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山东省茶叶历史文化节

山东省茶叶历史文化节

发布时间:2021-03-01 07:30:32

① 茶叶的历史文化

茶叶在茶叶史研究上,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史母亲氏族社会,上古时代的神农以茶解毒,迄今已有5

② 茶叶的历史文化是什么

茶文化抄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茶类、茶具、饮茶习俗、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茶文化体系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①茶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为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饮茶技艺和茶艺表演等。
②茶文化的精神形态表现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等。
③茶文化的制度文化层面包括茶政、茶法、礼规、习俗等内容。
茶文化对个体的完善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③ 茶叶节的各地的茶叶节

云南省凤庆县有茶乡之称,是产茶大县,出产纯种大叶茶,滇红茶的原产地,是滇红之乡,有3200年的锦绣茶王。为了加强茶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交流,凤庆县于每年5月举办茶叶节,现已有20多年历史,截止2011年共举办21届。
每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是茶乡凤庆一年一度的传统茶叶节。茶叶节是一个借茶叶贸易交流为主的经济文化交流会,每年都会吸引周边各县市许多客商前来贸易交流,同时也吸引一些边境上的外国客商,例如缅甸、越南等。茶叶节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宣传凤庆的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交流互助。
交易会不仅吸引了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客商前来参展,还吸引了不少缅甸、泰国等国外客商。期间将组织茶叶、核桃等企业产品和文化产品展示,举办觐拜茶祖、茶艺茶道大赛、文化演出等各类涉茶文化活动。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东晋、喃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暂时的满足,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许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始终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况且,对一般文人来讲,整天与酒肉打交道,经济条年也不允许。天是,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当作精神现象来对待。
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教联系起来。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秀之物。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经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虽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从文化上却对品茶煮茗之事举趣不大;另一方面,汉族文化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明代中叶以前,汉人有感于前代民族举亡,本趄一开国便国事艰难,于是仍怀砺节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势,表现为茶艺简约化,茶文化精糖果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

④ 国内有哪些关于茶叶的节日

岩茶节’,武夷山市举办了六届武夷岩茶节,其共同的目的是,宣传武夷岩茶,弘扬武夷茶文化,提高武夷岩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振兴武夷经济。历届武夷岩茶节时间:
第一届1990年10月;
第二届1992年9月;
第三届1993年11月;
第四届1995年10月;
第五届1998年8月;
第六届2003-11-12 ,与首届武夷山茶文化艺术节合并举办。
2003年国家文化部命名武夷山市为“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 首届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艺术节暨第六届武夷岩茶节于11月11日-13日武夷山举办。艺术节期间,举办了全国乌龙茶茶王大赛、全国表演型茶艺大赛、武夷山民间茶艺表演、茶文化及茶经济专家论坛、武夷茶艺及茶歌舞表演、茶文化书籍展销、武夷山水茶摄影展、茶点展销及茶宴品尝、民间斗茶赛、大红袍祭茶活动、武夷茶乡七仙女及武夷岩茶形象代言人选拔赛。同时举办商贸洽谈活动。

1993年4月9日至11日,在云南省的思茅和普洱举行了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由思茅地委、行署主办。节日期间,举办了“国际普洱茶学术研讨会”,展演了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组织了大型商品交易、边境贸易、经济协作项目洽谈以及热带、亚热带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老挝、缅甸边境旅游。

2005年4月28~29日,“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交易会、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首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在云南省思茅市成功举办。此次“茶文化”的经贸活动吸引了香港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日本中国茶协会、马来西亚文化企业集团、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及美国、韩国等著名茶研究组织和国内一批著名院校、茶文化社团、国内外大批的茶人茶商,经贸交流活跃,气氛热烈。
节会期间通过具有权威性的评选机构和严格的评选标准,评出了对推动普洱茶文化和产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设立了“普洱茶论坛”;同样引起关注的是本届普洱茶交易会举办的“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马帮进京活动。

⑤ 山东都有哪些茶叶,山东茶叶历史如何发展的

一、山东茶叶有:

1、清代莱阳茶、云芝茶生产。

2、绿茶: 碧芽、日照雪青、碧波清锋、版共青绿、碧芽春、权大白银剑、春山雪芽、北崂春毫、茗家春、百满、御园春极品茶、
卧龙剑、海青毛峰、浮来青、莲山翠芽、玉山春芽、
松针、雪芽、碧绿、雪毫、凤眉景阳春、天籁馨、极北云岫、瑜山翠龙、北极春、茗园绿茶、北叶青、玉芽茶、沂蒙沁园春银针、杰青芽等。

二、山东茶叶历史发展:

1、唐代宗李豫时(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闻见记》中记有“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723年左右)泰安灵岩寺……,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2、到了中唐,北方饮茶已较为普及,江南大批茶叶长途运往华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

3、自宋代至今,茶已成为山东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4、建国后:山东省坚持“南茶北引”,大力发展茶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

⑥ 山东省特色节日以及风俗文化

胶南年俗
正月登琅琊台是胶南独特的习俗。胶南吃年夜饭不在午夜吃,而在五更时分吃,因此当地把除夕夜叫“大年五更”。吃过年夜饭,人们开始拜年;拜完年,天刚蒙蒙亮,琅琊台村周围的男女老少就带了鞭炮香火向琅琊台登去;一直到正月十五,琅琊台人流涌动,络绎不绝。如今,琅琊台景区每年都贴对联、悬鞭炮、备古轿、演奏等,渲染“年”的气氛。
正月爬帽子峰是胶南的又一独特习俗。五更年夜饭后,人们纷纷持灯笼,携鞭炮、纸钱、祭品等,向帽子峰顶攀去,帽子峰是大珠山南部的一座山峰,峰顶原有徐庶庙,现仅存庙基。
民间艺术表演是胶南正月的一大民俗风景。胶南民间艺术表演的项目是传统的高跷、旱船、巨龙舞、狮子舞等。以往由民间艺人自发组织,串村表演,由来已久,流行至今。每年正月十四前为各乡镇、村在当地的表演时间,正月十四日分片在大场、黄山、六汪等乡镇驻地同时表演;正月十五日在胶南市区进行全市乡镇、市直部门和单位彩车环城大巡游,并进行全市民间艺术大展演。

莱芜年俗
一进入腊月,莱芜各家即陆续购置鱼肉酒菜、香火、鞭炮等,称为“办年饭”,这种年饭要供全家人一直吃到正月底;进行卫生大扫除,称为“扫尘”。腊月三十早饭后,开始张贴春联、门神、灶王和年画;摆设供桌祭祖,叫“请家堂”。傍晚,全家老幼欢聚一堂吃顿丰盛的“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叫“辞岁”。饭后在大门外点燃谷秸并放鞭炮,取庭院吉祥明亮之意,叫“照庭”。然后“守岁”,俗称“熬五更”,全家老幼通宵不寐,先包水饺(多用素馅,取“素净”之意),后围坐火炉,守着家堂,以待黎明。
朔日凌晨“发纸码”(烧纸、香、“元宝”等)、放鞭炮祭奉天地诸神,迎来新年的第一天。接着全家煮食水饺。饭后,男女老少身着新装,开始拜年。先拜自家的祖先和长辈,然后,依家族亲疏与邻里交往情况拜贺、请安问好。至亲长辈分给晚辈儿童“压岁钱”或糖果,即日或翌日下午送家堂。
从初三到十五日,亲戚朋友携带礼物互相拜望,有些邻里之间互相请节酒,有条件的村镇举办杂耍、演戏、说书等文娱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习食水饺或元宵,并用杂面蒸灯12盏,入晚,以面灯、萝卜灯、纸灯分别置于门口、祖茔、河边、路口等处。到祖茔上灯时放“起火”。在街头、庭院点放花筒、鞭炮等。

济南习俗

趵突泉灯会
农历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又叫“灯节”在济南,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景象极为壮观。
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灯会更是独具特色。各式各样的花卉灯、鸟兽灯、走马灯、故事灯、谜语灯等或富丽堂皇,或古朴典雅,或灵巧别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这一天,家家户户盛行吃元宵。

荡秋千
清明时节,在济南城乡,还流传荡秋千的习俗。这天,男女老幼身着新衣在街前广场立木为架,上架横木,下悬二绳,绳下横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两绳可前后上下飘荡,极富乐趣。相传荡秋千本是北方胡人的一种游戏。汉、唐以来,多用在皇帝的后宫和显官贵族的园囿里,后来才渐渐传到民间。

插柳和植树
清明正是“绿柳才黄半未均”的时节。济南城乡,过去都有插柳于门,妇女儿童头戴柳枝、柳球的习俗。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发展为记年和表示长寿的美好愿望。农村有“戴个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的农谚。后来,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而插柳、栽柳却盛行不衰,并推而广之,继而在清明时节演变成植树造林。

浴佛放生
浴佛放生是一个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民间煎香药糖水,相互赠送,到佛寺烧香施舍的,叫做“浴佛”,或买鱼、龟、螺、蚌等水中动物放生。大庙宇内多辟有专用的放生池,供人们放养动物。传说四月初八这天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这天,东岳庙、北极庙等寺庙的僧道,都设坛念经做法事,许多善男信女也都涌进庙里争舍钱财。有些人还口诵放生咒,将买来的鱼、龟、螺、蚌等水生动物投放水中,终日不绝,借此表达他们的慈悲心怀与对宗教的虔诚。

端午节
济南人过端午节主要有以下特点: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五毒”(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避邪,保以安康。饮雄黄酒,吃粽子——端午节这天早饭前,要先饮一杯雄黄酒,再食用黏米、红枣等包成的粽子,饮黄酒据说可以杀虫害,辟百邪,包粽子则是为了凭吊爱国诗人屈原。戴香包、系五彩丝线——给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这也是济南端午节普遍流行的习俗。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节这天,济南一些名士则在这一天泛舟明湖,聚会畅饮,做诗唱歌。以上这些风习,有些一直延续至今天,如端午节这天插艾枝,包粽子等,今天在济南依旧很兴盛。

碧筒饮
荷花在济南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济南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饮。大明湖的荷花盛开之际,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边避暑,他们把湖中的大莲叶割下来,盛上美酒,然后用簪子将莲叶的中心部分刺开,使之与空心的荷茎相通,从荷茎的末端吸酒喝。这就是被唐宋文士传为美谈的“碧筒饮”。
在济南荷叶除盛酒外,用它还可以做成许多独具风味的食品。过去济南人还有吃荷花瓣的习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济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将新鲜、完整的荷花瓣洗净之后,挂上一层薄薄的鸡蛋糊,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撒上白糖,吃到嘴里,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很为人们所喜爱。

吃春
济南人喜食香椿。香椿是一种树木,其嫩叶芳香可食。清代人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的嫩叶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济南近郊仲宫一带盛产香椿。每年春季,香椿萌芽抽叶时,也正是济南人“吃春”之时。此时,农民们把嫩紫或淡绿色的椿芽掰下来,拿到市场上叫卖;喜欢“吃春”的人们争相购回家中,品尝春天的香甜。香椿有多种吃法,而济南的“香椿芽拌豆腐”远近闻名。

七月三十放河灯
在济南,过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举行盂兰盆会打醮育经,有的人家要烧上大批线香,沿院内墙根和甬路一根根插在地上,向地藏王表示虔诚;有的则用放河灯的形式超度死在河里的鬼魂。
河灯是用湿面做成的。晾干后,在灯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灯芯,点燃之后,放在河里,让它顺流飘去。这时,只见满河点点灯火,闪闪烁烁,飘飘荡荡,河水映得通红。据说河里的溺死“鬼”见到灯火,就可以得到超生。放河灯是佛教的一种迷信活动。

明湖踩藕
济南盛产莲藕,明湖藕尤其闻名。明湖踩藕是济南一种传统习俗。踩藕时,踩藕人身穿一件皮制的不透水的“连衣裤”。皮衣见水后质地变软,穿者在水中手足可以运用自如。只见人头或皮衣上口在水面上时沉时浮,很有节奏感。这是踩藕人用脚在水下探索找藕。找到藕枝后,还要找到合适的藕节,然后用力一踩,一枝鲜藕便从根上断下,再用脚将藕挑出水来,抓一块藕上的黑泥,涂在断口外,以免灌进水去。因藕内有空气,能够浮在水面上,否则就会沉入水中。最后将飘在水面上的藕收集起来,再挑到市场上去出售。

千佛山“九九”登高
在济南,每逢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到千佛山登高。自元代开始,这一天又被定为千佛山庙会,所以就更为热闹。除赏菊外,济南人还有吃菊花的习俗,将白色的菊花瓣采下,蘸上面粉油炸食之;或者配上肉类做成菊花火锅,配之以菊花浸泡的美酒,在山上野餐。除登山外,过去济南人在重阳节这天,还要蒸枣糕吃。街上出售枣糕,多用糯米和枣或小豆和枣做成,蒸熟后在街上现切现卖。

上马饺子下马面
山东人自己家里有人外出,或者欢送客人,都要请即将上路的人吃饺子,这叫做“上马饺子”,意为饺子像古时的银锭和元宝,希望他们出门发财。家人远归或者有客登门,接风的饭必定是面条,俗称“下马面”,传说是面食像绳索,绊住来客的马腿,要他多住几天,表示亲热。

⑦ 关于茶叶的节日都有哪些

一、菜茶又称壮丁茶、男丁茶、丁茶。是广东省汕尾市地区传统的汉族小吃,属于节日食品,一般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到二十,这几天是该地区的传统节日“男丁节”。“男丁节”并非事实上的节日,以前该地区的人只要添了男丁的,来年的这段时间内(具体时间各村、各乡不尽相同),就会泡制菜茶来宴请同乡,以示庆贺。现在由于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大部分地方就把它当作“年度”节日了。二、菜茶原料菠宁菜、芹菜、白菜、米粉丝、生菜、青蒜、荷兰豆、香菇、粉丝、虾米、瘦猪肉、香肠、鱿鱼、乌贼鱼、虾仁、腊肠、腊肉、爆谷(俗称炒米)、花生米、胡椒、骨头汤或鸡汤、特制香茶等众多材料、随人喜好,丰俭由人。三、配制佐料鸡精、盐粉、生油、辣椒、比目鱼干粉(俗称:“铁脯烀”)。“铁脯烀”是汕尾地区最出名的超级味王,当地人只要是配制汤或地道美食都会用上“铁脯烀”的,是当地最受欢迎的特产之一。人们先把比目鱼晒干,要用时先把比目鱼干用火烤至乌金黄色,要制汤时就直接将烤好的比目鱼干放进汤里熬制。要制佐料时即把烤好的比目鱼干用布包密,然后用木锤将烤好比目鱼干敲碎,即成为“铁脯烀”了。四、泡制方法菜茶的泡制方法是要经过多个工序的,首先要将各种菜剁碎、将海味、腊肠、肉等切细之后,先将锅烧热,再倒下生油,油热了之后,将海味、腊肠、肉等倒进锅里炒熟,然后先捞起盛好,再把各种剁碎的菜炒熟分开盛起。到开始食用时先把菜、肉等放在碗里,约六成碗左右,再将热开的汤茶冲泡在碗里,盖上爆谷、花生米就可以食用了。五、商品菜茶改革开放后,菜茶已成为当地的食用商品了,不少地方都可以买到,价钱由三元到十元一碗不等,只要是视乎菜茶的品质和材料,或者是份量。现在,当地人不用等到过节,随时都可以吃到菜茶了。

⑧ 青岛绿茶的崂山茶的历史

喜欢喝茶的青岛人都知道“崂山绿”,它吸收了山水精华,汤碧色青,品之回味无穷。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崂山茶并不是“坐地户”,而是从千里之外“移民”而来。
1.南茶“北嫁”入崂山
A、1957年黄山引种茶苗 太平山试种 1957中央实行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山东省将茶苗移植试验范围确定为青岛、日照、临沂三市,并首先在青岛开始了移植试验。1957年冬,茶苗移植试验起动,引种的是皖南,浙江良种。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是青岛市从黄山运来2年生的茶苗5000株,进行试植,无一成活。
B、1958年杭州引种 太平山试种 1958年又试行育苗驯化,由杭州引种进行试验,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首先是在花木苗圃地里进行,出苗率达70%左右,通过打荫棚、设风障,半数以上安全渡过了第一个冬天,育苗驯化的第一个阶段获得初次成功。
C、1959年移植试验 1959年,驯化小苗出圃后的移植试验,选地移植效果良好,成活率也达到70%,春雨之后,部分避风位置较好的茶树又从根部发出了新芽,有30丛茶树得以成活,虽然数量不大,但是还是很鼓舞人心的,为下一步移植奠定了事实依据。( 通常我们所说的崂山茶“南茶北引”成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即第一棵茶树真正成活 )。
D、1960茶园培植 1960年作了培植茶园的尝试,省林业厅拨给青岛市茶种800斤,在原有苗圃地内进行了较大数量的播种育苗培植。
E、1962引种成功 1962年在崂山县下宫风景区进行直播茶苗试验,当时播种的约有5万多丛,折合40多亩,但由于长期缺乏管理,死亡率很大,存活仅1万丛,引种成功。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发现了1962年直播的茶树27丛,期间并没有人对其实施防冻措施,然茶苗竟能够安全越冬,可见崂山极适宜茶树的生长。
F、驯化培植 1963年以,开始进行驯化培植,主要是进行开园移植采取一次直播定植的试验。重新调整了茶树管理小组,在茶树的正常管理中,采取勤中耕、常除草、多施肥的办法,促使茶苗生长快、生长旺盛、植株强壮从而增强了茶苗本身对严寒、干旱和季风侵袭的抵抗力。
G、南茶北引 落地生根 1964年采到了第一批茶籽,1965年播种出苗完全正常,青岛茶树第二代的出世,说明茶树不仅能在青岛落户,而且也能世代相传的定居下来,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在青岛完全有条件大量发展茶树。 (真正的大面积积极开始)
2.入乡容易随俗难 “南茶北引”成功了,但产地有限,产量很低,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影响。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茶树种植技术有所发展,但技术很不普及,制茶技术只有极少几个人掌握,上市量非常有限。加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到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1000亩左右。
3.崂山茶“反客为主” 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获得大发展。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种植,改粮为茶。茶树种植面积年均增加1000亩左右,注册商标几十个,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知名度越来越高,花茶日渐从当地人的桌上退出,崂山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饮品。
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万里江,云雾茶等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 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从第一批茶树“客人”移居崂山算起,崂山茶的历史已近半个多世纪。到今天,崂山“客茶”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军。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户”了。

⑨ 山东茶文化的资料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相关链接] 感谢您阅读深圳旅行社深圳康辉旅行社编辑的 文人茶道,您是否对以下信息感兴趣?

[荷泽旅游景点]湖泊(7)山川(1)宗教圣地(1)公园(8)园林(2)风景区(2)寺庙古刹(3)历史遗迹(7)名人故居(3)古都/古城(1)农家/农园(2)旅游景点其它(10)纪念馆(1)画廊(1)陵墓(8)塔/祠堂(3)纪念碑(1)[山东旅游景点]湖泊(33)河流(5)山川(57)岛屿(16)海滨(7)宗教圣地(4)公园(98)园林(19)风景区(108)寺庙古刹(65)历史遗迹(96)名人故居(26)植物园(2)动物园(2)古都/古城(15)民俗村(2)影视城(2)农家/农园(8)峡谷(2)自然保护区(2)洞穴(10)旅游景点其它(152)影院(1)博物馆(26)纪念馆(27)展览馆(3)美术馆(1)画廊(1)图书馆(1)文化设施其它(7)高尔夫球场(1)体育馆(1)游乐场(4)温泉洗浴(5)购物商城(2)桥梁/隧道(2)建筑设施其他(2)陵墓(53)瀑布(4)度假村(6)塔/祠堂(34)纪念碑(7)文化广场(11)

阅读全文

与山东省茶叶历史文化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