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鼎在古代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
(1)大盂鼎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 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
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㈡ 四羊方尊和大盂鼎的历史价值
首先,抄这些鼎上的文字,确定了中国在那时已经有了文字。其次,文字记载的内容,确定那时候的一些历史事实。再次,文字内容中的记载,也让我们可以了解那时的某些社会生活和政治文化。最后,青铜器本身,让我们能够了解到那时候的铸造技术、艺术特色和礼制特点。
㈢ 你眼中的国宝“大盂鼎”是怎么样的可以介绍一下吗
清道光二十九年即1849年,在陕西郿县礼村附近,一农民发掘出了大小2件鼎器,大的青铜器便是大盂鼎,被挖掘出来就流入古玩市场,小的一件不知所踪。当时歧山首富宋金鉴,购得大盂鼎,但此鼎过于庞大、引人注目,很快被歧山县令周庚盛强取豪夺,后又被北京一古玩商收购。
后来,岐山首富宋金鉴考中翰林,再次以3000两白银将大盂鼎买回,但在他去世后,家人仅以700两白银将鼎卖给陕甘总督左宗棠的手下袁保恒。袁保恒知道左宗棠爱好古玩,得鼎后马上将鼎献给左宗棠。
咸丰九年即1859年,左宗棠被永州总兵樊燮举报,即将回京论处,后来大臣潘祖荫出手相助,左宗棠才得以保住官职。因此左宗棠把大盂鼎送给了潘祖荫,以报答援手之恩。
再看这篇铭文,金文奇异凝练、严厉凝重,笔触美观,书法结构严谨,章法朴实,方圆兼备,雄奇不失秀丽,可谓达到了极致精致的艺术境界,甚至为后来的《张迁碑》《龙门造像》等书法作品奠下了基础。
总之,大盂鼎的铭文书法,堪称西周早期金文的代表,且与大盂鼎的雄浑气势、端庄堂皇等相得益彰,更体现一种磅礴气势宏大格局,让人肃然起敬。
因此,从目前出土的周朝铭文来看,在古周成康时代的金文里,如果单看书法成就,大盂鼎稳居第一。也就说明我国的每件青铜重器其亮点都各具特色。
大家认为此大盂鼎怎么样? 请在评论区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㈣ 大盂鼎是干什么的
此鼎是为了祭祀盂的祖父南公的。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内,因作器者是康容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与之同出的小盂鼎已佚。
大盂鼎造于西周周康王时期。鼎高一百点八厘米,口径七十八点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点三公斤,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时记载给盂的赏赐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为该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1951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异凝重、雄奇恣放质朴平宝等数类。大盂鼎属於瑰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首位。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㈤ 西周大盂鼎的文物意义
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得以卓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而商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盂在铭文中说明作此鼎也是为了祭祀其祖父南公。大盂鼎铭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
大盂鼎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其内壁铸有铭文19行,为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重要史料。大盂鼎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大盂鼎铭文虽属西周早期金文,但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雄壮而不失秀美,布局整饬中又见灵动,并达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是西周前期金文的代表作,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庄堂皇、浑厚雄伟,故作品更呈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恢弘的格局,从而为世人所瞩目。
㈥ 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有哪些意义
盂颂扬康王的美德,制作了纪念先祖南公的宝鼎,时为康王在位第二十三年。专
铭文中语句属“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体现了周人的天命观,而另一语句“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矣”,则是周康王告诫盂,商内、外臣僚沉湎于酒,以至于亡国,透露出周人对于商人嗜酒误国这一前车之鉴的警示。
㈦ 大克鼎在历史上曾经代表着什么
大克鼎铭文
1951年,大盂鼎、大克鼎鸿宝重现。鼎身上清晰的铭文和斑驳的铜锈,默默诉说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而它们出土后的坎坷命运,隐隐折射着中国近现代的百年沧桑。
㈧ 大盂鼎上面铭文为何如此珍贵
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大方,双耳立在口沿上,腹下略鼓,口沿下及足上部均饰饕餮纹,足上部有扉棱。腹内壁有铭文19行,共291字,是珍贵的历史资料。铭文上记载了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得以卓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他的臣属从不酗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盂在铭文中说明了铸作此鼎也是为了祭祀其祖父南公。大盂鼎上的铭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被史学家高度重视。
铭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部分用较多文字说明商人酗酒是周兴起和商灭亡的原因,赞扬了周代文武二王的盛德。表示康王自己要以文王为典范,告诫盂也要以祖父南公作榜样。第二部分主要是康王命盂帮助他掌管军事和统治人民,并且赏赐给盂香酒、礼服、车马、仪仗和奴隶等共计1726个,并叮嘱盂要恭敬从政,莫违王命。第三部分说明盂做此宝鼎以祭祀其祖。
铭文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和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居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大盂鼎堪称西周前期著名重器,造型雄伟端正,铭文庄重雄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西周早期金文就书风而言,大多承袭殷商余绪,笔道首尾出锋,结构谨严精到,布局参差错落而富于动态美、韵律美。不过,如果细分,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质朴平实,以《利簋铭》为代表;二是雄奇恣放,如《保卣铭》、《作册大方鼎铭》等;三是凝重诡异,如《何尊铭》、《康侯簋铭》等,而这类铭文中风格最突出,书法成就最高者当首推《大盂鼎》了。
㈨ 西周大盂鼎的介绍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版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权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㈩ 大盂鼎是我国古代的哪一朝代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
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大盂鼎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
周康王姬钊(?―公元前996年),姬姓,名钊,周武王姬发之孙,周成王姬诵之子,西周第三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6年。
周成王临终前,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任君位,于是命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辅佐太子姬钊登基。周康王即位后,在召公奭、毕公高辅佐之下,继续推行周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小盂鼎》铭文所记对鬼方征讨,斩获众多,仅俘人即数以万计。周成王至周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公元前996年,周康王在镐京去世,谥号康王,葬于毕原。死后其子姬瑕继承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