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户县为什么被称为画乡
户县农民画 中国西安,举世闻名的古都,她以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碑林、还有巍峨的古城墙,无一不在告诉人们一个个神奇而古老的传说。在西安西南三十八公里处,有一个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县城--户县,她以其绚丽多彩的农民画艺术为西安这座古老的都市又涂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户县,一个人口只有五十万的西安市郊县,现在人们习惯称她为画乡,不仅仅是因为户县地方风景美丽如画,更是因为户县这个地方几乎人人都爱画画,而且大部分画画的都是农民,他们不仅仅画,而且画出了名堂,农民画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陕西,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国际。
在户县,一提起农民画,人们就会想起李凤兰、刘志德、雒志俭、还有樊志华、刘知贵和王景龙等。在他们的带领下,户县涌现出了二千多名较专业的农民画作家,他们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画笔,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他们画土地、画庄稼,画他们的猪狗牛羊,还有他们的农家小院,他们的生活!!
农民,在一些人眼里好像就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一说到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黑黑的脸庞、长满老茧的双手、不修边幅的衣着,很难将他们和绘画艺术联系起来,但是如果谁还那样想象农民画,还那样想象户县农民画作家,那么您就错了!只有您亲眼看过以后,您才能真正感受到户县农民画的迷人魅力,真正领略到户县农民画作家的风采!
户县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诞生于50年代,从70年代开始,不断的提高、创新、升华、成熟,逐步走出户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 1988年,户县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四十余年来,户县农民画经久不衰,生机勃勃,成果丰硕,累计创作作品30000余件,其中1500余件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发表,428件在国内各美术展览中获奖,4500多件应邀在4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8700余件被国际友人和国外博物馆收藏。户县农民画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走进了国外的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甚至作为礼品馈赠给外国元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户县也许是得益于古城西安久远的历史文明,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民间艺术也得天独厚的受到其滋养,并且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一出生就显得格外富有生命力,这一点在户县农民画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户县农民画的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出了画乡户县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充分体现了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户县的农民不是用双手在画画,而是用他们的心灵在画画,其构图、色彩、造型、图案、纹样可以清楚的看出户县农民画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更具有现代艺术气息,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户县农民画与优美的西部民歌一样,它抒发中国农民对新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它歌唱着自己日新月异的美丽家乡,它洋溢着三秦农民淳朴、善良、和豪迈的感情本色,闪耀着现实的美好与理想追求的绚丽色彩,她所取得的荣耀声誉和巨大成果凝聚了多少画乡人的汗水和心血。
户县农民画的出现是一个奇迹,他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成千上万的人,无可厚非的在中国现代文化殿堂里占居了一席之地,他是中国西安户县文化史上空前辉煌的一页。
② 户县的历史沿革
户县地处陕西关中渭河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远在新石器时代(前40~前21世纪),祖先便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与自然界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创造了原始公社氏族文化,为后来户县地区方国(包括邑、方、都、邦)的形成提供了先驱条件。
夏代(前21~前16世纪),户县为有扈氏国,与夏同姓姒,为夏之属国。夏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时国家常以氏族名称作为国名。如“夏后氏”为“夏国”,“有扈氏”为“扈国”。有扈氏国为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
商代(前16~前11世纪),户县有崇国,其后有丰邑,都是商之属国。公元前1143年,西伯(周文王)国势强盛,四十余国诸侯尊西伯为王。公元前1136年,西伯伐崇侯虎,自岐迁都于丰。武王伐纣时,誓师于丰。当时的丰京实际上已成为政治中心,但仍为商之属国。由于商代人口稀少,交通阻塞,小方国政权常在狭小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所以有的史书记载,商代户县的甘亭、甘盘也是商之属国。
西周(前1133~前771年),武王灭纣后,虽建都于沣河以东的镐,而丰京不移,每遇大事,如伐商、作洛之事,皆步自宗周,以告于宗庙。在西周时期,一直是丰、镐并举。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
秦代(前221~前207年),在咸阳设内史,兼治三辅,户县属内史管辖。
汉代(前206~公元220年),汉初置鄠县,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属右扶风,东汉仍属右扶风。
三国、魏(220~265),置雍州三辅,下设8郡,户县属始平郡。
晋代(265~420),户县属始平郡。
北魏(420~534),置雍州下设7郡,户县属京兆郡。
西魏(535~556),户县属雍州京兆郡。
北周(557~581),雍州下设5郡1尹,户县属京兆尹。
隋朝(581~618),全国分为109郡,关中设京兆、冯翊、扶风3郡,户县属京兆郡。
唐代(618~907),全国分为10道,户县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改设为15道,户县属京畿道〔注19〕。
五代(907~960),梁时户县属大安府。唐、晋、汉、周户县属京兆府。
北宋(960~1127),全国分为15路,在长安设立陕西路,后改陕西路为永兴军路,户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注21〕。
金代(1127~1234),陕西分6路,户县属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1271~1368),陕西设行中书省,下辖6路,户县属奉元路。
明代(1368~1644),明初陕西仍设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置陕西布政使司,下分4道,户县属关内道西安府。
清代(1644~1911)仍依明制,户县属西安府。
民国元年(1912)废陕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户县属西安府。
民国三年(1914)撤销府的建制,全省分3道,户县属关中道。
民国十六年(1927)撤销道的建制,户县属陕西省政府直接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行政督察区,户县属第10行政督察区(区治在咸阳)管辖。
1949年5月21日,户县解放后,户县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户县属咸阳专区管辖。
1953年元月,户县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8年11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户县保留县的建制,划归西安市人民委员会管辖。
1961年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户县划归咸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
1969年到1982年,户县属咸阳地区管辖。
1983年10月20日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
户县自汉初确定了县的建制以后,两千多年来,只有隶属关系的变更,县名及县制设置相沿未改。
③ 西安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1、方言
盛行于关中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以关中话,即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中原官话之一陕西话,虽然深受普通话影响,但还是保留了一些古音古词用法。
2、戏剧
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傩是中医的鼻祖。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
2006年5月20日,秦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陕西省西安秦腔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3、绘画
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钟馗故里钟馗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的60年代,一个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西安美术团体,在北京等地组织了一次巡回展,他们以表现黄土高原古朴倔强为特征的山水画和表现勤劳淳朴的陕北农民形象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引起轰动,人称“长安画派”。
(3)户县历史文化资源资源特征扩展阅读
西安的历史进程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当年的长安今日的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的古都。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先后有二十一个王朝和政权建都。
中国历史上的四个伟大时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列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与雅典罗马和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为什么叫长安?因为在这里,统治者可以长治久安,生活富足。
西安的旅游景点
西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55个基本类型中,西安旅游资源占据89个。
西安周围帝王陵墓有72座,其中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周、秦、汉、唐四大都城遗址,西汉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大小雁塔、钟鼓楼、古城墙等古建筑700多处。
④ 西安户县的社会生活
秦渡古镇秦渡镇俗称秦镇,有“丰京盛地”之称,为千年古镇。它居于沣河西岸,文化底蕴浓厚,民俗民风淳朴,交通便捷,商贾云集。秦渡镇是古朴的,它有着古色古香的镇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说以及精美的民间艺术;秦渡镇又是现代的,它积极创建一个以沣河自然风景区和秦渡新城区为依托的“北方第一水乡”,努力打造一个集商贸、旅游、文化、饮食业为一体的新型城市。
据传后秦姚兴皇帝及文武百官由京城长安赴草堂寺听鸠摩罗什讲经,为往来方便,遂在沣水设立渡口,秦渡之名即源于此。 秦渡镇古谓之“丰京胜地”,旧有二宫(当阳宫、连城宫)、五门、九楼(以药王楼最雄伟)、十三堡等遗址。80年代后,虽有较大发展,而古街门店犹存。“文武盛地”美名源自于秦渡。中国人的文武治世思想的启蒙和实践源自于秦渡。周文王迁丰以后,以文治思想立国,赢得天下民心,为武力推翻商王朝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昌明言,纳贤才,重用姜尚等人,后在武王姬发的率领下,武力推翻了商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分封治的王朝——周王朝。姜子牙打鬼封神的故事发生在秦渡,这是三千多年前,历史上第一次对一场战争的总结和审判。文武治世思想为中国封建制的王朝模式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文武治世思想是中国人政治思想的一大发明,文武之道作为中国人的一种谋略,数千年来已经渗透到东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内容来源《户县文史大观》)
祖庵镇位于户县西部,距县城12.6 公里,距西安50公里,东临玉蝉乡,南抵蒋村镇,西以白马河为界与周至接壤,北接甘河镇,居关中平原腹地。祖庵古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祖庵曾是夏王启伐有扈氏“大战于甘”的地方。古镇坐落于甘水中上游,上古时称“甘野”。据文献记载:夏禹死后,其子启继王位。这种废“禅位”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引起了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同姓邦国有扈氏起兵反对。公元前2086年,夏王启率领军队沿雒(洛)阳西大道西进,越崤山,滨黄河,经桃林,过华山北麓抵达有扈氏国,双方大战于甘。有扈氏败,沦为“牧竖”(即放牧奴隶)。又《尚书甘誓》云:“甘,地名,有扈氏国之南郊也。启与有扈大战于甘之野”。《周至县志》“甘野图”注:“甘在户县西南。而户即古扈”。《夏书》大战于甘即此,“甘野在县东50里,即古有扈氏国之南郊。夏启立,有扈不服,大战于甘,召六乡、作甘誓。今邑中甘谷水出处,曰甘河,即其地。”甘峪口望仙坪古有夏王庙。古镇商代为郝国。郝国系商之诸侯国。据《陕西地理沿革》记载:“商帝乙之弟期封于郝,即今之祖庵镇辖之郝村”。今郝村存有一古石桩,刻有“古郝国”字样。又有庙碑记载:“今之郝村即古号为郝国是也”。晋、唐年间,古镇归户县管辖;宋大观元年(1107)设置终南县,辖于终南县;元至元八年(1271)撤销终南县建置,划归周至县辖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58年,周、户两县以白马河划界,古镇重归户县管辖。
经查阅史料和民间访问,祖庵地区有许多村名、地名与重阳宫有关。
据周至县志记载:元代前,因刘、蒋二姓居于此地,故名刘蒋村。后因其地处甘河两支流间,且为商品交易之集市,曾改名为双溪镇。到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在此结庵传教,王重阳仙蜕后,其高徒马丹阳在其师结庵修道处筑一广庭,为环居之所。始称“刘蒋庵”,并题额“祖庭心死”。自此亦称“祖庭”、“祖堂”,四方尊称祖庵。祖庵之名由此而来。后遂改双溪镇为祖庵镇,迄今逾八百余年。(内容来源《户县文史大观》)
凿齿村曾名卓日村。位于户县大王镇镇区东南2.5公里,分为四个行政村(凿齿东村、凿齿西村、凿齿南村、凿齿北村)。凿齿东村分为2个村民小组,人口410人,耕地580亩。凿齿西村分为7个村民小组,人口1017人,耕,1357亩。凿齿南村分为7个村民小组,人口1420人,耕地1530亩。凿齿北村分为3个村民小组,人口390人,耕地420亩。全村以农业,建筑材料,运输业为主,南北七号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
相传五代十六国时,前秦国王苻坚南下攻晋,陷襄阳,其时习凿齿在家闲居,苻坚素慕他的才学与名望,曾派车马将他请去,遗赠颇多。不久,他假称脚有病,仍电襄阳。著有《汉晋春秋》五十四卷。该书上起东汉光武帝刘秀,下迄西晋,记了近三百年的史事。习凿齿在长安不久,便以病请回。晚年曾被朝廷征以国史职事,但未及赴任,就去世了。传言习凿齿埋葬于此,村子随得名凿齿村。后村民把凿齿”讹传“卓日”,名:卓日村,简称卓村。卓村按地理方向分为:卓南村、卓西村、卓东村、卓北村。今为了弘扬传承文化,又改回凿齿村。分为:凿齿东村、凿齿西村、凿齿南村、凿齿北村。
定舟村位于户县县城正北方,直线距离10公里,东与大王镇龙台坊相接,西与元村同界,南同小王店接壤北与渭水之中为界,与兴平所辖隔河相望。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100人。定舟村,原名定周村。有相当多的实物可以佐证。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呈王村(今什王村)重修胜光寺,铸钟一架.该村有数位香客参与,钟面记载本村为“定周村”。清康熙年间(户县志),雍正年间(户县志)皆记载本村为定周村。清光绪末年刊印的户县地图亦云“定周村”。古代兵书《六韬》在第四篇<<大礼>>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文王问太公:君臣亡礼如何?太公曰:为上惟临,为下惟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隐。为上惟周,为下惟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户县志)始记载本村为定舟村。(内容来源《户县定舟村文史资料》) 辣子疙瘩 辣子疙瘩为县城人姬常娃之父创于清朝末年,在姬常娃经营期间出名,已有百年历史。用料为大肉、桂圆、八角、花椒、小香、生姜等。疙瘩,是由“形如偃月,天下通食”的扁食演变而来,肉块均匀,肉色鲜红,酥而不脓,肥而不腻;汤汁浓郁喷香,酸辣适口,开胃生津,御寒发汗,食之使人轻松愉快。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辣子疙瘩出了巷,街头街尾到处香,争先恐后去排坐,只怕迟了不见汤”反映了群众争先恐后品尝的场面。没吃过大肉辣子疙瘩的人,会对这名字觉得费解,其实大肉、辣子、疙瘩,是并列关系,突出的就是这三样东西。
摆汤面 距今70年历史,由县城人单吉庆面馆以农村臊子面为基础改进而成。工艺独特,调料精良,为县域群众所喜食。摆汤面乃户县传统名吃,获中华名小吃誉称,摆汤面的面条与一般面不同,讲究一些的都用手擀的碱面(既和面时水里加盐和碱面),擀出的面条薄、筋、光不易煮断;吃法也与一般面吃法不同,一碗上好的臊子汤,汤中配有黄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红柿、蒜苗、韭菜、葱花、肉丁(用酱油、醋、盐、大料、葱姜、肥瘦肉盘好的臊子肉),一碗温汤面条,吃时挑一筷头面条放入臊子汤中,来回摆动,让其充分沾上调味汁子,喜庆宴席、团体用餐,节日待客中间搁一盛有温水的面盆,每人面前一碗臊子汤,将面条挑入汤碗中,如此往复,席间香气四溢,主宾谦让,亲亲热热、和和美美、温馨融融,别有一番情趣。其特点:面薄筋光,油汪汤煎,酸香适口,素有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象条线,吃到嘴里光又绵。户地民间有朴素而又形象的歌谣形容摆汤面:“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叠丝线,吃到口里嚼不断,咽到肚里香半年”
秦渡镇米面皮 秦镇米面皮闻名遐迩,关中地区有句俗话,“乾州锅盔,岐山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一过沣河大桥,号称“百年老字号”的秦镇米面皮店沿着马路两侧一家挨一家,即便是冬季也不时有食客光顾,秦镇米面皮的特点是四个字: 筋 、 薄 、 细 、 软 。面皮本身,色白如雪,光润如脂,页薄如纸。喷香的油泼辣子,五香料醋,观其状:条条米皮白生生,朵朵菠菜绿盈盈,个个豆芽黄愣愣 。而秦镇米皮的由来也有着美丽的传说,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大旱,秦镇稻田多出稗秕,农人无法完成粮食进贡任务。当地一位叫李十二的农民,将打下的稻米用水拌湿,碾成米粉,和成糊状蒸熟,切成条状,制成了最早的米皮上贡,始皇帝大喜,钦定秦镇米皮为朝廷贡品。后来,每年正月二十三,秦镇家家户户蒸米皮,纪念李十二。秦镇米皮制作的习俗与技艺由此世代相传,成了陕西地方一道历史知名小吃。以大米粉加水成糊状,摊于甑篦蒸熟,切条加佐料而食。用料讲究,制作精细,皮条晶莹如玉,光滑如脂;调上辣子油,红似玛瑙。口感柔而筋,辣味浓而香,色味俱佳。建国前后,秦渡镇南街尚家、单家,西街杨家,北街薛家为有名。80年代以后,发展至200余家,遍布县域城乡,进而扩展至省内外大中城市。(见《户县志》249页) 黄 酒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城西陂泛舟》中有“不有小舟能荡浆,百壶那送酒如泉”,在《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中有“无计回船下,空愁避酒难”等诗句。所谓“酒如泉”、“避酒难”的酒,即指户县的黄酒。清末民初,曾任户县知县、知事的谬延福有“鄠酒名唐代,白傅(白居易)诗中收,烹鹚煮佳酿,聊以作报酬”的诗句。
户县黄酒系糯米酿成。酒曲用碎麦加调料、香料以及乌药等20多种药材制成。酿成之酒,不独浓郁醇香,且有健脾胃、补血、活血、顺气等多种功效,故常被引入药用。酿制时,蒸米的火候,水分的多少,曲的用量都十分讲究。诸料调和均匀后,入瓮(缸)密封,一月左右,须打开2~3次,捺下酒面结成的盖子。待酒香四溢时即可取用。也有封存达半年甚至几年的,称封缸酒,其味尤烈。经酒床、酒薕滤过的酒称清酒,清酒再加新醅滤过称双酒,其味特别浓郁。(见《户县志》250页)
龙窝酒 清末至民国初年,涝店的烧酒远近闻名,其中清光绪年间开业的龙窝烧酒坊(俗称烧坊)影响较大。创始人为龙窝村费老四,其子费佐亮经营时达到鼎盛,遂改称永茂盛。民国十八年(1929)前后,销路扩展至周至、咸阳、西安等地。并在秦渡镇设分号烧酒销售,日销量达千斤左右。时永茂盛有大房15间,酿酒窖七个,从业40余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前后,龙窝酒在西安有较大市场,因其酒味醇香,色泽清亮,绵甜可口,余味悠长,可与西凤酒媲美,时有“东龙西凤”之誉。龙窝酒前后经营80余年,1952年歇业。70年代曾在其原址建立户县龙窝酒厂,1995年破产拍卖,组建民营西安埙酒坊酒业有限公司。民国六年(1917)圪塔头人史镇垚(俗称史老三,曾任永茂盛经理,后任户县商会会长),在涝店开设同生积烧房,并在秦渡镇设德泰源分号。其实力与龙窝烧房相当。到户县解放时有大房35间,酿酒窖10余个,从业40余人,并开有油坊、染坊等。民国二十八年(1939)吕家堡吕秉文、吕秉钧、吕天时三兄弟在涝店开设广成祥烧房,仅作坊占地六亩,门面房13间,从业20余人。吕氏兄弟热心公益,受到乡里称赞。(见《户县志》214页)
⑤ 户县的历史
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夏朝设有“扈,氏,国”。这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夏朝的重要事件甘之战和甘誓都发生在户县附近。
商时设“崇国”;周时,作“丰邑”;秦代改“扈”为“鄠”;西汉时设“鄠县”。历代延续,
夏代户县为有扈氏国,与夏同姓姒,为夏之属国。夏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时国家常以氏族名称作为国名。如“夏后氏”为“夏国”,“有扈氏”为“扈国”。有扈氏国为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
商代户县有崇国,其后有丰邑,都是商之属国。商代户县的甘亭、甘盘也是商之属国。
春秋战国时期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
秦代在咸阳设内史,兼治三辅,户县属内史管辖。
汉初置鄠县,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属右扶风,东汉仍属右扶风。
三国户县属始平郡。
晋代户县属始平郡。
北魏户县属京兆郡。
西魏户县属雍州京兆郡。
北周户县属京兆尹。
隋朝户县属京兆郡。
唐代户县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户县属京畿道。
五代梁时户县属大安府。唐、晋、汉、周户县属京兆府。
北宋户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
金代陕西分6路,户县属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陕西设行中书省,下辖6路,户县属奉元路。
明初户县属关内道西安府。
清代仍依明制,户县属西安府。
民国元年废陕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户县属西安府。
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
⑥ 西安历史文化特色
西安历史文化特色:
1、方言:
盛行于关中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以关中话,即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中原官话之一陕西话,虽然深受普通话影响,但还是保留了一些古音古词用法。
2、戏剧:
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傩是中医的鼻祖。
3、绘画:
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钟馗故里钟馗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6)户县历史文化资源资源特征扩展阅读: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西安文化遗存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走进西安文化,开始你的历史文化之旅。
西安,在《史记》中被华夏民族先祖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蓝田猿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周人的先祖就起源于此。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距今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
西安号称“十三朝古都”,主要为汉唐时代。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散布关中周边的历代帝王陵,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
⑦ 西安户县的历史文物
兆伦铸钱遗址 位于大王镇兆伦村,又名钟官城铸钱遗址。明崇祯十四年(1641)《户县志··胜地遗迹》载:“钟宫,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始皇收天下兵(古者以铜为兵器),销为钟鐻,此或其处也。”《元和郡县志》卷二云:“钟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鐻处。”《三辅黄图校正》云:“《元和》作钟官,极为正确,盖为水衡都尉钟官令铸钱之地,为上林铸钱三官之一。”《三辅黄图》误官为宫。毕沅《关中胜迹图志》亦云:“钟官城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元和郡县志一名灌钟城,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鐻处。”灌者炼铸之意,即是秦代炼铸钟鐻的地方。汉灭秦后,继续沿用此铸造场地,尤其到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实行国家统一铸币,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此处便成为主要铸钱币的场所。遗址北近西宝公路,南跨郿坞岭高地,东临苍龙河故道,西至兆伦村和梧村间,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约1500米,总面积近90万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将苍龙河改道,开挖的新河自东南向西北从遗址中部穿过。70年代由于生产活动(平整土地)频繁,特别是新河的治理,使遗址区内先后暴露出陶范、建筑遗物及建筑夯土台等。在新河东岸发现木炭灰土层,东西长约25米,南北宽约16米,灰层厚度50——70厘米,其中夹杂有较多铜渣。在灰土层以南还有一段旧范砖堆砌的墙基,此应是重要的冶铸区域。
遗址区内发现最多的是钱范,在苍龙河故道以西分布较广,有的地点竟堆积1-2米厚。有西汉五铢范和王莽时期多种钱范,分为铜范和陶范两种。陶范分为陶范母和陶背范,其中绝大多数为陶背范。五铢钱陶背范为长方型,表面抹有0.4——0.6厘米厚的细泥,其上制有钱型。范体为夹沙,沙粒均匀,在范体一侧留有V形浇铸口。铸口右侧与另一端正中各有一定位榫。另外还有一种小五铢钱陶范。仅新莽时期钱范即有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货泉、大布黄千、次布九百、幼布三百、货布等12种。在“大泉五十”陶范上发现有“钟官前官始建国元年三月工常造”的题铭。另外在遗址内还发现有“钟官钱丞”封泥。(见《户县志》678页)
秦萯阳宫遗址 《三辅黄图·秦宫》载:“萯阳宫,秦文王起,在今鄠县西南二十三里。”明崇祯十六年《鄠县志》载:“秦萯阳宫,在鄠县西南二十有三里,秦文王所造也。秦王政九年,嫪毐作乱,族,迁太后于雍萯阳宫,即此。”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如琏编《鄠县志》载:“秦萯阳宫,在县西三里,秦文王所造也。秦王政九年,嫪毐作乱,族,迁太后于萯阳宫,即此。父老相传,今陂头东岳宫即其旧址。旧志西南二十三里,误矣。”此后屡次重修鄠县志皆沿其说。(见《户县志》679页)
汉上林苑遗址 上林苑创建于秦。秦亡后,汉高祖发布诏令,允许农人在上林苑开垦耕种,上林苑所剩无几。汉武帝恢复并扩建上林苑,将大片地方划为禁区,“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三辅黄图》)。扩建后的上林苑“延亘四百余里,有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三辅故事·关中记》),成为皇帝游乐狩猎场所。《三辅黄图·杂录》又云:“关中八水皆出入上林苑……沣水出鄠南沣谷,北入渭;涝水出鄠西南,北流入渭。”涝水纵贯户县中部,沣涝二水皆出入上林苑。可知户县大部分地区皆入上林苑中。(见《户县志》680页)
隋甘泉宫遗址 《古今图书集成》102册:“甘泉宫,隋宫。在鄠县西南二十里,对甘谷。”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鄠县志》载:“甘泉宫在鄠县西南二十里,对甘泉谷。”据考证,甘泉宫遗址在县西南约10多公里的石井乡栗峪口之老牛坡下。其宫虽废,但遗迹尚存,依稀可见依山建筑,有甘泉,水甘冽,天旱不涸。明正统元年(1436)在其址修建明阳寺。有明正德十二年(1517)所立《重修明阳寺记》碑一通,载有“甘泉故址”等字。(见《户县志》680页) 公输堂 又名源远堂、祁村宫。位于县城北11公里渭丰乡祁南村。为全国仅存小木作天宫楼阁式古建筑。其雕刻精细绝伦,似得木匠祖师鲁班(公输班)之巧得名。
据传元代天历年间,山西太原府祁县南渠里李金荣创立圆顿正教亦称白阳三会,被尊为教主,其势力逐渐发展到陕西关中一带。明天顺至成化年间(1458~1476)人称单四爷的教徒,为传教从四方集资,组织能工巧匠在祁村,历时11年建成源远堂。堂内天宫楼阁的佛龛原供有众多佛像,故又名万佛堂。
公输堂原有殿堂四进,前三进已荡然无存,只留藏有天宫楼阁一进,面阔三间,进深7.13米,高6.10米。外观为普通硬山式建筑,内部楼楼并列,阁阁相连,层层叠叠。每间外檐都设有极其精细的六抹透花隔扇门,门额上饰以出五跳斗拱,斗拱上置异常华丽的重楼。门内则为富丽堂皇的天宫楼阁,阁顶为斗八藻井或斗四藻井。天宫建筑有各式繁复精巧的重楼、三重楼、角楼等,堂阁多达213栋。阁与阁之间以飞廊连接。天宫结构自下而上共六个层次,最下为隔架,向上依次为垂挂平台、斗拱平座、楼阁底层、楼阁二层、楼阁三层,最上为藻井。上万件构件,件件相套,层层组合,交织出密集的几何图案,此种格板套合的箱体结构,是比较少见的独特结构方式,其特点是用材轻巧,整体性好,不易变形。公输堂结构除轻巧牢固之外,斗拱密集如蜂房,藻井回旋似水涡的造型,严谨而华美,富于韵律感。
堂内有八块镂空板门,上半部均由各种不同形状的花朵组成,花心原均镶有明珠,犹如满天繁星,更增添天宫楼阁的豪华与神秘。一个很小的套锁梅花由24件形态各异的花瓣组成,不用粘合剂,全部镶套穿锁而成,合缝严密,浑然一体,精巧至极。
公输堂遍饰彩绘,沥粉贴金,其用料系由石蓝、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和赤金等调配而成。作画方式采用现已濒于失传的“卧金点翠”与“紫龙罩”工艺,色泽鲜艳,经久不变。所绘仙草花卉、龙凤博古等,各富神姿,尤其是数十幅人物画,或道侣捧圭,或仙姬出游,或讲经论道,或捧茶献果,无不传神达意,栩栩如生。公输堂彩绘的地文(底子)厚度只有一毫米左右,由于很薄,不易起皮脱落,所以历时近600年依旧完好。堂内东次间中室门框上,雕刻一副沥粉贴金楹联云:“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输巧,圣像翼翼彩绘似有道子能。”这是对公输堂雕刻和彩绘技艺的真实写照。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户县志》683页)
大观楼 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仿会城(西安)之制而为之”,原名文昌阁,清乾隆十年(1745)重修改称大观楼。因位于县城东、西、南、北四街中心,习惯称为中楼,亦有称钟楼的。楼体为木质结构,广深各三间,外加围廊成五间,楼阁两层,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两层楼檐下均施出一跳单下昂斗拱。楼内有扶梯,可登上四面有木格扇门的二层大厅,厅外有回廊环绕,可凭栏远眺四周景色。楼体通高24米,下有方形砖砌基座,边长22米,四望如一。座中有阔5.58米,高4.12米的十字卷洞与四条大街相互贯通。鉴于过往车马穿楼过洞诸多不便,民国三十六年(1947)将楼四周房屋拆除,使道路绕楼而行。在东、南、西、北卷洞上端各嵌有长1.83米,宽一米的青石匾额,分别书刻有迎旭、览胜、瞻紫、拱极八个结体端庄的大字。
清代、民国大观楼均有维修。1957年和2000年曾两度亮椽揭瓦,更换腐朽的椽柱和旧瓦。1980年为防止基座不再崩塌,于外围加修40公分厚钢筋水泥层,外砌30公分厚仿明大青砖,并将原由东南角登楼单台梯,改为由东西两边登楼双台梯,将原基座上砖围墙改为水泥围栏。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户县志》685页)
⑧ 户县经济等的变化
今后五年全县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积极实施“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战略,高举振兴工业大旗,走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名县、商贸富县之路,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向建设富有现代新区和山水人文魅力的中国第一画乡阔步前行。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年均16%以上,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左右,人均超过20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10年达到70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2010年达到25亿元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到“十一五”末达到6亿元左右;城市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和7%,分别达到11880元和4233元。城镇化水平超过60%;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新的成就。
户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是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画乡”。全县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人口57.7万,辖16个乡镇2个旅游区管委会,共有518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户县辖11个镇、5个乡:甘亭镇、余下镇、祖庵镇、秦渡镇、大王镇、草堂镇、蒋村镇、庞光镇、涝店镇、甘河镇、石井镇、五竹乡、玉蝉乡、天桥乡、渭丰乡、苍游乡。县人民政府驻甘亭镇。
户县历史悠久,夏为有扈氏国,商为崇国,周为沣邑,汉初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并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二朝皇家的上林苑。历史人文景观独特。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其中千年古刹草堂寺、道教祖庭重阳宫、古建精品公输堂、钟官城铸币遗址级为国家重点文物。另外,还有亟待开发的紫阁寺唐玄奘埋骨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金峰寺,以及亚洲最大的天然石拱桥“仙人桥”等。
户县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素有“银户县”之美誉。南部山区风景如画,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奇花异木千姿百态,珍稀动物种类繁多,是避暑度假胜地;西安亚建国际高尔夫球场,西北一流;陕西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我国北方独一无二的瀑布群,有“北方九寨沟”之称;闻名关中的高冠潭瀑布,雄奇壮观,历代许多文人骚客曾在此留下众多逸丽诗篇。北部平原沃野广袤,交通便利,西汉高速路纵贯南北,西安环山旅游路横穿东西,西余铁路连接内外,县内主干道路九纵八横,条条畅通。境内水资源充沛,涝河等36条大小河流年径流量3亿立方米,地下水存量4亿立方米。
户县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发达。先后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称号。并曾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户县科技事业蒸蒸日上,先后荣获全国星火西进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等称号。
自然地理
户县属西安市郊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与安康市宁陕县以秦岭分水;北临渭水,同咸阳兴平市隔河相望;东接长安,以沣水相隔;西连周至,以白马河为界。县城距西安城区18公里。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总面积47%,耕地总面积55万亩。
户县地形为山区、山前坡地及平原区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南部秦岭山区最高海拔3015.1米,山脊海拔680米,渭河滩地最低点海拔388米。地貌特征为秦岭北麓山前冲积扇,扇缘洼地、黄土台原,渭河阶地及河漫滩地。户县属暖热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无霜期年平均216天,光、热、水资源丰富,是适宜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地区。县境内有36条大小河流,均源出秦岭北麓,出山后汇成涝河、甘河、太平河、高冠河四大水系,分布全县,贯通南北。涝河北流入渭,其余三大水系汇入沣河。全县各条河流为平原地下水补给形成水网,为全县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户县位于中国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隶属于世界闻名的古都西安。南依秦岭,北临渭河,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是八百里秦川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就有“银户县”的美称。县城距西安城区18公里。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总面积47%,耕地总面积55万亩。
户县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自古就是皇家上林苑。南部山区有42409公顷的天然森林“氧吧”,有亚洲最大的天然石拱桥“仙人桥”,有奇伟瑰丽的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和享有“北方九寨沟”之称的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平原沃野广袤,四季瓜果飘香。北部渭河滩地雁鸭成群。这里富饶的物产、美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以回归自然的强烈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应。
户县属暖热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无霜期年平均216天,光、热、水资源丰富,是适宜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地区。县境内有36条大小河流,均源出秦岭北麓,出山后汇成涝河、甘河、太平河、高冠河四大水系,分布全县,贯通南北。涝河北流入渭,其余三大水系汇入沣河。全县各条河流为平原地下水补给形成水网,为全县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自然资源
户县各类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藏地及矿藏线索30余处。金、银、铜、铁、锰、钛、铝及石灰石、石墨、磷、滑石、大理石、白云岩等均有储量,以大理石储量最大。户县属富水区。中等年地下水储量为1.9143亿立方米,不重复储量为1.01亿立方米,占年总降水量的10.8%,秦岭山前地带地下300—500米深处还有40度左右的热水。野生动物有羚牛、草兔、松鼠、鹿、狼、熊、猴和山鸡、长尾雉、斑鸠、杜鹃、画眉等,其中羚牛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尾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林地面积52.4万亩,木材蓄积量311万立方米。药材有340种,药??银花、贝母、五味子等,户县是陕西省乌药主产地之一。
人口民族
户县总人口为57.8万人,其中男性30.34万人,女性27.46万人,男女性比例为108.87:100。农业人口 47.74万人,非农业人口10.0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86.45%和16.55%。城镇人口主要分部在甘亭镇(占城镇人口48.52%)和余下镇(占城镇人口33.17%)。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477人。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形成各乡镇之间人口密度的很大差异,甘亭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00人,居全县之首,余下镇每平方公里为2061人,居第二位,人口密度最小的是涝峪镇,每平方公里只有11人。
户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县有21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88%,少数民族人口占0.12%。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占47.13%,满族占19.31%,蒙古族占10.48%,朝鲜族占6.4%,其他16个民族共占16.5%。
⑨ 西安户县的由来谁能告知
户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为夏之有扈氏国,这是户县地区版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权“户县”地名的由来。商时为崇国,周作丰京,春秋为扈国,秦代改“扈”为“鄠”,西汉设置“县”,历代延续,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196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今属西安市郊县。
⑩ 西安户县的户县概况
户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隶属陕西省西安市,南依秦岭与宁陕县接壤,北临渭水与兴平市相望,东界高冠、沣河与长安区毗邻,西以白马河与周至县为界。东西最宽处30公里,南北最长处53公里,总面积1255.36平方公里。南部山区占总面积的56.1%,北部平原占43.9%。平原地区海拔在600~388米之间,最低处为渭河河道;低山分布于海拔680~1000米之间,中山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静峪脑海拔3015米。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县域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1处,其中天桥乡丈南村遗址出土的碳化粳稻,说明距今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即在此繁衍生息。夏代户县为有扈氏国,是县域建立最早的方国。夏启作《甘誓》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为县域最早的一次战争。商代为崇国,周文王“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崇侯虎战败,西周建都于丰。武王灭纣,迁都于镐,丰京不废,每遇大事,徒步至丰,告于宗庙。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秦改“扈”为“鄠”邑。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迁都咸阳置鄠县,历代相沿,至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鄠”县为“户”县。
户县地处古都长安近郊,为周秦汉唐历朝京畿之地,秦汉时为皇家上林苑属地,历史遗存与文化积淀丰富而厚重。文物古迹散布全境,兆伦铸钱遗址、鸠摩罗什舍利塔、公输堂、重阳宫祖庵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户县文物的典型代表与精华所在。还有周文王之父季历陵、秦始皇囚母的萯阳宫、南北朝古刹草堂寺、金元道教祖庭重阳宫,以及盛唐时期游览胜地渼陂及纪念杜甫的空翠堂。县城中心则有宏伟雄壮、雕梁画栋的明代建筑大观楼(俗称钟楼或中楼),为户县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