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历史上农业的三次改革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7.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贰』 建国以来农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三十年代文学(1927-1936)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特殊关系。三十年代许多重要文学作品都明显表露出政治变化的印迹。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三十年代的作品占了绝对的比重,这除了三十年代文学相对而言是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成熟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会时局的变化。 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特色,在创作上是一开始就有鲜明表现的。不仅白话的形式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革命,促使文学和人民群众大大接近了一步;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具有不同于旧民主主义文学的崭新特点。 30年代的中国文学,因社会的大变动而产生了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的层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并由此创造出极度繁荣的文学景观,使中国新文学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该内容来源于网络)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27~1937)文学之我见30年代文学成就的表现 30年代文学即现代文学的第二十年,从1928年——1937年抗战前的这一阶段。30年代文学较繁荣,尤其是小说成就突出,诗歌散文戏剧也有一定的发展。 1文学流派众多 30年代文学流派众多,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田汉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加入了其中。左联的刊物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拓荒者》《萌芽》《十字街头》《北斗》《文学月报》《光明》半月刊《文学导报》,左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活动:(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传播与应用(2)自觉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设立国际文学研究会,极力输入苏联文学作品(3)推进文艺大众运动。左翼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是始终标举革命现实主义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20实际30年代新文学运动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活动在京津等地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特定文学流派——京派,也是当时的一个主要流派,他们继承了文研会“为人生”的传统,忠实于现实,是有平民意识及民族国家认同感,注重描写淳朴原始的人情美 人性美,用儿童的视角看成人世界,如林纾华的《弟弟》《一件喜事》。表现了对美好童年的眷恋,及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另外一个站在现代都市文明和商业文明的立场上来审视上海,用现代语言来讲述上海人的故事的文学流派——海派也竖起了自己的旗帜。海派作家的作品贴近大众生活,反映下层人民的苦难,展示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对人性的戕害,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来结构作品,形式上有创新,注重开掘,表现潜意识和病态心理。 2优秀作者众多 30年代涌现了椅披新的文学作家,作家的主体性增强,身穷志不穷,张扬个性,持有着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自觉性提高,把文学作为一种工作,对文学艺术及技巧自觉追求探索,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提倡悲剧,批判封建思想道德残害人性的本质,及对社会各种弊端的抨击,以人为本,表现出了一种人文关怀。他们充满活力的创作给文坛带来了新气象,如:丁玲(1904——1986)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使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学的先驱者。她的小说有《在黑暗中》《莎菲女士的日记》《水》《阿毛姑娘》等等,其作品以女性为主要人物,对女性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怀,带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张天翼 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讽刺成了他切入社会人生的利益。是对鲁迅讽刺小说的继承。如《笑》他的讽刺对象是人而非物,讽刺的是人缺陷而非人类的缺陷,叙述者总是有着健康的理想人格,而他的讽刺手法的高超之处在于巧妙的使用自相矛盾的手法。他的小说不仅给当时“革命+恋爱”风气的左翼文坛带来了新鲜气息,而且为中国现代讽刺画廊提供了新的讽刺形象新的讽刺手法。茅盾积极拥护推进新文化运动,是最早从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知识分子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林家铺子》《子夜》用形象思维的小说参加了与托派(认为这个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的论争。强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走上独立发展 繁荣富强的道路。老舍一个北京市民社会培育出来的作家,在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中,在西方文化激烈的撞击下,第一个把中国小市民的命运思想和心理引进现代文学领域,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市民阶层最重要的表现者,批判者。是重要的市民画家。毕生创作了《老张的哲学》等14部长篇小说《月牙儿》等5部中篇小说《赶集》等3部短篇小说集。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3三部曲作品及中长篇小说增多 30年代引人注目的是中长篇小说的数量的激增。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就有茅盾的《蚀》《子夜》巴金的《死亡》《家》《秋》《春》叶绍钧的《倪焕之》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生死场》等,较有影响的三部曲作品有茅盾的《蚀》三部曲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中长篇数量的激增与三部曲作品的大量出现,显示了30年代小说作家的创作气魄和创作实力。 诗歌的发展 忠实于时代,忠实于人民的真诚感情,始终是新诗的主潮的宝贵品格,诗艺发展 不断创新的多元化探索,推动着新诗进行新的变革,这一时期的新诗出现了政治倾向多种形态,艺术道路多向探索的新局面。成立了中国新诗会,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主旨,出现了一批新的诗人,如:艾青臧克家,现代派诗出现,多用象征主义,著名诗人有:戴望舒冯至卞之淋等,他们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对于民族艺术传统的向心力。 戏剧的发展 中国现代戏剧灾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上海部分左翼文艺家为提倡推进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策划成立了上海戏剧社,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开始了中共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使中国现代戏剧运动有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出现了“中国话剧的三大奠基人”——洪深欧阳予倩田汉。《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文化的成熟。30年代戏剧展示了我国的悲剧艺术。 散文的发展 30年代散文继承了五四散文的传统,在新的时代的推动下,又来了一个。散文作家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文体意识,使各种类型的散文作品均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普罗文学的推动和提倡,散文园地里最早呈现出繁荣景象的是杂文 ,报告文学小品散文在本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时期最有影响的散文家有:鲁迅及其杂文何其芳及其抒情散文 林语堂及其幽默小品等,游记散文有了新的发展如:朱自清《欧游杂记》等,具有较高的叙事描写技巧。 30年代是一个文学成就巨大的年代,呈现出了一种各种文学样式共同繁荣的景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为以后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 30年代的中国文学,因社会的大变动而产生了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的层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并由此创造出极度繁荣的文学景观,使中国新文学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 (一)左翼文艺运动 左翼文艺运动是30年代文艺领域最重要的文艺运动,也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 大革命及其失败推动了众多的热血青年革命化,苏联、欧洲、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日益活跃,又给予了他们巨大的鼓舞,1930年3月2日,包括鲁迅、夏衍、田汉、郁达夫、柔石、殷夫等在内的作家共40多人集会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茅盾、周扬从日本回国后也参加了左联的工作。中共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也是左联的重要成员。 左联的活动是创刊物、培养新人、发展创作、翻译外国进步作品、研究文艺理论。由于左联的工作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一批共产党员加入其中并利用文艺工具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宣传, 因此国民党当局严厉加以迫害,逮捕、监禁、杀害了一批左联重要成员,鲁迅也被长期通缉,一大批文艺书刊被查禁,一些重要文艺社团被查封。1936年,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左联自动解散。但左翼文艺运动仍未终止。 左翼文艺运动在宣传革命、培养新人、繁荣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但由于“左”的影响,这场运动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违背艺术规律,忽视文艺的艺术特征,导致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再如将文艺团体政党化,导致关门主义,将一批倾向进步、卓有才华的作家排斥在外; 又如无休止地在内部开展政治性的争论, 扣帽子,打棍子,滋生宗派主义和门户之见。 (二)文学创作的大丰收 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黄金岁月,文学创作取得巨大成就,堪称俊才满目、硕果遍地。 小说创作成就最高的,当推茅盾、老舍、巴金。茅盾《子夜》是一部现实主义巨制, 它以壮阔的背景、恢宏的气势、浩大的结构,展现了3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貌。作品成功塑造了吴荪甫这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性格特点。这部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也与《子夜》一样,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作者对时事的关切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老舍的《骆驼祥子》、《月牙儿》是他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以独特的构思、明快活泼的语言、朴实精炼的表现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黑暗现实中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巴金的《家》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悲剧,也是对制造悲剧的垂死制度的控诉,作品燃烧着炽烈的激情,笔调细腻优美,充满青春活力, 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小说家还有以刻画知识女性内心世界著称的丁玲、以描写湘西边城风土人情而别树一帜的沈从文、辛辣揭露和讽刺小市民灰色心态的张天翼和沙汀、善于从卑微灵魂中发掘真善美的艾芜等。 如果说1917年至1927年是新诗诞生并逐步成长的阶段, 那么, 30年代的诗坛则出现了诗社林立、流派纷纭、创作繁荣的局面。其中有以殷夫、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诗派”,即无产阶级革命诗派,注意选取爆炸性、尖锐性题材,主张诗歌应直接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服务,但忽视了对丰美动人的诗歌意象的锻造。 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 主要成员有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王亚平等。其创作实践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显示出强烈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别具一种刚健、粗犷、壮阔的力量之美。此外,以戴望舒、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刻意追求诗意的朦胧美和诗形的散文美,扩展了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戴望舒是现代派诗人,前期诗作意象朦胧,多表现个人的迷惘和感伤,后期受抗日战争的感召,诗歌多抒写炽热的爱国情感。这一时期卓有成就的诗人还有艾青。艾青执着于表现追求光明和民主的主题,诗歌充满忧郁与热烈交织跃动的情感,展示出丰富的鲜明的意象,有交响乐似的内在旋律和油画似的凝重色彩。他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巨大轰动,诗中抒发了对一个贫苦农妇的赞美,并向不公道的世界发出了激愤而深沉的咒语。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现实主义特色的是臧克家,臧克家追求诗意的朴素含蓄,形式凝炼,节奏明快,增强了诗所特有的审美意趣,抒写了中国农村的苦难和诗人深沉的感情,或以隐喻的手法启发读者的思考。诗人田间的创作也引人注目,他的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和《给战斗者》,以高亢激昂的音调和炽热灼人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富于现实性和战斗性的艺术特色。 30年代的小品散文创作,除了继承“五四”散文风格的传统外,呈现出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及体式多样化趋向。首先是杂文创作出现了新高潮。鲁迅以战斗精神从事杂文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新的杂文作者不断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聂绀弩、柯灵、巴人等。抒情散文较以前有了长足发展。冰心、朱自清、郁达夫、周作人、梁实秋、徐志摩、丰子恺、梁遇春、沈从文、何其芳、陆蠡、李广田、吴伯箫等人的作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拓宽了散文创作的取材范围,丰富了现代散文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以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小品与闲适小品,文化含量高、从容睿智、通俗生动、幽默自然,为散文创作注入了清新的美感趣味。此外,散文创作的另一大成就,是报告文学的勃兴。这种新型的文学体裁,以新闻纪实性、真实性与散文艺术感染性相融合的特点,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茅盾主编的报告文学集《中国一日》(1936年),展现了一个个丑恶与圣洁、光明与黑暗交织着的社会生活横断面。夏衍的《包身工》借包身工一天的地狱生活,揭示了包身工制度的全部丑恶内涵。这两部作品代表了报告文学初创阶段的最高成就。 30年代的戏剧创作开始呈现繁荣景象。话剧运动迅速发展,话剧艺术得到空前普及。大革命失败后,以上海为中心掀起了话剧运动的热潮,进步戏剧团体的相继成立,促进了戏剧创作的发展,不仅数量明显增加,艺术水准也大大提高。曹禺是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他的《雷雨》、《日出》以欧洲经典戏剧的结构形式、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富有动作性和潜台词的个性化人物语言、揭露社会底层人物不幸遭遇的戏剧主题,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这两部剧作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至今仍深受观众喜爱。此外,夏衍的《赛金花》、《秋瑾》、《上海屋檐下》,田汉的《月光曲》和《回春之曲》,熊佛西的《屠夫》, 李健吾的《太平天国》, 洪琛的《农村三部曲》,宋之的的《武则天》等剧作,用不同的笔触,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中国现代戏剧创作。 (三)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发展 贯穿整个30年代文学全过程,规模最大、声势最壮、参与人数最多的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在这方面建树最多的是瞿秋白,他先后翻译了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拉法格等人的文艺论文,还写出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文章,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积极倡导、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他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密切联系整个现代文学运动的进程,对鲁迅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评价,其中涉及到革命文学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为我国现代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鲁迅虽没有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但在几次重大的文艺理论论争中所持的立场及散见于论文、杂文、书信中的许多文艺观点,为30年代的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增添了光辉。在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鲁迅始终坚持将接受外来文化与继承民族传统相统一的观点,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著名思想。鲁迅还认为文艺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开展积极的文艺批评,而批评家的职责,不但要“剪除恶草”,还要“浇灌佳花”,反对无原则的“乱捧”和“乱骂”。 茅盾作为中国现代文艺批评的开拓者之一,积极宣传“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坚持“必须先有批评家,然后有真文学”的立场,并以《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为阵地,了系统的文学批评工作。 以瞿秋白、鲁迅、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坛,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同强调“超脱现实”、“永恒人性”的自由主义文艺理论、主张“性灵文学”的论语派进行了广泛的论战和争辩;对“京派”作家的主张文学与时代和政治保持“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及“和平静穆”的美学观点进行了批评、反驳。这些论争始终集中在文学的本质属性、文学同政治的关系、文学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上,而未能对文学艺术的内部特点与关系问题、美学范畴问题探讨,但通过论争、批评和反批评所形成的巨大动力,推进了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及文学理论的发展。
『叁』 中国古代主要农业成就都有那些
中国古代主要农业成就有“水稻,蚕,桔,茶,温室栽培,水利石碾,嫁接技术,海塘工程”等。
1.水稻:中国最早栽培,在湖南澧水河畔澧州城头山发现了宇宙中最早的稻谷,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大概3000多年前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国。
2.蚕:蚕丝是古代丝绸的主要原材料,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培育,2000多年前传入日本、朝鲜、越南,后传入希腊和欧洲诸国。
3.柑橘、枇杷、荔枝、红杏、李子,商周时期,桔在唐代传入日本,后传入其他国家。
4.茶: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在商周时期就有培育,唐代传入日本。
5.温室栽培:一直以为是国外的技术,没想到在我国秦汉时期就有,古人还是相当有智慧的,这项技术比国外早1000多年。
6.水力石碾:是一种用石头和木材制成的,使谷物破碎和去皮的工具,我国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嫁接技术:一种植物人工繁殖的技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得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这项技术始于魏晋时期。
7.海塘工程:自汉、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为防御潮水灾害而开始修建江海堤防。海塘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海塘从局部到连成一线,从土塘演变为石塘,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古代的农学家有贾思勰,写有《齐民要术》。许行,战国时候人,百家争鸣的农家创始人。
明朝的徐光启。 徐光启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同时他自己也写了不少关于历算、测量方面的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他还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祯历书》的编写工作。除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他还亲自练兵,负责制造火器,并成功地击退了后金的进攻。
『肆』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9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回出现了中国远古神话答人物—神农氏,他遍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开启了人类农业的历史。
中国传统农业历来就是广义的农业,涉及农、林、牧、渔、副各个方面,从神农氏至今,我按照生产工具的发展分为了四个时期:一是人力、石器农业时期;二是人力、青铜器农业时期;三是人力、畜力、铁器农业时期;四是人力、动力、铁器农业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称作是我国的传统农业时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精耕细作农业成型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主要特点是北方旱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扩展时期(隋、唐、宋、辽、金、元),主要特点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明、清),主要特点是为了适应全国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种植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精细化。
『伍』 全世界历史上有哪些农业文明
典型的农业文明,主要是亚非四大文明,都是处于大河流域,适合农业生产,以农耕为主。主要有了古埃及农业文明,古两河流域农业文明,古印度农业文明,古中国农业文明。
『陆』 建国以来农业发展史的黄金时代都是什么时候
1950年代初;195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本世纪初。
1950年代初,随着土地改革的展回开,农民获得了土答地,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同时,国家的抗美援朝运动等,极大的唤起了农民爱国、生产的积极性,到1952年,国家的农业恢复任务完成,农业生产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1953年到1957年,在一五计划时期,国家组织农民进行合作化运动,用公有制的改造来消除小农生产的落后性,从而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配合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从而改变了农村经济状况和经济形势,粮棉产量高速增长,并稳居世界首位,进而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并带动了乡镇企事业和个体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先后通过废除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和推进土地流转承包等等造福三农的措施,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的进程。
『柒』 建国以来农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三十年代文学(1927-1936)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特殊关系。三十年代许多重要文学作品都明显表露出政治变化的印迹。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三十年代的作品占了绝对的比重,这除了三十年代文学相对而言是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成熟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会时局的变化。 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特色,在创作上是一开始就有鲜明表现的。不仅白话的形式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革命,促使文学和人民群众大大接近了一步;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具有不同于旧民主主义文学的崭新特点。 30年代的中国文学,因社会的大变动而产生了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的层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并由此创造出极度繁荣的文学景观,使中国新文学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该内容来源于网络)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27~1937)文学之我见30年代文学成就的表现 30年代文学即现代文学的第二十年,从1928年——1937年抗战前的这一阶段。30年代文学较繁荣,尤其是小说成就突出,诗歌散文戏剧也有一定的发展。 1文学流派众多 30年代文学流派众多,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田汉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加入了其中。左联的刊物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拓荒者》《萌芽》《十字街头》《北斗》《文学月报》《光明》半月刊《文学导报》,左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活动:(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传播与应用(2)自觉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设立国际文学研究会,极力输入苏联文学作品(3)推进文艺大众运动。左翼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是始终标举革命现实主义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20实际30年代新文学运动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活动在京津等地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特定文学流派——京派,也是当时的一个主要流派,他们继承了文研会“为人生”的传统,忠实于现实,是有平民意识及民族国家认同感,注重描写淳朴原始的人情美 人性美,用儿童的视角看成人世界,如林纾华的《弟弟》《一件喜事》。表现了对美好童年的眷恋,及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另外一个站在现代都市文明和商业文明的立场上来审视上海,用现代语言来讲述上海人的故事的文学流派——海派也竖起了自己的旗帜。海派作家的作品贴近大众生活,反映下层人民的苦难,展示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对人性的戕害,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来结构作品,形式上有创新,注重开掘,表现潜意识和病态心理。 2优秀作者众多 30年代涌现了椅披新的文学作家,作家的主体性增强,身穷志不穷,张扬个性,持有着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自觉性提高,把文学作为一种工作,对文学艺术及技巧自觉追求探索,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提倡悲剧,批判封建思想道德残害人性的本质,及对社会各种弊端的抨击,以人为本,表现出了一种人文关怀。他们充满活力的创作给文坛带来了新气象,如:丁玲(1904——1986)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使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学的先驱者。她的小说有《在黑暗中》《莎菲女士的日记》《水》《阿毛姑娘》等等,其作品以女性为主要人物,对女性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怀,带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张天翼 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讽刺成了他切入社会人生的利益。是对鲁迅讽刺小说的继承。如《笑》他的讽刺对象是人而非物,讽刺的是人缺陷而非人类的缺陷,叙述者总是有着健康的理想人格,而他的讽刺手法的高超之处在于巧妙的使用自相矛盾的手法。他的小说不仅给当时“革命+恋爱”风气的左翼文坛带来了新鲜气息,而且为中国现代讽刺画廊提供了新的讽刺形象新的讽刺手法。茅盾积极拥护推进新文化运动,是最早从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知识分子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林家铺子》《子夜》用形象思维的小说参加了与托派(认为这个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的论争。强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走上独立发展 繁荣富强的道路。老舍一个北京市民社会培育出来的作家,在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中,在西方文化激烈的撞击下,第一个把中国小市民的命运思想和心理引进现代文学领域,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市民阶层最重要的表现者,批判者。是重要的市民画家。毕生创作了《老张的哲学》等14部长篇小说《月牙儿》等5部中篇小说《赶集》等3部短篇小说集。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3三部曲作品及中长篇小说增多 30年代引人注目的是中长篇小说的数量的激增。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就有茅盾的《蚀》《子夜》巴金的《死亡》《家》《秋》《春》叶绍钧的《倪焕之》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生死场》等,较有影响的三部曲作品有茅盾的《蚀》三部曲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中长篇数量的激增与三部曲作品的大量出现,显示了30年代小说作家的创作气魄和创作实力。 诗歌的发展 忠实于时代,忠实于人民的真诚感情,始终是新诗的主潮的宝贵品格,诗艺发展 不断创新的多元化探索,推动着新诗进行新的变革,这一时期的新诗出现了政治倾向多种形态,艺术道路多向探索的新局面。成立了中国新诗会,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主旨,出现了一批新的诗人,如:艾青臧克家,现代派诗出现,多用象征主义,著名诗人有:戴望舒冯至卞之淋等,他们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对于民族艺术传统的向心力。 戏剧的发展 中国现代戏剧灾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上海部分左翼文艺家为提倡推进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策划成立了上海戏剧社,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开始了中共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使中国现代戏剧运动有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出现了“中国话剧的三大奠基人”——洪深欧阳予倩田汉。《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文化的成熟。30年代戏剧展示了我国的悲剧艺术。 散文的发展 30年代散文继承了五四散文的传统,在新的时代的推动下,又来了一个。散文作家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文体意识,使各种类型的散文作品均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普罗文学的推动和提倡,散文园地里最早呈现出繁荣景象的是杂文 ,报告文学小品散文
『捌』 我国历史上农业发展
原始农业与粗放农业阶段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
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种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为原始刀耕或火耕阶段;8000年至5000年前为原始锄耕或耜耕阶段;5000年至4000年前为发达锄耕阶段。在生产工具上,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种”向发达锄耕的进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连种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轮荒耕作制的转变,土地利用率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作物种类有一定增加,北方旱作粟、黍常见,南方水稻籼、粳并存,大麻、苎麻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葫芦、白菜、芹菜、蚕豆、西瓜、甜瓜等也已开始栽培。因原始农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由以前游移和季节性的野营生活逐渐转入定居生活,男子在农业生产中渐居主要地位,从而实现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转变。
在原始畜牧业方面,经长期圈养驯化,家畜种类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有家猪、家犬和家鸡的遗骨出土,说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已有原始畜牧业。稍后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又有牛的遗骨出土。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马、山羊和绵羊的遗骸。至此,在我国北方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业已具雏形。在中国南方,养猪之历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遗骨,说明六七千年前以饲养猪、狗、水牛为内容的南方畜牧业已初步发展。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个半割的、似丝的茧壳”。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又发现一批丝织物,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已开始养蚕缎丝,纺织技术已具相当水平。
三、粗放农业阶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夏代是原始公社开始解体并逐渐走向奴隶社会的时代。私有财产已经萌发,土地制度由农村公社制蜕变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制。国王拥有全部土地,并将其分封给诸侯和臣属,最后由“庶民”进行耕种,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于国家统治形式的确立及分层分区管理,从而在制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夏代政府机构中设立有专门掌管水利灌溉的官职。有组织的奴隶劳动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因此,夏代大规模治河导水及沟洫体系的建设,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这一历史的生动写照。夏代人民还首开天文科学,并根据农耕经验,结合农事发展,制定了指导和规范农业生产的历书和历法。当时谷物酿酒业已形成,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先声。陶器的发明为谷物食料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金属冶炼创造了基本条件。夏代后期,青铜器已经出现,对后来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产生了划时代影响。
商代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它持续了6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商代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长足发展,农业已成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农具制作较夏代更为精细。商后期农具除木、骨、石器外,已有少量青铜农具。商代还开创了井田制,以630亩地划为9区。1区70亩为公田,其余8区各授一家,借8家之力助耕公田,私田不再纳贡。这一赋税形式,对解放奴隶生产力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取代商朝,中国步入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转变时期。西周继续实行分封政策,促使封国户口增殖,田地扩大,富源开阔,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
西周继承夏代沟洫和商代井田体系,施行井疆沟洫制。木制农具和青铜农具均有大量增加。随着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种类也日趋多样化。除谷、豆、麻之外,蔬、果种植发展迅速。蔬菜品种有直根类、薯芋类、嫩菜类、葱类、柔滑及香生菜类多种。果树有落叶果树带和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果树品种40余种。
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已发明了马匹去势术,牲畜内外科病症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经验。在林业方面,西周时注重用养结合,设有“虞人”,专司护林工作,并对树木采伐年龄及采伐季节作了规定。
西周时代国家上层建筑已相当完备。各级组织均有首长领其事,如闾师、闾胥、族师、乡大夫、乡师等。他们经常的工作就是向村社农民传达政府命令并组织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第二节 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主要农业区在秦岭和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因此,本节着重阐述北方地区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奠基
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别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提高土还生产率为目的的精耕细作。这一特点的发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公元前770年周朝东迁后,国力日趋衰弱,不再有控制分封诸侯的力量,从而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而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催化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嬗变。战国时期,“七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为了能在兼并战中取得胜利,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变法和改革。在政治上,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被废止或削弱,封建地主阶级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在土地制度上,长期沿袭的井田制逐渐消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在赋役制度上,奴隶主贵族的“贡、助、彻”被废除,代之以按地亩征税的赋役制度。在经营方式上,改“千耦其耘”为个体经营。所言这一切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的使用已较普遍。与铁犁相配,牛马被用于农业,从而实现了农业动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变迁。铁犁与牛耕并举,相辅相成,使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如《吕氏春秋
『玖』 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农业是集约型农业,主要特点是因时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取良种、精耕、细管、多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形成与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小农经营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关。在农艺和产量上,中国传统农业曾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以种植粮食为中心,多种经营,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在这样的农区之外,又有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牧区,两者互相依存,在不同时期,又互有消长。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是不平衡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区虽然不断扩大,但也有些地区粗放经营,甚至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残余。以精耕细作农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线索,中国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了下述阶段:①夏、商、西周、春秋是由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态过渡的时期,主要特点是与青铜工具、耒耜、耦耕、相联系的沟洫农业;②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成型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耱为中心的旱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③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农艺扩展时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耖为中心的水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④明、清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持续发展时期,主要特点是应付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先秦重要粮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麦、大豆,还有大麻和菰(米)等。大抵北方以种粟黍为主,南方以种稻为主。战国时期,适应休闲制向连作制的过渡,大豆一度和粟并列为主要粮食。汉以后大豆向副食方向发展,大麻和菰逐步退出粮食行列。末期,小麦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种植,以后传入中原,随着连作倒茬和农田灌溉与保墒耕作技术的发展,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但粟在长时期内仍是最主要的粮食。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还提到豌豆和胡豆。三国时的《广雅》首次提到籼稻,这一时期水稻的主要种植类籼,粳。唐、宋经济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产迅速发展。至宋代水稻跃居粮作之首,麦作也进一步发展,稻、麦取代了粟、稻的传统地位而延续至今。原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高粱,宋、元时期传到黄河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明、清时代,原产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
『拾』 结合历史谈谈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千古真理。1】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把注专意力集中到“编属织良田水网”上来。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向着“遥控器管理的时代”来规划、来努力、来落实。把世界上,最现代化的“耕、种、管、收”技术和设备,配备于良田中。2】政府领着国人抓农业科技,让百姓们和《我爱发明》中的人一样:碰到问题以科技手段来解决。从而制造出各种田间能解放生产力的大小工具。在高度机械化、智能化之下,使农民把种地当成一种享受。这,该是全人类长治久安的总方向。吃好饭、呼吸好空气、喝好水,是人活着的第一需求。人能健康的长久代谢下去,才能再提其他希望。人类完了,所有人的希望也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