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衢州别名的历史渊源
地理位置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理坐标东经118°′到119°20′,北纬28°14′到29°30′。她南接福建,西连江西,北邻 安徽,省内与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衔。衢州市是浙西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下辖江山市、龙游、常山、开化县、柯城区(县级)和衢江区(县级)。全市现有46个乡、47个镇、2597个行政村、13个街道办事处、62个城市社区。土地总面积为8836.52平方公里。
衢州市地质构造属江南古陆南侧,华夏古陆北缘,即跨越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中部为钱塘江凹陷地带。总的地势特征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中部为浙江省最大的内陆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东逐渐展宽。境内平原占15% ,丘陵占36%,山地占49%。北部为千里岗山脉,西部为怀玉山脉,南部为市内最大山脉仙霞岭山脉,全市最高点为江山市的大龙岗,海拔1500米。
气候条件
衢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光温充足、降雨丰沛而季节分配不均的地带性特征。常年平均气温在16.3-17.3℃,1月平均气温4.5-5.3℃,7月平均气温27.6-29.2℃。无霜期251-261天。年日照总时数沿江平原地区在1900小时以上,山区不足160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4566.2兆焦耳。每年3-6月为多雨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843毫米。全年风向沿江平原地区为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山区地形复杂,风向较乱,台风较难深入境内。
面积与人口
衢州市总面积8836.5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1325.48平方公里,丘陵3181.15平方公里,山地4329.89平方公里。
衢州市总人口245.57万人,其中男性127.99万人,女性117.58万人。
历史沿革
衢州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代,人们就在这里生息。春秋时,是越国的姑篾地,战国时属楚地,秦时属会稽郡,设县为太末,是龙游建县之始。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分太末,置新安县,为衢县建县之始。唐高祖武德4年(公元621年)设衢州,为衢州建州之始。此后,衢州一直是历代州、郡、路、府等行政机构所在地。
辛亥革命后,曾废衢州府,属金华道。1927年废道,实行省县两级制,各县直属浙江省。1935年衢州改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署,管辖衢县、龙游、江山、常山、开化、寿昌、遂昌、淳安八县。1946年设衢州绥靖公署。1948年又改为省第三专员公署,兼辖金华八县。
1949年5月4日至7日,衢州各县相继解放,于衢县设衢州市,并设衢州专员公署,辖衢、龙、常、开、江、遂昌六县和衢州市。
1952年松阳、宣平县并入衢州专员公署管辖。1955年3月初撤销衢州专区,衢、龙、常、江等县改属金华地区专员公署。
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华地区建制,衢州升为省辖市、辖4县1市1区。
行政区划
衢州市辖6县(市、区),即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
柯城区辖航埠、石梁2个镇,黄家、七里、沟溪、九华、华墅、姜家山、万田、石室8个乡,城区设信安、白云、府山、荷花、双港、花园、新新7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西安路24号。
衢江辖高家、杜泽、上方、峡川、莲花、全旺、大洲、后溪、廿里、湖南10个镇,黄坛口、岭洋、灰坪、太真、双桥、周家、云溪、横路、举村9个乡,城区设樟潭、浮石2个街道。
龙游县位于衢州市东部。东连金华,南邻遂昌,西接衢县,北交建德,东北与兰溪接壤。辖湖镇、横山、塔石、小南海、溪口、詹家6个镇,模环、石佛、社阳、罗家、庙下、大街6个乡和沐尘畲族乡,城区设东华、龙洲2个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驻龙游镇。
江山市位于衢州市西南,东邻衢县、遂昌县,南连福建省浦城县,西接江西省玉山、广丰县,北与常山县相交。辖上余、四都、贺村、清湖、坛石、大桥、淤头、新塘边、凤林、峡口、廿八都、长台、石门13个镇,碗窑、大陈、保安、塘源口、张村、双溪口6个乡,城区设虎山、双塔2个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驻地须江镇。
常山县位于衢州市西部。东邻衢县,南靠江山,西南与江山玉山交界,西北与开化毗连,东北一小段与淳安相接。辖天马、辉埠、招贤、青石、芳村、白石、球川7个镇,何家、宋畈、东案、大桥头、新昌、新桥、同弓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天马镇。
开化县位于衢州市西北部。东南与常山相连,东北与淳安接壤,西南与江西婺源、德兴、玉山毗邻,北与安徽休宁交界。辖城关、华埠、马金、村头、池淮、桐村、杨林、苏庄、齐溪9个镇,林山、音坑、中村、长虹、张湾、何田、塘坞、大溪边、金村9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矿产资源
矿产赋存种类多,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矿产地96处,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15处。 已探明矿产中居全省前列的有石煤、石灰岩、黄铁矿、叶蜡石、大理岩、耐火粘土、铀矿等。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石煤、石灰岩矿。主要矿产及累计探明储量有:煤813万吨,石煤7.37亿吨(预测总量61亿吨)、石灰岩5.81亿吨(预测总量31.3 亿吨)、黄铁矿3345万吨(有省内最大的硫铁矿生产矿山)、叶蜡石270万吨、莹石301万吨、大理岩1726万立方米,耐火粘土181.9万吨、含钾砂岩702万吨,磷矿494万吨、钒矿(石煤层中伴生五氧化二钒)310 万吨、铀矿4500吨。此外,金属矿产也探明部分储量:铜矿2.22万吨(2处)、铅矿(5处)2.91万吨、锌矿(5处)8.89万吨、钨矿(2处)1842吨、锡矿(2处)1927吨、银矿(伴生)153吨、黄金(2处)84公斤。 天然饮用矿泉水源地3处。
经济总貌
衢州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努力跟上全省现代化步伐,力争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开放兴衢总格局下,下一步激活经济主体,优化发展效益农业为基础,以推进工业化为中心任务,以加快市场化进程为动力,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载体,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为切入口,以加快信息化建设为重要手段,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收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力争年均增长速度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加快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换,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
--努力培育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城市化水平达到35%以上。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小康向宽裕型小康过渡。
--初步形成融历史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格局,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建成浙江省文明城市。
近年来,衢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新成绩。2005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5.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49.43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128.11亿元,增长13.2 %。
『贰』 关于衢州的完整历史
行政历史
衢州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辖区内衢县、龙游、江山、常山、开化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锛、石刀、石矛等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夏、商、西周三代属百越之地。
春秋初为姑蔑国,后为越国姑蔑之地,战国时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灭楚,平定江南,于吴越之地置会稽郡,今衢州属会稽郡之太末县(一作大末)。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为荆王国地。十二年(前195),吴国地。景帝四年(前153),诛吴王刘濞,复属会稽郡。
东汉初平三年(192),分太末县置新安县。为衢县建县之始,仍属会稽郡。建安二十三年(218),析新安县置定阳县。
三国吴国宝鼎元年(226),新安县改属东阳郡。
晋太康元年(280),因与弘农郡新安县同名,改新安为信安,因信安溪得名,一说溪以县得名,仍隶东阳郡。
南朝宋、齐、梁三代,新安县隶属不变;陈永定三年(559),置信安郡,领信安、定阳2县,隶缙州。
隋大业三年(607),太末、定阳2县并入信安,隶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于信安置衢州,并分置须江(江山)、定阳(常山)2县,衢州州名始于此,以路通三越而得名,信安遂为州治;同时,析太末县之西设白石县并置榖州,州领太末、白石2县,白石为州治之所;七年(624)废衢州,并定阳,须江、白石、太末4县入信安县,隶婺州;贞观八年(634),从信安、金华2县析置龙丘县;武后垂拱二年(686),复置衢州,辖信安、龙丘、常山3县,属江南道,信安为州治;如意元年(692),分龙丘县之西置盈川县,衢州辖信安、龙丘、须江、常山、盈川5县;证圣元年(695),分须江、定阳、弋阳3县置玉山县,隶衢州;天宝元年(742),改衢州为信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衢州,同年,玉山县改隶信州;衢州仍辖信安、龙丘、须江、盈川、常山5县,信安为州治,隶浙江东道;大历十四年(779),改隶浙江西道;建中元年(780),复隶浙江东道;二年(781),又改隶浙江西道;贞元三年(787),复隶浙江东道;元和七年(812),废盈川县入信安;咸通中(860-874),改信安为西安,因西溪得名,仍隶衢州。
五代时,衢州属吴越国(907-978),州治倚西安,辖西安、龙游、常山、江山4县;后唐长兴二年(931),吴越改龙丘为龙游。
北宋时西安县仍为衢州治,属两浙路;南宋时属两浙东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衢州路总管府,西安县倚廓,隶江淮行省浙东道宣慰司。
明太祖己亥年(1359年亦即元至正十九年),改衢州路为龙游府,治所西安;丙午年(1366年亦即元至正二十六年),又改龙游府为衢州府,西安倚廓,隶浙江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衢道;永乐二十二年(1424),建越王府;宣德二年(1427),越王府除。
清代沿袭明制,仍为衢州府,隶浙江省金衢严道;顺治八年(1651),浙闽总督移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撤,西安县仍为府治外,又为金衢严道治所;宣统三年七月(1911年8月7日),裁西安县并入衢州府,由府兼理县事。
辛亥革命后(1911年11月7日),成立衢州军政分府,兼理县事;民国元年(1912)二月,废府,改西安为衢县;三年(1914),实行道制,衢县属金华道,并为道尹驻地;五年(1916),裁道,翌年复设,道尹仍驻衢县;十六年(1927),设第一特区县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衢县;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改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衢县仍为公属属址;一九四六年,专员公署与保安司令部合并,称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驻衢县;一九四八年,衢县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址移金华。
一九四九年五月六日,衢县解放,始设军管会,后建衢州专员公署。衢州市,专属仍驻衢州,县政府迁至樟潭镇;一九五一年,撤销衢州市,县府迁回衢县城区,专署驻衢县;一九五五年三月,衢州专员公署撤销,衢县属金华专区;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常山并入衢县;一九六0年一月一日,龙游县并入;一九六一年,复置常山县;一九七九年九月,恢复衢州市,县、市并存;一九八一年四月,撤县并入市;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三日,龙游县析出,另立县治;一九八四年,辖区不变;一九八五年五月,金华地区撤销,衢州市升省辖市,原衢州市分设柯城区与衢县,实行市管县,市辖衢县、江山、常山、开化、龙游五县及柯城区;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江山县改县级市,属衢州市。
人文历史
衢州,古为姑蔑国、大末县、信安县,唐初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控鄱阳之肘腋,扼瓯闽之咽喉,连宣歙之声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浙、闽、赣、皖四省交通之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秀丽的一方山水,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孕育出灿烂的历史文化。从距今六千年的葱洞遗址到东华山汉墓群,从姑蔑族的南迁到孔氏大宗的南渡,从绵延七百里的仙霞古道到连绵不绝的衢江水运,从两宋时期的群星荟萃到明清之际的天涯贾客,一处处史迹、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名人都在述说着衢州六千年的历史文明。1994年,衢州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衢州
衢州地处钱江源头,自古就人杰地灵。考古学家在境内发现众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其中著名的葱洞遗址将衢州的历史推到了距今6000年前。商周时期的衢州,属扬州之域,虽在文书上鲜见记载,但众多原始瓷器和精美玉器的出土,可见当时的繁荣。春秋末年,衢州属“姑蔑”之地,姑蔑族和徐偃王后裔构成了衢州的早期居民。
葱洞先民——6000年前的衢州人
1、 葱洞遗址:衢州、建德交界处分布着大面积的石灰岩地貌,为古代先民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环境。位于衢州上方镇境内的葱洞、观音洞遗址就是该地区一个典型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活动在衢州的最早例证。正是根据这一遗址的出土文物,将衢州市的历史提早到距今六千年前。
6000年前的浙江大地,气候温暖,植被茂盛,动物繁多,十分适宜人类居住。衢州,与余姚河姆渡、余杭良渚文化等地区一样,也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近年来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处处新石器时代遗存就是最好的实物例证。
2、 姑蔑一族——2500年前的文明传承
越族是构成华夏民族的重要一支,而闽浙赣皖四省交界之地正是古越族的发源地,衢州就处于这一地区的中心。春秋时期,姑蔑族从山东泗水地区辗转南迁,其一部与偃王后裔一部先后迁居浙西衢州。姑蔑南迁及其定居衢州的历史表明衢州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就已融入了华夏族之列。众多青铜礼器、兵器和随葬玉器、原始瓷器的出土,足可说明当时衢州经济文化的繁荣。姑蔑史料:
(1)《左传·哀公十三年):“姑蔑之旗”及杜预注。
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姑蔑就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与越国对吴国的战争。说明早在此前,姑蔑一族即已定居衢州。
(2)《国语·越语上)(卷二十):勾践之地,……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姑蔑管辖范围包括如今整个衢州地区及遂昌、汤溪、江西玉山等地。
3、 偃王南迁
徐国,为嬴姓子爵,始封于夏朝,其国在下邳僮县,今泗州临淮有徐城。周朝建立后,徐国与东夷各族不服周王朝统治,双方不断发生战争。西周末年,周穆王派兵攻打徐国,徐偃王弃国南迁,春秋时期其一部辗转来到衢州。
秦汉至唐时期的衢州
约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于姑蔑旧地设大末县,县治在今龙游县境内,揭开了衢州历史新的一页。两汉时期,衢州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但从出土的青铜器和陶器来看,仍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六朝时期,地处江南的衢州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缓慢发展。唐代初年于信安县设州城,衢州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七百里仙霞古道的开凿,使衢州作为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凸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郡县制,于姑蔑旧地设大末县,故城在今龙游县城西,正式开始了衢州建县的历史。东汉末年,又设立了新安县(今衢江区、柯城区)、定阳县(今常山县)。唐武德四年(621),分信安县设须江县(今江山市)。同年于信安县设州级行政区划,因境内三衢山而称衢州,亦有八方通衢之意,此名一直延用至今。
宋元时期的衢州
两宋时期,伴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衢州的政治、经济、文化获得空前繁荣。特别是在北宋,衢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达到了顶峰,为两浙(今浙江及江苏南部地区)翘楚。北宋167年间,衢州仅文科进士就达250人,远高于苏州、杭州、绍兴等地。南宋时期,随着圣裔南迁,衢州成为南方新的儒学圣地,史称“东南阙里”。作为南宋全国知名书院,柯山书院、包山书院更是人文荟萃,其影响一直波及到元代。
明清时期的衢州
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明清时期的衢州作为东南军事重镇的地位日益显现。平“三藩之乱”后,衢州自此有了“铁城”之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从杭州经衢州至江西玉山或福建浦城的驿道,成为明清时期内陆交通最繁盛的商路。处在这条驿道要冲之地的衢州,经济文化得以进一步发展。鼎盛于明代中后期,以经营珠宝、书籍为主,以衢籍,特别是龙游籍商人为核心的龙游商帮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一,也正是衢州作为四省通衢要地的明证。
『叁』 衢江的介绍
衢江,古称瀫水,又称信安溪、信安江、衢港。是钱塘江主要支流、源头之一。发源于版安徽省黄山市休宁权县龙田乡青芝埭尖,海拔1144米,以上游马金溪起算,止于海盐澉浦-余姚西山闸连线,河长522.22公里(其中安徽境内24.77公里,浙江境内497.45公里);流域面积(省内部分)44014.50平方公里。比钱塘江正源新安江(588.73公里)短约60公里。衢江上起衢州市常山港、江山港合流的双港口,下迄兰溪市西南横山纳金华江接兰江,是浙江省衢州市的母亲河,上承徽州文化,下接金华八婺,孕育出别具特色的三衢文化。
『肆』 问衢州历史资料,急!!!!!我今天就要用。
行政历史
衢州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辖区内衢县、龙游、江山、常山、开化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锛、石刀、石矛等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夏、商、西周三代属百越之地。
春秋初为姑蔑国,后为越国姑蔑之地,战国时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灭楚,平定江南,于吴越之地置会稽郡,今衢州属会稽郡之太末县(一作大末)。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为荆王国地。十二年(前195),吴国地。景帝四年(前153),诛吴王刘濞,复属会稽郡。
东汉初平三年(192),分太末县置新安县。为衢县建县之始,仍属会稽郡。建安二十三年(218),析新安县置定阳县。
三国吴国宝鼎元年(226),新安县改属东阳郡。
晋太康元年(280),因与弘农郡新安县同名,改新安为信安,因信安溪得名,一说溪以县得名,仍隶东阳郡。
南朝宋、齐、梁三代,新安县隶属不变;陈永定三年(559),置信安郡,领信安、定阳2县,隶缙州。
隋大业三年(607),太末、定阳2县并入信安,隶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于信安置衢州,并分置须江(江山)、定阳(常山)2县,衢州州名始于此,以路通三越而得名,信安遂为州治;同时,析太末县之西设白石县并置榖州,州领太末、白石2县,白石为州治之所;七年(624)废衢州,并定阳,须江、白石、太末4县入信安县,隶婺州;贞观八年(634),从信安、金华2县析置龙丘县;武后垂拱二年(686),复置衢州,辖信安、龙丘、常山3县,属江南道,信安为州治;如意元年(692),分龙丘县之西置盈川县,衢州辖信安、龙丘、须江、常山、盈川5县;证圣元年(695),分须江、定阳、弋阳3县置玉山县,隶衢州;天宝元年(742),改衢州为信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衢州,同年,玉山县改隶信州;衢州仍辖信安、龙丘、须江、盈川、常山5县,信安为州治,隶浙江东道;大历十四年(779),改隶浙江西道;建中元年(780),复隶浙江东道;二年(781),又改隶浙江西道;贞元三年(787),复隶浙江东道;元和七年(812),废盈川县入信安;咸通中(860-874),改信安为西安,因西溪得名,仍隶衢州。
五代时,衢州属吴越国(907-978),州治倚西安,辖西安、龙游、常山、江山4县;后唐长兴二年(931),吴越改龙丘为龙游。
北宋时西安县仍为衢州治,属两浙路;南宋时属两浙东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衢州路总管府,西安县倚廓,隶江淮行省浙东道宣慰司。
明太祖己亥年(1359年亦即元至正十九年),改衢州路为龙游府,治所西安;丙午年(1366年亦即元至正二十六年),又改龙游府为衢州府,西安倚廓,隶浙江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衢道;永乐二十二年(1424),建越王府;宣德二年(1427),越王府除。
清代沿袭明制,仍为衢州府,隶浙江省金衢严道;顺治八年(1651),浙闽总督移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撤,西安县仍为府治外,又为金衢严道治所;宣统三年七月(1911年8月7日),裁西安县并入衢州府,由府兼理县事。
辛亥革命后(1911年11月7日),成立衢州军政分府,兼理县事;民国元年(1912)二月,废府,改西安为衢县;三年(1914),实行道制,衢县属金华道,并为道尹驻地;五年(1916),裁道,翌年复设,道尹仍驻衢县;十六年(1927),设第一特区县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衢县;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改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衢县仍为公属属址;一九四六年,专员公署与保安司令部合并,称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驻衢县;一九四八年,衢县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址移金华。
一九四九年五月六日,衢县解放,始设军管会,后建衢州专员公署。衢州市,专属仍驻衢州,县政府迁至樟潭镇;一九五一年,撤销衢州市,县府迁回衢县城区,专署驻衢县;一九五五年三月,衢州专员公署撤销,衢县属金华专区;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常山并入衢县;一九六0年一月一日,龙游县并入;一九六一年,复置常山县;一九七九年九月,恢复衢州市,县、市并存;一九八一年四月,撤县并入市;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三日,龙游县析出,另立县治;一九八四年,辖区不变;一九八五年五月,金华地区撤销,衢州市升省辖市,原衢州市分设柯城区与衢县,实行市管县,市辖衢县、江山、常山、开化、龙游五县及柯城区;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江山县改县级市,属衢州市。
人文历史
衢州,古为姑蔑国、大末县、信安县,唐初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控鄱阳之肘腋,扼瓯闽之咽喉,连宣歙之声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浙、闽、赣、皖四省交通之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秀丽的一方山水,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孕育出灿烂的历史文化。从距今六千年的葱洞遗址到东华山汉墓群,从姑蔑族的南迁到孔氏大宗的南渡,从绵延七百里的仙霞古道到连绵不绝的衢江水运,从两宋时期的群星荟萃到明清之际的天涯贾客,一处处史迹、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名人都在述说着衢州六千年的历史文明。1994年,衢州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衢州
衢州地处钱江源头,自古就人杰地灵。考古学家在境内发现众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其中著名的葱洞遗址将衢州的历史推到了距今6000年前。商周时期的衢州,属扬州之域,虽在文书上鲜见记载,但众多原始瓷器和精美玉器的出土,可见当时的繁荣。春秋末年,衢州属“姑蔑”之地,姑蔑族和徐偃王后裔构成了衢州的早期居民。
葱洞先民——6000年前的衢州人
1、 葱洞遗址:衢州、建德交界处分布着大面积的石灰岩地貌,为古代先民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环境。位于衢州上方镇境内的葱洞、观音洞遗址就是该地区一个典型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活动在衢州的最早例证。正是根据这一遗址的出土文物,将衢州市的历史提早到距今六千年前。
6000年前的浙江大地,气候温暖,植被茂盛,动物繁多,十分适宜人类居住。衢州,与余姚河姆渡、余杭良渚文化等地区一样,也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近年来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处处新石器时代遗存就是最好的实物例证。
2、 姑蔑一族——2500年前的文明传承
越族是构成华夏民族的重要一支,而闽浙赣皖四省交界之地正是古越族的发源地,衢州就处于这一地区的中心。春秋时期,姑蔑族从山东泗水地区辗转南迁,其一部与偃王后裔一部先后迁居浙西衢州。姑蔑南迁及其定居衢州的历史表明衢州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就已融入了华夏族之列。众多青铜礼器、兵器和随葬玉器、原始瓷器的出土,足可说明当时衢州经济文化的繁荣。姑蔑史料:
(1)《左传·哀公十三年):“姑蔑之旗”及杜预注。
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姑蔑就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与越国对吴国的战争。说明早在此前,姑蔑一族即已定居衢州。
(2)《国语·越语上)(卷二十):勾践之地,……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姑蔑管辖范围包括如今整个衢州地区及遂昌、汤溪、江西玉山等地。
3、 偃王南迁
徐国,为嬴姓子爵,始封于夏朝,其国在下邳僮县,今泗州临淮有徐城。周朝建立后,徐国与东夷各族不服周王朝统治,双方不断发生战争。西周末年,周穆王派兵攻打徐国,徐偃王弃国南迁,春秋时期其一部辗转来到衢州。
秦汉至唐时期的衢州
约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于姑蔑旧地设大末县,县治在今龙游县境内,揭开了衢州历史新的一页。两汉时期,衢州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但从出土的青铜器和陶器来看,仍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六朝时期,地处江南的衢州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缓慢发展。唐代初年于信安县设州城,衢州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七百里仙霞古道的开凿,使衢州作为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凸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郡县制,于姑蔑旧地设大末县,故城在今龙游县城西,正式开始了衢州建县的历史。东汉末年,又设立了新安县(今衢江区、柯城区)、定阳县(今常山县)。唐武德四年(621),分信安县设须江县(今江山市)。同年于信安县设州级行政区划,因境内三衢山而称衢州,亦有八方通衢之意,此名一直延用至今。
宋元时期的衢州
两宋时期,伴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衢州的政治、经济、文化获得空前繁荣。特别是在北宋,衢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达到了顶峰,为两浙(今浙江及江苏南部地区)翘楚。北宋167年间,衢州仅文科进士就达250人,远高于苏州、杭州、绍兴等地。南宋时期,随着圣裔南迁,衢州成为南方新的儒学圣地,史称“东南阙里”。作为南宋全国知名书院,柯山书院、包山书院更是人文荟萃,其影响一直波及到元代。
明清时期的衢州
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明清时期的衢州作为东南军事重镇的地位日益显现。平“三藩之乱”后,衢州自此有了“铁城”之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从杭州经衢州至江西玉山或福建浦城的驿道,成为明清时期内陆交通最繁盛的商路。处在这条驿道要冲之地的衢州,经济文化得以进一步发展。鼎盛于明代中后期,以经营珠宝、书籍为主,以衢籍,特别是龙游籍商人为核心的龙游商帮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一,也正是衢州作为四省通衢要地的明证。
『伍』 衢州上下街因衢江流向而得名,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有“衢州第一街”的美誉,今年市政府决定再投资26
将263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63×107.
故选B.
『陆』 衢州有那些历史文化
一、节庆活动
衢州地理复杂、历史事件(战争、移民等)众多因此而方言众多,多受北部吴语、皖南徽语、江西赣语、闽北方言的建州语等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其中江山方言堪称是汉语活化石保留了不少古代词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6)衢江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衢州被称为中国特产之乡,各县都有一批名牌旅游特色产品:开化纸、开化根雕、江山西砚、柯城莹白瓷等。
柯城区花卉、特禽;衢江区椪柑、竹炭;龙游县:竹笋、黄花梨;江山市:白鹅、猕猴桃、白菇、蜜蜂;常山县胡柚、油茶;开化县龙顶茶、金针菇、根雕艺术。
衢州著名小吃:三头一掌,衢州三头分别是兔头、鸭头、鱼头和鸭掌,都是衢州地方特色风味食品。
风味特色小吃:衢州烤饼、衢州麻饼、八宝菜、龙游米糊、龙游开洋豆腐干、龙游发糕、毛豆腐、衢州油炸果、山粉肉、开化青蛳、开化焙糕、常山胡柚、菱角豆腐、开化板栗、高家萝卜丝、衢州椪柑、衢州柑橘、衢红桔、双桥粉干、常山索面。
衢州也是产茶地区,龙游是全国重点茶叶产区之一,有1500多年的种植史。龙游方山茶、开化龙顶茶、衢州玉露茶、江山绿牡丹等。
『柒』 衢县的历史沿革
衢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春秋为姑蔑地,战国时属楚。东汉初平三年(192)始建县,名新安。晋太康元年(280)改为信安,唐咸通年间易名西安,民国元年(1912)始称衢县。唐以来历为州、府、郡、路、道、署驻地,是浙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县时市,行政区划变动频繁。1981年撤县设衢州市(县级),1985年5月升为省辖市,原县级市辖区划分为衢江区(暂名)和柯城区。 同年12月在衢江区基础上恢复县制, 属衢州市,辖8区、9镇、36乡、640个行政村,总人口49.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万人。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为13镇、15乡。1997年底辖14镇、16乡、642个行政村,总人口52.10万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衢县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1986年,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2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5亿元,职工年均工资性收入1034元,农民年均纯收入427元。 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20.3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10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职工年均工资性收入5936元,农民年均纯收入2499元。 2001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撤销衢县设立衢州市衢江区及调整衢州市市辖区,衢县的石梁镇、航埠镇划入柯城区,其余地区设立衢江区。
『捌』 衢江区峡口镇的历史
我知道千官镇的历史,因为我有一本三罗传奇。这里是没人知道的,除非他有关于你这个阵历史的书。
『玖』 衢州有哪些文化遗产
衢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 :《烂柯山—围棋仙地的传说》、《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梧 桐祖殿祭春》、《全旺板龙》、《车马灯》、《茶灯戏》、《杨炯出巡》、《硬头 狮子》、《滚花龙》、《畲族婚礼》、《脱节龙》、《龙游发糕制作技艺》、《貔 貅舞》、《廿八都山歌》、《手狮舞》、《须江古乐》、《廿八都木偶》、《钢叉舞》、《胡家神龙》、《跳竹马》、《苏庄草龙》、《开化根雕》、《徽戏》。 衢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 一、民间文学1、衢州话2、衢州三怪传说(柯城)3、癞痢娘娘的传说(衢江) 4、浮石潭的传说(衢江)5、江山方言6、江郎山的传说(江山)7、清漾毛恺的故事(江山)8、常山方言9、严嵩在常山的传说(常山)10、琼奴和苕郎的爱情故事(常山)11、常山喝彩歌谣12、圣潭沟的传说(开化)二、民间音乐13、衢江十番锣鼓14、衢江后溪十二月花名15、江山民间坐唱班16、常山猷辂民歌 17、开化满山唱三、民间舞蹈18、衢江沈家板龙19、衢江横路马灯戏20、衢江玳堰节节龙21、龙游小脚灯22、龙游儒大门草龙23、龙游少儿走马灯24、龙游清明祭祖灯会25、龙游麒麟灯26、龙游大街龙灯27、龙游竹衣龙28、龙游断头龙29、江山断头龙30、江山黄石板狮31、江山佛堂鱼灯32、江山石门抬阁33、常山铜钱枪舞34、常山蜀阜皇龙35、常山洗马舞36、常山柴冲舞37、开化余村鱼头板灯38、开化霞山高跷竹马39、开化马金姚家扛灯40、开化华埠竹马舞41、开化华埠花棍舞42、开化大溪边柳叶龙四、传统戏曲43、衢州滩簧44、龙游茶灯戏45、龙游婺剧46、江山婺剧变脸、耍牙47、常山婺剧48、开化目莲戏 五、曲艺49、柯城“三块头”乐拔50、龙游道情51、龙游小锣书52、江山四都道情53、常山道情六、杂技与竞技54、柯城麻蓬“十三太保”传统拳术55、江山塘源口洪公拳56、常山乔装戏57、常山猷辂拳58、武当太乙五步拳(常山)59、南少林武术(开化)七、民间美术60、龙游粿印雕刻技艺61、吴芝英剪纸(龙游)62、江山剪纸63、常山假山盆景制作技艺64、常山三十六天井建筑艺术65、开化塘坞古祠堂木雕工艺八、传统手工技艺66、柯城莹白瓷制作技艺67、柯城古琴制作技艺68、衢江桂花饼制作技艺69、衢江双桥粉干制作技艺70、衢江大洲厨刀制作技艺71、东方魔镜(衢江)72、龙游宣纸制作技艺73、龙游小辣椒制作技艺74、竹编技艺(龙游、开化)75、江山西砚76、江山传统陶艺77、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江山、常山)78、常山木杆秤手工制作技艺79、常山贡面制作技艺80、常山夏布制作技艺81、常山手工弹棉花技艺82、常山胡柚栽培技艺83、传统榨油技艺(常山、开化)84、开化青砖瓦烧制工艺85、开化“贡纸”86、开化塘坞豆腐干制作工艺87、开化龙顶茶手工制作技艺九、传统医药88、杨继洲与针灸89、常山民间中医偏方诊疗十、民俗90、周王庙会91、柯城白云山庙会92、衢江重阳节93、衢江浮石六月过小年94、衢江东岳山庙会95、龙游商帮96、龙游罗家清明馃制作97、龙游徐偃王庙会98、江山麻糍节99、江山凤林三月三祭祀会100、常山里东坑修路节101、常山焙馃(糕)102、常山龙门口扁食103、常山茄子灯104、常山天灯105、常山球川庙会106、常山传统婚俗107、开化桐村千层糕制作工艺108、开化苏庄炊粉109、开化苏庄平坑保苗节110、开化大溪边庙会111、开化苏庄唐头古佛节
『拾』 衢江的南孔文化
衢江流域自安徽省休宁县发源至兰溪市婺江(金华江)汇流处止,主河道流程232.9公里,全流域面积为11138平方公里。
《浙江古今地名词典》:“衢江,在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最大流之一段。上起衢州市四常山港、江山港合流的双港口,下迄兰溪市西南横山纳金华江接兰江。
古名瀫水,又名信安江、信安溪、衢港、西溪。唐武德四年(621),于信安置衢州后,江流其境,始称衢江”。
衢州水运历史悠久,在古代推行食盐商销商运政策,浙盐行销四省,其中赣省广信(今上饶)府七县食盐,均通过衢江水运至常山起岸,转陆运到江西玉山分销。1949衢州地区解放时,市辖区内共有木帆船2690艘,吨位13182吨。共有竹筏409对,吨位660吨。解放初期,水运在输送粮食、木材、柑桔、煤炭、毛竹、柴炭、麦杆等大宗土特产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机动船的发展,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机动船的发展,先后开辟了衢州直达萧、绍、宁、杭、嘉、湖、上海、江苏内河航线。当时衢州各航运公司拥有各类运输船舶100余艘,2000多载重吨,船队12个,年货运量15万吨。水运曾经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过相当大的贡献。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公路、铁路的迅猛发展以及上游建库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航道通航能力逐渐萎缩,部分浅滩航段甚至断航,内河航运逐渐萧条,基本处于断航状态,煤炭、石料等大宗散货只得弃水走陆,增加了企业成本,对衢州、金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航道等级的降低,通航吨位下,衢州航运不能发挥运量大的优势,经济效益差,市内各航运公司先后停业、转产。仅留龙游远安航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拥有8艘货船,862载重吨,从事跨航区、跨省际的长途水路货物运输。现衢江部分航段通航挖砂运输船和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