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鼓楼区历史文化

鼓楼区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3-01 14:30:03

1. 谁知道陕西西安钟楼鼓楼的一些历史方面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址,清乾隆五年曾经重修。
鼓楼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与北院门交汇处,东与钟楼隔广场相望,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钟楼上悬挂铜钟,用以报时,故名钟楼。钟楼是个交通枢纽口,东西南北的四条大街的风格都不同,有文化街、服饰街、食品街等等。
钟 楼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这就是西安人引以为自豪的钟楼。它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特点: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这座正方形砖木结构建筑物,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每边长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在钟楼周围另辟圆形环道。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只是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成为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整体拆迁:钟楼的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经历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整体拆迁。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它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口的迎样观,距目前所在位置约1000米。这一位置正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虽然明代初年扩建了长安城,但那时人们大概圃于习惯心理,初建 钟楼时没有与扩建后的城市格局相适应。过了两个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俄贤的主持下,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据碑文记载,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质结构的楼体全是原样原件,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完成这样一座庞大建筑的拆 迁装建,即使在现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筑安装技术,又需要严密精细的工程组织,这项完成于16世纪的特殊工程,实在是我国建筑史上值得自豪的创举。

巨钟轶闻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迁到今址之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无可奈何,只有另换。

浮雕故事: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仔细欣赏门扇上一幅幅浮雕,它们会告诉你古代许多饶有趣味的典故轶闻。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 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第一层南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 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把桥授书。第一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第二层楼南门,自东向西共八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画面,依次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层北门,自西向东共八幅勺“仙醉酒”画面,依次仍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子路负米;画获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第二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是: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 ;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隐不遇;孤山放鹤。

鼓 楼

鼓楼,东与钟楼隔广场相望。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11年历史,为重檐三滴水与歇山顶的木结构,高大雄伟。清代曾两次修耷。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昔日楼檐下悬挂有巨匾,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鼓楼斗拱彩绘,外观庄重绚丽,与钟楼为姐妹楼,亦有 “晨钟暮鼓”之说。

鼓楼系古典建筑,基座为长方形,用青砖砌成,楼高33米,面积1924平方米。楼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门洞,连通北院门和西大街。建筑结构采用重檐三滴水式与歇山琉璃瓦顶形式,与钟楼相辉映,楼内有梯可上,登至二楼,凭栏可眺望终南山与全城景观。

2. 钟楼和鼓楼的起源及用途是什么

1、钟楼和鼓楼的起源:

在人类社会,为了统一人们的行动,就必须统一时间,因此需要建立授时系统。中国古代的授时系统就是人们常说的“晨钟暮鼓”,即早晨敲钟,傍晚敲鼓,钟楼和鼓楼因此而产生。

2、用途:报警报时

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老百姓都习以为常。

为了准确时间,钟鼓楼最早备有4个铜漏壶,分别叫:天地、平水、万分、收水。漏壶正中安装了1个名“饶”的铜乐器,以机械操纵,时到每刻击饶报点。

(2)鼓楼区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古代其他报时方式:

(1)打更

打更,在旧时成都,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在过去的成都,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人们都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

别看小小的打更,还有许多门道。比如,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打二更(晚上九点),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咚,咚,咚!”

打更节奏,总体来说是由慢到快,连打三趟便收更结束。但为什么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时)呢?因为成都人早睡早起,五更一过便开始起床做家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就连皇帝也在五更天便开始准备上朝了。另外,还有种说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影响他们回不到阴间而在阳间为祸,当然,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觉,而要守着滴漏(一种记时的东西)或燃香(也是计时的东西),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

(2)午炮报时

在清末到民国初年,耸起的楼宇阻挡了钟声,人们就找到了声音更大的装备——大炮,进入了午炮报时的时代。在北京德胜门东侧的城墙上设有一座炮台,用来报时的“午炮”就架在这里。

炮台有电话与北京观象台连通,每当快到中午时,两个值班人分工合作,一人守在电话旁,听电话里传来的指令;另一人揭开炮衣,装好炮药、手持点燃的长香,站在炮位上静候指令下达。当北京观象台通过电话发来指令时,炮台上的人马上点燃炮药,午炮发出轰鸣,这声音响彻大街小巷,人们就知道:现在是中午12点,有钟表的赶忙对表。

(3)西洋高招 :落球报时

在欧洲,当中国人进行午炮报时的时候,他们开发出了另外一种落球的报时方式。最先进行落球报时的是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每天中午13点整(有些地方是中午12点),天文台钟楼顶端的圆球准时落下,附近海域停泊的船只据此调节船上的钟表,然后带着调好的钟表升帆出海。

虽然今天我们看这种方法有点粗疏,但海员对它却怀有崇敬之情,因为它为海员忠实服务近百年之久。17世纪以后,航海事业蓬勃发展,海员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需要精密计时。对海员来说,精密时钟犹如生命线,没有它便难于知道船只的位置,就有触礁的危险。对于海员,“中午13点落下的圆球”是无比亲切的。

我国曾经进行过落球授时的是上海,19世纪80年代,法租界当局就在法国码头设置信号站,正午时刻利用信号塔顶落球报时,为来往上海港的各国船只服务,时间由徐家汇观象台控制。

3. 陇西鼓楼历史

威远楼,旧名雄镇楼,又称钟鼓楼。位于陇西县城内十字街中心。

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座落于县城中心,以雄伟的气势,悠久的历史,精巧的造型而闻名。

元顺帝正至元年(公元1341年),设置铜壶滴漏、更鼓于其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取名“雄镇楼”。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移置北宋所铸重达4000公斤的铜钟于楼上,无事报时,有事报警,击之声闻四达十余里,所以又名“钟鼓楼”。

(3)鼓楼区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陇西历史:

陇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面积2408平方公里,人口51.32万人。她以悠久的历史彪炳于华夏文明史册,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即有此名,因地处陇山以西而得名,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汉初置襄武县,汉末移金城、陇西二郡治襄武,从此成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唐时初为武阳县,后为陇西县。县名遂沿用至今。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曾诏令天下,李氏郡望是陇西,遂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现位于省级森林公园仁寿山内有“陇西堂”传为李氏祖祠,进而有李氏文化之说。

陇西在历史上最阔气的时候是元朝,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改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至此,巩昌成为今甘肃省兰州以东,包括陕西5县、四川4县广大地区的军政中心。

4. 开封鼓楼的历史变迁


明代后期,河南巡抚认为钟楼、鼓楼妨碍了巡抚衙门的风水,下令将钟、鼓二内楼上的钟与鼓互相调换,将钟楼改容为鼓楼,鼓楼改为钟楼。
在卸钟进行互换过程中钟纽断了,钟从楼上掉下来,摔个粉碎。后来将碎铁片熔化后重新铸了新钟,但新钟发音远不如老钟响亮。 巡抚十分气恼,但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但从此对钟楼不管不问,任其破损、坍塌也不加修缮。
到了清代,钟楼已经破损、坍塌得不成样子,康熙十年(1671年),河南巡抚郎廷相下令将钟楼拆掉,从此开封就没了钟楼。拆下来的砖瓦、木料在大相国寺内建了藏经楼。
钟楼存在的时候,那个地方叫钟楼口,钟楼拆掉以后,其处叫“拆楼口”(谐音错叫为“车路口”)。
开封鼓楼一直保存了下来,但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时毁于战火,只剩下了一个基台,1976年,这栋在历次的战火、洪水甚至文化大革命革中屹立不倒的建筑,最终不幸被拆除。

5. 天津鼓楼的文化韵味

重建的鼓楼与新建的商业街为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青砖瓦房,碧瓦丹楹,雕梁版画栋,商铺林立,是一道权天津传统文化韵味十足的风景线。
作为天津卫标志建筑物的鼓楼,历史上曾两建两拆。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天津设卫筑城。至明弘治年间(公元1493年左右),山东副使刘福兵备天津,将土城甃以砖石,并于城中心十字街处建鼓楼。1900年,八国联军侵津。第二年城墙被迫拆除。鼓楼也日渐颓圮。1921年,鼓楼拆除重建。1952年11月7日,因贯通道路,鼓楼又被拆除。 其人文景观表现在牌匾、楹联、店招、店幌、灯饰、霓虹灯、灯箱等的设计上。牌匾以横匾为主,其间点缀竖匾、异形匾、如扇面匾等。黑底金字红章和本色木绿字红章表现出古朴典雅、庄重大方的特点。楹联也多采用上述形式。字体有真、行、草、隶、篆、汉简、魏碑等多种,有的还请名家题写,很少用印刷体字和黑体字。店招和店幌,分文字、形象、实物、象征四类。各种灯饰、灯具、挂灯、灯笼等富有传统特色。灯笼主要采用中式串灯和宫灯、圆灯笼。灯箱以方灯箱为主,配有传统花饰木棂如万字不到头、云纹、回纹、棋格等。霓虹灯虽为现代灯饰,但突出中式图案,如传统的吉祥植物、动物、器物、符物等。

6. 鼓楼区的历史沿革

公元1374年(明太祖洪武七年),徐州的鼓楼遗址在鼓城路北段,为当时知州高玉琳所建。
明英宗天顺元年又由当时的知州宋城改建成大楼,至神宗万历知州刘顺元又重修。
天启四年,因黄河决口,州城被水淹没,鼓楼毁于洪水。
明嘉靖二十二年又由王重贤重建,后再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又在原址依照旧观复建,楼基下用大砖砌成,形如城门,过往行人车马均得从门洞穿过。据记载,当时门洞四周出厦,起脊排角,雄伟壮观。并在南面匾额上书有“中枢巨镇”,彰显徐州为“五省通衢”的盛名。北面匾额上“大观至上”说明景观独秀。
1937年,抗日战争以前,楼上还设有图书馆,供人游览阅读,后毁于暴风雨。因年久失修。
1952年又遇暴风雨灾害,后楼毁塌方,成为危楼而被拆除,从此不复存在。当时紧邻鼓楼的是苏姑墓,即在原市机关北大院内,现为鼓城路一号,墓高一米有余,据区志记载:“在州廨内,相传苏轼守徐州时,葬幼女于此。她曾舍身跳水,拯救徐州百姓,为世人所敬仰。”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松江府水利通判董宏署执政,修亭覆盖,墓门复勒石碣。
康熙五十八年,由知州姜焯重修,乾隆年间又由知府石杰再修,后人于墓前显像以礼。现虽誉满彭城,但遗迹无存。徐州鼓楼区因境内有鼓楼而得名,为徐州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市区最古老的城区。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徐州后,建立了日伪政权,那时,徐州划为4个行政区,今徐州鼓楼区即当时的第一区。1946年废除乡镇建制时,曾又将徐州划为5个区。
1948年12月徐州解放后,仍维持原来的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区的名称一直沿用到1955年。后因境内有古代建筑鼓楼,经上级批准,将第一区更名为徐州鼓楼区。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以破四旧为名,将徐州鼓楼区改名为延安区。
1980年又恢复徐州鼓楼区的名称。

7. 鼓楼区的历史文化

宋朝文学家孟元老复著有《东京梦华录制》;宋朝画家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流传于世,民间有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盘鼓,汴绣等。在烹饪上,汴京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坊、市不分,夜禁取消。
民间大型造型舞蹈肘阁(又叫举阁),起源于宋代的“肉傀儡”。狮子舞也叫舞狮子,重大节日或喜庆日子,民间艺人都会披挂上阵,狂舞急腾一番。

8. 鼓楼的历史沿革

在我国,大凡古老的城市与寺院都建过钟楼、鼓楼,这两座楼是我国古代城市用于报时和显示威严的建筑物,也是我国古代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鼓楼其实就是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楼房,用以报时或警戒盗贼。而佛寺的鼓楼与钟楼相对,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
开封鼓楼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鼓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鼓楼的台基高三丈,砖砌瓮门,通东西大道。台上建楼两层,各三间,距地面高约七丈。上层周围有游廊栏杆,登楼远望,全城在目。楼上南间架有牛皮巨鼓一面,直径约1米,声音深沉浑厚,能传数十里。东西檐下各悬巨匾一块,西檐下额题“声震天中”,东檐下额题“无远弗届”。河南地当九州之中,开封又在河南中部,鼓楼又在开封的中心,无怪乎鼓楼的匾额要题“声震天中”。而这里发出的鼓声,自然就“无远弗届”了。开封鼓楼宏伟无比,只有后建的西安钟楼才可与之媲美,故有“中国的钟楼在西安、鼓楼在开封”之说。明、清时期开封鼓楼修建、修缮年表。。
明代后期,河南巡抚认为钟楼、鼓楼妨碍了巡抚衙门的风水,下令将钟、鼓二楼上的钟与鼓互相调换,钟楼改为鼓楼,鼓楼改为钟楼。在卸钟进行互换过程中,钟纽断了,钟从楼上掉下来,摔个粉碎。后来将碎铁片熔化后重新铸了新钟,但新钟发音远不如老钟响亮。巡抚十分气恼,但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从此,巡抚对钟楼不管不问,任其破损、坍塌也不加修缮。
到了清代,钟楼已经破损、坍塌得不成样子,康熙十年(1671年),河南巡抚郎廷相下令将钟楼拆掉,从此开封就没了钟楼。拆下来的砖瓦、木料在大相国寺内建了藏经楼。钟楼存在的时候,那个地方叫钟楼口,钟楼拆掉以后,叫“拆楼口”(谐音错叫为“车路口”)。
辛亥革命后,鼓楼楼顶中央增建一尖塔式四方楼,四面装有巨型自动钟,为全市报时之用。1948年开封第一次解放时,台基上两层楼为炮火所焚,仅剩下一座台基。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多次对台基加以整修,作为节日检阅观礼台和全市广播宣传中心。1976年11月,将鼓楼台基拆除辟为广场。这座历经战火、洪水甚至“文化大革命”而屹立不倒的建筑,最终不幸被拆除。从此,鼓楼在开封消失了。

9. 南京鼓楼的历史沿革

1365年,朱元璋在南京设太史监,专门观天象,而古时的观天象与国家政治紧密关联,地位非常高,明太史监首任太史令,就是朱元璋身边著名的谋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基。次年,南京明城墙开始建造,据史书记载,“上命基补新宫于钟山之阳……故筑新城五十余里”,专家认为明城墙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参与设计,刘基正是城建规划的总设计师。南京明城墙有内十三、外十八之说,即内有十三座城门,外有十八座城门,现存南京明城墙为应天府即京城,城门计有13座,而鼓楼就建在城市的中央。
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古代里坊制城市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每过一时段就击鼓,击鼓时先快击十八声,再慢击十八声,俗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一百零八声,因为古人以一百零八声代表一年,所以击鼓要定为一百零八声。据史料记载,鼓楼用于定更所用之鼓共二十五面,一面主鼓,二十四面群鼓,依中国农事二十四节气而设置。
朱元璋为了在全城统一时间而修建了鼓楼这个报时机构,由掌管报时的官吏专门掌控。全城时间的统一,利于统一政府各个机构的办公时间……使这个城市井然有序。
“老南京”对“暮鼓晨钟”有着许多美妙的传说:浮想那时的黄昏和黎明,随着鼓楼的击鼓声响,在城中央的鼓楼,将有十三匹快马朝着不同的方向,向十三个城门处飞驰而去,控制对城门的启闭。浑厚悠扬的鼓声传遍大街小巷,城中居住的百姓按钟鼓声起息劳作。堪称明朝标志性建筑的鼓楼
到了清代,只遗留下城阙,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时,在此登临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楼基座上树碑建楼,并更名为“碑楼”,故鼓楼有“明鼓清碑”之称。
晚清太平天国战火后,再次维修改建,改建的楼中为大殿,周边有柱础回廊。
民国12年(1923年),鼓楼就被辟为城市公园。民国17年(1928年)10月,南京市公园管理处成立,鼓楼公园归属其下。鼓楼曾一度设有测候所,以后又作为中央天文研究所临时办公场所,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后,天文台即迁出。民国19年(1930年),设鼓楼公园办事处,兼管清凉山、鸡鸣寺两公园。
民国24年(1935年)7月,建儿童娱乐园。民国26年(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伪政府设鼓楼公园办事处,兼管莫愁湖、五台山、清凉山及街道行道树。民国35年(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设鼓楼公园管理所。
南京解放后,鼓楼公园由工赈总队园林中队管理,重新修缮、绿化。又曾作为消防部门的瞭望哨。1957年8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鼓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公园面积2公顷,拥有绿地面积0.8公顷,苗圃0.5公顷,成立了鼓楼公园管理处,归鼓楼区城建分局绿化队领导,有职工十余人,管理范围包括鼓楼广场及鼓楼周边地区的绿化养护管理,并担任重大节日鼓楼广场的绿化布置、花卉摆放工作。1959年10月1日国庆十周年之际,鼓楼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1966年“文革”开始,公园停止对外开放,遭严重毁坏,文物、古玩摆设大多流失,职工全部并人鼓楼区绿化队。公园成为“文攻武卫”指挥部,后又成为“人防指挥部”。经过“文革”浩劫,公园室内文物、古玩摆设大多流失。剩下的亦遭严重毁坏。
1974年9月11日南京市政府开始鼓楼公园恢复工作,经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鼓楼公园领导小组”,负责鼓楼公园恢复工作,包括鼓楼、鼓楼西亭(“乐之亭”)、鼓楼广场及四周绿化,配备职工15人。1976年2月18日。鼓楼台座因“人防工事”造成严重坍塌,台座西南出现自上而下开裂、下沉。1979年9月30日,鼓楼修缮工程竣工。10月1日,鼓楼公园恢复对外开放。
1979年10月1日鼓楼公园恢复对外开放,行政上与鼓楼区绿化队分开,直属区城交科管理。公园有正式工19人,拥有绿地1.8公顷,设立了茶社、食品代销店、外宾服务部、摄影部等,公园开始步入自己创收建园养园的轨道。至1993年公园有正式职工105人。
1983年,鼓楼揽胜被评为“新金陵四十景”;20年后,当“南京新55景”评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鼓楼公园作为南京的标志建筑之一,再次成为市民评选的热点。

阅读全文

与鼓楼区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