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泰山历史文化

泰山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05 00:41:36

❶ 泰山文化的历史简介

“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清·阮元语)当二十世纪的最后一页悄然翻过之时,“勒马回看岱岭云”(清人题泰山回马岭刻石之语),就会深切感到,关于东岳泰山的探赜考索,在此沧桑百年之中,确乎是丰富而多彩的。众多的学人专家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数量之丰,水平之高,都远远超迈了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从而将泰山之学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❷ 泰山的历史文化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 神山、文化宝库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 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

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

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2)泰山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泰山文化

泰山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大致分为古代至1949年、1949年至上世纪末及新世纪三个阶段。《泰山通鉴》该书由曲进贤主编,齐鲁书社2005年出版(先秦至清代卷)这一专著成果。

该专著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了泰山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脉络,阐明了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文化特征。

论证了泰山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揭示了泰山从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的演进轨迹,凸显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意义,集中展现了当前泰山研究的最新成果。

❸ 泰山上历史文化遗址有哪些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因此留下众多闻名天下的石刻,这些石刻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泰山现存有石刻1696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既是记载泰山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泰山风景中的精彩去处之一。
名气最大的建筑:南天门、碧霞祠。
南天门在山东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盘之尽处,旧称三天门、天门关,海拔1460米,山于此为最危耸,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

仿佛天门自开。元中统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
沿天街由西往东,在东端的高崖之上,有一座泰山现存的最完美的一处古建筑,保存着中国明清时期的风格,这里集建筑与绘画、雕刻、林木为一体,称得上是中国古老文化的典范,这就是碧霞祠。碧霞祠供奉的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她是泰山的主宰神,俗称“泰山奶奶”,据说泰山奶奶非常灵验,许多人登泰山就是专门来这里向泰山奶奶求愿的。有人求富贵、有人求平安、有人求生意兴隆、还有人求长寿或有个儿子。求愿时一般都要向泰山奶奶许下承诺。一旦实现就必须要还愿,既落实所许之承诺,若没达到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终满意后再行还愿。许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供奉献礼的,有送匾的,有捐资修庙的,也有植树造林的。心诚则灵,登泰山时到老奶奶前许愿是许多游客非常乐意的事。

摩崖石刻
泰山现存的石刻中,摩崖石刻占57%以上,重要的如唐《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宋摩崖》和元《天门铭》摩崖石刻等,其他刻于自然石上的题名、题记、题诗,几乎遍布泰山上下。

❹ 泰山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

1966年在新泰发现的“智人牙齿化石”证明,早在五万年前,泰山一带就有人类活动。1959年在大汶口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说明,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还有泰山以北的著名的“龙山文化遗址”,也表明了几千年前,以泰山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一个重要发源地。传说少皞居曲阜,舜耕历山,也和泰山有密切的关系。泰山一带地处黄河下游,远古时期经常是洪水泛滥为灾,为什么这里反而一直是人口密集、生产先进、文化发达的地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时都谈到治水问题。我想上述问题,也和治水有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当洪水泛滥时,都依托泰山,向高处转移;等到洪水过去之后,这里又变成大片适宜农耕和放牧的肥沃的土地。所以治理洪水,变害为利,就成了远古时期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大事,并造就了像舜、禹、益这样的治水专家;而泰山也就成了我们祖先生产和生活以及创造文明的基础。《尚书·舜典》中称泰山为“岱宗”,据我的理解是:岱者,代也,宗者,祖也,意为历代之祖,也就是说,泰山是祖宗之山,由此也可证明,泰山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繁衍,生活在泰山地区的人们不断向外地疏散迁徙。他们虽然远离泰山,但仍然视泰山为自己的故乡,死后灵魂还要返回故土。如汉代乐府民歌中的《泰山吟》、《梁甫吟》、《蒿里曲》,晋代干宝《搜神记》中的《胡母班》、《蒋济亡儿》、《贾文合》等民间神话传说,直到宋代《太平广记》中的《集异记》以及清代袁枚的《子不语》、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等书,均记录了人们死后魂归泰山或泰山神主管亡人鬼魂的故事。中国这一古老的宗教神话传说,上下流行数千年,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在穷乡僻壤中还到处可见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碣,以求泰山神的保护。此外,诸如“登泰山而小天下”、“挟泰山以超北海”、“重于泰山”、“安如泰山”、“泰山北斗”、“有眼不识泰山”等譬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这一切都说明泰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尊贵和崇高地位。
历代帝王的封禅泰山,对于泰山崇高地位的确立与泰山文化的发展,在客观上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封禅之说,最早见于《管子·封禅篇》,原文已佚,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曾节引其片断。据说古者七十七君皆受天命封禅泰山,以表示自己的功业和统治地位得到上天的承认,亦即奉天承运、君权神授。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自以为有“一匡天下”之功,也想封禅泰山,但管仲认为齐桓公还不够资格,因而作罢。以后鲁国三卿之一季氏“旅于泰山”,即到泰山去祭祀,同样遭到孔子的反对,认为是非礼的行动。真正把古代封禅神话变成事实的应首推秦始皇帝。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完全具备了封禅泰山的资格。于是在统一全国的第三年,即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便亲率千乘万骑,大小臣工巡狩山东,封泰山,禅梁父,并立石颂德,成了有历史记载以来封禅泰山的第一个封建帝王。其后历代帝王不断有封禅活动,著名的有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与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等。宋真宗封禅以后,直至清代,历代帝王虽没有再举行过封禅大典,但仍据祀典按时派遣官员祭告泰山,或亲临致祭。如清朝乾隆皇帝来泰山就多达十一次。当然,不论是封禅还是祭祀泰山,现在看来,都属于封建迷信活动,且有其政治目的;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些活动,也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了泰山的历史内容。
泰山不仅是历史名山,也是文化名山。中国古代文化大体有三个系统:一是道教文化,一是佛教文化,一是儒家文化。这三系统的文化,在泰山都有集中的多方面的反映。自古以来,泰山就是道教兴盛之地。从祭祀东岳大帝到朝拜碧元君,从山下到山顶几乎所有的重要宫观庙宇(普照寺除外),大都是属于道教的建筑。金元之际兴起于山东半岛的全真教,在泰山也有一定的势力。全真教大师栖霞人丘处机的女弟子訾守慎曾在岱庙西北隅的长春观任主持,后由元帝赐其庙号为妙真观,庙中原有长春真人丘处机的牒文和成吉思汗敕旨立的石碑。另一全真教道士张志纯曾募化扩建泰山顶上的庙宇,“累岁乃成”,其诗友杜仁杰《天门铭序》称其有“破天荒”之功。普照寺,可视为佛教文化的代表。据说始建于北朝,重建于金代,是泰山现存唯一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明初朝鲜名僧满空禅师等人渡海至山东,于宣德三年(1428)领得度牒来普照寺,为重开山门之祖。清初诗僧元玉(号石堂)也在此做过主持,著有《石堂集》。普照寺是清代禅宗的著名寺院。泰山书院则代表着儒家文化。可惜已经废弃,仅存遗址。泰山书院是北宋著名大儒孙复、石介、胡瑗读书讲学的地方,号称“宋初三先生”。黄宗羲《宋元学案·序录》说:“宋世学术之盛,安定(胡瑗)、泰山(孙复)为之先河。”这说明泰山学派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泰山书院治学严谨刻苦,注重学以致用,为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建议恢复泰山书院,把泰山书院建成一个现代教育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对外文化交流中心。
上述儒释道三大派的文化,通过泰山历代建筑、书画石刻,以及有关泰山大量的名人题咏,各种文物古迹,而充分表现出来,使泰山成为文化名山。有人说泰山是历代书法石刻艺术的长廊,也有人说泰山是古代建筑的博览会,这都是当之无愧的。我以为泰山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代表。因此,研究泰山,开发泰山,不仅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双重意义,而且也是我们泰山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诗经·鲁颂·閟宫》有两句话:“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我斗胆改动其中一个字,曰:“泰山岩岩,万邦所瞻。”就以此作为向世界名山泰山的献礼吧!

❺ 泰山文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泰山,五岳独尊,雄居于华北大平原之上。

历史记载,第一个登上泰山的皇帝是秦始皇。 保存在岱庙的两块残石,9个半篆字是由秦丞相李斯书写的,俗称秦刻石,原本立于岱顶,碑文记述了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登峰泰山,周览东极的赫赫功业。

秦始皇在此筑坛祭天,表示归功于天,这叫做“封”,然后他又下山后到山前的小山丘上设坛祭地,这叫做“禅”。封建时代的泰山封禅由此拉开了帷幕。
泰山是道教名山,但儒、佛两教在泰山的影响亦不可小觑,三教合一的情形比比皆是。道教在泰山是最为彰显的文化现象,登山途中处处可见的几乎都是香火鼎盛的道观。
儒教仰仗着国教的地位,又有着孔子远在泰山名扬海内外之前的历史性登临,再加之历朝统治者对泰山无以复加的顶礼膜拜,才得以获得了与道教分庭抗礼的平等地位。
传为汉代人应劭所著《泰山记》当为泰山专著之滥觞,惜其书早已失传,仅在《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古籍中留下片断,据周郢统计,自《泰山记》乃至1949年,泰山专著共127种。自《泰山记》后至明代,见于著录的仅有北宋刘跂的《泰山秦篆谱》。有明一代泰山专著开始大量问世,共有30种之多,其中最著名者当属汪子卿《泰山志》和查志隆《岱史》。
泰山专著更加繁荣,共计53种,使泰山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个全盛时期。其中以聂鈫《泰山道里记》、金从七十年代末至本世纪结束,随着大陆文化事业的复苏,泰山研究也开始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不仅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活动广泛开展,中老年学者在学术上日趋成熟,年轻一代崭露头角;这使得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而且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举凡历史、文学、艺术、美学、文物考古、宗教、民俗、旅游及自然科学诸领域,泰山各个层面的学术课题均被触及。一些长期困扰学界的学术难关被一一攻克(其中人文研究中关于泰山封禅、宗教、石刻、文献的研讨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关于红门醉心石质的探讨,都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新方法、新史料迭见层出,泰山的学术影响明显扩大。

❻ 关于泰山的历史背景

泰山,又名岱山、来岱宗、岱岳、东源岳、泰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❼ 关于泰山的历史故事

1、唐玄宗封禅泰山轶事

唐玄宗是唐代的第六位皇帝,在位44年。他即帝位之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至形成了唐朝以来国家兴盛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开元盛世”,朝中大臣上书力请玄宗东封泰山。玄宗经过一番谦让之后,欣然首肯,于公元725年12月16日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据说,以前的帝王登封泰山,如果是顺承运,功绩显赫,则会出现诸多祥瑞之兆;如果是无德无能,不能顺应天时治理天下,则会出现诸多凶象。而玄宗皇帝登封泰山时,虽有功于天下,天气却屡屡变化,给他带来了诸多的烦恼,这大概是上天对玄宗以后沉迷酒色、荒废朝政的警示。

当时,玄宗皇帝东封泰山,单就仪仗队伍前的马队,就以每种颜色的马1000匹作为一个方队,交错排列,远远望去就像彩云绣锦,可见规模之大,盛况空前。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来到泰山西侧的时候,突然东北风大作,从中午一直刮到晚上,随从人员住的帐篷被风撕破,支撑帐篷的柱子也被吹折。

官员们因此十分恐慌,乱作一团。

封禅使张说本来就为封禅之事忙得焦头烂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更使他手足无措。为了稳定人心,他不得不出来打圆场说:“大家不要慌张,皇上是天子,如今御驾出宫,定会惊天动地,这是东海之神来接皇上封禅的。”

张说的搪塞,才使大家的心稍稍平静下来,及至来到泰山脚下,天果然变得丽日晴和。但是,到了玄宗斋戒沐浴的晚上,天空突然又狂风大作,寒气彻骨。天气的再度变故,不禁使玄宗心神不宁。他停止饮食,肃立夜露之下,直至夜半。

他虔诚地向苍天祷告:“我自即帝位以来,得到苍天的佐助,国家昌盛,万民安泰。我来登封泰山,本欲为万民祈福,但是,如果是我本人有什么过失,不配来泰山封禅,请上天来惩罚我本人;如果是随从的人员没有福分参加封禅,亦请上天降罪于我,随从的兵士和骑乘的马匹确实受不了彻骨的寒风,请苍天暂停风寒吧。”

玄宗祈祷之后,果然风静树止,山间的气温随之转暖,天气晴和,微风南来,在缕缕丝竹歌乐声中,玄宗顺利地在山顶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的封禅,玄宗还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一文,刻在山顶大观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洋洋千言的唐摩崖碑。

2、岳父为何称“泰山”

我国习俗,丈夫对妻子父母的称谓,一般在口语中称为丈人、丈母。“丈”在古代有“长”的意思。“丈人”原来是对老年人、长辈的尊称。《论语。微子》中说:“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这里“丈人”就是“老汉”之意。

王充《论衡。气寿》中也有“名男子为丈夫,尊公妪为丈人”的说法,也讲“丈”之本意,原是尊敬他人尤其是尊敬老年人的说法。不过,在王充所处的汉代,对老年人不分男女,无论公妪均可称为“丈人”。

那么,对妻父尊称“丈人”源于何时何地?有人以为此说从汉代匈奴那儿传来。班固着《汉书。匈奴传》中有匈奴单于谓汉天子为“我丈人”的说法,当时汉朝历代皇帝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公主或宗室女(也有以宫女假冒的)嫁于匈奴单于为妻,故有此称。这大概就是对妻父尊称“丈人”说法的起源。

而对妻母尊称为“丈母”,最早的记载大约要算北齐颜之推所着《颜氏家训。风操》,其中有“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的说法,之后对妻子父母尊称为“丈人”“丈母”的记载屡见不鲜。唐代柳宗元祭祀妻杨氏之父母,着有《祭杨詹事丈人独孤氏丈母文》,可见“丈人”、“丈母”之称的来源比较简单,从上面所述之外,至今还没有找到过其他的说法。

书面语中,人们又有称妻父为“泰山”、“岳父”、“岳翁”的。这“泰山”、“岳父”、“岳翁”之称从何而来?却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以为这种称呼源自唐朝,唐段成式《西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由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张说顺便将女婿郑镒充作随从也带去了。按唐代官例,去泰山封禅后,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小官,张说却利用职权,一下子提升他四级,成为五品。

九品、八品小官着浅青色官服,而五品官就可穿浅绯色官服,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的官服突然换了颜色,很觉奇怪,便去问他,郑镒心中有鬼,只得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这时唐玄宗身边有位长于讽刺滑稽的优伶黄幡绰插了一句话:“此泰山之力也!”。

借指封掸泰山之事,隐指张说越级提拔女婿,含意深刻,妙语双关。唐玄宗心中明白,因碍于张说面子,不便发作。此言一下子传遍朝野,听者无不掩面失笑。后人有好事者,因此戏称他人妻父为“泰山”。不料沿袭日久,戏称成为尊称。

因为泰山又是所谓“五岳之首”的东岳,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作“岳翁”、“岳丈”等。从此说可以看出,“泰山”之称虽然雅致,但出典却并不十分光彩。也有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而有了第二种说法:称妻父为“泰山”,是由于泰山顶上有丈人峰的缘故。《唐六典》讲:“泰山周一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群峰得名者甚多,而丈人峰在山顶,特出群峰之表。”

宋代晁说之在《晁氏客语》中以为“泰山”成为丈人代称,是因为俗称妻父为“丈人”,而泰山中丈人峰兀然特立,人言泰山必然先想起丈人峰,故而日久天长,“泰山”也成为妻父之尊称。

对这种说法,有人还作过考证。明代萧协中作《泰山小史》说:丈人峰“在岳顶西南,巨石特立,俨然人状,故名。”清代聂剑光着《泰山道里记》说:“泰山绝巅里许为丈人峰,状如老人佝偻。”由泰山顶上一座状如弯腰曲背老翁的石峰,想到“丈人”,又从“丈人峰”联想到“泰山”,渐渐地将妻父之称与泰山联系起来。

但是推其本意,此说的起因却与妻父之称相差甚远。还有一种说法比较干脆,“泰山”之称乃是从传讹转化而来。清代赵翼着《陔余丛考》一书,其卷三十七中说,晋人乐广为卫厘父,卫厘尊其为“乐丈”、“乐”讹为“岳”,“乐丈”讹为“岳丈”,又从“岳丈”变化为“岳翁”、“岳父”。“岳”又使人联想起“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

因而妻父又被称为“泰山”。为了与“岳父”之“父”相应并称,人们将妻子之母尊称为“岳母”,也有一些人,为了与“泰山”相应并称,便将妻子之母尊称为“泰水”。

3、秦刻石与五大夫松

秦始皇登泰山是兴行封禅仪式。按照古人的解释,皇帝乃天帝之子,是奉天命来统治臣民百姓的,天和地早古代价值观念中的高贵象征,因此,在改进换代之后,或者某帝王似为治功显赫时,都可以也应该到泰山封禅,告太平于天地,告成功于天地,以答谢天地的恩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从河南进入山东巨野,由西而东,至今邹县邹峄山,在邹峄山上刻石纪功,随后由南而北,到达泰山。

秦始皇东巡,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方面禁其所异,褒其所同,推行他所制定的新政策,新法式,因此,在加强帝国的统一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秦始皇泰山封禅之后,在泰山留下了两件文物,秦刻石和五大夫松。

秦始皇东巡各地,随处刻石以纪功德,如<<会稽刻石>>秦始皇时代,北方已进入高度文明的时代,而南方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甚至还存在赤发纹身的现象,道德伦理观念大异于北方,所以<<会稽刻石>>中就有“夫为寄,杀之无罪“的话。秦始皇石刻,大都毁废。今天完整保存下来的,有琅牙刻石,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泰山刻石,只剩数字残片,藏泰安市岱庙内。

五大夫松亦称秦松,现在云步桥与朝阳洞之间,椐史书记载,秦始皇登泰山时,中途遇到大雨,他在“树”下避雨,就封此“树”为“五大夫”。

秦始皇封禅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刚刚建立的秦政权,保持大一统的稳定,但是秦始皇在巩固统一政权的过程中,也犯过一些极严重的错误,把六国的贵族和人民不加区别,视为一体,统统以严弄峻法对待,对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朋友,敌人社会寄生力量不加区别,焚书坑儒,破坏文化传统。

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不知爱惜民力,驱使成千上万的劳动力大兴土木工程,残民以逞,竭泽而渔。

所以招致天怨人怒,立国仅十四年,就在农民大起义的怒涛声中灭亡了。由此可见,泰山封禅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一个特殊的登山活动,它不能挽救政策失调,滥用权力的政治腐败,也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使任何人长生不死。

❽ 泰山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内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容沂源人化石遗存显示出这一带早期的人类活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也反映出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

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权的象征。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华山、恒山,仅占第三位。但就历史政治及文化的地位而言,全国的许多大山与之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


(8)泰山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

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❾ 为什么称泰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

泰山是我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为五岳之尊,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盘桓与于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方圆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市境内,海拔1545米。在我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地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据梁人任日方撰的《述异记》:“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从而,泰山成为五岳之首。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正如天阶坊上对联写的那样“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泰山是我国古代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从夏、商时代开始,各朝代的皇帝登上皇位后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千古绝唱。
泰山是一座文物宝库。在中国的名山中,石刻最多且最好的,要数泰山。从岱庙到山顶的碧霞祠,沿途有无数的碑刻和古建筑。其中的天贶殿壁画、经石峪石刻、岱顶唐摩崖,被人们称为“泰山三瑰宝”。岱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我国几个主要的宫殿式建筑群之一,规模宏大,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原有殿庑800余间,主体建筑为天贶殿,殿内有一幅名为“启跸回銮图”的巨幅壁画,传为宋代作品,高3.3米,长62米,描绘东岳大帝浩荡出巡及其狩猎载而归的场景,画中人物数以千计,神态生动,是极其珍贵的文物。泰山有许多摩崖石刻,经石峪是泰山石刻中最著名的一处。在几百平方米大的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字径50公分,笔锋遒劲有力,被称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经1000多年的风雨剥蚀,尚存1043字。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之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唐玄宗李隆基亲笔撰书的《经泰山铭》,人呼唐摩岩,字为唐隶,全部贴金,日光照耀下,金光灿灿,洋洋大观。

泰山(英文名:The Mountain Taishan)于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N(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 200-002)。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阅读全文

与泰山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