人部落。在历史上与亚述人、阿拉米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等有亲缘关系。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后,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完成统一后,迅速向外扩张。8世纪中叶建立起东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称“大食”)。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建都麦地那,后移至库法。倭马亚王朝(661~750)迁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750~1055)迁都巴格达。10世纪起,国势渐衰,并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哈里发政权。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占巴格达,东部哈里发国遂亡。西部各哈里发国也随之先后覆灭。但哈里发的名义一直延续到1258年。

阿拉伯人把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带到阿拉伯帝国各个角落,取代了当地语言和宗教,同时吸收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形成以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在文学、医学、史学、数学、天文、建筑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对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阿拉伯风格的建筑物至今遍布于西亚、中亚和北非。早在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人即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经海路到广州、泉州、扬州等地经商,并有一些阿拉伯人留居中国。在巴格达还设有专卖中国货的市场。

阿拉伯人绝大部分从事农业。耕地用骆驼或马、驴,少数地区用水牛或瘤牛;许多地区开始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一部分阿拉伯人仍过游牧或半游牧生活。半游牧民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兼营农耕。游牧的阿拉伯人亦称“贝都因人”,主要饲养骆驼,仍保留部落制度及血族复仇残余。盛行嫡堂婚姻,个别地方尚有交换婚和临时婚。传统住宅一般为泥土房、四合院。南阿拉伯人多住塔式和堡垒式多层楼房;南伊拉克、巴勒斯坦及其他沿海地区居民多住用棕榈叶和芦苇搭成的茅屋或用珊瑚礁砌筑的小房。游牧民住羊毛或帆布四角帐篷。传统服装为白长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灯笼裤;戴白布或方格布的盖头或缠头。大部分地区的妇女外出戴面纱。妇女喜戴戒指、项链和鼻环等首饰;有的还在前额、脖颈、双唇、双颊、胸部、脚掌黥染蓝色花纹。

补充:

可以有三种方式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阿拉伯人。

①政治上:如果他生活在阿拉伯国家,也就是这个国家是阿拉伯联盟(Arab League)(或者更含糊一点,阿拉伯世界(Arab World))的一个成员。 这个定义包括三亿多人。

②语言上:是否他的母语是阿拉伯语,这个定义包括二亿多人。

③基因上:是否他的祖先曾经生活在阿拉伯半岛。

对于上述因素考虑的重要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大多数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的人们是考虑到政治和语言的因素,但是也有人虽然满足上面的两条,但是基于基因的考虑认为自己不是阿拉伯人。不太多的人只根据政治而不把语言考虑其中,这样库尔德人、柏柏尔人自己不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但是有些人不这么看,例如有些柏柏尔人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阿拉伯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库尔德人是阿拉伯人。)

在阿拉伯人的参考作为游牧人和北阿拉伯半岛的骆驼herders BC 出现在第9 个世纪的亚述人题字。名字向阿拉伯半岛的所有居民随后被运用了。阿拉伯王国BC 时常出现了在沙漠的边缘, 包括Nabataeans 在Petra 在南乔丹在第2 个世纪和Palmyra 在中央叙利亚在3d 世纪广告, 但伟大的阿拉伯帝国没有涌现直到回教出现在第7 个世纪广告。
虽然大多数穆斯林今天不是阿拉伯人, 宗教出生在阿拉伯半岛并且阿拉伯语是它的母语。麦加、宗教朝圣地方为西阿拉伯半岛部落和一个贸易的中心在路线在南阿拉伯半岛和都市文明东部地中海和伊拉克之间, 是回教, Muhammad Ibn Abllah (c.570-632 广告的) 先知的出生地; 回教日历从他的飞行开始到Medina 在622 因为它标记了建立一个分开的回教社区。当Muhammad 的死亡, 麦加和几乎半岛的所有部落接受了回教的时候。以后回教土地, 在阿拉伯领导之下, 一个世纪舒展了从西班牙在西部横跨北非和大多数现代中东进入中亚和北印度。

有二伟大的伊斯兰教的朝代阿拉伯起源, Umayyads (661-750), 被集中在大马士革, 和Abbasids(750-1258), 资本是巴格达。多数Umayyad 统治者坚持阿拉伯首要在非阿拉伯人改变信仰者对回教, 当Abbasid caliphs 接受了阿拉伯和非阿拉伯人平等的原则作为穆斯林。在它的高度在第8 个和第9 个世纪, Abbasid caliphate 是非凡富裕, 控制的商业路线在亚洲之间和欧洲。伊斯兰教的文明茂盛了在Abbasid 期间即使caliphate 的政治团结经常打碎入敌手朝代。希腊哲学被翻译了成阿拉伯语和对阿拉伯波斯伊斯兰教的奖学金扩展贡献了。伊斯兰教的论文在医学、哲学, 和科学, 包括柏拉图和Aristotle 的阿拉伯翻译, 很大地影响了基督徒思想家在欧洲在第12 个世纪通过回教西班牙。

阿拉伯人Abbasid 家庭的力量下降了从10 世纪往前由于内部政治并且宗教竞争和胜利由Christian ・European 烈士寻求夺回疆土丢失了对回教。1258 年13 世纪的Mongol 入侵导致了Abbasid caliphate 的破坏和开辟了道路为一个伟大的土耳其回教帝国的最后的上升以无背长椅帝国著名。无背长椅采取了Constantinople (伊斯坦布尔) 1453 年从Byzantines 和接管了阿拉伯中东和大多数的北非在16 世纪底之前。阿拉伯人保留了无背长椅土耳其人的主题300 年-- 入20 世纪。

今天阿拉伯世界是无背长椅衰落、欧洲殖民主义, 和对解放的阿拉伯人需求产品从欧洲职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所有北非是在法语(阿尔及利亚、突尼斯, 摩洛哥), 意大利语(利比亚), 或英国的(埃及) 控制权之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家同盟划分了有被保留的无背长椅在战争期间在不列颠和法国之间的阿拉伯土地之后, 以理解, 各力量会鼓励区域的人民的发展往自治。伊拉克和巴勒斯坦(什么的包括部份现在是乔丹) 去不列颠、和叙利亚和黎巴嫩法国。不列颠建议了对阿拉伯领导在战争期间, 巴勒斯坦会包括在区域被给阿拉伯自己决定, 但英国的官员那么许诺了区域对犹太复国主义的运动, 要求犹太状态在那边。阿拉伯土地获取了他们的独立在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有时, 和在阿尔及利亚, 在长和苦涩奋斗以后。巴勒斯坦成为了以色列在1948 年5月, 设置阶段为阿拉伯以色列冲突, 五场战争发生过(1948-49, 1956 年, 1967 年, 1973 年, 和1982), 并且贡献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上升(PLO), 变得突出在欺凌的阿拉伯损失以后在1967 战争中。

阅读全文

与阿拉伯历史文化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