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晋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

晋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28 08:47:39

㈠ 关于晋西北的资料

西北地区总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气候复杂,总的特点是比较干旱,大部分地方属大陆性气候,年温差、日温差大。为方便研究,现分项目讨论一下:
气温分布:
西北地区气温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受纬度影响小于东部地区,冬季1月份的气温分布,新疆东北部的富蕴、青河可以冷到-50度,一般也在-28度以下;青海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南部高原上海拔4200多米的玛多,最冷的时候也在-48.1度,是全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陕西的榆林最冷时也达到-30度。而陕西东南部气候相对温暖,可以在0度以上。夏天西北地区气候干热(青海除外),陕西中部的盆地,如西安经常出现40度以上的高温,最热时达到44度。甘肃西北部的沙漠如敦煌也出现过43.6度的高温。吐鲁番是中国著名的“火洲”,最热时达到48摄氏度。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到600毫米,只有陕西南部山区、甘肃南部、青海南部和新疆东部的迎风坡在600-1000毫米之间,甘肃乌鞘岭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尤其是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甘肃的敦煌盆地,降水量都不到50毫米,青海的冷湖、新疆的罗布泊、南疆的若羌、且末、伊吾盆地中的淖毛湖、吐鲁番、哈密盆地降水量甚至只有10毫米多,是全国最为干旱的地方。如此干旱的程度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日照和云量:
西北大部分地区日照极为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除了东南部的湿润地区外,大部分地方日照在2600-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0-80%,陕西北部的府谷也达到2900多小时,甘肃敦煌达到3200多小时,青海的冷湖、新疆的星星峡更是超过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超过80%,是亚洲日照最多的地方,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撒哈拉沙漠和南美洲安第斯山)。西北大部分地区云量在60%以下,甘肃河西走廊云量在45%以下,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云量也不到50%,是全国晴天最多的地方之一。青海高原因为海拔在3000米以上,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极为强烈(仅次于西藏),西南部的五道梁气象站年平均太阳辐射量达到176.1千卡/平方厘米,比东部地区高出70%以上!
就是兰州,太阳辐射也超过北京的7%,西宁则超过北京的10%。

㈡ 关于晋西北的资料

晋西北风沙防治刻不容缓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回严重,属于沙答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绿色生态治理工程 晋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面积1 700多万亩,近300万亩草地因风沙危害逐渐退化,成为风沙侵袭北京的主要通道和三大风沙源之一。2000年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山西省各级政府组织以部门为实施单位,发动30多万户农户在大同、朔州、忻州3个市、13个县(区)和两个国有林业局展开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工程。
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

㈢ 晋西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晋西北地处山西高原的西北边缘,是京津的屏障,由于本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本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煤炭、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晋西北地区与毛乌素沙地正面相迎,与内蒙古、陕北风沙区相毗邻,自然条件恶劣,整体生态环境处于极度脆弱状态,是北方地区沙尘暴侵袭京津的中、西两条主线的必经之地。由于该地区长期以来乱采滥挖、滥垦滥牧现象普遍,致使国土资源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不植树造林,使晋西北土地沙化、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成了北方著名的风沙源头。
几年来,山西省在桑干河流域和通往北京的主要风沙路径营造万亩以上连片树林120多处,林木成活率都在90%以上,有效遏制了地表起沙现象,减轻了沙尘危害。
治沙情况: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势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季风,经大同、朔州地区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钙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区。

㈣ 晋西北的情况资料

晋西北地处山西高原的西北边缘,是京津的屏障。由于晋西北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本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煤炭、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

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

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季风,经大同、朔州地区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钙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区。

(4)晋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山西省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在国家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聘请专业队集中治理,保证了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

二是采取了拍卖“四荒”、家庭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改变了以前只种不管的局面,激活了体制;

三是保护现有植被,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广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草工作,停止毁林开垦过度放牧,让牛羊下山改为圈养,有效保护了植被;

四是大面积封沙育林育草,在植被较差的地区利用雨季进行飞播和人工散播。 从2000年开始,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的晋西北16个县与省政府签订了退耕还林“责任状”,一些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已初见成效。

㈤ 晋西北资料,不要西北的。

晋西北风沙防治刻不容缓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专重,属于沙尘暴高属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季风,经大同、朔州地区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钙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区。

绿色生态治理工程 晋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面积1 700多万亩,近300万亩草地因风沙危害逐渐退化,成为风沙侵袭北京的主要通道和三大风沙源之一。2000年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山西省各级政府组织以部门为实施单位,发动30多万户农户在大同、朔州、忻州3个市、13个县(区)和两个国有林业局展开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工程。

㈥ 晋西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这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晋西北具体是指山西省的河曲、保德、偏关和兴县,它们隶属于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相望。地处山西高原的西北边缘。晋西北是京津的屏障。
由于本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本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煤炭、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季风,经大同、朔州地区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钙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区。
晋西北的生态环境由于“欠账”太多,滥砍、滥伐、滥牧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前几年开始,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的晋西北16个县与省政府签订了退耕还林“责任状”,一些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已初见成效。

㈦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资料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下旬,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贺龙与关向应等率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主力挺进抗日前线,进入晋西北管涔山脉地区。一二〇师在给敌人沉重打击的同时,会同当地党的组织和民众抗日武装,广泛发动武装群众,开展兵民结合的武装斗争。不久,续范亭等率领的山西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或“战动总会”)和山西新军部队1万余人也进入晋西北地区。在中共晋西北临时区委及牺盟会、动委会的配合下,八路军广泛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安定社会秩序,建立武装自卫队和工、农、青、妇等抗日救亡团体,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到1938年1月,一二〇师即由出师时的8200人增至2.5万人。晋西北各县都建立了1000至2000人的抗日自卫军或游击队。
1938年2月起,一二〇师对同蒲铁路北段及太原、忻县间的公路展开破袭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日军调集万余人兵力分五路向晋西北发动围攻,妄图摧毁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一二〇师与日军激战20余天,歼敌1500余人,收复被日军侵占的7座县城,粉碎了日军的围攻,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电示朱德、彭德怀、贺龙等,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7月,一二〇师派出由李井泉等率领的大青山支队,从五寨进入雁北地区,8月,向绥远挺进。9月初,越过平绥铁路进入大青山地区,同当地党组织负责人杨植霖领导的蒙汉抗日游击队会合。9月下旬,大青山支队留一部在绥中活动,主力进到武川、百灵庙以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12月,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晋绥抗日根据地。
党领导根据地的抗日武装,同广大汉、蒙、回等各族人民一起,团结战斗,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同时坚决反击阎锡山发动的反共事变,使晋西北成为中共统一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1940年初,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作为统一领导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地区各项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由贺龙任书记,关向应任副书记。1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晋西北军区,贺龙为司令员,关向应为政治委员,续范亭为副司令员。1942年5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对根据地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晋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统一领导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3个地区的党政军民各项工作。8月,晋绥分局成立。晋西北军区亦改为晋绥军区。
从1944年开始,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发起局部反攻。晋西北区军民在春季、秋季攻势中先后进攻静乐、交城、忻县等地区的日、伪军,开辟了大片新的游击根据地,毙伤敌900余人,俘敌1000余人,收复土地770余平方公里。1944年,共解放村庄3100多个,解放人口40余万。同时,大青山解放区军民也积极开展游击战,绥西、绥南区恢复到1942年前的局面。
1945年春,八路军、新四军继续进行对日寇展开攻势作战。在春季攻势中,晋绥部队对离(石)岚(县)公路、五(寨)三(岔)公路沿线敌据点发起攻势。在夏季攻势中,晋绥军民从6月19日开始围困静乐县城并对公路沿线的日军展开进攻,基本上把敌人挤到铁路沿线和少数几条公路线附近。
1945年8月,中国军民展开对日本侵略军的全面反攻。8月11日,晋绥军区向附近日、伪军发出限令投降的最后通牒。晋绥部队一部向平绥路以北进攻,一部沿黄河北上攻击归绥,一部在南线由同蒲路西侧反攻太原。8月15日至19日,先后攻克太原市外围的日军据点,并一度攻入太原以南的晋源县城,对太原形成包围。9月下旬,晋西北全境解放。此外,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晋绥根据地的吕正操、林枫等率一批部队和干部进军东北,开始了新的征程。
八年抗战中,一二〇师和晋绥军区部队共作战10114次,毙伤日伪军100740人,俘虏日伪军18389人。晋绥根据地民兵配合主力或单独作战18718次,毙伤日伪军7733人,俘虏日伪军1876人。我军指战员牺牲13700余人,伤3万余人。
晋绥抗日根据地巍然屹立在黄河以东,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㈧ 告诉我有关“晋西北”的资料,谢谢!

晋西北地区来与毛乌素沙地源正面相迎,与内蒙古、陕北风沙区相毗邻,自然条件恶劣,整体生态环境处于极度脆弱状态,是北方地区沙尘暴侵袭京津的中、西两条主线的必经之地。由于该地区长期以来乱采滥挖、滥垦滥牧现象普遍,致使国土资源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不植树造林,使晋西北土地沙化、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成了北方著名的风沙源头。
几年来,山西省在桑干河流域和通往北京的主要风沙路径营造万亩以上连片树林120多处,林木成活率都在90%以上,有效遏制了地表起沙现象,减轻了沙尘危害。 从3月20日凌晨开始,屡屡遭受沙尘侵袭的山西省迎来今年入春以来强度、范围最大的扬沙、浮尘天气。肆虐的沙尘又一次敲响防风治沙、保持水土、恢复生态的警钟。

㈨ 关于中国晋西北的资料

西北地区的气候

西北地区总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气候复杂,总的特点是比较干旱,大部分地方属大陆性气候,年温差、日温差大。为方便研究,现分项目讨论一下:
气温分布:
西北地区气温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受纬度影响小于东部地区,冬季1月份的气温分布,新疆东北部的富蕴、青河可以冷到-50度,一般也在-28度以下;青海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南部高原上海拔4200多米的玛多,最冷的时候也在-48.1度,是全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陕西的榆林最冷时也达到-30度。而陕西东南部气候相对温暖,可以在0度以上。夏天西北地区气候干热(青海除外),陕西中部的盆地,如西安经常出现40度以上的高温,最热时达到44度。甘肃西北部的沙漠如敦煌也出现过43.6度的高温。吐鲁番是中国著名的“火洲”,最热时达到48摄氏度。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到600毫米,只有陕西南部山区、甘肃南部、青海南部和新疆东部的迎风坡在600-1000毫米之间,甘肃乌鞘岭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尤其是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甘肃的敦煌盆地,降水量都不到50毫米,青海的冷湖、新疆的罗布泊、南疆的若羌、且末、伊吾盆地中的淖毛湖、吐鲁番、哈密盆地降水量甚至只有10毫米多,是全国最为干旱的地方。如此干旱的程度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日照和云量:
西北大部分地区日照极为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除了东南部的湿润地区外,大部分地方日照在2600-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0-80%,陕西北部的府谷也达到2900多小时,甘肃敦煌达到3200多小时,青海的冷湖、新疆的星星峡更是超过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超过80%,是亚洲日照最多的地方,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撒哈拉沙漠和南美洲安第斯山)。西北大部分地区云量在60%以下,甘肃河西走廊云量在45%以下,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云量也不到50%,是全国晴天最多的地方之一。青海高原因为海拔在3000米以上,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极为强烈(仅次于西藏),西南部的五道梁气象站年平均太阳辐射量达到176.1千卡/平方厘米,比东部地区高出70%以上!
就是兰州,太阳辐射也超过北京的7%,西宁则超过北京的10%。

㈩ 吕梁最具特色的是什么 从古到今 要与历史文化有关

吕梁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能源重化工业也有长足的发展。

吕梁地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区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梯田环绕,是山西的贫困地区之一。但是,历史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吕梁风光相得益彰,成为今日的旅游地。吕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除煤炭外,还有赤铁矿、磁铁矿、铅矿、白云石、石棉、石墨。大理石等。著名的酒都杏花村就在吕梁地区汾阳市内。武则天、刘胡兰的故乡文水县也在吕梁地区。吕梁地区历史上人材辈出,宋代名将狄青、唐代大诗人宋之问、唐代大将郭子仪也都是汾阳人。
吕梁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市区境内的骨脊山,古称吕梁山。据《永宁州志》记载:“其名骨脊者,以泰山在左,华山在右,常山为靠,衡山为朝,此山是隆居中,依然天地之骨脊焉”,骨脊的古意与吕梁相通,故以吕梁山引申命名。

吕梁市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吕梁地区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历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卅、隰州,晋宁军、太原府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吕梁境内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组建。2004年7月撤消吕梁地区和县级离石市,设立地级吕梁市。全市辖一区,即离石区;二县级市,分别是汾阳市、孝义市;十县,分别是交城、文水、中阳、柳林、交口、兴县、岚县、临县、方山、石楼。148个乡镇(81镇67乡),12个街道办事处,3110个行政村,81个居委会。
吕梁市的历史发展过程
春秋时代 为赵国境域,境内设有中阳、兹氏、大陵等。 元时期 吕梁大部属于太原路(后改冀宁路)管辖,境内设置有交城县、文水县、兴州、岚州、临州、石州 (辖离石县、宁乡县)、汾州(辖县有西河县、孝义县)。石楼为晋宁路辖县。
秦时期 为太原郡境域,设有大陵、兹氏等县。 明时期 吕梁除石楼县属隰州外,境内州县均属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汾州升为府,并倚郭设汾阳县,原太原府所辖州县、临县、永宁州及辖县宁乡县和原汾州辖县改属汾州府。万历四十年,石楼县改属汾州府,
西汉时期 为太原郡境域。 清时期 沿用朝制,建置未变。
东汉时期 属于西河、太原、河东三郡。 民国时期 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宁州废州改县,三年(1914年)1月,永宁县改离石,宁乡县改中阳。民国七年(1918年),增设方山县。
三国时期 为魏国境域,属河西郡。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 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
西晋时期 境内各县分属于西河国和太原国,属县未变,仅兹氏县改隰城。 1949年 吕梁境内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兴县专区辖有兴县、临县、离石、方山、岚县等11县,汾阳专区辖县有汾阳、孝义、交城、文水、中阳、石楼等9县。
东晋十六国时期 ”设置永石郡,寻改西河,后燕置离石护军。 1951年 汾阳专区撤销,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划归榆次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石楼县划归晋南专区。
隋时期 分属于离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楼烦郡、龙泉郡。 1952年 兴县专区撤销,兴县、岚县划归雁北专区;临县、方山、离石、中阳划归榆次专区。
唐时期 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后改太原府)。 1954年 离石、方山二县合并为离山县。
五代时期 境域内所属未变。 1958年-1971年 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县并入汾阳县,中阳县与离山县合并为离石县,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岚县分别划入静乐和兴县,石楼县并人吕梁县。1959年9月19日除孝义县以外其它各县恢复建置,1961年5月恢复孝义县建置。 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组建,同时恢复方山县,新增设娄烦、交口二县。
宋代时期 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卅、隰州,晋宁军、太原府。 1972年-1996年 1972年4月,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柳林县。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1996年离石市撤县建市;1996年汾阳撤县建市。
金代时期 仅因晋宁军被撤销,辖县改属石州,其它州县的隶属未变。 2003年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地区建制、设立吕梁市。全市现辖1区10县,受省政府委托,代管两个省辖县级市

阅读全文

与晋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