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最近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成为各方热点关注的问题,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争议也在逐渐增多,不可否认,民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同时对中国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国家税收的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法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也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管理体制和公司机制的不成熟,导致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民营企业的现状究竟如何?产生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中国的民营企业适合怎样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民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民营经济怎样做才能真正走出去,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敬请关注本期财经聚焦。
更大的背景从上个世纪开始讲起,上世纪我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革命,第二件事就是改革,建国以前都是革命,1949年建国以后主题还是革命。1980年以前,一直在革命。以后就是改革。
开始是民族资本工业化运动,在农村搞公社,其主题,就是把私变成公,把民族资本改革到国有企业,农村里面搞人民公社,所谓变成公就是两种所有制,一种叫全民所有制,一种叫集体所有制。1980年两种公有制占中国经济几乎是百分之百。经济很不景气,问题很多,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企业本身来讲,大量企业都是亏损的,维持不下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从80年代开始慢慢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 就是把公的变成私的。
首先是提倡个体户的发展,后来慢慢允许私人办工厂。中国的民营经济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当然还有很多下放青年到农村没事干,很多待业青年,还有下岗职工没事干,这样不得不允许他们干一些个体私营,这样是发展增量,按照公有制的存量不变,发展个体、私有增量。80年代后半期,主要是90年代,公有制的存量慢慢开始改革,把集体所有制卖给职工、厂长,分给大家,到后来把国有企业或者卖一个车间卖给职工、厂长,这样使得存量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分两块,一块是存量,后来增加了一块私营的,个体户、私营企业。除此之外,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是存量改革,即把国有制企业逐步改为私有制,因此中国的民营经济是通过这两个办法发展起来的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该这么讲,现在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某些领域当中起到支柱作用,有一些产业逐渐起到骨干作用。这是从静态来看。从动态来看,在各个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包括我们创造财富,包括我们提供就业。这20年来,民营企业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民营企业无论在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提供财富、社会稳定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民营企业的问题一个是资本的问题,几十个亿、几十个亿的钱怎么挣那么快?民营经济资本原始积累的来历,我有两个判断。第一个判断,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财富是合法的。第二个,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通过自己的正常经营赚的。有两个少数,真正靠非法所得是少数。真正靠投机炒股票、炒地发家的是少数。
对少数人的暴富怎么看?要分两个方面来看,政府要检讨自己,为什么能够暴富?政府的政策漏洞太多,政府的政策就像企业的产品一样,产品质量太差,政策漏洞太多。一个不好的政策,漏洞很大的政策长期得不到修正,影响是很大的。很多人靠房地产暴富,比如北京或者上海一块地是这个单位的这个工厂的这个企业的,这个地明确规定是国有资产的,企业有什么权利把这个地拿出来卖?
对民营企业来讲,最棘手的问题一个是融资问题,民营企业发展到现在靠自有资金是不够的,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对民营经济无论从观念上、体制上还是技术上,对民营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不如国有企业。怎么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我有一个看法,发展中国的民营经济需要三“小”。一个是需要小银行,股份制的民间银行,由小银行为小的民营企业服务。第二个是小的担保公司。第三,发展小型的交易所到现在为止,我们所经历过的企业制度有这么几种,有国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股份制包括上市公司、家族企业。我个人看法,这几种企业模式里面最有优势的要算家族模式,当然每个行业不一样。中国这几年比如浙江、广东、福建经济发展很不错,浙江、广东、福建成了老板省,家家户户当老板。湖北、湖南、四川、东北、江西成了打工省,家家户户去打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差别来自体制。家族模式要不要改?要不要搞职业经理人?要考虑几个因素。第一个,要考虑企业的产业特征。第二个,要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个,看产业的外部环境。中国民营企业怎么做强有一个绝招,向格兰仕学习。中国企业最应该学习的是格兰仕。有几个特点,一个是专注,就搞微波炉,搞了十年的微波炉,把微波炉搞透再去搞空调。在众多产品里面,众多产业里面不是什么都干。不要高看自己,应该小看自己。>>更多
网友:民营企业想做大做强是否一定要上市?什么时候需要上市?什么时候不需要上市?
钟朋荣说:国有企业的上市有几个目的,一个是为了融资,一个是为了改制,一个是为了扬名提高知名度,一个是为了发财。民营企业上市的目的是什么?首先是为了搞钱,这个钱要比较,你有多少钱,你需要多少钱,你现在可以搞钱吗
Ⅱ 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中最初阶段是
投资小、回报快。
Ⅲ 中国民营企业家办报历史
关于申报第三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和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心城市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协会)、企业家协会,各全国性企业团体,直属企业会员单位,各有关企业:
为了在“十一五”时期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展现我国民营企业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大力弘扬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创业精神,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不断开拓创新,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的精神,我会将于 2006 年 3 月 31 日起 开展第三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和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推选活动,并于 9 月份举办的“ 2006 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大会开幕式上公布推选结果,对获奖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进行表彰、宣传。
现将企业和企业家申报参选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和“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入选名额
1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 30 家
2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20 名
二、参选条件
1 、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的参选条件
( 1 )参选企业属于民营企业范畴;
( 2 )参选企业有 5 年以上的发展历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 3 )参选企业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经营效益良好, 2005 年度营业收入达到 1 亿元以上,利润总额 1000 万元以上,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并在同行业企业中表现突出;
( 4 )参选企业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企业在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 在企业现代化管理、公司治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5 )参选企业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有良好的信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安置就业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2 、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参选条件
( 1 ) 参选 企业家在本企业中担任董事长、董事会主席、 CEO 、总裁或总经理(厂长)等主要领导职务 5 年以上;
( 2 )参选 企业家诚信、守法,具有爱国、敬业和奉献精神,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3 )参选企业家领导的民营企业经营业绩突出, 2005 年度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在同行业企业中表现突出;
( 4 )参选企业家所领导的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信誉度较高,企业家本人拥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过国家、地方或行业组织等权威机构授予的荣誉或称号,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 5 )参选企业家为社会和企业做出过较大贡献,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科学管理、创建先进企业文化,以及在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均有所建树。
三、申报方式及要求
1 、申报方式:参选 企业和企业家可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申报:( 1 )由企业所在地或所在行业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工商联等企业社团组织推荐;( 2 )企业和企业家自行申报。
2 、 申报要求: 参选 企业和企业家需按要求认真填写“参选申报表”和提交相关书面或电子文档材料 (见附件) ,并通过邮寄或 E-mail 方式报送我会“民营双优推选办公室”。
3 、 申报参选的截止日期: 2006 年 5 月 15 日
四、推选办法
为了保证推选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我会组成由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国内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并由我会有关领导主持评审和推选工作。推选办法如下:
1 、由 “民营双优推选办公室” 对参选企业和企业家的申报材料和有关数据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申报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参选条件和申报要求) ,并按营业收入的排名次序,在相关网站上公示参选企业基本概况和参选企业家简历,公示后的反馈意见将作为评审的参考依据之一。
2 、由专家评审委员会 按照参选企业和企业家所在企业的营业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和上缴税金等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排名次序,对参选企业和企业家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和根据评选标准打分;同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了解的情况,参照企业和企业家在自主创新、科学管理和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作出综合的评议,产生候选企业和企业家。
3 、 召开专家评审委员会会议,对候选企业和企业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确定入选企业和企业家名单,并写出评价分析报告;最后将入选企业和企业家情况提交我会理事长办公会审定通过。
五、表彰宣传
1 、 表彰:我会将在“ 2006 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的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公布获奖名单,并向获奖企业和企业家颁奖;同时,在中企联合网、新浪网等网站上公布表彰决定。
2 、 宣传:在全国主流宣传媒体公告表彰决定,并通过书、刊、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以充分展现我国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成就与风采,扩大和加深社会各界对我国民营企业的了解与关注,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发展质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十一五”战略目标与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Ⅳ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意义是什么
经过了一定的历史沿革,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亟待发展壮大的“二次创业期”专。通过分析中属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困境,指出民营企业已经进入第二次创业的“发展瓶颈期”,现实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两大“瓶颈”就是其股权融资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当今进入“二次创业期”的民营企业要摆脱困境并持续发展就必然也很有必要转向海外证券市场上市来解决其股权融资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比较海外上市的几种主要模式、论述融资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对民营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三大证券市场以及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在各市场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佐以对中国民营企业第一大省—江苏省的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实证分析,论证了海外间接上市模式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两个根本问题,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民营企业海外间接上市成功的意义和效应就是海外间接上市的成功改善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状况并促使民营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中国民营企业海外间接上市提供选择策略建议。全部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就是希望它可以为中国民企通过海外间接上市做大做强提供一定借鉴。
Ⅳ 请问:民营企业的概念性质发展历程或提供相关权威书籍
这个问题一看,我就知道是我的了
影响中国管理的十本好书
No.1《世界是平的》
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
核心思想: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头部,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冷门的产品”——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
影响:长尾理论影响了Google的战略思路。事实上,不光是互联网、娱乐和媒体业,从玩具到广告再到厨房设备,安德森证明了它在各个行业中的魔力。
评价:“长尾理论”终结了被公认无比正确的“二八定律”时代,但不能忽视的是,长尾不仅是把众多分散的小市场聚合为一个大尾巴,还需要坚强有力的头部,以及头部与尾巴之间的有效联系。
No.3《蓝海战略》
作者: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核心思想:企业应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与重新排序,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已知市场空间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新的市场空间)。
影响:蓝海战略对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产业来说,无异于一剂良药。
评价:由于对高利润的追逐,“蓝海”迟早会变成“红海”,垄断只是暂时的,竞争也不可能完全被忽略,也许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两者不同程度的融合。
No.4《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者: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
核心思想: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也是必须学会的,提出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具有的6个特征,旨在培养自己成为有效的管理者。No.9《领先之道》
作者: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海然,美国资源管理教育协会会员。
核心思想:展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成功企业从起步到领先的商业成功精髓,专注于研究中国自身理论,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特有成功模型。
影响:书中的观点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各种企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评价:近年来,国内研究“先锋企业”的书很多,也很热销,但在管理上有思想性的也只有《领先之道》。它所总结的中国企业成功模型是经过8年研究沉淀的、有大量数据和案例支持的。
影响:为每一位促进机构有效运转负有行动与决定责任的知识员工而写。
评价:此书成于1967年,却在四十年后的中国依然被众多的经理人奉为至宝,连张瑞敏都觉得“常读常新”。它是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No.5《专业主义》
作者:大前研一,日本战略之父。
核心思想:剖析了21世纪的专业精神所在,一流的企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警示人们重新思考专业的内涵与效用,培养并吸纳专业人才。
影响:对于企业而言,本书可帮助管理者寻找真正的一流人才。对于个人来说,本书为职业人士指明了一条修身之道。
评价:平坦的世界会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这更需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专业化,然后全球化,才可能获取最大利润。
No.6《体验经济》
作者: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共同创始人。
核心思想:体验是一种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动,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业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
影响:体验经济对于服务业和日用消费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增加企业价值的经济模式。
评价:事实上众多深受产品经济影响的制造型企业很难像星巴克、耐克那样通过贩卖体验来赚钱,《体验经济》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国内部分
No.7《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汪中求,细节管理专家,奇正咨询机构深圳公司首席营销管理顾问。
核心思想: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一定要把小事做细。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影响:销售近百万册,是一部管理者和员工都可以读的书。
评价:精细化管理是执行层面的问题,它需要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实施,否则管理越精细,离目标可能越远。
No.8《人体使用手册》
作者:吴清忠,台湾人。因个人疾病接触中医,后辞职专门研究医学。
核心思想:本书从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出发,结合现代的资讯系统观点、电脑软硬体架构,把人体当作一个完满智慧的机体,详细阐述了如何“依照操作说明书”正确使用自己的身体。
影响:其理论及方法将掀起一场养生方式大革命,受到关注健康群体的广泛追捧。
评价:此书高管们不能不读,健康才是成功的基石。但是对于疾病的治疗,本书内容仅可作为参考,仍需去正规医院就诊。
No.9《领先之道》
作者: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海然,美国资源管理教育协会会员。
核心思想:展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成功企业从起步到领先的商业成功精髓,专注于研究中国自身理论,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特有成功模型。
影响:书中的观点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各种企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评价:近年来,国内研究“先锋企业”的书很多,也很热销,但在管理上有思想性的也只有《领先之道》。它所总结的中国企业成功模型是经过8年研究沉淀的、有大量数据和案例支持的。
No.10《强者——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
作者:王育琨,著名管理专家,现任首钢发展研究院企业研究所所长。
核心思想:揭示了痛苦、无聊与去执是成为一个人通往“大我”的三种主要力量,展示了14位企业家的不平凡经历与伟业,并呈现企业家14种视野与明辨力。
影响:作者对企业和企业家有着十几年的研究和思考,如果想与中国的企业家打好交道,或者是想自己做好企业家,本书必读。
评价:挑战权威、呈现感悟、解读人物,仅仅是本土管理学智慧的第一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曾三次赢得普利策奖。
核心思想: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全球化1.0”、“全球化2.0”和“全球化3.0”,在“全球化3.0”中,技术进步和网络的流行、创新模式的革命,已经把竞争的平台推平。只要拥有充足的创造力,每个人都能参与全球的合作与竞争,成为世界的主角。
影响:“全球化3.0”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的方式。政府部门、商业部门、社会部门,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员工或者是自由职业者,概莫能免。
评价:无论企业还是个人,这个变平了的世界给了你无穷的机会,关键看你准备好了没有。
Ⅵ 求中国民营商业报刊的发展历程,兴起、发展、繁荣、消亡这四个阶段具体对应哪些历史时期和年代
近现代的中国报纸,除去被称为“蚁报”的小报,其主流范式大概有三种:民营商业报纸(商人办报)、专业报纸(文人办报)和党报系统(政党办报),三种范式相互重叠、长期并存。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历经政权更迭,民营商业报刊的生存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状态和历史规律。
近代民营商业报刊的发展轨迹
中国近代民营报刊诞生于清朝末期的19世纪70年代, 兴盛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衰微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
1.初创期(1873~1894)
中国早期的商业报刊是由外人在华最先创办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人开始了自办民营商业报刊的艰难探索实践。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是第一份国人自办的商业报刊;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则是早期国人自办商业报刊中出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份。从19世纪70年代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国人自办民营报刊约20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多是私人集资合股而办,属私营性质的民办报刊。这一时期民营商业报刊的出现主要源于内外两大因素。从外因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门户洞开,西方殖民者在华贸易活动导致了商业报刊的产生;内因方面,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为民营商业报刊提供了生存的必要土壤。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下,近代民营商业报刊于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应运而生。
2.发展期(1914~1921)
1914年“一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暂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带动了以广告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民营商业报刊在民国初期迅速崛起。这一时期的民营商业报刊普遍注重经营管理和发行业务,并进行技术革新和扩大再生产,因此规模有了很大发展。以《申报》为例,不仅增加了广告的数量,在发行方面也努力拓展外埠读者订阅,以提高《申报》在全国的影响力,此外,印刷机、铸字机等设备也无不更新。到1922年,《申报》的发行量从1912年史量才接手时的7000份增长至接近5万份。《新闻报》等其他商业报刊的发展情况也大致如此。借助于有利的国际环境,上海地区的民营商业报刊在这几年间都获得了较快发展。在以京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由于袁世凯独裁统治对新闻事业的摧残,直至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民营报业才有所复苏和发展。1918年《京报》、《晨报》相继在北京创刊,并逐渐发展为北方较有影响的民营商业报刊。
3.繁荣期(1925~193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北的民营商业报刊迎来了自身发展的繁荣期。这一时期,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各大城市得到空前发展,为民营商业报刊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广告和读者群;另一方面,北伐战争的推进也为民营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上海地区,《申报》、《新闻报》等老牌民营商业大报逐步完成了向企业化经营的过渡,出现了报业资本朝着集中、垄断方向发展的托拉斯新趋势。与此同时,以《晶报》的出版为标志,在上海出现了一个时期的小报热潮。在以京津地区为代表的北方,北伐的进行消灭了封建军阀,宽松的政治环境催生了在日后具有很大影响的民营商业大报。新记《大公报》及以《世界日报》为依托的“世界报系”均创办于这一时期,这些报纸在暂时获得的宽松政治经济环境下,迅速发展为民国时期的民营商业大报。
4.衰微消亡期(1937~1949)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长驱直入由北到南入侵中国,《申报》、《大公报》等民营商业报刊在战火频仍中辗转南北,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此后,随着日军在沦陷区内建立起庞大的日据报业和汉奸报业,民营报业逐渐萎缩。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民营商业报刊迎来了短暂的复苏,但凋敝的经济和国内紧张的政治形势仍旧制约着其发展。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和无产阶级政权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民营商业报刊或被接管,或由于物价飞涨累赔不堪经营难以为继而倒闭,在全国解放前夕大规模消亡。建国后,被允许继续出版的民营商业报刊仅剩数十家,其中一部分因自身无法适应新的政治经济环境而自动停刊,另一部分经公私合营成为国有报纸。至此,于中国大陆存续七十余年的民营商业报刊落下帷幕。
近代民营商业报刊的生存状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复杂的政治格局、内外交困的经济环境使民营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尤为艰难,其七十余年的成长历程呈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独有的状态和规律。
首先是大多困窘易夭、发行量小。近现代民营商业报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生难夭易,除《申报》、《大公报》等少数几家报刊外,大多数民营商业报刊的寿命不过寥寥数十期。这主要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落后,许多报刊经济上困窘难支因而滥拉政治关系、拿津贴有关,所以在复杂动荡的中国,政局一变动这些报刊也就随之倒闭了。另外,民营商业报刊的发行量也不大,除却几种商业大报,绝大多数民营商业报刊的发行量只有千余份左右,这与报刊靠广告和津贴勉强维持,内容上格调不高有重要关系。多数报刊的困窘易夭和少数大报对商业利润的努力追求,是近代民营商业报刊在经济生活上的写照。
其次,民营商业报刊在言论上体现出朝秦暮楚、软弱性与进步性并行的特点。一方面,诞生于国难之中的民营商业报刊,其经营者大多怀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而民营报业赢利的目的也要求其必须监督时政、批评政府以建立声誉,故而其言论往往表现出进步的一面;另一方面,近代中国历任政府的独裁专制统治,又使民营商业报刊欲求生存者必然要在言论上有所顾忌,表现出一定的软弱性。即便是以言论著称的《大公报》也只能“在不危及本报生存的前提下,尽量批评政府。”②言论上的反复无常、进步性与软弱性并存,是其生存状态的写照。
由于政治制度的更迭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诞生于内忧外患之中,伴随政局动荡艰难发展壮大的民营商业报刊,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我国大陆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民营商业报刊为丰富近代大众传播形式、推动我国报业发展、促进中国近代化民主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Ⅶ 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历史或者发展历程
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强制性规定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应当委托政府指定的外事服务单位办理中方工作人员聘用手续,虽然这项被称为“向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提供中方雇员”的服务是强制性政策催生出来的,并且当时它离实际上的人力资源派遣服务相差甚远,但毕竟我们可以多多少少看到人力资源派遣的影子。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萌芽期
从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大约十年期间,是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萌芽期。此期,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以类似人力资源派遣的“提供中方雇员”方式为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积累着宝贵的经验,为后来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现今中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领域的行业巨子FESCO和上海外服便是起步于此阶段的外事服务单位。
(二)人力资源外包的起步期
从90年代起到90年代末,又一个十年,是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起步期。此阶段,“提供中方雇员”继续着它的发展;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继出现,人才也开始小范围流动,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和职业介绍中心开始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基于人事档案的劳动用工手续的服务,人事事务外包终于揭开了它的面纱;此外,由于外资企业进入和先进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引进,我国部分企业从人事管理概念转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别一些发展快速的高科技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打造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此过程造就了一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专家,这些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纷纷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开始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市场。从华为走出来的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便是这一过程的典型例子;可喜的是,在这一阶段中后期,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职工下岗,出于下岗职工就业的需要,真正市场运作的人力资源派遣开始粉墨登场。
(三)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期
从21世纪起,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进入了一个发展期。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先行一步,不但向规范化、专业性发展,还出现了市场细分,例如专业招聘网站:中国人才热线,例如薪酬数据咨询顾问:外企太和,例如人才测评机构:上海人才有限公司;人事事务外包由于众多跨国企业在华业务的发展、分支机构和人数的增多,纷纷开始由其在华总部牵头,将其人事事务统一外包出去,例如IBM、Microsoft、GE、西门子、西安杨森等;人力资源派遣在这之前完成了初步探索,各个专业人力资源派遣机构露出“尖尖角”,官方和民间开始有组织的对人力资源派遣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各个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发法规,行业协会的成立也开始提上议程。
(四)人力资源外包的规范期
总结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一个异常清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1)人力资源派遣的政策性“催生”和“喂养”(早期的“提供中方雇员”和后来安排下岗职工需要、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工编制限制);(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的市场化发展;(3)人事事务外包“傍”“洋大款”(跨国外资企业在华业务发展带动了人事事务外包)。
Ⅷ 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急急急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是我省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我省体制机制优势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后,我省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开始起步到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发展历程,总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也逐步提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正面临着努力实现二次飞跃的历史性任务。本文对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及主要特征、先发优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民营经济实现第二次飞跃面临新的形势进行了分析。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按所有制经济成分划分,可以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通常我们将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称为民营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完成了第一次飞跃。回顾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民营经济以集体经济的大发展为主要特征。
这一阶段集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领域的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初创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城镇和乡村集体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全省集体工业增加值仅17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2%。到1990年,集体工业增加值已达223亿元,比重达到 61.3%,12年时间集体工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5.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个体私营经济随着改革政策的逐步推出,以及出于谋生和对致富的渴望,开始进入初创时期。但在那个年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还受到很大限制,不少私营企业出于尚未解决合法生存的疑虑,或者为了少惹麻烦,迫不得已戴上了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因此,到1990年,当集体经济占GDP的比重高达53.1%时,个体私营经济所占比重仅为15.7%。
第二阶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民营经济以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为主要特征,集体经济开始萎缩。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发表,犹如春风给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民营经济迎来了第一次飞跃的机遇。1997年与1991年相比,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00.3万户和1.1万家增至153.2万户和9.2万家,从业人员由155.8和16.9万人增至256.4和135.5万人,注册资金由40和7.3亿元增至219.9和470.6亿元。在工业领域,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1991-1997年,个体私营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5.5%升至1997年的40.6%。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由1990年的141亿元增至1997年的156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5.7%上升到 33.7%。
在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集体经济由于改制等原因开始萎缩,占GDP的比重大幅回落,由1990年的53.1%下降到1997年的36.7%。
第三阶段:90年代中后期至今,民营经济获得了新一轮的发展,但更多的表现为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及随后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从此浙江民营经济在一个更加宽松的政治、政策和社会舆论环境下开始了新的一轮的蓬勃发展,并完成了民营经济的第一次飞跃。2002年,我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9.0%,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1%,比1997年上升了13.4个百分点。这一阶段民营经济的产权形式更多的表现为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一方面,是由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步伐不断加快;另一方面,经过若干年积累的个体私营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客观上也产生了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联合、并购、合作的要求,于是产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等混合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以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为例,1998年私营独资企业为952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为937家,分别占私营企业单位总数的42.3%和41.6%。到2002年,私营有限责任公司达7467家,占私营企业单位总数的72.5%,比1998年上升了30.9个百分点,私营独资企业2252家,所占比重下降为21.9%。从个人资本金的分布来看,也更多的分布于产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私营企业中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等混合民营经济中(见表1)。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作用
1、民营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高。2002年,我省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5375.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9%,其中集体经济创造增加值1708.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9%,个体私营经济创造增加值3667.6亿元,占47.1%。与经济较发达的省市比较,我省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处于较为领先位置,2002年,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江苏(28.3%)、山东(29.1%)、上海(9.0%)高出18.8、18和38.1个百分点。2002年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3%,比我省低0.5个百分点,但广东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比重远高于我省,因此,广东的个体私营经济比重也比我省要低。
2、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了我省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一是民营经济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按现行价格计算,1979-2002年,全省GDP的增量中有69.1%的贡献份额来自于民营经济。二是民营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已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88.2%。1979-2002年全省新增就业人员1063.6万人,其中民营经济增加从业人员908.88万人,占85.5%。三是民营经济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税收收入达到769.8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60.6 %。四是民营经济成为外贸直接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直接出口额达88.6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0.1%,比1997年提高了23.5个百分点,如果加上民营企业经国有外贸公司渠道出口的部分,比重还要更高一些。五是民营经济投资成为我省投资需求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投资完成额达2159.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62.2%。六是民营经济发展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农村居民为例,2002年与1997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1496元增加到2437元,占全年人均总收入的比重由31.7%上升到39.6%,2002年对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达65.8%,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大部分是依靠民营经济发展得到的。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由一个经济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营经济发展得早、发展得快。如果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看成是第一次飞跃,那么在这一时期,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以量的扩张为主,散、小、低特征比较明显。2002年与1991年相比,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00.3万户和1.1万家增至152.9万户和24.7万家,分别增长52.4%和21.5倍;从业人员由155.8和16.9万人增至275.6和404.0万人,分别增长76.9%和22.9倍;注册资金由40亿元和7.3亿元增至359.4亿元和2156.0亿元,分别增长8倍和294倍。但从个私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看,散、小、低特征比较明显。根据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库资料,全省工业独立核算法人单位数为154789家,其中规模以上单位数(指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为18626个,仅占12%,规模以下工业法人单位数占了88%。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也以小商品多、大商品少,低档商品多、高档商品少,普通商品多、名牌商品少,生活消费类商品多、生产投资类商品少等粗放增长为特色。
2、总体上仍以创业和原始积累为主。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一些企业也已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进入再次创业阶段。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的原始积累阶段。2002年,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金只有87万元,即使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平均每个私营企业的实收资本也只有443万元,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42%,相当于国有企业平均实收资本的12%,股份有限公司的7%,外商投资企业的17%。
3、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家族制管理阶段。浙江的民营经济主要是以千家万户自发创办家庭工业的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一发展路径使得大多数企业停留在传统型家族制管理模式。由于传统型家族企业产权的稳定性、决策的灵活性、领导层内部的一致性、利益动力的有效性等优点,一方面易于被大多数民营企业所选择,另一方面,在创业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企业的发展确实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这一管理模式下,只要外界还没有影响企业生存的巨大压力,民营企业进行自身的制度创新动力不会太强。因为,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就必须打破传统型家族制管理模式,这对苦心经营多年的创业者及其家族成员来说都将面临处理家族和企业发展关系的若干痛苦抉择。一些家族企业为避免这种痛苦抉择,宁可满足于现状,安稳地求取既得利益。
4、经营领域有所拓宽,但仍相对集中于工业领域。浙江民营经济的产业分布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转变,然后再向第三产业发展(见表2)。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受市场准入等限制,民营经济仍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工业领域。
从工业内部行业分布看,虽然民营经济除了国家垄断的行业之外,几乎涉足工业各领域,但仍相对集中。2002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总产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达到99.4%。在制造业内部,私营工业企业又主要集中于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2002年这五个行业总产值占全部私营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1.6%、8.1%、7.7%、7.3%和6.1%,五大行业合计所占比重达50.8%。
三、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处于领先优势的机理分析
2002年,浙江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在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对浙江经济的控制力相对较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浙江国有企业少,国家投资少,计划供应的物资和产品也少,就当时的体制而言,浙江处于劣势地位。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这一体制劣势反而转变为体制优势。1978年,全省集体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55.7%,其中集体工业增加值占36.2%,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很多。集体经济比重高,国有企业少,就意味着计划经济的生根和控制程度比较薄弱,这就迫使浙江的企业从市场上去寻找原材料和销售渠道,也就有可能从计划经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浙江的民营经济就是在率先进行的市场导向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2、浙江具有悠久的商品经济发展历史和人文传统。浙江的文化是以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相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勤俭、和谐与秩序。从海洋文化讲,有开放意识、风险意识、经营意识、金融意识、创新意识。改革开放政策解除了束缚人们思想与行动的条条框框,使浙江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迸发,很多创新都为全国开了先河。因此,浙江人的创业精神、致富欲望、投资意识、盈利动机和刻苦勤奋的劳动态度,以及众多的能工巧匠和外出人员,都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政府相对宽松的管理,为浙江经济制度变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浙江的特点是人多地少,国有企业少,国家投资少,这就迫使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因此,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个体、私营经济在浙江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党的十五大关于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之前,产权制度的实际供给仍然是受政治约束的。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浙江民营经济得以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江各级政府在制度变迁中采取了一些默许乃至支持的做法,使得浙江民营经济能超前发展。如浙江省政府从实际出发,较少对群众自主的创业行为设定各种禁区,较少明令禁止,较少大面积打压。这种默许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支持,形成中央和基层群众之间的一个缓冲,有利于推进制度变迁。这种被浙江学术界一些人士称之为"无为而治"的领导方法,其实质是经济民主,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群众的制度选择,使千百万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洋溢着持久的积极性。
四、民营经济实现二次飞跃面临的形势
目前我省民营经济所占份额可谓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然而浙江经济要加快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民营经济的第二次飞跃。面对第二次飞跃,浙江民营经济面临以下变化趋势:
1、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首先,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得到了确立。十五大后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庄严地写进国家根本大法,使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有了宪法保障,为浙江民营经济的二次飞跃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治环境。其次,社会对浙江民营经济的规范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无序竞争、低价倾销、仿冒伪劣、环境污染、就业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随着信用浙江、生态省建设等战略目标的提出,对民营经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保障就业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
2、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我省民营经济凭着创业起步早、市场化程度高、机制灵活、反应灵敏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但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结束,经济运行的环境已经发生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根本变化,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已是需求约束型的经济环境。同时,消费者选择产品也已从实用型趋向完美型,产品的高质量、高标准、高品质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亦成为生产者角逐的焦点,低品位的产品逐渐受冷遇并将被淘汰出局。那么,以粗放增长、外延扩张为特征之一的我省民营经济所面临的市场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如何面对变化了的市场,将是我省民营经济能否再创辉煌的关键。
3、竞争对手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民营经济是在与机制僵化的国有企业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民营经济的竞争对手已是改制后竞争力大大增强的国有企业、国内其他省市也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以及国际跨国公司,特别是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将会非常残酷。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必须遵循WTO的游戏规则。这给我省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创新思维,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4、民营经济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据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资料, 1998年,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到1亿元的私营企业单位数为95家, 1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单位数为35家,2002年分别上升到670和365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上升2.3和1.9个百分点(见表3)。二是民营企业自身成长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经营领域的拓宽、技术层次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家族制管理制度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要求民营企业对家族企业进行家企分离的改革,完善产权治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的科学性,以适应加快发展和市场形势的需要。
Ⅸ 中国的民营企业真正从什么时候才有
90年代初期,由改革开放创造的万元户过渡而来
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民营企业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鼓励私营经济,放宽政府管束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的又一新篇章。而回望历史,当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型的过度当中,一大批中、小型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自由竞争市场的中坚力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大部分民用消费品制造行业和流通行业,因为主要生产方式以来料加工为主,不需要自主核心技术研发,进入门槛不高,国际市场容量庞大,国内市场细分和行业垄断局势不明显。在国有和大规模资本逐渐退出后,涌向能源、交通、金融、房地产、高科技行业之时,所余留的发展空间被民营企业迅速占据,滋养了众多实力不等的民营企业得以发展壮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市场格局的改变,竞争的日趋激烈,民营企业很快就遭遇了发展的瓶颈。而民营企业在随着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之后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一直绷紧着很多民营企业治理者的神经。聘用外脑,依靠他人完成自己未能完结的心愿和寻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远景,目前是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家所采用的通用方法。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因为考虑到企业的稳定性同时又受到人力资源的限制,多数企业成为了家族式企业或更多不是家族式的企业采用的是家族式治理方式。表面的人情和血脉替代了企业的文化和理念,用于管控企业的内部执行能力;无度的信任和放手遮盖了规范和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思想,决定人才的选拔和利益的分配;家族内的文化理念成为了企业的文化理念,而企业治理者的行为方式往往也决定了企业内部的执行路线。在这里,我并不想反对家族式企业的的外在形式,家族式企业在全球并不是没有成功的案例,血脉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理念的延续,只要具备相对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家族式企业往往比普通企业更具备可靠性和聚合力。只是相对西方,中国的明清两代,儒家文化在集权统治阶层的簇拥下,发展到了历史和封建社会的最高点,正是这种高度使得中国的封建社会相比较西方主流文化的发源地欧洲,延续的时间更为漫长。而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以及余留思想的影响之下,培养现在中国发展核心人力的家庭。当时的家庭的教育和家庭治理模式相对而言也更多的具备了一种封闭、刚硬、集权的特性,在这种文化所影响下的家族式企业也未免会受到影响,但这些特点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的创新企业特质并不切合,也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大多以发起者和创业者为核心,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权利的逐步分散,在缺少治理规范约束监督的情况下,权利又在各个层次被放大占用,并与个人利益得到了自觉的紧密相连。同时因为没有很好的正负激励机制和远景规划,产生了消极的群体效应,导致了企业的发展受到阻挠。另外,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没有很长时间的历史积累,而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细分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以及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的大环境之下,得以抓住机遇,通过自身努力从而获得了高速的增长。发展节奏的跳跃性和财富积累的快捷使得大部分民营企业主忽略了自身再学习的能力,忽视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往往会超前企业变革这一定律。因为家族式治理的特性,企业往往等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阻挠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企业内部显山露水之时,才能有所醒悟,并开始寻找创新和改革的途径。而在这个时候,企业已经沉淀了多年的问题和弊病,正在一步步加速蚕食着企业所累积的根基。而这些都正是应证了那句老话“参天大树,风吹不舞,雨打不乱,蝼蚁虽小,却能毁之于无形”。多数企业的领军人所发现出的问题因为受到个人视线的限制,看到的只是问题的表象,受到意识上固有习惯的影响,更多的会把问题推托于外部归因。意识是行为的指向,再加上因为急于求成,私营企业最渴求改变的大多也仅仅是企业外部活动的适应性,而忽略了企业内部和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改革往往是从外部着手,一般首先期望加强的是销售环节枝叶的繁茂,挽留住意识中应有的荫绿,其次是认同补充人力催化剂,借助新鲜血液应付病体的运营之用,再其次是渴望寻找各种临时手段支撑即将放倒休克的躯体,力求短期获得再生的活力。但是,此时的问题已经不是治标所能奏效的,而根本的是体制和领导层能力上的问题。假如没有从根本处着手,规划更清楚的发展路线,寻找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治理模式,建立更完善的各种体制,肃清消极的人事因素,激发原始的创新活力,内病外治,究竟不是长久之际。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的问题其实也是其它类型企业的相似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的问题。正是因为相对不稳定的大环境,在这种环境催长下的民营企业改革步伐必然步履艰难,困难重重。一方面要应付政策和市场的不规则变化,同时还要引导企业内部的不断革新。孰轻孰重,从发展和运营的角度来看,都无法放的下,而柳传志“找死和等死”之说则非常形象的概括了此种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如何冲破枷锁,获得长足的发展,这里先看这样一个比喻:企业发展的过程,如同一个正在前进的斗士。“企业理念”是斗士前进的方位,虽然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但因为理想永远只挂在远方,假如没有实际行动的支撑,也只是一个空想;“战略”是斗士前进的方向,战略只能避免不走弯路,但并不能避免不走错路,所以战略必须同理念很好的衔接,同时与环境相适应;“领导层”是斗士的大脑,需要确立方位和方向,对所有的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判定和指示,引导身体前进和内部运作;“治理决策”是大脑的指示和命令,一定要合用,才能妥帖,必须要迎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运动;“组织结构”是斗士的骨骼和肌肉,必须具备稳定性和协调性,保护身体器官,很好的执行指示和命令,支撑斗士的运动过程;“制度规范”是斗士的其他身体器官以及神经和血脉,随着四周环境的改变,需要具备对环境的敏感,一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还需要将所有器官之间的反应信息很好的联接,达到很好的执行效果,并且还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锻炼和补充营养,排除因为病毒对企业的侵袭所产生的问题,强化免疫能力;“人才”是供给身体营养的血液,需要适时补充新鲜血液,过滤坏死的血球,保持血液的活力;“斗士”在前进中的运动就是企业在执行中所产生的所有的“外部活动”,形成了企业发展的过程,与企业理念相结合,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可识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