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叫什么名字
学校始建于1928年,前身是国立安徽大学,199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改名为安徽农业大学。
② 建国后,淠史杭沟通综合利用工程,造福了安徽农业在安徽历史第几面
112页最后的小字
③ 安徽农业大学的历史沿革
安徽农业大学起源于1928年(中华民国17年)创立于安庆的省立安徽大学,省立安徽大学是在国民革命的风云中,顺应安徽高等教育形势发展需要的结晶,是民国初年安徽境内唯一的高等学府。
1939年抗日战争形势严峻,原省会安庆沦陷,省立安徽大学被迫停办。
1946年国民政府决定复建省立安徽大学,并改省立为国立,改称国立安徽大学,决定由朱光潜任筹备会主任。国立安徽大学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直属于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
1949年夏,长江洪水泛滥,国立安徽大学校园被淹,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至芜湖。
1954年国立安徽大学接国家政务院决定和华东行政委员会高教局通知决定:撤销安徽大学校名和建制,其所属农学院、师范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农学院、安徽师范学院。
1954年8月,安徽省政府决定安徽农学院由芜湖迁至合肥新校址办学。
1979年,安徽农学院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5年9月,安徽农学院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
1998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0年10月,学校被教育部列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成为安徽省五所具有公费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的高校之一。
2011年6月,学校在安徽省整体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并相继在江西、河北、山西、贵州、西藏、宁夏、重庆等多个省份(市)进入一本批次招生。
2011年12月,农业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安徽农业大学的协议》,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省属高校中最先进入省部共建大学行列。
2012年学校被国家列为“小211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大学(中西部100所,安徽省6所之一),成功进入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国家第三次重点高校建设工程行列。
2012年7月,经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
2012年5月 ,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中,该校在中国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实力排名中位列中国区科研机构排名第66位,安徽省高校中位居第3位(仅次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成为科研实力“中国百强高校”。 2013年11月,安徽省出台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安徽农业大学最高票当选为全省首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四所立项建设高校之一,获得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资助。
2014年3月,国家林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安徽农业大学签字仪式在国家林业局举行。安徽农业大学成为安徽省第一所省政府与国家两个部委共建高校。
2014年10月,学校经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5年1月,科技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通知,安徽农业大学申报的“省部共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成为安徽省首个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省属高校。
④ 安徽农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
这是在该校官网找到抄的相关介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扎实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 可在国内外大、中、小学及相关机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外文化交流等与汉语国际推广相关的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 专任教师多数有在国外访问、进修的经历。与美国Hampshire College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接受美国留学生,部分学生有机会赴美国短期进修、交流。
⑤ 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农业是集约型农业,主要特点是因时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取良种、精耕、细管、多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形成与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小农经营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关。在农艺和产量上,中国传统农业曾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以种植粮食为中心,多种经营,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在这样的农区之外,又有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牧区,两者互相依存,在不同时期,又互有消长。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是不平衡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区虽然不断扩大,但也有些地区粗放经营,甚至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残余。以精耕细作农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线索,中国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了下述阶段:①夏、商、西周、春秋是由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态过渡的时期,主要特点是与青铜工具、耒耜、耦耕、相联系的沟洫农业;②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成型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耱为中心的旱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③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农艺扩展时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耖为中心的水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④明、清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持续发展时期,主要特点是应付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先秦重要粮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麦、大豆,还有大麻和菰(米)等。大抵北方以种粟黍为主,南方以种稻为主。战国时期,适应休闲制向连作制的过渡,大豆一度和粟并列为主要粮食。汉以后大豆向副食方向发展,大麻和菰逐步退出粮食行列。末期,小麦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种植,以后传入中原,随着连作倒茬和农田灌溉与保墒耕作技术的发展,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但粟在长时期内仍是最主要的粮食。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还提到豌豆和胡豆。三国时的《广雅》首次提到籼稻,这一时期水稻的主要种植类籼,粳。唐、宋经济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产迅速发展。至宋代水稻跃居粮作之首,麦作也进一步发展,稻、麦取代了粟、稻的传统地位而延续至今。原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高粱,宋、元时期传到黄河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明、清时代,原产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
⑥ 安徽农业以什么为主,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以淮河为界安徽淮河以北多以小麦玉米为主;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有两季三季辅以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
⑦ 安徽省农业发展取得成就有何重要意义
安徽省农业发展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带动了好多贫困人口脱贫。
⑧ 安徽历史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安徽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安徽分属不同的部落(扬越、百濮)和诸侯国。西周出现了吴国、六国、舒国3个诸侯国。
东周出现了越国、楚国、吴国、萧国、桐国5个诸侯国。春秋期间(前770年-476年),分属宋国、楚国、蔡国、徐国。秦代实行郡县制,境内长江以南属会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属泗水郡、砀郡、陈郡。
秦末至楚汉相争期间,增置鄣郡、衡山郡、庐江郡,并为九江、西楚、衡山等诸侯国分领。西汉,安徽先后分属为淮南国、庐江国、衡山国、六安国、荆国、淮阳国、梁国。东汉,省境长江以南属扬州,以北属徐州、豫州。
三国鼎立期间,分属孙吴、曹魏二国。东晋时期,淮北地区分属“五胡十六国”中的刘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等国,常守旧制,仍为徐、豫(含东豫)2个州分领。
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均先后收复过淮北地区,领有江南地区,并长期以江淮地区为南北纷争的战场。陈朝后期则以长江为限,江淮及以北地区分属北齐、北周。南朝后期,安徽长江以北先后分属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
隋唐隋统一中国后,境内分置庐江、谯郡、汝阴、淮南、钟离、戈阳、同安、宣城、新安、历阳。唐分中国为十道,安徽分属河南道、淮南道、江南东道。
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分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区)先后分属吴国和南唐国。宋元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属江南东路、京西北路、京东西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5个路。宋室南渡,宋金对峙,金人据有淮北,南宋据有淮南、江南。
元代实行行省制,安徽先后分属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明朝,属南直隶,安徽分属庐州府(合肥)、凤阳府、安庆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广德府。凤阳府为明朝的陪都明中都。
清初灭南明,废南京,以南京原辖区域改设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巡抚衙门驻安庆)辖庐州府(今合肥)、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凤阳府、徐州府、广德府、和州府、滁州府。这是安徽建省之始,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简称“皖”。
太平天国在安徽境内占领区建政是采取省、郡(州)、县三级管理体制,改清代的府为郡。
(8)安徽农业历史发展扩展阅读:
安徽古代著名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4、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5、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⑨ 跪求安徽历史
远古
安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省内发现的“和县猿人”,距今已有约35万年历史。据科考,“和县猿人”出现时间应不晚于“北京人”,甚至与“蓝田人”相当。[1]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潜山县的薛家岗又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痕迹,后来又在本省多处发现了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隋唐之前
商朝(前16世纪 - 前11世纪)的开国君主汤曾经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2]当时安徽大部份居民并非华夏族,而是后来逐步同化入汉族的东夷、山越人等。
战国末期,前278年,楚国的郢都(今湖北荆州)被秦国攻占,于是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4年,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的王翦60万大军击败,前223年,寿春陷落,楚国灭亡。前221年,秦国完成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安徽大部分地区属于九江郡(寿县),北端属于泗水郡和砀郡。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在今安徽灵璧县历垓下之战败给刘邦,自刎于乌江(安徽和县)。刘邦建立汉朝。
汉武帝时东瓯国举国迁到庐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区)。汉朝末年,寿春成为军阀袁术的基地。袁术后来自称皇帝,但不久病死,寿春归属军阀曹操(亳州人,三国曹魏之实际开创者)。
南北朝期间,从4世纪开始的之后三百年间,几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华北地区并相继建立军阀政权,南方则一直保持着汉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为南北方对峙的前线,战火不断。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之间展开的淝水之战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
隋唐
隋朝统一,使安徽摆脱了南北朝期间“南北对峙”主战场的困境。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使江淮地区经济得到较好的恢复。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经过短暂的混战,唐朝统一天下,并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和统一。
安史之乱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区备受战火蹂躏。晚唐时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从河南经安徽和县渡长江入皖南,到福建、广东,后经安徽攻长安,天下大乱,藩镇割据,不久唐朝灭亡。
宋元
北宋后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后,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为南北对峙的前沿,战祸连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出兵伐宋,被虞允文指挥的宋军大败于今安徽马鞍山采石矶,史称采石大战失败。1234年,金亡于蒙古帝国。1276年,蒙古人攻占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归元朝。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现在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直属中央六部管理,称为“直隶”。该区域跨长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将经济和文化差异很大的广阔地区,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频繁的家乡凤阳府(今皖北地区),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府(今黄山市一带),和今江苏南部以富裕著称的太湖流域,都划归同一个行政区管辖。明太祖洪武二年定都临濠府(今皖北地区),史称明中都,洪武八年迁都应天府(即今南京市),但凤阳府(原临濠府)已近基本建设完毕皇陵与皇宫,(皇宫与皇陵宫殿毁于明末张献忠,宫墙毁于文革)。
明代在安徽境内共设有7个府,其中4个位于长江以南:徽州府(6县)、宁国府(明初曾叫宣城府、宣州府,最终仍定名为宁国府,6县)、太平府(3县)、池州府(6县);3个位于江淮之间:安庆府(7县)、庐州府(4县1州),设凤阳府(元代曾叫临濠府,明初更名中立府,最终定名凤阳府,5州13县);淮河以北未设府,淮河以北全境属凤阳府。明成祖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原直隶地区改称南直隶。1635年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凤阳府,烧毁皇宫与皇陵。
清朝
1645年,清军攻占南京,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1667年,又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省会初驻应天府后迁至安庆府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则长期寄驻江宁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并迁来安庆。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稳定下来。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粮食和军事基地,在曾国藩的湘军和陈玉成的太平军反复拉锯战中,安徽南部人口损失巨大,经济凋蔽。战后从河南、湖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习俗有所改变。同时期,捻军也发源于贫困而土匪横行的今皖北地区。李鸿章在庐州府附近招募淮军赴江浙作战。太平天国之后淮军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清代安徽省下设两道,皖南道(初驻安庆府,后移至芜湖县),皖北道(驻凤阳府)。
近现代
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安徽省设三个道,芜湖道、安庆道和淮泗道(驻凤阳),省会变动较大。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兴起。1912~1926年,安徽历柏文蔚、倪嗣冲、张文生、马联甲、吕调元、姜登选、陈调元等省首长。1926年底陈调元归顺北伐国民革命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伪、国军和中共新四军力量交织的地区。1940年在安徽发生国共冲突的皖南事变。1947年蚌埠脱离凤阳县被设为安徽省第一个省辖市,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国共内战期间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的主战场。
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一度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北(驻合肥)和皖南(驻屯溪,今黄山市)2个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合并。省界有小幅的调整: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徐州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了安徽。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安徽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达到500~600万人,[3]占灾前人口3446万人的18.37%,其比例居中国各省的第一位。当时的省委书记曾希圣因此被调职。
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秘密将土地公开,实行大包干,创造性地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得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结果是,1979年粮食比上年增长6倍,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5年粮食总和,农业获得大丰收。与此同时,安徽省肥西县、来安县也开始试验包产到户。
1982年1月,中共中央总结经验,发出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了安徽的做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开。安徽农民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安徽的农村和城市改革也逐步开始。在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行,农村市场逐步放开;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科技兴农”方针被提出,乡镇企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兴起。1980年,全省开始推行企业经营责任制,并改革工资制度和奖金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企业“吃大锅饭”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安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求采纳~~~~
⑩ 安徽省太湖县的发展历史,越详细越好
安徽省太湖县的发展历史:
2016年太湖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3135万元,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9018万元,比2015年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6902万元,比2015年增长9.0%。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7215万元,比2015年增长10.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43.9:3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318元,比2015年增加1312元。
2016年太湖县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750万元,比2015年增长12.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435万元,比2015年增长12.4%。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939万元,比2015年下降14.9%。公共安全支出14750万元,比2015年增长41.0%;教育支出83527万元,比2015年增长40.0%。
(10)安徽农业历史发展扩展阅读: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为重峦迭嶂的大别山余脉,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将军山。
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华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将军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
东南部除香茗耸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为丘陵平畈交错之地。县境内主要河流为长河,发源于岳西多枝山,在杏花村南入县境。
纳羊角河、同义河、薜义河、白沙河、安乐河、南阳河、黑岩河、青石河、小湖河、大湖河、寺前河、罗溪河诸水,入花凉亭水库,下龙山,傍县城,穿新仓,进潜山,汇皖河,再入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