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台有哪些特色的传统民俗
1、春节
大年初一“五味粥”春节早餐,各地风俗不一。天台城乡则是一律吃五味粥,所谓“五味粥”,就是白米、红枣、豆腐、红豆(赤豆)、芋艿五种合煮的粥。推究起来,源出于佛寺僧侣新年祈祷“五福”降临人间而煮此杂羹。五台素称“佛地”,土民多信佛教,这种习俗也就浸染开来,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年到头,百姓能安居乐业。不过,这习俗的由来还得从元末说起,它是当地居民为了感谢朱元璋的义军攻占县城而诞生的粥,寓意是吃了它,就能招来“五福”。
而午餐是天台的特色小吃:“绞饼筒”,晚餐是饺子或混沌。
除了吃,在天台,每个人家孩子都要穿新衣服,新鞋……寓意“除旧迎新”,愿来年的生活更美好。这一天最幸运的要属孩子了,他们会得到大人们准备的压岁钱……。
还有,在本人家乡“洪畴”,还有一种特有的习惯,虽然它是一种封建“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毕竟生了孩子也还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洪畴那边有这年生了个男孩,下一年的正月初一办“瓜子酒”的习惯。所谓“瓜子酒”,就是将自己准备好的年货摆出来招一些邻里、朋友、亲戚来吃自己精心准备的年货,以示庆祝。每年的这一天,办“瓜子酒”的人家会准备瓜子、花生、米泡糖这些传统年货,现在的人家也会准备糖果、果冻、水果罐头等一些新式年货。这一习俗,已经不止在洪畴、三合、坦头这一带盛行,就连与洪畴相邻的三门县境内的一些城镇也开始竞相举办。不过这一习俗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只在天台东南角才有。
而正月初三以后则和其他地方大体相同,是一些走亲戚看朋友之类的习俗。
2、元宵节
作为过年的最后一个节日,元宵节同样热闹非凡。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天台人 除了会吃羹外,还有特色的小吃“糊拉沸”,并将正月十四定为元宵节。不过这“糊拉沸”历史上还有一段故事:一个老艺人和其女儿在金兵的铁蹄下,逃到了天台城,但由于过度劳累而昏到在地,于是以为好心人家舀了一碗糊拉沸给其去吃了。吃了一会俩人便眼睛一亮,连连说道:“亮眼糊!亮眼糊!”从此天台人便好吃糊拉沸的习俗。
同其他地方一样,天台人也喜欢看元宵灯会,但也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习俗。在每年的元宵节上,天台、三门等台州整个地方都有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将一些小孩打扮成神仙的样子,然后放在“轿子”或彩车上,为闹元宵时的重要环节,它是人们观赏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清明节
虽然天台人在清明节也祭拜祖先,扫墓,但天台人的祭品有所不同,烧了一些常规的食品,还有特有的清明饼和清明铰,其中它们外面的皮也比较特别。这些皮除了有糯米粉的成分,还有一种叫做“箐”的野菜,这种野菜植株较小,大约只有一株小青菜大小,但是却是真正的野味和绿色食品,也正是有箐的存在,清明饼的皮会是青绿色的。
3、 冬至
这虽然不是节日,但是它却是古代的天气预报员,它的到来就意味着寒冬真正的到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会吃一些特色食品以表庆祝,但与其他地方不同,天台人的习惯不是吃汤圆,而是吃一种叫做“冬至圆”的糯米团。它的做法是先叫糯米粉和上水,然后做成球状,待其熟后,再加上一些甜的佐料使之覆盖在外面即可,这样具有天台特色的“冬至圆”就做好了。
5、喜迁新居的风俗习惯
与其它地方不同,天台从旧的住所搬住新家一般要请客吃饭。往往是摆几桌酒席,请上自己的朋友吃一顿,以示自己庆祝喜迁新家的快乐。
B. 历史上天台县有哪些叫法和名人
历史叫法:三国吴大帝黄武至黄龙三年间(222-231)始置县,名始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名始丰。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改名唐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改名天台,后改台兴。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复名天台,沿用至今。
名人:
济公:浙江台州人,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在他一生的行径中,被汉族民间渲染的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
名的瞎堂慧远禅师。
项容:画家,生卒年不详。人,被称作天台处士,是高士郑虔门人,他的学生王默也是一位“出世”“高人”。项容善水墨山水画。荆浩《笔法记》有云:“项容山人,树石顽涩,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荆浩曾对人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长”。项容的画虽无笔,但长于用墨,于放逸中不失真元。且他是,他的画发展到他的学生王默那里就变成了大泼墨,在水墨画发展过程中,他有着很重要的。
徐一夔(1319—1398),字惟精,又字大章,号始丰,天台县屯桥乡东徐村人。博学善属文,擅名于时。元至正八年(1348),为避兵乱,隐居嘉兴,与宋濂、王祎、刘基等结交,相与切磋诗文。二十七年,朱元璋平定江、浙,广征宿学耆儒,询安邦治国之计,四方名士云集南京。朝廷设置律、礼、诰3局,一夔入诰局,与著名文士杨维桢、朱右、林弼等撰写诰文。
齐周华(1698-1768),字漆若,号巨山,又自号孤踱仙,天台县城龙门坦人。少年时即能诗文,议论宏深。清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朝廷将石门已故学者吕留良锉尸,其子吕葆中斩决,尽焚遗作,谓其有叛逆内容。为此撰《救晚村(留良)先生悖逆凶悍疏》,赞其著作"能阐发圣贤精蕴,尊为理学者有之",指出朝廷对此案处置不妥。
齐召南(1703年-1768年),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清代地理学家。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悦生、秋壑,宋理宗时权臣。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贾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贾涉的小妾。贾涉死时,贾似道年仅11岁。
陆蠡(lǐ)(1908一1942),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
巴金认为他是一位真诚、文如其人的作家。
天台县:天台(音tāi)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台州市北部,东连宁海、三门两县,西接磐安县,南邻仙居县与临海市,北界新昌县。总面积1432.1平方公里。县境属浙东丘陵山区,总面积1420.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8.28万人(2010年)。政府驻始丰街道。2014年被评为“国家生态县”。
C. 成都天台山景区的历史文化
天台山古称蒙山,为蒙山五岳之首,曰东蒙,自汉时始称为天台。民谣云:天台天台,登天之台。天台山不仅风光秀丽,有奇特的自然景观,而且历史上是一处宗教胜地,有独特的人文景观。远古的传说、三教合流的遗迹,扑朔迷离,为这座名山添上了一层神奇诡异的色彩,让人思接千载,去追寻遥远昨日的文化踪迹。
天台山的得名,与一个神话传说有关。远古时代,临邛是属于古羌—蜀先民的邛人聚居之地。据说也是羌人的大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奉舜之命治理洪水。大禹为治水,走遍了大地四方。在蜀地邛人居地,他登上一山,以山为台,祭拜天地。此山就是天台山。大禹得天神帮助,十三年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古蜀时期,传说鱼凫王也曾登上天台山,祭祀山川神灵。
汉代时期独尊儒术,儒家学者纷纷设坛讲经。临邛人胡安,为西汉景帝时经学大师,聚徒于临邛白鹤山书院,讲授儒学经典。胡安也常卜居天台山,隐山究《易》。辞赋家驷司马相如少时在白鹤山书院,聆听胡安讲经,他亦曾随胡安登临天台山,与老师一起读《易》。相传司马相如与临邛才女卓文君亦曾携手游天台,瑟音相和,在琴台石留下了千古美谈。
西汉成帝时,临邛人严君平好黄老之学,他亦数上天台,登峰观星象,卜天地未来。他著有《老子指归》,阐发老子的言论,成为道家和道教的思想源泉之一。
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入蜀,创立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道家既在天台山凿洞,筑坛传道。
唐代帝王尊崇老子,邛州县令袁天罡广为立庙祭祀,天台山道教遂为之兴旺。
五代时期,中原战乱,不少僧人道士避乱蜀中,前后蜀主也力倡宗教。天台山建一城隍庙,为道教宫观,规模宏大,香火旺盛。
天台山开山建佛寺,大约是在西晋。西域高僧佛图澄来华弘法,所到之处,建立寺庙。他尝游天台山,为山中梵宇为吸引,以至停车不前。
佛教净土宗高僧慧持亦曾游历天台山,驻锡山中佛寺,总摄蜀西禅证。
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天台山的佛教亦得到了蓬勃发展,寺庙林立,香客如云。唐僧面壁静修的传说,在蜀西禅林影响深远。
两宋时期,天台山声名日隆,文人雅士,游踪旅迹,留下了许多轶事佳话。
文同以学名世,多才多艺,苏轼称他有诗、词、书、画四绝。北宋英宗年间为汉州通判,摄守邛州,亦曾数上天台山,寓居三虚楼。有诗云:散人无俗事,天天山中行。寄情山水,操韵高洁。今之山中的文同砚,传说为当年文同当年画竹研磨之处。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以通判之职,赴任邛州,留迹天台山,为这一宗教胜地增添了新的光彩。
两宋时期,天台山香火达于鼎盛,成为蜀西宗教胜地,尤以佛教为盛,据说有佛寺一百三十余座,僧尼逾万。自山门至峰顶,蜿蜒五十里,香客不绝于途,盛况空前。
陆游在山中除游访佛寺道院外,也为僧民办实事、好事。陆游了解到,佛、道二教并于一山,由于教宗不同,相互之间互有诋毁;僧、道共居一山,也难免有利益冲突,因此屡有事端滋生。陆游遂上书言状,即由四川省置制使任命,承领崇道观主管,摄天台并蜀西宗教执事。陆游于是设立官房亲自审理讼案,于是衅端渐息,山林复归于宁静。管房之设,类似于宗教法庭,百姓俗称为和尚衙门。为解决天台山僧众,朝山香客的衣、食问题,陆游还在正天台主持修建了一条天街,俗称和尚街。和尚街以街为市,互通有无,公平交易,街市买卖兴旺,僧民皆得便利。如今和尚街早以湮没在岁月之中,之留下石板、石基供后人凭吊。
南宋末年,战乱祸及,天台山渐趋衰弱。及至元代,寺庙毁弃,僧道尽散,不复有昔日景象。
明代洪熙年间,僧人福琛重开天台山,振兴佛教,天台山再现辉煌。万历年间,天台山广兴土木,扩建和重修寺庙,尤以雷音寺规模蔚为壮观。如今雷音寺等殿早已湮没,仅存柱殿、台阶、照壁、石师。石师造型生动,仍兀自职守在这片宗教胜地。万里甲寅年,天全六番招讨使在山中建一牌坊,正中横额前刻“第一禅林”,后刻“雪巢名胜”。据说“第一禅林”为神宗皇帝所题写,牌坊今尤在。
崇祯年间,天下大乱,天台僧人欲图自保,组织僧兵三千,号令森严,威播八方。然而,纵有僧兵三千,也逃不过一场劫乱。丙戍年,张献忠败走夹门关,从山后突袭天台山,僧兵仓皇回救,自是一场血战。战斗结束,僧兵败于张部。天台山遭遇空前浩劫,寺庙宫观被焚毁,僧人道士被杀戮,未死者一时逃散……。可叹闻名千年的宗教胜地,顷刻间灰飞烟灭。
至清代,天台山佛教一度复兴。寺观虽经重建,但规模远不及昔时据同治八年的《西竺天台山佛会寺全图》,佛寺道观多在正天台以下。高山密林之处,不复有香火映照。
两千多年来,天台山集三教于一山,传播学术经籍,弘布宗教文化,为蜀西宗教名山,然而朝代兴替,又几度衰败,最终归于沉寂。这是历史的错位,亦是历史的必然。今日的游人,留踪胜迹,俯拾历史的碎片,庶几可感天地悠悠,悟沧海桑田;为旅途增旅游兴,于游山玩水中获取文明的信息。
D.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景区的人文历史
天台山景区, 坐落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内仙居、临海,北界容新昌。是驰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亘浙江东海之滨,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景区内以“佛宗道源”著称于世的天台山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又是中国道教南宗的本山。
E. 天台有什么名胜古迹和土特产啊
旅游
天台山作为宇内名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从自然景观看,187平方公里的景区中,分布120多个景点,其山、岩、洞、瀑各具神韵,形成古、幽、奇、秀的独特风格。天台山之享有盛名,更在她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佛、道、儒在历史上交相辉映,为天台山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国清寺为中、日、韩佛教天台宗祖庭,桐柏宫为道教南宗祖庭,玉京洞位列道教十大洞天之六。天台山还是"活佛"济公的故乡,唐代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早在1988年,天台山以其广博、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又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编辑本段特产
茶叶 天台山是我国最早产茶地之一,汉末高道葛玄在华顶峰施种,至今"葛玄茶圃"尚存有距今1800年的"茶祖"。天台山云雾茶得云雾滋润,以香淳、汁浓著称,品质特佳,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被誉为"佛天雨露、帝苑仙浆"。唐、宋时日僧最澄、荣西将天台山茶籽、茶艺传至日本,天台山成为日本茶道的源头。天台山茶道表演团曾出访日本等国传播茶文化,并在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荣获"茶艺精深"的奖牌。 高山蔬菜 高山蔬菜基地已突破万亩,为全国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之一,品种丰富,产量较大的有茄子、甜椒、黄瓜、西红柿等,产品畅销上海、浙江等大中城市,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水果 天台的果品资源十分丰富,产量较大的有柑橘、桃、梨、杨梅、青梅、葡萄、枇杷、柿等品种。其中本地早柑橘,别名天台蜜橘,建国前就已名扬上海。 山珍 天台多山地丘陵,衍生着品种繁多、数量较大的山珍,是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食物。其中蕨菜、菌类、弥猴桃、板栗、竹笋等数量较大。 药材 天台山有上千种中药材,尤以白术、茯苓、石斛和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天台乌药"闻名。目前,万亩中药材基地已逐步开发形成。
F. 天台为什么称为历史文化名城
天台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桐柏宫为道教南宗祖庭。赤城山玉京洞为道教第六大洞天。2015年10月15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公告,天台山旅游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G. 浙江天台县有什么名胜古迹啊
天台县街头镇九遮村因地处九遮山而得名,由明堂、东江、桐桥3个自然村组成,位于天台县西北角,距天台城关43公里。九遮山是天台山国家级首批AAAA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山峰耸峙,碧水萦流,九屈相连恰似九道景色各异的屏风,景景相接串成九遮秀色,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据传西楚霸王项羽的“亚父”范增在项羽即将败亡时在彭城诈死来九遮山隐居,为百姓授医治病,后人建有亚父庙来缅怀他。优美的自然风光、恬静的农耕文明、丰富的民间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九遮村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村民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一是保护和开发了当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先后开发出“双石门”、“七仙姑”、“蝴蝶泉”、“南门关山”、“仙人浴池”、“乌龙瀑”、“企鹅迎宾”等景点;二是彻底整治环境卫生,建成10公里柏油马路,车来人往十分方便,村内道路全部水泥路,小车开到各家门口。建了7个卫生公厕、安装了抽水马桶;利用山泉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造起了一座座舒适雅观的小洋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建成2000多亩的杨梅林,1000多亩的柿、栗水果基地;三是整理挖掘了“三盘铳”、“莲子行”等特色民俗文化,使九遮山风景区成为“山水观光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当地村民自豪地讲:城里有的我们也有,城里没有的我们也有。近年来九遮村农家乐名声鹊起,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秀美的自然风光。九遮山峰回路转、九屈连环,有学者说:黄山奇峰九遮有、九遮岩洞黄山无。九遮村旁松竹葱郁,碧水潺潺,绿水绕青山,是天然的氧吧。有双石门、七仙姑、蝴蝶泉、南门关山、仙人浴池、乌龙瀑、企鹅迎宾、天峰奇岩、三坑胜景、雪上古寨、龙吐舌、龙山虎山、范增遗迹、1600多年的晋榧树、九遮牮桥群(载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桥梁卷)》)等自然景观。 恬静的田园风光。郁郁葱葱的竹林,成片的杨梅林、柿子林,整齐的菜园、农田;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楼,小溪边坐在牛背上的牧童,这一切给人们以无比的宁静安祥。好似世外桃源,若昔日被陶渊明所见定能妙笔生花写一篇《桃花源后记》。 特色的民俗文化。这里完整保留着为纪念范增的“三盘铳”表演,极富地方特色的“莲子行”表演。 绿色可口的农家小吃。乌糯扁食、农家豆腐、土鸡汤、自制鱼干、孟菜麦饼、麻糍、清炒野菜、龙爪菜等等定能让你大饱口福。 舒适的农家旅馆。这里的农家旅馆大多依山傍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环境幽雅,客房标间内卫星电视、两张席梦思床、空调、卫生间一应俱全,装修雅致、卫生清洁。 参与的休闲项目。打麻糍、制豆腐、摘水果、挖竹笋、钓鱼等。这种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是十分新鲜有趣的事,在动手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